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的声音
Golden Voices,Kolot Reka
导演:叶夫根尼·鲁曼
主演:玛丽亚·贝尔金,弗拉基米尔·弗里德曼,伊夫林·哈格尔,乌里·克劳兹纳,伊丽莎白·孔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语言:俄语,希伯来语年份:2019
简介:数十年来,维克多和莱雅·弗仑克尔都是苏联电影配音的黄金搭档。所有进入苏联银幕的西方电影都是由他们配音的。1990年,随着苏联的解体,就像成千上万的苏联犹太人一样,弗伦克尔一家决定移居以色列。然而以色列不需要会说俄语的配音艺术家。在以色列的头几个月里,维克多和莱雅试图找到可以施展才华的工作,但没想到引发了一些意想不..详细 >
biff03/苛刻的讲,是个有趣的小故事。但是一首配乐从头到尾,摄影毫无构图美感,真的还没有我爱我家好看。尺度很大倒是惊到了,值得欣慰。
3.5分。 #北京剧院 影院体验以及观众素质让我不舒服
2020上影节第一部。也是时隔6个月再进电影院。特别记录下。
结局有些仓促,无非是一次空袭让两人重拾爱情的片段,而我更希望看到的两人的俄语配音,在电影中并无太多展现。#北影节第一场#
BJIFF2020·02
北影节总算看了个好电影了。90海湾战争期间,苏联一对老配音演员移民以色列的故事,也夹带私货的致敬费里尼。几乎有解体后沙赫纳扎诺夫那些伤痕电影气质。
配音演员的演绎也是译制片的一部分,他们不仅仅是“鹦鹉”。客居异乡放大婚姻危机,遇上因新工作带来的“第二春”,两个人的世界在喜剧的包裹下重建。
丝路电影节观影,现在在写点评我都忘了当初看的啥了,印象最深的还是配音以及打电话的桥段,感觉在电影中看电影这种场景都有各自的韵味
温馨可爱迷影又有趣的浪漫小品,在苏联解体、以色列移民、海湾战争的时代洪流下,一对儿老年配音演员的转业和婚姻、人生的“转场”,审查制度和盗版片,色情与暴力、战争和灾变等主题举重若轻地融入到鎏金一般的光泽和声线中,同时触及了婚姻中的独立和妥协、艺术创作中的模仿等主题,前半生学着成为别人,“解体”后学习成为自己。
非常黑色幽默的一部电影,致敬费里尼的一部电影。不过我个人认为这对夫妻不是很适合,做朋友可能更快乐。
好看
“任何人都不应该仅仅因为出生在苏联,就只能看那些垃圾电影。”
@以色列电影周。也是为费里尼而来,not for you哈哈…有点阿基,配音演员夫妻移民以色列后的艰难生活,俄式乡愁,处理的举重若轻而不轻浮。八部半确实在莫斯科拿了奖,所以因为配音演员的坚持让这部电影在苏联上映是真事?最后观众们戴着防护面罩也要看月吟,颇有看到死的精神,毕竟是院线能看到费里尼最新作品的时代呀!不应该因为出生在苏联就只能看垃圾电影呀!虽然还是会想念苏联的审查制度哈哈哈…看到有staff叫get taxi…
一曲时代情歌 结合了特殊历史背景,语言文化隔阂, 对经典电影的致敬和看似完美的伉俪式伴侣关系中的磕碰遗憾与浪漫 短小却又散发着隽永的留香
小品电影,虽然结局比较草率,但是看着还蛮开心的
“I came here for Fellini, not for you." 世界上最纯情的告白。
好喜欢影片的幽默与情感的处理。
上世纪90年代,两位前苏著名配音演员移居以色列,人生境况不同了,阳春白雪也得放低姿态谋生,现实往往迫得人难逃窘态,这其中的各种滋味被提纲挈领地呈现在银幕上,人生是否就这样了?是否还有新的可能性?想必很多一把年纪了还得重新开始的人都有过类似的忧戚,虽然不喜欢片尾在危险来临时飙车去找人的俗套情节,但最终两人平静如常地走在街上的画面,让人原谅了那个突兀。可以说,叶夫根尼·鲁曼的这部影片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火候。
Phone sex huh, background voices matters
惊喜有趣又可爱 内容贯通 致敬费里尼的同时也是给影迷的礼物呀 全场数次爆笑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