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到20集左右,小记下个人观感。
套着刑侦剧的外壳,实际是讲了两位罹患解离性身份障碍(俗称多重人格障碍或人格分裂)的警官,陷入危机如何渡劫的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像他们这种程度的发生率是很低的。
可能是为了增加戏剧性或要满足猎奇的考虑,编剧团队在部分情节的设置上似乎有些夸大和不合常理,有的禁不起推敲,(刑侦剧)写实性和警方/心理专家的职业专业度上略有点减分。
如果说精神健康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在影视剧中呈现相关议题和探讨公众应对方案,是有现实意义的。
透过主人公的境遇,向观众抛出了一个大大的问题:如果身体里同时住着8、9个人格,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行事风格,遇到事情就吵起来/打起来/偏暴力的非法禁锢其他人格,天人交战,该怎么办?
到底谁做主?
如果说身体是一辆汽车,这些人格让谁来做驾驶员?
已经横冲直撞发生事故了,谁来收场,谁来负责,谁来承担后果?
没有真我/真心/智者/良知来驾驶车辆, 就仿佛蒙眼狂奔的”疯人“(失心疯)即使冲向悬崖,也浑然不觉。
身心合一,内心安稳住,尝试调和内在世界的冲突,适时找到锚点,静下来,听见真我的声音,当是解题之道。
没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性,或者说没有独立整全的人格,人是做不了主的,所谓的”精神自由、独立自主”无从谈起,可能连自然鲜活有生命力的个体都很难做得到。
想到神秀禅师的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中国古人常常讲的“心猿意马”“心满意足”“明心见性”,其中的“心”,在我的理解里,并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心脏这个器官,也不是头脑,而是禅诗中明镜台的“心”,也是“真我”和“真心”所在。
同样的境遇,在不同心境/内心状态的人看来, 可以引发完全不同的感受和应对,境随心转。
心灵获得安宁和滋养,身体情绪也会随着转变,视野和角度都会变,世界就整个不同了。
愿人人的心安住,回家,此时此刻就住在真正的家里。
《刑侦12》剧情即将过半,作为从开播就一直追更到现在的人,只想说,《刑侦12》选角的眼光好牛,每个人都那么适配…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认为目前一些可以演技“封神”的时刻
1、丁洛风第十集,警队营救人质的过程中,丁洛风组除丁洛风外全员身亡,而此时得知凶手真面目的丁洛风看着眼前死状凄惨的队员,自责、无奈、崩溃被林保怡演绎的淋漓尽致,这一刻林保怡的哭戏,真的封神了,同样也感染着屏幕外的我,共情到了屏幕内的丁洛风。
2、丁少芸陈法蓉把丁少芸的温婉狠辣诠释的超级到位,在弟弟面前,她可以是温柔家姐、宠弟狂魔,但同样也可以是蛇蝎心肠、手段毒辣甚至可以火烧亲妈,陈法蓉把这两种感觉拿捏得十分到位,一度让人看着就心生害怕。
3、刑凯张振朗作为新生代演员,演技也毫不逊色,在第七集中,夜晚去见杨芷菲时人格突然切换,变脸式演技真的有被震惊到,上一秒温柔笑脸,下一秒恶狠狠的盯向你,两个表情切换完全就是两个人,真的很会演!
4、林昱水张松枝饰演的林昱水,完完全全疯癫反派,杀人不眨眼,在前面几集和傅一鸣玩“谁是上帝”时,超强压迫感,再到最新一集,一人团灭所有人,简直鲨疯了,张松枝也把林昱水的狠人形象直接演活了,以至于我到现在看到他,都后背发凉。
你最喜欢《刑侦12》里的哪个角色?
槽点太多啦。
前面的剧情已经够癫了,知道丁的人格是凶手,居然男女主一心想的是帮他脱罪,说他是无辜的,那死掉的那些警察就不无辜吗?
结合时事,精神病人杀了无辜的人,就可以脱罪吗?
保障了精神病人的权利,那正常人的权利就不重要了?
不需要保障了?
到了 24 集,就又是那种毫无逻辑的烂尾剧的剧情了。
这么多人格打不过一个林昱水,非得一个一个送。
丁这么危险的人逃出来了,男主知道了地址不和警队同事一起去,就是要一个人先去也就算了,女主和女配两个毫无战斗力的人也非要跟去,一看到这就知道后面必有被抓被威胁的剧情,果然女配这个圣母心发作要去唤醒丁被抓。
咱就是说,无关人员不要进入犯罪现场耐心等待不行吗,还剩最后一集,看看还能癫成什么样吧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而又不可估量的,原生家庭有创伤的人,在长大后,会逐渐走向两种极端,《刑侦12》中也不缺乏类似悲惨底色的人物。
1、丁洛风丁洛风的童年充满创伤,小时候遭受母亲的虐待,母亲偏执的行为影响了丁洛风的生活和心理。
那一场大火,烧毁了二人最后的母子羁绊,给丁洛风的童年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同时也导致丁洛风成年后仍然难以释怀,对母亲充满抗拒。
2、刑凯刑凯的原生家庭对他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从小不被父母喜爱,不断遭受父亲家暴,刑凯一直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为了分担这些痛苦,他分离出了其他人格,来保护他。
3、傅洋山&傅成山傅家兄弟二人,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家庭和睦,实则背地里,从小目睹着父亲家暴母亲的场景,想要挣脱,却又无法挣脱。
以至于长大后,傅洋山出国留学,不愿回家继承家业,而所有的重担和痛苦,都由弟弟承担,傅成山也不敢反抗父亲,所以不管傅德善怎么对待自己的儿子傅一鸣,他都不敢站出来替儿子说话。
4、李欣李欣和她的父母关系不太好,导致她遭遇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被对方好色的儿子骚扰时,她的父母不仅不帮她说话,还认为她是在小题大做,向着外人,这让她感到了不被理解和不被保护,进而可能促使她产生了通过极端方式来寻求“正义”的心理。
最好看的剧集在丁sir被发现是凶手之前,后面就烂尾了,我是跳着看的。
为什么物理世界起火后人格世界也起火了。
大家姐赢了,为什么突然消失了。
几个人格被杀死了,为什么结局又重现了(这里应该是幻想吧)。
结局出现一个新的人格是什么意思?
好惨的丁sir,到结局都医不好病,这辈子都要神经病下去了吗?
最近在看《刑侦12》的时候也有结合网上大家的评论一起来看,评价褒贬不一,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部剧,其实还是挺不错的。
1、演员阵容《刑侦12》的演员阵容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林保怡时隔多年回归TVB的首部作品,同时搭档了陈法蓉、曹永廉、张松枝等一众港圈老戏骨,在质量这一方面就会让人觉得很稳很安心!
同时林保怡和张振朗携手查案,老戏骨+新生代实力演员的搭配,两个人之间的化学反应,也为这部剧增加了很多看点!
2、演员演技剧集刚过半,就已经出现了好多高光名场面。
比如林保怡第10集中的哭戏高光,丁洛风在任务中痛失组员时,那种无奈、自责又痛苦,同时也带动着观众的情绪,让人想和他一样放声大哭
陈法蓉饰演的大反派丁少芸一女训四男的名场面,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她大姐大的压迫感和强大气场!
以及张振朗精准拿捏了刑凯的每个人格特征,白切黑切白,人格丝滑切换😈
3、剧情设定在这里不得不夸夸编剧的脑洞,真的很大!
先从“新七宗罪”的新颖设定吸引大家入场,一直追到现在又发现有人格解离的不止刑凯一个人,丁洛风又或许是整个“新七宗罪”背后的真凶,好多反转,其实在追的过程中也很有互动感,我每天都在和一起追剧的朋友复盘剧情和线索hhhh
之前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一些bug,其实在后面剧情都有解释到,可能有些朋友没有耐心看到后面,还是希望大家能多给它几集的机会,毕竟它不是那种不需要动脑子看的单纯破案爽剧,仔细看了后其实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和我们现实息息相关的一些东西,很能引发大家的共鸣和思考。
《刑侦12》案件一个接一个,反转不断。
总给我一种“上一集稍微放松喘口气”“这一集又开始过山车”的感觉,关于丁洛风的“人格解离”大家也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我更倾向于他世界里的那些人都是他的人格,下面是我的一些猜测:丁洛风为什么会解离出姐姐这个人格出来,估计姐姐就是在那场大火里救他而死的,他潜意识里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觉得姐姐一直都在,而且他们两个手上的疤是在同一个位置林昱水这个人格应该属于所有人格里最心狠手辣的一个,当然那一🔪,应该就是丁洛风自己捅的…姐姐应该是人格里的领导者,因为在丁洛风的潜意识里,姐姐是会帮助他的
药厂员工被追鲨的时候,黑衣人明显就是能看出是林昱水,到了天台,江梓乐追了上去,当黑衣人转身的时候,他惊讶的眼神,就是因为看到原来凶手是丁洛风,结果惊讶之际,被丁洛风打掉了枪,把他俩推下楼之后的一幕,大家仔细看,黑衣人转身的一瞬间,侧面脸就是丁洛风。
很多人之前说,如果姐姐这个人格是保护丁洛风的,为什么还要偷他的警察配枪,这不就说通了吗?
不想丁洛风出事,所以把枪还给他了!
还有一点就是,姐姐经常在丁洛风家里出现,丁洛风说给她备用钥匙,这能说得通;但是这把枪是放到丁洛风车里的,难道给了她备用车钥匙?
这再一次说明,丁少芸也就是丁洛风自己!
看了更新的几集,只能说TVB又一次拿捏住了观众的喜好,还是那个熟悉的港味刑侦,却又玩出了新花样!
罪案:“新七宗罪” 下的惊悚迷局开局高能,衣衫褴褛的女子街头昏迷,紧接着牵出富三代傅一鸣的囚禁案及分尸案,黑心房地产商被捅几十刀,受害者全身是伤被藏进小熊玩偶服中,杀手用昆虫做标记制造的连环凶杀案,每一个案件都在不断的刷新港剧尺度。
用“新七宗罪” 的概念,把现代社会问题融入案件,让案件推理充满深度和悬念。
角色:全员狠人,演技在线林保怡饰演的警司丁洛风,沉稳冷静,面对案件时展现出超强的专业能力,但在这背后也有着自己的不可言说的秘密,个人有个猜测,或许丁洛风其实也患有人格解离,感觉她和丁少芸一起看的那部电影,或许是个伏笔。
陈法蓉饰演的疯批家姐,表面上是温婉关心弟弟的好姐姐,实则是控制欲极强且放火烧自己亲妈的狠人,陈法蓉完美诠释了丁少芸的每一面,后期和林保怡二人的对手戏也是精彩看点之一,当亲情和正义面临选择时,丁洛风会选择哪一边?
丁少芸又是否会为了弟弟回头是岸?
张振朗饰演的拥有双重人格的警察刑凯,在最近更新的剧情中,他的第三人格逐渐显现,本人却并不知情,客厅角落里出现的暗黑风格的画,遗失的笔记本被送回,自己完全忘记前一晚发生了什么,以及深夜怎么走都走不出的房间和房间里男人的背影,这一切或许是第三人格即将出现的前奏。
追平几集之后更加期待后续剧情的发展,盲猜一波反转不会少的,或许前面我们不理解的地方都是编剧埋下的伏笔。
这部剧就像被强行缝合的双头鹰,以"新七宗罪"为左翼展开阶级批判,用"多重人格障碍"作右翼剖析心理深渊——单拎出任何一条故事线都堪称惊艳,可惜拼在一起就成了相互掣肘的遗憾品。
左翼之刃:新七宗罪的阶级解剖课编剧用手术刀般的精准,将"欺凌罪-垄断罪-贩毒罪-污染罪-虐儿罪-虐畜罪-不义罪"这七把匕首,依次插进当代社会的主动脉。
12个案件像12面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资本异化人性的全过程。
首案"欺凌罪"堪称当代《变形记》:那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豪门少爷,物质丰裕到连快感都需要通过施虐来获取。
当他用链条将穷人囚禁时,脸上浮现的竟是救世主般的悲悯——这比纯粹的恶更令人胆寒。
后续每个案件都在重复这个恐怖公式:当资本积累突破某个临界值,剥削就会从经济领域渗透到精神层面,最终把活人异化为"以他人痛苦为养料的怪物"。
特别震撼的是"污染罪"里化工厂老板的诡辩:"这些村民的癌症发病率只提高了47%,在统计学上根本不显著"。
这种用Excel表格计算人命的冷酷,比任何血腥场面都更能揭示阶级矛盾的实质:不是贫富差距,而是上层阶级已经进化成与底层不同的物种。
右翼迷宫:解离症患者的两种生存样本如果说刑侦线在批判外部世界的异化,心理线则展现了人被异化后的内部图景。
剧中呈现的两种解离症结局,堪比精神领域的《双城记》。
邢凯代表理想化的"整合派"。
他能与自己的人格和平共处,这种人格生态圈令人想起《致命ID》里那句"每个人格都是幸存者"。
最终他完成的人格整合不是消灭,而是像交响乐团般让各声部和谐共鸣——火场中那个比出的手势,既是向Sunny的告别,也是自我完整的宣言。
而丁洛风则是恐怖的"抹杀派"。
他像被困在《楚门的世界》里的植物人,其他人格联手编织的虚假记忆,让他连"自己正在被保护"的认知都没有。
当其他人格被“姐姐”逐个清除时,他的精神世界就像被拆迁的违章建筑,最后只剩下一具空洞的躯壳。
这个结局细思极恐:如果构成"我"的记忆和情感都是可拆卸的零件,那么所谓的"自我"是否只是人格们轮流值班产生的幻觉?
遗憾的缝合线两条主线本可以成为互相映照的镜子:外部世界的阶级压迫如何导致内部精神的分裂?
人格战争又怎样外化为社会暴力?
可惜编剧在25集的篇幅里塞进了太多支线:傅教授的洗脑装置像突然出现的科幻道具,杨医生沦为推进剧情的工具人,更别说那些分散注意力的感情戏——就像把《人民的名义》和《禁闭岛》强行剪辑在一起,最终让两个本该深刻的故事都失去了穿刺现实的力度。
当最后丁洛风呆滞地沉浸在傅教授编织的幻境中时,这个充满象征意味的画面恰好成了整部剧的隐喻:我们明明看见了精彩的阶级寓言和心理学报告,却因为叙事上的贪多求全,最终只能收获被打了折扣的思想冲击。
双重人格?
怎么和余烬之上这么像?
双重人格?
怎么和余烬之上这么像?
双重人格?
怎么和余烬之上这么像?
双重人格?
怎么和余烬之上这么像?
双重人格?
怎么和余烬之上这么像?
双重人格?
怎么和余烬之上这么像?
双重人格?
怎么和余烬之上这么像?
双重人格?
怎么和余烬之上这么像?
双重人格?
怎么和余烬之上这么像?
真的是为了林保怡看完了所有。演技是真的没话说,每一位演技都不错。问题是故事线,有点拖沓。
劇本的設定初衷是蠻好的,在如今高壓的環境下人人都有精神病,香港版24個比利。但結尾沒處理好有點硬凹正能量。比起推理這部更應該是心理劇。9個人格都演得很好。20250602mark
好颠……
下饭剧//刑侦12之《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关系》
(1)林保怡真的青春永驻 竟然还是自己原声出演 (2)除了演员和拍摄地点是hk 其余完全就是大陆的 运镜手法 土到爆的室内布景(住宅和office真的好土啊)还有那磨皮滤镜 (3)剧情真的是毫无逻辑 7宗罪的噱头确实很能骗人 hk真的好没落 沦落到这不三不四的地步
不能理解,受害者母亲和本人分分钟死掉,这帮警察吃干饭的?永远在收尸。还有女主心理医生,mean 得要死。港娱为什么流行养低配版明星,低配王浩信,低配佘诗曼,低配杜汶泽……
又名贼喊捉贼。追平更新回来改分,刚开始觉得国语配音和BGM方面比隔壁强,虽然不如预期但能看下去,结果越看槽点越多,人格解离演得像精神分裂,反派集体高智商,正派加受害者亲属全体降智,对白自相矛盾,情节不讲逻辑,就会一个劲儿故弄玄虚,最后一揭秘直接崩盘让整部剧的bug瞬间翻倍,一个警司记忆丢失那么多次而且次次都在案发时,自己查案半路失忆就从没觉得奇怪过,心理专家好友和人格解离下属都是摆设,警方心理专家也是摆设,这大概是警队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比同期的几部刑侦类港剧好看很多
剧情有bug但还是引人入胜的,只是拖沓的肥皂剧情多……然后很多不讲程序的地方,非要把gay洗成直,还要美化toxic“爱情”,🆘
“新七宗罪”是一群高智商罪犯进行的连环凶杀案,这个设定很吸引人有一直观看下去的欲望
现在的港剧已经稳定在三星水平了
能看但不耐看,两个多重人格警探的设定真得是…最后一集让我想回到那个无所事事的小学暑假,晚上在表姐家打地铺看《鉴证实录》,吓得哇哇叫。
请问非法取证是可以的吗?男主偷偷潜入民宅装窃听器(还是什么其他设备),这种途径得来的证据也是无效的吧。另一个男主偷拿证物去查案子,这部剧真的好不重视流程合规合法。
想法挺好,拍得乱七八糟的
这样的剧本可以拍得更好的, 结尾火场那3毛钱的特效我真的是吐槽你一辈子
还行 主要看看演技 但还是快进⏩
剧本像是五个AI通力不合作左右上下中互搏搞出来的产物,为了给在家抠脚的演员开工所以解离出一群人格出来过家家,观感像在看公司同事在年会上的尴尬舞台剧
好看!一口气(几天)追完,和平时爱看的几集一个案子不一样,但人格分裂元素的存在,编剧还能把他们都说清楚,好看。结局有20%的新意,但不多,不到烂尾的程度,但让整部剧档次下了一颗星。
哇哦!!!太厉害了!!!
设定不错,但是越演越降智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