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喜剧还挺好看的,至少很搞笑。
但是长辈盼望抱孙子,督促晚辈生育,首先要求是孙子就不科学,有重男轻女的倾向。
虽然我觉得这可能是为了让西方发达国家的多生宝宝。
港台贺岁档就是出现很多明星,但是漂亮女人好少呀,帅哥还是挺多的,至少我很喜欢呀。
故事的剧情还是很老套的,但是表演的好夸张呀!
笑一笑就好了,为嘛故事开头就觉得后来郑中基和薛凯琪会有宝宝,其实这样的夫妻生活真的很有爱,觉得好幸福的样子!
最后和以前一样,大家都得到了幸福!
感觉好幸福呀!
最后出场的古天乐好帅呀!!!
虽然这部片子我留到了现在才看,完全错过了过年时候看它时候的喜庆心情,但是现在看起来依然还是那么令人欢喜。
片中群星云集,之前从来没有觉得薛凯琪那么性感,看了她在里面的表演简直太性感了,完全没有料到。
片子主要情节是生孩子,这也是一个当今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产子。
中国进入新时代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妇女产子的复杂和娇贵也日益提高。
曾经的小孩不都是在泥里摸爬滚打长大的,现在也很健康,也就是我们的父辈。
再看现在的孩子,一个个的面容惨败,眼镜架鼻梁,神情呆滞,个个都像进了养老院了一样。
教育害死人,时代更会。
里面都是豪车,美女,豪宅。
里面的闹剧就是有钱人的游戏,玩乐而已,其实大家也就是看着玩乐。
但是真正的重点在于,人家是玩乐的挣钱,大家的花钱去玩乐。
其实每个人心中的定义不同,要是真的玩乐到了还尚可,假如觉得没有呢?
可能是现代人的口味越来越刁,可能是现代人再也不满足看完电影只余哈哈一下,近年来的港产贺岁喜剧基本就没有超过6分的。
虽然经不起推敲,但总体故事流畅;情节荒诞可笑,表演夸张用力;老少咸宜合家欢,好事多磨终圆满;最后结局美满,阖家欢乐,最好能有点寓教于乐,这就是港式喜剧近年来的套用公式。
总的来说,该有的这部戏都有了,所以即使没有及格分,但较之以往,也没有退步就是了。
喜剧一直是电影里比较吃亏的类别,“要高分,行,我像盖里奇一样拍黑色电影;要票房,行,那就别向我唧唧歪歪的讨伐我没深度。
”这几乎成为一种悖论(我们可以数数奥斯卡历来最佳电影有几部是喜剧)。
进影院前,我就没指望用30块换来一部阿甘正传,我知道我就是为了能笑一笑进的影院,即使依然有很多梗不现实、不好笑,但整部戏看完我是轻松地,那么我就觉得还行,至少不亏(现在经常有电影让人看完想把隔夜饭给吐出来)。
最后,三颗星给至今还在坚持的港产喜剧电影一颗星,黄百鸣曾志伟等一众老影星一颗星,还有坚持每年都给大家的拜年大集合一颗星。
电影显然用了一个很惯常的故事套路,就是老辈人渴望儿孙满堂的夙愿。
在满足这个愿望过程从而引发众多笑料,当然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戏谑•一代宗师,剧中角色杨阿伟是咏春武馆馆长,而另一个角色星级月嫂宫三,这两个角色明显就是借用梁朝伟演绎的叶问和章子怡演绎的宫二角色进行另类搞笑增添影片噱头。
其实黄百鸣此招在内地喜剧片中没少被狗血过,如此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借用给人的感觉就是黔驴技穷的窘境。
如果不是曾志伟和吴君如的超常发挥,该剧很有可能会被口诛笔伐。
天河电影城40元,一小时40分。
正好天河电影城楼下有个六福珠宝。
我观看任何电影,都会戴上一副鉴别演技的眼镜。
我对演员演技的评价,一向是最公正,准确的。
曾志伟100分薛凯琪99分郑中基98分吴千语92分古天乐90分杨千嬅90分郑中基,我以前不知道有这个人,长得像胡军,发型像胡军,年龄像胡军,但一看演技就知道不可能是胡军。
郑中基扮演的是一个被家里催生小孩的年轻人,大概30岁的样子,他父亲59岁。
59岁还没抱孙子,确实该着急了。
”30岁没生小孩那才违法,该判刑”不仅是农村大爷的心声,不仅是贫穷落后地区的看法,连马来西亚,香港这些发达地区的亿万富翁也是这么想的。
对于“生”或者“不生”,影片都提供了有力的典型例子,两个女主角各站一边。
薛凯琪扮演的是不愿生小孩的现代女孩形象。
她算是影片中的反派了,设计了骗局来敷衍长辈。
我从她身上看到了我自己。
影片中的小孩,并没有特别地闹,让父母心力交瘁。
明亮轻松的节奏中,探讨一些沉重的话题,生男好还是生女好?
夫妻能不能只做好朋友,不做爱?
为什么人在容易怀孕的年纪,往往生出来养不起,而到了能够承担责任的年龄,反而却生不出了?
曾志伟,无间道里的黑道头目,在香港影坛每一出现,都是一副历尽沧桑的形象,连他这样的人,最后牵挂的也只有一件事,就是能够抱个孙子。
真可谓人在江湖数十年,什么都能看透,就只有这件事除外。
我从来不觉得生小孩是喜事。
我赞同的是《橡皮头》,即生小孩是一件恐怖,邪恶的事情。
看了六福喜事,这个观点要发生变化了。
每次去天河电影城,都会见到很多中学生模样的情侣,当众拉着手,接吻。
平常我都对此嗤之以鼻,我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我比他们强多了。
只有今天,和一对对的中学情侣一起看六福喜事时,我觉得我很渺小,在为人父母这一课上,他们是优等生,我是0分。
《六福喜事》成黑马 华语电影排第一 作为档期内唯一一部星光璀璨,热闹开心的爆笑贺岁喜剧,《六福喜事》不仅在强片如云的贺岁档收获了不俗口碑,更是在竞争中取得了不错成绩。
据悉,在1月11日上映当天《六福喜事》便收获800余万票房、次日又斩获700多万,仅首周末票房就超1500万,按此上涨势头影片上映三天可收获两千万的票房。
2014年贺岁喜剧《六福喜事》自上映以来,便遇到了《安德的游戏》、《神偷奶爸2》两部好莱坞大制作的夹击,更何况还有保持良好上涨势头的内地贺岁影片《私人订制》、《警察故事2013》的突击,这部由乐视影业、天马电影联手打造的贺岁喜剧《六福喜事》仅上映三天能便表现不俗,无论是排片量还是上座率目前都稳居华语电影第一,尤其在华南地区,备受观众喜爱,大有突出重围的“黑马”之势。
“《六福喜事》真是一部笑到怀‘运'的影片,家里有待产妈咪的赶紧去看。
” 作为一部汇集了黄百鸣、曾志伟、吴君如、郑中基、薛凯琪、吴千语、熊黛林、林峯、于波、大鹏等中港两地众多喜剧大咖的贺岁定制喜剧,《六福喜事》凭借群星百变的搞笑形象,鬼马恶搞的经典桥段,“生育、亲子”的热门话题,自正式上映起就引来了观众的热议,这样的五星级的观影效应势必是《六福喜事》票房继续上扬的根本保证。
2014.1.13
比起大陆层出不穷的圈钱“喜剧片”,我更喜欢在闲暇时刻慢慢欣赏一部这种纯港式喜剧片。
曾几何时,看见黄百鸣的“喜事”系列,就知道今年的贺岁档来了,也知道不免被很多人吐槽的时候也来了。
但我至少觉得,黄百鸣监制的这一系列港式无厘头贺岁喜剧已经完全奠定了自己的风格,提起它,脑海中能有个大致的轮廓印象,这就是品牌。
“喜事”系列的电影,最突出的几个特色无外乎是很多大牌明星汇聚、有许多经典电影桥段的拼接、无厘头搞笑与戏仿等,如果你对这些都不感兴趣,那么也没必要走进电影院去了解此类型的港式喜剧文化了。
其实很多人吐槽这样的贺岁影片,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大家在电影院观看的是普通话配音版本,get不到港式喜剧语言的魅力,加上大陆观众很多本身不懂粤语幽默的梗,所以最终呈现出一种“鸡同鸭讲”的错位。
不得不承认,香港喜剧的精髓是语言大于表演大于本身,语言不通,很多电影想要传达的幽默也就自然接收不到了。
于我个人而言,看这样一部影片,笑一笑比什么都好,能让你开心,别的无需计较太多。
近年的喜事系列,有如今年春晚一般,努力想迎合年轻人口味,却还是满足不了年轻人。
结果连老一辈的春晚忠实粉丝也看不懂。
我们从小的熟悉的港式幽默呢?
我曾经以为我口味变了,但是看回以前的旧港片,仍然觉得好笑。
内容幽默而不是乱“搞笑”瞎起哄、故事完整而不是太多的明星加盟凑数;最后的大团圆也仍然带有感动而不是像舞台剧谢幕一般。。。。。。
我不想说了。。。。。
真的不好笑
不知道小时候每个人是不是有这样的梦想,在蛋糕店或者玩具店找个角落藏起来,等下班后,痛痛快快的吃一顿蛋糕或者痛痛快快的玩一次玩具。
或者是发个狠:长大有钱了一定把冰淇淋或者冰棍什么的吃个够,结果长大了你还会有这种想法么?
香港贺岁片感觉也是如此,90年代的贺岁片,家有喜事,花田喜事,八星报喜这类片子和如今的六福喜事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年我们眼界狭窄,网络又不发达,更多的港片是通过录像带来看到的,看到一些搞笑的桥段,哈哈大笑,可如今呢,各种网络段子使我们的笑点大大降低,港片又是十几年不变的风格,所以当港片离开录像厅进入大荧幕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爱看香港贺岁片了。
≪六福喜事≫,黄百鸣的贺岁喜剧总会让大家意想不到喜出望外,这次更是大胆突破题材限制探讨当下年轻夫妻生儿育女话题,从头到尾不是冤家不聚头式的笑料更是十足能让观众把本片当成是一场春晚中的小品。
片中吴君如的上海话配音既是一大笑点又是亮点,结尾古天乐客串一把更是重磅彩蛋。
总之,值得一看。
古天乐一出来,电影终于亮了。
系统自动一分
薛凯琪很多爆点~~~└(^o^)┘
虽然是我最喜欢的港式搞笑,但是毫无新意,每年都是一个模式,只能在过年应应节,别的时候想看就真的别看这个,好的喜剧多着呢
黄百鸣王晶你们这几个不思进取的傻逼导演还能忽悠多久?严重审美疲劳你们知道吗?
简单开心有爱。
我自己都不想承認自己看過
又是部香港乱炖搞笑片,不过老实说,其实感觉还挺不错的,起码有那么一些能让我觉得好笑的笑点了,能做到这一点,也算是谷德昭的超常发挥了吧,而且还调侃了一堆电影,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雷老爷的《普罗米修斯》,谷德昭其实在里面透露了想和王晶晶合作的心愿。而某鹏是全片最令人讨厌的无聊角色了
哇,真的是古天乐哦!其他没啥好说的,虽然质量就那样,还是会看
有黄百鸣和郑中基基本就跟烂片划等号了
弃
作为一部催人生娃贺岁片也真够没节操的,什么Baby鲍,没卵用……林子祥儿子演技很不行;片尾曲该用旅行团那首《小龙人》,“一个精子游进去,找到卵子玩游戏,在场的还有波多野结衣,于是于是我们就有了你”。
如今的“黄百鸣”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黄百鸣”了。
很不错的贺岁电影哦
把我对象看睡着啦!!!!!!!!!!
比百星棒
在家里电视📺上随意看看,主题是为了生男孩子引发的一系列喜剧。搞笑搞笑看看还不错。
黄百鸣重新拾起喜事系列后 最好看的一部~~
今年的亲子主题真多。
这就是一部催婚催生的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