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感差于第一部,前十几分钟完全是出戏的,无法融入。
最恶心的是结局处理的太过低能了,不知道为什么要搞一个合家欢恐龙战队大亮相的感觉,是张震一定要参与到决战中吗;邓超赤发鬼也很出戏,感觉在看跑男,一点没有上一部顶天立地摧枯拉朽的气质,还喜欢搞怪…属实无语;辛芷蕾刚刚拿完影后,结果面向观众的是这个电影,实在有种莫言余华拿完奖写了本《小时代》的感觉;然后一些不知名流量明星进来也是一股网大古装剧的感觉,台词功底稀烂还面部僵硬:感觉这顿操作是被资本支配了的结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里塞,原本能拍好的电影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人搞得乌烟瘴气。
说回剧情,必须和盗版的合作才能火是硬伤…正常直接写第二部就好了,完全不需要这些现实世界的反派,再者也不需要靠主角的堕落和自我救赎来推进剧情啊,什么定位都不清楚:观众想看的就是通过小说改编虚构世界的情节,加特林轰炸机火箭弹坦克啥的拿出来才是最好高潮爽感的来源,几个兄弟姐妹拿着冲锋枪扫射赤发鬼不比可怜兮兮几个闪电来的强吗,观众想看高达大战巨人化赤发鬼,不是最后看什么赤发鬼自刎乌江的戏码,这么厉害的高手能被摔死也是逆天。
总而言之:高概念的好牌最后打的稀烂(或许本来能打好,结果还被人换牌教着怎么打
电影的流畅性确实比第一部要进步很多,脑洞这一块没有什么太大的逻辑问题。
特效很顶。
无缝衔接看了第一部,所以能够跟上剧情,毕竟他在介绍第一部的时候旁白是文言文式的表达,还是很考文化水平的哈,那一段的动画设计也蛮酷的。
电影的制作看得出来很用心,不管是文言文水墨画旁白,还是电影开场穿插着制片人介绍和电影场景,都很带感。
也算是重庆的宣传片了哈,所以我对这个系列也特别复杂,因为它的取景地在重庆,拍的挺漂亮的,虽然破旧的地方也很有重庆的风味。
电影找的卡司阵容真的是很顶的,大家都是特别有演技的演员。
比如台词,都是配音,人家台词功底就特别好,像辛芷蕾的眼神呐、邓超和董子健对情绪的把控哇,真的特别松弛特别自然。
虽然我前段时间对雷佳音审美疲劳了,但是我得承认他在演戏上真的演得特别好。
电影的主题寓意其实我也是很能共鸣的!
空文和路空文的互相拯救。
我也好想拥有这种能够治愈我的力量。
最后想夸一夸独眼小黑虎,这个造型真的是绝对参考了格鲁特吧!!!!
大号6岁死不透变成了那么小一只!!!
但真的特别特别萌,也很有自己的风格,嘴碎王者,萌萌人因为是粉丝影评,所以评价肯定不会太客观。
对于自担的表演总感觉有一种看熟人演戏的尴尬,而且我总会下意识的去挑刺。
对比别人的台词,感觉他的声音就会稚嫩很多,可能是设定问题吧。
打戏真的拍得很不错!
适合动作戏,死的时候也是帅的。
但是和超哥合影那里就有点惊悚了,我其实一直都get不到他的这个造型哈哈哈哈哈重点夸一夸后半部分在重庆来福士穿梭的那几分钟,我觉得真的太可爱了,无厘头的脑洞,看到评论说重庆神人比较多吧哈哈哈哈 本重庆人就能get到这种风格!!
当然不管是哪一场,时代少年团的镜头出场(灯牌大战)的时候大家都在惊呼,第1天当然就是直接尖叫了,因为还有小丁的单人直拍,我真的不行了呀约了周总和毕业后第一次见的亚楠陪我看电影!
算是1.5刷吧!
国庆的商场人不多,我们这一场上座率应该有一半吧,我肯定全是路人,所以也能很好的观察大家的一个反应。
辛芷蕾和张震出场的时候大家都在惊呼,还有他们在重庆来福士的部分也笑得很开心可能我不太能够get到导演的叙事风格吧,文戏永远都拍的很缓慢很低沉,第一部尤其是,所以当时看完第1部我真的没想到这电影还能出第2部,而且我担还去演了。
(唉所以也就决定了这个电影的上限,不是所有的观众都会喜欢这种风格)不过如果有第3部的话,我还是会去支持的。
还是记录一下程鑫的第一部主演电影啦
特效、美术和打斗都是顶级的,看之前想到了会中二,没想到还这么搞笑。
给我和我的搭子看爽了。
我唯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万达在 IMAX影厅最前面要放一个之后上映的美国片的推广的道具,全程非常影响体验。
刺小 2 的演员方面,超哥是影帝级表现,很难想象这个角色还有谁能演。
最后赤发含泪说我不需要你们的怜悯的时候,真的让人心疼😭小黑龙变小了就更可爱了!!!
就主题而言,其实所有人物都是小说家路空文自己的一面,其实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而言,我们自己就是神。
只不过,人生中又有太多身不由己,就像路空文没法直接写死赤发,就像最后他甚至不能决定应不应该继续写。
这些恐怕就是人生,在自己能做的范围内,奋力前行。
异世界的秩序、民众的欢呼和倒戈,也是延续了 1 的主题
我真的无力吐槽这个万达
好莫名其妙的煽情,雷佳音还没死BGM就开始烘托气氛,每个人都还没建立起跟观众的情感链接就开始无暇赴死,BGM强行煽情,满脑子why?
好莫名其妙的燃起来,主角不要以为自己是个主角观众就会给你加油,张震也许会但他接这部影史地位自动➖20好莫名其妙的穿来穿去,最后大战了你穿来穿去自以为很幽默吗?
很幽默,因为你们觉得观众会喜欢这种东西而幽默好莫名其妙的重庆话,出现一次我就忍了,二次三次四次我只会觉得脑壳油饼,油饼有一万个槽点又像吃了屎说不出话,为什么我要在一个玄幻电影里看到时代少年团跳舞,我买票了吗?
我不配看这个董子健从出现的第一秒就用他深沉的脸、朴素的长相、路人的扮相、苦大仇深的演技告诉观众他是全场唯一真男主。
现代的路空文剧情莫名其妙到让人觉得编剧导演都是不食人间烟火只喝露水的小仙男,一个作家自己不存档,写了东西不第一时间发布,被抢U盘夺走了作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煞笔,现在三流短剧都不兴这种剧情了,花了大几亿拍出这种玩意儿邓超在每一个环节试图秀他的演技,跟导演一起试图给观众洗脑“这是个很有趣很有魅力的大反派”,有魅力的点在哪里?
从一个屠夫变成反派就有魅力了?
现代那个小姑娘还非要在听到小说故事后来一句“这赤发鬼很有魅力啊”,笑死我了以为现在的观众还跟几年前一样能被台词直接洗脑,你们这群影视圈的人上人是真瞧不起观众啊,连最基本的糊弄都做不到,就直接给,干拔有一类男导演,年少成名,拍了个票房不怎么但口碑很好的文艺片,国内国外都拿奖,被文艺圈吹捧,被豆瓣男女当作时尚单品,早早住进大house,娱乐圈的明星流量都要尊称一句X导,影帝影后也要因为曾经出演他拍的文艺片欠他人情。
他开始拍“大制作”,好家伙明星云集、特效顶格、宣发一流,万众期待下拍出了依托答辩,在最好的档期浓重推出,硬塞到观众嘴里。
不知情的观众花钱去电影院吃了这坨屎,回家专门下载影评app骂,结果发出去被水军的“你们看懂了吗?
”“特效一流”“打戏好爽”“我们都是片中的xxx”给淹没。
这种恶心大众的垃圾男导演,古有陈凯歌冯小刚,今有路阳。
最后想说,2025年了,中国电影还能拍出这种东西,让我在国庆节第一天看到这种玩意儿,你们从投资人到导演到演员每个人都有罪,guilty!
【砸法官锤】
脑洞挺开的,前半部分依然有很大的狗尾续貂的感觉,亲手粉碎了双雪涛巧妙的结构,对白也尽显中二气质;后半部分破次元和赤发鬼成为空文黑暗面的设定找回了一些精彩,虽然观感上很抽象,但表达出来的东西和方式至少和第一部是一贯的。
整部电影流露出来的其实依然是国产奇幻一种不成熟的质感,很多镜头和创作者自认为的包袱,对叙事其实是没什么帮助的,而且视觉上很割裂,从异世界的视觉奇观到现实世界的插科打诨,这种跳脱就是片中空文说的“不严肃”,奇幻≠不严肃,这一点不知道路阳自己想明白了没有,而贯穿全片的现实空文的困境,基本在中途也就崩塌了,张震的出现真的给故事提了一口气,包括演员的气质往那一站真的不一样,但是似乎也成了一个点缀而已,哪怕让爷俩最后告个别呢?
给一个相对体面的分数可能不在于它有多好,而是华语电影在这一类型上的空缺,导致每一次尝试都值得肯定。
国庆朋友约出来看电影,但对于看什么起了分歧。
现在要选一部电影太难了,要避的坑太多。
朋友说:“那就看《刺杀小说家2》吧,路阳至少发挥稳定,不会摆烂。
”确实,路阳算是某种程度的品质保障。
他的电影,不管是从《绣春刀》系列到《刺杀小说家》系列,不管是武侠还是奇幻,都做得很不错。
否则很难想象一个导演的作品能拍成系列、还有“售后”,至少不是干一票就想跑。
而且他合作过的演员也都愿意再跟他合作。
看完从电影院走出来,我想说——啊,是超出我对路阳预期的电影。
可以说它幽默、深沉、浪漫、天马行空、诡谲……甚至有些中二。
或者说,这是路阳2.0版本的电影。
1.0版本,大概就是《绣春刀》系列冷兵器打斗,拳拳到肉,刀刀见血,用一种质朴很实诚的方式讲故事。
算是路阳手艺人的一面。
《刺杀小说家1》是1.5版本,融入了奇幻元素,故事也轻盈了很多。
但似乎在特效与叙事的平衡还需要再掌握一下。
那么《刺杀小说家2》就是全新进化的2.0版本。
既保留了严肃、沉重的部分,与此同时它又是轻盈的。
它是电影,但同时吸收了游戏和小说的优点。
简而言之:它在用一种很新奇的方式严肃。
只要你放松,跟随这部电影,走到最后你会被它感动。
全片我最喜欢的片段是邓超用头发吃人的那一段,看得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作为武侠片爱好者,各种打斗方式见得多,如果让我排序,第一位永远是冷兵器打斗——真刀真枪,真人真打。
我对路阳的好感就是从《绣春刀》的武打建立起来的。
进阶要求是要有超出我想象力的武器和情绪刺激——《刺杀小说家2》里赤发鬼用头发吃人,据说灵感来自食虫草,有点意思。
场面也颇具仪式感,人不动,上百万根红发像天蚕丝一样把对手包裹起来,慢慢消化、吸收……这种杀人(或者说进食)的方式还真没见过,汉尼拔也得拿把刀叉啊。
这应该是视效大片的意义之一了——去电影院看完全没见过的东西。
《刺杀小说家2》也让我看到了许久未见的作为演员的邓超。
他毕竟是话剧演员出身,台词底子很好,他演的赤发鬼不再是单一的反派符号,是有着凶残、贪嗔痴于一体的立体形象。
PS:里面有个独眼怪,是郭京飞配音的,配得也特别好。
看这样的表演,才会觉得表演真的是门手艺,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还有一位同行的朋友,完全不了解路阳、也没有看过《绣春刀》和《刺杀小说家1》,但她是辛芷蕾爱好者。
她讲了一段八卦,当年辛芷蕾因为和经纪人纠纷一度无戏可拍,路阳在《绣春刀2》力排众议用了她,然后王家卫看了《绣春刀2》又记住了她拿刀的眼神,找她演李李……我们都很唏嘘,只能说人还是要积极,不知道现在哪件小事就撬动了命运的齿轮。
(对了,电影里辛芷蕾驾着一艘巨大的火龙船腾云驾雾而来,龙脸从云雾里显现出来,带着纸质的透光质感,在IMAX上效果非常好。
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看IMAX。
)从电影院出来,我琢磨这个电影哪里都还不错。
特效很好,演员演得也很好。
但这个主题和路阳从《绣春刀》起的主题就相同,甚至可以说是路阳电影的母题——人能不能对抗既定的命运。
答案显然:人当然可以反抗既定的命运,而且在电影里人必须可以反抗既定的命运。
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太多臣服于自己命运的人,其中包括我自己,为了一点安全感,或者一点小恐惧轻言放弃。
我花钱来电影院,当然要造梦,要看主角克服困难反抗命运。
可是这个主题值得再用一整部电影来讲吗?
朋友说,你想过没有,这次想要反抗命运的是反派。
正派做所有的事都是理所当然的,反派呢?
反派也是人啊。
我觉得他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很多正邪对立的经典电影,但凡想要反抗既定命运的反派都是青史留名了,譬如蝙蝠侠和小丑。
经典反派会让电影再上一个台阶。
因为它让电影变得更加复杂。
这次邓超演的是一个大反派。
一个大反派到底能不能说“我命由我不由神”?
如果能,人要反抗的命运不仅是别人加诸的,还包括自己。
且不论完成度好坏,至少这个命题被抛出来就是一种创新。
把故事从“小人物的抗争”上升到了更广泛的层面:人反抗的命运到底是什么?
像路阳这个级别的导演,完全可以拍一部花里胡哨的电影,最后上点“人能对抗命运”的普世价值,打一张安全牌。
相信票房也会不错。
但他拿出了超越普通类型片所需的内核:质疑神,质疑反抗,甚至质疑命运。
创作者没有讨好任何人,只是如实呈现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不预设观众是傻子,而是可以交流的;不傲慢也不谄媚,这就是“把观众当人看”。
总之,路阳这次又为自己的电影信用多攒了一笔——打着强烈个人印记的电影,一部有着偏执与选择的电影,一部愿意真诚地面对观众,讨论自己关心的问题的电影。
空文就会给自己开金手指,用了天降神雷都打不过,复活老爹还是打不过,因为空文压根没做任何努力,反而是赤发鬼一路精进,他夺权了也只是盖了个财富中心而已,爱喝柠檬茶的男人他有什么错呢?
编剧在那无病呻吟啥呢?
写着写着思绪乱了开始胡写了吗?
小米手机硬植入是吧?
天上没有卫星怎么导航的请问?
别告诉我那个汽车是小米苏柒不好看,硬扯,实际有用的剧情太少,小说里的铜虎就这么没了,下一部怎么圆?
又复活?
不无聊吗?
抄袭groot的设定,没死变成小树苗了,哦不,小莴笋苗,不怕被告吗?
很难相信这是拍出过《绣春刀》系列的路阳。
看到辛芷蕾和张震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这次被路阳喊来客串顺便还一下绣春刀的人情债,这片子剧本他俩拿到手的时候就不疑惑吗,就不惊奇吗?
实在是烂得没边了啊?
比起可看性还不错的刺小1,这次端上来的刺小2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本的失控。
这是剧本写作中最恐怖的、最严重的、最不能饶恕的问题。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这个剧本到中期就已经呈现出了一种梦到哪里拍哪里的气质,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和镜头更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破烂稀碎到不知所云。
我说句实在话,烂到没边的749局好歹也是烂得中规中矩有理有据是从根上烂的整体框架就烂,而本片在路阳手中竟然能展现出一种梦幻游离的氛围,节奏是没有的、主题是云里雾里的(最后发现是稀烂俗套的)、笑点是无聊的、角色是无用的。
别在片尾打文学顾问是双雪涛了吧我说,这片子跟双雪涛还有关系吗?
啊?
没关系你也硬挂名是吧?
如果说前面我还能逼着自己幻视一下五黑框继续硬着头皮看下去,从所谓时空之门开启之后,我的心情就已经变成看看路阳还能给我整什么花活。
一个给观众惊喜的奇幻剧本是好剧本,一个让观众从来没有猜中一次的奇幻剧本就是烂剧本,而且是稀烂剧本。
这意味着编剧的剧情走向已经没有办法按照常理来布局了,已经开始乱写了,伏笔和内容开始东一笔西一笔随心所欲,这种可怕的失控会加速观众观感的败坏,变得不知所云,变得破碎不堪。
而且这片子已经跟刺小1完全无关了……第一部的伏笔、人物后续与前史、漂亮的世界观,通通没有了……(不过说实话路阳拍这片子的风格还蛮适合拍九州的……要不以后来个人找他翻拍九州世界观的作品吧……)我现在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看待刺小1,怎么看待路阳。
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了,绣春刀系列肯定不是有人代执导筒,但是这么难看的刺小2我也实在无法解释。
只能说导演这种东西确实存在晚节不保的现象,看看前辈陆川也就知道了,前车之鉴搁这呢。
那就只能骂一骂华策了,烂成一坨了你也敢端上来,内容到底怎么过会的,看看隔壁西嘻影业的杨晓培,同为国庆档,看本子的眼光秒了华策了,下次别再迷信大导了好吗好的……
这是一个“当时性”和“事后性”评价差距非常远的作品。
希区柯克提出了电影的电冰箱理论,大概意思是在观影过程中被流动的视觉画面,尤其是特效和视觉奇观所沉浸后,会暂时忽略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直到晚上某个时刻打开电冰箱,被突然点亮和冷空气一激灵,就会想起那些不合理的地方。
这看起来是在说某些电影过度重视感性画面而忽略了理性逻辑,但依然是对电影的褒奖,毕竟能被电影丰富的视觉效果所代入,这当然是一部好作品。
所以,如果事后反思的话,要用一组对比来精准表达《刺杀小说家2》的话,那就是:优秀的特效与孱弱的文本。
或者我换句话说,你喜欢喜剧《技能五子棋》吗?
如果你喜欢的话,那《刺杀小说家2》就能给带来相同的抽象感受,如果你不喜欢,那就得快进到“我再也不玩抽象了”。
《刺杀小说家2》的画面确实是相当奇幻,可以说几乎是把特效顶到天花板上了,正儿八经的云中城就应该是这么奇幻的样子,从上面俯视几乎是永无太阳之下一股末日红焰的风格,回到云中城的地面和海岸前,那就要明亮一些。
云中城五虎的过去故事里,用了相当震撼视觉的粒子水墨动画,五虎一个又一个渐次登场,然后在水墨波纹中随着墨迹的脉络又消失幻化。
这幅水墨画本身又是赤发鬼自己回忆的故事,形成了很明显的多重叙事套层。
我上次看到这么流畅的水墨风,还是在动画电影《深海》上。
五虎的技能也确实是各有千秋,触物通灵、火器攻击/复生疗愈、石甲术、隐身术,加上赤发鬼自己的吞噬术,在不同环境下发挥也确实是各不相同。
整个小说的高潮结构点也是真的很网文,总之就是一个一个送,送的时候不断换新地图。
新地图确实也是很有讲究的,都是有中国传统民俗地理文化的结合,五虎使用的兵器也确实是非常中式武侠风格烛龙,就天空飞的那个很喜庆的龙,是来自福建的草龙文化。
那入云龙会火攻很合理吧,因为本来草龙就是要在烟火中燃尽自己。
云中城的楼层确实是很重庆帝傲娇龙,赤沼附近的塔来自辽北佛教文化。
张震破风八刀,丁程鑫双刃,疾风步,都是传统武术套招,一招一式拼的就是近身冷兵器格斗的血脉偾张。
辛芷蕾挑战武术门槛最高的兵器双尖槊,耍得干脆利落。
巨斧花纹来自唐朝朱雀花纹,现藏于望野博物馆…九天剑火焰纹,来自西汉错金铁短剑,现藏于河北博物馆…
虽然问题的关键也在这里,因为《三国的星空》《毕正明的证明》都是这种查可依据的风格来源。
我相信赵毅衡老师肯定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真的很符号叙事学的风格,在不同叙事层之间来回穿梭,既可以叙事沉降,也可以叙事回旋。
甚至特别抽象的是,那个非常大煞风景的小米手机。
我能理解小米手机是投资方,但这个植入真的太神奇了。
双穿我都可以接受了,这个手机进入梦里是真笑出声来了,只能说实在是过于抽象。
但电影看完之后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不只是逻辑上的不合理,同时也是隐喻和剧情上的不合理。
之前说的那些神奇特效,一方面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视觉结晶,另一方面也确实和主线一点关系都没有。
就连我看到好几篇影评宣发都是这么说的“这些与主线情节无关的背景,都被不厌其烦地描绘”——原来你也知道这种杂糅风格根本凑不齐一副完整的幻想地图呀。
当年托尔金在作幻想文学的时候,构筑出来的地图应该是这样的:它们不仅告知我们地方和空间的面貌,而且讲述发生在此之上的故事,也形塑与之相关的角色,地图给予这些地方以生命和意义。
在《刺杀小说家2》里,幻想地图做到了吗?
没有嘛,基本上就是完全没有这回事。
不仅没有,而且是梦到哪里画哪里。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蝉,电影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为什么他在自爆抄袭的之后,竟然还是翻身再做局?
路空文身边的人都看得出来蝉就是故意在埋陷阱,难道路空文看不出来吗?
为什么他可以随时进出路空文的房间?
为什么他们总是出现的匪夷所思的地方讨论剧情,是为了多拍一些重庆的景点吗?
包括后面连续在重庆不同空间来回快闪,也是这样的目的吧,就和《749局》那样吗?
这些我都可以理解,但唯独不能理解的是,蝉的后续呢?
他看到赤发鬼变成真身被吓晕过去,然后呢?
如果我们接受蝉这样抽象的性格,那蝉下一步肯定是继续在营销上大作文章,甚至还会找到赤发鬼进行二次开发IP——因为他们就是那样的人。
但蝉的结果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他掉线了,后面有他没有都一个样了。
但我也还是愿意给它4星,因为电影角色和演员实在是太贴了。
董子健、邓超和郭京飞是最贴的。
董子健一人两角,是那种刻意模糊差别但又能明确分析出来到底谁是谁的那种人。
要说到底是什么微妙差别,那我想可能是路空文更日常化,更容易情绪不稳定;而空文更坚定,即便是经历绝望也完全不会放弃。
邓超那简直就是神了,不过这是神金的神。
因为邓超经常上综艺,尤其是现在《五哈》上得很多,那种想起哪出是哪出的神金性到底应该在怎样的角色里才能过得去,让人觉得没有违和感呢?
那在这个《刺杀小说家2》里的赤发鬼算是完全吃对口味了。
赤发鬼靠吞噬技能获得别人的能力,他表现比较神金,基本就完全接受了小爱同学的指引,还能和手机玩游戏。
而且但凡换一个剧本,赤发鬼想要掌控自己命运这个念想就是妥妥男主。
——虽然我真觉得很像《狂野新宇宙》里的[蓝],高度相似的一个类型。
虽然说郭京飞全程没有露脸,但黑龙那个腔调一出来我就知道是郭京飞,那京片子气口加上当年我看《龙门镖局》得来的经验。
要没有郭京飞,这戏的喜剧感可能要逊色不少。
所以,如果你是希望看到那种奇幻文学一步一步电影化的视觉奇观,确实是要去看《刺杀小说家2》。
但如果你想在叙事层研究上找到合理性,那还是非常困难的。
国庆档电影《刺杀小说家2》的演员阵容让人眼前一亮又一亮。
邓超饰演的全片最大反派赤发很魔性,这个“魔”是魔童的魔,也是魅魔的魔;董子健一人分饰两角,演技自然生动;辛芷蕾饰演的入云龙武力值超高,又美又飒;王彦霖饰演的霹雳火“整容式”出场,差点没有认出来;喜剧演员常远饰演的蝉虽然也有搞笑的部分,但是作为影片的反派之一,角色和演技上与以往相比还是挺颠覆的;郭京飞的声音很有辨识度,把爱吃火锅的六岁硬汉“小莴笋头”配的超级可爱,小小一只,带上面具是真帅,捡“没剩几片”的叶子时也是真的萌。
本片的服化道在细节上非常吸睛。
邓超和王彦霖饰演的角色出场时让我觉得眼前一亮,邓超饰演的赤发一头红发、左眼赤瞳,发功时连带左额头的红色纹路一起闪烁,王彦霖饰演的霹雳火面部多条凸出的类似闪电的蓝色肌肉纹路,精致又符合角色特点。
影片中每一个角色的妆造都是能从细节上看的出的用心,他们禁得住每一个角度的放大特写,在有独属于角色本身的标志之外,又非常的惊艳。
入云龙的烛龙舰队破云而出时好似要缓缓飞出银幕,烛龙的胡须飘逸,鳞片层次分明,烛龙身上的每一个火花都让人觉得敬畏;“赤发财富中心”的大场景打斗中,木台被击中时,每一块木板和木屑被击飞时都清晰又逼真。
这些大场景中的细节如此,更不用说斩魔剑、入云龙战甲等细节中的细节了。
这部中国动作奇幻电影,尽显东方之美。
本片的中国元素相当之丰富,比如剑和锤等中国古代冷兵器、腾云驾雾的烛龙、入云龙的磷火,角色们拥有的隐身术、石甲术、触物通灵、饕餮术等数术,以及“云中五虎”、空文和铜虎之间的独属于中国人的侠义精神,每个元素都是东方之美。
不仅如此,本片的画面也有独特的东方韵味。
云中城的大气磅礴,太初秘境和心树的美轮美奂,赤沼和虚无囚笼的神秘莫测,这些奇幻场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用动态水墨的方式讲述“云中五虎”恩怨情仇的部分,用锋利的笔触画出一场江湖,笔墨晕染间,尽显中国画之美。
在这神仙打架的国庆档,本片也是诸神之一,而本片的主人公却走上了“弑神”之路,“赤发迷失了自己,我很幸运,遇见了自己”。
当欲望具象化后,我们看到的阴暗面则越来越难得到满足,濒临绝望时便是反抗之时。
“神凭什么决定我们的生死?!
”与命运抗争,打破心魔,创造新的秩序,则神不再是神,忠于自我和本心后,将是另一个开端。
影游融合下理想主义的癫狂想象。
还真不是大烂片,就是风格太不统一了,又想严肃又想搞笑又想奇幻又想科幻,搞得四不像,如果直接拍成搞笑片会好点。反正邓超出来我就绷不住了哈哈哈哈哈哈
坐立不安,如坐针毡。电影的节奏很大问题,配乐太满,整部电影都不懂呼吸起伏
从第一部找孩子到第二部找自己,喜欢第二部的剧情,更有代入感。且双向穿越让剧情更丰满。这部戏很像喜人的《技能五子棋》,又癫又中二,别带逻辑地疯狂傻笑就是了。《弑神》世界每个场景都十分精美,东方美学拉满。打斗很有看头,看过一些幕后花絮,是下了功夫的,非常燃。视效比第一部又精进了,超喜欢开头的水墨动画,可以说是国产奇幻视效电影巅峰了,建议直接冲imax场
等等大家都没觉得那段水墨卷轴动画是ai辅助生成的?//用俄狄浦斯式开局套创作的虚实关系还可以,但整个推进太老套了跟游戏过场式的…好在第三幕翻出了一些新意但来得有点晚有点赶只能疯狂加设定😂😂最后连续横穿甚至有点摆烂的意思,这种娱乐精神反而好评了…但认真一想更好的处理肯定是让赤发吃作者然后从内部让里外董子健合体找突破更合故事/主题逻辑🤔不选择用这个只能说是还有更高层世界所以得留后手,果然结局有彩蛋还有第三部🫠但赤发这角色是写得不错,尤其“打败你赤发是我们平凡人的勇气”我笑岔了人赤发从屠户一路爬到这个地位怎么不算靠得是“平凡人的勇气”呢🌝好嘛果然这么丰满的角色得留着第三部让人加入是吧……那姑且我预设所有的bug是留着给第三部加设定来圆吧……
邓超演得赤发鬼很有个人魅力
5分)好无聊的一部电影,我看得昏昏欲睡,好崩溃。。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没啥可拍的,但又要出个电影,所以乱拍一通。
整个电影的沉浸感都很强,开头赤发的回忆和独白,像把人拉进了故事里,和赤发一起觉醒,一起弑神……
比1差多了,编剧跟嗑嗨了似的
三星半,前一个小时是玄幻小说,主要看特效,然后整个剧本来了个大变样,变成了喜剧搞笑,赤发鬼的最终目的是建个CBD你敢信!最后变成了热血漫,久天五人团出场感觉像看动漫,然后就开始脑洞大开乱穿了。不过反派掉海就注定有3了,就看票房成绩了。
延续了第一部双世界交互的概念,现实世界和异世界的人物与事件形成了更为紧密的互文结构,张力持续加码。与此同时,刺小宇宙的版图再度拓宽,云中城的场景迭代升级,动作设计也在提升,辛芷蕾那场以鳞粉燃火为意象的战斗最佳。在扎实的类型外观下,主题亦有深化,几乎每个角色都踏上了弑神之旅——少年空文对抗的是赤发鬼施加的强权压迫与无形宿命;赤发鬼自身亦企图挣脱造物之神的掌控,妄图自立为新神;而路空文所面对的,则是现实中的资本围猎与汹涌心魔。由此,“弑神”成了一种隐喻,代指的是对命运困局的挣脱。而书写本身,就是反抗。
9.29点映,张震好伟大的一张脸,好行云流水的打戏身段,路阳都把人找来了也不多给点戏份
冒险王的含金量还在上升第三部写好了,赤发鬼的异度空间,不亚于无限城,里面的人长生不灭各有神通,夺舍赤发鬼!没有第一部惊艳,主要聚焦于云中五虎,赤发鬼饕餮术,其他人石甲金刚不坏,隐身术,治疗术,触物共情。金鸿一瞥的空中作战的舞龙元素,最后彩蛋写还是不写,这是个问题,大概是想铺垫第三部
赤发对久天做的种种,怎么不算是“恨明月高悬,却不独照我”的真实写照,所以他宁愿做世俗意义上的恶人,哪怕恨他他也是特殊的那个,拒绝一视同仁成为芸芸众生之一😭
好奇,好怪,好疯。特效和动作是肉眼可见路阳是有经过打磨的。如何处理一部具备混沌,中二,穿梭,异想天开的电影?本片的巧妙点是归结为电影英文片名的“A Writer's Odyssey”,让虚构-现实来回穿梭,从而达到了两个世界达到了叙事平衡。格局和叙事核心其实比前作探讨的要远,指向了普通人的一种混沌。虚幻的世界是对现实的逃避,而现实的残酷,需要只能虚构来打破。如果让我写穿书宇宙的话,表现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有一种在电影院看热血漫的美感,大家的精神状态都这样的。疯下去,做奥德赛的美梦。
基于前一部一般的口碑,这一部预期不是太高,不过作为奇幻题材,电影基于它故事世界的设定基本做到了自圆其说和逻辑自洽,没有大bug,赤发鬼这个反派角色又塑造的挺好这一点很好很难得。整体来讲作为一部商电影视效和打戏都有了,也没有强行上升价值,文戏虽薄弱但没什么大漏洞就说的过去了
国庆档独一份的视觉系娱乐大片,武侠融合东方奇幻,视听享受的同时故事还很扎实,跳脱窠臼却又始终未曾远离“弑神”主题,原创了很多内容,在前作基础上对“小说家宇宙”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有小说角色觉醒、穿书和反穿、跨次元互动、天马行空的秘术体系。还有神笔马良、手机神器等有点中二却又合乎情理的喜感设计。本集的中心人物赤发是邪恶又迷人的反派,他和空文结盟走上“弑神”之路,本质都是抵抗“被安排”的命运,区别在于他为一己欲念,空文意在拯救他人,赢在“凡人的勇气”。比起第一部进步了很多,很燃的电影。
比第一部好。
失望至极!路阳,恭喜你,你成功圈到了我的钱。
辛芷蕾的飒和张震的帅各一星,看完发现还有第三部心态崩了扣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