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改编自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新版《敌营十八年》描写了我党地下工作人员江波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阶段中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军队内部,凭着坚定的信仰、超强的智慧和惊人的胆略为我党我军搜集送出了大量极有价值的军事情报的故事。
该剧扎扎实实地从剧情出发,塑造“人性”;剪辑手法独特,大量地运用剧中人的想象、闪回来加快本剧的节奏,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
同一时间内,“现实”加“闪回”,诠释着两条不同的线索。
这个剧用武侠剧的套路来演绎谍战片,男主角不知为何魅力无边,身边的女性无论是战友、敌人还是下属、上司,一率通吃。
情节荒唐,台词半通不通,男主角又总是满脸官司,非常搞笑。
不过这个剧有个好处,个个都是美女啊。
除了男主角的原配,她总是以苦大仇深的面目出现,实在让人反胃。
围棋美女唐莉二段出演,戏份居然还不少。
第一部我用了两天两夜看完,剧情之精彩,差点让我不舍得睡觉。
好久没有看过如此精彩的电视剧了。
在爱情上的舍弃,亲情上的抉择,无不感人置身。
在大的潜伏为主线上,加上三段感动人心的爱情相辅。
无论是楚楚可人,却又坚定不移,将爱情深深埋藏心里的藤玉莲,还是为爱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罗茂莉。
都让我感动不已。
杜淳将江波这个角色演绎的栩栩如生,可以说为一个经典。
真的希望杜淳能在大荧幕上有所突破,成为下一个梁朝伟。
太久没有这样好的演员了。
当江波第二次被藤玉莲救出,在小河边玉莲躺江波怀里时,响起那首只属于他们的那首歌时,深深的打动了我,如果他们能在一起多好,可在他们分离时只有一句,保重。
江波知道自己妻子来了,四处找马蹄莲时,我多么希望出现在他眼前的是藤玉莲,虽然我当时知道不可能是她。
但我也没想到是康瑛。
而江波对她的承若也许只有那一句 我们是分不开的。
我讨厌罗茂莉,受不了她想对江波的控制欲,可当她死在江波怀里时,我被她感动了,连临死前都没有得到一句我喜欢你时,也许她是可怜,但至少她曾经拥有过,而她也深深的活在江波怀里。
并为他们的爱情做出了鉴证--他们的儿子。
感情除外,江波的机警过人,千钧一发之际,眼睛左转右转无不让剧情生动勾人。
任务结束后,瞒天过海,逃避怀疑也是引人入胜。
最后自己父亲,女儿不能救,母亲不相认,以为自己爱的三个女人相继死去,受到组织的怀疑,这样的悲天可怜人,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而且在第一部中江波不是无所不能,他要靠藤玉莲救命,需要藤玉莲的相互配合。
在完成救人任务,他需要委曲求全,向罗茂莉寻求帮助,利用她的爱情。
如此精彩的第一部,对第二部有过高期待,也是情理之中。
可又担心无法超越或则达到第一部的程度,以至于我没有马上看第二部。
我期待第二部藤玉莲的华丽回归,期待江波更加英勇机警。
现实总是与理想差距甚远。
可能演员的调整,制作人的变化,无不预示着这一点。
最重要的玄机重重,情节紧扣已不存在,太多的特务,太多日语苍白无力的对白,甚至很多是配音,都无法像第一部那样勾人心弦。
江波短发换成小分头,虽然成熟,可还是感觉缺少了什么。
缺少了第一部的危机吧。
当然我也清楚剧情的需要,三十了不可能还是愣头青,可杜淳短发太帅,在之后的电视剧中,都无法再看到,也真是可惜啊。
很明显第二部不是以揭穿江波身份为主线。
而江波壮志未酬,遭人暗算,腹背受敌也就是更不存在了。
江波也变得完美。
这也只能期待第三部,国共大战上演了。
而他于藤玉莲也没有发生我所期待的轰轰烈烈的再续前缘,她什么也没有得到过,在康英和孩子面前,她只能默默的祝福,继续将自己的心声埋藏。
当江波知道她就是藤玉莲时,甚至连一个拥抱,哪怕一句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类似安慰,表达思念的举动都没有。
只有那一句简简单单的,我们是战友,心心相印的战友,仅此而已。
第一部的演员都很到位,可第二部里官腔十足的老K,苦大仇深的康瑛,貌似老谋深算的段站长,噼里啪啦配音的日语,实在让我不敢恭维。
我甚至都还念胡长官。
太多的起死回生,就连江波也玩了半集死亡游戏,真不知哭了半集想表达什么。
最后,我还是希望江波能跟藤玉莲再续前缘,因为那二十八集,实在让我无法忘记,却又带着太多的遗憾。
让江波再对藤玉莲说一句,哪怕一句,我们是分不开的。
另外,如果第三部连杜淳都换了,那我就不要再看了,留住美好的40集吧。
其实这个片子看了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大一的寒假,全家人一起看了第一部,我也写了一篇评论,大一暑假,全家人熬夜买碟看了第二部。
总体来说,这部戏放在国产片的范畴内讨论,还是不错的,从情节设计,悬念设置,演员表现,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而且因为我D在革命时期同志们的境界之高,也让这部戏的爱情故事显得不烂俗,而有些意味深长。
可能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只能悲剧收场吧,女一号藤玉莲同志和男一号江波同志首次相遇的时候。
江波同志就已经结婚,并已经生下了一个小女孩。
革命时期的友谊毕竟是纯洁的,当这两个怀着共产主义理想的我D优秀同志,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眼皮底下,并肩作战,久而久之,互生情愫也是在所难免。
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男一号江波同志因为私放红军起义部队,被押到刑场,要执行枪决,女一号藤玉莲同志费劲心机,终于把江波同志救下,然后两个人在河边有这么一段对话,江波同志:我们自己的同志能多留下一个,就多留一个。
藤玉莲同志:你就没有想过,你如果万一罹难了,我怎么办?
江波同志:难过呗藤玉莲同志:还有呢…?江波同志:继续革命!
藤玉莲同志气得转身而去,被江波同志拉住,江波同志:玉莲,玉莲,我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藤玉莲同志:江波,你信吗,如果你死了,我也不想活了…………这里除了要说江波同志的因为觉悟太高,而显得有些不解风情之外,我突然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一个男人的梦想可以是很纯粹的,是没有牵挂的,而一个女人的梦想,则必然是依附于一个男人而存在的。
等出第二部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反正第一部扮演藤玉莲同志的戴娇倩同学被潜规则了,换上了朱虹同学,也就是图中的这位。
其实看第一部的时候,我对藤玉莲同志这个角色没有任何好感,也许是我对淑女大家闺秀这类角色的天生的抵触,而戴娇倩同学已然把矫揉造作发挥到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巅峰境界,好在,朱虹同学的到来,拯救了这个角色,也让我在袁泉结婚生孩子之后,又有了看国产片的动力。
编剧的别具匠心,让藤玉莲同志去日本整容,摇身成为三重间谍,然后朱虹同学成功上位,成为了尤佳丽同志。
第二部的藤玉莲同志,才可能真正符合了导演对这个角色的初衷,没有了小姐脾气,没有了矫揉造作,冷静而大气,在和江波同志的感情问题上,也没有死死活活的情节,我觉得处理的比较妥当,体现出了我D早期的可贵品格。
在藤玉莲同志和她父亲的一次对话,显得有些凄凉,腾父:你是不是还想着江波?
藤玉莲同志:怎么会忘呢,毕竟我们曾经结为连理。
腾父:爸爸知道,你们的结合,只不过是个权宜之计,是为了欺骗敌人。
藤玉莲同志:可是我没有欺骗自己,我爱他,而他,也只是不敢说出那句话而已…腾父:莲儿,听爸爸一句话,把他忘掉吧。
藤玉莲同志:爸爸,我知道您要说什么,您想说,想他,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可是爸爸,您想过没有,山河破碎,人民涂炭,不把洪水猛兽消灭干净,幸福对谁而言,都只是奢望。
女儿为能亲手埋葬这个时代效力,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爸爸,您别为女儿操心了,女儿已经想好了,此生不济,曙望来生…………此生不济,曙望来生。
这确实比你死了,我也不想活了,境界更深了一层。
因为藤玉莲同志易容,隐姓埋名,所以没有被江波同志认出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江波同志买了一大把花送给了藤玉莲同志,也许这是江波同志送给藤玉莲同志的唯一一束花,而这束花,寄托了什么样复杂的情感,只有自己知晓,以至于最后花都彻底枯萎了,也终是舍不得丢弃。
还有第三部,无论情节怎么发展,也必然悲剧了,毕竟江波同志有了一双儿女,妻子也在,多少有些遗憾吧。
爱情这个东西,无论在什么样的文学影视作品中,都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即使在《大秦帝国》这样的大气磅礴的历史正作,也有卫鞅和白雪之间“礼恒敬之,生恒爱之”这样的铮铮誓言;即使在《LOST》这样试图将宗教与科学统一条时间线上的伟大神作,也有déjà vu 这样荡气回肠的爱情篇章。
但毕竟,一切令人动容的爱情,都仅仅存在于各类文学影视作品中,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YY那属于自己的一点情节吧。
敌营十八年[第一部]还是自己家的历史好看啊,不管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不管是不是有很多夸张和修饰的成分,只要看着精彩就行。
《敌营十八年》的第一部才看了一半,已经开始盼望第二部和第三部快点开播了。
======= ======= 奈何 奈何 ---何昆 看何昆跟江波的斗争逐渐升级,倒霉的何昆总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看到他懊恼的表情,之前一直会觉得很痛快,坏人不得逞好人侥幸逃脱,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在这次抓捕顾一夫的事件中,何昆照例输得一败涂地,可奇怪的是,我居然没有之前那种开心了。
如果抛开党派不谈,其实何昆比江波更痛苦。
江波是卧底,事事如履薄冰,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有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等着自己,成了固然好,倘若不成,搭进去的就不止是自己一个人的身家性命了,环境险恶,但总能在最后时刻转危为安,为了目标呕心沥血,最后终于成功了,之前的辛苦付出便是值得的,在心理和精神上都能得到补偿,这是一个很平衡的过程。
何昆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虽然他身居高位,但同样的劳心劳力后,却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有的努力在最后一刻付诸东流,这样的打击强度也太大了,更要命的是,自己的心意竟然无人理解,党国并不像自己对待党国那样对待自己,他缺乏江波那种平衡,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循环在即将完成的时候被莫名其妙地中断,这种感觉大概比杀了他还难受。
何昆很聪明,他有缜密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他的计划看上去完美而严密,他唯一不如江波的只是他身边人的执行力。
江波似乎总在不停地想办法补漏,但他的命令一旦下达,便能保证被不折不扣地完成,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都在他的安排下准确地到达该到的地方,准确地完成应该完成的动作,像一架精密的仪器那样,一个齿轮启动,然后带动所有的齿轮开始转动,齿齿交错,不差分毫。
何昆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一个看上去完美无缺的计划出炉,却总在执行的时候出这样或者那样的差错,他怎么都想不到竟然会有一颗螺钉突然脱落,然后齿轮被迫停转。
有心无力,这大概是何昆最悲哀的心情吧。
何昆对党国的忠诚绝不亚于江波对组织的信仰,身处一个不讨喜的部门,干的是得罪人的工作,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压力,没有绝对的忠诚和过人的才干,很难在那样紧张的政治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足。
如果不是各为其主,何昆和江波或许就是一个人了,只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立场上,那些共有的品质被分裂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
看得见鬼影子在眼前飞,却怎么都抓不住,而且并不是自己的原因导致抓不住鬼。。。。。
时间长了,怎么能不严重内伤?
何昆满心欢喜地走出船舱,却无比悲愤地看见排列得整整齐齐的迎接队伍,他的表情瞬间呆滞,看到他一脸惨然,内心绝望到吐血,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了。。。。。
离开政治,何昆其实是最可怜的人。
======= ======= 灵魂只能独行 -江波 江波,绝对的正面男一号,这样的地位已经决定了这个人物的品质,机敏、果断、冷静、忠诚、坚强、英俊、聪明、能干。。。。。
所有美好的词汇都被他诠释的淋漓尽致,所以,理所当然地,那些跟他同一战线的或者非同一战线的女孩子们,都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
现在我还没有看完全剧,但我相信发生在江波身上的情感故事,将会像大多数谍战英雄一样,淹没在身边女孩子们悲情的眼泪中。
真正的令人动容的将是女孩子们为爱所做的无悔地付出,为了心中近乎完美的偶像,倾其所有,而江波本人,则更像一个见证者。
江波是一名真正的战士,为自己心中至高无上的信仰而战,为此,他可以抛弃个人的所有,将自己完全交付给神圣的誓言或者使命,忍常人之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受。
矛盾出现的时候,他的天平毫不犹豫地倾向组织。
在这一点上,他跟何昆没什么两样。
忍耐和克制,表现出来的是超出常人的冷静以及令人琢磨不透的深邃,越是神秘的东西往往越带着强大的吸引力,江波的魅力令人无法抗拒。
老大康瑛在开篇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对何昆和胡金山说江波是她表哥,即使她什么都不明白,即使内心万分痛苦,但只要能救江波,她愿意违心地说话。
老二藤玉莲,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罗茂莉的要求,永远离开,天知道她是用怎样的心情来做出这个答复的。
老三罗茂莉,目前看到她的戏份还不够多,只在片尾的镜头中大致猜测出她以后的命运,同样逃不出这个劫难。。。。。
爱上江波不是错,她们只是不知道,完美的英雄,更适合欣赏,而不是爱恋。
江波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对其中某一段感情绝对忠诚,反差太大的差别对待会把江波温情的一面抹杀掉,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对信仰的绝对专一,把个人情感置于一个更高的目标之下,如果有人不服气想超越这个界限,江波冷静得近乎残酷的一面定会被迫显现出来。
藤玉莲可以是何昆最大的弱点,但康瑛或者藤玉莲或者罗茂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江波真正的软肋。
荧幕上的众多近乎神话的英雄们,莫不如是,他们没有办法守在一个人身边,即使有,也不会太长久,比如《暗算》中的安在天,《保密局的抢声》中的刘啸尘,《狐步谍影》中的谭呐。。。。。。
如果成全了爱情,他们也许会成为一对对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男耕女织,恩爱交融,但这样的英雄,也已不再是英雄了。
英雄注定不能只属于一个人,在江波握拳宣誓的那一刻,他已选择了一条不属于常人的路,对信仰的忠诚带给他精神上的无尚荣誉,同时也注定了光环背后的百年孤独,高处不胜寒,灵魂只能独行。
======= =======春天的故事-藤玉莲阴雨绵绵的广州,乌沉沉的南石头监狱,刚从鬼门关晃了一圈儿出来的江波,看见一个一身白衣的女孩子,向自己走来,好象有春风拂过,阴霾散尽,风中有一个柔软的声音说,我是你的未婚妻藤玉莲。
就这样,在江波还没来得及设置任何有效戒备的情况下,藤玉莲已轻易地闯入了江波的生活。
从此以后,不论外界如何风刀霜剑,但藤玉莲在身边,便会有一片温暖如春的桃花源。
喜欢这个沉静温婉的女子,看似柔弱的外表下,却有一个无比强大的内心。
她爱江波,绝不逊于任何人,但她不会像罗茂莉那样热烈地表达、急切地想要一个结果,而是以一种捍卫信仰的姿态,站在江波的同一战线上,一同战斗,一同欢笑,一同面对危机重重,在烈火的淬炼中产生的绝对的信任和依赖,是一种比男耕女织式的爱情更为牢固也更为深刻的联系。
不论江波愿不愿意承认,这种带着“战友”表象的脉脉温情,已经在连江波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轻易地漫过了江波并不坚固的防线,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江波的内心深处。
遗憾的是,藤玉莲无法亲身见证这个结果,她听不到江波如此自然地称她老婆,她看不到江波下令满世界找马蹄莲的时候所表露出的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快乐。。。。。
她的毫无预兆地消失一如她当初毫无预兆地出现,那些甘苦与共的岁月曾经如此真实地存在过,但最后却只留下一个永远无法磨灭的影子。
我一直相信,与欲念无关的精神世界的契合,才是真正美好而长久的情感,它带来的不仅是相互扶持的友谊,更是源自灵魂深处的相识相知。
它不会表现的轰轰烈烈,它更像一江春水,带着希望和生机,细细地润泽每一个角落。
藤玉莲不是康瑛,所以她选择了以另一种方式留在江波身边,做一个灵魂伴侣,给江波一片可以完全放松的天空。
没有人能抹去江波心中的这个影子,没有人能打倒这个影子,因为影子根本无法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
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从前的故事,如果一定要这样衡量,似乎罗茂莉比藤玉莲更具备小三的特质。
影子是用来珍藏的,这是一段岁月留下的最后记忆,弥足珍贵。
在后来的日子里,它总会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从心底最柔软地地方浮出来,也许是在看见翠绿的佩玉的时候,也许是在看见女军装的时候,也许是在听到玉莲这两个字的时候。。。。。
瞬间地恍惚中,江波望见记忆深处,一个素雅的女子,温暖地微笑,绽放如莲。
======= =======败局天注定 -罗茂莉 藤玉莲是罗茂莉的第一个假想敌。
她们之间的较量由罗茂莉首先挑起,她同意想办法保住江波,但条件是藤玉莲离开,并强调是永远地离开,结果是,藤玉莲几乎没怎么犹豫便答应了。
表面上看,藤玉莲被迫离开,罗茂莉如愿以偿,但乘人之危与坦荡荡的大义相较,高下立见,罗茂莉在气势上已经矮了一截。
第一回合,罗茂莉败了。
即使自己百般努力,还是无法改变江波即将被处决的事实,罗茂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江波一步步走向刑场,心如刀绞却无能为力,她想不到的是,最后时刻,藤玉莲竟然从天而降,带来生的消息。
罗茂莉只能无奈地等待死神到来,而藤玉莲却一次又一次地把江波从死神手中给抢出来。
这一回合,罗茂莉输得彻彻底底。
幸运的是,罗茂莉还拥有权利,她还有中央特派员的特别身份,在平等的对决中,罗茂莉毫无胜算,但在权利的压制下,藤玉莲和江波不得不再次分开,藤玉莲被调离,然后不知所终。
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我认为罗茂莉可算是一个典型的第三者。
想要棒打鸳鸯,便无所不用其极。
但不幸的也是,她还拥有权利,她还有中央特派员的身份。
罗茂莉并不了解江波,她只是一相情愿地陷入了这个神秘男人的泥潭中无法自拔,在还没有看透对方的时候,她已经自己毁掉了那层霸道和强硬的伪装,将自己最真实也是最脆弱的一面展现在江波面前,同时也将自己摆在了一个完全被动的位置。
这时候,她只能再次动用权利和特殊身份,用这些来掩护江波,用这些来成全自己飞蛾扑火式的爱情。
她亲手给自己织了一张大网,再也无法独善其身。
专一和忠诚,往往是一个人魅力的源头之一。
江波对信仰的忠诚,为他的忍耐和牺牲披上了一层高尚的色彩;藤玉莲对信仰的专一,令她隐忍的爱情多了一份可敬的大义;即使是大反派何昆,也因为他对党国百折不挠的绝对效忠,让我由衷地钦佩和尊敬。。。。。
罗茂莉缺少的恰恰是这种素质。
选择党国,她却暗中帮助江波,此为不忠;选择江波,她又对江波阻挠甚多,此为不义。
用双重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两个不同的阵营间来回摇摆,两面忠诚,其实也是两面背叛,最终伤害的人是自己。
我可以理解《色戒》中王佳芝爱上易先生,也可以接受康瑛在情绪控制上的瑕疵,却完全无法认同罗茂莉的双重标准。
王佳芝只是一个学生,康瑛还只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红军,我们不能严格地以一个合格军人的要求来看待她们,即使她们在行动中出现了问题,我们也没有理由去苛责,因为她们只是在自己身处的水平上做着与自己本身能力相一致的事情。
罗茂莉跟她们不一样,她本该是一名真正的军人,她的身份是中央特派员,在这个位置上,她的一言一行已经不只代表着她个人的利益,而是关系着更多人的利益甚至生命,阶级斗争本来就是残酷的,只有你死我活,没有怜悯,身居高位的罗茂莉,首先是一名军人,然后才是一个女人,我们无法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标准来衡量她,身居要职,责任是无法避免的话题。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她是个不合格的军人。
作为女人,罗茂莉犯下了更大的错误。
对江波的热情蒙蔽了她的心智,让她看不清自己的情敌究竟是谁,不是藤玉莲,而是江波愿意以生命去捍卫的信仰。
三个女人中,罗茂莉是最不了江波的那一个,藤玉莲是主动地将自己的位置摆在了信仰之下,康瑛即使心中苦楚,还是能主动适应这一事实,唯有罗茂莉,她是被动地认清了这个现实,并心有不甘地妄图打破这个局面。。。。。
没有人能超越江波的信仰,罗茂莉的爱情保卫战,在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已经注定了败局。
爱情的对峙中,谁先动,谁就是输家。
打一开始,罗茂莉和江波的地位就已经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了。
真正健康的爱情,往往建立在平等和独立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如果为了维系爱情,一味地降低自己的原则,放弃自己的底线,只会扩大双方的不平等。
遗憾的是,罗茂莉选择了不停地退让,直到失去自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连自己都无法把控自己,这已经注定了悲剧。
一错叫死,走错了一步,满盘皆输。
的确,罗茂莉付出了很多,她的努力感动了很多人,但我总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有义务为自己的一切决定负责。
她爱上了江波没有错,但若为了这份爱情,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党国精英的基本准则,她必然为此付出代价,对党国和江波的双重背叛,她不得不拿余生的痛苦来补偿。
江波的信仰建立在一个伟大的事业上,为此,他心甘情愿地承受巨大的压力,罗茂莉的信仰却建立在江波的身上,一个女人把一个男人当自己的全部天空,没有自我的人,不是可怜,而是可悲。
敌营十八年这部片子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江波一人独闯国民党阵营十八年,将国民党大大小小官员玩弄于鼓掌之中,真乃超智慧,高智慧,英雄也
GMD都是大将风度,忠贞女子,gcd那边都是虚伪多疑的小人,振臂高呼的样子假得可憎,并且在gmd面前诬蔑自己的组织无所不用其极。
只是不知道为啥剧情简介和大部分影评立场都这么...gmd太倒霉了,从上到下都被渗透,悲剧啊看江波,gmd对他多好啊,无比人性化,连审讯关押都好酒好菜,他却无情得拆党国的墙角。
为了他的组织,他不仅拆党国墙角,还压抑背叛自己的感情,真没人性gcd那边都是满脸歇斯底里表情的,完全没人性的形象何昆一心为党国,满腔热情却处处不得志,真是令人同情三个女人,我看康瑛的神态就会崩溃,一幅不吃饭不睡觉能干革命800年的样(gcd那边都是这样的人),是极度不真实的角色。
滕玉莲我最讨厌,大家闺秀却投靠gcd,让生她养她的党国吃了大亏,还害了她的父母。
罗茂丽我最喜欢,魅力干练,真正烈女,矛盾之中,为了爱牺牲一切整片缺乏对gcd反叛gmd动机的描述,让人觉得他们就是害群之马,危害群众,颠覆政府,奸诈狡猾,处处渗透...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看看这集吧,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高级领导人顾一夫(原型是顾顺章),一个大叛徒,看看剧中这个人的表现吧,一看就是叛徒,流氓,先不说他对革命有什么功劳吧,就看这个人对康英的表现,动手动脚的,先用手搂着康英的肩,再用手去摸康英的腿,简直就是一个彻底的腐败分子
原版的江波智商多高啊,不然怎么会在敌营潜伏十八年,杜淳演的这版全靠女人了。
原版里江波对康瑛那是真爱啊,从来没有别的心思,这里面那心花得跟万花桶似的。
原版没有滕玉莲,滕玉莲所做的事都是康瑛做的。
还那个罗茂莉在原版里是特工,是别人的情妇,这里改得貌似深情……好好的谍战剧非要改成几角恋的剧。
最喜欢原版里的方萍(新版的滕玉莲)和唐华的感情,很纯粹,更喜欢原版里江波和康瑛的感情,是战友,更是爱人,每次江波提起康瑛那个激动啊……杜淳版把江波和康瑛改成弱智的爱情人士,搞出个几角恋,这是为了迎合大众那喜欢几角恋的恶趣味呀
很可爱的小孩有个问题 为什么剧里的共产党干部都这么脑残那一个比一个愁人看着想掐死 知道小孩是自己的 就抢来好了 有兵权怕什么江波也够废的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