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般的烂,或许是我的思想境界不够高,感觉被坑得很厉害,这根本就不是恐怖片,简直是重口味。
而且有些小故事是和你探讨人生哲学的,我去。
千万别被它的影名给骗了哦!
不是一般的烂,或许是我的思想境界不够高,感觉被坑得很厉害,这根本就不是恐怖片,简直是重口味。
而且有些小故事是和你探讨人生哲学的,我去。
千万别被它的影名给骗了哦!
卡里姆胡桑的眼球在卡里姆胡桑参与的电影中,眼球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意象,就比如著名的《下意识的残忍》,眼睛所能代表的东西,无非就是更为清晰的感知,更为具体的理解,而在记忆收集”里,眼球被具像化,向我们真正展示了硕大的眼球下所看不见的那些东西。
“记忆收集”本就是一个很好理解的故事,一位自称传记编写家的女人,在黑夜中无人涉足的小巷里,杀死一个又一个无家可归的将死之妇,并吸取她们眼白中的液体,将它们注射入自己的眼睛里,她因此瞥见了她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回忆,并以收集并感受它们为乐趣,在她看来,自己是困于肉体的另一种生命形式,为的只是感受那些独特的记忆,并且将它们记录在书页里,她同情那些生来拥有一切而现在一无所有只能依靠药品生活的女人,讽刺的是,其动力不过精神的幻欲,而她这位自诩脱离肉体的形式主义者却也做着同她们一样的事情,可见,自负并不是她所厌恶的男人独有的特征,而是所有能从弱小生命的消逝中得到满足感的人类的共识,是社会的诱导更是自然的规律,而她夺走了那么多“眼球"后毫无察觉,这便是眼球另外那片未知区域所遮盖的秘密,所有自诩的强者终将盲目的根本定理故事下半个部分,我们这位传记编写家在狩猎过程中,无意间瞥见孕妇的肚子,这个新奇的发现让她激动,她无比迫切地想去感受还未出生的婴儿会有怎样的记忆,在母亲一句句“你到底带走了我宝贝的什么?
“中,她似乎有些许动容,好似她伟大的事业遭到了根本性的质疑,就如同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一般,就好像世界本来就不需要被拯救也不会被拯救一样,她难得清醒的时刻却转瞬既逝,又一次被藏在了眼球的另一片区域里在肮脏却充满纯净记忆的破旧房子里,她思虑再三,最终将那管婴儿的试剂注射进眼睛里,结果可想而之,无尽的痛苦瞬间爬满全身,但在此刻,这个看似错误的决定,使她真正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英雄”,此时,她无欲可求,无念所思,被世间最纯粹的痛苦所环绕,而耳边嘲讽的声音,或许才是那位真正脱离了肉体的生命一一灵魂,婴儿本就是世上最纯净的东西,因为它们无知,无欲,它们的纯净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它们的灵魂还未于肉体和一,同样,险恶的社会并非诞生即如此,而是由人类所创造,所以此刻,她所能感受到的只有灵与肉分离的痛苦,灵魂裹挟着理智,那熟悉的声音指引她于此刻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是拿起笔记录自身所感,继续为伟大的事业添砖加瓦,而是拿起刀挖掉眼睛,释放眼球另一面所隐藏的秘密最后,在孤注一掷的痛苦中,眼球如气球一般破碎,书页满地散落,她到底是在看到沉重的真相后无泪痛哭,还是欣喜若狂?
最终,她走出束缚生命的那所破旧房子,在玻璃建造的金字塔下,毅然决然地走往相反的方向,她的脚步从未如现在这般轻松过,她的眼睛从未如现在这般明亮过,正如她自己所说"忘掉所学,便没有了想要知道一切的欲望州有时候闭上眼睛随波逐流感觉会更好“我现在什么都看不见了,但是我又能做梦了”(补充一句,无法做梦可能是诱使她收集回忆的一个因素,而那些回忆也只是她冥冥的幻想,但现在,讨论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而卡里姆胡桑的眼球,自始自终都象征着一样东西,那就是欺骗,在即将看到真相时,它会不遗余力地制造谎言,它是阻止我们与真理相遇的高墙,但当它被迫展现出另一面时,谎言编织的梦境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此时,它象征着痛苦与疯狂,亦是失去谎言遮盖的社会与人性。
这个故事的寓意再清晰不过,人们在一次次获得的成就中逐渐盲目,想要得到更多,想要看到更多,最终被肉体赋子的欲望与社会赋予的自负推到万劫不复的地步,人性的顺从与社会的险恶才是这个故事最为可怕的地方,而欺骗我们的眼球,则是这份恐惧最具像的体现。
“忘掉所学,便没有了想要知晓一切的欲望”大智若愚,是每位伟大人物的最终归宿,这让我想起 《心慌方》中唯一逃出异次元杀阵的那位天才傻子。
而在这个故事里,大智若愚的智者是一位变态连环杀手,但这并不是我刻意的过度解读,为何一位杀手恶魔不能成为伟大的英雄呢?
就好像一位精通数学的天才为何不能变成不能自理的傻子呢?
世界本就荒谬绝伦,,一颗不大不小的眼球,便是世界的缩影,而这颗眼球所延伸的故事,却不受大家的欢迎,到底是大致若愚还是大众若愚
平克弗洛伊德的猪pink floyd的《Animals》中的三种动物分别是毫无主见的羊,疲于奔命的狗和高高在上的猪,而这里的猪与“甜食”里的猪别无二致,但唯一不同的是,“甜食”的猪分为上下两等,上等猪拥有智慧,运筹帷幄克制欲望,下等猪贪得无厌,不懂节制最终成为盘中餐。
毫无疑问”甜食“是这部电影最好的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塑造得更为清晰明了的一个故事,其寓意流与表面,却也借此表现出更为残酷的真相。
故事开篇将视角切换到上层的猪圈,满地的残渣碎屑与下层的垃圾场别无二致,一位低级的猪正恳切地向高层领导请求原谅,他们的感情生活在低级猪看来幸福无比,无尽的甜食,无尽的欲望,双方的笑容在粉色的天空下格外明亮。
他恳切地寻问大猪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而在大猪的眼里,她与小猪一起享用甜食,分享欲望,可他看到的永远是胸前的巨大棒棒糖,胯间的奶油蛋糕,澡盆里的奶油泡沫。
这恰恰也是她最想要的,要是说小猪对大猪的感情是欲望中带有爱情,那大猪对小猪的感情则全是欲望,还有五分虚假的掩饰大猪说她不准备与小猪进一步交流,小猪反问我们不是一直都很好吗,你的朋友也喜欢我,于是他们就这样喋喋不休地无效沟通了许久,期间,大猪舔了几口冰激凌后将它扔到一边,而小猪却在因为吃太撑呕吐后继续把地上的残羹塞到嘴里,可见,大猪能够控制欲望,而小猪则是一如既往的贪得无厌,最终在小猪的一声声哀求中,大猪邪祟一笑后答应了小猪的复合请求,这显然是在与情故纵,可她为何怎样做呢?
第一段中,当小猪说起他们的关系时稍稍停顿,才将“情侣”二字脱口而出,显然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同她在一起更多的只是为了甜食,在他们低级猪的世界观里,没有比满足食欲更加重要的事情,而高级猪则不然,她们虽与低级猪有着对食物相同的欲望,但却渴望更为纯粹的东西,在她与小猪相处的过程中享受的不过是投喂宠物的乐趣,这进一步反映出了社会的阶层是多么的可笑,连高高在上的猪都会划分等级贵贱。
故事进入第二部分,在一片满是豪猪的派对上,大猪为派对带来了一位新的成员,在收到欢迎后,她向大猪坦言了自己克制许久的欲望,便抓起盘中的事物大快朵颐,即便酱汁弄脏了精心打扮的脸蛋,而一旁的大猪则不紧不慢地吃着,可见那只跳梁之猪并未真正克制自己的欲望,放眼整个舞会,大猪们正就着甜食与自己的伴侣起舞,互相舔舐对方脸上的食物残渣,一些年老的大猪们将甜食放在输液袋里,注射进体内维持生命,此时,大猪一声好戏开场震慑了全场,只见一位肥胖的男人被几位身穿白色屠宰衣的男人拖了出来,这正是那位贪得无厌的小猪,所有的大猪们都赶来围观,其中一位屠宰员砍断了他脚上的经络,小猪恐惧极了,慌忙祈求大猪的怜悯,并询问她为何如此恨心,大猪对此不屑一顾,回答了第一幕谈话时早就说出的真相,而这况且就是小猪人头落地都不能理解的,随后,屠宰手们如同对待动物般将他倒挂在担架上,剖开他的肚子,而那些饥不择食的大猪们早就急不可耐,疯狂地分食着小猪的每一个器官,连虚弱不堪的老猪也闻味而来,与大猪共同分享小猪的心脏,在小提琴的优美演奏下,一场饕餮盛宴正式开幕最终,小猪的头被大猪平方在餐盘里,高层权贵正在吃最后的晚餐
故事到此结束,区别于“记忆收集”那暗中带明的晦涩手法,“甜食”则是将暗示做到了极致,从大小猪的对话中不难看出,这并不是对底层人民的压榨,而是同类间的相食,而可笑的是,在猪这一社群里,也衍生出了如社会一样的三大阶级,贪得无厌的小猪,克制欲望试图攀上高层的跳梁之猪,还有运筹帷幄,冷酷残忍的大猪,他们创造唤起人们无尽欲望的甜蜜食物,施舍给狗,羊,以及最低等的猪,狗吃羊,猪吃狗,而他们则毫不费力赚取着下层生物的财富,并无比渴望高于甜蜜食物的鲜血人肉。
在甜蜜糖果与粉色天空之下,所有人都是那只待宰的肥猪又何必将人们分成三种动物呢,人类本就是那些自相残杀的猪罢了
有很多人说这部片子粗制滥造,就整体而言,没有精美的特效制作,但是你要只追求视觉效果那这个片子确实不符合你对于电影所认知的单调的口味。
这部电影无论是细节镜头刻画还有剧情发展,相较于内地大陆片子真是好的太多了。
五个短片,五位导演。
从不同的角度来解析这五个故事,1.蟾蜍之母。
镜头剪接的非常好,导演把巴黎街头以及自然的景色原封不动的阐现给我们。
只是剧情发展内容略显不足,让人最后也没有明白蟾蜍之母的具体来历和她所代表的是什么。
但是如果把这些都阐明出来可就不是短片了。
我们可以理解成,一个巫婆,利用人的心理阴暗面和犹豫的情绪来制造出幻象让人做出令自己后悔一生的事。
我们可以看出男主最后在车里发现他女友的尸体时那种崩溃以及内疚的情感。
当他跪倒在蟾蜍之母的脚下时的那种绝望,就如同知足跌入了地狱一般,再也爬不上来。
2.我爱你。
故事发生在德国柏林,大家都知道,德国日本的生活节奏极快,尤其是德国人,他们日常生活严禁肃穆危机感跟日本人一样强。
所以总会有一些人受不了这种精神压力做出一些突破心理极限的事。
具体不多说。
男主早上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厕所,手上有一道很大的伤口。
然后给妻子(已经好几周没有回家了)和好友打电话,却没想到二人在一起背着他早已经做出了他意外的事。
妻子上楼收拾东西要离开,并且和他摊牌,妻子平淡的说出了一切令人难以接受的真相,但她是故意的,因为男主实在让她受不了。
当淫荡的妻子说出肮脏的真相时,观众都难以忍受这个恶毒的荡妇。
但是男主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软弱的求她留下,这是观众又觉得好像有点理解那个荡妇为何忍受不了这位顽固男了。
在一系列反序穿插的镜头中,我们仿佛都已经看到女主和她的情人已经离开了男主去开始新的生活。
但是现实把我们和男主有揪了回来,残缺的镜头告诉了我们真相。
男主拉开浴室的帘子发现浑身是血躺在鱼缸里的老婆的情人,卧室里,阿莫躺在床上明显已经死了。
女主的鬼魂还在收拾衣服,回头对着抱着自己尸体嚎啕大哭的男主说,我要走了看你这次还怎么拦我。
但是男主拿起身边杀掉女主和奸夫的刀,拉开了自己的脖子。
血噗噗的往外涌,他抱着阿莫的尸体还在说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我要是阿莫我该哭死了尼玛啊劳资死了都逃不掉你。
试想,一个渴求自由激情却淫荡的女人,和一个温柔软弱却顽固的男人在一起,当然女方会很崩溃。
有的时候,爱多了并不是件好事。
无论是给予爱的人,还是接受爱的人。
3.wetdream:一个奸诈自私滥用暴力的男人,一个明明不甘于隐忍却又被迫忍受的女人。
我们该说谁贱呢。
男主对女人的爱貌似只来自于肉体的感觉和Lust,对于已经没有新鲜感的肉体他自然而然的就可以随手抛弃。
但是女人不同,她们追求的不是肉体的爱而是精神。
这就是二者不同的阐述。
所以受伤的自然是精神方面占主导的唯心主义的女人。
一边是甜蜜的婚礼,另一边有人在婚礼上割腕。
虽然活下来但是留下的伤疤却从悲伤转变为复仇的力量。
男主开始日日夜夜做噩梦,最终在女主让他分不清梦与现实中受到应有的惩罚和折磨。
唯物主义有时候确实很魂淡,但是唯心主义有时候耶确实很烦人。
4.没看懂,有关于生死的阐述神马的大道理最烦人了。
5.收集记忆。
一个女人,靠写故事传记为生。
但是她收集素材的方式很特别,她只选择想死的女人。
她能看到她们最痛苦也最饱满的人生。
她认为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很有意义。
她杀死她们夺取他们惶恐的生命为她们写下专属于她们的故事。
但是她忘了她自己,她的生活的状况也很糟糕,她的人生也很灰暗。
一次意外,她明白了生存的意义。
她的眼睛瞎了,她再也不会写故事了。
但是这次她终于可以做梦了。
有的时候太过于沉浸在别人的故事里,反而忘了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鲜活者的故事。
6.甜食。
爱过头的甜蜜,终究变成苦涩。
甜蜜过度,没人知道下场会是怎样。
关于最后一个故事 恋爱时让你百般甜蜜 让你觉得你就是最独一无二的 最幸福的 你也觉得她是最适合你的 别无所求了 让你沉沦堕落心甘情愿 看不见别人 只看得见甜蜜和她 到头来她说不要就不要了 觉得你无聊恶心贱格傻逼 肥男人一直强调“我爱你” 强调对方没什么特别 强调曾经多快乐 强调机会 强调为了她自己做出了多少改变 其实你就是个食之无味的甜筒 最后被她丢在地上 她之所以舔手上化掉的奶油 只是因为她贪恋恋爱甜蜜的感觉 但不是你了 然后恨恨离开你 留下你跟恶臭腐坏的甜食 你也贪恋那甜蜜的感觉 即使你的世界里甜蜜已经变质 你还是要吃 即使呕吐 她离开你后依然有自己的世界 她的姐妹团神马的 其实在一起的时候就一直说你的坏话 现在也是一样 她们是变态的 至少你是这么觉得的 但是又如何呢 你笨 没办法 死在她们手上还要口口声声的说“我爱你” 最后又一个输着奇怪液体的蠢男人也过来和她一同舔舐你的心脏 又一个离开既定生活去跟她恋爱的人吧 而且踩着你的坟墓 每一个故事都以女人为重心 而剧院里说故事的是个男人 导演应该觉得是他自己本人吧 结局是听故事的女人变成了说故事的人的可怕的面孔 躺在了“棺材”里 听故事的人最终会变成说故事的人 导演心里还是渴望着伤害过他的女人也重蹈他受到过的伤害吧 “想要闭嘴先闭眼 我终于可以做梦了"
其实第一个故事不算啥吧,看烂了都。
比较喜欢“我爱你”的故事,典型的极致到变态的爱,若男主角最后没有自杀,只是后悔,那就没什么了,就是最后他的追随,以及那几句“I LOVE YOU……”还是看得比较过瘾的。
然后最爱的就是“糖果”了。
喜欢里面女主角的所有造型,最后一个比较哥特。
最有印象的是那个打着糖果浆点滴的病人。
其实这个没太看懂,怎么最后就去吃人了。
喜欢电影的封面,当时也就是看到封面才去看的,还不错吧,故事的质量层次不齐
讲的是一个女孩到剧院听诡异的木偶讲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最浅显也拍的比较正经的一个。
讲述一对男女到法国比利牛斯山旅行,遇到了蛤蟆精(本土翻译一下就是这样)。
蛤蟆精一下是老妪一下又是美女一下又成为会走路的蛤蟆精样子,估计是向孙悟空求过经,然后还强奸了男猪,女猪被吃了,男猪誓死不当妖怪的山寨夫人,也被吃了。
第二个故事,这个真不恐怖,我还以为是在看韩剧,那无聊的剧情,就是女猪是个荡妇,然后男猪很痴情,女猪背着他各种绿帽子。
拍的是最后两个人要分手的情况,然后两人对话支撑了整个故事,最后自然是得知真相恼羞成怒的杀人了。
他居然还失忆了,尼玛最后发现女猪死了就也相随而去,尼玛地狱黄泉陪你走。
第三个故事,(不知怎么回事,电影字幕,声音,画面都不是一个步调的,勉强弄懂过程),男猪和女猪两个人是夫妻,男猪可能有暴力倾向,打过女猪,然后两人关系不甚和谐,甚至都癫狂。
然后就是一个梦境套一个梦境的,主要是女猪在每一个梦中虐待男猪。
男猪每次闭眼,告诉自己这是梦,然后数3声就可以醒了一层梦,结果最后一个梦中,女猪把他的四肢都剁了,然后用夹子把他眼皮夹下来了,然后疯狂的大笑,“啊哈哈哈”。
此故事中有女猪把男猪的那话儿拿来煎早餐,男猪可能是情人吧被类似五马分尸那样断肢,夹下眼皮,等几幕CULT。
第四个故事尼玛真心看不懂,母亲戴着女儿的公路片,又短又不知所云,两人对话各种拖拉各种慢,急死人了,最后故事就像没有高潮的流水账一样。
无语。
第五个故事,一个女人杀死其他人,抽取其眼球内容物注入自己眼球,就可以看见那个人的记忆。
然后拿笔记录下来。
一个怪异变态作家。
叙事一般,还是太不紧张刺激了。
第六个故事,绝对的cult!!!!叫“零食”,然后其中有男猪被割头,剖腹,内脏到处丢给一堆烟熏非主流视觉系的男男女女作为零食。
那个女主哟,尼玛拿着个血红的心脏,慢慢悠悠地舔,还对着镜头放电,我擦,尼玛要吃就吃撒!
最后又不吃,真是急死人了!!!
总体来说,要CULT又不是全片贯穿,基本上就是平淡叙事,忽然几幕血腥的,要离奇鬼怪又叙事不好,没有紧凑没有高潮。
其实我觉得唯一称赞的,就是贯穿故事的剧院和女猪,最后那一幕女猪成为木偶、讲故事的木偶成为人也比较赞。
女猪的表情非常到位哈哈,符合气氛,她样子有点眼熟,好像演过其他恐怖片女猪,忘了。
只可惜故事都讲得太烂了,导演啊,编剧啊。
刚看完这部电影,其实有很大部分我是为了满足我那颗猎奇心的的确,这部电影真是从头到我满足了我猎奇的欲望这部电影说的可能都是身边发生的事情虽然略有放大(其实不是略有吧。。。。
)我是最喜欢“事故”这个故事的特别是小女孩问麻麻:麻麻,为什么我们要死?
麻麻回答说:因为要释放空间给刚出生的人啊真是个好答案!!!
其实第二个故事的结局我也是很喜欢的就是全部人都死光光而且男主死的时候还不断地跟女主的尸体说:I LOVE YOU其实还是很感人的其实男主也没做什么特别极品的事不过控制欲和神经质的确有点过分了反正婚姻的后期总是没有激情的关于女主为什么离开她自己也解释了我感觉这个女的略略偏M啊而且看到最后幻觉的女主要离开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是女主的思想呢还是男主的幻觉呢(从一定角度说明男主的神经质到一定境界了吧)最后的结尾我觉得女主始终没有逃出男主的魔掌嘛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可是这个部分叙述手法我个人不太喜欢有点像倒序。。。。
反正看到后面我略略有点想吐槽与这个相反的是最后一个故事SWEET女主的造型很讨我的喜欢相反男主真的是!
@¥#¥#……%¥&……%…………*&(*这个故事的结尾是男主被带到女主朋友的宴会上然后就像猪一样宰了以后吃掉和之前第二个故事不一样的地方是女主他够狠心,把这个像猪一样的男人给宰了其中里面的内涵我就不多说了特别是最后的晚餐即视感你们去感受一下吧而记忆收集和事故这两个故事我都很喜欢虽然他们都有点致郁不过我感觉他们所谈论的话题是满致郁的事故小女孩想了解的是死去这个问题而记忆收集说的是人生回忆和生命来源真是满满的忧郁啊记忆收集说过老女人的记忆是最痛苦的(我忘记原话了)而且女人是痛苦的承受者所以她一直杀死那些很痛苦活着的女人当然,他们想不想死我不知道终于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孕妇于是对小孩的记忆和感受有兴趣了她认为这样能解开生命的终极问题其实他是解开了,反正没有人知道其中那些哲理性的东西我就不说了说到事故这个故事,真是从头到尾的致郁啊虽然有些部分也很治愈,但是哲理性太强了我就不在这里说那么多了。。。。。
至于和蟾蜍之母和剪JJ这个故事我就不说了因为我也没看明白以上
本片以一个充满奇幻又带给人恐惧感的剧院为主题,展开了六个毫不相干的故事。
而这六个故事最终也没能诠释一个寓意深刻又引人深思的主题,反而和结尾毫不相干。
这点多少会让看到最后还在费尽心思寻找联系的观众有些失望。
最终看戏的女人变成了舞台的一员,这就好像变成了影片的第七个故事。
尽管是这样,当我反观这六个离奇故事的时候,还是会感到一丝的喜悦,六个故事虽不相干,但每个单拿出来,还是能让观众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已是深夜,为了尽快看完,跳过了很多部分,但每个故事也只是跳过开头一点点就老老实实看完了。
从蟾蜍女巫到变态美食聚会,每个故事在一开始就能调动起观众的兴趣,而且绝对离奇。
再加上拍摄手法注重细节且到位,音乐搭配合理,台词简单却不是空话。
相信这六部小电影满足了众多观众的口味。
虽然可能有些镜头过于血腥但也绝非和(电锯,弯道)是同一类型,而且与传统的美式血腥相比,本片加入了欧洲元素,让有些难以突破的美版血场也增添了不少新意。
此外,小而精且不失平衡也是本片的另一个亮点。
六部短片,在还都不算凑数的基础上,导演也很好的把握了影片的整体感,让六个分散的片子整齐的排列成了一队,没有站的靠前的,也没有站的靠边的。
让人觉得,再怎么不相关,他还是一部电影。
总之如果你觉得本片和你的预期有些差异,那不妨你就当作看了六部电影,虽不是什么杰作,巨作,但也值了. :)
蟾蜍之母:老巫婆实力撩汉子,出门别乱认识人就对了,千万别认为和一个人有共同话题和爱好觉得聊的还行就放下防范意识了,男的不会想这么多就容易上当受骗了呗还答应人家去呢这智商真像我。
有时候表面的假象是深不可测的,不过电影来说深山老林里面的雾倒是做的很好,男主想逃出去的时候,雾就遮住太阳了,刚好和前面看到的路牌里的标识相呼应,无限循环,是没可能走出去的,雾的细节让我很欣慰,一股给人阴气很重的感觉,加上湿答答的画面,整个感觉又上了一层,就看观众会不会联想了。
我爱你:爱到令人窒息,两个人都有病啊。
那样的爱无时无刻的监视和管控能得到多少回报,低效率低回报,爱的方式错了,切了血管笑着说我爱你也没用,病态到了极点,所以啊,爱之前觉得自己挺厉害的都在自己的掌握里自己也很享受那种无死角的爱,爱之后又发现自己承受不起,更何况故事里的女主还是水性杨花,这就没得说了。
梦遗:梦的后遗症么,这故事剧情有点跳脱,没怎么看懂,男主出轨是毫无问题的了,自己的负罪感强加在妻子身上,到最后梦境现实傻傻分不清,我也分不清了,反正出轨这种事儿每个人有每个人看法吧,至于女主,真不能有电影里的报复心理,我都看呆了......有句话倒是挺打动的:那个和你结婚的女人,那个你曾许诺爱她直到死亡的女人。
爱了就是一辈子的事了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这么做也不是不行,煎熬的是自己,事情告一段落了留下的记忆也是自己,出不出轨也是自己,难道勾引就是小三的错了?
小三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
事故:超哲学,看得我心堵得慌,生死问题是一个小孩子能理解得了的么,镜头切的有点晃,关键是老人的行为和眼神给女孩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果然,不能给小孩子看不适宜他们那个年龄该接受的东西。
看了很久之前发表的一篇影评再此持一致观点。
记忆收集:设定不错,不过......这明显不对了诶,太冠冕堂皇了吧,因为自己喜欢所以就作出伤害别人的事,别人有别人的生活方式,不需要任何人去干涉,会有固定人群去做各方面的相关工作,女主倒好,强夺来满足自己么,简直丧心病狂,抢来的东西说到底都不属于自己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凭什么就认为她们该死,命自有天收啊,后面瞎了就没明白了......是看了太多人的经历迷失在黑暗里了么。
干涉他人之前不要忘了道德底线和人该有的善念。
即便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也是啊。
甜食:最后的晚餐细思极恐,表示再次不明白。
最初的理解是认为女主和男主一样爱吃,通过吃来建立爱情,发现维持不了多久,这告诉我们,想要去维持爱情是要靠双方经营的,你想经营啊但不能死指着一个方向不会转弯啊,男主爱的也是没谁了,心甘情愿是你的,她累了,不想了,觉得没意思了,所以啊......最后的晚餐就是你了呀,爱的越深陷的越深,但也制造了回忆的假象,都提取了美好的回忆,甜蜜的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只求爱的人能回头,殊不知她已经变的残忍不堪。
电影里的话很疯狂啊,没想到会有分尸这一幕,还是理解不了想表达什么,唯一觉得血腥的一幕了。
结局看戏的变成了戏中人,而人偶慢慢的变得有人样了。
给低分吧,不合适;给高分吧,不值当。感觉父女俩太i了,其他人也陪他们一起i。或许影片就是想广袤空旷的空间之上,构建/展现这样一种人与人疏离冷漠的关系?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3.5
没看太懂,但是摄影很不错💦💦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慢节奏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摄影机运动和色调感觉就像是在看基氏,摄影太棒了,时不时响起的惊悚配乐很creep。hooker,街边卖书的老大爷,义无反顾追女孩的少年,气象站的中年女人,冲动离家的女孩,沉默的父亲,好像全片没有一个人笑过呀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BJIFF 240425 党史馆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