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能吸引我看下去的电视剧都有如下特点:第一,最好是轻喜剧。
我对于“深刻”的影视作品没有太多兴趣,很多文艺青年都爱看大师片,言必称伯格曼塔可夫斯基黑泽明,我已经不记得自己上次主动找这类片子来看是什么时候了。
就连《蜗居》这种据说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我都不感冒。
王朔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娱乐?
艺术是往人心里装事儿的,而娱乐是从人心里往外掏事儿的。
我个人一向是把这两种需要分别处理,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需要,是通过不同的渠道来满足的;如果我想要关注社会现实,或者拿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来绕住自己的脑袋,基本上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完成的。
当我打开影像视频的时候,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放松神经,可能是前一阵装的太多,想往外掏一点儿了。
这种时候,我并不希望别人来提醒我:房价高企,十五亿中国人正在蜗居!
上个月,家里有人看了《天道》,十分激动,向我推荐:你一定要看一看这部片子!
(可能他们觉得我是“搞文化”的)我瞄了一眼,依稀听见在法庭上讲起佛教理论来了,立刻pass。
我并不关心它讲得对不对,反正,我一点也不想看一部讨论“天道”的电视连续剧。
像《Hero》这样正直而又轻快的片子,才下我的饭。
二是要有效率。
不看韩剧就是因为它太长,我虽然也常干无益之事,但并不觉得自己的有涯之生真的长到那样不耐烦——虽说《父母见上书》也曾追到八九十集,那是特例。
仅仅篇幅短并不意味着有效率,《Hero》是我看过的线条最简洁流畅的电视剧之一。
记得第一集是和我妹妹一起看的,中间她也看得咯咯笑个不停,最后却一把拉住我:怎么了?
木村拓哉到底发现什么了?
其实是……(中略两百字) 剧情环环相扣,十分紧凑,稍有跳跃或字幕翻译得不好的地方,也都由突然涌现的主题音乐和演员的神情补足了。
我觉得这是十分充分的表现方式。
解释完了,妹妹说,你好聪明哦!
按照我们的家族传统,我一点都不领情,心想:你好呆哦,小时候看多了刘雪华和马景涛果然就是这种下场!
第三是有我喜欢的演员,这就没道理可说了。
难得又见木松配,木村的正义感和不按常理出牌,确实能秒杀少女;我也特别喜欢松隆子刚入职场那种认真劲儿和迷糊劲儿,就像她摘下眼镜时的眼神。
这两个人的性格冲突,磨合,再到相互了解,最后难解难分,也是支持我们看下去的巨大动力。
第四是有精准的细节。
如果说以上三条还经常能被满足,这一条就把99%的肥皂剧都打倒了。
《潜伏》里有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就是当秋掌柜咬掉自己舌头的时候,余则成腾地站了起来,难以抑制胸中沸腾的血液,但这不足为奇;使此剧拔出流俗的,是下一个镜头吴站长的动作:他也站了起来,而且下意识地扣上了自己上衣领的第一个扣子,以一种几乎是立正的姿势站着。
这是难以掩饰的发自内心的对敌人的尊敬,在这一刻,所有的政见、派别、利益,都被超越。
用王阳明老师的话说,这就是良知呈现,哪怕只有一个瞬间。
余则成跳起来的时候,我们不由得担心他会暴露,这种戏剧性冲突造成的紧张,是一种娱乐;而当戏剧性冲突被用来刻划人性的深度,就成为了艺术。
(我是不是还在追求“深度呢?
不是的,我期待的是“表面的深度”。
) 《Hero》里也有这样的细节。
电影版终结篇一开始,木村对松隆子说:“感觉和六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松没好气地说:“六年嘛,小马驹都已经长成种马了。
”两人结伴到韩国搜集证据,在小饭馆的洗手间里,松隆子注视着自己镜中的脸,一种抒情性马上出现——像我这样的观众就会想起第一集,木村对她说:“你的脸很像清水煮蛋。
”而这时改成短发的松隆子,已经完全没有了婴儿肥。
(这算不算“草灰蛇线”啊?
金圣叹老师?
) 一直觉得,拍这样一个结局,好像并不是为了给观众一个交代,而是给时间一个交代。
PS:写完以后,又把剧集版调出来复习了两集,我觉得真的有很多优点是值得国内同行学习的。
比如第三集里松隆子模仿那个女诈骗犯,对木村说了一句诱惑性的话,背景里马上拉防空警报;再比如大冢宁宁告诉阿部宽准备结束他们之间的关系,镜头就切到餐馆里的厨师剁鱼切菜,全部是“一刀两断”,这样的表现方式真是又直接,又有喜感。
说起来是木村和松隆子第三部携手共创神收视的剧, 而且之前<长假>和<世纪>都是纯爱剧, 在我眼里二人就是官配CP, 气场合得很. 再看之后木村都是跟什么奇怪的女人共演呀, 而且年龄越差越多...(虽然还是默默地都看了,包括某些很讨厌的). 还记得刚收DVD那会儿不但来回看了好几遍还有特典里的各种奇葩短篇...第一遍看这部剧不以为然, 木村01年的时候面容憔悴, 松隆子的扮相也一直古板, 两个人的关系仅止于暧昧(在TV版里). 但是如同好酒越品越香, 好剧也是越看越有它独到之处. 比如铃木雅之对镜头和节奏的把握, 服部隆之的配乐, 城西支部全员的表演, 没有一个眼神一句台词是浪费时间的. 一部以检察官职业为主题的正剧, 传得出三观, 理得清思路; 刻画了政治和羁绊, 表现了各个成员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 也描绘了男女主角自然而然的感情发展. 节奏看似随意而不凌乱, 表演看似夸张而不做作, 环环相扣呼应到位, 令人常看常有新的收获. 不管时过境迁, 城西支部总是个有爱的小团体, 还有酒吧老板!
此剧充当了很好的学习典范,看过之后有对工作的反思和启示。
看似随性不拘的男主却有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1、即使事实清楚的简单案件,也要心怀负责地将真相追查到底,可能因此而艰辛倍增,也不曾退缩和后悔,依然执着地坚守初衷;2、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生命个体,不因权势的强大而畏惧忌惮,也不因身份的卑微而欺凌打压,即使是面对留有案底的嫌犯,也不持偏见,差别对待,依然秉持那份理性,客观地作出判断;3、对嫌犯投以关怀,关注民心,察悉人心。
虽说犯罪是不争的事实,但其背后也可能隐藏了现实的无奈和煎熬,面对善良之人的一念之差,男主不仅在查明原委后将量刑为其争取到最低,更在案件之外给予他们关爱。
正是这份认真与敬业、执着与热情、公平与正义,让我们感受到了冰冷的法律与强悍的权利背后依然充满温暖与人情。
日剧《律政英雄》已经全部看完了,从电视剧到特别版再到剧场版,木村拓哉演绎了一个优秀的检察官久利生公平。
这个检察官在查案能力上并不显得突出,没有汤川学那种深厚的学术功底,更没有福尔摩斯那种非凡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只能说是一般。
久利生公平优秀体现在两点上,第一点就是他勤快和细致,绝不偷懒。
第二点就是他绝不轻易相信口供,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作的认罪口供,他也要去一一查实。
当泷田先生已经认罪并叙述了整个作案过程后,他仍然要到作案现场去捡识搜寻可以证实泷田并没有撒谎的烟蒂。
久利生公平只想知道事情的真相,虽然检察官是受害人的维护者,但更是社会法律秩序的维护者,面前的嫌疑犯,很有可能也是被警察冤假错案抓进来的无辜受害者啊,也是法律需要去尽心尽力去保护的良好市民。
这样的检察官,在我国大陆,根本不存在。
让麻缣惊讶的是,即使出了佘祥林、赵作海这样的冤案时,我们的不少警察、检察官和法官还在坚持搞有罪推定和口供至上原则。
只要被公安机关抓进来了,就是有罪的,就是被镇压的,先剃个光头,穿上号服,在看守所里被严刑拷打问出口供后,在完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仅凭口供就可以定罪了。
在法庭上想翻供?
这是不服罪的表现,量刑加重。
坦白从宽不会牢底坐穿,但什么叫坦白呢?
讯问的这些公安战士们有他们的想法,只有认罪按照他们叙述的作案经过来供述才算是坦白的。
这样的坦白从宽,不牢底坐穿才怪。
刑事诉讼法上清清楚楚的写明,仅凭口供而没有别的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
但我国的法律从来都是写着一套,做着另外一套。
口供不能定罪?
别开玩笑了,这些把无辜者问成有罪者的公安战士们除了问口供不会别的了。
如果不拿口供定罪,你们还要不要社会稳定和谐了?
错杀一千,总有杀对一百吧。
久利生公平作为一个检察官,他的目的不是使眼前的犯罪嫌疑人定罪,而是去追寻案件事实的真相。
这一点上,他虽然是日本人,但他是全中国检察官、法官和警察们的榜样,他才是真正的律政英雄。
人物有个性很鲜活,看似惊心动魄,又和实际生活那么的近。
连每个配角都十分让人难忘,记住了阿部宽,记住了那位不论你点什么都是“aruyo”的大哥。
正因为日本各个西装革履,生活模式都是相同,所以偶而出个有个性,又有工作能力的大帅哥,才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的具体化吧,如果去东京别错过了城西检查部,也算是个名胜的地方了。
为了阿部宽看的。。。
阿部桑你竟然也会搞婚外情,真是接受不能啊。。。
不知结局会怎么样,电影版会有发展吗?
大冢宁宁倒满好看的。
本来看悠长假期的时候觉得松隆子不咋的,尤其长长的脸。。。
但这里越看越有爱啊,脱掉眼镜果然很美的样子。
记得当着有她泡澡的时候?!
那时候的脸太可爱了!
剧情吧算可爱的了,当年的boss虽然萌竹野内丰,但也看的断断续续的说至于拓哉大哥,我还是比较喜欢古畑任三郎里那个扎辫子形态的犯罪者啊
因为没流量没网,反反复复看了这集好几遍用来消磨吃饭的时间。
这集说突然调来的新事务官,刚调来但已经做好了离职的准备。
当他说出那句:“事务官是不能有自己的意见的哦”时,我的记忆瞬间如潮水般袭来——从这个层面来说,事务官和广告公司里的客户执行很像。
当我还在做客户执行时,就被我的领导教导过:“客户部是不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哦。
你要做的是准确传达客户和创意(同事)的意思,但不能加自己的意见影响创意哦。
”初出茅庐的我照单全收,奉为真理。
以致于后来我变成创意的时候,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客户部的人对我的创意指手画脚。
呵呵。
这个倒霉的事务官还因为为检察官挡了一拳而对这个职业失去了希望和好感。
其他两个事务官也是经常被各自的检察官呼呼喝喝,而萌生了离职的想法。
唯一与众不同的是雨宫,她目标明确,而且还未遇到太多挫折,她跟随的检察官甚至会和她说:“你现在不是已经在做着你想做的事了吗?
” 从中真的看到职场的多样性,即使是同一个职位,所做的工作、经历的事、际遇,都会千差万别,而即使大家都抱有同样的目标和理想,却不难保证不会被其他因素影响从而放弃,就像正木被检察官禁止有自己想法、挡了一拳没被感激的冷漠的同事关系,从而放弃继续做事务官的想法。
我想这集的意义就是告诉你:不要轻易放弃你的理想。
你要分清楚,到底是什么在影响你。
是有毒的人际关系,是那个打压你的领导,还是那不合理的升迁惯例。
不要因为这些而放弃你的理想,而是去努力摆脱这些负面因素对自己的影响。
像正木,在一个有爱、能发挥想法的团队里,就后悔离职了,多可惜啊。
但人的际遇有时就是这样的。
像我,莫名其妙地被离职了,其实都不算是我放弃了广告,而是广告放弃了我。
也许我是错过了那个moment了,在我该选择换一个环境的时候,我选择了坚持,又或者是我就没那么幸运,遇到一个更好的环境和团队。
那些负面因素就是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的,所以我非常非常共情正木先生——我后悔、我可惜,但我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贴一下刚看完发的动态:刚毕业那会儿看了就好了 就不会做一个唯唯诺诺试图适应社会规则的人了 可是就像第7集里的正木一样 我觉得自己已经回不去了 无法再回到当初那样意气风发 有时人一堕落不是道理不道理的问题 是精气神的问题 已经被那些经历所磨灭了 如果当初能更捍卫自己一点就好了 不过也许人活着没那么多意义 正木去开可丽饼店会更好 是老天特意指引他走那条路所以才制造的挫折给他 我也是 既然已经对走过的路失望 就没必要感叹回首 去走一条新路吧 这是旧路泥泞的唯一意义正木说:“你知道我在可丽饼上花了多少心血吗?
” 可丽饼在这里代表着梦想。
正木、久利生和雨宫,都是有理想的人。
雨宫代表一个初出茅庐的样子,目标明确、意气风发、积极进取,而正木代表被社会磨平了棱角的大多数,当曾经的雨宫遇人不淑或者遇到挫折,会变成正木这样的人。
久利生这样的人是少数会成功的。
他是那种「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这一集里他的这种特质得以显现。
他很懂得收买人心,虽追求正义,却懂得游走在灰色地带中,对敌人的招数以牙还牙。
他知道按照正规程序问肯定问不出什么,所以他可以自己骑部单车,买烧饼买咖啡和司机套近乎;他会在律师威胁自己的时候以牙还牙,威胁回去;他在秘书不让进房间时说“同事怕冷”所以要进房间等;他甚至故意在人最多的上班时间在人家公司的大堂揭发董事,这都是一系列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操作。
我总觉得他不是一个那么有理想的人,他不是太执着结果、太执着黑白,所以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见招拆招。
学到了学到了。
或许我们不用太执着得到那块属于自己精美的“可丽饼”。
它只要是可丽饼就行了,它可以是香蕉奶昔味、可以是果酱味,也可以纳豆味、大阪烧味,可以是饺子可丽饼,还可以是可丽饼包可丽饼……它是可丽饼就行了。
我们的“可丽饼”,可以有很多种模样、有很多种口味、有无限的可能。
看到最后一集才觉得剧集变得自然起来,才发现这是个不仅用心良苦而且很有想象力和活力的制作团队,是我日剧启蒙《庶务二科》的导演团队。
因为一开始觉得久利生公平这个形象建立得保守而刻意,属于一眼看穿原委的那种,而且用一种隐秘的手法——填补社会空白、讨好大众的方式去为政治服务,看似承担着资本主义社会最艰巨的选择与人民站在一起抵抗bureaucracy的任务,实则悄悄为政府服务,让我并没付出感情去看,这要比久世英雄这个形象的设计蹩脚(比如通过酒吧火柴新旧替换的日期戳穿证词这种情节显得薄弱),但随着剧情深入,它最厉害的东西完整了起来:固定的情景(办公室和酒吧)、npc式的角色(保安和酒吧老板)、被电视购物吸引的桥段(细腻的人物刻画),这三点塑造起来的不是他人的自我而是一个供他人的自我和他人的客体连接起来的想象空间,它吸引人的方式不是被动吸入,而是主动进入,是一种真正的共鸣,也是电视语言可以走到的最远处。
p.s角色虽然不是标新立异但是各个可爱,男女主的阐释也很到位,这个时候的木村拓哉是我觉得最帅的时候!
特别特别喜欢这集里的这一段:糕点店里——久利生:“我觉得你对每件事都太认真了,反而不好。
”雨宫:“做事认真也不行吗?
”久利生:“我不是说不行。
(喝了一口茶)喝下去有点苦,尝尝吧。
我总觉得,你摘下眼镜更可爱。
有点苦吧?
做事镇定一点,不要心急,最好是游戏人间。
”我和雨宫很像,所以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
一个认真的女孩被松弛灵活的男生“拯救”,这样的剧情很常见。
我不禁想,这样松弛任性的男主比比皆是,但为什么没见过这样的女性角色?
几乎没有。
根本没有——在「好女孩」里,是没有这样松弛任性的性格的,「坏女孩」有,像剧中的中村检察官,她是小三。
相反,我们能想起来更多的女性角色是,苦大仇深的,要不就是乖乖女,被压抑的。
我在想,这些都反映了女性在现代社会里的地位。
有事业心的女性想往上爬,她总是必须非常努力的,不安全感很强,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因为机会不多,要考虑的事情又太多,不,因为在她还没开始努力之前,就会有很多声音劝阻她,告诉她“女孩子做这些事情干嘛”,又或者是,这个社会的女性事业成功样本太少了,所以即使没人劝阻,她心里也明白,我在做一件没把握的事。
要不就是像热辣滚烫里的女主,当好人太久了,失去了主体性,在讨好时不快乐,相反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找回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不可能松弛。
而男性,大部分从出生到死去,都没拱手相让过自己的主体性,自然松弛、自然任性,因为他从来都不在乎别人,自然也不用花精力在纠结、自我拉扯之中。
能拉扯就不错了。
更多是长期压抑的,表面的乖即完全放弃了本性,像房思琪,像每个家里那个为所有人牺牲付出的妈妈。
压抑自我的人,能松弛任性吗?
她甚至看不清自己是谁,她只知道她是个好女儿、好老婆、好妈妈,但她自己是谁?
早丢了,早忘了。
回到开头我喜欢的那段话。
我认为这段话里,有一些隐喻。
他说“做事认真不是不行”后,紧接着说“有点苦吧?
”我认为这里说的表面是茶苦,实际说的是:做事认真苦。
做事太认真,每件事都全力以赴、每条神经都时刻紧绷,因为怕犯错、因为要担责,所以从身体到精神都很累,当然苦了。
之后,久利生说:“我觉得你摘了眼镜更可爱。
”这个眼镜,其实就是指摘掉身上的这一份「认真的枷锁」,试着放松一点,不用看得太真,不用太较真、自己变松弛,就会变得更可爱,这个“可爱”不止指外貌,还指整个人的性格、气质。
而最后那句“做事镇定一点,不要心急,最好游戏人间”,是最触动的。
认真的人其实都很想要快点得到结果,满意的结果,因为越在乎所以越认真。
想想自己为什么认真,不就是希望事事完美吗?
雨宫总问久利生:“你是不是知道那里有问题,所以才特意带我去的?
”久利生总不回答。
我想,他的答案是否定的。
他其实不能确定那里到底有没问题、有什么问题,很多事情也许不是因为知道「结果会怎样」才会去做的,而是「做了才会有结果」。
游戏人间的意思是,不要在乎结果,不对,是指,我尽情尽兴去做,看会收获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太认真。
太认真了,你总想保证那个结果,反而限制了自己。
而把人生当游戏,不追求结果,反而每一次得到结果,都是一次惊喜。
稍显平淡的看完了全剧 不太太太那么吸引人 故事的突发开端也未能勾起往下看和期待的冲动 木村OK 还是前几部的感觉 安静深沉 松隆子就。。。
唉 要脱掉眼镜多好呀 还是固执己见地认为菜菜子就是松隆子 *_*
史上收视最高月九。开场到收宫,主角到群戏,都是木村剧的最高水准。电视购物指南,都市传说一般什么都做得出来的酒吧老板,三对检察官事务官的对手戏,目的明确的单元戏。
福州测试2频道的排片小姐,你真的好爱木村哦.你这样表白的勇气我真是太希罕了!才发现这片子好老旧............哎呀两主角不相爱不好么.这不是职场励志片么,你不想在上班的地方有个好颜的异性知己么
不知道好看在哪里
装逼民工初中毕业生当主角……越看越像本色出演……越看越烦……片里其他所有人都比木村好看……
又是片尾5分钟高潮局 唯一的亮点是宇多田光的can you keep a secret。。。
还是很奇怪为啥拿了最佳造型。虽然我是不讨厌那件橘色羽绒服啦。
应该说不是我想看的东西,基本是属于温情爱情加办公室小品的一部剧,本想看的律政系案子比较无聊,办公室小品又一直没入戏,男女主CP更是无爱,完全靠着阿部宽和只有11集忍完就算的心态。。。。。。
看了6集,弃
大神真的就是大神
不喜欢两个人不清不楚地一起
这是传说中有无敌收视率的经典?俺看了一集就不行了
英雄的个人化展现
木村大叔年轻的时候真帅!!
村叔真是kilakila的
可以
就律政剧的基本剧情逻辑编写来说,脚本真的是不及格,也因此差不多两集过后就不再当律政剧而是当职场恋爱喜剧来看了,这么一来还是挺有可看性的。最想了解的是像哆啦A梦一样的酒保的故事(我都怀疑深夜食堂的灵感是从这个酒吧来的了...) ep10.竟然在一集里同时出现了羽田美智子和(嫩出水的)高桥一生。
嘴部小动作。
检桑
挺有意思的,虽然不是我的菜……
看了让我决定目标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