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我的心里定义一个片子的好坏?
有外在的客观标准,比如剧本、编导在专业教科书里的指标;当然也有内在的主观尺度,那是独属于我的天平。
如果拿硬性的指标去评判这部作品,它没有给我太多的惊喜。
当然,没惊喜不意味着它不好。
恰恰相反,它好得在我的意料之中。
有日式风格的精巧结构,细腻带有压迫感的剧情,因为这些稳健的特质,它会是业内中等偏上的“优秀作品”。
但这部剧,它闯进我的主观内心,带给我的一点不一样的激荡是,它对一场犯罪切入的视角,从试图干预的法律角色和局促的法庭之上,走向了更深、更远的地方。
这也是我在备考刑法研究生时,一直试图带入的视角。
比法律更深的,是人的法律情感、伦理道德;比犯罪行为更远的,是犯罪人的犯意如何产生、再社会化如何坎坷。
它选择了侦探这样一个角色,而不是法官、警察,是因为,它的用意并非使用法律去审判什么、批判什么、强扭什么;而是牵引起了交叉的双重视角——受害方眼里的加害方和加害方的自我审视,去平静地叙述、宣泄和调和。
是试图抱着悲悯的心,去理解一个悲剧的前因后果,去探求已身处悲剧中的人如何自我救赎。
从头至尾反复强调的“原谅”,它似乎被重重地举起,又轻轻地放下了。
台词告诉我,“原谅没有意义”。
看到弹幕会有人反驳说“编剧太过理想化”。
我不知道作此评价的理由,但我想分享一些想法和异见。
当我将和也的过去、他掐死女孩时所说的话联系在一起,当我回想他母亲的态度:「阿修,救我。
」「爸爸,妈妈,救我。
」「不,你爸妈不会救你了」「和也已经死了,他早就在我心里死去了」我会想到,也许犯罪人在ta实施犯罪、动手掐死受害者的那一刻,受害者死了,ta也死了。
ta在家人的心里、社会的心里、和自己的心里,都已经死了。
ta最珍视的东西,也会伴随着ta存在过的灵魂与尊严流走了。
这是超越法律的,对ta一辈子的凌迟。
在这个层面上,原谅与否的意义似乎不尽明显。
而悲剧中的遗属,面对一个已经在承受道德之无期徒刑的人,是否值得,沉浸在悲剧里摆弄自己?
复仇这个链条也很有趣。
当和你感情深厚的父亲被人捅死,你会理所当然地感到愤怒,你想要复仇;你找到对方,对方说,是你的父亲害死了ta的孩子,所以ta要以正义之名对父亲进行复仇。
这时你会作何感想?
你还会继续这个罪恶的循环吗?
这时,我们不妨理直气壮地跳脱开个体的视角,去体验一下“上帝”的暴戾。
ta创造了资源、生物、人类,任由人类为了有限资源争夺和攻击。
人类意识到了无节制的自由不是长远之计,为了利益可持续,人类创建了公民社会,以公共契约制定法律,赋权于公共机关行使公权力。
但人们的欲望、情感不会随着理性建筑的搭建而消失,一地鸡毛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轨迹不尽相同。
人类敌不过经济学上的贫富差距、供求关系、价值规律,会被生存和趋利避害的本性裹挟着走上歪路。
这是违法犯罪无法根除的本质原因,也是没有硝烟的乌托邦没有现实依据的理由。
上帝望着人们千奇百怪的痛苦嘻嘻发笑,望着有钱人为情感发愁,穷苦人为生存发愁,穷苦人为了解恨报复有钱人,有钱人为了歧视践踏穷人,每个人为了自己的悲痛行使“正义之刃”,投入无穷无尽的恶流。
就像名为《命运》这个大型血腥舞台剧的导演,欣赏着自己永不停演的作品。
细细想来,痛苦又岂止亲人被凶手残忍杀死这一种?
不幸就像空气,随处可见;就像死因,形态各异。
怨恨又岂止对别人,还有对自己的。
我的公公在清明节当天突然离去了,他是我除了奶奶之外最亲的老人,(爷爷在我小时候走了),不是死于凶杀,但他的离开,却像乌云一样笼罩在我的生活里。
我陷入无尽的自责,为细枝末节的不完美对自己求全责备,我怨恨自己,我恐惧变数,任由自己被命运抽打蹂躏。
当我看着这部剧里的生死恩怨,不仅思考那个指向自己的怨恨与恐惧。
回归凡人的角色,我要任由自己成为上帝掌控的提线木偶,被恶之本性、悲剧之命运支配,陷入无尽的痛苦循环;还是跳脱开所谓“必然的轨迹”,作为乐观生活的“遗属”,开心幸福的“受害者”,掌控自己的人生?
台词是这么告诉我的:
我选择法学的理由,是为刑法;选择刑法的理由,是为了“正义”。
公平正义,是法律这个必要手段的价值所向。
法学生的求学心得,或许是在结构中解构,在探求它的实证性上发现它的有限性。
法律所能行使的那部分“正义”,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加有限。
因为制定法、作为社会共识的法,总不比人的情感无边无际。
而人独有的情感和智慧,是文明社会区别于野蛮社会的根本差异所在。
我们还会站在个体之上,上帝之下,以社会的视角不断地追索究竟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反复研究犯罪的本质、刑罚的正当性、社会犯罪的起因,继续谋求更好制止犯罪、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这种追索也许不会有明确的方向、最佳的答案。
但身为社会中的凡人,我们已知的方向是,与悲剧抗争的方向。
希望我们不要被命运击倒。
希望我们都能幸福!
就像是孩子天生都想和自己的父母相亲相爱一样,这个世界上的恶人也终究也都会恶有恶报。
这是这部日剧为我们打开的一扇,关于探讨罪恶大门的话题。
这样的主题,有的导演喜欢拍摄成悬疑片,有的喜欢拍摄成惊悚片,但是本剧单刀直入,站在一个被害者家属的视角,看尽人间的悲剧,然后在一个个悲剧背后,不断转换视角、加害者的视角、加害者家属的视角、受害者的视角、被害人本人的视角,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挣扎和直面,最终解开心结。
本剧旨在阐明一个道理:恶有恶报,复仇不应该是人生主题,即使有过被害的遭遇,人生应该继续向前看。
1
佐伯修一的父亲是个剃头匠,在乡下开了一间为邻里乡亲服务的理发屋,平时就是给大家理理发,遇到熟人就聊聊家常,母亲在家照顾他们。
修一还有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姐姐,一家4口人,过着十分和谐幸福的生活。
偶尔,一家人会到郊外野餐,马上要到修一的生日了,爸爸问修一最想要的礼物是什么,修一说是一把像爸爸手上一样的剃头刀,将来长大了像父亲一样开一个理发屋,小朋友来理发之后,从罐子里拿一颗糖果给他们,这就是修一的理想。
修一和姐姐由利香的姐弟感情十分好。
弟弟帮助姐姐瞒着父母,已经有男朋友的事情。
姐姐请弟弟去吃10次大份的咖喱猪扒饭,以作为补偿。
言谈间,弟弟告诉姐姐,无论遇到什么,都可以跟他说,他会支持她。
修一生日的那一晚,姐姐说放学了会买蛋糕带回来,但是却迟迟未见她的踪影。
修一骑着自行车到处去寻找,却在一个破旧的工厂发现姐姐被3个人强奸后被掐死的尸体。
由于3个人都是少年犯,被国家法律保护,没有公开身份,但是修一一家,却被记者围追堵截在家门口, 大肆报道家中的悲惨遭遇。
判决书下来之后,3人只是被判12年有期徒刑,修一不满判决,企图拿着父亲给他的生日礼物,一把剃头用的剃刀去刺杀罪犯,但是被当时当警察的木暮正人拦下来。
10年后,修一做了警察局的警员。
在一次逮捕强奸未遂者时,修一激动情绪之下,用手中的枪直指罪犯的嘴巴恐吓罪犯,因此遭到警局的处分。
修一于是辞去警察的身份,来到一个小侦探社谋生,在那里,他开始了侦探所所长开发的一项新的业务,对加害者进行调查。
2
对加害者进行调查,也就是调查犯罪的人。
修一第一个接触到的调查委托,是一对老年夫妇,他们的儿子在高中的时候,被同学杀害。
两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每天认真的读书、又做兼职,期望拿到工资后给父母亲看病,但是却被学校里的同学欺负,在他回家的路上,拦下他抢走他刚发的工资,还对他进行殴打,结果错手殴打致死。
申请调查的老夫妇,在得知了罪犯出狱后的现状后,还继续追加了请求。
他们要求侦探社与罪犯深入接触后,给他们一个结论“从他现在的行径判断,究竟他所犯下的过错,是否值得原谅。
”修一就这样开始了工作,在慢慢接触罪犯的过程中,为了更深入了解他的工作内容,佯装和他是同病相怜的少年犯,得到了罪犯的信任,罪犯敞开了自己的大门,甚至要为修一扮演的少年杀人犯,无业者提供一份工作。
结果,这份工作的内容,让修一十分惊讶,他们租用了一个地下室,一群人组织在一起,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警察、亲人、律师,通过电话诈骗老人家的钱。
最终修一给出了委托人结论:“恶党”就是“恶党”,他们从监狱出来依然作恶,不值得原谅。
两个老人得知了罪犯的地址后,参考了修一的建议,决定去杀了这个杀死自己儿子依然作恶多端的罪人。
结果老人杀人未遂,只是用刀捅了罪犯的腰部,造成他半身瘫痪,而老人却将面临12年的牢狱之灾。
3
修一十分后悔将罪犯的地址告诉了被害者家属,然而一切无法挽回。
在完成侦探社工作的同时,修一也开始调查当年害死自己姐姐的3个人。
其中一个是开拉面店的,修一每天花时间去跟踪他,记录下他的行动路线、时间点。
在修一的生活里,除了满墙的罪犯的照片,就是对他们现在行踪的调查。
很快,修一又收到了新的调查申请。
是一个男孩,要调查母亲的行踪。
他不承认那个女人是自己的母亲,他认为她是个杀人凶手,因为她,自己的弟弟被活活饿死。
原来男孩的母亲在他4岁,弟弟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将他和弟弟反琐在房间里长达1个星期,后来母亲失踪不见,弟弟被活活饿死,他自己靠着啃干米粒保存下性命,最后去了儿童福利院。
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男孩,有了自己的女友,女友怀孕了,从小未曾被父母爱过的他,十分怀疑这样的自己,能做一个父亲吗?
于是他来到侦探所,想了解那个让他憎恨的人的行踪。
在一番调查之后,修一发现了线索。
原来这个男孩口中的母亲,还不到40岁,她曾经是一个风尘女子,大概20岁就生了他们两兄弟。
为了生活所迫,当年害惨了两个亲生儿子。
现在的她,在一家便当屋,和老公一起做便当。
便当屋的老板是在酒吧里认识她的,对她很是喜欢,也并不了解她的过去。
因为老公的穷追不舍,最终母亲答应与这个男人结婚。
男人曾经说过:“我愿意跟你结婚,还想跟你生孩子。
”母亲嫁给现在丈夫,并且已经怀孕,即将临盆。
修一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男孩后,男孩不知所措。
他最终去见了自己的母亲,当然一开始母亲并未认出他是谁。
但是后来却不停的对即将转身离去的男孩说着抱歉。
修一应男孩的邀请,跟随他一起去见自己的母亲,修一问,你是如何让她跟你道歉的?
男孩说,我对她说,你现在肚子里怀的孩子,就是我弟弟的转世。
虽然恨无法抹去,但是男孩的复仇结束了,他不再活在过去的羁绊,而是和女友牵手,准备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修一看到这些,也不难不有所触动。
4
接下来,修一接到一个案子,是一个姐姐,要调查自己的亲弟弟的行踪。
她提供了弟弟出狱后寄给亲戚的信,上面其实有他的寄信地址。
但是她还是来找侦探去调查,而不是自己亲自去找弟弟,修一感到很奇怪。
姐姐告知了真相,因为她根本不想见这个弟弟,她只想把母亲癌症病危的消息通过侦探传达给他。
修一经过几番周折,找到了姐姐口中的弟弟,原来他是个少年犯罪,抢劫不成将一个和当时自己母亲年纪相反的中年妇女用棒球棒殴打致死。
他犯罪后,做了十年间牢,而这期间,姐姐和母亲的人生被彻底改变,她们拼命的干活赚钱,遭受着世人的唾骂,姐姐甚至年龄很大了,还根本没有对象,因为她是杀人犯的姐姐。
修一将母亲病危的消息告诉了弟弟,但是弟弟并没有去医院探望的意思,只是冷冷的丢下一句,是人都会死的,这么多年只有母亲每年为我送东西到监狱,姐姐却从来没来探望过我,本来10年的时候可以保释出狱,她却拦着母亲没让我得到保释,害的我多在监狱呆了2年,她还来找我干嘛?
修一只能惭愧回复委托人,所托之事并未如愿。
姐姐却说,已经不用了,因为母亲已经在3天气去了。
当委托人即将付了委托费离去时,修一感到十分的愤怒,难道这件事就这样了吗?
姐弟两个,为什么不去面对彼此?
姐姐也被修一激怒,歇斯底里的对修一阐述这些年为了弟弟所吃的苦。
最终,在修一的引导和帮助下,弟弟和姐姐见面了,在老家。
弟弟在母亲的遗像前双手合十的一瞬间,从厨房里拿出一把刀。
弟弟以为,姐姐要用它杀了自己,很惊吓,姐姐却说,还认识这把刀吗?
弟弟,细看,原来是母亲从小给自己削苹果的刀,他认出来那把刀。
姐姐说,这就是母亲给你留下的遗物。
我亲眼看到的,母亲把这把刀藏在自己在病房的枕头底下,在她说要找到你,让你来看他的时候,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姐姐问弟弟,你可知道母亲为何要这样做?
她就是要亲眼看看你,出狱后是否已经改过,如果你还没改过,她将会亲手结束这个自己曾经十月怀胎的生命。
5
修一在调查杀死自己姐姐的凶手时,得知拉面店小老板,即将和一位富家千金相亲结婚。
他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做拉面,又认识了爸爸是社长的千金小姐,承诺要帮他扩大生意,开拉面连锁店,美好的人生正在开始。
当修一想要做点什么复仇的时候,却出现了另外一个人,不停的骚扰拉面店老板。
原来这个突然出现的流氓,是和拉面店老板一起,当年强奸杀死自己姐姐的人之一。
流氓当然是混的很差,比不上拉面店老板,于是他勒索拉面店老板,要他给钱他花,要求不断升级,他手上还握着拉面店老板和自己一起犯罪的录像。
修一来到他们常去的酒吧喝酒,在那里认识了女孩冬美。
冬美总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流氓和拉面店老板敬而远之,因为她感觉到这两个人骨子里透出来一股杀气,总是把女人当成有钱就能得到的玩偶。
修一为了得到两个犯罪者的信息,特意跟冬美聊天,渐渐的发觉冬美对自己也有好感。
于是修一开始利用冬美。
他对冬美说自己要调查这两个人,为了工作,让冬美帮忙把窃听器安装在小流氓租住的公寓里。
冬美做到了。
作为回报,修一和冬美开始约会。
冬美问修一,我可以做你的女朋友吗?
修一却说,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都不会太长久的。
冬美带修一去一个满是彩灯的桥上约会,并告诉他,那是她第一次来到东京,和第一个男朋友一起去约会过的地方。
然而,那段美好,没过多久,他们就分手了。
修一问为什么,冬美说出来实情。
因为她小时候曾经被继父强奸,但是不敢告诉妈妈,而且持续了多年。
后来她逃出家中,继父发怒,把不雅照片发到网上,她的脸到哪里都有人认出来,在背后指指点点,她没办法再在那里生活,于是她开始整容,换一个面孔,来到东京谋生存。
但当男友得知这些后,并不能继续接受她。
于是她一直在酒吧陪酒。
修一感到很抱歉,因为小流氓手上的视频在电话里被冬美发现,冬美意识到修一那慌乱的表情下,绝不是为了工作这么单纯。
修一最终也向冬美坦白他的遭遇。
6
冬美虽然知道了修一对自己的隐瞒和欺骗,却依然出面帮修一。
她偷走了流氓手上的犯罪录影碟。
但是却被发现,结果小流氓追着冬美到她的住所,把她殴打致面目全非。
修一去找冬美,发现她被送上救护车。
随后小流氓也知道事态严重,找拉面店老板商量,并且勒索他要对自己负责。
否则就将一切曝光,让他失去即将入赘千金家的美梦。
一边是对冬美施暴,一边是对拉面店老板的威胁,流氓已经疯狂到了极点。
后来他的尸体被发现在海边,警方收到消息后,第一怀疑的是修一,因为他的女朋友被打伤,又是曾经伤害自己姐姐的罪犯,他的嫌疑很大。
但事实上,流氓的死跟修一无关,他并没有杀人,很快嫌疑洗脱。
最终是拉面店老板,愤怒忍耐到了极点,将流氓杀死,他也因杀人罪,证据确凿,再次入狱。
修一的3个仇家,一下子3个中的2个,一个被人杀了,一个又变成杀人犯,但修一内心的愤怒却并未完全平息,尤其是在看到视频中挣扎的姐姐,喊着“修一,救我”的时候。
于是他又找到了3个人中的最后一个。
不过此人因为癌症已经奄奄一息。
修一想亲手了结他的生命,却无奈被身边人劝阻。
修一被委托在第三个加害者死去之前,去找他的母亲来见他最后一眼。
自从他犯罪后,母亲从未出现过。
在修一找到加害者母亲后,那个母亲含泪说,我没有这个儿子,他早就死了。
于是继续哼着歌曲,哄着另外一个儿子生的孩子——她的孙子睡觉。
修一将母亲哄宝宝睡觉的歌声,带到了奄奄一息的加害者3的耳边,他听着母亲的声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7
修一原本接受伤后的冬美和自己一起居住,打算照顾她。
但是冬美却呆了没多久,留言离开,并请修一原谅她的再一次逃离。
在所有的仇家都遭到了报应之后,修一也通过一系列的犯罪调查,对复仇有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认识。
于是他再次来到冬美的身边,在海边的小餐馆找到她,和她继续重新开始。
8
其实本剧想表达的是个说起来十分简单的道理:放下仇恨向前看,过好自己的人生。
但是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所以本剧从多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之所以要放下仇恨的原因。
一,带着仇恨的人,想着复仇,永远活在过去,无法向前进,过不好当下的生活,一切都会被仇恨毁掉;二,仇恨让人蒙了心智,做出复仇的愚蠢举动,最终痛苦的还是自己;三,作恶的人,他们都会有各种形式的报应,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四,作恶的人从来比谁都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也没想过能得到原谅,所以更加自暴自弃,所以“恶党”即使出狱,还可能是“恶党”他们内心有愧疚,过不了正常的人生;五,一次恶行,将造成连锁反应,多年后想走入正常的生活将十分困难;六,作恶之人,也都有来处,很多原生家庭的不幸,是造成他们作恶的根源;七,只有直面那些让你仇恨的人,然后学会放下,才能开始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八,原谅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人之所以困难,也因为自己的自责,这种自责在无法消解的情况下,就会变成一种仇恨,只有继续恨下去,才能欺骗自己,忘记自责;九,带着过去的伤疤,也可以继续前行,放下并不是就背叛了死者,只是我们活着,应该学会放下,让自己活的更好;以上
非影評 | 只是短評寫不下的閒話6集中眾多場景都有強烈的帶入感,時常不經意間的發問不僅僅是在指向影片角色,而是半無意識地迫使觀眾去反問自己,迫使觀眾去假設如果自己在這樣的位置該如何回答。
這樣的每一個瞬間回味過來都加深了劇集的魅力。
加害人究竟要做到何種地步才可以被原諒?
答案:永遠無法被原諒。
受害人的親友究竟要怎樣做才能不再懷恨?
答案:永遠無法不去恨。
誰有權利去判定這個世界上的善與惡?
誰又能有權保證加害人出獄後會好好做人?
而怎樣又才算得上是好好做人?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歐美法系要做無罪判定,要默認人,生來都是無辜的。
然而殺人償命又何嘗不對。
人都需要精神寄託,一個要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理由。
於是契機變得尤為重要,契機不是能夠做到原諒和不再恨,而是能將寄託從恨轉變為愛。
幸運的是,有時候與另一個哪怕同樣是受傷的心靈相遇可能就是最好的幫助,比如阿剛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東美,又或是是理莎;然而有時候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再前進,比如15年都待在原地的“小朋友”。
但更多的時候這個契機可能並不會那麼美好,通常只是會發現,加害人的背後也只是來自於另一顆受傷的心。
p.s 松重豐依舊太撩人🤪
第二集第三集五星,第一集第四集三星,最后两集一星,第一集就不懂为什么男主只举报去收钱的诈骗犯不举报那个主犯,要是主犯被抓盼了受害者家属也能得到些安慰,况且现在还有千千万万家庭电信诈骗受害,电信诈骗犯不配做受害者,而且男主为什么不告诉杀人犯兼诈骗犯的女友她男友做什么事?
帮诈骗犯隐瞒真相,他真的恨恶党吗?
第四集男主明知道对方是危险的强奸杀人犯,自己接触这个人都想吐,还利用女友去跟强奸杀人犯虚与委蛇装窃听器,最终导致女友被强奸杀人犯强奸殴打,第五集更可耻了,警察调查女友被强奸殴打的案件他一个字不说,对警察隐瞒真相加大破案难度,要脸吗?
两个人渣内斗和被抓也跟他没什么关系。
最后一集不说了,帮强奸杀害姐姐的凶手圆梦温情死去,男主对得起惨死的姐姐?
除了第二集第三集男主到底有什么用
日式的细腻情感,配合残酷的现实。
这个题材的视角太好了,非常喜欢!
面对现在激情犯罪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正视它。
虽然这是一个完全无解的问题…… 多次把自己置身剧中故事,这些都是经常能看到或者听到的案件。
如果真的作为亲历者,也问过自己,到底会这么做?
可能真的就是剧中的台词“虽然,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希望国内也能有这样的好剧、好电影,让观众留下更多思考和回味
最后一集画面太美了…好喜欢蓝色的海男主角打电话本来颓废的样子突然又有了光忍不住截图了很多剧照 留档一下。
最后一集也是看得泪目了2023年7月23日——————--———————————————————————————(为了凑字数)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2019)8.52019 / 日本 / 剧情 悬疑 犯罪 / 濑濑敬久 / 东出昌大 松重丰
无意间发现的一部电视剧,只有六集,每一集看似独立的故事,其实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日本的一些电影电视剧,平淡无奇,仿佛让你置身于日本的街头,一切都是那么生活化,平淡得让你甚至觉得,就像是在演着自己的故事,但总是会给你心头无数次的暴击,让你哭泣直到感动不已。
六集的故事,从男主修一十五年前,还在读高中的最亲密的姐姐,被三个歹徒强暴致死。
而姐姐遇害前,是去为修一提生日蛋糕,久久未归,于是修一去找姐姐,最后发现姐姐被人掐死在一个店铺内。
十五岁的少年,就这样亲眼目睹了姐姐,倒在那冰冷的水泥地上,那双绝望无助的双眼,睁着大大的却再也无法闭去……于是修一发誓要做一名警察,把天下所有罪犯绳之以法。
可是少年时的这一场惨痛经历,在修一的心头无法抹去。
于是修一嫉恶如仇,在很多次执法中暴力对待罪犯以至于不得不被处分离开了警察的职位。
后来他去了一家侦探所做了一名侦探,负责接受受害者的委托,去调查加害者。
受害者委托的目的,多数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么多年过去,加害者值不值得被原谅?
也就在一次次的调查中,修一与被委托调查的加害者在内心达成了一次次和解。
在最后,当他见到亲手掐死他姐姐那名罪犯榎木。
彼时,榎木已经得了胰腺癌晚期,时日不多。
而他其实也是一名受害者,在榎木年幼时,她的母亲带着弟弟走了,留下了孤苦伶仃的他。
于是榎木便走上了歧途,犯下滔天罪行。
临终前,他说自己的心愿就是找到母亲,暴打她一顿……而修一也的确去帮他找到了母亲,她带着次子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外孙在公园散步。
当修一问她,为什么不去看望病重的长子时,这位母亲说,在她心中,那个孩子早已经死去了……修一录下了这一段对话,最后离开时,还一并录下了这位母亲哄外孙入睡的哼唱的儿歌。
而榎木弥留之际,想再见到修一,修一赶了过去,他告诉榎木,他永远永远都不会原谅他,榎木表示他才不在乎这些。
最后,修一低头摆弄着手中的录音设备,我本以为他会把母亲那一句绝情的话,重播给榎木听,彻底摧毁榎木内心深处隐藏的眷恋……然而,修一却最终将榎木母亲哼唱的那一段儿歌放在了他的枕旁……而榎木,听着久久未能见到的母亲的声音,面目一开始变得狰狞,他挣扎着叫嚷着让修一快点把录音拿走,而却在最后放弃了挣扎并流下了忏悔而又悲伤的泪水。
榎木呼喊着,妈妈救我…救我……那一刻,修一扭头走出了病房,在走廊上,他亦看到了疯狂赶来的榎木的母亲……母亲跑进病房,拼命地用手抚摸着榎木的脸庞,呼喊着榎木的名字,然而,一切为时已晚……修一缓缓地走出医院,跪在地上,却再也无法抑制自己,大声地哭喊着,仿佛在呼唤着他最亲爱的姐姐,仿佛在和过去的自己诀别……此时,那首熟悉的音乐再一次响起,歌中唱道:我姐姐倒在冰冷的地上,那时我只有15岁。
她躺在血泊中的场景,在我的记忆挥之不去。
我恨眼前这个世界,杀人凶手逍遥法外,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我成了过往的囚徒……钢铁的心,让花朵生长,让我看到光芒,为明天祈祷。
We don’t belong to hate no sorrow!
我们不属于憎恨与悲伤!
最后,修一去到了海边,找到了冬美,那位同样有着悲惨经历的善良的女孩,那位一直无法与过去告别的女孩,那位一直企图通过逃避现实来隔断过去的女孩,那位想帮助修一不再被痛苦的过去折磨而差点付出生命的女孩。
修一告诉她,今后,他可能也还是会纠结过往,但是,他还是希望可以和冬美一起走下去!
那么就把今天当作是初见,修一希望一直和冬美在一起!
修一终于给爸爸打去电话,告诉爸爸,有个人我想让你见见,她很坚强,也很温柔,她是个好女人。
爸爸在电话那端流下了泪水,说,修一,你一定要幸福!
We don’t belong to hate no sorrow!
我们不属于憎恨与悲伤!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我想也把它送给你们和我自己!
无论过去经历的是什么,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都要保持向前看的勇气与力量!
幸福,其实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与过往和解,才能与未来言欢!
强烈推荐这部短剧,强烈推荐!
我是个秩序论者,承认社会秩序的必要性和对法律的依赖。
但现有的法律,不特中国,而是全世界的法律,从逻辑上让我厌恶。
一部只承认秩序,对公义、道德乃至人性视若无睹的法律,我何必支持何必承认呢?
我只是不小心活在这个世界上,被至恶法律所绑架,无力反抗而已。
政治正确的社会,鼓吹法律制裁。
可制裁何曾存在过?
咱们举个例子,A给B造成了100块钱的损失,法律说,赶紧把100块钱还了,啥事都没有。
这哪里是制裁,只是赔偿不是吗?
数年后,A还B100块整,连利息都没有,更没有牢狱之灾。
连赔偿都不完整。
你给别人造成多大损失,就赔偿多少,包括连带损失和孳息。
这是且只是最基本的赔偿。
但不是制裁,制裁是额外的。
赔偿只是恢复原状,得多蠢多邪恶的人,才会把恢复原状视作制裁呢?
警告、罚金、拘留、服刑、乃至处死,这才是制裁。
只有赔偿完整且充分,制裁的额外性才能体现出来,才算得上制裁。
有些损害是无法以金钱来衡量的,比如给人造成的精神损害,于是我们假装看不见或者相信那是可以治愈、可以恢复原状的,权且用金钱来估价,定一个精神损害的经济补偿。
还有些是看得见,且无法恢复原状的,比如造成他人肢体残疾、乃至夺人性命。
讲道理,你给别人造成多大损失,就该赔偿多少,你无力赔偿,就该承担和别人相等的损失。
可法律是不承认“人”的,法律貌似承认的,仅仅是法定的“人格”。
这种“法定人格”时刻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通常并不完整属于你这个“人”,偶尔也可能以数倍数万倍的规模赠予特定的“人”,并且会因“人”的死亡而告灭。
于是,我杀了你,给你的家人一点所谓的恤金,充当精神损害补偿。
这赔偿跟你是没关系的,因为你已经丧失了法律对你仅有的承认,你的法律人格已经告灭。
所谓赔偿,只是通过你这个媒介给了别人,你只是充当一个被使用的安全套的角色而已。
在牢狱里待些年月,算是所谓的“接受法律制裁”。
可我真的受过制裁吗?
即使被处死,也不过是承担了和你一样的损失,更何况我死得比你晚,连赔偿都不完整,哪里来得额外的制裁?
杀人是永远不受制裁的犯罪。
可这社会依旧有人在鼓吹宽恕,像我这种思想的人,只配被指责为极端、残忍、泯灭人性。
春秋时,肉刑极多,盗窃断手,逃兵刖足。
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并不觉得残忍、极端、没有人性。
但肉刑最终被逐渐废除,人们开始觉得以前的人没有人性。
君子远庖厨,杀不了鱼、宰不了鸡,可吃起来比谁都香。
肉刑被废除的动机,其实跟人性没关系,只是缺胳膊少腿的人劳动能力有限,成了社会的负担。
社会问题解决了,人性没挨上号。
对法律而言,你所承认和期待的“人”是不存在的,人只是一种资源,如同矿产、水源和土地。
“法定人格”和“人”的不对等,如同古代就有的查户编籍,是把埋藏的矿产挖出来。
那些死掉的人,是废弃的矿坑;那些被人杀害的人,则是因为重大事故被废弃的矿坑。
无论他曾经贡献多么巨大,现在只是个麻烦。
活着的亲友因此痛苦,杀死他的人,法律又不想轻易放弃这项资源。
于是,“宽恕”就成了社会的政治正确。
可我何必宽容?
宽容是胜利者的特权!
那些强暴过我的人,两腿之间还有余物,我凭什么相信他不会再次强暴我?
是的,如果不能原谅,余生满是痛苦。
人活在世上,只有一个人是必须原谅的,那就是自己,可很少有人真的原谅自己;因为原谅本身,就是一种更大的痛苦。
你的孩子被人杀害,等你能够原谅对方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留给你的记忆已然模糊,不,那已经不是记忆,而仅仅是一种想象了。
这个话题太沉重,容我转下话锋,说点活着的事吧。
我说我的余生不再有痛苦,你信吗?
我不信。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负重前行,伤痛苦难是不得弃的人生之重。
谁的人生都满是伤痛,可大家依旧活着,即使毫无意义,依旧活着。
这就是生活。
我们可能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也可能是为了寻求一点未必存在的意义而坚持活下去。
一个杀人犯嚎啕大哭,我要怎样做,你才能原谅我。
活着的人没有资格乞求原谅,如果法律留了你一条性命,请用整个余生,去寻求活着的意义吧。
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轻松点,而去原谅一个不配被原谅的人,这不道德。
社会选择原谅,法律选择饶恕,因为它们不是“人”,更不承认“人”,人是不需要原谅的。
全程泪目,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揪心的剧了。
作为wowow台水平之上的作品,继承了一惯的阴郁风格。
前三集的故事看上去是独立的篇章,实际上应该是冥冥中对佐伯有所启发。
内容不做过多叙述,主要想谈谈自己对一些内容的看法。
佐伯虽然一直困在过去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但也能看出他内心的挣扎。
无论是最后问坂上还是理沙,那种对于想要得到某种答案的心情。
面对最不想面对的CD,当他按下播放键的时候,一面是想加深自己的愤怒和仇恨,一面又在得到了之前所谓的答案之后对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产生怀疑。
这种怀疑是很绝望的。
什么事情最怕没有解决方法,如果杀掉一个人就能化解一切的疼痛的话。
前三集中,佐伯看到了不同人化解过去的方法。
如果能像ep1里的细谷老爷子一样坚定的话,如果能像ep2和ep3里的早见和松原一样坦诚的话。
可惜却一直和自己较劲。
不去看冒着烟的火,并不意味着火会熄灭。
相反,火只会越烧越旺,直到把周围燃尽为止。
所长的这句话可以说一直陪伴我来到了全片的结尾。
佐伯看上去复仇的心情急切,但一直在犹豫。
犹豫中也就渐渐逃避自己的心情,逃避眼前的生活。
建立在仇恨上是无法生活下去的。
ep4的名字叫"痛哭",但这滴眼泪一直到ep5的结尾才流露出来,全剧来到结尾佐伯才真正痛哭了一次。
我有一瞬间觉得佐伯的眼泪洒在了象征着过去的火苗上,火依然没有马上熄灭,但是不会越来越旺了。
最喜欢全剧没带任何洗白视角的描写,而是着重在说人的复杂性。
个人最喜欢贯穿始终的坂上。
坂上虽然也是一直在干着诈骗的勾当,但也有对所爱之人的柔情。
至少不愿意与理沙牵扯过多自己的事情,就足以让我相信对于感情坂上的诚恳。
对于自己的过去没有痛哭流涕的忏悔,但也没有诸如寺田那样无耻的炫耀,虽然没有走上正道,但也化为社会上万千人中的一员。
在最后棒球馆里遇见朝气蓬勃身体健康的年轻人,还是下意识地靠边。
这种来自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得不躲进阴影里的感觉还是击中我了。
最后一集里佐伯在榎木临死前留下榎木母亲的歌谣,加上与姐姐遇难的混剪,可以说是我心中的点睛之笔。
一个母亲对孩子犯下过错的羞愧、怨恨和压抑多年藏在深处的爱;一个孩子对"抛弃自己"母亲的愤怒与想念;对死亡的恐惧;对生的渴望;因果报应....作为人的复杂性全部体现在这里。
另外,歌谣里听到一个"旅出す",记得学日语的时候了解过日语里的"旅(たび)"更强调那些路途艰苦的旅途。
放在整句歌谣里"待你旅途启程之日"里,可能这里的旅途也暗指佐伯未来的生活吧。
重新开始生活的路途虽然艰苦,但也有所期待。
最后说下结尾。
作为wowow台的致郁局,能有一个阳光的结局真是太好了。
很喜欢短评里的ナツ的一句话"阳光突然洒进来,虽然会留疤但是伤口开始慢慢愈合了"
我觉得我要是不骂一骂东出昌大我是没有办法好好的来看这部电视剧的。
辣鸡啊啊啊啊啊!!!
我之前一直对他印象都不错,他刚出演电视剧时候我:“哦嚯,松本润+染谷将太,还长这么高!
演技也还好。
不错不错!
”他和杏结婚,我:“哎呦杏眼光不错啊!
傻大姐和小狼狗!
不错不错!
”虽然当时染谷将太和菊地凛子结婚了我觉得这一对更强。
之后杏出来活动的少了,和他生了几个孩子,他倒是好资源一直不断,感觉演技也在进步,资源也在提升。
没想到!!!
垃圾!!!!!
好了,开始讨论这部电视剧。
首先这个导演,他的色彩真的是我拍照时候最喜欢追求的效果。
我一般不调色,偶尔的调色也会往这边靠。
画面里很少有特别亮的颜色,红减少绿不变蓝加强的感觉。
而且我也喜欢怼大头,我也喜欢一片空中间有个小的东西,或者大头处在三分之一。
不给演员加什么柔光滤镜,雀斑皱纹就是要特别的清晰可见!
大部分日偶尔港。
我用几张存下来的图说明一下这个风格,再称赞一下小头小脸长腿的东出昌大:
其次我来看演员,虽然全员眼熟但是没有那么眼熟。
但是大家都有自己的风格。
比哭号更有感染力的是定住的眼神和无声的哀痛。
对我来说最主要的可能是导演的构图配色有吸引力,但是这个故事的剧情也很值得称道。
它赋予了被害遗留者不原谅的权利。
我们一般都在电视上看到“原谅犯人,大爱无疆”这样的宣传,他们会变好的他们在悔改他们不是故意的。
但是这也是一种道德压迫。
受害者明明才是承受痛苦的人,他们可以选择不原谅。
他们可以选择主动揭开伤疤,挖去无法愈合的伤痕。
但是外人不可以强迫他们做这样的事。
我们要给予受害者的是保护,要惩罚的是犯人。
而不是公开受害者的私人信息,给犯罪者各种马赛克。
(此处辱骂我国各种媒体)在感叹一句,现在的世道。
女孩子真的好难啊,活泼可爱美丽的姐姐被“想感受一下弓虽女干”的臭傻逼轮x并掐死。
性感天真的陪酒女被继父弓虽女干并且逃离后还公开果照。
坚强文弱的小护士父亲被害至今不知道原因。
事务所的美丽大姐姐虽然没有提到她的故事,但是她在天台上抽烟这个感觉就特别有故事。
天呐!
女孩子这么美丽脆弱,这些男的怎么这么恶心!
啊!!!!
越来越不好看 节奏太慢 弃了操第二集最后那个对视给我看哭了这种臭婆娘凭什么还有脸继续生孩子东出昌大 我可以
颓废的东出昌大好帅啊!但剧情太糙 情感囫囵又狗血
男主太渣啦
同类型,东出昌大比隔壁假面同窗会演技好太多。一直在值不值得宽恕和原谅间摆动。开篇有张力,后两集越来越模糊了原先对善恶的界限,放下过去不是不好,但是那种戏剧的张力和极致感就没有了,不是很喜欢。
结局过于美好了,如果那个男的没死,估计没这么容易走出去吧。始终会有不知悔改的人,那要怎么面对他们?这依然无解。
哎嘛渣男还挺帅这让人很纠结啊......虽然这个结局真的值得四星+,但是,我,不能原谅啊。
终于开始了 喜欢这调调
類似於日本版的「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的是犯錯和原諒之間的故事,能夠引發人哲學上深深的思考~最大的問題是節奏太慢,有些拖沓
实在看不下去了。。。
知道東出昌大做的事情之後還選擇看他的劇本身就有一種沒來由的懺悔心理。傷害發生之後,受害者的家屬要如何處理憤怒,加害者和加害者的家屬,旁觀/參與審決過程中的警察和律師如何擺放自己的位置⋯⋯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議題。但是這部劇集的討論還是不夠,且過於男性化了。劇集裡的女性只有三個身份:遭受男性暴力的受害者、愛慕男性甘願犧牲的聖女、造成男性加害者/受害者悲劇童年失責的母親。編劇一集又一集的專案在嘗試去體現男性加害者的另一面,一次又一次選擇讓男性角色來解救身陷囹圄中的男主,促使他成長改變。而女性角色只是推動劇情發展的工具人。
莫名觉得不吸引人
不错,但没有想象中好。题材沉重但是拍得还算松散的一部片,松到每个角色出来我都能边看边点评演技的程度。
松重丰前几集都蛮有劲的。突然最后变成故人相携了就...有点假。东出昌大非常一般。故事其实都不错,想往深处挖掘的样子,但最后都止步于日本那该死的必须正能量做派。优爱真美丽,角色的愚蠢配不上她这么美丽。
无解的难题,让人心痛,只能坚强走下去往后的人生。PS:这是我心目中东出昌大演技最好的一部戏,也是新川优爱扮相最美的一部戏。
中规中矩吧,毕竟今日说法的真实案件和悬疑推理小说的抓马故事看多了,倒是山中崇演绎的gai溜子着实。。。戳中我啊。。。太他妈gai溜子了好喜欢啊!!!!
wowow的剧总是这么现实、冷静又克制。东出昌大终于找到了和他完美契合的角色啊。
4集弃。东出太让人失望了。。。实在是不想再看到他的脸。。。。。
很日剧模式,男主有一条主线,通过每集调查一个别人的案子来最终解决自己的问题。第二集母子的演员演的真好,一直很好奇男主最后如何面对施暴的人和自己的怒火,没想到日本竟然也来报应这种结局,但其实现实中更多是第一集这种无所谓不知悔改的人,他最后过的不舒服也是收到了受害者家属的报复才不舒服的。看到报应的人可以放下重新开始生活,看不到报应的人恐怕最终还是会走向冤冤相报这条路。风景蛮美的,东出昌大虽然人品不行,演技还可以,外形的瘦削沧桑感很适合这类角色。
真的高估了三四星之间不定
女性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