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弹道》,一部影射了台湾当局的政治黑幕,拿阿扁在选举中弹为背景,拿民进党和国民党作为原型来拍摄,确实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从中我们看到了政治的黑暗与政客的无耻,现在阿扁被判刑了二十年,到底民主这个东西是不是在台湾存在,选举人手一票就能实现民主了吗,我想起了零八年马英九上台时所说的“台湾民主是亚洲民主的典范”,台湾有没有民主存在,还是重点利益集团来操持一切,或者说是寡头势力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影片中人民只是关注自己的生活与民展,对于谁当选没有太大的关注,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就行,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的,而政客与官僚集团为了当选可以给人民许诺很多利益,而真正上台后,就置人民的利益而不顾,这不是很多西方国家民主的写照吗。
放到我们的大陆,当前我们处于转型时期,存在的问题很多,例如,司法不公、拆迁命案、贫富差距大等,这些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了,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作为执政的当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像社会的暴动,最严重的被一些利益集团利用,就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与不不安。
我们需要是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是一些假的民主。
台湾的政治选举是公然的乱,比如那个叫阿扁的刚下台去就被整到了监狱,我想这是世界上其他地儿任何一个领导人都从未遇到过的。
而这些黑金的政治选举却又牵涉了许多无辜的人,他们成了所谓的政治牺牲品,像陈二同一样很随意的在这个世界被抹掉。
而操纵任达华看起来可牛的那个人最终也被一辆车撞死,我想那不是有意,在这个选举背后还有最终的BOSS,选举只不过是他们的一场游戏,而我们却是他们在操纵的棋子。
感觉还不错,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但是情节还是能让人集中精力看下去,对权力的诠释算是比较到位了,任达华演的不错,就是戏份少了点。
本片是以“两颗子弹”事件添加素材,创作的一部政治惊悚片。
由于《J.F.K》、《影子写手》、《金环蚀》等片,这种片的范式几乎出来了。
背后操纵的统治者、连环灭口、替罪羊、正直的警探、作为要挟的患重病的孩子……剧本没写出什么新意。
不过,能出这种片得有两个条件:统治者得用见不得人的手段办见不得人的事,不像一般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办这些事;统治者没法制止公民去质疑,去游×行。
本片纪录片镜头作为解释说明,插入到故事片中,把故事写得有血有肉。
政治惊悚片是关注社会现实生活片一种重要类型。
我很爱看。
我由于大陆不可能拍摄这样的影片,想要看华语的这类片子,只有依赖台湾了。
1979年,尚不满30岁的台南贫农儿子陈水扁在妻子吴淑珍的支持下,毅然决定为“美丽岛事件”主犯之一的黄信介担任辩护律师,这位台大法律系第一名的毕业生在法庭上引经据典、慷慨陈辞,迅即名声大噪,两年后便以最高票当选为台北市议员,从此,“阿扁”成为台湾省政坛的一匹黑马,一发不可收拾,乃至2000、2004两次当选台湾省最高领导人,“台湾之子”的名头,亦是响彻东南一隅。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2008绿营惨败,贪腐的盖子一揭,阿扁妻离子散,身陷囹圄,不过鲁迅说过,落水狗这东西,该痛打的还是得痛打,马总统凡事都拘泥法律程序,搞得至今“两颗子弹”的真相还是似是而非,不过这并不妨碍来自香港的电影艺术家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对基本事实发自良心的推断,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弹•道》。
华语影坛没有典型的黑色电影,除了麦当雄的《黑金》,也就《弹•道》这样的政治惊悚片能往“Noir”上靠一靠。
当然这也要感谢台湾文化生态的宽松,连《痞子英雄》这样的偶像剧都能拿“拉法叶弊案”说事,假以时日,港台影人能打造出华语版的《捉刀手》也未可知。
《弹•道》的刘国昌导演年过花甲,可对当代大众文化毫不生疏,南加州大学的电影硕士出身,《五亿探长雷洛传》这样的作品当年亦曾横扫大陆录像厅,其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态度加火爆的动作场面成为他最鲜明的作者风格,这些特点同样沁湮在《弹•道》里,令到整部作品收放自如,张驰有度,导演的水准有目共睹。
“两颗子弹”当然是个吸引眼球的敏感话题,但处理得不当,很容易失之空泛。
大历史的背后一定要有小人物来丰富影片的骨血,从这一点上来看,任达华和张孝全扮演的两位铁血警探起到了全片主干的作用。
任达华不消说,跟廖启智一样都是老戏骨,再加上扮演儿子的小男孩不多的台词画龙点睛,铁汉身躯下的一颗慈父心由是尽显;我以前没看过张孝全的电影,《弹•道》里他的塑造的人物也比较脸谱化,不过货很对版,血气方刚的刑侦组长就像是为张孝全度身定制,挤在一帮表演艺术家堆里也不显颓弱。
女演员方面我则最中意花木兰的原型胡婷婷,果然是台中市长的好女儿,为了揭穿绿营阴谋不惜血溅大银幕。
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戴立忍,果然是个才子,最后杀人那两下跟《人肉叉烧包》里的秋生哥有一拼。
至于几个大人物,沈孟生版的阿扁在动作语言上都抓住了最核心的部分,当然跟周立波的模仿不能比,但书卷气还是很搭调(不过我老是出戏,总想起《命中注定我爱你》);至于那个被影射的吕秀莲,真是漂亮坏了,吕大娘哪里有这等风姿绰约?
电影里的吴淑珍戏分则是一闪而过,不过单从瘦削的身形看也算是特型演员了吧。
“两颗子弹”的真相究竟怎么样,恐怕跟近半个世纪前射向肯尼迪的那一枪一样,要湮没在历史的风尘里了。
黑社会亦的确讨厌,但跟掌握了公权力的政客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拿着国家的资源玩阴谋,自然是触目惊心——片中内务部长拉开军血库威逼利诱任达华的那场戏,把这种观感推向了极致。
不过话说回来,由威权主义走向两党政治,中间总要乱一阵子,水至清则无鱼,“两颗子弹”尚扑朔迷离,但贪腐证据确凿的阿扁已经由台湾司法机构羁押,韩国不也审判过全斗焕和卢泰愚?
有污点政客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污点你还不能抓他——阿克顿勋爵有句名言: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会产生腐败。
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向来倡导“容忍必要的恶”,只要有一个人人平等、程序透明(当然世事无绝对,只能尽可能的往这个目标上靠)的政治体制架构,清廉而有效率的官僚自然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主流。
2008年,谢长廷在败选后的第一时间就发表演说,明言:“民主包括结果、也包括过程,过程难免有争议,但是我们接受,不要再有抗争……这是我个人的挫折……是民主的结果,不是民主的失败。
”可见,良性的政党轮替迟早会成为台湾的政治主流。
1986年,当民主进步党的仁人志士们在圆山饭店创党时,他们有没想过14年后便能夺取台湾大位?
2004年,当志得意满的阿扁靠着两颗子弹翻云覆雨,再次攫取最高权力时,他又可曾想过4年后便会遭全台百姓鄙弃?
民进党果真是个传奇,在一个还没来得及熟悉民主规程的社会里,他们用不按常理的出牌一再搅动最高权力布局。
不过主席说过: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该剥去。
欺骗人民得来的,人们迟早要你加倍还回去。
在影片的最后,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任达华命丧黄泉,翻云覆雨的内务部长也被一辆飞驰而来的小汽车撞向了半空,唯有执意探询真相的年轻警察在红衫军的队伍里与女孩重逢,画外音说:好在还有希望。
希望就是:肮脏和丑恶是允许被谈论的,不义的政治阴谋也能被搬上大银幕,遗臭万年。
必须有表达的自由,才能有希望,才能保护这个国家不受任何政府的侵害。
《弹道》是一部关于台湾政治的影片。
由香港导演刘国昌执导,香港和台湾两地演员任达华、张孝全、柯俊雄、戴立忍等联手演绎。
本片根据2004年台湾大选期间发生的“319枪击案”改编而成,高保真地还原了那一场仍旧没有定论而一度成为悬案的政治风波,同时生动再现了台湾的政治生态。
无论影片涉及的题材如何,当从影片本身来讲,还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融合了悬疑、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刑侦剧的环环推理、强烈的剧情冲突,绝对不会让人觉得乏味。
本片在港台地区于2008年就发行了,今年4月份登陆内地大荧幕,这是中影集团极为罕见地引进与台湾有关的电影。
可是,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还是因为政治的原因吧。
为什么那么多好的台湾片不引进,单单允许此片上映?
广电总局无非是向广大的人们群众言说:看看吧,台湾的政治状况多么乱,台湾这片土地多么糟糕,而我们大陆是多么地和谐呀。
不多说了,言多必失,说多了此文恐有被和谐的危险。
哥从来搞不太清楚政治上的很多纷争。
比如,学了那么些年的中国近代史一直到现在,我依旧搞不清楚“左”和“右”的区别,而关于台湾,我总是不清楚蓝营和绿营到底是哪个帮哪个派的?
任达华,这位在香港影坛打拼了几十年的演员,终于在多年后得到了专业影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他可以是《天水围的夜与雾》中那个暴力的香港底层市民,也可以是《岁月神偷》里善良纯朴的香港60年代做鞋的小老板,当然也可以是《弹道》里那个干练隐忍的刑侦局局长。
这些或者需要爆发力,或者需要卑微面容,或者需要沉着眼神的角色都被任达华演绎得出色到位。
虽然任达华以拍三级片出道,但终是英雄不问出处了。
何况三级片在香港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不是谁都有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一出道就大受欢迎的机遇的。
百度一下,还真是吓人一跳,任达华从影以来参演的片子多达180多部!
经历了香港电影的几个时期,算是当今元老级的香港演员了。
本片另一位主演张孝全,在台湾可是当红的一线小生。
在台湾一众秀气有余而阳刚不足的男艺人中,张孝全算得是纯爷们了。
出演《泪王子》《盛夏光年》《爱的发声练习》等影片,并在N多当红歌手的MV中出境。
在演了些青春文艺片之后,张孝全终于接下了这部《弹道》,出演一位刑侦警察,因调查这起枪击案而被卷入一场危险的政治游戏,改变人生的轨迹。
虽然言语台词不可避免地带着温软的台湾腔,但演技很不错,加上天生的一张帅哥脸,与香港的吴彦祖内地的黄晓明们也有得一拼了。
前不久CCTV6的《爱猜电影》节目中,主持人维嘉以隐蔽拍摄的方式,与陌生人搭讪聊天,问该片中的两句台词是出自哪部电影,很可惜,两位年轻人没看过不知道。
由此可见,本片在内地基本没什么反应。
虽然没答上,但这种节目的最后,主持人还是会送出电影券的,蛮好。
好吧,我也以《弹道》中两句台词来结束本文好了。
——不知道哪里射来的子弹,把一切都改写了。
——尽管世界还有人生都坏透了,但是有样东西是好的,就是希望,像眼前的人海一样,重现的希望。
本文最初发布于2010-6-24
看到有人這么評論 我想也是其實當你初看完這部片子 你或許覺得有點迷糊 有點雜亂 但當你理清所有的思緒 你會發現這是一部很不錯的片子片中的每個人都是主角 感覺少了一個人都不行當然張孝全和任達華是串聯整部劇的重中之重了這部片子雖然寫的本故事純屬虛構 但卻真實地還原了當時臺灣大選的原貌 抨擊了阿扁的無恥 也就是片中的阿雄了而連戰 就是田正最后徐瑜昌說:盡管世界和人生都壞透了 但是還有樣東西是好的 就是希望。
陳青在趕阿雄下臺的游行隊伍里認出徐瑜昌 問他:你知道路要怎么走了嗎?
徐瑜昌只是說:只要繼續走下去 會知道路在哪里。
只是簡簡單單的兩句話 徐瑜昌內心的憤恨和無奈以及現實的無力完現無遺 孫的突然變卦使得一切變得毫無希望 兩年后的徐瑜昌 也只能默默的看著這世事的變遷 等待有一天能完成夙愿了。
导演刘国昌!
我就是看了这个名字看了这部片子的。
是的,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人物设计太俗套的,剧情缺乏新意,剪辑也不过明快。
但是,我觉得这完全不能否定掉这是一部有着深刻内涵的电影。
虽然影射得不过高明,但是这在华语片世界里少之又少的政治黑帮片,这部电影的意义就是在此。
从中国人不敢议政,想想老舍《茶馆》里的“不谈国事”的训诫,现在竟然能堂而皇之的谈,而且大谈黑幕,还敢影射!
这不得不从社会的角度从新看待这部片子。
专看电影也属一部及格以上之作,不过那么对政治漠不关心,只想知道明天吃什么的鼠辈还是不要看的罢。
看过‘弹道’的影迷应该知道,要在中国网站里写些关于它的评论,字句是要万分小心的,处处是反和谐的雷区呀….偶既无奈更愤怒,无奈的是不能对标榜自油的射会主义国家反抗些什么;愤怒的是这个自诩民猪的国度容纳不下‘陈水匾’这三个字,偶却不能有所作为。
文明了几千年的汉字,在这些和谐的子民ZF手里,顿时手无足措,很中国特色的避讳哟。
既然香港来的刘国昌导演,一个曾经执导过‘五亿探长雷洛传’这样的港英黑金大片的导演,如今大胆选定了2004那一年,台湾地区有名的‘两颗子弹引发的选案’作为‘弹道’的剧本,那么影片的精彩度就可想而知有多火爆了。
特别是相对于民猪真空的大陆,对这件至今都没有真相的‘选矩枪案’,充满种种的臆测、猜想。
‘正文治’这个东西对于现在的大陆人民来说,仍是个禁忌的话题,至少在传播速度极快的网络世界里,那是绝对的大内禁忌。
大陆人民所能接触到所谓台湾的正文治情况,不外乎是共档媒体录下台湾义院里义员们脱鞋打架的不雅视频,那是档刻意预留给人民观看,以用来感受被丑化的台湾民猪现状。
从此,许多和谐下的人民,就只知道台湾民猪正文治就是义院里那些义员,吃饱了撑着的义员,大家每天无意义的不堪骂喊、斗嘴、摔鞋。
偶尤其欣赏片中角色竞选义员---‘吴志雄’手下团队首席人物---内务部长方正北(张国柱饰),他将华人中,从正文的正文客所特有的阴险狡诈、威逼利诱等等嗜权性格诠释地淋漓尽致。
所以偶才觉得应该用电影‘英雄本色’里李子雄先生的那句话来形容两岸正文客---大家的底子都不干净,别装的自己有多么….!另说片中的任达华先生,在这种性质的影片,他应该做的很好了,不应对他所接演的角色苛求什么,他亦很好的诠释了片中他的角色所有感情冲突与感理抉择。
反倒是不怎么看的惯年轻的刑侦组长徐瑜昌(张孝全饰),满口的闽南腔国语,再搭配上马景涛抽疯式的演技,一个不留神,还以为是在看NC的青春呕像剧。
需继续称赞的是片中退伍菌人‘陈二同’(廖启智饰),他让偶觉得在港影世界里,只有是现代动作片,廖启智演绎的正反社会角色,总会流露出他饱经社会沧桑的坚实,也正如他多年在影视界的摸爬滚打练就的一身演技那么的出色。
再说几句,其实大家演的都很好。
只是社会现实太不好了。
Solo lau/文电影《弹道》完全有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潜质,只要将结尾和谐在吴立雄答记者问的地方,估计电影局想都不想就会第一时间通过并允许本片在大陆上映,要是哪位领导看得激动了,《弹道》杀入黄金档期也说不定。
原因不用说了吧,相信大多数观众看了《弹道》之后都会感叹台湾政治的黑暗,没想到一个小岛上的民主选举竟然能闹出这么多破事儿来,还真是“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看着电影中阴谋的参与者一个一个被杀掉,不由得想起了杜sir的《暗花》。
同样是权谋,人的命运或者说是棋子的路数从一开始就被决定好了,就如同刘青云手中的弹力球一样,注定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梁朝伟饰演的警察再聪明再费尽心思甚至剃光了脑袋也难逃被杀的命运。
因为一个人的利益,而牺牲了这么多人的生命固然不公平,但权谋就是这样一种游戏,阴谋者就像是古罗马斗兽场上的那些贵族观众,而《弹道》里任达华饰演的警察局长、廖启智饰演的陈二同,甚至柯俊雄饰演的黑帮头子,抑或内务部长,统统都是斗兽场中被迫进行困兽之斗的奴隶。
而政治无疑又是权谋游戏中最危险的一种,不说现在,单说历朝历代的宫廷流血政变之类的就数不胜数。
只不过相比之下《弹道》中的这场游戏要更加荒诞,所有人的生命都是为了一场看似漂亮的秀,但纸包不住火,纵使这场秀再漂亮,吴立雄的真面目最终也败露了,那些被灭口的人看到阿雄面对媒体时的狼狈相估计死都不会瞑目,他们的生命太不值了。
尤其是那位内务部长,费尽心机策划的一场秀成了闹剧,最终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被撞死的时候还真有点权谋者必将终结于权谋的宿命意味。
虽然电影题材冷峻,但刘国昌还算厚道,结尾还留了个希望的小尾巴,不过他的匠气也不言而喻。
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张孝全饰演的徐瑜昌,这么锋芒毕露的人物,又无牵无挂,手里还握有陈二同的证供,明摆着是这场阴谋中最容易出乱子的人物,但偏偏安全到最后,任达华饰演的孙大局长被杀的时候他居然能安全着离开,最后还跟参加游行的美眉来了一段深沉的对白,大老板也太放心这位热血警探了。
整部电影到最后真相也没有公诸于世,而现实也是如此。
若不是大侦探李昌钰的介入,搞不好民众还真以为阿扁是林肯那样够资格被刺杀的总统呢。
但纵使知道当时枪手瞄准的不是阿扁,真相还是模模糊糊沉入水中,毕竟政治这种危险的东西本来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看这电影的时候很有看《新闻联播》时,那种“世界很乱,中国人民很幸福”的幸灾乐祸感。
站在幅员辽阔的大陆上,笑看台湾不丈夫,小岛不太平。
但莫忘了,轰动一时的“319枪击案”起码能够被搬上银幕,台湾政治人物的丑态能够被拍成电影讽刺,甚至民众不满意了,也能像《弹道》中的那几位大叔一样去砸总统候选人的场子。
可我们的茶馆中还曾挂过“勿谈国事”的警示牌呢,虽然现在没有了,但网上发帖子如果带有什么惹眼的词汇,还不是照样被河蟹吞掉。
港不港,台不台,看的很痛苦,故事很老套,而且前面也太平庸了,结局忽然来一句“虽然坏透了,但还是有希望”,要吐了,最后为什么那些坏人会挂,也没人交代。。
严重影射陈水扁的台湾政治讽刺片,以当年的选战枪击案为主线,试图揭示当年的真相。据说《弹道》在台湾上映后,全岛调查显示80%民众相信电影里给出的解释,而“官方说法”则被看成了迷惑大众的一个借口。
能够拍出这个故事,就是一个胜利。有黑暗,但希望有光明,只是黑暗太久,亮光只有那么几分钟。(20100606)
影射片,装B片,台湾政治现实版
政治真黑暗
烂
导演的掌控感太差
沖著張孝全看的,大量此類影片教導我們,凡警方高層插手涉及黑白政治的重大嫌,必有警匪勾結內情~~
3星半
宝岛政治果然黑的名不虚传啊~~~~
文戏偏烂,节奏有点乱,少了某国际知名华裔鉴证专家的角色,通篇都没怎么说弹道二字。但是作为一部大多数人已经“被剧透”的片子,还是值得看,因为确实没什么人看。and胡婷婷不要做电影了,上镜头超丑。
反諷阿扁. 有點假.有點真.一半一半吧. 2010.6.15 oaks
收尾很烂,但是很喜欢张孝全的表演。
烂片
刘国昌够大胆。节奏感不错,情节控制和整个影片的进展很协调。但是作为这种悬疑政治阴谋片,明显还是没有好莱坞蛋炒饭那样驾轻就熟。另一个原因在于这部电影的核心剧情早就被无数的新闻“剧透”了,所以没有太多新意,造成了该悬疑的地方悬疑不起来。很显然,走这种阴谋论的片子编剧是很重要的。以上。
子弹最多是8mm而不是8cm,不晓得是原来台词写错还是内地版瞎配音。
搞不懂任达华怎么会去接这么烂的台湾片,上当啦
剧情只得3星不到,演员的表演加一星半~~~~
讨厌政治 我们需要真想
什么时候拍点反映大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