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集略显老套 感觉经费也不够,特效镜头都比较敷衍,出场的几个机器人看得我尴尬症都要犯了,第八集真是惊艳,后面两集感觉很真实,都是身边事儿,第九集一开始看感觉剧情很夸张,但是仔细一想离我们也不远。
第八集最后的反转看的很是过瘾,如果有第二季的话希望剧组多点经费哈哈哈哈,多加点特效,特效再精致一些。
————————本文仅用于自己日后回想剧情 毫无文采 ————————第一集一个读心术女人,远程对抗议者群众读心,被发现群众队伍中一个面具男扔了燃烧瓶被躲过,男主追到手,押送警察局,(读心者面部都有红色疤痕),大家都很忌惮读心者,新出台的《反读心法》让所有人恐惧,群众反对并有反抗组织,警员也讨厌他们,读心女人读出了燃烧瓶小伙伴的窝点,警员一起去剿匪,窝点发现了一堆面罩,读心人发现他们无法读取面具人的心思,读心人都住在一起,他们也排斥为警察工作的读心人。
调查发现面罩制造者可能为科学部门的人,女读心人通过读心网络搜集到了关于亚麻布的信息,找到了城中8个制造厂,警员们去搜集。
联邦高级长官发现了读心人是无法穿透面具的,女读心人通过读心网络找到了被威胁的读心人位置,高级长官说有人在大量制造面具。
面具对读心人起到隔离作用,可以静心。
女读心人爱惊叹警探,上床之后,警探去调查面具制造场,碰见了多年前退休的科学部职工,职工说对探员之间就很感兴趣,原来是探员的功能就是屏蔽读心术,女读心人本来是爱他的,结果发现被骗了,让警探放开思想,女读心者读取后发现原来警探只是监视女读心者的,女读心者不在相信警探。
:我想第一集讲的可能是隐喻现代互联网的隐私性,大家可以随意窥见他人隐私而被窥者无能为力,当你想要加上一些防护措施反而还要被打,然后撕下你的简易面具,甚至逼急了给你来个人肉。
编剧更进一步设想了一个完美无法窥探思想的生物防护措施(就先现在这样……)不主动透露思想,窥探者无法获取任何信息。
当主角解放安全枷锁后,女主窥探后还是失望,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表面上可以恭恭敬敬,一旦撕破脸皮就真的是坦胸露乳了。
真的感觉上个世纪的人的科幻想象一样那么厉害,科幻永远不落后。
1the hook maker“读心人”的存在,如果在好莱坞大片那就是“X教授”,但如果是一个小群体,作为特殊的人群,自然会被当成“异类”而被大多数“正常人”排斥,排斥的结果也肯定是社会最底层甚至被监控被歧视。
更何况,他们是“读心人”,谁又愿意被“读心”,正如那个maker教授所说“思想是人类的唯一自由殿堂”。
我觉得教授是大好人啊,为什么要抓他呢。
我有个卑鄙的想法“正常人高层”害怕“读心人”又想利用他们。
而“读心人”的反抗,到底是争取人权,还是正如“正常人”害怕的,他们还是想窥探思想,凌驾其上,因为他们毁掉了面具。
我觉得是毁掉他们公平地位和平相处的机会。
面具其实是让彼此变得平等,因为,面具只是象征一种可能性,以后完全可以制造“眼镜”挡住“读心人”或其他更便携的,完全可以双方平等合作商量。
但是,没有,双方都没有。
我知道,这肯定是影射当时50年代的现实,但我不了解那个历史(当时美国处于麦卡锡主义的白色恐怖。
政治审查和迫害严重,全国受牵连的共有 2000 多万人),我感觉还是讽刺政府的多。
好啦,回到男主女主,“you can read my mind,but you can't read my head”,这句也是经典啊,我也不知道男主是否真的因为彼此相处而爱上女主,但很清晰,女主被欺骗了,很伤心。
2 不存在的星球在未来,地球一般都会毁灭。
星际旅行,“星芒之梦公司”是个弄虚作假的旅行公司,也许,宇宙并没有那么美丽,只能通过“色彩增强”、“粒子碰撞放大至恒星级”来把简化的幸福放大,他们的工作也许就是“编织梦想”。
而有钱的老人家想回到奶奶的故乡“地球”,想体验奶奶曾说过的“森林、瀑布、溪流、游泳”,也许听人描述的美好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我至今记得“金阁寺”。
为了钱,小胖子决定鱼目混珠(他虽贪财但心肠不坏,从结局可知。
而机器人管家不愧是机器人,冷漠而忠心,为了主人的“圆梦”,管男主去死),男主也刚好被打击(剧情需要)。
重点在于,那场梦,爷爷奶奶附体之恋。
“你有梦过我吗?
”3通勤者一开始很悬疑惊悚,我也是到了最后才理清剧情。
梅肯高地,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也是一个虚假的世界,一定时间点从某列火车跳下可以到达。
功能是:进入后再出来可以“改变”自己世界,消灭曾经的痛苦,记忆手术后痛苦不再存在(其实就是“无限月读”),主角的痛苦是“有个类似精神分裂躁狂症的儿子”,于是儿子消失了。
(看到这我还以为是主角有精神病,幻想出儿子)反正我理解到的主题是“那不是痛苦,那是爱”,不能逃避现实。
尽管消失了对儿子和父亲都好,但那是虚假的。
其实我觉得“梅肯高地”那些离不开的人,就是从火车上跳下来的不堪痛苦的自杀者吧。
4or5 real life通过仪器,两种生活,不断来回,可以选择,到底哪个是真?
“当你做梦时,你依然是你自己,只不过不是现在的你”。
没想到,主题是“每个人都想为自己的罪过惩罚自己,哪怕那些罪过是假的,因为不知道自己是否配得上美好的生活”6 human is“如果牺牲,爱和善良都不是检验某人是否人类的最终测试,那什么才是”这么一来,他喜欢的到底是变形虫,还是曾经的丈夫,还是丈夫,还是结合后的丈夫?
7 the father thing外星人入侵,会占据身体和记忆,跟上一集刚好相反,南小主杀了他爸爸并推动反抗。
因为是大量入侵(跟上一集的区别),尽管假爸爸对妈妈变更好,但还是不行,假的就是假的。
除了色调偏暗,也不知实际要表达什么。
反抗?
外星人占据人类身体的恐怖,一直环绕不散。
8自动工厂这个故事很精彩。
战后自动化工厂反而成了统治地球的存在,它自认“为消费者服务”,更为可怕的是,原来消费者没了(战争的可怕),于是创造人类出来做消费者,“一切都是可取代的”,可是创造的人类不知道自己是替代品,产生了爱。
于是工厂创始人毁灭自己的工厂,因为它变了,不再是造福人类,而是控制人类,在她看来,那些人已经是人类了,于是她和男主就快乐活下去了。
9.安全第一自由和安全,这就是个隐私的问题?
恐怖袭击的谣言是对真实的垄断,说的不就是美帝吗?
就知道那个女孩会被耳机骗,哎,肯定要这样被骗的。
很久没在豆瓣上发言,今晚刷了三集Electric Dreams,胸口闷了几句话,不抒不快。
作为PKD的死忠粉,我真的非常失望。
情节蹩脚、人物单薄、表演僵硬,从视觉上来说,整体的场景设计和呈现效果都只是捕捉到了皮毛、模仿出了样子,却并没有抓住PKD风格中灵性与厚重并存的质感,没有抓住Cyberpunk、抓住Dystopian的精髓。
对于架空世界观的Sci-Fi,特别是PKD充满省世感,社会评论,以及无与伦比的想象力的作品来说,让观众相信和理解不同故事中世界构建的肌理至关重要。
期盼看到这个剧集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这之间,Blade Runner 2049也在院线上映了,我也拖家带口去影院连刷数次。
从风格和形式上来说,我认为Blade Runner 2049很好地呈现出了PKD的反乌托邦灵魂。
视效的调性,人物与情节的塑造,无一不在为构筑整体宏观世界做贡献。
虽然我对故事的走向以及表演方面对于影片还是有一些质疑,但就创作者对于荧幕语言和影像艺术的把握来说,我充满敬佩和感动。
当然,电视剧本就与电影有着类别性的不同。
创作时长短、资金支持低等客观因素或许会让主创能够高质地交出延续性极强的作品显得更加困难。
但这并不能作为科幻剧集盈满硬伤的借口—Charlie Brooker的黑镜系列,同为成本并不夸张(至少前两季是如此)的剧集,却在三言两语间便搭建出引人入胜的别样世界。
对于细节的把控,着力点的平衡,以及人性的剖析让黑镜系列有口皆碑—作者和创作团队真的动了脑筋,结合精妙而相对简洁的视觉和扣人心弦的故事脉络,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充满惊人完整性的小宇宙。
相比之下,Electric Dreams这一次拿出的结果,显得仓促和幼稚。
我想我可能还是会继续看下去,希望后面的几集能够有所改善。
深夜发文,逻辑不甚清晰,还请见谅。
个人真的很喜欢这种哎,各种脑洞大开。
一口气10集看完,这两天除了上班睡觉就是在看这个剧。
菲利普迪克真是大师。
不过虽然脑洞很大,但确实质量参次不齐。
按喜欢的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吧。
1、自动工厂(设定很惊艳,黑镜的《机器狗》灵感应也来源于这个)(顺便:瘸腿小哥好帅!
)2、柯林站(有哲学思辨的味道。
我们不要虚假的梦幻泡泡,痛苦的真实更好)3、真假人生(简化版《盗梦空间》。
还有最后的那句“虽然很多人没犯什么错,但他们内心都觉得自己应该受到惩罚”,精准击中自卑和思维弱者的内心)4、何以为人(人类最珍贵的是情感) 不存在的星球(以上5篇是拍的比较好的)6、屠尽其他人(政治隐喻) 面具制造者(cp设定绝了,男女主天生一对)(以上2篇中等,叙事弱,设定强)8、安然无恙 真实的父亲 疯狂的钻石(以上三篇不知所云,纯属凑数)
可能很多追求科幻逻辑的同好们对第二集的混乱的角色动机和经不起逻辑推敲的剧情可能会十分不喜,但作为偏喜软科幻的文科生,我太喜欢第二集了。
首先说明一个问题,在原著里,其实他们去的星球就是地球,只不过因为核和污染变成了一个死星,在这里有可能是机器人早已经知道或者说查阅过相关的资料库才能在女主疑惑时给出解答,而这解答是正确的,所以机器人才会支持男主和胖子自以为的“造梦计划”接下来说说我爱的点吧,抛开科幻的一些因素,其实第二集是个我看来很有意思的爱情电影。
男主和女主年龄的差异和价值观的相同都很有意思,向往着相同的生活,最后死之前的幻觉差点没把我看哭,“我想和你在湖里裸泳,我知道我们会做到的”里面其实有些对话很值得推敲的,男女主向往的在地球简单的生活和在飞行船观看人为的星球美景对比;从充满冒险的未知的探索欲到一个个插上已知旗子的转变,是啊,宇宙真的很大,可是只要有边界,它始终会被探索完(即使要极其漫长的时间)可是人类心中的情感才是更值得人去认真对待的东西。
就像片尾,和你在湖里裸泳胜过宇宙的一切银河。
第九集human is真实的人类残酷无情,企图剥夺其他生物的星球为自己提供资源。
真正的将军对自己妻子漠不关心,不放过任何侮辱嘲讽她的机会。
但是被外星生物附身后的人类,却变得有情有义,会为自己所爱之人去死,哪怕放弃自己与同胞拼死争来的活命权。
所以人性究竟是什么?
奥林将军说,外星生物是残忍凶暴的,它们无情的杀害生命。
可是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让将军的妻子反证了自己丈夫的“人性”。
事实上所有生物都有善恶之分可是人类却常常打着冠冕堂皇的借口做些残忍至极的事情。
即使马修斯被发现了身份,但是也是因为他在梦中用自己星球的语言喊出:不要伤害我的同伴。
如果不是因为人类的恶,又怎会激发起外星生物的反抗?
被人类所看不起的外星人,却比人类更讲道德,比人类更团结更善良更有所谓的“人性”。
到最后宣判了将军的无罪,其实也体现了人类的自大。
因为不愿意承认人也有残忍的一面,不愿意承认外星生物也有和善的一面,所以他们不得不放过他。
补充两集:第四集real life让我感同身受,梦境与现实常常分不清。
可是如果现实太完美了,反而让我们怀疑它的真实性。
这么想来,庆幸我的梦并不是太完美,只是偶尔过于真实,让我回到现实后会有点恍惚。
为了这集我还特意去百度了deja vu。
发现deja vu经常存在于青少年时期和老年时期,而且想象力丰富的人更容易经历。
第六集kill all others没有太明白,难道说我们都是异己吗,不要让当权者和时代的趋势夺走我们的独立思想…
我觉得最好的两个故事:《自动工厂》,核战后末日废土上的抗争。
有一个镜头,随着飞机器缓缓靠进,庞大又阴森的自动工厂逐步占据整个屏幕,仿若妖兽巢穴一般,特别震憾。
随着自动工厂的真相被揭开,结尾双重反转。
《真实人生》,“我”在两种人生中反复穿梭,无从分辨哪一种才是真实人生,最后的选择令人唏嘘。
还有几个也不错:《面罩制造者》《人是》,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但就当作爱情故事来看也未尝不可,前者是被欺骗的真心,后者是被唤起的爱。
《通勤人》,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从千疮百孔的现实生活中逃离,去到轻松自在的所在,但最后还是回归现实,因为根本没有脱离爱和责任的乌托邦。
《安然无恙》,政府以对一个女孩进行pua式洗脑,来扳倒她的母亲。
除了结尾略显画蛇添足,故事的起承转合都很紧凑流畅。
第五梦的女主角Sarah以一个未来世界的女同警察的身份出现,她工作失意、因为一次大屠杀中,她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同事,只有她侥幸活下来,于是她每天都在绞尽脑汁追踪凶手;另一方面她有着接近完美的生活——女伴是成熟性感的VR科技公司高层,还非常爱她,她们生活富足,她还有一辆会飞的自动驾驶汽车!
于是这两重现实的矛盾就对她形成了痛苦的折磨——她怎么能够一边享受这样的美好生活,一边她的战友们寒冤未雪,一年多了她还是不能为他们报仇雪恨。
看着她日渐消沉,女伴Katie为了让她放松一下,给她带来了一个假期——通过公司测试用的VR设备,可以制造一种接近真实体验的虚拟现实环境,也就如假期般实现了一次对原有人生的逃离——因为这种VR的逻辑是在用户自身的梦境基础上编制剧情,而不是营造一个统一的虚拟现实,因此它便具备了度身定制、真假难分的特征,因而格外真实。
进入VR梦境的Sarah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她成了一个黑人男性George,作为George的Sarah发现这个世界的自己是一家VR技术公司的老板,但不久前刚刚历经丧偶之痛,妻子在一次绑架中被谋杀,而那个妻子竟是Katie的模样。
几次在两个世界来回穿越之后,Katie出现了怀疑,仿佛Katie的世界不是真的,George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因为Katie的世界太美好了,好到不真实(实际上也并不美好,她在那里失去战友,历经痛苦),而George的世界里他正经历丧妻的痛苦折磨,仿佛这种痛苦的生活才是更符合她期待的生活(如二十年前《黑客帝国》中墨菲斯对尼奥所说的“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
《黑客帝国》红色药丸还是黑色药丸?
虽然在几次来回穿越中,Katie已经开始发现George的世界不对劲,在那里他总是头脑混乱、记忆碎片化且模糊不清,而且会出现和Katie世界相似的场景。
但在最后关头,她还是被Paula——那个VR世界的朋友所说服,毁掉了VR设备,永久性的关闭了穿越通道,留在了VR世界。
但是等等,这真的是真相吗?
其中有一场戏中,当Sarah来到和她第一次穿越到George世界的场景时,是George世界在线、Sarah世界在后,而且Sarah被犯罪分子击中后就马上穿越到了George世界——这里两人都是没有携带VR设备就实现穿越的。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已经如硬件般构架于Sarah/George的头脑中了。
也就是说,物理上来说,对Sarah/George而言,这两重真实(Reality)都是真实的。
她的选择与其说是一种追求真实的选择,而毋宁说是一种追求道德上的自我赎罪的选择,如Katie说,We are all sinners(我们都是罪人)。
生活就是赎罪,如果可以选择一种生活,更好地赎罪,灵魂便更容易得到解脱吧。
第五梦从结构和故事主题上和《黑客帝国》和《盗梦空间》非常类似,真实还是拟像问题如鲍德里亚所分析的,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二十年后《黑客帝国》及其类似的故事今天看来仍旧如此切中要害。
P.s 据说好莱坞人人都想演菲利普迪克的作品,所以本剧的不管主角配角都是大牌/老戏骨。
整部剧的风格与黑镜类似,但故事的主题上走得比黑镜更远。
Sarah神经连接关闭
没有剧透。
我只是觉得很多人对迪克有误解。
基本搜索的结论普遍都是嗑药嗑药我自己其实也喜欢找一些廉价的兴奋剂,因为老是注意力不集中,但其实我并没有多动症。
常见的红牛等等各种,还有维生素片,等等。
红茶,绿茶,各种咖啡。
一开始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维生素片也有兴奋作用,吃了之后有唠叨的习惯。
然后感觉也变强了。
但是后来,效果就很微弱。
我真没实验过大剂量服用,,绿茶也是,一开始特别提神。
后来也没感觉了。
--其实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真的 相信这个世界其实是根据我们自己的主观意念产生的。
我见过一些事情,前后大概不到一天,从想法到现实出现。
建议大家看看 一个小说‘致命接触“那是不是个梦呢,还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个世界?
我无法给出答案。
但真的我发誓,如果你见过我见过的,经历过那一瞬间,你肯定也会对真实世界产生怀疑
全部改编自PKD的短篇小说,平行空间、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身份反转等等,整体编剧思路还是偏黑镜化呈现,但大部分在结尾处都有花心思去设计。
因为没看过原著短篇所以不好评论故事的还原度,但单就观影来看还是不错的,有种奢侈版阴阳魔界的味道,关键点的反转,《黑镜》是一季比一季的格局小,越发不敢讨论大的社会问题,本作从故事上来说明显更优秀,毕竟迪克是有史以来最牛逼的科幻作家之一,而且他更拿手的就是以科幻载道,。
就这也配这么高分?本来满怀期待看的 第一集后面真是故弄玄虚玩到了极致 实际上说了个鸡吧 把它和黑镜比真是对黑镜最大侮辱了 因为是独立故事 看看后面会不会好一点再打分吧真他妈浪费我在阳间的时间 故弄玄虚浮于表面的东西
也就是个梦吧,不太行
每集都好差😨
好多年前看的,剧情还行。
是个好企划,然而每一集剧情水准不一,外壳是科幻讲得故事还是老一套。打着菲利普·狄克的名字但是完全没有赛博朋克的感觉。
无论从深刻性还是精彩度来说比黑镜都差了一个档次
有几集还是很不错的,可以给4星,总体3.5星
「A+」好玩,冰冷蒸汽风加变种人设定,第一集超酷的,想继续追「更」E02结尾反转还是挺令人欣喜的,环境议题在哪一个科幻小说里都不为过时,前六集最爱「更」E03我要这真实的人生,而不是没有可能性的理想化「更」猪人?「更」结局也太惨了「更」对人性的绝望,果然没什么是啪啪啪不能解决的
剧情乏善可陈,视觉观感也很一般
6—10和前面的好像不是一个人写的😂
故弄玄虚的电影有个共同的特点,看看过的人写的影评和挖出来的资料,比自己看电影更觉得电影好看。呵呵。
啊?啊?啊?把pkd的大名写在剧名上就很不可啊!场景set倒是很pkd,节奏实在是……………
第一集的女主长相,真的集合了我所有讨厌的特质……看到她的脸和神情,我脑子里就自动浮现出这样一人:唯唯诺诺、患得患失、婆婆妈妈,从中原or大山(我也奇怪明明是欧美白人,怎么身上自带一种长期被压迫而形成着的老实巴交气质)里走出来的善良淳朴女性。父母中应有一个是特善良的蠢好人,被另一方辜负抛弃——所以一辈子就这样了,也没什么主意。而女主本人,身上多了一些神秘力量,可惜的是她继承了愚蠢好人的基因,又因父母某一方的欺骗,而多了一些踌躇和防备,总之最后因为圣母心和犹犹豫豫小心翼翼搞砸一切,害死身边最亲近的人(I just mean这个长相带给我的感觉以及女主真的适合演这种人,还好她本人不用豆瓣,sorry)。
1、间谍屏蔽者爱上读心者2、与老妪身死梦回地球3、拒绝乌托邦,要回神经病儿子5、陷入虚拟人生无法回头
很花哨噢 第一集读心让我想到了“猜你喜欢”;说实话挺平庸的
剧本质量参差不齐的科幻短片合集,但整体制作水平和完成度很高。每集一个熟悉的老戏骨来主演撑场面,题材本身很有想象力,但时而陷入冗长无趣的窘境,总得来说喜欢科幻的人可以一看尝鲜,如果对科幻丝毫无兴趣的人恐怕是很难入戏。虽然没看过菲利普狄克的原著,但是能明显感受到原作者惯用光怪陆离的设定来隐喻当下社会和特殊历史背景下衍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反讽和思考。不同于《黑镜》只针对未来科技的反噬思考,《菲利普狄克的电子梦》更加多元格局更大。个人更比较喜欢的是P3《通勤人》P5《虚实人生》P6《何以为人》的题材创意,以及P8《自动工厂》P9《安然无恙》P10《杀死所有人》的思考反讽。
第一集还挺无聊的、第二集也挺无聊的、第三集???...不想看了,真的很无聊。
PKD 够编剧们吃一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