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年第一场电影就已吃了一坨大便的形式落下了帷幕,完全不知道这个电影跟反贪和廉政有啥联系,主角配角没有任何一点出彩的地方,编剧脑袋完全进水,故事情节明显是反恐,女主角跳出来也不知道是干啥的,拉菲哥演的是一个高智商犯罪份子最后莫名其妙的死掉了所有的人脑袋上都写着两个字弱智,恳请大家千万千万不要去看这部电影他就是垃圾!
文:煮观本主公众号:抛开书本
2021年的最后一天,《反贪风暴》系列最终章上映了。
从2014年《反贪风暴》第一部电影上映,到今年的《反贪风暴5》,古天乐已经勤勤恳恳地干了7年的反贪工作。
同样,古仔“供职”的ICAC,作为该系列的故事主场,对于观众来说肯定不会陌生。
杂乱的办公桌、满墙贴着的事件线索便签、身着制服不苟言笑的工作人员,这就是近年的香港电影中,廉政公署留给我们的样子。
就像影片里古天乐那句经典的:“ICAC查案,不方便透露”。
新年前夜,”廉政公署“依然是那个神秘的黑衣组织,等着在跨年时分的你来喝一杯咖啡。
新年快乐,请配合调查。
廉政公署∶ “神秘组织”,生于混沌70年代之前,因为殖民地的特殊属性,香港成了罪恶的天堂,黄赌毒的沃土,尤其是警界,由于华警势力的壮大,四大总华探长与黑社会的权钱勾结,跟政府高层沆瀣一气,贪污受贿之风遍及全香港,甚至当时连救火都要拿钱才好办事。
就是在这样一个贪污犹如吃饭睡觉的时代,1973年,香港总警司、英国人彼得·菲茨罗伊·葛柏被查出有巨额赃款,然而他却像没事人一样回了英国老家,等着过一段时间后息事宁人。
可这次事件在香港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学生牵头举着“反贪污,抓葛柏”的标语上街游行,得到了数千市民的支持。
港英政府目睹这一现状后,当即组建了一个专门针对贪污腐败的调查委员会。
1974年2月15日,当时的港督麦理浩爵士在立法会上宣布“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简称ICAC)成立,可直接向港督汇报工作,全权独立处理一切反贪污的工作。
廉政公署的第一击,就是将已逃回英国的总警司葛柏引渡回港定罪,并接连对六百多名各阶层警察展开铁腕查办,仅以贪污罪被判入狱的警官就多达260名,史称“廉政风暴”。
随着廉政公署的不断壮大,包括港英政府高层在内的贪官污吏也未能幸免,四大探长不得不星夜逃离香港,终生没能再踏入香港一步。
甚至有人戏言:香港能作为警匪片最负盛名的地方,多亏了ICAC。
纵观香港历史,在短短十几年间,从一个消防员救火都要收钱的社会跻身全球最清廉地区之列,这一成果离不开廉政公署的努力。
但对于外界来说,廉政公署仍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他们办公独立、不接受访问、不主张暴力,甚至“连外面的朋友都没有”。
2017年起,廉政公署开始披露一些已解决的案件的真实素材给影视圈,帮助导演、演员们拍出更加真实的作品,既起到警世作用,也希望借助银幕的力量使这个“神秘组织”被更多市民所认知。
反贪系列∶高潮回落,主动求变纵观港片的发展历程,反贪题材可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
1975年,也就是廉政公署成立的第二年,导演吴思远就用纪实手法拍摄了《廉政风暴》,片中运用了大量实景拍摄和电视新闻资料镜头,开创了香港警匪写实片的先河。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正式步入了黄金年代,《廉政追缉令》、《廉政行动组》、《廉政行动》系列电视剧等一批影视剧更是将各类反贪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经过一段“港片没落”的沉寂后,2012岁末,《寒战》的上映似乎带来了转机。
从最开始的想法到剧本定稿,导演梁乐民与陆剑青花了四、五年的时间,并且搜罗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一手资料,9项香港金像奖也印证了皇天不负有心人。
有意思的是,片中饰演廉署执行处处长的徐家杰,多年前真的任职廉政公署。
因为他的加盟,《寒战》成为首部有前廉署官员参演的电影,徐家杰开玩笑说,电影让他实现了“转正”。
电影让徐家杰“转正”的同时,也让廉政公署这张老面孔在新时代换了新颜。
作为演员界公认的“劳模”,古天乐近年来出演的类型各异的电影中,《反贪风暴》不仅成为他的代表作,也开启了新时代港片的“反贪”序幕。
2014年上映的《反贪风暴》根据港岛真实贪腐案件改编,以廉政公署打击贪污为主题,触及了“八秒钟用环游世界洗白黑钱”、“如何绑死政府高官”、性贿赂等社会现实。
曾有廉政公署工作经历的导演林德禄称,这部影片“想表现社会黑暗面,呼唤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
与大多数的国产系列片不同,《反贪风暴》的票房可谓节节攀升。
从第一部的不过亿到第四部的8个亿,《反贪风暴》系列不仅开创了“反贪”类型电影的新时代,甚至被看作香港爆发的一个良好开端。
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反腐反贪成为持续受到关注的热点话题,于是乎,市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围绕反贪、廉政公署成立前后的港片,其中王晶的《追龙》以5.8亿的票房将该类型推至高潮,不禁让众多影迷为之振奋——香港电影回来了?
高潮之后,便是回落。
虽有《追龙》这样的爆款,但种种迹象表明,作为从犯罪题材延伸出的亚类型电影,反贪类型片可以借用成功的套路迅速达到流水线生产,同样的,故事陷入套路化后又极易迅速失宠于市场。
哪怕是比任何人都钟情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的王晶,在集齐了梁家辉、古天乐、吴镇宇、林家栋四位影帝的《追虎擒龙》上,还是不可避免地遭遇票房口碑的双重滑铁卢。
说白了,这个题材已经差不多快被榨干了。
王晶身为老一辈电影人拍的跛豪和雷洛那点事早在2009年的《金钱帝国》中就有过呈现,正所谓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十二年同一碗冷饭炒三遍,扑街是再正常不过的。
反观新时代反贪题材中的代表《反贪风暴》系列,我们在认可其商业成功之外也必需看到潜藏于数亿票房下的“内患”。
其实从第一部开始,《反贪风暴》就有着格局小、故事线单薄等弊病,此外单一化的场景、众多功能性角色的设置都让影片变得像是缩水的TVB连续剧。
说到TVB,那儿有一套专门拍廉政公署的电视剧《廉政行动》,每年都会拍一部。
但不管是众星云集的年货《廉政行动》还是古仔一人扛旗的《反贪风暴》,似乎都越来越难以打动观众了。
于是,《反贪风暴》系列主动求变。
《反贪风暴3》非常适时地引进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演员,港陆联手,360度无死角反腐。
《反贪风暴4》则强调了追车、枪战等动作戏来弥补文戏的羸弱,加之监狱戏本就极具噱头,才使得影片在票房上大大超越了前三部。
随着类型的不断堆叠,该系列逐渐偏离了本该严肃、智斗的反贪轨道,最直接的体现在了大众口碑上。
第一部在豆瓣上获得了6.1的及格分,此后三部评分为5.9、5.7、5.9。
近年的香港电影都不约而同的把精力放在了“反毒、反贪、反黑”层面,但不得不说,反贪题材确实是非常严肃、主旋律的,因此面对此等题材,素来以娱乐触觉力强而闻名的香港导演们便不敢太过天马行空,生怕亵渎廉政公署,反而有些束手束脚,结果就是将一个成功案例短期内无限复制后的迅速过期。
短期来看,不论是最新上映的《反贪风暴5》还是即将迎来的《风再起时》、《廉政风云:内幕》等一系列新片,反贪题材仍然是港片的重要分支,而如何打破类型桎梏,从过去模式化、单一化的困局中跳脱出来,在“反贪”之外为观众呈现更多创新性元素,则是该类型电影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
金钱帝国:四大探长,大佬跛豪既然要聊到了廉政公署,那么香港的“反贪史”上有几个名字是绕不过去的。
熟悉香港电影的观众,对“跛豪”这个名号一定不陌生。
“跛豪”的真实原型是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大毒枭吴锡豪。
他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经手贩卖的毒品超过30吨,价值逾四亿元,被称为香港毒贩“四大家族”之一,其集团更与港警高层勾结,同时亦牵涉杀人等严重案件。
1973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后开始大力度打击犯罪,1974年底,吴锡豪从台湾返回香港后被捕,整个集团被判刑124年,其中吴自己被判刑30年。
1991年因肝癌晚期,获香港港督特赦出狱。
出狱25天后,因病情恶化去世。
描写“跛豪”的电影可谓层出不穷,王晶执导的电影《追龙》中就由甄子丹饰演“跛豪”,同样是王晶执导的续集《追虎擒龙》中的中老年“跛豪”的饰演者是梁家辉。
尽管上述两位演的都不错,但最深入人心的当属吕良伟主演的电影《跛豪》。
1991年上映,曾被誉为“香港最成功的传记电影”的《跛豪》真实再现了70年代香港”警察受贿成性,大佬一手遮天“的社会,假若没有廉政公署整顿风气,警界几乎堕落到“比黑帮还黑”。
《跛豪》获得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 聊完“跛豪”,就不能不提在警队中为其充当保护伞的总探长吕乐。
吕乐于1920年5月16号出生于广东省潮循道海丰县,后来偷渡去到香港,1940年开始任职警员,60年代与颜雄、韩森和蓝刚合称香港“四大探长”,在任时期建立了一套与黑社会勾结甚密的贪污机制。
1968年,由于其贪污案遭殖民地政府揭发,48岁的吕乐干脆提前退休,老谋深算的他更是赶在廉政公署成立前一年就偕八名子女及妻子移居加拿大,逃避追捕,2010年5月13日于加拿大病亡。
吕乐的故事同样被数次改编成影视剧。
1991年,由刘德华担任主角,邱淑贞、张敏和吴孟达等明星助阵的《五亿探长雷洛传1:雷老虎》亦是港片黄金年代的印记之一,片名中的“五亿探长”就是指其贪污数目的巨大。
有意思的是,在2009年王晶导演的《金钱帝国》中,梁家辉演得是以吕乐为原型的徐乐功,到了续集《追虎擒龙》里,梁家辉的角色就变成了以吴锡豪为原型的“跛豪”,至于刘德华嘛,在阔别雷洛24年后,又在《追龙》里演了一回雷洛。
虽然被反复演绎了几十年,但那个时代的香港故事的魅力仍未褪色,未来关于廉政公署,关于“跛豪”和“四大探长”的电影还会一拍再拍,王晶、古天乐、梁家辉这些老熟脸们只会越来越熟。
所谓“旧瓶装新酒”,但愿在不同的时代能赋予同样的故事不同的底色吧。
添加微信号pksbpksb加入全国影迷群
大场面没大场面 故事线没故事线 四个编剧怕不是一人写个三十分钟然后拼在一起搞了一把💰 演员演技一个比一个浮夸 视听就更不想说了 天文馆的镜头色差还能再大一点的吗 怕不是开了auto然后自由发挥 我是真的没想到 古天乐那么累 你连让古天乐吃完三明治的时间也不愿意给。
我怎么还没到140个字!!
我真的不想写了啊喂!!
很多系列电影都免不了虎头蛇尾的情况,往往前几部很好看,越往后质量越差。
《反贪风暴》系列未能免俗,前三部节奏比较快,后两部节奏有些拉胯,本部是最终章,标志着这一系列正式结束。
主角陆志廉(古天乐饰)挂掉了,因公牺牲,死得其所。
第四部里我喜欢的配角王蓝禄(张继聪饰)也在恐袭中丧生。
讲述涉及人口贩卖的海关贪腐大案,节奏有些温吞,枪战场面也不觉得激烈。
此案与恐袭集团首脑King及其幕后指使人肖卓亚(谢天华 饰)有关,并牵涉多名香港海关高层领导,且似乎与受邀到香港、被JFIU廖保强(张智霖 饰)秘密保护的亚洲首席大法官庞爱玛(宣萱 饰)也有联系。
最后King与陆志廉同归于尽,被炸死。
爱玛做了污点证人,肖卓亚被人口贩卖案的受害者亲属捅死。
好像在看一部电视剧,还是水平一般般那种。
最后大BOSS死的太儿戏了,简直和小孩过家家没什么两样。
真不敢相信这种无脑剧情会出现在如此重量级的电影中!
程sir和他弟弟那部分戏可有可无,感觉就是在灌水。
张继聪死的莫名其妙,那个人肉炸弹是来炸古天乐的吗?
恐怖分子有一百种方法杀古天乐(比如在他车底下放炸弹),却选择了最不靠谱的那种,令人无语。
整部电影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敷衍,剧情弱智的离谱,恐怖分子说来就来,完全无视警察的存在。
而保护证人这种工作居然主要靠廉政公署几个文职人员,赤果果的侮辱观众智商啊!
出于对港片的情怀和热衷,也是对大湾仔们的支持,总归是要去看看的。
事实上,看之前就看到了一些“烂片”的评价。
而我自身的观后感,相较于第四部,这一部可能还没到烂片的程度。
从剧情上看,构建了一个很大的背景,却直到最后,也没有揪出内鬼。
ICAC冲锋陷阵,是否真的有必要,我和廖保强(张智霖饰)一样,打个问号。
片尾陆志廉(古天乐饰)壮烈牺牲的戏码,作为整个系列的ending,却没有带来什么冲击感,甚至不如王蓝禄(张继聪饰)在电梯被炸所带来的冲击和震撼大。
人物刻画上有点匆忙,动作场面也没有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
也许这是港片这几年来的“通病”,要在巨大的故事背景下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还要加上动作戏码,确实很难。
但反贪是我的一个情怀,支持归支持,结束了就不用再为情怀买单了。
一个华语系列电影能做7年,凭什么?
点开这篇文章后,请先别往下读。
在脑海中简单搜寻思索一圈——有几个华语系列电影(真人电影)能坚持做到5年以上?
华语电影分上下和上中下的系列本也不多,按顺序做12345……的就更少了。
好看且赚钱的,可能就更更更少了。
所以——《反贪风暴》系列电影能从1拍到5(《反贪风暴5:最终章》),一做7年,并在内地电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观众口味越发挑剔的情况下,前四部连续创造了总计超15亿(0.95亿、2.08亿、4.42亿、7.99亿)的票房……在华语影界,这真的是一件值得注意、思考甚至庆幸的事。
庆幸什么?
港片未死,港片不死。
所以——一个华语系列电影能做7年,凭什么?
【英雄如故,大案常新】暗流涌动、扑朔迷离的贪腐大案,是《反贪》系列每一部的标配。
《反贪风暴1》:廉政公署执行处首席调查主任陆志廉与队员,对抗推翻一个庞大的贪污集团:当中包括了退休高官、警队高层、商界富豪、资深律师、会计师等,事件更牵涉到香港政府用作扶贫的150亿“关怀基金”。
《反贪风暴2》:香港廉政公署调查一起马会与外围赌球的贪污案件,并将罪犯绳之以法。
《反贪风暴3》:陆志廉和刘保强两人分别侦查贪污及洗黑钱案件,但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两人却发现贪污案和洗黑钱案有着千丝万缕关系,与此同时二人也身陷危机之中。
最终,在陆志廉化险为夷,与刘保强一起瓦解了巨大的洗黑钱集团。
《反贪风暴4》:廉政公署陆志廉卧底狱中,与狱中两大势力斗智斗力,调查取证罪犯与监狱惩教员私相授受的案件,最终引出并成功破获大案。
可以看出,《反贪》系列在每一部剧情创作上的更新和突破,并为日渐式微的港片内容作出一份贡献,也带来了希望与生机。
《反贪风暴5:最终章》也不例外。
(以下简称《反贪5》)《反贪5》讲述了陆志廉(古天乐 饰)在参加某次会议中遭遇恐怖袭击,目标直指正在调查东南亚妇女贩卖案件的大法官庞爱玛(宣萱 饰)。
而陆志廉与同事程德明(郑嘉颖 饰)在调查中发现一起涉及海关、移民局等多个政府部门的人口贩卖大案,证人逐个被灭口。
而此时受邀到香港演讲、被JFIU廖保强(张智霖 饰)秘密保护的庞爱玛,也陷入巨大的危险中......“涉及海关、移民局等多个政府部门的人口贩卖大案”,这一句看上去便已颇为勾人。
与变化多端、凶险难测的重案形成对比的,是“反贪”如故且一如既往坚守的核心人物们。
古天乐饰演的廉政公署调查主任陆志廉,一直是“反贪”系列的头号硬汉,作为社会正义的代表。
追随在他身后的,是郑嘉颖饰演的程德明、张智霖 饰演的刘保强等等义无反顾的兄弟搭档。
纵观《反贪风暴》系列的五部电影,主要演员为古天乐、张智霖、郑嘉颖、谢天华、张继聪等人,都是香港现今颇具影响力的中生代演员代表。
一直以来,港片缺乏“新鲜血液”、“后继无人”的说法不断。
《反贪》系列几乎维持不变的演员阵容似乎佐证了这类说法?
其实不然。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全新重案,在反派设置上,《反贪》系列一直都在使用新面孔,为观众带来更多新鲜感。
从《反贪1》的王敏德,《反贪2》的周渝民,《反贪3》的栢天男,再到《反贪4》的林峯,以及《反贪5》的黄宗泽……可以说,反派都俊朗有型,各有独特气质(和风情),出彩不断,让观众又爱又恨。
【树起新旗,守住功底】一直以来,港式警匪/动作/犯罪片,通过对不同题材的仔细划分,已经产生众多经典系列,形成IP效应。
《无间道》《窃听风云》《寒战》系列等等。
警匪/动作/犯罪片作为香港电影最后的王牌,《反贪风暴》系列从题材上打出了一张新牌。
“廉政公署首席调查主任陆志廉。
”“ICAC查案,不方便透露。
”“ICAC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信仰。
”7年5部,可谓十分高产,足够在观众心中留下廉政公署这个特殊机构的名字,和ICAC的传奇色彩。
实话实说,《反贪风暴》系列远比不上许多同类型佳作,从起跑线就输了——时移事迁,无需赘述。
但是,守住了香港电影看点的功底,不负观众对港片的情怀,包括《反贪风暴5:最终章》(以下简称《反贪5》)。
在《反贪风暴5:最终章》释出的片场花絮中,有古天乐紧张刺激的追车戏份。
为了追求效果真实,古天乐亲力亲为——一遍又一遍地奋力追逐和全力撞击,强忍疼痛以求最佳效果。
而郑嘉颖赚满泪眼的情感戏份,竟然是全程绿幕无实物、无台词表演,隐忍之下爆发的演技,沉默背后的真情流露。
微博热搜上的“优秀打戏”层出不穷,但真的出彩好看的又有几个?
比起被水军营销号嘎吹起来的那些慢镜头、浮夸到一看就假的花拳绣腿,《反贪5》的中年演员们献上了看得出“力”、看得出“痛”、看得出诚意和努力的动作戏。
在大银幕上,可以感受到,从主演到配角,从一拳一击到一跃一摔都真切可感,没有失掉港片打动观众的基本功底。
尽管,那些演员已经真的不再年轻,也不再英姿勃发。
《反贪》系列以“反贪”和“社会正义”为主题,有紧张刺激的枪战和惊险耐看的动作戏,有风平浪静之下的暗潮汹涌;不乏惺惺相惜的港式兄弟情和细腻的柔情,和不作为点到为止但也动人心处的爱情。
《反贪风暴5:最终章》中,一直硬汉的陆志廉(古天乐 饰演)流露出了不少脆弱——兄弟被炸死让他回忆起妻子被迫害惨死的往事,痛苦地质疑自己——在我身边的人,是不是都没有好下场?
陆志廉的助手美莉,也在无时不刻地关心他——加班的便当、因担心而眉头紧皱……这样草蛇灰线的暗恋细节,也让故事有了别样的温情。
但导演在这对暧昧关系的处理上,保持了高度的克制——那句没说出口的爱意,站在终章角度来看,亦是一种意难平的美学。
最后,回到标题,也是此文设下的问题——【一个华语系列电影能做7年,凭什么?
】凭对电影的投入。
全方位的投入,从内容创作到演员表演。
这样的投入之下,是坚守和尊重。
所以,在香港电影人才凋零、产业江河日下的这几年,《反贪风暴》系列电影能做7年,且成功7年。
不妨再提一次,《反贪》系列远远比不上同类型的那些港片经典佳作,但是——在当下,“一年一部,一部一看”已然是众多观众不舍的常态。
《反贪风暴》系列,留住了7年观众对港片的情怀。
到《反贪风暴5:最终章》,确实——讲不出再见,不愿告别。
这是《反贪》系列对抗“港片已死”这句断言的最后一击,伴随着主题曲谢幕,在观众心上,余音不绝。
陪小姐妹去剪头发,两个人说要不看个电影吧。
常去的影院没了爱情神话的排片,纠结半天,还是决定冲着古天乐和张智霖贡献两张电影票,甚至为了避免理发店人多时间不可控,我们还选择了先去看电影,结果电影只回报了我们穿西装的张智霖和无语至极的95min。
大结局的回忆杀mv结束,演职员表开始滚动,影院的灯逐渐亮起来,我和小姐妹面面相觑黄豆流汗,同时崩溃哀嚎:什!
么!
玩!
意!
啊!
怪不得电影票比平常便宜了一块钱啊!
是生怕贵这一块票就卖不出去了吗?!!
我替自己的68(2张)肉疼QAQ说回影片本身,我们的崩溃似乎有迹可循,郑嘉颖和张智霖一张嘴我们就寻思,完了,这配音也太悬浮太不贴脸了,闭着眼我还以为在听霸总广播剧呢,尤其郑嘉颖饰演的程sir……不过他和黄宗泽演异母兄弟倒是有点说服力,能看出来一点相似的影子。
有些镜头有水时常之嫌,拖拖拉拉看不到意义所在。
而且转场也稀碎,感觉一个场景里的戏份还没说完,情绪也还没到,“刷”的一下又切走了。
我们几乎是靠着一众熟脸和穿西装的张智霖才勉强撑下来。
后半段,大概从庞法官演讲那里开始,就透着一丝纯粹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我真的想说,导演不乐意拍可以不拍!
浪费演员也浪费观众感情。
女警个个踩着恨天高,是生怕自己在枪战里跑得太快躲开子弹了吗?
最离谱的莫过于一群人护送庞法官进了空无一人却仍未闭馆的天文馆,生生把自己逼进死胡同不说,后援呢?!
激战这么久就来了几个类似于派出所民警的角色,还只是打了个照面人就消失了,也不知道是牺牲了还是如何。
最终反派的结局也透着浓重的敷衍气息,怎么,编剧是第二天就要被开除但是剧本完不成就没钱所以才匆匆赶了这么一个双死结局吗?
全程除了“离谱啊”说不出什么别的话来,5.0分真的不亏【青蛙摇头.gif】ps.折叠式防弹衣倒是很有意思pps.初沐的心好硬,捅刀的手真是稳准狠,我喜欢!
点映看了,很失望😞。
和误杀2,毒液2,黑客帝国4,速度与激情9等是一丘之貉。
拍了5部,这ip也算是没有剩余的利用价值了吧……剧情bug多,结局过于仓促(感觉是为结局而结局),而且最大反派死的也太莫名其妙了吧😅😅😅。
总的来说,想看古仔的可以去电影院看看(古仔这剧颜值演技都没掉线,也算是少有的亮点吧),不过我真不建议去电影院看,感觉真值不回这票价。
一部靠情怀和颜值撑起来的剧,好似只是为了完结而完结,像007似的。
类似的这种剧情本来应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结果没想到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一个法官由于要保护爸爸结果保护了犯罪分子,受良心的驱使就化作正义的化身。
充斥最多的就是打斗枪战环节,毫无美感也无惊喜。
希望团队未来在情节多下功夫,加油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