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爸爸去哪儿2》大电影,感觉非常欢畅,海岛风光,清凉美景,亲情流露,温馨弥漫,观感胜过多数剧情大电影,不由的心生愧疚,衷心的说声抱歉,去年,我们错怪你啦。
谁说真人秀不能上大银幕?
谁说没剧情就不是电影,谁说你是唯利是图,带坏风气,恰恰相反,这样的作品反应了电影的包容性,让娱乐流行文化更多元,更体贴人心,如果说去年有好多太多误解,那么相信今年会有更多的人去影院看《爸爸去哪儿2》,铁粉更铁,路人也会转粉。
因为没看过第一部大电影,铁任当初也跟着说这样的电影怎么能好看呢,短周期小预算太投机了,喜欢的就在网上看看就行了。
没看就是没看,咱不给去年翻案,就说今年这部,太好看了,画面清新自然不做作,星爸和萌娃们也秀出真我不表演,就当下国产电影来说,胜过大多数矫情做作的故事片,就观影的舒适度来说,绝对是家庭观众的首选,更值得适龄未育青年去看,看完准恨自己为啥不早生个宝宝。
也不是讲《爸爸去哪儿2》水平有多高,其实也真不低,画面效果真达到了大电影的水平,您别跟《霍比特人》比,就拉开去年几部也有海岛风光的类型片,一点也不差,当然,比《有一个地方》这样大摄影师作品的确有差距。
但看《爸爸》也不是主要看这个,是跟着去旅行放飞心情,不是跟着虐心撕肺烧脑震撼,游戏环节有趣新颖,孩子们开心可爱,就足够了,以铁任这样只有几集电视版经验的观众来判断,大电影版无论远赴斐济取得的风景风情,还是游戏环节的设置和节奏,孩子们的开心状态,都甩出了电视版两条街。
现在说几个大电影的亮点,有耐心读到这里的童鞋别担心,简单提一下,不剧透。
第一个,上天下海确实有,而且是主要环节,两大段,其实可以算上两个亮点,很好看,真冒险,不会像前段有部也是热门真人秀大电影的预告片纯属虚构,与正片无关。
第二个,曹格的“姐姐”大亮了,泪中带笑惊艳。
第三个,“哥哥”也很好,荒岛父子情趣点与感动点齐飞,如果有尿千万别这会去,太可惜。
这样的表现一下让铁任爱屋及乌,曹格的歌声听上去变美妙了。
第四个,有首和“姐姐”有关的歌也亮了。
第五个,黄磊的女儿也超可爱。
第六个,包饺子太温馨。
第七个,爸爸团大战黑阿姨团太有趣。
第八个,黑人小萌娃们的表现也很值得关注哦。
第九个,四大星爸真情告白,感人至深。
第十个,结尾前爸爸们有精彩舞台演出,真人秀的表演时刻,这个可以有。
数完了,谈谈一个去年很火今年还会继续的话题,《爸爸去哪儿》的大电影系列到底是不是电影。
可能标准不一样,也可能诉求有区别,但是这么想,纪录片是不是电影?
最后一句话是,好看就是真理,就对得起观众的银子。
一开始会以为这是插播赵忠祥的动物世界,电影也确实利用这个方式引出内容,不过这刚提完交配,立刻转变为爸爸去哪儿,感觉内涵不浅啊,确实,人乃高级动物,没交配,哪来这群萌娃。
如果这一段放在第一部讲长隆之行的感觉还有点契合,放在这里不伦不类的,反正成也赵忠祥败也赵忠祥。
可能本来就对《2》的真人秀节目没有那么大的关注,比起第一部的新奇感和好感,第二部显然弱了许多。
吴镇宇父子缺席,幸好,这不会成为他最烂的一部电影!
李锐自然还是来了,这一次可不是村长,是岛长了,因为他们一群人来到了斐济岛,李锐卖萌好受不了啊,啊哈哈。
爸爸们挑战了高空跳伞,又挑战海底喂鲨鱼,还要挑战荒岛生存,感觉为个节目“牺牲”挺大,这不是常人能接受的啊。
某人说他都敢,好,我拭目以待,不过,我会心疼的。
女人是不是总在矛盾,既希望自己的男人披荆斩棘冲在最前面当英雄,却又害怕他受一点点伤害。
大人常常说希望宝贝快点长大,其实长大不好玩,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我就总希望我的小侄子不要长太快,最可爱的还是小时候,等你大了就离我们远了。
有时候我多想小我2岁的妹妹可以小我20岁,最萌的年纪最讨喜,而且还能任我揉捏,跟玩具似的,哎,现在是一抱难求啊。
这群孩子的“戏份”很不平均,因为有的太“抢戏”了。
感觉曹格两个最不独立最爱哭最矫情,回想第一部林志颖的kimi也是,难道这是台湾小孩的通病?
感觉多多以后很适合演苦情戏,那种表情,不知是自然的还是演出来的,但眉宇间就是有一种不像她这个年龄有的愁苦感觉。
另外的小孩则比较被忽略。
有个疑惑,为何经常看到里面小孩在挖鼻孔,痒?
我小时候会不会这样?
记得小时候觉得挖鼻孔和放屁都是一种很丢脸的事情,虽然内心懂正常人都这样,但还是觉得很跌份儿,还记得小学有一次跟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不知谁先开头问了“你会不会挖鼻孔”这个问题,然后两人赶紧都一副“这种事离我很遥远”地否认了。
真作啊!
对于综艺电影,我还是那个观点,只要演员不是被逼着拍的,观众不是被逼着买票的,这种你情我愿共享欢乐的事情没必要一副人神共愤的样子,何须抵制,不喜欢就不要买单罢了,有人会觉得带着孩子去看乐趣无穷呀!
2017-1-4个人自用 非影评众人又来斐济祸害了村长要求祸害们跳伞 由外国人带着一起跳 最后一名去荒岛曹格最后一名 只能带一个孩子去 哥哥一开始不要去 后开又要去了 曹格去荒岛的时间 女儿一直哭一直哭 真tm烦黄磊的女儿还是很可爱的 英文也好 懂事儿众人在岛上 与斐济的小朋友住在一起 每人的房间不一样一起做饭 挨家挨户去找菜祸害们穿裙子跟当地女胖子们打橄榄球 一比一平玩鼻子和嘴传递吸管的游戏春节了 包饺子 当地孩子不是很爱吃 吃的时候皱着眉最后在当地的什么什么线的剧场 各位祸害们深情的留言给孩子们 最后是演出 音乐之声 黄磊男扮女装
贺岁档想要看个合家欢,挺为难的。
不服气你去影院看看,美国无产少女在搞过家家闹革命,小矮人童话在硬努史诗。
好莱坞如此,国产片更没新鲜事。
最大的新闻是综艺人打败了电影人,前面是《奔跑吧兄弟》开路大卖,接着是更加老少适宜的《爸爸去哪儿2》来势汹汹。
在一个以深度为美的国家里,爆米花电影大卖总要招来非议,屁大个事一堆人大惊小怪。
《泰囧》当年刷新票房纪录,也有人直指太“肤浅”。
问题是,商业电影本身就不需要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居家老小没心没肺地哈哈一乐,行不行?
再往严肃说,人民群众有没有肤浅的权力?
在主流电影人那里是没有的,冯小刚能肤浅,但观众不能肤浅。
冯导说了,综艺电影那是自杀啊。
这话说的慎人,好像观众纷纷花钱买票,不是去看电影,而是去看自杀一样。
我们一点儿也不难想象冯导的焦虑,拍烂片抢钱这么些年了,电影人居然连综艺人都打不过了,长期以往,如何是好?
只能以受气小媳妇的姿态,出来表演一番惨兮兮苦哈哈。
苦情戏码演完了,接着就是号召封杀了。
事实上,这种担忧是连锁性的。
拍喜剧的干不过综艺,拍主旋律的也害怕了,如果把新闻联播放到电影院去,每年的主旋律大片还拍不拍了?
这事儿没法深想,想深了能看出别人和自己的猥琐来,都在口口声声说观众,哪个又不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这些年中国电影人大批量的贡献烂片,结果是什么大家都看到了,信用完全破产,在几个综艺节目面前就完败如此。
无论是《奔跑吧兄弟》,或者是《爸爸去哪儿2》,观众无需为电影人操心,爱看什么就去看什么。
《爸爸去哪儿2》的看点是什么?
来自综艺最高娱乐性水准。
它甚至不需要什么类型元素,就足以横扫院线喜剧片。
喜剧片本就是低投入高产出的类型,综艺大电影的胜利并不是什么创新,只是把成功了无数次的模式,又重新复制了一次而已。
就我个人而言,我乐见综艺干翻电影。
为什么?
因为它活该呗。
让他们杞人忧天去,观众仍会去影院里看综艺,大家只是想笑一笑,这要求过分吗?
一点也不,谁也别装B。
来,干了这桶爆米花!
综艺节目出电影越来越成为中国国情了,小钢炮这两天气得不行,一个劲炮轰,不知道这样下去会不会搞毛这帮“电影人”纷纷开始搞电影的综艺节目版,于是我们就会看到大型综艺探案真人秀《n大名捕》登陆某某卫视,大型综艺真人秀《让xx飞》登陆某某卫视,大型选秀栏目《x步之遥》请来电影原班人马作为导师……等一下,忽然想起,貌似早在好几年之前就有电影的综艺版问世了,而且很火,连名字都懒得换……这么看来似乎也不能指责人家综艺节目出电影,对,我说的就是《非诚勿扰》
好看,但称不上电影。
1、 打着亲子的口号,买的却是娱乐2、记录片的标签,但是称不上纪录片说是纪录片,但人物是确定的,内容是规划好的,所有事情都在可控 范围。
要说做实验还得采集各种种类的参照物,虽说拿着活生生的人做实验没人性,也存在有争议。
3、传播的内容是好的,向上的。
特定的人群,特定的内容,产生的化学反应多数都是温暖人心的,稍微有不好的地方都会有正确的纠正。
嗯,是适合在家里用电脑下载看的片子。
不过还是要分享里面的一个打动我的片段。
多多坐在上下铺的学校宿舍里,忍不住哭了说觉得自己不是那么幸福。
大概是因为只有一张小小的床,和家里的优渥条件相差甚远。
但是黄磊却告诉她,他说,多多,你过来摸摸旁边这张床,是硬木板床,他们为了迎接你们已经加了垫子,家里是舒服,那我们还来这里干什么?
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看看不同的世界,看看不同的人。
我们要学会什么,要谢谢这个世界对我很好。
但愿我们,我们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相待。
纯粹是因为对萌爸萌宝喜欢而去看的消遣片,电影本身没什么可评论的,和看电视的感觉差不多,比预想的要好看些。
想说的是一些题外话:追了两季的《爸爸去哪儿》,还是看不厌,也觉得是有点教育意义的节目。
不过理性地来说,还是不大赞成这样把真人秀拍成电影的方式,感觉这样对待电影文化略显浮躁且不大严肃。
国产的电影档次已经不咋地了,如果这样的形式流行起来,估计整个国产电影的颜值又要被拉低了。
不过偶尔消遣还是可以的啦,笑笑开心下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不成为一种趋势就行。
从第一季开始一直看,印象最深的还是大电影!
借着这部综艺看到了更多不同的风景人文,也多了很多想去的地方哈哈!
对我来说挺有意义的,小学时候看从里面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多多黄忆慈,很喜欢她,大方善良,很有气质的女孩子,也很有自己的思维。
总而言之还是童年的回忆,经常坐在沙发上看完都已经很晚了还是意犹未尽,很有价值呀。
虽然谈不上期待,但是今年还是陪着家人去看了《爸爸去哪儿2》大电影。
截止到21日,票房累计收入1.04亿,虽然谈不上亮眼,但是考虑到其制作成本,这个成绩已经足以令人羡慕了。
从电影类型上来说,《爸爸去哪儿》开创了一个新名词——综艺电影。
不同于之前综艺节目的人员拍摄的故事片,此类影片不过是将综艺节目换了一个地方重新播出一集罢了。
当然很多人并不同意这一说法,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内容根本是称不上“电影”的。
在《爸爸去哪儿2》上映前,同一类型的《奔跑吧兄弟》还引起了电影人之间的激烈论证。
其实这样的论证并不少见,其本质还是那个争论已久的问题:电影的本质是艺术还是商品。
如果电影需要强调的是艺术属性,那么电影人首先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影片是交由历史去评判的;而如果电影需要强调的是商品属性,那么电影人首先要对投资方负责,影片是交由市场去评判的。
近年来电影商品化愈演愈烈,也难怪很多电影人痛心疾首。
就说回春节档,2014年春节档是历年来票房最高的春节档,同时也是口碑最差的一年春节档。
15年的春节档刚刚过半,就已经刷新了去年的记录,钱赚的越来越多,口碑如何就只能等春节档结束之后再来评判了。
只要春节的时候去电影院凑个热闹,这样的现象就不难理解。
电影院在春节期间几乎全都是爆满状态,甚至出现了买座难的状况。
银幕的普及,影片曝光度的增加,各大购票网站不计血本的价格战,以及最重要的,中国人在春季期间日益匮乏的娱乐生活。
都催生着电影成为了春节期间继春晚之后的另一个刚性需求。
既然观众本事只是图个热闹,也就不能怪众多导演只是想捞笔热钱就走了。
然而爸爸去哪儿的经典在于,它不仅仅是电影属性的争论,在这个风口它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大银幕是用来干什么的。
在影片的结尾,爸爸和孩子走进斐济的一家电影院,用大银幕播放了几次旅行的点点滴滴。
在我看来这是无比有趣的一个设定,他们没有用影院的银幕放电影,而影院外很多电影人在争论他们拍出来的这货到底算不算电影。
如果是我,我就大大方方的承认这部作品就不是电影,我们只是富裕了影院银幕一个新的使用价值——播放综艺节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影片内容的获取难度已经越来越低,现在的上映影片大多开始在视听方面下工夫。
3D、IMAX、杜比立体声、4K甚至4D,这些都成为了影片的附加价值,吸引观众选择来到影院而非在网络上观看影片。
这些视听技术本是增加影片体验的工具,但随着形式的逐步优化,他们已经跳脱出工具的束缚成为商品本身。
打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商场都有4D体验区,这些体验区一般都不会播放电影片段,而是播放一些专门为4D效果制作的短片,换而言之,就是形式大于内容,甚至由形式在主导内容。
如果接受了这一点,那么进一步,为什么这样的设备和形式不能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开放出来,让更多需要使用影院银幕的人或者机构来使用?
我希望我的综艺节目能有更好的效果,所以选择在电影院放映,大家如果希望看到更优质的综艺效果,就进影院来付费观看。
按照这种思路看,《爸爸去哪儿》也未尝不能登上银幕,毕竟好多影院的银幕还能租赁出去当个求婚工具使呢。
互联网的价值就在于,让闲散的资源被整合,让单一用途的工具焕发新的活力。
有意思的是,《爸爸去哪儿2》和《爸爸的假期》同步上映,前者是彻头彻尾的综艺节目,后者是综艺节目改编的电影作品。
观众对于哪个的接受程度更高,春节档之后立马能见分晓。
如果综艺节目的大银幕化真的能走通,这未尝不是电影院的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电影人也不用急于高呼这类影片的危害,我们压根可以不把他当做电影看,但如果今年《我是歌手》的决赛能在电影院用杜比环绕立体声播出,我想我是一定会买票去看的。
感动流泪,值四星
喜欢可爱小宝贝,希望他们快乐成长。
不用心啊
看了,还不错~ 天蓝海碧,民风淳朴。
救救电影
在电影院买爆米花送的票,大概因为没花自己钱所以觉得还好?没看过电视版但也能看得进去。对羊羊羊挺有好感的,就是镜头太少;相比之下,姐姐给我的感觉完全就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我就要看 你咬我啊(nc盖章🌟
说好听是简单,说难听是潦草 躺着就把钱给挣了
芒果TV标记要会员其实不是也能看完整版,出bug了吧p(^_^)q
新年带天天去电影院看综艺节目…
看得挺累。
不能助长这种歪风邪气!
狗喷子够了没啊,装什么嘴炮扮什么清高,什么电影完全不沾粉丝经济?借妹妹的一句,大人的嘴巴怎么坏?
姐姐大哭,多多劝她说时说你就把我们当爸爸就好了,结果姐姐说可我觉得不应该这样,你们也不像,被乐哭了。。。还有斐济好美
一枚综艺脑残粉该有的修养就是看在舅哥哥的面上就会给这片子打四星。至于剧情嘛,哈哈哈,都说了是脑残粉了,管毛剧情,哈哈哈,别闹。舅哥哥最棒!
很温馨,觉得很幸福。姐姐好可爱。
没有吴镇宇组合,差评
一星给斐济美丽的自然风光,尤其是曹格和哥哥在荒岛上看日出,海中奔跑,依偎看海聊心事,真的是随手一拍都是幅画。一星给黄磊对多多和grace那段感恩这个世界的话,让观者心中也充满满满的正能量。一星给字幕组,是他们让这个片子更有趣。不像电影,更像旅游推介片。
还不错~孤独的牧羊人还是挺不错的~~
亮点只有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