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风雨咒》在全国展开点映,猫眼和淘票票评分双双出炉,分别是9.4和9.3分(8月2日降到9.2和9.1),网友纷纷说“国产动画达到一流水平”“国产动画的新希望”“国漫崛起了”……客观的说,《风雨咒》的制作、画面、视效方面确实有进步。
谈不上优秀,但在国产动画中算中上游水平了。
比如片头的水墨风很酷炫,是中国风的完美诠释,具有非常独特的美感,这是外国动画中很难看到的。
四星,多加一颗以示鼓励。
看了提前场,电影后的观众提问 我也是服气 有个女的 没问题非要秀存在感 说自己老牛逼了豆瓣上标记了1600多本电影了(标记了很牛逼吗,我只有最近上映的才标记一般都懒得标记) 说以前都不看国产呢现在都看了呢 她不认同导演说国漫没有崛起的言论 说现在制作的精良程度已经可以和国外大片相媲美了(???说得特别自然有底气仿佛自己是业内人士) 还说她以前觉得动漫都是一休哥那种幼齿的(???)气死我了,浪费一个提问机会,我本来还想问导演这个人物建模渲染效果这么一般是不是因为没经费了(还好坐在我后面的大哥问了差不多的问题 另外用早稻的图做官宣海报,的确是能吸引人,但是看了发现整体画风非常网游,心理落差反而会更大了……经费 是不是都用在请早稻画海报了啊23333
最后的惊天大逆转往往是在无人看好以后。
被海报吸引,特地看了《风语咒》的点映场。
看点映的人挺齐全,毕竟,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也都有一颗支持国漫的心,眼看这些年国漫在崛起所以想要呐喊助威一下,这是国漫之福。
嗯,不用怀疑,我们的国漫肯定是有希望的。
先说说优点吧。
《风语咒》吸取了《功夫熊猫》这种好莱坞功夫动画的长处,在渲染人间温情,凸出英雄的成长传奇和儿女情长,以及正邪终极大PK等方面做得有板有眼。
此外,还加入了一些戏谑恶搞的场面,整体节奏不急不缓,故事和人物都经得起推敲,自然流畅没有违和感。
同时,《风语咒》还避免了国漫剧情向来薄弱的缺点。
说白了,有些国漫要么故事太离奇感觉完全不像是地球上发生的事,要么剧情弱智人设肤浅还自相矛盾,低幼化的脑残对白从始至终,严重考验观众的心理承受力。
在我看来,这些毛病《风语咒》统统没有。
可以说,《风语咒》做到了取长补短。
这点着实不易。
而且,《风语咒》的声优卡司不弱,配音和人物性格很好融为一体,且在剧中还穿插了好多首风格迥异的歌曲,有Rap风,抒情风,还有洗脑的神曲风,看得人神清气爽飘飘欲仙。
叙事没毛病,配乐挺动听,场面算震撼,配音蛮合适,可是看完后就是有些别扭。
是哪儿别扭呢?
画风别扭。
一部动画给人最直观的就是画风。
《风语咒》的画面采用的是流行的CG动画,可惜效果来看,更像是网游世界走出的人物。
各种《仙剑》《剑侠情缘》《天涯明月刀》乱入的既视感。
不论人物的造型、背景设置,还是打斗场面,都和仙侠风网游一个模子。
在观看时,我不禁在想,这该不会是哪家网游公司出钱赞助的电影吧?
不是说网游动画就不如别的动画,每种风格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可是给人的感觉就像在网吧看打游戏。
而这种网游动画的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虽然画面真实让人身临其境,但是人物表情僵硬,一举一动都像是玩偶。
和网游一样,网游动画摆脱不掉少侠美女加魔头的既定套路,即使不看完也能猜到结局,而且国漫如果向着网游方向发展,动画和网游的界限会不会越来越模糊?
另外,就是对白了。
剧中有些对白貌似搞笑,实则雷人。
算起来,天雷滚滚的瞬间实际也不少。
比如,在《风语咒》的宇宙里,零力是天地间的邪气,所以拥有零力的人被视为恶魔,还给他们起了一个古怪的名字“零”。
于是就有了以下对话。
女主:“其实我是零,我体内的零力让我忘记了一切。。。
”男主:“啊,你为什么是零?
你为什么是零?!
”女主:“。。。
”这个时候,我们觉得男主应该明白女主的身份了,因为人家已经自曝身份了!
然而接下来,在幕后大boss假叶现身时,为了避免情人遭劫,女主一把从男主手里抢过了拉出来的陀螺,故意说出“我其实是坏人,一直在利用你”的话,男主惊讶的瘫倒在地,发出了“你怎么了?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的质问,然后掩面痛不欲生。
喂,这位少侠,请注意,前面人家已经亲口告诉你自己是邪恶的“零”了呀!
难道你就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嘛?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为啥还要这么痛苦的责问呀?
还有就是一些“震撼”的场面。
《风语咒》里,“小瞎子”误吞了陀螺(封印着饕餮的元神)之后忽然重获光明,可是因此也犯了“只进不出”的肠胃疾病,他不停放屁却拉不出屎来,让所有人都很捉急,而且陀螺在肚子里出不来女主就没法向腹黑大boss交差。
然后,《风语咒》有大概几十分钟的段落都是在讲和“拉屎”有关的事儿。
看到男主拉不出屎,有小朋友在我身后天真地呵呵笑着。
然而我还是没有笑出来,而是觉得可怕。
可怕的不是男主拉不出屎,而是电影主创自以为“拉屎”的梗很好笑,而我却被这么恶俗的老“梗”给震撼到了,震撼程度不亚于“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著名广告。
男主看见女友悲惨死去,瞬间悟到了旷世绝学“风语咒”,此刻电影终于达到高潮。
只见男主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决绝表情,念叨着“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看不见的”,迅速拿起女友自残的利刃手起刀落,一把戳瞎了自己的双眼。
然后他跳下悬崖,在坠落时继续说着“我就是风”等高深的哲理,一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豪侠气概。
那一刻他似乎感觉不到痛,可我的心却在滴血。
真的至于么?
风语咒就是这么残忍的法术嘛?
就像《葵花宝典》必须要求七尺男儿去自宫嘛?
在我看来,《风语咒》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虽然说了那么多,可没什么私心,和所有漫迷一样,大家只是希望国漫能越来越好。
作为一部得失参半的用心之作,《风语咒》是国漫发展历程中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毕竟,一部有自己特色的动画才能给观众留下印象,而最后的惊天大逆转也往往是在无人看好以后。
有幸观看了《风语咒》的点映,因为一直偏爱2D画面所以对注重技术的3D动画本来并不抱有什么期待,有点好奇国产动画如果注重画面技术还能把心思放在故事性、内涵性等其他的地方么?
没想到整个影片的呈现给了我一个惊喜,短短十年内国产动画的3D技术已经发展到足以独当一面了。
影片虽然是在侠岚框架下构建的故事,却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内把世界观基本交代清楚,故事也讲圆融了。
整个片子属于少年向热血漫,有热血,有笑点,还能戳中泪点,作为一个商业电影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
《风语咒》这部片子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动画工业开始摸索到了另一个阶段。
正如导演所说,这部片子是他对寻找东西方价值观连接的一种探索,是既融合传统文化又希望让现代年轻人甚至西方人无障碍理解的一种尝试。
侠文化——东西方娱乐文化的重合“武侠”文化属于传统文化中保留较好的一种精神传递元素,它不同于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它没有被断代割裂,而是很完好的保留下来并得以发展。
影片以武侠作为题材进行创作算是十分讨巧的地方。
因为“侠”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文化里最不存在争议,且接受度最高的一个符号。
尤其是“侠”不仅被东方所接受同样在西方文化中也能找到对应的精神符号,因此“侠”文化的动画作品本身就具有最广泛的传播基础以及最深刻的认同可能。
喜欢这种手绘画风侠可以说就是东方的超级英雄。
一如漫威世界里的超级英雄,功夫熊猫,“侠”不仅符合东方价值观,也同样被西方社会所认同。
《风语咒》里本身就存在一个群体,称之为侠岚,就是默默守护世人的侠者。
在侠岚世界里存在正义,邪恶两种力量。
拥有侠岚印的侠岚可以纳天地元炁为己用,而拥有“零”力的人则代表邪恶,使用的零力来源于邪恶的上古凶兽。
正义与邪恶的阵营必然水火不容。
侠岚自然是一群为正义带盐的传统意义上的英雄。
他们与一切邪恶力量绝对对立,毫无妥协的可能,他们保护普通人,毫无疑问他们非常符合侠的定义。
而郎明手里的伤疤就是保护身边小朋友而产生的,正如郎敬所说,只要有守护他人的心,郎明就是侠岚,这个伤疤恰好成为印证。
就算没有认可没有天赋能力,有侠的精神内核就可成为侠。
从这方面来说,众侠岚与郎明都有侠的内核。
侠岚众人群体行动,互相为对方的伙伴朋友,他们是群体性的组织,相互扶持,并不孤独。
郎明天生眼盲,被人欺负看不起,渴望成为英雄受到承认和认可,但却被村民排挤边缘化,父亲莫名失踪,母亲生死未卜,他只能向正邪不明的神秘女子“小妖孽”求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一直是孤独的。
有好事者以金庸小说中的侠客做了分类。
如果侠岚是类似郭靖这样的入世的儒侠,郎明就是游离于入世出世之外的道侠。
同时“风语咒”的设定就来源于道家的一些原理。
因此道家文化与影片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
从道家文化思考“风语咒”产生的原理看完影片之后,很多人都表示男主顿悟大招的过程实在玄之又玄,突兀又没有铺垫,难道只是为了强行主角逆袭么?
我辗转反侧,思考再三,翻阅了王爱品的《道统》一书,找到了一个相对具有合理性的解释。
道家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直接把人与世界的关系极精简的囊括其中。
每个人生来就自带元炁,元炁则是人与自然所共有的力量。
但是因为有业气相随,阻碍了人们客观理智的看待世界,而业气应该就是俗世的牵绊。
男主角郎明要想达到清明境界,必须斩断业气羁绊——所以他的经历十分虐身虐心,被村人排挤,给别人带来灾难,父母相继失去下落……大概不如此不足以做到真正的与斩断世俗的清明境界吧。
男主最后的大招也就是风语咒,来源是什么?
在道家看来,每个人出生自带的元炁是人孕育的时候融合自然法则产生的力量。
人体则是可以借用自然力量的媒介,自然的法则就是不断转化,生生不息。
也就是侠岚印记所代表的五行相生,生生不息。
而风被赋予了催生世间万物相生的特性,风语咒大概因此而来。
郎明的父子母子关系这一部分是最戳人泪点的地方。
郎明的父子母子关系做了现代性处理,他们并不像传统的家庭关系,而是像朋友一样相处。
即使郎明天生眼盲,父母也并没有放弃希望,父亲反而认为只有如此郎明才最适合学习风语咒。
父亲离家后,母亲与郎明相依为命,默默攒钱买药期望有一天治愈他的眼睛。
这一执念成为整个故事的引子。
郎明遇到危险的时候母亲总是能及时出现,她一直在郎明身边默默守护他。
父亲虽在郎明年幼时就离开了家,但是他儿时的陪伴却对郎明后来的人格形成起了关键性作用,他鼓励小郎明善良、正义,他对郎明说的每一句话,甚至都成为了郎明成年后的人生信条,他的守护是无形的。
郎明的父子母子关系无不体现着守护,传承。
父亲的至高理想是守护世间正义,而郎明也视守护正义为己任,拯救世间的同时,也完成了父子传承的某种联结。
近几年,国漫中涌现了大量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性融合的尝试,侠文化的运用是最为广泛的,《魁拔》里的独行族妖侠蛮吉和蛮大人,《年兽大作战》里的年兽,《小门神》里的神荼郁垒,《大护法》里的大护法,《大圣归来》里的大圣。
能做到兼顾故事性与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也有不少。
《风语咒》毫无疑问是一部优秀的商业国漫,在制作水平,市场定位,内涵挖掘上都尚算可圈可点。
在一部动画长片中集娱乐性,文化性,故事性于一身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虽然每个点都做了尝试并且进行了叙事与表达上的二次创作。
但是每个点又可以做到有深入挖掘的余地,这对导演的分寸感有一定的要求。
作为一个动画爱好者,对国漫一直有种无形中的偏爱,也许《风语咒》可以做为一部适合青少年暑假观看的电影,也许它关于传统文化的叙述可能会引起某些观众的探索兴趣,也许它可以让我愉快的度过一个半小时并且觉得并没有虚度,也许它并没有那么完美,但是如果有第二部我会有兴趣继续花一个多小时去欣赏它的成长。
作为从业者,说说我自己觉得客观的现状,从我12年进入这个行业,就发现行业的问题很大,开始觉得是行业问题,后来明白,这是中国整体发展进程和改革进程所必然带来的阶段性问题。
主要问题就是政策和整体形式变化了,要开始市场化了,大家要自己给自己刨食了。
没有铁饭碗了。
全民向钱看了。
在这种局面下,原来上影厂那种水准极高的制作和成本与国内完全没有形成的文化市场化商业机制无法匹配,大家都要吃饭的,所以最简单直接的就是接外包,因为有技术。
所以当时大量的欧美日本的外包通过台湾发到中国。
但基本都是中后期的苦活累活,看看是不是跟制造业初期是一样的。
这样发展了几十年,大家有钱了,一部分人就开始想要咱们的动画崛起,毕竟还是搞文化的,很多人心里一直有这念想。
逐渐电影市场成熟了,资本也开始投向动漫领域。
看着一切是向好的。
但是面临的问题非常多。
第一个问题:做了这么多年别人的外包,行业整体前中期水准已经很差了,不光差,咱们还没有现在自己的整套创作规范和动画语言等等。
只能因为给欧美日本做外包学了别人的一套。
所以大家会看到的现在的动画不是好莱坞风格的,就是宫崎骏风格的,或者就是都学了点。
毕竟原创动画电影真的是刚刚开始没多久。
虽然上映的每年不少,但精品或者真能像好莱坞那样水准的片子不多。
在这种基础上,原创作品的编剧和导演跟国际上比,第一数量少,第二水平低,这么说是因为水平是靠环境和自己的训练和努力的。
真人电影的名导演,他们都拍过多少片子,你再看看国内动画电影导演一辈子拍过几部?
很多几乎一部都没有,连练的机会都没有,水平怎么提高。
有的甚至靠原来做flash动画的经验去做电影。
能怪他们吗?
能也不能。
但凭良心讲,他们的确很难。
受限于环境、整体行业发展、国家重视程度和发展阶段,他们真没辙,只能说尽力。
但从专业水准上,还是要怪的,毕竟你是从业者,从他们自己,只能尽力做到最好。
第二个大的问题,就是目前的流量经济资本模式。
平台的话语权过重,你想想专业的行业内的水准还需要提升,平台的水准呢,但他们是资方,你又能怎么办呢?
主创团队的话语权是受限于资本的。
另一方面,因为是流量经济,所以平台后来也是尽量漫改,或者IP改,那动漫主创团队其实就已经又是在做外包了,话语权更低了。
想实验想突破都要看别人脸色。
最终造成团队骂平台不懂,平台握着资金看不起动画民工,IP方在中间博弈。
有一次我和东方梦工厂的副总聊天,他们一部电影基础投资是5亿,基础项目周期是5年。
你看看国内那个项目这个规模的?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问题,这真的不是简单的一个好与不好就能概括的问题。
所以希望大家能客观对待,客观评论,不要无脑吹或者无脑黑,要客观评价,最后还是多鼓励鼓励。
的确,想做原创的动画人心里的确苦。
但还是想听到客观的评价的,这样对行业也好。
要不咱们就只能双标准来看待国产动漫了。
最后说说主创的作用,其实主创内个核心的人很重要,尤其在现在这个阶段,他对自己个人水准的认知是否正确,能否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作为一个文化人的文化水平和境界,当然还有技术水平,其实都是很重要的标准。
一旦出现一个这种水准的人,应该能带动一大片。
但可惜很难很难。
有很多案例,用钱烧出的经验,其实能看出来提升的其实是内个主创或者主导人自己个人的水准。
而天花板又很多,资本是,自己是,合作方是,光点是,团队也是,都是会限制的因素。
慢慢来吧,就希望以后能出来几个水准比较高的主创或者主导人吧。
什么是好作品?
是要在完善的无论创作水准还是制作水准还是整体制作流程,动画语言以及发行等等整条创作链和产业链的支撑下,做出可以与国际水准衡量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但咱们要补的功课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多。
大家怀着宽容的心态一起努力吧。
本片其实以上说的所有问题都会涉及,我给的及格。
虽然故事讲的不精彩,毛病问题挺多,但最起码故事给讲完整了。
也有一定的制作水平。
但离精彩和高水准还有距离,所以我给的及格。
扯,就这样的片子入门级,说入门也只是画面制作,剧情不及格。
存在的问题:1.玄幻不入流,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
倒不如实实在在改编些千年神话,少一点单薄的玄幻,更加给分。
个人每次看到封印二字,都不免觉得幼稚。
2.笑料都是常见的段子,缺乏创意,也缺乏诚意,更缺乏新意。
不是陈酿,又不算新酿的片子。
何谈崛起?
其实这是一部我看前念了五六遍看后依然没记住名字的电影,风姿物语?
听风者?
风神榜?
嗯……念完之后你还记得它叫啥吗?
这也同样是一部看完就忘记主角名字和技能设定的电影,死瞎子?
小妖孽?
侠岚?
风语咒?
零力?
哦不对,这个零作为资深腐女的我是绝对不会忘记的……但其实都不要紧,因为这个套路又反套路,关于守护和父母的电影内核,一定会让你记得很久。
我们的主角,死瞎子,就是从这个传统套路开始的。
1、出身:做着侠岚的梦,却空有嘴炮,唯一的一技之长是牺牲视力来的听力……这些基本上都是主角的标配。
2、成长:是主角就要成长,是成长就要开始死人。
于是我们又喜提家破人亡的套路,与女主一起走上了复仇的路顺便谈恋爱。
3、技能:主角永远拥有最厉害的技能,永远爆发是在关键时刻,永远在千钧一发之际拯救苍生。
有点俗套是不是?
但却完全没有掩盖电影的亮点。
1、比如那些精彩的笑点。
主角嘴炮力Max,除了当小混混骗小孩时的忽悠,最好玩的就是对于自己和电影的吐槽,有瞬间让我觉得看到了类似死侍的次元壁突破哈哈哈哈。
最经典的就是传统武侠里偷看美女洗澡的梗,一共出现了三次,一次是澡堂里,主角还瞎着;一次是主角复明后在瀑布,以为来到天堂;还有一次是跟女主角赤裸相对,却是在众目睽睽下的祭祀场面。
“那个村”的设定更好玩,村里的王富贵,掐指一算大事不好结果是手指抽筋。
2、比如那些精巧的设定。
以为母亲大大咧咧,自己复明是因为陀螺的影响,却没想到其实另有隐情。
以为父亲只是个不靠谱的大忽悠,抛妻弃子,结果没想到父亲这条线也意外地很饱满。
3、比如信念。
在通常的设定里,父亲往往代表着传承。
比如著名动画《千辛万苦考证为哪般?
顶级扮鬼捉迷藏爸爸去了哪儿》的钢铁直发男小杰,别人成为猎人是为了钱,为了复仇,为了摆脱家族的束缚,而他,只是为了踏上父亲走过的路,从他留下的蛛丝马迹中寻找他的影子,成为和他一样的人。
再比如大型国产单机游戏《不管主角是个啥反正武器都是剑》系列,一代的李大侠,四代的野人,都仿着自己父亲的模子做梦,坚定不移地贯彻自己父亲的“道”。
再再比如催泪神作《那个红遍全球早逝的歌手不是我爸但他唱的是我爸的歌》动画片,小男孩顶着全家的压力,勇敢追寻自己的音乐之路,也勇敢追寻着父亲的脚印。
在这里,父亲的不着调,说大话,都成为了主角的“指路明灯”,他拿着那个破旧的风车,摩挲着手里的疤痕,感受着风的低语,对离去的父亲只有相信,没有埋怨。
还好,父亲是个真真正正的英雄。
还好,那些神叨叨哄主角的大话,成为主角顿悟的关键。
还好,心中的信念,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更为震撼的,其实是母亲“梅姐”的角色。
从出场就带着一股王霸之气,泼辣果决,儿子大大咧咧叫她“姐”也不在意,拖着儿子混迹赌场,跟儿子分赃不均吵架,但一转头,却是两千多次为儿子买药治眼睛。
只需要一个反差,母亲的心酸和隐藏在嬉皮笑脸之下的爱,就这样展现出来。
而之后的发展,又是怎么样一个神经病又虐哭的设定啊!
特别是主角最后叫住她,三起三落,最后连最后一面的诀别都没有!
太过分了!
真想拿起四十米大刀砸向导演!
相比父亲的角色,母亲在电影里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接地气。
大家可能无法理解一个男人为什么会因为侠岚梦就远走他乡,但一定会理解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眼睛做出的牺牲。
大爱和小爱,这就是主角父母给与他最好的信念。
总之,对于一部作品,套路和反套路都无可厚非。
在国漫越来越好的大环境里,看到这样一部叙事完整,感情过渡自然,三观及格的作品,还是很满意的。
PS:说了这么多,但对于这种爹,还是留给主角吧。
如果是我,可能会打爆他的脑袋。
上周末看完了两部国产动漫电影,青春校园的《昨日青空》和玄幻热血的《风语咒》,觉得一般没说;
刷微博看见《昨日青空》宣布撤档,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这两部国产动画电影,是目前国漫发展的缩影,由此引发疑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产动漫?
电影票放这。
先说这回点映后临时撤档的《昨日青空》。
校园怀旧青春系,讲的是高中生之间莫名的情愫;
画面相当漂亮,色调明快绚丽夺目,随处都可以截图当壁纸。
但相比之下,剧情未免太……弱了。
高中生朦胧的三角恋,简单脸谱化的人物,剧情比白开水还淡毫无起伏。
全场多次爆笑出声,还是在想要煽情的地方……宣布撤档是止损,再上剧情必须大刀阔斧地改。
《风语咒》就完全不一样了。
人物立体构架合理剧情充实,缺陷是部分特效脱帧模糊和最后决战不够爽。
但,这仍然是一部合格的电影。
最要紧的是有情感上的升华,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正式上映后的口碑和票房都不会差。
作为《画江湖》系列的外传,能与主剧相辅相成毫不突兀,共用世界观和大BOSS,联动的力量之强,可说是国产动漫第一了。
想当年,国产动画也是牛逼过的;我们也出产过一系列的好动画,画风好人物真剧情有内涵。
《黑猫警长》《葫芦娃》等等,到现在还有人解读。
海内外交口称赞的《大闹天宫》,共认的国漫巅峰,于1961年出品,给国产动漫开了个好头。
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55年后大幅推动国漫发展的《大圣归来》,也是同样的题材。
《大圣归来》证明“旧瓶装新酒”依然能够成功;
《十万个冷笑话2》证明国漫并不缺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风语咒》证明采百家之长也能出彩。
既有传统(朝代背景和游侠设定),又有创新(人物造型设计和现代价值观)。
我们不缺人不缺钱不缺创作能力,缺的是对动画的意识态度。
动画,早就不是只给小孩子看的了。
这方面的日本动漫例子多了去了,我懒得穷举。
我就想问问,过15的有追喜羊羊的么。
好莱坞的优秀动漫作品,无论是《冰雪奇缘》还是《寻梦环游记》,都是剧情好画风佳人物真实。
小孩看动漫,大人看内涵——这才是优秀国漫应该做到的。
这一点上做到极致的,《疯狂动物城》。
小孩子看见的,是各种各样可爱的毛绒动物;
大人看见的可就多了:羊副市长争权夺利陷害狮子市长,甚至构陷整个食肉动物种群;对兔子和狐狸的刻板印象,使他们的警察梦难以实现;
慢得像树懒的公务员,成天蹭热度的媒体,表面和谐的种族关系因宣传变得剑拔弩张……仔细分析分析,这实际上是一则寓言而非动画。
同样的电影不同的观看重点和方向,一部好的动画片应当同时取悦大人和小孩。
这一点上,《风语咒》是弥足珍贵的,有望成为又一个《大圣归来》。
作为一个从小看动漫长大的少女来说,真心希望好的国漫越来越多;
如果以后的孩子们童年回忆就是喜羊羊,本就没意思的人生不就更灰暗了。
微信号:jrsy2016长按识别关注
[世间的本质,用眠睛是看不见的。
那一刻,我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我是个盲人,但那又如何呢?
世界不会因为我看不见而不再美丽。
我不是侠岚,但那又怎样呢?
我手中有属于我自己的侠岚印。
]《哪吒》是不错的电影,但是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总是让我想起《风语咒》其实哪吒是幸运的,真正不幸的人是敖丙。
哪吒一路走来都在被身边的人帮助,而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觉得更适合朗明。
他不是侠岚,他不会拳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个瞎子。
能帮助到他的东西其实很少,爱他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大家都无法对他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梅姐用自己变成罗刹为代价换他眼睛复明,但也让他失去了母亲。
“时间的本质,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如果我爸没有骗我,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我只有去风里找答案了。
”就这样,朗明刺瞎了自己失而复明的双眼,跳下悬崖,融入了无边无际的风中。
而在那挺身而出的英雄一刻,那些曾经大骂朗明是骗子的村民,都对朗明伸出了自己的左手。
他们的掌心都没有侠岚印。
比起哪吒中的下跪,这一幕更是有力的忏悔。
《风语咒》屌丝逆袭的老套路!
虽说动画电影可以不受传统真人电影拍摄条件的限制,充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视觉上构建一个足够奇幻的世界。
但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想真的拍好一部动画电影其实更难,要在讲好一个故事的基础上,呈现足够新奇的想象力和精致的特效,才更有说服力。
可能就是因为想象力的匮乏,很长一段时间国产动画电影一直处在低龄化受众的阶段,近几年的《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虽然都有着很明显的缺陷,但都或多或少的给国产动画电影带来了惊喜,真正优质的动画电影应该是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下,蕴含值得成人反思的故事内核。
而这部《风语咒》也确实是按照这个方向去努力的,虽然内核不算低幼,但故事本身讲的太差了,除了母子的感情线和罗刹的设定还算不错,其他的情感、情节设置都太过单薄,让人物的行为动机不够充分。
尤其是能力设定更是太过混乱,主角父子的能力上限太过强大而且完全没有任何原因,再说特效方面也没看出丝毫的进步,在奇观的呈现上也没有新奇的脑洞。
给个鼓励分5分!
ps:请让我再吐槽一次劣质的3D效果,这片我基本全程50%没带3D眼镜,也完全没觉得差多少!
开篇非常惊喜,接着迅速丧气。剧本结构和台词都是灾难,三俗笑料和剧情的套路程式化尚可以接受,问题在于转折点“想一出是一出”。制作工整,却看不到创新,本该浓墨重彩的最终决战被仓促带过。如果说“良心国漫”的底线是《大鱼海棠》,那这个也就比《爵迹》好上一些吧。
如果这都叫国漫崛起,国漫可能海拔比死海还低。
还是蛮喜欢画面的,很大气的感觉,音乐也好听,国漫己经进步不少,会越来越好的。
C+。是有惊喜的,比如配乐很加分,一些无厘头的确逗笑我。但是剧情燃点来得太晚,刚刚燃起来就结束了,没有看到核心故事。
不要以为大家不知道你们在高仿《鸣人之死》,不介意模仿同行,而且还是前辈。只要别像TV版开头那样抄袭就好。但出来的效果这么差就不要再吹了,再怎么推情怀也不能摆脱质量硬伤,特别是剧本质量
意外的很好看呢!
3.2/10,一星半。定位低幼,一部没有想象力的电影。中国风海报明显比电影好,视觉效果场景还行但面部表情依然是网游广告的僵硬画风。关于剧作,一边抄个《指环王》里的大眼睛,一会模仿《捉妖记》里男人怀孕,一会来个饕餮,可以说是“博采众不长”,杂糅在一起对叙事节奏和剧情推动以及人物塑造没任何帮助,最后强行和爱挂钩就有点牵强了。整个故事的处理非常低幼和动画连续剧,包括一些视听语言也不流畅。怀念《大护法》这种踏踏实实的国产动画片...
怎么还没掉下7分?特立独行有时候可以吸引眼球,但必须得量力而行,要不然被说吹牛逼算轻的
评论足以说明孩子的快乐好单纯hhh🌝
电影海报设计>电影正片的风景建筑设计>武打动作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几个主角倒还好,大反派、小喽啰、村民乃至儿童等却为我不满)≈ 故事剧情设计……难得看到国产三维动画口型对上台词,虽然完成度还有待加强。情节编排真是诸多嫌弃,“怀孕”拉陀螺的段落简直鬼扯,改编自《狮子王》开场曲《The Circle Of Life》的祭祀歌听得我起鸡皮疙瘩,……
国漫都一个套路 真的就像一个制作公司做出来的
不嫌丢人吗
垃圾啊,剧情硬伤还剪成傻逼了
# 意航观影【💣】吓人,顺拐烂俗又磨叽。
看,是侠岚啊!!!
虽然感觉模仿了一万部电影,但也确实是这几年的国产动画中叙事最流畅完整的了。喜剧的部分太过油腔滑调,而且这么一部玄幻仙侠风的电影最后还能“献给我们的父母感谢他们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空”吧啦吧啦的也是一个没想到。还有里面的黑暗力量为什么要被称为“零力”啊,总觉得像在比谁〇眼大似的……
背景美,人物僵,对于3D本就没有好感,俗套混乱的剧本更磨没了意志,低幼不是问题,但这种大胸妹子搭配儿童故事就很有问题
动画效果还好. 但故事真特么套路和幼稚
国产动画效果越来越棒了,精致细腻,风景非常美,罗刹的铜质感很强。但片中人物设定不敢苟同,有多个少儿不宜镜头,扣掉一星吧。
不适合小孩子看,也不适合成年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