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妮可
Nico,摇滚女王的最后岁月(港),Nico,地下丝绒之后(台)
导演:苏珊娜·尼基亚雷利
主演:崔娜·蒂虹,安娜玛丽亚·玛琳卡,卡瑞娜·费尔南德斯,桑德尔·丰泰克,约翰·戈登·辛克莱尔,托马斯·特拉巴齐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比利时语言:英语,德语,捷克语,法语年份:2017
简介:60年代,妮可因为和地下丝绒乐队合作,并在安迪·沃霍尔的提携下走红。后来妮可为了证明自己,开始了她的独立创作生涯。在影片中,妮可独立创作了近20年后,人们仍然只记得她当时和地下丝绒乐队的关系,她为此感到十分苦闷,决心要改变人们对她的印象。详细 >
最近可太迷folk了
影片就像一场鬼撞墙的公路电影,不停地造访,不停地离开,不停地嗑药,不停地平庸下去。去年电影节是《索多玛120天的幕后事》,今年是《1988》,都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把人骗进来的过度包装,即便秘密警察风靡东欧街道,真正的妮可依然蹦跶广场的勇气,也不足以支撑这部平庸之作。
太用力了。。
#海南航空
2018106 电博。原来是与菲利普加瑞尔合作《内心的伤痕》的Nico传记。整片以一种缓慢甚至于笨拙的姿态讲述Nico逝世前的生活状态,故事节奏显得沉闷而无趣。
没看明白
[1.0/5.0] 幹居然不是記錄片,幹這個演 Nico 演 Trine Dyrholm 的超醜的,一直希望她趕快去死一死。Nico 跟亞蘭德倫生的兒子 Ari 頭上好大一顆痣。
无来由的愤怒到平静。结尾的镜头十分有意思,妮可推着一个粉色的儿童自行车走进了为她敞开的花园大门。多么生动的比喻啊,她的音乐就好像是那个在我们眼里看起来不无幼稚的粉色儿童自行车,而她的归宿是一片只有植物的花园。
音乐人的追求和自我救赎让人感动。
即使作为一个泛音乐行业的从业者,也很难真的将Nico和地下丝绒分开来客观面对,而在永恒经典的大香蕉之后,Nico的音乐作品仍然充满了攻击性,但一次绝对的成功对之后的事业来说也是超载的压力。
关于Nico去世前最后巡演的传记片,被毒品困扰许久后,她突然想要变成优雅的老女人,不再激烈到处对抗着地巡演,而准备移居到伊比萨岛去种花。布拉格秘密演出那一场尤其漂亮。
Un autre film lent et ennuyé aujourd’hui. qui veut voir l’actrice joue Nico ?! “Je n’ai pas besoin que tout le monde m’aime, je m’en fou de ça”.
有重量的真实感
资料馆. 从二战尾声的柏林大轰炸到东欧剧变的柏林墙倒塌,「Nico, 1988」甚至从片名本身都在巧妙唤醒我们对历史的联想。Nico和那些她一路巡演的国家一样,在怀疑与迷惘中尝试重塑曾经的美好。只是那个年代的人怎么能够理解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就像她的音乐巅峰也注定只属于地下丝绒。
最好的摇滚乐现场在社会主义
以为是演员妮可基德曼的传记,然后知道是歌星妮可,之前几乎不知道她,但喜欢电影里的音乐 歌。演的很真实很实际,也许很多无名之辈或星们的大多路吧。
传记片能做到半真半假的真实,就成功一半了,然后就是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部影片做到了纪录片般的真实。
小西天资料馆~不失望
女版《醉乡民谣》,摇滚版《妈咪》,还夹杂着一丝丝《天鹅绒金矿》的迷幻。不曾从巅峰跌落至低谷再爬起的人不值得奉为传奇。妮可作为迷茫反叛青年的音乐名片,将特立独行和离经叛道贯穿一生(巅峰期与地下丝绒安迪沃霍尔分道扬镳、和无数名人露水情缘并诞下阿兰德龙的私生子)。本片却节选其人生中稍显祥和的最后三年,昔日摇滚巨星面对过气、衰老和骨肉分离,毒品和抑郁的双重幻觉中,历史记忆漫溢而出。仓惶的巡演之路,记录着东欧剧变前的惶然和反抗,从肆意的布拉格地下演唱中挣脱,路遇罗马尼亚光明节,她向死而生,此生却非空空如也。
说实话,我不是很懂Nico的音乐,但是在影片中我读懂了她对音乐的认真和坚持,以及她作为母亲想要弥补孩子的那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