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曲好契合这部剧,契合女主的状态。
在第一集开头就听清歌词,和绚烂日漫风的背景一起呈现,很刺眼,很扎心。
今年为止的最佳,很久没有看过这种,过完开头五分钟我就知道我会爱上这个作品的感觉了。
也许是因为女主的状态与我的现状也不谋而合吧。
表层是夸张的,假装不经意的,重口味的,内核却很沉重,没有试图做出浅薄的解答,只是隐晦地提出了问题,这很好。
虽然我也没有答案,但是我更不爱听粉饰太平的漂亮话。
就像直到剧集结束,姐姐也没有真正的和小狗交心,将自己的过去和盘托出,只是在酒精的掩饰下表达了几次脆弱。
这种边界感恰到好处。
很残酷,但是却也很浪漫。
男女主的天赋是浪漫的,大部分人不过是平平庸庸一生,很难拥有这种让自己真正可以充满底气,又充满热爱的技能。
小狗就更浪漫了,纯情又好看还能撒娇的台客,好可怜,好生动。
女主爱吃,但不会发胖;好色,却可以轻易吸引到弟弟;被制度行政限制自由,有师傅关照,还有小狗的300万。
我又哭又笑,我真诚地为小刘医师开心,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好。
今天看的时候也在想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两天觉得生活很boring,手机玩多了觉得很无聊,不玩又很难放下,所以说啊我喜欢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是最好的玩伴,这样也会减少很多物欲和想法,心会静下来。
“唯江上之清风,揽山间之明月”(稍改苏轼大大勿怪)。
今年对我而言是一个很神奇的年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去年失恋时疯狂喜欢上博主erica,喜欢她的百分百的自信与狂妄 也为她冲动消费过,今年年初在象组看到她翻车,也不算很翻,只是网友总结她的言语有点又当又立的感觉,主要集中在引导粉丝消费她的广告,并且给大家制造了焦虑(因为她给大家展示的是她很强十分强,一周可以只睡几个小时,但仍工作高效)。
我一听也觉得是,因为很多次我也确实想为她买下当下并不实用的东西,就当做对她工作的支持,因为这件事渐渐的我减少了对她的关注,也对她一定程度上祛魅。
你们可能不知道当时我还为此伤心了一天,毕竟她是我精神支柱般的人物。
后来因一档播客,认识了学霸猫老师,在读这期播客之前我刚好读了臣服实验,整个人有种被打开的感觉,就是有点开悟的意思,当时听完就觉得“啊,这是宇宙让我认识学霸猫老师”,于是又开始对霸猫老师疯狂信服。
当然了中间也有对霸猫老师发言有疑惑,后来我都找理由,归结于自己get不到人家的高度。
从霸猫老师那里也种草了很多书,比如“从负债两千万到心想事成每一天”,“吸引力法则”,“不羁的灵魂”目前读完的是这三本,所以你看我也算是神学爱好者啦,但今天我又开始对霸猫老师袪魅,准确的说我开始意识到我不可能永远把某一个人当成我的精神支柱,心灵脆弱的时候企图从某人那得到一丝慰籍和鼓励,如果我每天都有这个习惯去看这个人,并且带着“她是对的,她说什么都对”的态度去看,那某天一旦这个人发生什么,或者我面对的事情和她说的极其不一样,那我这个人会因此不堪一击,又将经历几天的低谷,还要怀疑她之前说的xx到底该不该信。
我说今年是一个对我而言很神奇的一年,因为我终于终于彻底意识到没有人会给我所有问题的答案,会带给我所有迷茫时的安慰。
问题永远不会停止发生,只要我是敏感的,我是思考的,我始终会对这个世界有疑惑,而答案需要自己去找。
这部电视剧结尾女主到了40+还是会坚定的对小奶狗说“我不知道 我要去找这个答案”。
我在这十集中也渐渐明白,不是看了很多书我对世界所有问题都可以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不是读了几本或者几十本神学的书,我就可以包容万物,我就有了对一切问题的答案。
我仍然愤怒 我仍然感到伤心,这都正常,我对她人的行为言语不满,我感到受伤害,这也很正常。
情感都是正常的,只是我该怎么回应,以我自己方式回应这些,都是我要去感受去经历再去选择的。
我可能在选择了之后还会去想“我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分”“我没这么做我好像很委屈,很生气”……我终于领悟到,有这些都是正常的,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回应我都会有一些些不舒服 不确定。
但是管她呢,答案就是在经历中找啊。
对我而言 在做出回应选择之前,最重要的是允许自己慢慢作出反应。
因为我就是思考的比那60%的人慢啊哈哈。
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世界上有个小小的我,只要是我,无论我是“泯于众人”抑或“特立独行的”或者“板脸女生”“单纯小师妹”,没关系啊,都可以。
我只要知道自己 我舒服就好。
世界的答案我靠自己去找,没有谁会是我永远的精神支柱。
护士长才是现实中大部分女性是写照。
家庭工作两头忙,家庭丈夫消失婆婆抱怨,工作医患矛盾院长指责。
小刘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
在剧中,医院所承担的角色似乎游离在救人之外,搞测评,建医美,只是在最后一集中显示出医院的意义,这或许也是医疗体制面临的问题。
剧中很多地方的处理都比较戏剧化,但是,这把看似发疯的手术刀却剖得很深,挖出了医院体制的腐败、医患关系和责任承担、女性医生的过劳处境、乡村产业化改革和基础设施保障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业内人不敢抬上明面上的问题,在小刘怼天怼地的过程中,剧中人和剧外观众都不得不去面对它们。
如果说有缺陷的话,可能是直白地抛出沉重话题的方式和夸张戏剧的喜剧氛围有些割裂?
说说男女主的感情线。
男主这种情绪稳定的贴心修狗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有的话能不能实现每人一人一狗🐶。
虽然我磕得很开心,但是小狗和女主确实不是一个世界的,价值观念不同。
如果没在一起,我也觉得挺合情合理。
小狗最后真的进大城市做见习厨师,有点奇怪。
照他说的,他没有答案要去寻找,待在村里还可以给村民提供信仰上的安慰。
小狗和朋友阿光,在剧中有点工具人,都处于一种“出不敷入”的情感关系中。
村民们真的很温暖,本来是期待小刘能留在乡村在村民的感召下一点一点找回自己做医生的意义,不过小刘最后选择回到城市,我觉得也很棒。
几乎十年未看过台剧,也忘了最后一部看的是什么。
剧荒的我打开豆瓣,翻了近年几部台剧的评分,意外的都还挺高。
就找了今年的这一部《村里来了个暴走外科医生》。
第一个让我惊喜的是台剧的集数已经再也不是动辄几十集,而是很mini的10集。
现在的快节奏和高压让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追一部很长的剧集,短视频时代的来临也让我们失去了一部分耐心,而短小精悍的剧正是我们现在的需求。
花了两个晚上追完了这部剧,首先每个人物都很立体,虽然被现实狠狠打败依然心系病人的刘医生,帅气友爱的厨师林君山,搞笑的阿亮,可爱的婉君,认真的缇娜,憨憨的阿鬼,神秘的赵医师………每一个都很贴脸,很生活化。
这部剧很好的一点是没有把医生这个职业神话,把它奉在一个高高的神坛,变成一个救世济人的神。
它告诉我们医生同样是人,他们虽然有救人的能力,但那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规避掉所有风险,病人没有救活,他们同家人一样会难过,甚至会有愧疚。
他们除了是医护人员,同样也是别人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同样有自己的生活。
但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了病人身上。
这样的展现让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更多不易的一面,能让我们平常人就医的时候多出一份同理心来理解他们。
一些细节的处理也很能让人动容。
第三集对于池王爷和现代医学的矛盾。
他们并没有把信仰和科学对立分割开来。
老一辈的人对自己的信仰是深信不疑的,我们不能去怪他们迷信或者懵懂无知。
在出现一些他们无法理解的现象或者超出他们认知范围的事情时,他们的信仰能给他们的是一份安心。
这是医学给不了的,同样身体上的病痛需要医疗技术的介入才能治愈,这又是他们的信仰所不能做到的。
这样看似对立的两种关系其实是可以求同存异的。
看到护士长因为过劳导致早产院长想推卸责任时,刘医师的一句:“就是过劳导致的。
”为后面自己过往的揭示做了很好的铺垫。
正因经历相似,感同身受。
林医生才会提起勇气克服自身心理障碍保住护士长母子。
当阿亮不小心被电倒时,林君山和老狐狸用尽全力救活他后。
林君山说:看到电视上救人都很容易,没想到到了自己这才发现会这么累。
老狐狸说了一句:当把生命放到你的双手,你会感到十分沉重。
这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医生的不易。
手术帽上多出的那一个s、枯掉的树最后长出的新芽。
这些小细节里都藏着大大的感动。
这部剧最动容的一点还是探讨了在这个什么都逐渐商业化的时代,面包和职业责任的两难选择。
虽然因为最后的一场台风意外导致院长放弃了医美医院的建设,算是电视剧里的皆大欢喜。
但现实中又有多少的机缘巧合能让这些“白院长”们改变想法,去真正做到不为其他,只为治病救人。
我想这不只是一个医生,一个院长,一个医院该想的,更是一个国家的领导该去想该去解决的。
该怎样去协调医护人员的作息时间,该怎么给那些手术医生应有的心理辅导等等。
看完这部剧,我最大的感概是:台剧其实从未没落,而且正以火箭般的速度在弯道超车,他们正在向日韩和网飞看齐。
没有注水的剧情,更多的是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身边的职场人,让我们看剧的同时更能感同身受,更多的去了解不同领域里的那些人的生活,让自己多一分了解,多一份感动,留在心里的某处温暖自己,包容他人。
很多博主推剧的亮点在于“姐弟恋”,感叹于女主 75 年 如何可以保养那么好,状态的轻盈感太让人羡慕😍小刘被流放到南南湾村啼笑皆非的故事让人大跌眼镜,做事出奇的背后是伤痕累累,失去孩子,失去伴侣。
整个医疗体系让人失望,不停强调医生职业的神圣性,压榨劳动力,对于基层人民的健康支持不足,这些问题虽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但是它提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反思改变。
每一个医护人员都不是神,只是他们做着救死扶伤的工作,他们也有自己的局限,剩下的是接受。
做自己的神(◍•ᴗ•◍)
老实说,这部剧我是奔着朱轩洋去的,那个在《逆局》里第一次认识的台湾大男孩,憨憨倔倔一往无前至死方休的无畏形象,留给我的后劲有点大。
《女外》从剧名和海报上看,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
我原以为这就是个轻松搞笑泡沫爱情剧,没想到,看着看着,笑着笑着就哭了。
它其实不像第一印象的那么不肤浅。
它其实还挺深刻。
说它是年度黑马佳片一点也不为过。
开篇是诙谐的,被刻意放大性格特征的每个角色,都裹浓浓的“台湾”风情陆续登场,有点周星驰电影式的,无遮无掩无厘头——它就是在告诉你,没错,我就是在搞笑。
女主放纵堕落邋邋遢遢的处世观,开始的时候看着总让人觉得骨鲠在喉,多少有些接受无能,可整部剧节奏把握得很好,并不拖沓和累赘。
随着村里发生的一个一个意外事件,很容易就入戏了。
通过环环相扣的剧情深入,角色们也开始抖落出场时的“浓墨重彩”,渐渐地都露出了“真”“善”“美”的朴性来。
两个主角的情感戏部分也是水到渠成。
年下小弟弟太萌可,暴走小姐姐太屌炸。
作为追剧老阿姨,这一口,真香!
情感戏不多,但很get得到点上。
后半段的转折更是将全剧推向了很多我们内地剧没能企及的高度。
我认为是整部剧的灵魂吧!
第9集,福教授和学生聚餐里那场女主和导师的对峙,简直字字中的。
一时间,场景好似切换到了一场浓缩的舞台剧,将全剧推向了最高潮。
不得不说,真的很精彩!
醉醺醺乱糟糟的女主和衣冠楚楚义正言辞的“人生导师”,还有那些没有站到聚光灯下的看不清面目的“沉默的大多数”,究竟谁是清醒的谁才酣醉呢?
究竟是“医者荣耀”,还是“医者奴性”?
这样的对白和质问,不免使我愕然,又被深深地刺痛。
福导师的使命感和循循善诱是虚伪的吗?
不见得。
他身为前辈,披荆斩棘的背影我们可以看得到。
如他所言,我和我儿子通话,已经是一个星期前的事情了。
但其实,这里还折射出了另外一个更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女性和男性真的平等吗?
所以已经有了前面第8集,护士阿长的一段绝望哭诉,她说,我还可以做什么,还可以怎么做?
已经做到这样了,还要怎么样呢?!
她眼泪滚滚而下,问,是不是做这一行的,根本就不应该结婚生子?
——可见社会套在女性身上的枷锁太多了。
也许对于一个男性来说,为了工作牺牲一切,是可以被接受甚至理所应当是该被理解的,但对于一个女性来说,谁能否认呢,真的要难上百倍千倍。
这样,我们又不能去指责女主这一番言论太离经叛道,太悲观消极且自私没有社会责任心了。
我们得承认,这是大实话,也是赤裸裸的社会现状。
那么,作为普普通通的我们每一个人,应当站到一个什么样的立场,这就只能是一件“扪心自问”的事了。
好在任何的社会体制都是由不完善逐步趋向完善的。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也许只是不同立场之间更多的感同身受和相互理解而已。
也许每个人都会和医师缇娜一样,最终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也不一定。
总之,向前探索的脚步不要停止就好,怀着一颗百曲不折的温暖的心。
很不错的一部良心剧。
四星推荐。
此剧如果非要说哪里不足的话,女主老师“老狐狸”的不修篇幅和旷达不羁会有点让我出戏,演员有点用力过度之嫌。
如果换成《逆局》的谭队长来演的话,嗯,从气质方面来看,我想应该会拿捏到更好!
哈哈哈,纯属个人偏见。
预知详情,请移步观影咯!
虽然标签是个喜剧,但我觉得在喜剧的外衣之下,它的内核更多的是探讨医生这个群体,读六年的医科书出来。
做着一份压力巨大的工作,一天24小时可能有80%的时间都是在工作,而且这是一份不能出错的职业,因为你出了错,是会死人的。
所以医生们的压力都会爆炸的大,尤其是本片中的女主,因为压力过大导致流产,甚至患上了ptsd。
但这部剧最戳我的还是女主与大狗的恋情,怎么会有这么纯情的大狗啊!!
画面一切到他们就会变成粉红色的泡泡,好像是在第六还是第七集的时候。
女主写了个300万的借条,大狗成功翻身做主人,然后在片尾结束的时候,女主拉着两个医生去唱k,这时大狗走进来,女主看到他很兴奋的喊着我的主人来了,然后一把跳到大狗的怀中,哇,那个场面真的太戳了,太梦幻了。
女主已经47岁了,这个真的很震惊到我,她保养的也太好,太棒了吧,跟99年的大狗站在那一块都什么契合
《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医生》剧评
短发小姐姐,呜呜呜(台剧)。
原本是奔着短发小姐姐看的,结果一查发现女主是75年的,没事,自带滤镜省略了。
这部剧讲述的便是一个天才女医师,但是因为一场医疗事故,让自己的孩子堕胎了,产生了术后后遗症,不能再进行手术。
之后的她被总部医院抛弃了,下放到乡下的故事。
自己的师傅为了救他,让她当自己的主治医生。
结果手术很成功,但是因为疾病的问题,师傅还是离开了人世。
很多时候当我们去刻意解决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内心都会充满对自己的疑问,尤其是周围人质疑我们之前失败的时候。
但当我们没有退路的时候,便会啥都不想,不能说不想,而是凭借着自己的肌肉记忆,把这件事给做成了。
渐渐的,我们习惯了自己所能完成的事,也自然而然治好了后遗症。
这也是所谓的时间可以治愈一切。
剧中的女主也是因为暴雨的自然灾害,医院里医生不够,而自己也只能独当一面,不断进行手术之后再手术,没有丝毫害怕的空间,没有丝毫疑惑的空间,只能硬着头皮直接上。
等暴雨过后,女主也逐渐克服了自己。
这样的结局,挺好的,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傅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你,结果你成功了。
师傅的出生成为了你人生的光,一下子让你悟出了人生之道。
不是的,更多还是要靠你自己,正所谓成功多了,哪还缺什么自信呐。
最难的是开始做的那一步,之后的之后,那都是成功的曙光。
这部剧里还谈了一个问题,便是乡下医院本身便在亏损,转为美容医院可以让医院开始盈利,可以让医院活下去,活得更久。
但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有追求的医师不愿继续留在医院里。
最终没有将医院变成美容医院的原因是,乡下医院的院长,自己意识到了,将医院转型是在变相剥夺其他人的生命。
当然这样的悟并非是平白无故的,而是自己的女儿在暴雨中受了重伤,自己身为骨科医生只能死马当活医,白马卦上沾满了鲜血,怎么都止不住血,还好被女主及时换场给救了。
游走在死亡边缘的人,总有机会重新再活一次。
感情线也有点,还行,受到心理创伤跟一个帅气厨师谈恋爱挺好的。
最最重要的是,女主最喜欢干的事,莫过于看消防队的小哥哥们,秀着身材在洗车。
微信公众号:居北士,书评影评剧评
有时候喜欢看台剧很重要的原因是里面处处是我熟悉的样子,看到池王爷上身、村民求助池王爷,都和我从小到大接触的东西是一样的,虽然对此我一直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但对神明也永葆敬意。
剧中有许多让我觉得共鸣的点,同为医疗工作者,对于阿长类似的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中做选择的无奈,常常会和好友聊到,学临床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是适合结婚生子的,现在的学历要求,要一直读到博士,期间需要临床和科研两手抓,哪有时间和精力结婚生子,工作之后医院也不会同意你请很长的产假。
以及对于医院转型的矛盾,我对学医的期待也是基于能够有点价值,能够帮助别人,就像最后一集桥断了之后所有医务工作者都行动起来忙了一夜,确实很累很困,大家都在打哈欠,但是真的会很有成就感吧!
可是现实生活常常把我拉回对金钱的困扰,为了一点执念,累死累活又没有等价的回报,真的值得吗?
就像美惠说的,医院生病了怎么办,其实最后剧里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医院依旧亏损,医生依旧在消耗自己的生命,阿长依旧只能在工作时给宝宝喂奶,这些并没有得到改变啊,现在的医疗制度里就是在不断地剥削医务工作者吧(没想到2022年的高考最热门专业是临床医学,也不知道这些孩子以后会不会后悔,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这样一条路走下去会是什么样的,希望未来的医疗环境可以好一点,希望这些孩子可以没有那么多顾虑地行医)
以及像南南湾村一样落后城镇的医疗问题也很有共鸣,大病要去车程2.5小时的大医院才可以看,科室不健全,医务工作者数量有限,没有手机信号,很多都是空巢中老年人,这些都是现在乡下小镇里同样存在的问题……最后,真羡慕蔡淑臻,75年的也有47了呀,好年轻啊!!!!
真好看!!!!
【一】女子好色格局小五花八门的奇特病例,放荡不羁的主治医师,背景复杂的院长,勤学奋进的后辈,主配角色与美剧《豪斯医生》非常相似,唯独缺一个挚友Wilson。
本剧用一个全能打工小鲜肉替代Wilson,反映了女性狭隘的人生格局。
【二】网红写手爱炒作原著作者刘宗瑀是台湾地区的乳房(腺)外科医生,兼职写手,从各种报道中可以看出,炒作水平优于外科技艺,更像网红而非医师。
【三】蒙昧往事怪地名南南湾村是什么意思?
难道还有北南湾村?
台湾石化有座工厂位于“头份”,一查资料,竟然还有二份、三份、四份,没有五份,接下去是“河唇”、“中肚”,但是有个“九份”,不过并无关联,相距甚远。
台湾的很多地名反映出该地区蒙昧荒野的过往。
【四】医疗水平不专业剧中很多病例看起来很奇特,但救治过程就算从外行角度看也不够专业,至少在视觉观感上达不到“豪斯医生”的技术含量和专业水准。
【五】热带风情多变化剧中外景看到许多又高又直的树木,很有热带的感觉。
而前几天看过另一部讲述城市女loser跑回乡下竞选里长的电视剧《船到桥头不会直》,那部剧里面的外景完全没有热带的感觉。
整个台湾岛的地理环境差距很大嘛。
【六】无根之萍几时回剧名《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长度上像日漫标题,组词上像大陆农村剧。
台湾地区如无根之萍,在历史激流中随处飘荡,受各方文化影响,左右摇摆,无所适从。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