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花粥《出山》被曝光抄袭的时候,有很多人留言“抄不抄袭无所谓,好听就行了”,今天的豆瓣评论有很多“剧情什么的无所谓,好看就行了,创作嘛,翻拍嘛,总是要有不一样的地方”。
对于这一点我真的不敢苟同,翻拍是继承,是传承,是发扬,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是要符合主流思想,顺应社会潮流的。
就好比《西游记》,如果翻拍成孙悟空和唐三藏谈恋爱, 玉皇大帝发现七仙女不是亲生的,如来佛祖单相思观世音,这种剧情你会接受嘛?
在我看来,以上假设的雷人剧情与现在的《封神演义》已无二致,我希望所有的观众多思考,少跟风。
有人说喜欢看就好啊,干嘛想那么多,但是我真的不希望以后我的孩子睡前让我给他讲“杨戬和妲己”的爱情故事,我不希望看到电视剧打着《封神演义》的旗号,做着看似翻拍实则是找流量明星刷流量的事,我不想让大家因为看剧时的“妥协”而让这种雷剧的翻拍大行其道。
放眼二十年前,恐怕这种雷剧会被骂的狗血淋头,可如今却在微博和豆瓣上好多人称赞它是“良心好剧”,我希望大家每个人心里都要有一杆秤,不要因为演员颜值就去妥协,去降低标准,多为以后想想,如果你接受了这种剧情,你的孩子可能就会接受“孙悟空和观世音搞对象”请不要做一个短视利己主义者,好吗?
改编,肯定不是跟原著或者以前的版本一样,这点我没意见,好看就行。
可为什么每一集强行刷尿点的尬演真的好看么?
整个剧情拖沓到想骂人!
再来说演员,罗晋的化妆师从他出道就没换过?
永远紫嘴唇跟吃了砒霜似得!
黑眼圈跟眼袋真的没办法遮住?
还有那个刘海的造型,我天!
此处省略一万字……王丽坤,不知道为啥,看到她的大鼻子怎么老感觉跟个猫科动物似得,她是真的不好看,真的!
(掐指一算此处应有一批脑残粉出现)19集还是20集来着,跟杨戬在什么宴会上遇见那集假睫毛掉了一半,我的强迫症……我……!
邓伦,颜值高,那人物也不太需要演技,此处略过演苏护那个演员好赞!
在这种剧里浪费了超高水平的演技估计在大陆很难火起来,毕竟年龄和流量限制了许多姜子牙,演出了那种大智若愚的感觉,小娥,这个演员真的是清新脱俗了,长相自然,演技自然,很赞!
皇后,胡静是吧?
这脸怎么跟以前不太一样,反正无功无过存在感也不强困了……最近没事还是打算看完它,毕竟不看到最后怎么知道有多难看(应该有道友跟我一样有这种强迫症,越难看还就越想杠上了)哈哈晚安全世界!
实在忍不住吐槽几点1商朝没有铁器的,铁器要到春秋战国时期才有的,所以没有那么好的铁剑,也没有这么精良的铠甲,道具组走点心吧
看多么精良的铠甲2商朝打仗以车战为主,而不是马战;直到战国时期,才有了规模化的正规骑兵,才有了马战;编剧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看骑兵
还是骑兵
整队的骑兵
整队的骑兵3配音和口型也对不上4罗晋的演技不错,可是2015年时,他也有34了,这么成熟的脸,确定适合杨戬的少年英雄人设
传说中的杨戬,杨戬小将变成了中年大叔了,泪目中5小说改编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中国有名的小说,改动这么大,那请还是不要以封神演义为名,请用其它的名字更为妥当;不然很多观众要么会因为剧情而被误导,以为小说原文也是这样的;亦或因为新的剧情被雷死,比如很多观众是为了看杨戬、哪吒、雷震子等少年英雄大战各方魔神的,最后却只看到杨戬和苏妲己谈恋爱;有考虑过尊重作者么,有考虑过尊重喜爱这个小说的读者么,编剧的良心会痛么
看郎才女貌,杨戬和苏妲己正在热恋中,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这导演真的烂到家了,编剧可以天马行空,但你导演连对观众最起码的尊重都不给吗?
我看了半小时,忍了半小时,后来根本忍不了这种垃圾,根本看不下去了,来来来我给你数数你都是怎么干导演的:1、费仲(就是那个骑马抓瑶姬的小头头)换脸,不是不让你换,对白口型你得对上吧?
表情你也得对上吧?
对上了吗?
2、台词:费仲被邓伦施法压在地上的时候费仲说的啥?
“何方妖孽!
求你快快放了我们”?!
你们家求饶都先骂一句妖孽?
3、瑶姬分娩瞬间:那声叫和表情是分娩的痛苦还是爽大了?
就这一条也能过?!
4、小兵下马进树林追瑶姬:小兵是在散步吗?
还是那句话,编剧怎么编都能接受,但你一个导演拍出这种烂货来能说得过去吗?
这么好的题材,这么多好演员都让你糟蹋了。
你以为现在的观众还和以前一样扔一坨粑粑都有人买单吗?
嗯?
垃圾导演?
PS: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说话,一星送给你,不谢
截止现在,看了20集,实在忍不住了,吐槽一下。
发现了不少BUG,如下:1.服饰背景奇怪,和朝代不符合(商朝服饰没这鲜艳好看);2.把传统原著《封神演义》改的面目全非;3.主角(比如杨戬)台词有时显得不和逻辑,特别是要酒喝被毒这段设计;4.编剧文化水平堪忧,国舅国丈不分(费仲台词)等。
但凡事都有正反面,这部剧的优点也很明显: 1.演员演技大体在线,比浮夸派要强。
2.剧情不费劲不烧脑,简单轻松; 3.画面感好,和谐有美感,不会脱离故事大背景(服饰另说); 4.适合人群更广,老版的《封神榜》等剧,除了老一辈外现在年轻人看不习惯,这部剧迎合了现在《小时代》潮流。
如果以正剧来看,剧情破绽百出一星都多,但作为茶余饭后娱乐剧,勉勉强强吧也说的过去!
剧情拖沓,放了半天除了杨戬其它神仙像不见了一样,这是封神演义?
明明就是妲己拖沓传或杨戬弱鸡传…… 目前看了20集,先谈这多,个人观点。
『图多慎』这个剧15年就结实拍摄杀青后期啥的都结束了,时隔四年,先不说别的。
你们先品一品这个剧情介绍: 【该剧讲述了姜子牙、妲己、姜王后、申公豹之间的斗争,以及二郎神杨戬成长史的故事。
该剧整体风格大气华丽,在对原小说精髓进行保留提升的同时,更着重笔墨渲染了杨戬历经世事变故、爱恨情仇,仍旧长存赤子心的励志成长路。
】大篇的剧情简介里我给大家看看这句:【 后又听闻杨戬生来带有蕴藏神力之天眼,姜子牙深知此人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故收杨戬为徒,启发他的善良和正义,并引导杨戬加入伐商大军 。
】???
这个简介都讲了个什么???
杨戬一念成魔??
暂且先不提这个一看就知道要烂的剧情,再看看上面还说有【65集】!!!
65集????
谁给你的勇气?
我想说老封神里,撑死了也只是拿苏妲己,狐狸精,女娲,天庭,纣王这几个人物上打转,不是爱恨情仇就是爱恨情仇。
现在看这个翻新封神剧情,直接上面给罗晋扮演的杨戬,介绍里说,他是苏妲己父亲收养的孩子。
所以说,新封神里,杨戬,他是苏妲己异父异母的亲哥哥。
很合理,没毛病。
然后和我们的苏妲己王丽坤,是青梅竹马的小恋人。。。
这份感情设定最近眼熟的很啊这些都不算啥,再往下看,我想按照要65集的尿性,那肯定要往里加剧情,加人物了,但是封神人物那么多,说实话,你就是写雷震子的爱情,我都不稀奇。
结果,下面就是邓伦,饰演狐妖王,简介重点”妖媚,的,外表“和”出众,的,技能“先不说妖媚的外表,问题是啥叫出众的技能???
我赶脚从古至今的志怪小说里,狐妖貌似最大的”人设“就是,长得美,身段好,身娇体软易推倒,会法术,会变形,最最最重要的是,吸人精气为生。
所以你说的这个出众技能要点到哪颗技能树上???
狐妖王???
以上说完,我主要是听说于和伟要演姜子牙,所以打开一看,警告,图多杀猫。
姜子牙发大招,双手飞舞花瓣。。。
你们的招式不仅炫目,还花俏的很。
包括姜子牙自己上朝堂报学历,被老婆揪耳朵要挣钱,这样的剪辑短片里,竟然出现了。。。
姜子牙当街给人诊脉,然后手搭在人家虎口上。。。
人家说,你这老头骗人的吧,哪有诊脉放这的?
姜子牙说,我这是一步一步走进你的心灵。。。
姜子牙鸡汤,翻新剧是真的牛逼。
我赶紧翻过于和伟老师,点进下一个:
刑场附身,秒变宝石瞳
。。。
讲真,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王丽坤的脸,以前看美人心计的时候,就还蛮喜欢的。
而且王丽坤后来还演了好多,给我个人的感觉,大多都是苦情戏吧,身世凄苦啊,过程坎坷啊,哭戏较多的那种。
看到他就想起画壁。。。
所以这个看的我五内俱焚,真的,而且我不是说演纣王的演员丑啊啥的,主要是,香港演员,以前我老看他们的片子,对他们出现在电视剧里,天然的违和感很强,而且搭配上王丽坤这种瘦弱的小体格,就是妩媚没感觉到,妖媚好像也没有,就剩身世凄苦了。
而且这个剧的阿宝色是真的浓,先不说杨树林的被誉为死亡芭比粉的口红人人抹,就说杨戬给苏妲己的这个手绢。。。
纣王时期的爱情手绢。。。
机器锁边啥的都不说了,1080P的情况下,蝴蝶都飞线了,而且,咱知道你们做不到仿古,现代翻新剧,了解,但你们也不能太糊弄事吧。
我这种文盲都知道,商周时期,那尼玛 都还青铜器呢啊。。。
那个时候织品都是奢侈品,不是普通商品,而且最最最最主要的是,人家那时候的纹路是这样的啊:
来自百度百科这都不需要啥知识点的,以前老剧里大把这些资料,咱不是说做这个费事,现代纺织业,你起码也不能凑合事到直接买个手帕(更不用说黄手帕上还绣个蓝蝴蝶。。。
)。
再就是。。。。。。
又又又又又是献舞。。。
舞蹈先不说,你们看看这个背景我就请问了,咱不是歧视别的演员啥的,或是如何,但是你们自己看看。。。
于和伟老师这晒的油光瓦凉的大脑门
你告诉我,封神的这个剧,65集,要讲姜子牙的”励志“故事,要掰扯爱情故事XN,要演出最后讨伐纣王的故事,而且还要演杨戬的苦情戏。
以及,都差点忘了狐妖王。。。
小伙子,你真的不需要歪头表示自己的邪魅。。
宣传双核狐妖。。。
狐妖这个设定,不是不能加,可是你加个”双核“狐妖???
我。。。
它娘。。。
那意思是感情苏妲己妩媚一笑刑场魅惑都是你狐妖王的”出众技能“?
那苏妲己和纣王要那啥。。。。。。
我都不知道说这些翻新剧都干的啥!
今年上的翻新剧:白蛇,倚天,封神。
一个比一个牛逼,投资一个比一个厉害,都找的流量,宣传联动。
这我不反对,但你们也搞点正经的事情在里面啊。
白蛇,开两倍速都乏味无聊的剧情,bug明显到吐槽都不用说,编剧宁愿让许大夫拆穿白蛇蜀中过来的假话,都不愿意改一下自己背景里根本都不会开在一个季节的花。
大临安城被刮走N多童男,翻新剧里的有房有产的许大夫姐夫,临安城剧情里唯一一个管事的捕头,直言管不了。
你们翻新剧不仅剧情是新的,连理念都是新的。
倚天,我都不想说啥,这个剧情比白蛇只好在,它只有武打是慢速X3,其余剧情还可以两倍速刷过去,白蛇是两倍速都刷不过去。
封神就更牛逼了,姜子牙都跟随新时代,搞起自媒体,上朝堂毛遂自荐,苏妲己都有了异父异母的亲哥哥两小无猜,杨戬都是被收养的有一天突然开天眼的机缘少年,原先被女娲指点的狐妖都变成了男狐妖附身女人魅惑纣王,一人两魂,双倍快乐,编剧真是鬼才。
不看了不看了,谁爱看就看吧,心累。
-有一说一咱们老百姓,真的不是拿旧思想旧观念去看待新事物。
说实话,这个剧我是真没觉得哪位演员是我的心头好,我就非得追啥的,就是想着于和伟老师演姜子牙,那咱过去搂一眼,是吧。
这一看,真的是,哎呀我去。
咱们翻新剧,不怕沙雕,不怕胡编,毕竟大家都知道,你这就是一个故事,你想怎么编大家都没啥好说的。
问题在于,你如果要傻雕,那就要做到位;如果你要编新剧情,那也做到位。
你别啥啥都做不到位,你说这是翻新,新创意,新想法,新服饰,新剧情。
可你这除了衣服是新的,道具是新的,场景是新的,一些人物是新加的,故事本身没翻出啥花样啊。
而且因为你的故事看上去是新的,但是一细看,还是老三套啊。
现在电视剧,说实话,说是创业,讲的那是创业的事情吗?
说是青春期,说的那是真的青春期会有的事吗?
说是爱情剧,导演扪心问一问,你自己信你拍的是爱情剧吗?
别的不说,爱奇艺会员,多少烂剧都需要会员才能看,或者是多看上几集,可是你打开这些电视剧,剧集除了长长长,故事到底有多少诚意,是有须有尾的合理?
这个封神,昨晚十二点播之前,不超过10个评论,短评都是1星。
写了几分钟,就有不少人说演员演的好,剧好,给新剧新眼光,给翻新剧一个机会打四五星的就上来了。
我们老百姓什么时候不给旧瓶装新酒的东西机会了?
也得你这个装的起码是酒啊。
封神这个故事内容里我当年看的时候,主线从纣王残暴到狐妖现世,再到伐纣,最后一统,里面穿插着集合来的各路神仙鬼怪妖魔。
你现在的新剧,上来大笔一挥,主线是伐纣吗?
扪心自问,不就是给杨戬与苏妲己的爱情让路吗?
不仅如此,为了让这个更狗血,还要再加一个狐妖王。
现在故事主线是纣王+杨戬+苏妲己+狐妖王。
你们说这是翻新,我觉得更像是放大吧,把纣王那点宫廷艳情无限扩大,这叫新?
(我看的漫画《封神演义》那才叫新,对苏妲己,姜子牙,西岐各种定位重新用现代人的理论和看法进行重新解构,最终回归故事的终点,起码这个创新,主线始终稳在伐纣上,期间用科技等角度对法术的使用和大环境进行解释。
然而这个漫画,是96年出的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是不是我说的这样。
)现在的新剧,把伐纣这条主线的最开端,纣王残暴荒淫这块放大拍,加东西拍,这就叫创新?
异父异母的亲哥哥,喜欢自己的青梅竹马小妹妹,外界有个霸道总裁喜欢小妹妹,期间还有无数搅合得男女配角,社会上对小妹妹也有很多恶意,异父异母亲哥哥身世坎坷一路呵护。
你们这套个别的皮,请问,这和现在其他剧有啥差别?
中间再加点女主/男主觉醒一定要家破人亡,开头来个金手指,这套ABCD组合拳,打出了多少大会员烂剧?
你给我瓶子里兑水不说,现在还加香精,香精加的还是质量不行的,然后你跟我说,你们市场要包容,观众要用新眼光去看待,我去,那你有本事别用这个瓶子好不好?
你别拿这个瓶子出来晃荡行不?
那你既然你又要晃荡,还要勾兑,还想要节省成本,干脆往里面多加香精,还美名其曰,我们是新产品,我们是新上市,大家多包容,凭什么?
我们多包容,让你们把别的好产品挤出去吗?
如今都是这样的世道吗?
--端午节,我上来看到一位评论,甘拜下风。
他觉得这部剧非常有史诗级意义,并且引经据典:
首先肯定封神演义原著的思想性和高度
将封神演义原著媲美了国外的文学作品然后他说,这个剧最大的亮点是杨戬这个男主角啊!
我画好重点了,明天考三点:1.利用爱恨情仇,引发观众的共鸣,来描绘出杨戬的成长。
观众对你的爱恨情仇有共鸣???
2.杨戬这种身披光环的皇家特种兵,是封神演义的亮点。
杨戬在电视剧里智商为零的表现的确很亮3.在承认封神演义原著具有跨时代的前瞻性和思想性后,对于这部改编的电视剧中,“鬼扯的感情戏”扔掉后,就是这部剧的最大玄机所在。
大哥,你的要求很高啊开头把封神演义原著的跨时代性表扬了一番,回头又说,要让观众有共鸣就必须有爱恨情仇,再一个转头,又说,你自己都知道感情戏很鬼扯,扔掉后才是亮点。
大哥,你开车搁这原地打转玩呢?
这位评论大哥,我是服气的,我希望您一定要看完这个剧,吃透这个剧,您要是不看这个剧,这个剧就损失了一位文学家。
有人说在一千个人眼中当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新有人说如果总是原来的故事也会审美疲劳有人说我们应该多一分包容而不是斤斤计较可是这真的好么也许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只会认为杨戬和苏妲己是情侣九尾妖狐是男子也许以后还会出现姜子牙和他的七个葫芦娃哪吒演绎新版穆桂英传奇孙悟空乃是身娇体柔美少女唐僧也是娇滴滴的大姑娘上古时期轩辕黄帝和蚩尤用坦克导弹来作战甚至还有外星人坐着宇宙飞船来帮忙呃实在不敢想象好的影视作品带给人们的是精神的升华糟糕的影视作品带给人们的只能是精神污染当一些不可逆转的错误信号已经发出再想让人们回归正常的思想将是非常的困难总之是非曲直怎么选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每天踏进家门,打开电视看电视剧,最重要的一项功能想必就是放松了,谁愿意每天工作一天,上学一天,回家后来要打开电视钻研学术呢?
“做人啊,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心不是?
”于是我在晚上打开湖南卫视,看到了这部《封神演义》,能在湖南卫视黄金档播出还是能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看了开头,古装剧还是有点青春味的,于是便看了前两集。
整个故事是以杨戬为男主开展的封神故事,大概就是说杨戬的妈妈是个仙人,杨戬的爸爸是个凡人,杨戬是突破禁忌结合所生,而生来额头上就带有神奇的第三只眼——黑天眼。
这个黑天眼爆发时的能量足以毁天灭地,仙界领袖元始天尊便不得不决定对杨戬痛下杀手,但最终杨母瑶姬——元始天尊的徒儿,苦苦哀求,以自己的生命和魂魄消散为代价将这股力量封印,换取了杨戬一时平安。
机缘巧合,活下来的杨戬被冀州侯苏护收养,伴着美丽的妹妹妲己长大成人,最关键的是,前两集还表明杨戬和妲己的关系将进一步升温,会成为接下来故事的重要推进器。
乍一听真有点扯,杨戬和妲己还能好上了?
这还是我知道的那个《封神演义》么?
刚看前两集的观众一定和我一样发出一种疑问,可预见的是,剧情后面的走向也一定牵扯出更多的儿女情长,甚至连狐妖、纣王也一定会参与这场情感国度攻城战当中,所以,先别早早判定《封神演义》是狗血剧,也别说它要早早致敬经典,当我们发出“这还是《封神演义》”的疑问的时候,要我说,它本来就没打算是。
既然从争议出发,那存在即是争议经典古装剧的改变似乎总是存在争议,这版《封神演义》也自然不例外。
而说到翻拍古装剧,我想起一个人,多年前总爱翻拍经典的张纪中。
从《笑傲江湖》到《射雕英雄传》,从《天龙八部》到《碧血剑》,经典剧集可谓被张导翻拍了个遍,还出现了《小鱼儿与花无缺》这样与原著改动较大,但不失为我们还是爱看的一部电视剧。
但张纪中一直被骂,除了他的花边新闻,对原著的解读、另类的拍摄手法,以及不同于观众往常看到的剧目的故事情节,张纪中可谓拍一部,争议出现一部,他自己的名气都跟着上了去,以至于我这种边缘观众都不知道他其实在每部剧里根本不是导演,而是制片人。
张纪中制片人角色一览放到今天,不论是同期出现的几部经典翻拍剧,还是这部《封神演义》,好像都被冠以“篡改经典”的帽子,网络评价也是批评的多,但总结起来似乎都是在说“多么颠覆三观”“多么刷新下限”,可要真是突破没颠覆,这一部剧拍出来,没准真是没有任何意义。
网友评论新版《神雕侠侣》翻了翻这些景点的翻拍剧,发现有一句评论特别能打动我:丨“新拍剧就是服务于思想常新的人,没必要为过去的人的童年买单”这话虽然狠,但不失为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我们常常怀念年少时的经典剧集,未必是这些剧集个个都是良心之作永流传,很可能是在特殊的时期占据了我们的心智,让我们认为这就是“应该的”“最好的”,这是人们的正常情绪,自然可以理解。
《封神演义》也没打着非要让大家敞开心扉接受创新的旗号去看,它就是这么一部带着青春偶像剧情的奇幻片,如果说存在即合理,那《封神演义》的受众显然不小。
神话剧青春化,老瓶新酒会香吗?
《封神演义》的全书有一百回,主要写武王伐纣的故事。
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
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
最后是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而后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新拍的这一版本《封神演义》,将传统的神话故事与武侠故事结合,通过前两集看起来也是男主个人成长的路线,以杨戬为主角展开的养成系故事,怪不得有网友吐槽说这部剧也可以叫《杨戬传》《杨戬封神路》。
然而,如果按照原著去翻拍的话,显然就成为了一场以纣王为核心的群像戏,还原历史从来不是一个影视剧该承担的任务,以杨戬为男主的立意反倒多了几分另类,而人物的出场模式显然也是青春剧的套路:
杨戬
妲己
狐妖而这部剧的主要演员:罗晋、王丽坤、邓伦也都是青春剧、都市剧出身,显然,这部《封神演义》就是奔着吸引喜欢这一群体的观众去的。
“年轻化”“青春化”的古装神话剧已然见多不怪,然而即便在豆瓣上口碑不佳,或有众多质疑声音,也并没有耽误这些古装青春剧的收视飚红,以及演员们的被认可。
试想一下,那些刷了我们心智的电视剧、演员,哪些不是在我们少年甚至童年时候出现在脑海里的呢?
这瓶新酒并没差错,是我们的口味变了。
前几集剧中最让人起争议的莫过于杨戬和妲己的爱情线,有些人说这大跌眼镜,我觉得还要再等等看。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a widow for one year 》(《独居的一年》),这本书的作者欧文是作家村上春树的偶像,而这本书讲述的故事推进全靠人物的情感变化,比如男主爱上女主的妈妈,女主的爸爸爱上女主的闺蜜,而男主暗恋女主却不表白,女主最终爱上一个偶然遇到的路人等等,人物之间并没有什么非要完成的人生大事,但日复一日的生活推动他们情感的斗转星移,成为整个故事的助燃器,即便这些看起来有些“不伦”的感情在其中反复出现,也不妨碍它成为一部传世名作。
更何况本剧中的杨戬与妲己呢,他们在剧中的人物设定就是男才女貌,同时还有兄妹禁忌、家国之仇等因素牵绊,只要后期的故事线发展合理,人物的冲突制造、感情转折不生硬,这就并不影响这条感情线的看头。
当然,这部剧也一定有问题所在,至少前两集能看出来,在服化道具上也是值得商榷的,比如,这商周时期的人物服装更多以几何纹为主,过于华丽的样式存在在剧中确实不合时宜。
一部剧集的争议背后往往不是单单对这一部剧的思考。
翻拍必然引起争议,必然会被比较,这是任何剧目“新版的宿命”。
新版本的《封神演义》延续着神话青春剧的路数:青春系演员联袂谱写神话,在缔造一段爱情佳话。
然而,如果让情感成为一个故事的主要推进手段,《封神演义》的情感颗粒度相对还粗糙了一些,还有更多进步的空间。
不过,这一切的挑剔都是来自稍有鉴赏力人群的审视,而我们看电视剧,最终目的不就图个乐呵嘛,面对争议和过不去,俩办法:继续等等看,或者换台。
假若一部剧顶着《封神演义》的头衔,那观众期待的,自然是恢弘的世界体系和复杂的权力争斗。
你若想拍杨戬的个人史也行,但剧名也应该是《杨戬传》之类的,否则“欺骗”观众情感,也会遭到过激的差评积压了4年的《封神演义》终于开播。
作为古典神话大IP,《封神演义》的受众基础雄厚。
该剧首播收视率是湖南卫视这两年周播剧里较为亮眼的了。
奈何跟大部分积压剧和IP改编剧的命运一样,《封神演义》当前口碑不佳。
“毁经典”是大部分人对此剧的评价。
《封神演义》海报长篇小说《封神演义》据传是明代许仲琳所作,大概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全书一百回,主线是武王伐纣。
也即,小说《封神演义》是以历史事实(武王伐纣)为根基,在此基础上掺杂很多宏大的想象,集合各路神仙鬼怪妖魔的故事,最终归结到封神大业。
其实从小说角度评议,《封神演义》称不上“经典”。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如此点评《封神演义》:“其间时出佛名,偶说名教,混合三教,略如《西游》,然其根柢,则方士之见而已。
”在谋篇布局、小说语言、人物刻画等方面,《封神演义》比《西游记》逊色许多。
像《西游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牛魔王、铁扇公主等等众多传世的艺术形象,但《封神演义》大部分人物都平面、单调、乏善可陈。
阅读《封神演义》记不住几个人物,印象深刻的倒是各种想象力诡谲的法宝、绝技和神力,还有十绝阵、黄河阵、诛仙阵、万仙阵等兵阵的神化;除此小说中还充满奇形怪状的妖魔鬼怪,以及超乎想象的杀戮与惨酷,足够瘆人。
1989年版《封神榜》截图,比较符合原著色彩,非常瘆人《封神演义》虽然不是文学性方面经典的作品,但它的故事性令人称奇。
因此几百年来,《封神演义》在民间的传播度极广,可谓街知巷闻。
很多民众哪怕没有看过小说《封神演义》,也会通过父辈的讲述、戏曲、漫画、影视剧等形式对故事知晓个大概。
老百姓爱《封神演义》,一方面是其间怪力乱神的斗权斗法,与中国根深蒂固的民间信仰有相通之处;另一方面就在于,小说建立起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体系,让所有的想象最终有所依附,也能令人信服。
是否有独立的、完整的世界体系,是神话小说和玄幻小说的成败关键。
这个世界自成一体,有其规范、秩序、等级和价值观,它同时也是现实世界的另一种投射和反映。
一个独立的世界体系,既可充分张扬想象力,也可充分迎合世人的欲望和潜在心理期待。
小说《封神演义》开辟的一个世界体系,是“三教”体系,全书最核心的“封神榜”就是三教一起设立的。
这里的三教并非我们平时理解的儒道释,而是封神世界的三教:人教、阐教、截教。
人教的创始人是鸿钧老祖的大弟子太上老君;阐教的创始人是鸿钧老祖的二徒弟元始天尊,杨戬、哪吒、李靖等人都是他的徒孙;截教是鸿钧老祖的三徒弟通天教主设立的,“有教无类,万仙来朝”。
新版《封神演义》中的元始天尊小说中有谈到三教设立的原因,三教里要设立一个封神榜,又正值商朝将灭,便借此次王朝更迭实现一次天道轮回,看看哪些是成仙,哪些只能成神。
这个就是《封神演义》最重要的世界体系,也是它所有诡谲想象的来源。
后世有诸多改编自《封神演义》的文艺作品,虽然质量良莠不齐,但大抵都没有脱离武王伐纣、三教之争、封神大业构成的主线。
就影视作品而言,改编作品也不少,1989年版只播出5集的《封神榜》最符合原著色彩,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1990年版的《封神榜》影响力最大,深深影响了笔者这一代80后。
1990年版《封神榜》中傅艺伟饰演的妲己受众根基深厚,因此新版《封神演义》也备受期待。
此次执笔《封神演义》的是知名作家、编剧朱苏进,他之前编剧的《康熙王朝》《三国》《让子弹飞》等都颇受好评,擅长把握各种宏大叙事,观众也期待他能够还原出宏大的封神世界。
朱苏进对《封神演义》的改编的确足够大胆。
在商周更迭这一大背景下,他转变了整个叙事视角,故事的主线成了杨戬的成长史,以他的角度讲述姜子牙、妲己、申公豹等群体之间的斗争。
这些年来但凡改编《封神演义》,都会重新塑造妲己的形象,让这个人物从单一的红颜祸水变成有更多复杂内涵和变化的悲剧性人物,新版《封神演义》亦是如此。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编剧增加了杨戬和妲己的感情线,两人还是伪骨科兄妹情。
新版《封神演义》杨戬和妲己深爱彼此小说版《封神演义》的缺点是人物内心空洞,新版《封神演义》力图让人物更丰满,这是可取之处。
但就目前播出的剧集来看,新版《封神演义》可能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小说中原本独立的世界体系被取消了,原本宏大的“封神”格局不见踪影。
结合官方放出的剧情介绍,新版《封神演义》更近乎杨戬的“大男主戏”,他将“打开天眼,身负重任,逐渐突破自身限制,最终成长为拯救三界的大英雄”……
新版《封神演义》成了杨戬的“大男主戏”这是新版《封神演义》备受诟病之处,实在不理解,为什么好好的封神故事,成了妲己、杨戬、商纣王、狐仙等人之间的“多角恋”,好好的封神故事格局变得如此之小。
如果要重写杨戬的故事也无不可,但又为何冠上《封神演义》的头衔?
这就像猪八戒的“番外”,是叫《春光灿烂猪八戒》,而不是《西游记》。
说到底,假若一部剧顶着《封神演义》的头衔,那观众期待的,自然是恢弘的世界体系和复杂的权力争斗。
你若想拍杨戬的个人史也行,但剧名也应该是《杨戬传》之类的,否则“欺骗”观众情感,也会遭到过激的差评。
——刊于澎湃新闻——
是跌宕起伏的神话传说亦是真挚的爱情故事,这是一部包含了壮美爱情、正直仁义与人文历史的正能量古装剧,剧中角色英气逼人、仙气满满,新一代人气小生“狐妖”邓伦出演《封神演义》时,邓伦只有22岁。
他饰演不一样的男版“狐狸精”,并对女主小娥用情至深,千年男狐,行踪飘渺,指弹琴弦,神秘亮相!
喜欢邓伦!

两位老师化学反应太好了☺️
电影里的戏剧对话和两位爱人之间绝口不提的心声形成的互文性,最终化成车窗上寒气呵成的爱心画下句点。暧昧、微妙和旖旎的气氛一直在两人间流动,却不需要交缠的肢体甚至暧昧的逗引,女性之间自然而然的尊重和了解,就让情感好像在互相交错的凝望里悄悄盛开了。ps.这什么年上年下绝美宠溺好哄天仙配啊!不敢相信要是有后续真能在一起两个人日常绝对滋滋冒火花啊!再ps. 那个老公真得长得像一只僵尸猪啊!
一部小片子能探讨这么多东西,真的很值得推荐。从剧本到演员,整体上都很精巧、很用心,台词也设计得很有心意。虽然偶尔画面比较抖动,但仍然瑕不掩瑜。[剧透警告⚠]塔尼娅的个人魅力,两位老师之间陡然上升的感情,青春期无疾而终的恋爱,在儿童剧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大人世界,看完心情有些淡淡的忧桑……只能说毛子在这方面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还是很多的。
草莓酒
哇终于有词条了!ficbook上俄人写的同人文能有100篇了,怎么不算大热(x)俄人说其实有一丢丢吻戏被剪掉了。片子初剪一共有三小时,但制片说三小时没人看啦,剪成现在的成品。剧组特别穷,所以谢谢芬兰人支持⬆️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吗?这个夏天会成长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心跳共振的印记🥹
假期;颜值在线,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俄罗斯人的感情也跟东亚似的克制
夏天不要结束让我永远记住你眼睛的颜色。
“他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缝间溜走,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 它都将永远属于你...”细腻的剧本让这句“台词”更加贴切,两个人的性张力在每一场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喜欢最后的机场告别吻,小心翼翼又热情奔放,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喜欢,开放式结局也算是俄罗斯社会的happy ending了,毕竟生活的可能性大过体制的死气,我可太喜欢Tanya这样明媚的女性了,Maria的知性是多少人恋姐的答案,诚意满满的小成本电影,非常喜欢!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夏日戏剧节的吊桥效应。草莓酒、亚美尼亚婚礼、蛋糕上的巧克力面具、海边偷吻、“你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不要放生五千块买来的生蚝啊😭
海边那段简直太暧昧了。喜欢这种克制、点到为止有想象空间的安排。
没想到俄罗斯人对待感情也如此细腻啊,好喜欢拿下面具的戏,以及话剧和生活台词的互文。突然感动,今年看了好几部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家的电影,同一个世界依然会被共通的情绪打动。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
假期结束之后你还会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
吃饭和在车上的群像拍的太好了。几次感受到了压力底下的悸动。两辆车、两种身份,完美的依据两位成年人把群体切割成了两部分。形成了上行下行两条穿插的感情线。孩子们和戏剧老师先扬后抑,教导主任先抑后扬。剧场是转折节点。两个群体的情绪在话剧过后实现了转换。太漂亮了。两个面具拍在桌上的时候,连我作为看客都笑出了声。戏剧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是表演或者获奖,而是在意识到快乐短暂洒泪不舍的时候,我们能勇敢的说封存住这杯夏日的酒,夏天就永远不会离开。什么是真正的儿童艺术?不是表演我们心目中的孩子的模样,而是走进真的孩子,观察、融入她们。车窗上的爱心会被新一轮的雾气遮盖,再见了,玛利亚。最不幸的就在于,我们已经到了明白封存的酒也无法永存的年纪。未来不再会有我摔倒在你身上,也不再会有踢翻的那瓶酒了。
俩人之间的克制与隐忍真的是太绝了。
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
颜值都很在线 年下自由文艺会撩 年上也好宠她啊 结局很好品 “你知道她眼睛的颜色吗” 结尾那首歌好听的 不过吻戏是一点没看到啊 是我看的版本问题吗 对了年下好像年轻的kate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