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能在此时看到这部影片,纠结漫长备受摧残的等待,真的是一段撕扯般痛苦的时光……安妮是单纯而勇敢的,在爱中迷失了自我,却又不失令人敬佩的坚强,面对挑衅敢于面对,所展现的勇气与智慧,哪一点不如男生呢?
很高兴看到这样的结局,玛丽安娜的爱其实是自私的,配不上敢爱敢恨的安妮李斯特!
我始终觉得这部电影是一个讲述者,而不是描绘者。
两个同样美好的女子的爱情被金钱和世俗挑战,一个敏感谨慎事故,一个勇敢痴情烂漫。
安妮苦苦等待着口口声声说爱自己的玛丽安娜,却被她的懦弱自私伤害,而后很励志的对挑衅的绅士反击,最后和柔美的沃特小姐相守至生命的尽头。
不,这样的情感纠缠并不能完全概括这片子。
它改编于几经历史沉浮的那几本真实存在的日记,那个被称为英国第一女同性恋的安妮,有对生活最本真的向往,对爱情最单纯的希冀,对世俗的戏谑嘲弄,对幸福最直接的诠释,她在历史上的身影很神秘,很美。
电影没有描绘她们的相爱,热烈的亲吻后就是残忍的分别。
她当着她的面,在神圣的教堂对着身边臃肿年老的他说了我愿意,然后是整整一年的渺无音讯。
也许该继续讲她们感情线的发展,可是在此期间安妮都做了什么?
她也许从来没有停止在日记里写满玛丽安娜,在行走时吃饭时发呆时想起她的笑她的吻,不过不同于太多的人,此时的她是努力振作的。
爱情留在了心底,可是对生活对幸福的渴望一刻也没有停止。
她希望有志趣相投的人共同生活,她需要生活充满欢乐,她开始了寻找。
正好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有了足够的声望,她可以勾引教堂的小美女。
这时好友Tib到来全身心陪伴她,却并没有让她放弃小美女,转投Tib的阵营。
她知道那只是友情,至于小美女嘛,至少很有吸引力。
这有点啼笑皆非不是吗,但我想很多从爱情里受过伤的人应该由此得到鼓舞,我们都不该忘记当初爱的初衷,像安妮那样。
我们爱,是为了在爱的世界里得到幸福。
只要我们没有抵达那个世界,就不能算是末路。
就在勾引差不多要收网的时候,她的一封信打破了她平静已久的心灵。
她还是爱我的,她的心里只有我,总有一天她会和我在一起,这种感觉让生活突然仿佛充满了意义。
激烈的争吵和心痛的哭诉后,她已经彻底的再一次陷入迷恋,不再需要刻意沉迷于书籍和枯燥的工作,就像被点燃一样,之前的痛苦都不再提起,她开始等待。
不是像怨妇一样在房间里久久的眺望着远方,或是看见任何有联系的东西都可以睹物思人,她在日记里怀疑过自己等待的价值,只是她时而清醒的去思考,时而疯狂的只为了可以与她相见,她可以看她一次次离开,再等待她下一次短暂的邀约。
既然你会与我共度此生,我也可以为你等待,她的心很容易被填的满满的。
可是你如此惧怕闲言碎语,那又如何和我生活?
安妮终于不安地问玛丽安娜,她的眼里全是期待,虽然无法掩饰内心的恐惧。
她说那只是游戏,没有真正的未来,她其实完全屈从于这个世界。
安妮心碎,更多的是满满的震惊,你一直在骗我,你不是我要找的,你懦弱世故,你不是那个人。
我爱你依然,可你不是那个人。
似乎有这样相似的故事:你和我想象中的人完全不同,我从没有想过会自己爱上你,可是当我意识到时,我的整颗心已经交付于你。
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爱上了一贫如洗的青年,热爱正义的警官爱上了无恶不作的盗贼,或者深爱多年的英俊男子竟是女儿身?
这样的爱情与命运纠结,就好似将人生生撕成两半,还再做出选择。
安妮崩溃了,决心用旅行来治疗伤痛。
如果说玛丽安娜的出嫁或者无尽的等待都没有让她下定决心,那么此刻的她一定已经开始将这段爱情深埋。
好在幸运的安妮遇见了倒霉的绅士,让她主动迎接了挑战,同时看见了沃特小姐默默的支持和无言的善良,还有那带着些畏惧的勇敢,那一刻,安妮一定在告诉自己,我喜欢她,而且,我知道那个人就是她。
不在此透露结局中的细节,给这部电影留下应有的神秘感。
只是美丽的玛丽安娜可以依旧享有她所看重的名望和安逸,内心的爱和遗憾也许终将只是化为遥望时眼中的一丝哀愁。
她本身不是同性恋,只是爱着和许多平常女子不同的安妮,说她懦弱也好,世俗也好,于我而言并无过多指责。
可以想象在最开始相恋时,她也经历了一番痛苦的心里交战,然后义无返顾的给了安妮全部的爱。
爱应是宽容的。
不过,站在道德的立场上,为了权势和金钱牺牲爱情绝不可取。
Tib的结局是一生无果的等待。
我想她本身就是蕾丝边吧,除了安妮,如此热烈勇敢的女子在当时恐怕很难被第二个人吸引。
所以没有为了任何事物虚假的结婚,所以陪着家人独自过完了一生,也许一直深爱着安妮,但并不能视为等待了安妮一生。
她的确在等待,不过是在等待属于她的幸福和命运。
多年以后,她们又都会如何想起彼此呢?
太多的人都在爱情里受过伤,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个很好的说辞同时是绝对的真理。
只是有时候没有了那个人,就没有什么生活可言。
不过同时我们需要好好思考,那个人,未必是我们自认为最爱或者付出最多的人,同时未必是此刻伤害你的人。
只希望所有受过伤,质疑幸福和未来的人自我振作起来,给自己积累多一点资本,然后等待我们的沃特小姐。
爱情本来就不会是救赎。
She is a miracleShe is uniqueShe is independentShe is always belovedShe is pursuing her own happiness with great determinationShe is marvelous and braveYes, She is Miss Anne Lister
BBC一贯的时代背景坚持独立果敢的Anne忠贞的Tib一昧索取的Mariana勇敢的Ann精彩的一段对白M: You must understand that I would rather die than our connnection be known.A: Ashamed. You're ashamed of me.M: Why must you... draw attention to yourself so?A: How can you be my wife if you're ashamed to be seen with me?M: Do we have to keep playing this game? Women can't marry!We could have a good life, see each other often, if only you wouldn't insist on us living together.A: That's no life!M: You live in a girlish dream! Yes, we might live as companions, but the way you are with me...Think, people would smoke us in days. We'd be ruined, ridiculed, cut by all society!A: Then why have you said you would live with me for so long?M: Because I love you!A: A coward love!M: The world is the way it is and we cannot change it!A: Then I see you are not the woman of all hours for me. I crave for a stronger character. Only in bed you are excellent!M: You cannot live without me.A: Oh, but I do. And I cannot bear it any longer. I want to share my life with someone. I want that. Or nothing at all.M: I can't.A:(愤怒的扯下订婚戒指。。。
)不喜欢Mariana,不是因为coward,而是selfish。。。
给不了要不起就别许下承诺。。。
PS: 神奇的密码日记。。。
看完才知道是真实故事改编。。。
两个月前第一次看此片我没看的下去,也许是《指匠情挑》开发了我看英国古装片的兴趣,这次我能顺利地把这部片看完。
我对于李斯特的感觉,从一开始的讨厌,到后来的同情,再到最后的钦佩,她是位令人尊敬的女士。
好吧,虽然她骨子里就是个男人,很man很man,很有见识很有担当很有胆量。
李斯特去勾引布朗小姐我可以认为她是寂寞空虚要慰藉么?
那手边就有提布为什么不满足呢?
后来布朗也没什么戏份,就是个过客啊过客。
不过这一小段插曲倒显得李斯特很真实。
至于玛丽安娜,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原来就是《灵契》的女主角啊。
开始时是对她很有好感的,因为她澄澈的眼神,尤其是她结婚时在教堂跟李斯特握手时,我以为她是真想结束跟李斯特的同性情缘了。
放弃也需要勇气呀。
ohwho knows原来她结婚只是为了掩住悠悠众口,她想李斯特依然做她的地下情人。
= =从此开始不喜欢她。
还有提布,对她我真是又爱又恨,她的真情和执着令我触动,她妄图从玛丽安娜手中分一点李斯特的心,oh,so stupid识时务者为俊杰,即使我不想做俊杰,识时务还是不可缺的,做蠢事只能以大概率招来伤害。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即使在恋爱之中。
沃克小姐,在她说出“我想留下”之前,她闪烁的眼神我还以为是对李斯特坏名声的恐惧呢。
沃克是一个很理想的角色,在李斯特人生的低谷给了她强有力的支持,在缺钱时提供资金,在缺爱时献上自己的真心,难怪李斯特会说,她很适合我。
(出去玩了,玩耍回来都没有感觉了,容我仓促结尾吧)好吧,昨天刚看了《前度》,在想,要是狗血一点,玛丽安娜亲吻李斯特的时候被沃克撞上了,沃克是否会介意呢?
哈哈,不过现实哪有这么多ifs。
据说,这是一部真实的日记,埋藏了150年后重建阳光,电影的拍摄手法很特别,通过直白的表现手法,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当然精湛的演绎技巧为电影增色不少,演员拿捏得非常到位,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这更像一部人物纪实,现实的画面,日常的语言,但是的确是很唯美。
看过《affinity》的时候,玛歌的纵身,在我的心里荡起的阵阵痛楚一直都还没有散去,再次看到她的时候,她的转世在新的庄园里,阳光树林里的嬉戏,洗去前世的隐忍,挣脱囚笼,火热地爱着安妮,同时也深深被Anne所爱,不过,不同的是,这回她也尝试了一番任性、“欺瞒”、和虚荣,这算不算是一种轮回呢?
Anne最后与Miss Walker一起怎么看来都像是一场童话,公主与公主,live happily ever after.Anne最后选择的人是坚强的不去顾及流言蜚语,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那个时代下可以不受到这些所谓“舆论”影响的人,Tib其实也可以做到,但为什么Tib却只得到了一句“i don't love you, i mean not in the same way."我觉得更多是,Tib过于强势的爱,让Anne觉得不适合自己,从Miss Walker和Mariana的特点来看,Anne更喜欢些女人味十足,Anne个人向来是崇尚独立、坚强,从她博览群书在茶会优雅地用完美的句式讽刺某些“绅士”、善用特殊密码完成私有日记中,都能看出这是位很有独到见解、思路非常明朗的Lady。
或许Tib没有达到她所喜欢的那种Lady所需达到的标准,但Tib的可爱之处也在于那里,Tib就是Tib,过去是这样爱你,现在一样是,可以帮你找暧昧的对象,为你庆生,为你吃醋,为你愤愤不平,甚至为了你,这一生成就孤家寡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Tib是Anne自身的一个翻版,因为她们都具有一颗对爱直接、对爱执着的心。
电影唯一让略有失色的地方在于没有表现出Miss Walker是如何爱上Anne的,这点让我觉得困惑,她们似乎很早就彼此认识,但是Miss Walker似乎一直是大家印象中那个Shy Miss Walker.我想,Anne在一开始也并没有注意到她,否则她怎么会在最初离开Mariana的时候跑去教堂里找Miss Brown来玩起了flirt?
这个时候再感叹一下Tib的执着,总在考虑她心里那份错综复杂的感觉,全是因为爱。
电影所表达的内容是短暂的,透过电影更多地为人们展示了对于一份感情所应有的执着态度,为了爱而努力,为了爱而工作,也或许是这份爱的力量,使得Anne与Miss Walker能够击败对手,将先前“绅士”们的羞辱一并奉还。
在爱照耀下的Anne与Miss walker是美丽的,匆匆数十载的时光,她们都曾如此坚强地绽放。
约克郡的历史就是英格兰的历史。
一本来百前的日记,记录了约克郡的生活还有安妮的同性情爱。
影片一开始安妮在荒原沼泽的地平线 慢慢出现,背景是乌云密布秋风猎猎的季节。
似乎隐喻着安妮的独孤特例。
安妮拿出长筒望远镜找寻着,望远镜里逐个地出现:大腹便便的老男人,穿着端庄的老妇人,安静的女孩。
望远镜还在移动,我们知道安妮还在寻找,镜头停在两个席地而坐的女士身上,一个扭头,一个拿着短筒望远镜相继看到荒原高处的安妮。
会心的一笑,遥遥的呼喊。
安妮收起单筒望远镜摘下被风吹动的黑色礼帽,奔下荒原,字幕悄然出现。
安妮的故事拉开序幕。
影片是一部电视电影 ,但是摄影配乐服装以及演员都可以称得上十分精彩。
影片着重的还是安妮的情爱生活,安妮对同性之爱的坦荡真诚,对爱人的情深,坚忍,希望和失望,叫人看得惊心动魄和心痛。
安妮李斯特坚定自己的同性情爱的追寻。
她机智幽默,频频和女人们调情。
她自立强硬,开煤矿,改建家园,又是约克郡最大的地主之一。
安妮想做一个骄傲的李斯特人至死保留自己的姓氏,她用密码的方式,事无巨细记录了自己的生活、情爱。
不用别人自己将自己书写入历史。
影片展现的安妮不是完全意义的安妮,Maxine Peake饰演的安妮李斯特不是完全意义的安妮李斯特。
个人很喜欢她的表演,非常喜欢。
影片里面的配角也都是大名鼎鼎。
另一部经典《指匠情挑》不得不佩服汉字的魅力,四个字里倒有三个叫人浮想翩翩。
也是BBC出品,制作精良。
阴谋里的阴谋,残酷的个人利益,善良的本意,悄然而生的情爱。
探寻,渴望,愤怒,被搅拌在维多利亚时代美丽的田园风光里,两个少女为了脱离原本的生活,饱受折磨煎熬。
和安妮李斯特的日记相比,指匠情挑是改编于一部小说,作者Sarah Waters对那个时代的用心研究展现给我们的是活生生的历史,也就使得故事是那么的真实。
以和同性同居的方式来抵抗外界的舆论,在19世纪的英国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电影的标题是‘私密日记’,一开始认为是地下恋情,委婉而细腻,可实际上安妮的爱是炽热和豪迈的。
用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来度过人生,追求适合的爱人,坚持着自己信念。
曾经,我以为什么是同性爱,就是彼此心灵相通,含蓄、柔情的‘过电’。
在这个年代,不可能指望同性婚姻,因此不可能谈什么将来,那是虚无缥缈的。
或许是因为懦弱,胆怯的让自己不敢迈出常人对于婚姻的范围,就像是玛丽安妮。
有婚姻的时候在乎丈夫发现,害怕周围的舆论,一次次的给安妮许诺。
这甚至让我讨厌了玛丽安妮。
当丈夫看上了别的女人,在影片最后又反过来找安妮,简直是不知廉耻。
安妮的爱是大胆而疯狂的,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原则。
当罗森多次来找安妮的时候,丝毫没有动摇,那份坚韧和坚持,我想我是爱上安妮了。
安妮的身上有一种率真和直白,爱就是爱,想要和你在一起就是在一起。
信念是会让人如愿以偿的,不管多长时间,肯定是会有一个和自己愿望一样的人,也在寻找那份坚守,最终会出现那么一个不会为了周围舆论而勇敢和你在一起的人。
在19世界的英国,这份坚守的爱,太伟大了!
安妮的爱,至始至终都像是火焰,融化我的眼睛和心灵,看见她亲吻玛丽安妮的嘴唇,简直让我心动不已。
坚持到‘最后’的激吻,安妮是想要传达给玛丽安妮最唯一的心,告诉玛丽安妮自己的不变和等待的心。
只是勇敢的爱情是需要两个勇敢的人共同完成的事情。
承诺、戒指,我想只是对安妮有用,是象征是希望,是等待的动力,而对玛丽安妮完全是尽兴的饰品。
安妮对玛丽安妮爱的太累,从唯一到希望到等待再到最后的空房,一路走过来,爱的太累太辛苦。
只是,安妮是勇敢的,性格使然吧,这种勇敢让安妮把重心放在了学业上,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安妮又涉足了商业,也是因为勇敢,面对罗森‘有伤害的协商’下,并未屈服,也没有像广大的看似有名誉地位的夫人那样不知所措或者是无知,反而运用智慧为自己打开了另一个领域,并取得了成功。
当然,也收获了真正的爱情,一个也不需要丈夫的女人,一个同样勇敢的女人。
她们是适合的。
我想,这就是上帝赠予一个坚持的安妮最好的回报吧。
而Tibi的爱是伟大的,愿意为安妮做出一切事情,在看着她被玛丽安妮欺骗的时候,忠言逆耳,表达爱情,尽管安妮不爱她,但TIBI并没因此找人嫁了自己,也是在坚守自己的爱情。
一生未嫁的坚持。
令人羞愧的爱情则不是爱真正的爱情会让人勇往直前烧信时的伤心直到最后玛丽安娜离去,Anne才算是真正得到了幸福,再无牵挂她心中始终有个位置是留给玛丽安娜的曾经炙热而真诚的爱却深知这个不是属于自己她爱的始终只有她自己那么的羞于让别人知道她们之间的爱情爱情本应是非常高贵的不应该是呼之即来,喝之则去最后两个人在花房里种着花多么幸福
这部瑰丽童话中有每个人的最终身影若不是那位有着Miss Walker的幸运主角lister那我也愿成为哪怕一直在les道路上踽踽独行直到生命尽头的tib当不断背叛,已能想象所有的谎言,所以不要再无辜当不断失约,没有人再会原谅第一百次,灰黑白落只会历练的一次次的准备好直到不需准备;曾经有过的背叛会付出代价,承受命运带给的又一次捉弄,作为一个虔诚的平衡教徒,是该去相信上帝会赐给下一个更好的人么若只是索取者,若只是依仗着别人给予的爱而蛮横的以为掌控对方全部的感情,做作的转身也只会在对方心底彻底死掉。
一段存在欺瞒背叛的爱情是肌体上的一块溃烂,能不能像剪掉长长地头发一样狠心的剜掉连血带肉的疮疤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0421北影
沿着老塔的脚步走来,往凯鲁亚克的方向走去。
出町座。荒凉的土地,荒凉的内心。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叙事一般,但画面质感很喜欢。
开头的两个旋转镜头就给我干晕了。中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背景音,我想到导师说我的论文:要用白话文把专业术语说清楚,让即使不做这个方向的人也可以看懂你写的论文。(´-ω-`)最后,我真的害怕看文艺片,漫长的铺垫,短暂的高潮。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很难不睡着啊,这片子看着就觉得冷、不想说话。
这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复杂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感受到人性的冲突与挣扎。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的情节安排,生动地展现了冲动背后的心理变化和道德抉择。影片的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和音效,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影片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冲动与理性、自由与责任等议题的深刻思考。《冲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人性探索片。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加珍惜和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