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对不起,治愈了小月疲惫受伤的心。
几百次,我爱你,也没有一句对不起来的真心 。
对不起 这么久才说我爱你。
其实每个人,很多时候,都活在自己的感受里。
他们感受着自己的感受。
却忘了去爱。
直到爱着的人累了,没那么爱了。
你反应过来,却成了对方的过错。
点点滴滴,小的事情,充斥着感动。
没有让人内心澎湃的剧情,没有嘶吼,没那么痛快。
这难道不就是生活吗?
上海的灯光,烟火,每一个平凡努力生活的人类,在这所大的城市里,做着小的事情,城市拥有每个人的记忆。
这是一部淡淡的爱情电影,它想告诉我们,爱情需要互相包容,相互理解。
做错了,要勇敢说对不起。
没事儿时,也要说,我爱你。
我在看《大城小事》。
戏里谦对小月说,其实我心里最想对你说,对不起。
其实爱情里何来对不起?
爱一个人没有错,被爱也是没有错,那么哪来的对不起?
我在听《下雨天》,Lara清透的声音唱着,“别说你会难过别说你想改变,被爱的人不用道歉”。
小月看似坚强干练的外表下,内心也始终是爱着谦放不开的。
谦的难过不过是不珍惜小月的内疚,而真正因为分手难过的,却只会是爱着的小月。
之前看到一个北京女人发的帖子上写的,她说,他要是跟我说分手,我会先问他,你考虑好了么,要是他说他考虑好了,立马掉头走人,头也不回,而且绝不回头,至于自己难受不难受,你管不着,这就是我自己的事儿了。
小月也是如此,看似坚强行事又干练,不肯低头,连分手都会要帮着那个唯懦的谦说的,可下来心里的伤要怎么办呢?
她决定要忘掉这个懦弱男人,却又发现他闯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成为了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和邻居。
她发现他仍旧关心着自己,会给自己送药,会搬到自己家隔壁,会来修门。
他完全打乱了小月正在恢复的感情和生活。
小月说,我们相爱太快,关系又发生的太多。
腻歪了就想分手,现在觉着对我又有感觉了,又回头找我,以后呢?
这句话毫不留情地道出了事实。
谦太循规蹈矩,他是个按部就班的男人,本身是太闷,不愿将自己情感表露。
但他却想要一份充满新鲜感和激情的感情。
可哪儿来那么多的新鲜同激情呢?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终究是会归于平淡的本质。
你放弃了,或者会是片中那般重燃那份激情同新鲜,如果没有呢?
就像小月问的那句,以后呢?
以后再又没了新鲜同激情要怎样?
再来一次?
片中还有一场戏也是让人感慨颇多,是孟老先生在那个老饭馆对谦讲的那个故事:饭馆的拐角处原来是一家歌厅,她每个星期都要来这里唱一首歌,他便来接她,有一天他感冒了,怕传染给她,因为她是唱歌的,于是不敢接近她,没想到她却完全不怕,还给他在酒里加了一点醋,说这样可以治感冒。
孟老先生笑了一笑说,说真的,我倒是从来没有听到过有这回事。
接着,很自然地就拿起醋壶,在自己的酒杯里滴了两滴。
他慢慢地喝着,仿佛又回到了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她夹给他小笼包,温柔地看着他吃饭的样子……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电影的记者见面会,黎明特别对电影里孟老先生所讲述的故事进行了解释。
这是一个黎明从朋友那里听来的真实的故事,当年老先生喜欢的那个女孩说在酒里加点醋可以治感冒的话,其实是这个女孩子有些吃醋的感觉,因为她已经有所察觉,当时他身边不只她一个女孩,可是又不方便点破,于是只能借着这个时机给自己心爱的人一点暗示。
可惜老先生当年并未明了,铸成终身遗憾。
小月和谦的爱情,孟老先生的爱情,一个来得快而彻底,一个悠长绵软。
我无法判断哪一个是更好,太过快而彻底的爱情或许是缺乏根基,让人疲惫而招架无力的;悠长绵软的爱情虽是持久而沉稳,但感情不是理性的,需要一点冲动,有意的人装作不经意不在乎,错过了便是一生一辈子,隐忍的爱情亦是没有结果的遗憾。
爱情需要打扮,不是给外人看,只是为让身处爱情里的两个人更惬意,留下的也是美好回味。
于是心意的表达便是重要,谁不渴望浪漫的爱情谁不期待对方说出爱呢?
即便我们知道它终究会是回归平淡。
于是谦学会了要抓紧小月不再放手。
这是一部爱情童话,于是故事终究是以团圆为结局。
它想告诉世人,分开了不要紧,最紧要是不要错过,要懂得如何去爱。
可是,然后呢?
可是,分开了真的还会再重来过吗?
王菲和黎明这两个角儿不错,音乐不错,其他的都没什么好提的,故事情节很一般,甚至莫名其妙,有人说感动?
好吧,就当我铁石心肠好了,没什么特别感觉。
初始找部电影是一个模糊的记忆先从歌曲认识了「大城小事」起初是听了千嬅的「小城大事」这一首歌,林夕的词虐了心,雷颂德的曲噬了魂而千嬅的声音更是唱出了那种离别的无奈和绝望后面知道了黎生的「大城小事」才是一开始的作品,雷颂德根据电影高潮配乐作出的这首歌。
黎生让给了千嬅唱,因为他觉得女生唱更完美和好听。
事实也证明了黎生的眼光。
千嬅注入了这首歌灵魂。
千嬅唱的「小城大事」是以女生的视角,满怀凄伤,被伤而不舍,冰如冷雨 是吧。
而黎生唱的「大城小事」则是男生视角,娓娓道来,深情而坚忍,温柔平静 和他电影的角色很像。
二者歌词合一才能窥探这种虐心之情的痛,词曲写的如镜子一般,不同视角挠心程度不一。
当然如果你未曾经历刻骨铭心的情感,你当然无法了解我所说的一切。
这部电影有点那种03-04年的实验性音乐电影的感觉,从拍摄手法和方式上如同散文,叙事很慢很随和给人的感觉很随意,那个年代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并不是拘泥以传统框架,但是并不“好看”,没有那种撕心裂肺的狗血,也没有那种出轨和被出轨的背叛,没有那种反转再反转或者依依不舍的就简简单单的两个普通人的感情似同你身边的他她在这个硕大的城市两个小情侣 分开再被命运再相遇在一起的故事也许概念太过于超前,所以在当时很多人不觉得可以找到些什么全片正片就大概是孟老忆往昔后升天那段独白和回忆也是那里提醒了黎生,爱究竟是什么感情真要是电影里的那么简单就好了,可惜不是
再次感叹一下为什么两部对我来说意义很大情怀很浓重的电影,《玻璃之城》和《大城小事》都出自黎明,这个一直让人觉得没什么明显特色的天王男人。
泡的两个妞也是唯两个我一爱就爱了十几年的火像女神。
《玻璃之城》里的黎明是带着射手座大男孩的狂放不羁以及张婉婷老港味道冒险奋进精神的,韵文对港生那清醇如水又充满风情的回眸一笑真的像那颗血红的朱砂痣,印在了戏里的港生(也许还有戏外的黎明)胸口二十几年,到了伦敦的望远镜里,跨年的烟火里,直接抱入了下一世,仍在她躯体。
《大城小事》里的周谦医生则是温文儒雅之至的上海男人,他体贴他绅士他优雅他穿棉布T恤和棉布长裤让人觉得温暖斯文得不得了,但他在狮科北京女生的直接和强烈下显出了懦弱和潮水般的暧昧不清。
因此看似坚强果敢的小月说,连分手我都帮你说了,你还要怎么样?
王菲的脸是多像大猫啊,以前还不觉得,在刘海黑直发下特别明显特别倔强。
我们相爱太快,关系又发生的太多。
如果时间一直走得那么快,我怎么对你依赖?
第一次看《大城小事》应该是05年,中学的时候王菲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女神。
记得当年没怎么看明白整个剧情也在日记里记下了小月在新天地广场大屏幕中天真而无所适从的眼神。
十年后的今天,我如愿长成了像小月一样穿着小西装和职业套裙的年轻女子,虽然我没有faye的高挑长身段,看着她这么多年无论唱与不唱,结婚与不结,始终那么潇洒出世,感叹自己果然从小有眼光。
这月的vogue封面也是她,很久没买时尚杂志的我仍然像当年逢菲碟必收的小粉丝,屁颠屁颠去收了最早的一本。
moon river是经典的,try to remember也是经典的,电影放完,虽然只是场mv式的上海烟花和港式烟火,仍在外滩的夜空和维港的水面,给这两座我热爱的商业城市点缀些许温情幻想,给人无限念想。
电影从一开始的性格不合分手开始,分手的那一天,一辆车撞上了另一辆车,也是矛盾的开始。
然后搬家换电话,一个想着创意做着策划,一个努力奔跑行着医,在上海这座城市,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你吹着大西洋的风,我淋着亚热带的雨。
但他还是怀念那同一片的天空,终于又住在了对面通过邮箱恢复了联系,走在同一片天空下,两个人的烟火,你最爱的是我,最爱你的是我。
真爱可能需要一些意外的时间,但如果是真爱,再多的时间也是值得的。
本片剧情约等于没有,我猜是上海城市宣传片。
王菲因为《重庆森林》太过灵动,在本片中依然是最佳,知道黎明的好才会觉得在另外的天王之上。
个人觉得如果王菲能活跃在现在,能有周冬雨张子枫什么事?
湿疹反反复复发作的日子里经常开着车堵在路上时身上痒那个时候是胡思乱想最多的时候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救还有没有什么认识的朋友是医生的等等甚至还会想会不会一辈子都跟这个病抗争了呸呸呸那个时候就会突然觉得绝望觉得束手无策 无能为力得了一个没有答案的病 政府也不会来管我啊我也不想告诉我爸妈 朋友们也都有各自的生活我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总是会想太多负面结果叶伟信我最爱两部作品一部 朱丽叶与梁山伯当年差点因为这个烂片名而错过一部好片在故事里两人只有关于爱的第一次触摸之前没有,之后故事回到了更绝望的起点另一部 新扎师妹和大多数人一样 因为这部片认识了杨千嬅杨千嬅的故事就长了此处略去不表但这部叶导演完全被监制黎明牵着走了我也是因为这部电影而对黎明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并且坚定的相信他一定是为了当时追王菲而搞了这么一部电影而王菲一定有什么天大的难言之隐才能接下这部片子整个电影就是一部加长版的王菲mv虽然已经是好几年前看过的片子但现在还能记得隐约片子里王菲家中大红色的装潢和频繁出现的窗式构图有模仿王家卫的痕迹但整个故事结构松散不堪一击连蹩脚的国语主题曲都不押韵电影最怕给人们说道理其他的励志电影就算了爱情电影则一遍一遍的告诉我们应该怎么爱怎么珍惜怎么用心怎么经营全是放狗屁小月说,我们相爱太快,关系又发生的太多。
腻歪了就想分手,现在觉着对我又有感觉了,又回头找我,以后呢?
电影里永远不会给出答案只会在结尾处放一些烟花于是男女主角就开心的相拥“如果时间一直走得那么快,我怎么对你依赖?
” 真的不是找两个押韵的半句凑在一起就能引发观众思考的只会添乱
看完后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感觉。
不太喜欢黎明演的那个角色,优柔寡断,而且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让人觉得奇怪。
整个电影当中让我有感觉的就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孟老对原来爱人的眷恋,那才是真挚的爱情,不会随着时间磨灭;一个是黎明最后说的 对不起 ,那个比 我爱你 要震撼的多。
情人节档期上映的电影,应该总是一个完满的结局吧。
在看这部片子之前心里面这样想。
一直迷恋王菲的歌曲。
她的演技在重庆森林里第一次让人感觉惊艳。
所以这部电影在上海开拍的消息传出就开始期待。
虽然是商业片,可是大城小事,听这样的一个名字便是喜欢的。
开场是一段有节奏的空灵哼唱,也许是王菲的声音。
一辆满载着土豆的小型货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驶过郊外田野和平房,驶过暮色苍茫中江面上的大桥,在餐厅外的大街上撞上一辆出租车。
瞬时的响声。
辛小月(王菲)侧过脸望向窗外。
眼睛里是倔强的泪光闪烁。
周谦(黎明)坐在对面沉默。
黎明演的角色总是温温吞吞。
从《半生缘》到《甜蜜蜜》到《玻璃之城》,再是现在的《大城小事》。
白白净净,眼神里面都是犹豫不决,心里面很多话忍耐了很久说出来却依然不痛不痒,很有上海男人那种温懦的味道。
于是辛小月说你放屁。
她说既然你不说我替你说,我们分手。
坚决而果断。
故事的情节看得出来是费了心思的。
两个主人公在分手以后形同陌路。
他走到哪里都看到她的影子和他们曾经的快乐时光。
反差她倔强而刻意的冷漠。
他跟随她搬此迁彼,始终没有开口说明。
都市男女反反复复的分分合合。
但他们周遭人的爱情过程却是美好温馨。
辛小月为一对恋人安排的生日庆祝惊险浪漫。
周谦为老人重温旧梦费尽心思,老人终于在甜美回忆中合目离去。
这一段情节让我非常感动。
看的时候想起齐豫那首《Forever》的MV。
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精心梳妆后闭上眼睛,看到天堂里的老伴伸出双手来接她。
然后安详地辞世。
这对周谦是一个很大的触动。
他带着老人一偿夙愿。
他们回到过去那家馆子,吃和几十年前相同的小笼包,喝和几十年前相同的茶水。
风雨交加。
对面依稀就是曾经深爱的女子。
低眉浅笑,缱绻顾盼。
不知原因的错过。
几十年之后碧落黄泉,终于还是没有再相见。
于是他找到小月,说再给我一个机会。
“那就在今晚十二点前找到我。
”“可是上海那么大……”“想找总是找得到,不想就别来。
”以为他们还是错过了。
他独自站在金茂的顶窗里看外面的苍茫浦江和两岸霓虹。
手表上是十二点十分。
她还是折回来。
看着他。
等他说话。
所幸的是他没有说“我爱你”。
他说“对不起”。
对于男人来说,很多时候或许要说出后者比前者困难得多。
于是她欣然。
他们在漫天烟花的光芒里拥抱亲吻。
圆满的结局。
看完的时候想,结局真的美好。
可是如果不是情人节档期首映,结局会不会就是错过?
悲剧总是更具有震撼性。
如果他们是彼此错过,从此咫尺天涯、各不相干,过着平淡、波澜不惊的生活,觉得或许更符合《大城小事》这个题目。
可是还是因为这样温暖的结局而微笑起来。
人,还是要学会珍惜。
不需要多么炽烈而迅速。
上海这座诺大的空城,纵使霓虹闪烁、歌舞升平,纵使彼此话语简单可是可以平静安然,也是安心。
http://www.blogcn.com/user5/vivianisvivian/blog/1162543.html
圣诞前夕,翻出《大城小事》来看,因为同名的歌实在太有名,便觉得电影也该是很好看吧,再加上之前被《堕落天使》里的黎明crush到了,对这部着实期待很高。
但很可惜,王菲和黎明,两类颜值巅峰却互不搭边,即使分手后再相聚的戏码,也没擦出任何火花来。
94分钟,像是拉长版的音乐mv,画面唯美,面容模糊——如果真压缩成一部mv,倒是可能非常惊艳。
起初,我以为是黎明自导自演的片,在我的刻板印象里,演员初次做导演,往往因为自己的某种执念或情怀,导致成片风格化严重,要么惊艳,要么一塌糊涂,这部大概倾向后者多一些。
后来发现黎明不是导演,而是监制,不过参与度颇高,也算大致符合我的刻板印象。
我猜《大城小事》的戏核,应该不在王菲或者黎明身上,而是不久于人世的大富豪孟老先生,自知天命,在最后的生日前带黎明去小酒馆,回忆当年红极一时,夹给他小笼包,给他酒里倒一滴醋来治感冒的歌女。
这是黎明从一个朋友那里听来的真实故事,所以真挚,所以打动人,即便转念一想,还是杜十娘与负心汉的故事。
而分手后再相见,再走到一起的男女主,不过是为了把这个真实故事嵌套进去、让观众出乎意料的虚套子。
所以会觉得,即使王菲黎明如此姣好的面容,也还是模糊的,他们是曾经无法善终的情侣的叠影,望见了双重宇宙里另一种可能,于是不妨规避,不妨再相逢一试。
可是真的改变了什么,似乎也没有。
借用某某某在喜剧大赛里的名言——“没有人物弧光”,他们只是影子。
我觉得黎明很可惜的一点是,他请来了王菲,却拍了一个太泯然于男性印象中的女孩儿。
这个斜刘海长发的女孩,可以由任何一个人来扮演,分手了避之不及,有闺蜜帮忙出气,要复合会设计倒计时寻人的考验。
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到完全就是直男的想象,普通到你从人群中真的拽一个普通女孩子出来,都比这里更鲜活。
要还是《玻璃之城》里的舒淇,或者杨千嬅,或者张曼玉,倒还更多些不折不挠的娇憨可爱。
另一方面,我觉得王菲也没好好演,甚至都懒得给这样的情节唱一首插曲。
要不是有王菲我连这一星都不想打~@中秋电影特辑
怀念老上海。虽然喜欢菲姐但演得太尬了,而且菲姐真的是老了才更好看。黎明对不起,这片子太降智了。。。
在焦虑和空虚了一段之后,又找到支点的时候。五星纯属个人偏好。片子挺舒服的,场景、配乐都蛮喜欢,情节一般。现在莫名其妙的心情超好。(01:19; 2010/05/02)
只因为菲。。黎明的表演。。。简直。。。没法说。。总有这样一种演员 演什么都一个样儿。。。当演员还真是简单阿对于他们
5星摄影,5星剧情,5星音乐,0分表演……
在港北京人的上海爱情故事,配乐满加上色调过饱和 很有歌舞片气质。爱情片毫无cp感就差不多败了 这俩人有点王不见王,拉进度条看完。片尾曲两个人的烟火
i love the soundtrack
这两个人怎么看怎么不配
她不适合刘海 特别是平刘海
对我来讲 即使有Faye也难逃烂片命运
我家菲!!不过怎样都好 还叫小月呢 哈哈
马克。挖靠哪一点像叶伟信!
我们相爱太快,关系又发生的太多。腻歪了就想分手,现在觉着对我又有感觉了,又回头找我,以后呢?
看了《隐藏的歌手》黎明专场听了《两个人的烟火》才又来翻出这部电影看。电影照着mv可真是不怎么好看。好歹也是11年前天王天后的作品咯,给个两星,不偏不倚,一人一颗。
没什么意思,虽然我爱王菲。
富足生活的孟老先生只能靠那不停转动的老式留声机和手工制作的小笼包子和滴了醋的酒来追悼自己的回忆。而他到底也没有看到王菲策划中的绚烂烟花,当然,也许他错过了更好,因为那样纷繁的画面本或不应属于他那样含蓄的时代,内敛悠长绵软的爱情的。
只是觉得那房子装修得挺那个啥
无聊的电影,把香港人的谈情说爱挪到上海显的格格不入,王菲和黎明没半点cp感,像兄妹多过情人,两个人在上海当年所谓有情调的街道和餐厅来回作来作去不知演些什么
黎明除了甜蜜蜜意外都让我反感
王菲在此片中依然延续一贯的呆头鹅拒人千里之外形象。黎明依然是空洞的无演技的呆帅。呆+呆+若干牵强附会不相干的出场人物+单薄的让人想哭的无聊剧情=这锅无聊大杂烩《大城小事》除了画面还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