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一次听到《传说》在戛纳电影节卖版权的消息,发现这部戏所说的成本是3.5亿人民币(约5000万美元)。
第一反应,是觉得成龙在《龙马精神》这样的情怀伦理剧后,又要回归真正的大制作了?
还是重现20年前《神话》的情怀?
到了一年多后的今天,看到《传说》“首日”即票房扑街,第一反应是:难道成龙这回“又”要亏好几亿?
然后就有兴趣了解和分析,这部戏在成本方面的来龙去脉。
回头看了这部戏出品方博纳影业的公告,说这部戏最初的预计投资总额是2.9亿人民币,其中动用1.1亿的募集资金,这时候这部《传说》正在制作期。
在之后博纳的项目投资公告里,也都看出对《传说》的投资是1.1亿。
到了2024年初,博纳再出公告,显示为《传说》准备了1.5亿人民币的宣发费,按这些年的内地电影市场来说,这可能是为了去春节档而准备的。
而专门提出这1.5亿宣发,也是区别于之前说的1.1亿,可见那1.1亿应该是这部戏的制作成本。
但没过多久,博纳新公告就称,将原本给《传说》做宣发的1.5亿人民币,减少到4000万人民币。
从这几个数据,其实看出了什么?
第一,“投资总额”,也就是整个项目最初的制作+宣发成本,大概是2.9亿人民币,这时候博纳可能计划让《传说》上春节档,所以从1亿入场费+4000至5000万的宣发成本去算,而“预计”这两个字,则表示制作和宣发成本也会有所波动,不是固定的2.9亿总投资。
结果博纳减了多达1.1亿的宣发费,一方面是不让这部戏去春节档,另一方面则应该是如今对博纳来说,几乎是孤注一掷的《蛟龙行动》需要钱,所以就把《传说》这笔钱给抽走了。
那么结合公告里说使用1.1亿的募集资金,这部戏博纳出的实际成本有个可能性,是1.1亿+的制作费还有4000万宣发费,也就是1.5亿左右,要加上其他投资方,顶天1.8亿到2亿。
看到这,可能就有人问了:成龙的片酬那么高,如果制作费这么“少”,够给他的片酬么?
确实如此,但从于冬这番话里,也能看出一些真相:
如果看过《传说》,其实很多人也发现,老年成龙本人在全片出场的戏份并不多,大概25到30分钟,加上片中的ai成龙也看出是其他人(郑业成)在演,所以是否能得出一个判断:这部戏的成龙就没有收全价片酬,而是用类似“特出”的价格,成为这部戏的“主角”。
“大幅降低片酬”后,就是AI的成本。
根据导演唐季礼说,这部戏的AI换脸成本,大概是好莱坞《双子杀手》的二到三成...
可看了这部戏后你们觉得呢?
以《双子杀手》为例,片中那个用特效换脸的“威尔史密斯”,所花的成本是史皇本人片酬的两倍以上,按照史皇2000万刀的级别,也就是4000万刀以上,《传说》的ai按所谓20%,也要超过800万刀,也就是5000多万人民币。
所以这部戏的AI成本,或许比这个更低...而这个因素是否导致成龙自己都不喜欢这个形象呢?
在这部戏的首映礼上,他是这样说的,你们觉得是否在“内涵”片方呢?
这两者之后,实景大场面和万马奔腾的戏份呢?
其实都是资源置换,跟当地有关部门合作,所以片尾的鸣谢名单里,出现了昭苏县人民政府、昭苏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昭苏县委员会、昭苏景区管理委员会、伊犁种马场、林业草原局、新疆马业协会、森林公园、马术俱乐部等,意思就是当地有关部门只要提供人力物力,跟博纳进行置换就行。
所以这部戏看着场面大,其实并不需要真的砸钱下去,同时也有机会推广宣传当地的旅游文化;至于万马奔腾的场面,只需要在天马节“就地取材”就行。
这就从另一角度,解释了成龙如今还有很多戏拍的原因:当地政府文旅部门入局。
因为他们都需要成龙的国际影响力去推广当地的旅游文化,而且所谓电影成本,在当地一年的文旅产业收入面前算什么?
更重要是当地有关部门也不是真金白银掏钱,以场景人力物力做资源置换就行了。
所以成龙近年华语片,《传说》新疆,《陌生家庭》武汉,《P计划》四川,《极盗跟踪》澳门,都是这样的做法,客观来说,确实可以大幅度降低项目的投资成本。
所以成龙片酬、AI技术、实景大场面、万马奔腾等的成本都“大幅降低”后,这部戏其实就很难达到所谓3.5亿的成本了。
至于4000万宣发,似乎不需要多评价了吧?
这部戏宣传期的表现大家也能看到,或许多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募集资金怎么理解?
简单来说便是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外间企业购买股票后获得的资金,也就是用博纳股票换来外面投资方的钱,所以因为这样,近年博纳不少电影的出品方总会看到华文映像、淘票票、华夏发行、英皇影业等,估计也在于他们是博纳的“股东”,博纳以他们买股的钱作为募集资金,投入项目制作发行时,他们就变成了出品方,同样也不是特地为了一个项目掏投资——那么博纳自己不投资吗?
股票(所有权)不就是一家公司的资产么?
所以,《传说》的实际成本(制作+宣发),可能不是3.5亿,尤其博纳出资,1.5亿比较合理,而且通过片方的人了解,这部戏其实预期盈利票房是3到5亿人民币,若是如此,那便又一次证明这部戏其实并没那么大的投资。
同时也可参考博纳出品的《无名》,公告里说的“主营业务成本”1.39亿,其实就是博纳作为第一投资方,给《无名》投的制作+宣发成本(不包括其他投资方)。
《无名》博纳出的制作费据说是7000万人民币,《传说》则是1.1亿;《无名》宣发费博纳出7000万,《传说》本来1.5亿,会使得这部戏博纳投入的总成本在2.6亿,但因为砍掉了1.1亿,所以两部戏博纳出的制作加宣发是差不多的(1100万人民币差距)。
这两部戏于冬对外宣传的成本都是3亿,可见他是名副其实夸大了数字。
那宣称3.5亿投资是做什么用?
为了海外版权市场,报称投资高自然也卖得出高价(毕竟有成龙)。
这也反映在于冬的访问里:
但相比过往成龙的电影,这部《传说》有个谜团,就是到现在也没铺开海外发行,通常成龙电影在内地定档的时候,也会公布海外各国的上映周期。
这在于影片的全球多国海外版权早已卖出,并且按照不同区域卖给不同的片商,然后就由当地片商根据内地的上映时间制定档期,最早也是要跟内地同步。
举个例子,成龙上一部戏《龙马精神》就是如此:
以《龙马精神》2023.4.7上映,可以看出全球很多国家,会在这部戏内地上映时,选择同步、同月,或是晚1个多月上映,而南美(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可能会晚半年,日本则可能晚一年,但都在正常的发行期内。
其实这也是过往成龙电影的惯性操作,也可见他海外版权市场多大。
但这次《传说》却没有这样,在2024年7月公布的78月上映的国家列表里,只有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缅甸等。
7.10则刚公布这部戏被泰国发行方买下版权的消息,从当地片商还没开始排期来看,版权是刚卖出去的。
这情况的可能性有二:第一,是这部戏在海外版权市场不受欢迎。
但如果按目前暂时确定上映的国家来说,是否能理解为几个国家就卖了500多万美元?
毕竟版权卖出去,内地档期确定后,各国片商就可以以此弄发行了,如果卖出的国家不少,当地片商“按兵不动”的可能性也不大。
第二,就是博纳在分阶段卖版权,毕竟博纳本身就是做发行起家,国内国外都如此,对比之下成龙过往电影的内地片方,可能会找一个代理商去帮他们这部戏卖海外版权。
所以,博纳是否希望在不同区域卖出更高的版权费呢?
靠什么卖?
AI成龙咯。
你们觉得老外对中国人脸的“分辨能力”,以及对成龙的深厚滤镜和情怀,他们会像内地观众那样诟病么?
如果是第二种可能性,结合这部戏可能以1.5亿左右为实际成本,和现在卖出差不多4000万的海外版权,博纳在《传说》内地市场上的“敷衍”背后,是否也想通过卖海外版权,收回更多成本,毕竟现在内地票房尚无起色,用上海外版权才不会“浪费”成龙。
再顺着第二种可能性说,博纳想对标的是什么片?
或许就是成龙+唐季礼上一部内地票房扑了的《急先锋》,据唐季礼说,这部戏卖出了全世界145个国家地区,不过《急先锋》的投资肉眼可见比《传说》大很多,换句话说,《传说》如果真是博纳在海外版权销售上“憋大招”,并且卖出多个国家价格也提高,那么起码也是一笔并不能说少的收入。
再结合唐季礼的这个身份,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有kpi,每年都要负责把内地的年轻演员带到国际市场?
但靠他自己绝无可能,那谁可以助推这件事?
就是成龙的国际影响力。
很奇怪吗?
想想当年的《龙腾虎跃》、《迷你特攻队》、《火烧岛》、《千机变》、《千机变2花都大战》、《新少林寺》等,成龙戏份多吗?
不多。
能卖海外版权吗?
能卖。
算“骗”吗?
能算。
前几年《急先锋》成龙戏份多吗?
不多。
有打戏吗?
极少。
海外版权市场多吗?
多(唐季礼说)。
其实稍微想想,《传说》老年成龙在高潮部分打了一场,跟当年《迷你特攻队》高潮部分和王羽打一场,《火烧岛》跟刘德华打一场,还真有异曲同工之意。
何况这次还是“加料”,除了老年成龙,还有ai成龙的打戏,是否都为了卖出更多的海外版权?
毕竟《龙马精神》这种所谓“伦理+迷影+情怀”的题材,成龙打戏都没几分钟,都能在全球4、50个国家上映。
你们可自行判断。
除非博纳一口气像过往成龙电影那样,公布多个海外上映国家,不然暂时这么去分析,似乎也不是没道理。
AI换脸的龙叔表情僵硬,特别是痛苦、痛哭的时候,更加明显,倒不如请别的年轻演员演年轻的龙叔。
最燃画面当属汉军和匈奴大军的大场面战斗,可惜背景板的演员都看起来软绵绵的,动作还慢。
动作戏好在还有最后成龙自己的招牌功夫喜剧,比较出彩,考虑到他的年龄,感叹真不容易。
本片没有2005年的《神话》好看,千古神话,魂牵梦绕,千古传说,浮夸矫饰。
在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下,影视作品逐渐成为“尝鲜者”,运用新技术为观众带来新的观感。
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乌尔善导演的史诗大作《封神》系列,让我们看到了电影工业未来的样子。
随着AI技术潮流般地涌现,影视行业再一次选择尝鲜体验,意欲突破技术限制,寻找新的突破,打造行业传奇。
当我们在大荧幕上再看到成龙大叔时,就是在AI技术与经典作品的基础上打造出的新作《传说》。
作品风格延续了《神话》的主题,探讨了前世今生、梦境与现实的关系。
影片讲述了考古学家房教授(成龙 饰)在考古过程中挖掘出神秘的萨满古玉,这块古玉引领他和他的助手王靖(张艺兴 饰)梦回西汉,化身为汉军将领赵战和青年将军华峻,与匈奴公主梦云(古力娜扎 饰)展开了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情与战争故事。
为了寻找真相,他们深入万年冰川中的祭天圣地,试图揭开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谜团。
影片延续了前作《神话》的风格,通过现代考古与古代战场的双线叙事,带领观众进入一个跨越时空的传奇故事。
在影片中,成龙作为影片的领衔主演,以其独特的动作喜剧风格和敬业精神,再次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尽管已经70岁高龄,他依然亲自上阵完成高难度的动作戏,每一个镜头都凝聚着他多年的经验和对电影的热爱。
娜扎在片中饰演的公主梦云,不仅文能治病救人,武能上阵杀敌,展现了一个多面的角色形象。
她与李治廷饰演的王子呼毒那之间的打戏,更是彰显了柔婉与刚坚的较量。
张艺兴饰在古代与现代的交错闪现,展现出了人物特色,看得出努力与进步。
《传说》的场面宏大,视觉效果堪称一流。
导演唐季礼选择实景拍摄,剧组多次往返全国各地选址,最终选定新疆昭苏作为影片中的重要场景之一。
为了呈现“圣地”四季的大美风光,剧组历经数月等待取景,从冬季的雪山雪景到第二年的青山绿水,每一帧画面都如诗如画,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享受。
特别是汉军团与匈奴军团的对决充满了紧张和刺激,千军万马的壮阔场面更是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之中,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
影片在制作上的一大亮点无疑是使用了AI技术还原了年轻版的成龙,这一尝试在国内电影中尚属首次。
虽然技术上有所突破,但在表情和动作的自然度上仍有待提高。
不过作为领先尝试,其创新性和突破性值得肯定。
单从某个模块来说,比如视觉、动作等,都有其被褒奖的底气。
但是合在一起,却显得不伦不类,难以完整流畅地表达故事。
人物角色繁多冗杂,三角恋情显得格格不入,节奏也完全失控。
再加上AI技术的赋能,其实并没有为影片提分多少。
持续沿用古早的故事框架,显得有些陈旧,缺乏足够的新意。
换句话说,并不是使用了AI技术就能让故事焕然一新,而是要故事内核本身足够新才能成为新的“传说”。
期待已久,希望是他,终于抢了点映,同样的配方,最默契的唐龙组合又回来了,唐季礼打磨多年终于又亮出自己最擅长的技能包,这是他近二十年来最好的创作,古装的动作场面创造力十足,难逢敌手,把张艺兴的舞蹈长处发挥到极致,灵活性及观赏性兼备,也顺带塑造了有史以来最英姿飒爽的古力娜扎!
最重要的是本片充满了浓厚的前作情怀,如果是《神话》的忠实拥趸,绝对会爱上这部续写的传说,同样的古今双线叙事,前作经典场面的还原致敬,比如人马合一的并肩战斗,尽忠坐骑咽下的最后一口气,出征前区别对待的战斗动员,玉漱献身取暖vs梦云舍身吸毒,包括结尾金喜善的惊喜客串以及重新编曲的主题曲,那股熟悉的味道及感动又回来了。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影片的硬件投入明显升级,尤其是如画卷徐徐展开的大美新疆,气势磅礴的万马奔腾,当然包括最大的卖点~27岁的AI成龙,帅的无法无天,虽然技术层面仍有微表情的瑕疵,但作为个人喜欢时间最久的一个男人,那种活久见的惊艳无法形容,可惜拥有我这种情怀的人已经不是当今电影市场主流的受众群体了,这也导致这部诚意之作大概率无法将情怀变现,即使你是行走的传奇,活着的传说…
更残酷的事实是,如今只要有大哥的电影上映,一堆恶意的黑粉便蜂拥而至,这群见不得人好的可怜虫,总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审视别人,却忘了他们所诋毁的同胞可是代表中国通行世界的名片,是代表中华文化少有的软实力输出,是第一位收割奥斯卡奖的中国人,是真正龙的传人…中肯地讲,本片也是成龙近二十年里最佳电影前三,在年近古稀之龄,正因为热爱电影的初心不改,才能拍出一部超越时间的作品,只可惜时不与他,甚为伤感!
2024年8月31日14:36:23(一)有点莫名其妙,上来为了一个陌生女性没来由的就杀了几十个匈奴人。
(二)古代匈奴居住的地方主要位于中国北方的草原地带,包括今天的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
哪儿有冰川?
(三)导演是拍《十二生肖》的那个人,现在跟不上时代了。
(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剧情拉胯,烂片。
成龙大哥二十年后大银幕续写“神话”,用《传说》讲述前世今生,家国情缘,英雄铸成,这部电影是由唐季礼执导,成龙、张艺兴、古力娜扎、李治廷等人主演的冒险动作大片,19年后的今天《传说》再次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唯美的故事,绝对是今年暑期档不能错过的电影。
权威考古教授(成龙饰)带领学生王靖(张艺兴饰)和欣然(彭小苒饰)考古时挖掘出了一块纹路奇特的古玉,于是教授和王靖总是陷入梦境,梦中古代将领赵战与异邦公主互相倾心,但家国命运在前,他们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
教授一行人为探究梦境与现实的关联,来到了壮美的雪山,探寻并揭开了相隔千年的真相。
影片中展现了很多中国绝美景象,辽阔的草原、冰封的雪山、昭苏天马浴河等,特别是IMAX激光特效厅的声音和画面效果带给观众的震撼感更加深刻。
而且不得不感叹片中古代汉人和匈奴人战争的宏大场面是实景拍摄,现场有一千多铁骑和一万多匹精挑细选的天马,如此“千军万马”在草原上奔腾厮杀,刀剑鸣响,相当壮观,最终呈现到大银幕的效果绝对值这个票价。
影片除了唯美的画面、惊心动魄的剧情和演员的表演外,有很多让人惊喜的地方。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用AI技术还原了二十七岁的成龙大哥,再现了年轻时候眉清目秀、战马上英姿飒爽的古装成龙“小哥哥”;而金喜善的镜头出现后,影厅的观影氛围一下被拉到了火热的最高点;影片的结尾曲是歌曲《神话》二次创作改编的,片中也用了这首歌曲做背景音乐,熟悉的旋律一响,瞬间泪目。
虽然27岁的成龙“小哥哥”提枪上马、草原驰骋、横扫千军很帅气,但是七十岁的成龙大哥不愧是大哥,掉冰窟、翻雪山,一人对多人徒手战加枪战,依然是标志性的成龙式搞笑情节和武打场面,再见战损成龙大哥,还是那个味儿没错了。
《传奇》这部电影画面唯美动人,战争场面惊心动魄,梦境和现实穿插讲述,亦梦亦真。
我们很多人都是从小看着成龙大哥的电影长大的,那种深埋在中国人心中的家国情怀,对和平和人民安定的执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希冀,都在成龙大哥的电影中体现了出来。
前世情缘,梦中寻觅家国太平,英雄铸成!
我就说《传说》这个名字起得很准确,又有汉军将领赵战护国佑民的家国情怀,还有匈奴公主梦云和赵战荡气回肠的儿女情长。
而且这次可不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救美”,赵战和梦云惺惺相惜,同仇敌忾,并肩作战,共谱《传说》。
除此以外,本片很多地方都是那么非同寻常
当华峻一踢腿,弓箭飞跃而出,成为勇猛杀敌的利器;当赵战和梦云面对面骑马奔逃,汗血宝马踏雕而越过凶险的山涧;当刀舞剑花应接不暇,马上又有站立、骑射等精彩画面夺人眼球,为母报仇的戏份什么时候看都会动人心魄……这是一部武打戏非常高水准的大制作,而且是紧密结合剧情,有助于感情递进和剧情开展的,所以不仅给人极具力量的美感,还能勾连起观众对于人物命运的隐忧,感染力极强。
我是之前就看到说片中会用ai技术还原27岁的成龙,但是看过才知道有多震撼。
当赵战对着梦云和蒲公英说“很美”的时候,那个眼神也太细腻了!
分明是在欣赏梦云的美丽和才情啊!
27岁,也就是一千天,对应跨越千年的炙热爱恋,多么巧妙的设计啊!
当看到骁勇善战的赵战、梦云融入万马奔腾的壮丽画面,心潮也跟着翻涌。
《大风歌》在本片运用可谓“神来之笔”,那是一个多么让人魂牵梦萦的传奇时代啊!
少年意气,策马奔腾,人生恣意,快哉快哉!
请原谅我,又在嗑奇怪的cp了:王靖和白马雷振、腹黑大王子呼毒那和他的雕儿、赵战和他的黑马。
我想,知己是超越物种的宝贵情感,能和知己配合默契保家卫国是多么让人快慰的事。
马作为本片的重要角色,全部来自昭苏当地的12000匹马,尤其是在大荧幕观看,这种壮阔和伟岸是特效做不来的。
看完片子我就去搜拍摄地了,果然又是我大美新疆的昭苏县!
帧帧都是实景啊!
尤其是王靖去送欣然金手镯的那个场景,应该是玉湖风景区吧!
依山傍水的小房子,碧悠悠的湖面平整如镜,没有任何侵扰,人们敷着面膜,送心爱的人礼物,倚靠在阳台上眺望山景,真是一片人间乐土。
快放假了,已经想去本月二十号的昭苏天马节了!
小乔去看成龙大哥的新电影了,真的是科技改变人的记忆说是成龙主演,可让小乔在影院疯狂的寻找真的想戳戳隔壁的朋友问一下,这个是成龙吗?
印象里,成龙这辈子没有这么帅过吧
成龙,本名陈港生,出生于香港是歌手,编剧,制片人,导演,更是国家一级演员在2016年更是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代表作很多,在华语演艺圈乃至世界都有着不可攀越的高度
可1954年出生的他,已经70岁了按理来说拍一部少一部了,拍什么粉丝都是喜欢的可是作为观众来说,烂片就是烂片,成龙拍的也不行更何况还是AI成龙呢
小乔还是那句话,不否认他之前的高度也不包庇他今天的烂片今天小乔要和大家聊的就是这部号称是《神话》续集的《传说》唐季礼导演唐季礼编剧成龙 张艺兴 古力娜扎李治廷 李晨等领衔主演豆瓣尚未开分,推荐指数一星正在影院热映,冲情怀的可以去看,有AI复原的年轻成龙
接下来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其实这部电影剧本真的很干,也没啥可以剧透的成龙饰演的房化龙,是一个考古教授张艺兴饰演的王靖,是教授的助手他们在考古挖掘出了一枚神秘的萨满玉,通过它他们“梦回”大汉
他们成了少年将军霍去病手下的大将小乔不是历史迷,对于这场战役不会做任何专业的评价但窦骁饰演的霍去病,真的不是小乔心中少年将军的形象他身上没有意气风发少年郎的气质更别说他的表演了,似乎只会“哇哇叫”
都是实景拍摄,千军万马的场面很大草原也很辽阔,马很多但是这过时的阿宝色,真的让人看着十分出戏大概就是为了强行和《神话》炒CP吧,最后出境三秒的金喜善也是
他们在战场上救下了大汉时代的女主匈奴公主古力娜扎饰演的梦云,娜扎是真美,在马背上也是真帅最帅的镜头是娜扎创造的
AI成龙饰演的赵战让年轻又貌美的娜扎对他芳心暗许这不仅是跨越时代,还是跨越民族的爱恋张艺兴饰演的华峻,同一时间也是爱上了娜扎用最质朴的手法谱写着最烂俗的三角恋
李治廷饰演的反派boss在最后一次战役中,匈奴在人数上碾压大汉军队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等待挨打,毫无疑问的败了他逃他追,一场毫无看点的打戏后,反派受伤逃走了张艺兴和AI龙也受伤了,AI龙还中毒了
还要玩吸毒的那一套,真的很老套咱也不知道为啥,陪她取药的是一个受伤的人骑着一匹受伤的战马最后又是解药只能救一人的老套套路小白果不其然死了,还美其名曰“尽忠了”,难道不算是你害死的吗?
本来濒临死亡的娜扎,看到反派又血条爆满,将其斩杀
就想问武术指导到底是谁啊,一直在“爱的魔力转圈圈”就看看这打戏好看吗?
一点都不干脆利落,也没有力量感还想问这长度的武器是真实存在的吗?
还有就一条路,反派竟然没和张艺兴撞上,真的离谱
然后张艺兴在半路摔死了马,自己爬着回到驻地从雪景爬到满是鲜花的草原,这爬回去AI龙坟头草都要两米了吧可就是这样他还是赶上救了AI龙,可惜自己死在了终点
再来看演员演技,AI龙抱着张艺兴的尸体,抱着娜扎的尸体一样的呆滞毫无表情,甚至都不知道看哪里演技最好的竟然是他们骑得两匹马
你以为古装部分剧情离谱,现代装部分就不离谱了吗?
彭小苒饰演的欣然,她存在的任务就是攻略张艺兴去万年不化的雪山,竟然上面穿羽绒服,下面光腿真的脑子有泡
还有李晨饰演的雷霆,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
什么腿上没有器官,但是有大动脉啊最后反派也是莫名其妙的出现,莫名其妙的内讧剧本真的很烂
唯一有意思的,就是真成龙最后和反派的那场打戏了吧
鉴定结果:本子很烂,演技很烂,打戏很烂,别去浪费钱!!!
看图片猜电影无奖竞猜游戏开始了下面图片出自哪部电影或者电视剧
那天在影院看到一张海报,上面的成龙过于年轻,让我有点恍惚,脱口问同行的小伙伴:“成龙《神话》是要重映了么?
”刚说完,定睛一看,才发现,不对,这部电影叫《传说》,并不是2005年上映的《神话》。
传说 (2024)4.32024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剧情 动作 奇幻 冒险 / 唐季礼 / 成龙 张艺兴于是,当下忍不住好奇,就第一时间在豆瓣上看了下《传说》这部电影的剧情和人员介绍,同时也受邀提前看完了这部名为《传说》的电影。
看完发现,这部《传说》不但是19年前上映电影《神话》的“姊妹篇”,更是升级版!
为什么这么说呢?
听我细细道来。
电影《传说》和前作《神话》在剧情设定上其实是有比较相似的地方的,影片的故事都是通过现代的现实与“古代的梦境”相结合,进行的交叉叙事推进故事进展。
但是,两部电影所讲述的两个故事,以及片中的所有人物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相同抑或是承接、延续的关系。
你可以理解为两部电影虽然整体叙事架构相同,但是所讲的却是两个不同的故事。
另外,看了电影的你会发现,电影开场、高潮以及结尾部分都不同程度的运用了当年为《神话》创作的那首名为《美丽的神话》的,传遍大街小巷,大家耳熟能详的主题曲,作为这部影片的背景乐。
看过两部作品的人,听到这个旋律的时候,想必自然不会感到陌生。
美丽的神话9.6成龙 Jacky Chan 金喜善 / 2005当然,让人感觉最熟悉的肯定还是主演成龙大哥的演技和打戏了,但是当下已经70岁的成龙大哥,无论戏里戏外其实不难发现岁月在一个人身上留下的印记也越来越明显。
19年前,《神话》上映的时候,片中的多数打戏还都是成龙大哥亲自上阵完成的,而当下仍要一位70岁的长者去真刀真枪地去打全程肯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了。
好在现在影视后期的技术也是相当厉害,让我惊喜的其中一点就是,这部电影都用上了AI换脸,在谁的身上用的呢?
答案就是成龙大哥身上,在现代的戏份中,成龙大哥是本人出演,而在“古代”的戏份中,运用AI技术,让我们再次看到了27岁年轻时的成龙大哥。
那个效果整体看上去还是蛮惊艳的。
可能是预算有限吧,相比其他的一些需要做特效的场景,比如影片中的“圣地”的特效就做的有些差强人意,相对粗糙了一些。
虽然“圣地”那里的环境特效做的弱了一些,但是能在那段再次看到一连串的成龙堪称“经典式”的打斗戏。
我就觉得这部电影看得也值了!
放松一下,带着娱乐的心态去看,就不会失望。
《传说》里有一个让我回味很久的镜头——大约影片30分钟左右的地方,在古代汉朝的时间线索里,成龙扮演的赵战和张艺兴扮演的华峻,在一处野花丛边,再次遇到了之前帮助过的匈奴公主梦云(娜扎扮演)。
成龙这次AI降年龄,可以看出技术力爆表,但是在最后的哭戏时,还是没顶住,这个假啊!!
一次偶然的相遇,梦云在干什么呢?
一次剑舞,仿佛自己就在舞台上,仿佛自己就在大银幕上,仿佛是专门为赵战和华峻而舞,仿佛在远处有她的哨兵,通知她赵战等一众观众即将到达。
包括后面的马术片段,我相信娜扎等一众演员肯定是经过了大量的练习而后面的对话中得知,原来梦云和他们只是偶遇,她不过是在等人罢了。
原来她是闲得无聊,自己解闷,才舞起来的啊……这次剑舞的戏,是本片剧完整性低、尴尬、矫揉造作的最直接体现。
而这种尴尬,并不影响这场剑舞的美丽。
娜扎的这次剑舞,她和她的剑,就像一双妖精,在共舞。
美丽,优美,潇洒。
好像曾经的香港武侠片的动作设计——本片有元德参与动作指导,老一代的动作导演,还留有当时的味道。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转动,不是想要杀人,而是想要舞蹈,不是靠杀气压人,而是用英气来折服对手。
此处,天是那么多的蓝,草是那么的绿,剑就像蝴蝶飞舞,娜扎像画中的美人儿。
云想衣裳花想容,此时此刻梦云的剑舞,大抵如是。
这一场戏展现了一个落后时代的故事,与符合35岁以上观众审美的美学要素,是如何融合在一部电影里的。
这一出戏涵盖了本片最核心的内容,即将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的审美再现给零零后们。
《传说》是一部合格的动作+冒险+战争+成龙的类型片,它拥有近几年难得一见的画面感——天地诗意,壮志豪情。
可以想象到这片的预算与景色同样都是大手笔。
在马背上,在草原上,在雪山中——万马奔腾,马群像一道棕色的狂流,豪迈的人儿在这道波浪上遨游;这里有天苍苍野茫茫,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原景,既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还有春色一线间(影片最后的世外桃源一个画面,就是油画风,美极了)除了景色,我很意外的是影片真的用了大篇幅展现了一场大规模的蒙古式的草原骑兵会战。
真马,真骑,人马真多,这一点要比《封神》还好使用了大量真马,大量群众演员,在如今这种经济环境下,在目前的创作风向下,还能有这种大手笔,至少要为这种勇气鼓掌(甚至在好莱坞,同样气势的战争场景,每年能有一部都是庆幸)另外,本片动作设计有元德,七小福之一,所以我们会再次体现原汁原味的香港动作镜头,尤其最后的那场大戏,在冰面上众人的杂耍式动作,和《警察故事4》里水族馆鲨鱼戏一个味道,我仿佛有看到了警察故事里的陈家驹回来了。
这片里 ,我感叹成龙还能这么打,就值了这个票最后我要说,娜扎在本片里太美了,击中了我这个老男人的审美关,全片她至少换了五套衣服,有艳丽,有清纯,有英姿飒爽,加上专门为她设计的刀舞,太让人着迷了。
这么漂亮,我多放几张,很合理虽然我在上面把本片夸成了一朵花,但是我也要很惋惜地说,本片在2024年的市场上,是没有客观的商业前景的。
原因很简单,这种审美,这种港片风格,太老气,不是00后的菜。
而且疫情后,观众对于好故事的需求要远甚于对画面的需求,他们想在故事中寻找惊讶,寻找惊叹,寻找惊叫,寻找共鸣。
但很可惜,本片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镜头和画面上。
这里插一嘴,影片在现代和古代之间的转场,有几个镜头挺讲究的,这也近一步表达了本片形式高于内核的实质。
就像那场娜扎无缘无故的剑舞一样,影片里有着太多现在人看来,可以形容为矫情的台词,降智的坏蛋,分不清主次的人物线,匆匆收尾的结局。
说到结局,金喜善的出现,让现场一阵惊呼,但是我要说,正是因为结局太过平淡无奇,才要临时拉出一个前作女主来救场。
所以当观众失望于本片的故事和剧情时,它的镜头之美,就沦落到了二线位置,实在是叫人可叹可惜。
可叹,在于现在观众对于剧本内核精神和严谨性要求之高,像《扬名立万》这样的横空出世越来越难,毕竟那种剧本简直是天赐。
这片最后的反转,能让我记一辈子我之所以说可惜,是因为本片就是将重点放在了电影最核心的要素,画面上,但却得不到观众的认可,真是很唏嘘。
罗杰伊伯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直奉为圭臬:一个把思想放在画面之上的导演注定只能达到二流水准,因为他所抵制的正是电影这种艺术的本质。
铅字才是思想的理想载体,电影则是为了影像而诞生的。
可是现在的观众们却在迫使导演们放弃对电影本质的追求。
我认同,可也有人认为,就是故事为王。
麦基在《故事》里有这么一段吐槽——每隔十年左右,技术创新便能孵化出一批故事手法低劣的影片,其唯一的目的只是为了开发奇观场景。
电影发明本身作为对现实令人惊叹的模拟,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兴奋,随之而来的便是多年的乏味可陈。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声影片发展成为一种辉煌的艺术形式,结果却被有声影片-一种对现实更加真实的模拟-所毁。
三十年代早期的电影,正是由于观众为聆听演员说话而对平淡无奇故事的甘愿忍受,而倒退了一大步。
后来有声影片终于在力与美的层面上大有进阶,结果彩色片、立体片、宽银幕以及现在电脑生成影像的发明又将其大步击退。
大师们说得都好有道理。
“老师,我加上了这段剑舞,好美啊,完美了!
”“……剑舞留下,找编剧,把这段剧情重新改了,我既要逻辑,我也要剑舞。
”
两星半。剧情也太老套了,从未想过竟然是这么尬的剧情,放到十年前都懒得看的剧情,台词更是尬完全是东拼西凑没有任何铺垫,电影后半段更是为了虐而虐,AI的成龙总感觉不算是成龙,演技身形都不是成龙本人,而且脸也太嫩了;娜扎真的美,无时无刻在震惊娜扎的美貌,每套造型都漂亮,打戏真的惊艳;张艺兴表现得中规中矩,角色没什么张力,脸抹的太黑,显得成龙更嫩了;李治廷演的最好,台词口音有点出戏,但是他的台词又算是好的,是在角色里的;导演疯狂给成龙和张艺兴的马加戏,超级无语!电影总体比去年的孤注一掷和封神差太远了,1分给演员和实景,1分给打戏,半分给友情分了。还有我看的厅画面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张艺兴的歌竟然只放在了片尾,还期待电影高潮出现一下,真是白瞎了,怪不得宣传烂,这么好的歌下沉市场都认可了,可惜啊
我的最后一部成龙,这部成龙和唐季礼用心了,可惜走的太古典。
结局有些仓促,亮点主要在于和神话联动吧~~演员的微表情恨得很重要,整容脸做不到,目前来看AI回春暂时也做不到~
我的天,这简直是一坨狗屎,要不是为了讲课我才不会浪费时间🤮
勉强看了一个小时,然后我觉得我浪费了一个小时生命😵
成龙大哥的脸漂走了啊
重要场景都在新疆取景,中千军万马的壮阔场面,一贯的幽默风格,给人带来的观感恰如同AI制作的成龙年轻版,抵御外敌的家国情怀,对于看着成龙大哥电影长大的一代代,那些经典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成为永恒的“传说”。
应该是国内第一部将AI技术用在电影拍摄上的大男主电影,包含飞身上马这种难度较高的动作戏。又不能有CG感像游戏人物,感觉还蛮复杂的。不是单单还原出一张脸那么简单,还需要考验AI在表演上对面部表情的抓取,尤其在大银幕上演技一目了然,的确有些超前,是一次很值得讨论的尝试,很有勇气!
剧情有点扯,事业批看的有点生气。但是演员居然都和角色很贴合,张艺兴事业批的人设从现实推进到了电影里。告诉我们好好搞事业,恋爱脑致命。窦骁居然敢演霍去病这个少年将军啊……感谢成龙把恋爱线给了自己。如果能修改一下华峻的暗恋梦云这条线,就单单为了兄弟不可以吗……
狗尾续貂,十分搞笑。
mobydick,大鼻子情圣,男人中的男人,反吸血鬼猎人d。可惜没有赵高重新寻回假jb扣一星。
倒也没有“那么”烂吧,如果你屏蔽掉现代的烂俗爱情故事,屏蔽掉古代的烂俗爱情故事,再屏蔽掉那些自以为浪漫的正反打慢镜头和娜扎不知所云的剑舞还有对比度条拉满的cg幻境,剩下的部分其实倒也还可以。古代的战马戏,几处风景,成龙的换脸(不功不过,至少国内语境下已经算可以了),现代戏最后一部分成龙打了一阵子,这块倒都可以算ok的(也或许是我的成龙滤镜太高了),而且古代和现代的高潮桥段都是完整的,没有来回剪切,从这点来说没有弄巧成拙出1+1<2的效果已经谢天谢地了。
挺失望的!说实话,我非常喜欢穿越之类的脑洞大开的影片,对《神话》印象很好,认为是比肩《古今大战秦俑情》的穿越类爱情片,尤其是悲剧结尾,总是让人不胜唏嘘。而《传说》呢?剧情稀巴烂,尤其是很多剧情太让人无语,让人不胜唏嘘的穿越爱情在这部影片中完全没有。表演也稀巴烂,还有ai的年轻版成龙太假太膈应人了,只有美景可堪一看。
同样的导演,同样的主演,然而在时隔将近二十年后,今日的《传说》却远不如当年的《神话》。从繁多冗杂的人物角色,到格格不入的三角恋情,再到完全失控的节奏,这是一部除了风光外几乎一无是处的庸作,电影给人带来的观感恰如同AI制作的年轻版成龙,让人尴尬至极,如坐针毡。
2倍速还是好看的,最后金喜善的彩蛋很惊喜,是成龙电影的味道。
我都不知道我想说啥。
豪华版的炒冷饭,但炒得还不错,场面宏大,风景秀丽,动作设计精彩,角色造型养眼,青年版成龙除了表情生硬之外,还是比较惊艳的,情怀拉满。唯一不足的是结局部分突然而来的冰窟枪战和动作戏,教授瞬间化身战神,以70岁高龄为我们奉献了又一段成氏动作戏,设定上比较突兀了一点。
当别人都在对视诉衷情,只有华峻在弯弓射大雕,我就懂了,艺兴这把solo没跑
第2446部,张艺兴的演技终于让人感受到存在,因为相比AI假脸PS5如龙风成龙 ,起码感受到真人演员不会被AI取代了。但最后20分钟,姜还是老的辣。在糟糕到不能再假的冰雪王国中,成龙还是成龙,大哥还是大哥。这部电影就是个看人看景的娱乐片,不值得吹。但是在这个如同丧尸一般的周一,看见大哥生龙活虎,已经值回票价了。
成龙这样毁自己到底是图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