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在过去和现在两个时间点之间来回叙事,过去:交代得清清楚楚,日军占领广州,那就是1938年。
毫无疑问,影片中交代得确定无疑。
这个时候的二花和林伯:
应该是20岁差不多吧,就算是20岁吧。
第二个时间点是现在,但具体没有清楚指明是哪一年,不要紧,提示有很多,仅举一处即可判断。
药铺少爷使用的手机,从外观来看应该是苹果,下图依稀可看见商标,上图是正面。
就算不是苹果,从屏占比来看,也是2010年前后的智能手机,鉴于影片是2010年拍摄的,那么就是在苹果1代的2007-2010之间的智能手机,就算它是2007年的手机吧。。。
另外反映年代的还有吸毒女孩笔记本电脑样式及无线上网聊天 ,少爷的笔记本电脑等等。。。
问题来了,1938-2007年之间,相隔近70年,1938年二花多少年龄?
算她是18岁,那么2007年就是87岁。
影片中的老年二花有87岁吗?
怎么也不可能吧,还有林伯,同样也只有60几岁的样子吧!
其实,只要回到电影开头,一张毕业证书已经告诉了我们:
毕业证书中显示,二花毕业时间是“民国叁拾柒年”,毕业时16岁。
显而易见,二花生于民国21年也就是1932年,晕了,1938年就应该是6岁!!!
三倍发育速度吗???
所以似乎不对,毕业证书上应该是“贰拾柒年”吧?
错了一个字,也行,那么二花就是1922年出生的,1938年16岁,符合剧中1938年时候的人设:亭亭玉立,护校毕业。
如果是1922年出生,那么到2007年就是85岁!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2007年出场的二花绝不能让观众相信这一点,除非她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除非她是天山童姥。
東風破(原載於2010年11月26日AM730「730視角」)為東華三院創立一百四十周年紀念而拍攝的電影《東風破》,驚喜之處在於影片並不像劉德華喝綠茶那樣硬銷品牌,透過一段圍繞中藥舖和義莊的故事訴說已被很多香港人遺忘的歷史。
小時候對義莊的印象,就是殭屍電影中的屍變兇險之處。
《東風破》的導演卻把義莊沐在明媚陽光中,像以紫外線消毒,把義莊的文化涵義從死轉生,改為一個充滿人情,關於守候的地方。
林山伯獨自守打理着義莊,每天清掃上香,視亡者為友。
其實義莊擺放着的很多是空棺,因為很多中國人在上世紀被「賣豬仔」到美國舊金山當苦力,工業意外發生後連屍體也找不到,只能讓大貨船把帶着名字的空棺送來香港,放在義莊,等待死者的親人把棺木運回故鄉安葬,但很多棺木就這樣撂了數十年。
在「尺金寸土」的今日香港,連骨灰龕也成為地產項目之時,空棺佔義莊的事情似乎匪夷所思;「守候」也不再是一種美德。
林山伯多年來在義莊所等候的,不只是海外運回的同胞棺木及死者親屬,還有他年輕時的愛人,中藥舖「福源堂」的承傳者二花。
她多年前移居到舊金山照顧當地華人,這時卻因為在香港的姪孫要變賣祖業中藥舖,急急趕回香港。
最後她還是要回到舊金山繼續懸壺,卻先從義莊裡把祖父的棺木送回台山安葬,因此才與山伯重遇,人面全非,相顧無言,卻也解開了心裡積塵的一個結。
這裡呈現的香港,仍是一個中轉地。
華工從這裡到海外勞役,死後棺木運回來等候轉送回鄉。
最後二花仍是同意出售香港的藥舖,只是要求姪孫學習中醫藥技術,文化得以承傳,也不執著於一具體的地方,反正她一身技藝早已越洋過海。
所以《東風破》對香港文化的情懷和想像是不紥根、可流動的;即使留下,也是不得已的延宕和守候,就像那些懸空的棺木。
因为Here to stay这首歌才知道的这部电影,电影里的插曲都很好听,画面很美,很多怀旧的元素,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想要重新选择, 是因为我们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是因为以为身边的人, 比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怀疑自己比不上别人, 觉得自己作了错误的选择”这段话我相信说出了每个人的心理。
整个电影看起来唯美的不得了每一定格都彷佛是一张出彩的照片故事跨越了几十年的时光 定格在故乡的香港悠悠的音乐 缓慢的节奏 让人越发觉得沉醉其实我们想要去爱一个人 是多么简单能够去疼爱他 又是多么的难 不管是半个地球的距离也好 还是即将分出的生死两线都是我们无法跨越的东西你和你的那个人 在多远的以前相视一笑 周围的阳光就像电影里那么暖 然后你们对话 空气有不同的味道或许以后再也不见 或许真的见了的时候也认不出是那个他 可是也许你在某一天 会记得他 记住了对方 对方也会记住你 总是不会忘记 看着对方的眼神就总会出卖了自己
当年疯狂崇拜李小龙时,就被这个女演员迷住了,惊为天人啊,容貌气质绝佳。
现在应该有60岁了吧。
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
很难得的香港影片。
看了下影评,很多人都是一致的肯定电影的画面和配乐,认为其故事性单薄。
故事的叙述固然重要,但是我认为整部影片的叙事过程已经很清晰明朗化,除去了复杂的手法,用尽可能简单的手法讲述了两代人之间的故事。
这是我喜欢的风格。
影片中人物讲述或对话过程中,很多细节都值得慢慢去品读。
而影片中长镜头及慢镜头的结合运用,给了很多留白想象的空间。。
时间的穿插讲述使整个故事活跃跳动。
历史的美好,现实得无奈。
逆光和暖色调的运用,加上人文故事,喜欢这部呈温暖姿态的影片。
————想重新选择,是因为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是因为以为身边的人,比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怀疑自己比不上别人,觉得自己作了错误的选择。
但若然没有错的选择,那对的就变得没意义了。
我一直都在纠结人在死前会做些什么义庄收容那些无处停留的灵魂而时间缓缓带走所有的思念与一时之气回来或者回不来可以怀旧的颜色也好可以拖沓的音乐也好我在无意间明白了导演想讲给我们听的话停留在哪里其实并不重要福源重新开张的那段音乐总让我想起很久之前某个一直不想留下的人他说生活在远方他说他停不下来我一直以为死之前的我会很淡然的四处漂泊走走停停或许会去慕尼黑看比赛或许会去感受沙漠激情原来我只会躺在床上开着窗一动不动的等待死亡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哪怕死掉一样不会改变GAY永远都会是GAY心理变态的也终究不会阳光起来阅尽沧桑人的眼神中会有种说不出的故事看着你的时候总好像随时会掉下泪来宫恩娜还好上了妆的脸总会让人与大大黑板上的白雪雪花膏联系起来苗可秀还好硬朗的顽固让人看到旧日重来的希望泰迪罗宾也好老了之后整个人沉淀下来的除了旧时光还是旧时光我说不清楚自己对于木质门板的偏爱昏黄道路上洒下来的影子石板路宽宽的屋顶还有祭拜时点香的味道仿佛总有人会在路的尽头或是门后轻声的叫你的名字某个午夜我会化身蝙蝠飞回曾经漂浮在心上的时间留住时光的短摆默默细品我信灵魂要回家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最终,都要回家的
(劇透) 為東華三院創立一百四十周年紀念而拍攝的電影《東風破》,驚喜之處在於影片並不像劉德華喝綠茶那樣硬銷品牌,透過一段圍繞中藥舖和義莊的故事訴說已被很多香港人遺忘的歷史。
小時候對義莊的印象,就是殭屍電影中的屍變兇險之處。
《東風破》的導演卻把義莊沐在明媚陽光中,像以紫外線消毒,把義莊的文化涵義從死轉生,改為一個充滿人情,關於守候的地方。
林山伯獨自守打理着義莊,每天清掃上香,視亡者為友。
其實義莊擺放着的很多是空棺,因為很多中國人在上世紀被「賣豬仔」到美國舊金山當苦力,工業意外發生後連屍體也找不到,只能讓大貨船把帶着名字的空棺送來香港,放在義莊,等待死者的親人把棺木運回故鄉安葬,但很多棺木就這樣撂了數十年。
在「尺金寸土」的今日香港,連骨灰龕也成為地產項目之時,空棺佔義莊的事情似乎匪夷所思;「守候」也不再是一種美德。
林山伯多年來在義莊所等候的,不只是海外運回的同胞棺木及死者親屬,還有他年輕時的愛人,中藥舖「福源堂」的承傳者二花。
她多年前移居到舊金山照顧當地華人,這時卻因為在香港的姪孫要變賣祖業中藥舖,急急趕回香港。
最後她還是要回到舊金山繼續懸壺,卻先從義莊裡把祖父的棺木送回台山安葬,因此才與山伯重遇,人面全非,相顧無言,卻也解開了心裡積塵的一個結。
這裡呈現的香港,仍是一個中轉地。
華工從這裡到海外勞役,死後棺木運回來等候轉送回鄉。
最後二花仍是同意出售香港的藥舖,只是要求姪孫學習中醫藥技術,文化得以承傳,也不執著於一具體的地方,反正她一身技藝早已越洋過海。
所以《東風破》對香港文化的情懷和想像是不紥根、可流動的;即使留下,也是不得已的延宕和守候,就像那些懸空的棺木。
(原載於2010年11月26日AM730「730視角」)
摄影老师在课堂播放,慢节奏缓抒情的片子,虽然不是我的爱好向,课后大概率不会主动看…打9/10分1 选择 萨特 存在主义 自我意志通过自由选择体现 其实人一直有选择的自由,只是因为条件限制供选择的条目不定而已。
有人为错误辩解:我没选择啊 只能这样了。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比如他也有誓死反抗的选择2美年轻穿旗袍的Eva 穿护士装学西医的Eva 怀旧的镜头 古街道 古朴的中式家具 西装 中医 针灸 草药3 伪善?
把流传数年家业卖了, 拿了钱赠予已故同事的妻儿 ,只为了所谓换班的“愧疚”?
我说:“伪善?
”“如果是伪善就不会拿真金白银了 ”:真善?
“真善就不会卖祖宗家业了”“他需要认同感 ”我顿了好久,有点像Kitsch 为了认同感 为了自我崇高 。
之前我以为的刻奇是没有行动的表面伪善,其实kitsch也应该包括行动。
4终极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亚男 山伯 奉献慈善的女中医
说实话这片子的摄影太对我胃口了麦婉欣呀,玩小情小调到极致的香港导演。
虽然因为LES题材我对《蝴蝶》不感冒但这部《东风破》实在是让人喜欢的紧,能够用香港这百多年的历史讲出沧桑感还不像《岁月神偷》那么矫情绝对值得一看画面唯美到你几乎会忽视情节的拖沓官恩娜在此片中成神,看好她成为香港女演员的中坚力量当然还有我喜爱的苗可秀奶奶,经管岁月沧桑但绝对不失昔日大美女的气场
关于选择。。。音乐很赞
真不明白为什么取这名字,不错的片,虽然从很早就猜到最后那个悬念了……配乐很赞。第一次发现官的眼睛那么美💓
小清新了
镜头 配乐都很美好
所有的选择都是对的。
怀旧的小清新,故事讲得有点弱,但整部电影镜头都很美,音乐也很好听,很用心的一部片。
既然摄影好摄影好之类的,不如出画册啊,拍神马电影啊,奶奶的
画面挺好看的,剧情太弱,感觉硬是插了一点鸡汤。 @2019-03-22 12:12:37
故事挺不错的,但是拍的很混乱。都不知道该说这片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破得很厲害,也斷得很厲害。
3.5星!我肿磨会看这种小清新片子!其实有些地方表现得还蛮牵强的呀比如官恩娜跑去给周俊伟念诗的那里,然后姑婆明明听出了什么可是就是不去问清楚,还好最后在义庄碰到了,不然难道又要错过吗~!真是的!我比较感动的就是因为爱可以等待几十年这件事,简直太感人了吧我靠!官恩娜好美呢!
最后为什么要见面?为什么不见父亲?
没有什么香港味儿的港片,看着特别有台湾小清新的路子,原声不错。但是作为电影来说文艺过分的有点无聊了。
你可以再文艺一点有没有
2011年看的第一部电影。配乐太好听了。我看到眼睛肿得现在用冰块冷敷。
( ̄_ ̄|||) 吕聿来用缩骨大发变成了泰迪·罗宾,原来是科幻片。官恩娜演技还需锤炼呀。
两颗星给镜头和演员吧。。剧情还是算了
lomo照片展加MV大集合,故事讲的太罗嗦,没意思。
電影的拍攝初衷或許是尋家, 當然這確實是著重表現的一部份, 但其實更像是港版的小清新治癒系影片而已. 鏡頭整個像寫真MV, 配樂各種小文藝, 演員也是小眾范兒的. 華麗的細節多過情節的充沛, 內容有些蒼白, 不過看看還不錯.
收藏有DVD影碟,还是禁不住高清蓝光的诱惑重新网盘下载了一版1080p画质21:9画面因为香港这样的文艺片非常难得也拍得非常感人和好看,也是自己第一次看 泰迪·罗宾 这样不是以外貌而是纯粹用演技打动我们的好电影。一个中药铺,一个海外游子的存放棺材的“义庄”,把中国文化传统发扬的淋漓尽致:香港、台湾很多电影如果刻画传统的文化底蕴肯定比我们内地的正宗和好看从药材排列到美术装潢都非常考究和地道电影为我们展现了从香港沦陷前到二十一世纪后的几乎是三代人的感情纠葛,女主穿越时空般的容貌让我们感觉时光倒流和恍惚隔世一般(电影里诙谐地解释:女主比同龄人七老八十的多闻了十几年中草药所以容颜不改,看来中草药是焕发青春的灵丹妙药) 官恩娜一人分饰二角色,男主年轻和老年分别由两个人不一样的身材饰演,因为骨病身体变异矮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