《蒙古王》是和一个蒙古族弟弟一起看的,电影风格是我喜欢的,茫茫草原,猎猎雄风,画面充满质感,很大气。
影片的音乐很独特,一直是若隐若现的呼麦贯穿始终,服装道具看起来也相当有味道,很有真实感。
主演是个日本人,浅野忠信,目光淡定而坚毅,很有蒙古人的风采,我们的孙红雷则有些过了,“演”得太卖力气,我不喜欢。
片子的女主演和小演员都是很典型的蒙古人,细长的眼睛,高高的颧骨,我还惊喜地发现演铁木真妈妈的演员是艾丽娅,偷偷地高兴了一下。
一。
铁木真从蔑儿乞救出自己妻子勃儿帖的时候,妻子已经怀孕准备生产了,他跟札木合说:这是我儿子。
二。
勃儿帖从汉人手里救出铁木真,当它们从牢里跑出坐进准备好的马车里,铁木真赫然发现勃儿帖已经又生了个女儿,汉族女儿说:我爸爸呢?
勃儿帖指着铁木真对女儿说说:从今以后,这就是你爸爸。
三。
有一个场景,铁木真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女儿说:看,我给你们找的妈妈多好。
勃儿帖说:铁木真,是我选择了你。
铁木真愣了一下,随即赞同似的会心一笑。
很难讲我看到这几个片段的心境,一是觉得这两人都不是一般人,太牛了 ;二是他们的格局境界都很高;三自己的思维莫名的也被扩宽了;四是什么叫强强联合,惺惺相惜我自己是一个离过婚的人,净身出户,在很长时间里,不敢见亲戚,不敢见熟人,尽管他们早已经知道,但我依然羞于启齿,为了所谓面子/尊严,跑去非洲待了好几年,每次回国休假,也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是晚上行动,生怕碰到认识的人聊这个事。
我跑到陌生的城市,隐藏我的身份,除了我完全值得信赖以及我反复确定不会给我伤害的人,我才告知我的过往,我对他人从来不说我离婚有娃的事,一个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自怜自哀。
我其实挺惊讶那些轻松说出离婚的人,有的还被自己老公打,他们竟然可以若无其事的讲出来,好想在说别人的故事一样。
我实在没有勇气说出口,总觉得说出来就低人一等,特别自卑。
大概有9年的时间,我都在等待伤口愈合,然后打开心扉,鼓起勇气向他人说出我的过往,别人轻而易举的事,我却背负了这个包袱很多年。
就像是携带着一坨大便,走了很久。
直到看到这个视频,我最后的一点点防备也释然了。
是我对自己携有很深的偏见,我看到的别人的鄙视,嘲笑,其实只是自己的投射,对自己,我真的太过残忍与苛责。
实际这么多年在外漂泊,历尽千辛万苦,慢慢的蜕变成长,自己的改变非常大,甚至跨越阶层来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生活圈,以至于经常听到认识的女性朋友说出羡慕我的话,以前我心里总想:你知道自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吗,你知道我经历多少苦痛吗,我这么悲催有什么好羡慕的。
可是当我一步步走到今天,我感谢这个时代,让我这样一个弱女子,可以依据自己的自由意志活出自己的人生,一次次的打破自己的认知,修正自己的偏见,接纳自己的不堪,成为更好的自己,比起那些考虑沉没成本太高而最终圈在自己的圈子里的女人,确实是值得羡慕的,而我也应该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肯定。
男女主都有非常强大的内心,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魄力,令人敬佩。
自己这么多年,兜兜转转,本以为历经艰险,进步很大,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自己费尽心血艰难前进的一小步,在几千年前,有人早已突破了这层屏障,有着更高家国天下的情怀,活出了奇迹般的人生。
我终究还是把自己活小了,生命珍贵,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
这部蒙古历史主题的影片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团队成员的国际化上:导演及编剧是俄罗斯人谢尔盖·波德罗夫,男主成吉思汗的演员为日本的浅野忠信,男二扎木合的演员为中国的孙红雷,女主孛儿帖的演员倒是蒙古国女演员呼兰·楚龙。
值得一提的是成吉思汗真正的直系后裔、曾出演过成吉思汗的我国蒙古族演员巴森饰演的却是成吉思汗的父亲,我想除了年龄的关系,可能还是对浅野忠信演技的认可吧。
该电影有一个比较的大特点是虚实结合:服饰、道具、取景等都比较考究,是还原历史的;剧情上则以导演谢尔盖·波德罗夫个人想象为主,基本上都是虚假的。
除了无中生有的爱情主题之外,最后的雷暴助攻男主铁木真轻松拿下扎木合更是比较玄幻,让稍微了解蒙古历史的人都禁不住莞尔。
谢尔盖·波德罗夫当然不可能没有读过蒙古历史,但他采用这样剧情,这应该是一种浪漫主义表现方式吧。
电影最后的雷暴之战,在历史上对应的应该是铁木真和扎木合的关键决战,史称十三翼之战,比电影更传奇的是:铁木真输了这场战争!
只是十三翼之战的胜利者扎木合在战后架起大铁锅烹煮俘虏,甚至要求帮他打赢这场仗的手下吃下这些人肉汤!
这样非人的残暴行径让原来追随扎木合的部族纷纷转投铁木真,铁木真这才不胜而胜,在蒙古草原游牧民族统一的历史时刻,击败了最有声望的对手(在十三翼之战之前,铁木真和扎木合就是当时最有声望统一蒙古高原的两位领袖)。
蒙古草原部族之间相互厮杀了几千年,就如同我国战国时期一样,本身已经到了统一的关口,所有部族和民众内心都渴望统一,所以声望特别重要。
十三翼之战的残酷和非人性,以及铁木真在这场战争上的军事失败,可能是导演谢尔盖·波德罗夫选择用自己想象的剧情来拍摄的主要原因吧。
不过考虑到真实历史的不可思议,谢尔盖·波德罗夫的玄幻雷暴之战,好像又不那么不合理了。
对了,电影里铁木真放走了扎木合,不过真相是扎木合是铁木真亲自下令处死的。
在历史上,铁木真是真的庇护和信任追随他的人,无论是奴隶还是将军,无论是蒙古人、契丹人、西夏人、汉人还是西方的白种人。
其中一个投靠他的奴隶,最后被铁木真封为国王、太师,这个奴隶叫做木华黎。
所以在电影中,铁木真雷暴之战之后下令放过所有男性俘虏,把他们都编入蒙古军队,蒙古人纷纷拜服,这是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
不过对其他人,铁木真是如此残酷,反抗他的城市会被屠城,不论这个城市和民族是否奴役过他。
铁木真说过大致这样意思的一句话:杀死他们的男人,强奸他们的女人,把他们的孩子变为我们的奴隶,这是一件多么让人心情畅快的事!
可以想象真实的铁木真绝不可能像电影那样受人尊敬和讨人喜爱的,作为电影主角的铁木真,需要美化,给他一个侵略屠城的理由,给他一个美好爱情故事的装饰,可能必要的吧。
最后,铁木真的大儿子,也就是孛儿帖被掳走时怀的孩子,名字叫做术赤,蒙古语意为客人,说明铁木真是知道这个儿子不是他亲生的,但历史上他确实对这个儿子视如己出,和其他儿子一样,铁木真把他带在身边,教他带兵大招,并同样分给术赤他领地和军队。
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四海之主之意,他确实有大海一般的胸怀,这一点倒是确实无疑。
订婚时约定五年,铁木真沦为囚犯,12年后才得以结婚。
孛儿帖信守诺言,没有和别人结婚。
结婚时,铁木真处于人生低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房没车没彩礼,孛儿帖作为部落首领的女儿,没有嫌贫爱富,结婚后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中国女人说吃一个蛋糕都要考虑为何还要结婚,孛儿帖是蒙古女人。
关键时刻,孛儿帖的意见起了重要作用。
铁木真和结拜兄弟打了胜仗,孛儿帖提醒不可久居人下。
铁木真手下杀了兄弟的手下,铁木真想处死手下,孛儿帖提醒不可出卖下属。
被围困时,孛儿帖说可以抛弃妇女儿童,铁木真分兵保护妇女儿童,战败被俘。
好的领导既听取意见又有自己的主见。
铁木真告诉儿子选择一个好老婆很重要,孛儿帖说是我选择了你。
孛儿帖的嫁妆是一件昂贵的皮草,为了联络兄弟的势力,铁木真把皮草送给了兄弟。
中国法律规定,嫁妆是女人的个人财产,丈夫无权使用。
孛儿帖可以为了帮助丈夫的事业,拿出自己的全部嫁妆。
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料到,铁木真后来成为蒙古的可汗。
孛儿帖不嫌弃年轻时的铁木真贫穷,后来铁木真发达了,孛儿帖才能享受到优越生活,不付出就没有回报。
中国女人和孛儿帖不同,她们要求男人年轻时就要富有,要有房有车有彩礼。
孛儿帖的思想和当今中国女人的主流价值观不符,所以本片豆瓣评分低于国际评分。
《蒙古王》场面宏大,情节曲折,不仅展现了勇士骁勇的一面,也讲述了他独特的爱情经历,令观众难忘。
演员专业,制作精美,较之昨晚看过的《投名状》,好看许多。
无论多大来头的演员,既然入戏,就只是戏的一部分。
好比耍龙,强调个人,怎么可能耍出好龙呢。
多国合拍的成吉思汗历史片,可以看出来外国人对成吉思汗的看法(对了,话说成吉思汗到底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
)我也晕了。
评价是浅野忠信演的不像蒙古人,倒像日本人的隐忍,而孙红雷比较放得开;我的观点恰好相反,觉得浅野演的才自然,能表现出一代天骄的坚忍和胸怀,而孙红雷有点刻意了。
除了演员之外这个片子的情节构思比较失败,最后那场成吉思汗和扎木合的决战还稍有可看。
另外就是11世纪的蒙古草原,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啊。
就像前面一个评论所说,这部片子的主题成了“选新娘是最难的事情!
”。
情感线索成为推动情节以及人物性格成长的主要动力。
对新娘的爱情,引发了部落之间的战争。
给铁木真带来灾难,同时新娘也奇迹般地拯救了铁木真。
对蒙古人的热爱,激发了铁木真武力统一世界的伟大壮举,也使铁木真获得了蒙古人的支持,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
其实,在历史上,铁木真从来都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他是一个鼓动家,具有感人的克里斯玛型的魅力,可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靠感情来行事的人。
真实的情形是,吉拉是铁木真的同胞兄弟,在俘虏吉拉之后,铁木真没有放走他,而是用一种不流血的方式杀死了他,因为那样才不会让吉拉的灵魂逃逸以后来骚扰他,方法是用垒起越来越重的石头把吉拉压死。
可以说,铁木真尊重传统、迷信,但是他又能超越传统,这是他成为成吉思汗的主要原因。
就像片子中强调的,他为蒙古人立法,将蒙古人带出野蛮的原始状态,虽然他的法律也十分的野蛮,但是他毕竟给蒙古带来了稳定,“让母亲能生养儿女”。
而真正让蒙古称霸的,当然是武力优势。
一方面,蒙古人的机动性无以伦比,他们的骑术和马匹优良,另一方面,他们的远程攻击能力绝佳,箭术了得。
这两方面优势,使得没有敌人敢于和他们野战。
但是,攻城也使蒙古人的诀窍之一。
这一方面得自于他们善于学习,在长期的战争中,学习各种战法,另一方面是中国人的攻城机械队伍成为他军队中的重要部分,影片中的通古斯国,应该是指金国,他们从汉人手中学习了从战国墨家开始就流传的各种攻城机械,到了铁木真时代,甚至开始使用火药。
野战加攻城优势,使得铁木真所向披靡,这也许应该是下一步影片的重点。
这一部只能算是引子,着重在描述铁木真的个人成长,但是即使这样也非常不成功,大概是因为主演都不是蒙古人,不会蒙语,所以,表演失去了台词的支撑,显得缺乏生气,呆板无力。
也许,这部影片说明了铁木真如何成为一名坚强的忧郁的男人,却没有告诉我们他如何成为成吉思汗。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部影片恐怕不能用蒙古来命名,最好用《波丽(波贴尔)的男人》。
看蒙古王,领悟到了交易之道,无关技术,在于品质。
我要克服贪婪,我打了胜仗,战利品我自取一成,其他全部分给手下,因此有人愿意跟随我。
我将保护跟随我的人。
我要成为领头羊,我不会选择做二汗,2个领袖不能在一起共事,一个锅里煮不了两只羊头。
我要遵守纪律,我不能违背规则,违背规则这个世界就会崩塌。
我必须要用生命去维护规则,哪怕最终一事无成,哪怕失去生命,我也必须要维护规则。
我知道在一些艰难的时候,需要我做出抉择,是选择维护规则还是放弃规则,选择逃命还是选择勇敢面对强大的敌人,决定了我格局的大小,决定了我是否能成为草原的王,成为伟大的可汗。
我必须在电闪雷鸣中站立,因为我避无可避,无处可避,我必须克服恐惧。
我也要向上帝祈祷,让上帝保佑我,克服困难,取得伟大成绩。
我必须信任家人,无条件信任他们,爱他们,他们是我的坚实后盾,妻子帮助我一次又一次从谷底爬起来,在一些关键时刻给与我正确的建议。
我必须要有伟大的愿景,为了结束部落的分裂散乱,道德败坏,品质恶劣,必须要建立一个强大的草原帝国。
我必须要意志坚强,要有钢铁般的意志。
磨难和死亡的危机锻炼了我的意志,强健了我的体魄。
铁木真长大后前来迎娶孛尔帖,两人在回去的路上骑马对望孛尔帖:你为什么不碰我?
铁木真:我怕一碰你,你就会破碎。
铁木真与札木合两军对峙札木合(缓缓折断了一支差点射中自己的箭):我的兄弟狡猾得像条狼。
札木合被铁木真俘虏札木合:所有的蒙古人都怕闪电,你为什么不怕?
铁木真:因为我无处可躲。
毫无退路,便不再惧怕。
铁木真放走札木合札木合:你放走了你的敌人。
铁木真:我放走了我的兄弟。
雖然說,有很多人以為那個年代只把女人當財產,但實際上,成吉思汗並非如此,《成吉思汗的女兒們》一書,是一位專門研究蒙古歷史的專家寫的。
在鐵木真的一生中,遭遇過太多男性的背叛了,他的父親被毒死,族人瓜分他的家產;歃血為盟的兄弟札木合不斷地想要奪取政權;兒子們酗酒又好女色,一點都不長進。
可是,只有女人沒有背叛他。
當他的妹婿想用馬匹來換他妹妹,就被鐵木真揍了一頓,並且下令不准買賣女人、強姦女人,但是,我們寫中文的歷史學家好像都沒寫到這一點去。
忽必烈為了報復這個重女輕男的政策,掠奪了所有公主的領地,並且以殘酷與羞辱的方式叫士兵輪姦這些公主後代的女兒們,發配到宮裡和驛站當終生性奴,而且有兩個幼小的女孩在這場輪暴中不堪虐待而死。
所以,我相信鐵木真確實對女人很好,他認為女人是家的根基,男人負責打仗,女人專心持家,我在書評裡寫過了,他並不是無情而殘酷的人,就跟我們一樣,我們不總是很純真,有缺點,但也有優點。
我喜欢那种意境
音乐美,画面美,无语的好片子
日本人演的不错。
成吉思汗成长史 片幅不足以展示其生平之十一
纠结于细节和氛围的营造,过于沉闷无聊
果然成吉思汗不是蒙古人 初始还以为是韩国人 太瘦弱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拍的过于传奇+流水账⋯⋯
孙红雷一出来这片就烂了
纯爷们片
前半部基本还是于史实相符合的,一些地方做了必要的想象。但导演有意深化铁木真与勃尔帖二人的感情,似乎有点过于迎合现代人的价值观了。想象也太过了一点。说铁木真被金人买去,关了起来,最后被勃尔帖想法子救出来,而且居然暗示勃尔帖以出卖肉体给金人来交换……其实铁木真家族孛儿只斤氏的上几代人中确实有人被南方的金人虏去,这个事情铁木真是从他父亲那里知道的。当时给他很深的印象。导演把这个事情和铁木真的事迹相结合自然无可厚非,但是说勃尔帖的事情却过于无稽了。蒙古草原上,女人几乎是没有任何地位的,还不如一匹马……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只要能忍着喜当爹,整个天下都是你的!
好沉闷的片子,故事完全靠平铺直叙,战争场面直接用一片云给略了,真是不怎么样
还可以
俄罗斯编剧导演,中,蒙,日演员主演,主要语言蒙古,汉语。日本演员演出了成吉思汗的那种英雄气概,很霸道很温柔有点邪乎。主要时间线基本符合历史。但是主要侧重在成吉思汗的内心成长和传奇经历。不知道俄罗斯是不是研究的更透一点,中国虽然津津乐道自己的大汗曾经征服过世界,却不愿意去想这个蛮横的侵略者差点终结了中华文明,彻底抹去了西夏文明。随着他的铁蹄踏过,到处烧杀抢掠,把世界当成自己的草原。相比之下,电影中的成吉思汗有一条草原狼的成长轨迹,骁勇好战,有情有义,敬畏上苍,坚韧异于常人,有卓越的领袖能力。天降大任于斯,从九岁起就被社会无情锻打,死里逃生,到处流浪,造就了一代奇才。但是一切的得来感觉全靠与生俱来的天赋。所以人物偏向精神类,对霸业来说,有点蜻蜓点水了。过于儿女情长。
新年和一.看一半就杀夜店去了,切。。。。
演主角小时候的演员看起来就是个女孩,用个日本人来演铁木真,特意去维基百科查了铁木真的生平,才知道本电影编剧就是个脑残,瞎J-B乱改,综上,负分,滚粗啊,破坏成吉思汗形象的烂片
本片获第8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题名。影片虽然基本写实地将成吉思汗的成长史展现给观众。但是,其叙事能力实在很成问题。每每发展到一个关键时刻就嘎然而止,轻松跃过。前一秒还是带着枷锁的小孩,下一秒枷锁就自动脱落。前一秒还是孑然一人出逃,下一秒就带兵数万杀回……这样的例子本片数不胜数。你铁木真干了什么,让人与你歃血为盟?让勇士誓死相随?这些本片都忽略了,神话剧都没这么神的。
不会讲故事
浅野忠信大叔和孙红雷这个二子还拍过电影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