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姿势
Poziţia copilului,爱的占有欲(台),婴儿式,孩童式体位,孩子的姿势,孩童式,Pozitia copilului,Child's Pose
导演:卡林·皮特·内策尔
主演:卢米妮察·盖奥尔吉乌,博格丹·杜米特拉克,娜塔莎·拉布,琳卡·高伊娅,弗洛林·扎姆菲雷斯库,弗拉德·伊凡诺夫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语言:罗马尼亚语年份:2013
简介:三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巴布(Barbu 伯格丹·杜米特拉彻) 飙车撞死了一个男孩。等待他的是时长3年到15年的刑期。他是一名富人子弟,他的母亲科内莉亚(吕明妮塔·杰尔吉乌)60多岁,是一名成功的建筑师,属于罗马尼亚的上层阶级。她的书架上堆满了并未曾被翻阅过的赫塔·米勒的 小说,平日里喜欢炫耀装满了各种各样信用卡的钱..详细 >
不错,想到了《想吹就吹,吹得响亮》
两个平行世界的现实与痛楚。
就是太像达内了。非要比手起刀落,这个结尾我恰恰觉得是还不够惊艳,比利时兄弟起码有三部可以秒杀之。此外,三大电影节手持越来越得宠,未必是好事。
上来还挺猛,以为搞批判,结果逐渐转文青
階級。嘲諷地講述著強勢媽救媽寶的故事。最後一段加一星
李天一的母親也有那麽一點可取之處。然後所有拿手晃鏡頭的導演,拜托稍微拿穩一些,好?嗎?
作为一个从小就被母亲溺爱的人可以在里面看到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不能追究母亲的举动是出于自我控制欲的满足还是出于保护和爱,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
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手持,现实题材。反映的其实是社会贫富差距下的人性漠视。
居然拿了金熊 只不过是一个富二代的故事
构思上是蛮巧妙的“两个母亲同时失去自己的孩子”,微缩场景下戏剧张力是够的。但我看了很不舒服的一点是,对强势母亲的刻画类似于一个精神疾病或者人格缺陷的人,想去探讨爱和控制的区别,但以一个病态的人作为讨论的基准点,真的合适吗?如果她不是精神疾病或者人格缺陷,对“母亲”身份的恶意会不会太大了,这样的性格如何形成难道不是更值得讨论的?微缩的场景不具备延展性。
故事还没讲完就结尾了,加上是纪录片的拍摄方式,显得电影重点不足。开始很惊喜,看到最后略失望。柏林略鸡肋
搞不懂
平庸
影片无处不流露出的强烈的批判意味在现在的电影中几难遇到,似乎成为了左翼电影的回光返照。影片在最后呈现的事故双方见面的戏份,简洁明了又具有足够的张力,仿佛言简意赅又寓意绵长,涵盖事物的多个层面,以一个长镜头给出了一点点若有似无的期冀。
这摄影...是社会纪录片么...手持不是这样用的...
非常金熊相,但不够有力。神经质女主角表演很棒
强势的母亲和她的思维行为方式。又想代入奇怪的东西了。
特别适合拿到课堂上给学生到示范作品讲解的一部作品。
三星全给女主角,梦鸽即视感
母亲问儿子:“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儿子也问母亲:“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