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记在看到真的看完,竟然拖了一年多了,似乎正是我开始有蠢蠢欲动想法的时候。
就是你明知道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不动产屋,实地也未必如剧中展现的那么美好,但就有冲动想住在东京。
不过它想说的东西我还是蛮赞同的,未必赶潮流去住吉祥寺,选择真正你想要的生活,不在吉祥寺有何妨,如果真的有非去不可的理由,那就尝试去吧,至少是当下的期望之地。
因为拖了一年多,前面的剧情都不太记得了,最后两集,一集提到要给自己留有余裕才有可能展开生活的其他项,有点想到现在的自己,一方面给自己下满满的计划,一崩线就很久一点都不想做,可能我还没学会好好安排;最后一集那女生,似乎有那么点跟自己相像,很喜欢,应该说很习惯说“但是”,也就是这个“但是”,把生活里美好的东西都给破坏了,总说但是,好像要给自己留点余地,却又没真正的行动去改变,生活才会停止不前吧。
要留在东京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想清楚了非去不可,那就要朝着那个方向去走啊
看日剧的时候,心里的声音总会随着日剧的旁白、人物对话而改变节奏,这种节奏有一种叙事般的韵律感,平静、安详、美好。
好像再平淡的生活、再平凡的人生都是沉静美妙的。
把平凡的工作做出仪式感、成就感,大概就是所说的匠人精神。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是匠人,但是落到生活中,日剧里描绘的人物身上,会看到对个人生命的尊重,对别人所选择的人生的尊重。
一个经营多年的老店的店主,会让人肃然起敬,即使卖着最简单的东西,却有其特别的情怀和理由。
一个失婚的女子,想要重新开始单身生活,没有在人背后的唏嘘、八卦,而是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让她相信一个人也能有充实的新生活。
如果这社会多一些这样成熟的,对他人生命怀有敬畏之心的人,该多好!
一个人大概要经历一些事情,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才能有强大的包容心,去爱这个世界和这世上的人们。
接受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人生选择,不急于去否定他人,不以己度人,这好像,真的挺难。
不知是不是内向的原因,一直喜欢日本治愈系作品,这些电影或剧集多多少少关乎孤独、个人体验、自我认知,观剧时就像是在触摸一样日常器具,有清晰的实物感。
看完后,整个人都会沉下心来,特别平静,打扫卫生、做饭、呼吸的时候,好像还沉浸在日剧的韵律中似的。
这感觉与写完几篇字帖、安静的完成一道菜的感觉很像。
为什么呢?
别人也是这样吗?
于是,经常搜罗类似的剧,治愈剧并不励志,不会在看完后很鸡血,不搞笑,顶多是浅浅的会心一笑,不养眼,不会痴迷于高颜值而忽略剧情本身。
为什么我们需要治愈剧呢?
也许是工作比较疲惫,也许是需要一点点温暖人心的东西,这样想来,其实,我们在这世界上奋力拼搏的每一天,追求的反而是最简单的东西,踏实、温暖、自在的感觉。
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不是的,世界那么大,一定有我们的容身之处。
我们更换住所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管是工作的变更还是生活的烦恼,不必为了这些事伤脑筋。
希望你为自己而活,不为任何人。
我们的困境往往是太在乎外界而忽略了自己。
日复一日的压抑生活到底为了什么,多在乎在乎自己吧!
主题曲里唱的说什么把握当下,生命要活得精彩,只是漂亮话罢了。
我们不用活得精彩,我只想按我想过的方式度过一生。
最后的那声再见,不为任何人,只为了自己而喊。
跳楼的女孩死后收到了陌生人的指指点点,她渴望离开这个世界,但也曾活过,她活过,她活过,她活过。
我却觉得她也曾渴望帮助,却最终鼓起勇气离开世界。
剧中说过人生停滞不前,或许是生活停滞不前,必须要代谢起来让血液循环。
也许一个小改变就会变好。
一个合适的住所能让你在劳累过后感到幸福那就再好不过了,生活不就是衣食住行,如果每一项都能好好解决就是合适的地方,我们漂泊的心才能安定。
合适的住所才是心安之处。
这是最后一集里出现的,这个租客很喜欢说但是,
希望我们也可以遇见好事,不要但是。
最后放一张猪排饭的特写,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美食不能治愈的,如果不行,那就来两顿。
刚炸出来猪排也太诱人了吧
我承认,无法抗拒
借找房子为由,每集一个暖心小故事带你游东京的各种街区。
风景加上店铺介绍,非常好的东京深度游干货。
东京那么大,总有一个地方适合你。
通过要搬家的各种人的故事,表现出每个人在这座城市努力生活的样子,很好的剧。
虽然是轻松旅游性质的内容,但在东京打拼的各种人遇到的挫折令人很有共鸣。
虽然题目是吉祥寺,但是只有最后一集吉祥寺稍微出现了下,更有神秘感,下次去东京的时候一定去看看。
中介小哥和又吉走的是love线吗?
哈哈哈 想继续把 火花看完了。
op和ed的歌都很好听ps:op在剧里裁取的这部分歌词虽然压抑但以为要表现的奋斗路上的心情…听了全曲,竟然是这么悲伤的故事😢🙏
她活过她活过她活过她活过她活过她活过她真的活过啊 这又丧气又向上的歌词简直听一次苏一次<( ̄ˇ ̄)/那就不要住在吉祥寺了吧。
本剧的主要人物是重田不动产的热爱重金属乐的双胞胎和一个沟通障碍内心丰富的店员。
而他们最大的喜好就是把每一个希望住在吉祥寺的人介绍到吉祥寺的以外的地方去居住。
与爱人分手之后开始独居的漫画家,受到公司同事欺凌的新人,不得志的代笔作家,执著于拍电影的前白领....他们来到吉祥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期望从这个繁华便利之所忘记过往重新开始一段新的人生。
但是当他们推开重田不动产的那一刻,他们新的人生就已经开始了。
这部剧内容其实很简单,两姐妹带着客户吃吃喝喝逛逛逛看看房,然后是技术宅小哥与又吉直树探讨人生,最后是与父亲生前好友御厨三郎以及发小温井在小酒馆里的对话和插科打诨,时而恶意卖萌。
这两姐妹对吉祥寺甚至整个东京都十分了解,对这里的每一条街每一家店每一栋房子她们都了如指掌,皆能娓娓道来。
她们带着漫画家去书店去手工店看手冢治虫的故居,走过的街道都亲切而生机勃勃;她们带着因挫折而迷茫的女孩子去吃好吃的面包人形糕去看满是时尚的店;带着未得志的作家去书店吃充满亲情味道的红豆包去满是历史感的寺庙许愿,带着离异的主妇去秋叶原.....正是在这些充满记忆与情感的街道走过,看过了喜爱的风景,尝过了温暖的美食,与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同行,人生的悲伤或者暂时的不知所措在这些欢喜和温暖的感召下,还有什么不能治愈和遗忘,然后不能重新开始呢?
那个重度沟通障碍的店员,最大的爱好就是给自己喜欢的作家写信,问各种不同的关于家关于居住的问题,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作家对家的要求,然后在吉祥寺帮作家找到最心怡的住所,那些看似古怪的问题,缺恰恰是生活中休戚与共的细节,关乎心情关乎对家最深切的依赖,与居住其中的人不可分割,而素未谋面的作家每次竟然也一本正经的思索回答,与家相关时,没有人愿意敷衍了事。
这部剧每集大概只有20分钟的内容,其内核也十分简单直白:人想要的生活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别人口中好的不一定就适合你,要勇于面对困难和迷茫,不断寻找符合自己期望的生活。
妥妥的深夜鸡汤。
剧名中的吉祥寺,其实是一片非常受欢迎的地区,自2011年至2015年关于最想住的街区调查中,吉祥寺都排在首位。
但是剧中的胖姐妹却单单介绍非吉祥寺区域的房子给顾客,也是印证了此剧的核心,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普鲁斯特说:“幸福的岁月即是虚度的年华。
”在东京动物园散步,在水族馆看海豚,转过某个街角偶遇一家小店,只想在这样的街道虚度年华;最感动的当数又吉直树借这个自己扮演的角色,再一次倾吐心声,像是《火花》的余声与变奏;世界上最好的中介双姝,严重社恐躲壁橱小哥,细节梗可爱无边。
总之,冬日窝在家里玩着手机嗑着薯片的时候,不妨喝了这碗浓浓的鸡汤,毕竟有着热腾腾的人情味。
只有吉祥寺才是想住的地方吗?
刚开始我以为是什么宣传吉祥寺的纪录片,看了才发现它宣传的不是吉祥寺而且东京的其他街道。
不动产姐妹花致力于把来找房子的客人都引到别的街道去居住。
里面的主角大多是生活不如意的人,脸上大多带着对当下的忧愁和对未来的迷茫。
他们渴望在吉祥寺获得新生,却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个街道。
这部剧有点像城市宣传片,介绍了东京的街道,包括城市建筑和市井美食。
又有点治愈片的味道,每一集都讲诉了当代人身上的一些问题,通过新的定居点开启新的生活,获得新的人生。
在一个大城市,每天都有繁重的工作,家是唯一一个可以让我们放松的地方。
住在哪里完全影响我们的生活节奏和心情,我们没有规定自己一定要住在哪里,毕竟是生活是未知的,只要你愿意,哪里都可以是家!
爱一份工作,这份工作能给别人带来幸福。
这一份工作没有kpi,不要求去年同期环比增长,不要求利润翻几番。
只要自己开心,客人开心。
这里的中介是这样工作的:1、背景调查:你想住什么样的房子?
对周边环境有什么要求?
2、带你出去看房3、根据你的喜好,带你去房子附近好吃的饭店吃饭,去逛街,看风景4、看房子5、还能和你谈谈心6、成交。
完美。
日剧《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
》 一部很轻松很好看的日剧啊,一集很短,整部剧看下来,也就一部电影的时间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房屋租赁中介视角下的独居社会学田野调查,每个个体在城市里的悲欢离合不同的人对出租房的不同需求,卫生间的干湿分离,出勤时间与距离,厨房布局,需要浴缸,及对周围环境设施等。
周围的饭店,餐厅,各类美食,书店,唱片店,酒吧,饰品店,杂货店,文化遗产,女仆咖啡店等等,就在短暂的两姐妹为客户介绍房子的同时,每位租客也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都是城市生活中一个个失意的小故事。
因为离婚,因为职场人际关系,因为事业与工作看不到希望,讲述着城市中每个人的小故事。
想起唐诺老师所讲的城市里没有故事,城市的故事也都是支离破碎的的感觉。
这个以租房,美食,加上旅游文化的故事就显得很城市哎!
在看旅游文学时,我一直在想,我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到这个城市当中的呢?
当走过一个城市后,我也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了它?
真的有进入到这座城市的内部?
如我是如何认识一个人的呢?
通过哪些途径走进别人内心,可以维持较为长久的亲密关系的呢?
现在回忆很多往昔同学的认识与印象,会觉得那么单薄与片面,甚至也有相识多年但依然不太了解的朋友们。
而类似于这样的社会学式的故事也有很多,如酒吧老板,如深夜食堂的老板听来客们讲述个人的故事,还有徐浩峰导演的电影中的发生在一个个的武馆的故事。
一直以为剧中的姐姐是男性演的,不知道看这部剧的小伙伴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这部剧有深夜食堂的味道,因为每部都有诱人的美食。
在杭州租房子三年,也肯定不会找到这么有趣的中介。
所以每次换房子就是去豆瓣小组上找房子,豆瓣上找室友。
对小区周围的便利店,小吃店,水果店,打印店渐渐熟悉起来。
特别是买水果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
真的是食物具有治愈功能。
选房子,不论租还是买,本来就是一个低头找六便士的过程。
有点野心的,想抬头看看月亮,那就得摸摸口袋。
所以说重田不动产这对姐妹实在是可遇不可求,赚你中介费之前还提供免费增值服务,现在的摇滚青年都这样了吗?
这剧的套路简单,每集一个客户,基本上都有城市病,逛吃逛吃找着房子以后,病也好得差不多了。
看到网上有人评论的点切得很准,说每一集都是剧中人物和自己和解的过程。
其实关于这个,第一集里就已经开宗明义过。
中介两姐妹加上客户,仨人对着一颗百年大树开脑洞,“这株银杏几岁了?” “据说树龄已七百年了。
” “想必见过无数楼起楼塌了。
” 能把“这都不是事儿”说得这么水波不兴,十一区深夜档还是有很多英雄豪杰的。
看完片子,哦想起自己的各种日剧巡礼还都没有展开。。。但是巡礼名单中又多了一个——吉祥寺
230921重温与转职相关的ep2 ep4 ep5,为可能的转职/二润做准备 230402今天得得找jp中介了 ;) 180707首次日语口语课后的奖励 找动力。住所一变 生活方式跟着变!18-03-21 熊老师安利 好评!“坐在工位上确实会觉得公司是一头钢筋水泥怪兽,庞大又强悍,小员工的生杀予夺都在掌握中。不过一旦你走出门去,站得很高很远,就会发现公司的写字楼也好,领导也好,早就看不见了。”
我老了,不适合我。本土风情介绍什么的还是喜欢更直接的
这竟然是不安利吉祥寺的😓三菱东京UFJ看到太时泪了
治愈系
平淡无吸引力,演技尴尬,不是我的菜。
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好吧。。可能旨在让我们发现周围的美好。但是我略微觉得有些无聊
也很想被富子和都子夹起来逛街,叫我多吃点。
这种旅游电视剧比独活女子更合我的胃口!果然还是要有走走走的元素。很不错的东京指南,不知道明年去的话店店是否还在。
像深夜食堂安的白天版
奇怪向温暖向
网红店+观光+美食+心灵鸡汤小故事=标准日范儿
日剧有种把每种职业都拍出很让人向往的魔力,看完甚至想去做房产中介。希望里面的店能一直开下去,有生之年会再去东京找你们的!
好白开水的无聊,主题曲和剧情也毫无关系... = w lll
日式鸡汤,本来就是想看吉祥寺,结果一个劲告诉你别住吉祥寺,不过也挺有意思的,在东京的各个角落都有人用自己的方式活着
优点和缺点都非常鲜明。喜欢的地方想打满分,不喜欢的地方又想打零分,太好了。
看了一集 无趣
我大胆预测一下:2017年内绝对会有国产网剧抄袭这个概念,搞一个上海版或者北京版,宣传时坚称自己是国内首部清新文艺治愈系电视剧,主角估计会操旅游卫视主持人腔,每集客串的是各种假脸网红,大家拭目以待吧
四年前看的时候把这部剧当作旅行导航剧来看。四年后再看,更偏向理解为它想表达各种都市人的生活困境。虽然这些困境通过剧以相对小清新的方式展现出来,但确实都是城市人的心情碎片,散步在一座城市里的普通人的痛苦与喜悦。又吉直树真是一个表达的天才,虽然每集只有五分钟的表达,最后一集述说自己与吉祥寺的关系最让我感动。什么样的吉祥寺对自己来说才是完整的吉祥寺、昔望んでいた吉祥寺も吉祥寺の一部なんですよ。
挺有意思的剧。跟着房产中介游东京街头,很有人味儿又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