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快乐,选择把这部片子留到今晚看真的是个很好的选择。
让人感到由内而外的幸福和快乐。
一开始就听出了友子的地方口音,竹中直人说“嗯哒 嗯哒”的时候就一下子想到了《海女》里的北三陆口音,再到列车被大雪阻碍中途停车,然后大家在车厢里开始演奏,一下子梦回和式筵席列车,果然玩band是大家在一起最重要。
峰回路转,一切有了完美的结局,现实里的青春梦没有那么高的成功率,在电影里一定要让它实现,和一群好朋友一起努力,全世界都为你开绿灯,然后一起小小心愿实现给大家看,电影本来就是给人梦想的艺术啊。
女主角上野树里实在太可爱了,有那种青春、阳光、健康、朝气的美,又有乡下小鬼的那种顽皮狡猾、冒冒失失。
关口带着眼镜文文弱弱有点小小病娇的感觉,其实是个很反差的人吧,她对爵士乐才是有着最深的执念和渴望,最后演出前大家都慌了,她拿出音叉带大家调音大吼一声稳定军心,也说明了她的成长。
竹中直人你刚教完男孩跳水上芭蕾,又来教女孩玩摇摆乐是吧,两个还都是混的,看了很多电影都有他参演,无论戏份多少都很出彩,非常喜欢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大叔。
另外超市的那个店长阿姨,不就是海女部屋里的会计眼镜阿姨吗,真的回忆满满。
乐器店的店长大姐一直掏耳朵。
朋克少女二人组还带着南京锁,苦练朋克二人组的哭唧唧民歌男孩二人组的演唱还挺好听的。
女二也很美,小号上的小耗子太可爱了。
友子在家门口等信,还有摔倒在雪里的画面好美啊,让人想到了小樽,还有她和男主角的打雪仗佯装认输等男主心软了使坏太甜了。
另外友子家老太太真行啊,大屁股MAC都给买了,也不知道多少钱。
全被贴满贴画了。
主角、配角、路人角色都用心地设计了,各有出彩的地方,虽然剧情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这样一部青春、活力、可爱、搞笑、治愈的古早影片,怎么舍得错过呢,纳入本地影库永久保存。
PS:看了一遍截图192张......浅浅放几张欣赏一下,最后片尾还有彩蛋哦
很难想象这是快二十年前的电影,热情的、青春的、疯狂的。
上野树里吹着喇叭笑起来也太甜了吧OMG矢口史靖实在是太厉害了。
他是第一个让我那么确切的感受到,电影和艺术不仅仅是对美的体会,要想做一个好导演,还要掌握音乐、体育、美术……越多越好,总之要掌握身边的一切。
(ps.不久前看完五个扑水少年有感)据说这么伟大的场面全是在演员拍摄过程中要求三个月内掌握出来的演奏水平,请收下我的膝盖……很快乐很有活力的一部片子,导演有一些冷幽默在身上。
当你接收到导演想要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诙谐并诙谐一笑时,这部电影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了!
(这大概就是青春吧,治好了我期末前的莫名抑郁)以及一点题外话:不该让自己的青春白白流逝——与其用什么保研的条条框框来束缚住自己,不如趁着年轻先尽情感受一下生命的多重维度。
去探索、去发现美,去体会、感受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彩,拥抱这个世界,拥抱青春的激情和疯狂。
本来以为青春片拍到像<花与爱丽丝>那样温柔透亮已经是极致了,但swing girls--我真没法给它们俩排名.如果说<花与爱丽丝>是春日的樱花雪,那么swing girls就是盛夏的向日葵花田.好久没看过,这么单纯快乐的电影了.爆笑的地方说太多太多,写出来就不有趣了,随便说几个我喜欢的镜头吧:女生们在暑假被管乐团的拓雄抓去练习,到黄昏时候累得乱七八糟,七七八八坐在防火梯上东倒西歪的吹萨克风. --其实是很寻常的镜头,但不知道为何看到这里我就觉得所谓青春就是如此,自己完全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在别人眼里已经就是一幅画.终于吹出第一组音符,女孩子们刚刚开始沾沾自喜,刚刚开始觉得--JAZZ其实还不错的的时候.正式团员回来了.在倔强的友子的带领下,女孩们一个个一脸冷漠的把乐器交还回去.然而一走出音乐教室,友子就头一个心痛的大哭起来,后面的女孩们也一个个跟着崩溃嚎啕--看到这里我没心没肺的大笑出来,开始喜欢上这部电影.友子卖了自己的电脑和妹妹的游戏机换来一只萨克斯.放学后女孩坐在河堤上,不胜珍爱的抱着黑不溜秋的二手萨克斯,美滋滋的吹出第一个音符.附近有琴声传来,友子一边吹一边拨开芦苇找过去,发现河对面练习琴的男生拓雄.两人会心微笑,隔河合奏.和风月完全无关,他们只是单纯的享受和伙伴一起演奏音乐的快乐--虽然,吹得很难听.夏日傍晚的乡间,少年和少女隔着金色的一江水得意快活的合奏TAKE A TRAIN,好像突然发现一个美丽新世界.当夕阳照在女孩吹得红通通的脸上,还有比这更浪漫的吗?雪花纷飞的街头,他们第一次吹出找到漂亮的音乐,(老实说,在前面大半部片子中她们美滋滋的吹出来的音乐可真够难听的...)第一次在音乐中自由的裙摆摇摇.听到掌声的那一刻,谁能不为这些女孩子骄傲呢?乡下的风景也拍得非常清丽.而且更难得的是导演完全没有刻意把风景拍得美,不会像很多电影弄得像风景明信片一样.夏天的蓝白色水手服映着青色的山脉,冬天的海军蓝制服配合雪花纷飞的小镇,非常自然和谐.说它是喜剧片,它又有好多细腻温柔的镜头.说它是励志片,它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说教,没有一句日本片里看得我发麻的"加油""要坚强""为了梦想"啾啾啾啾.看的时候,我一次又一次觉得,这就是我想看的青春片,热烈明朗,像盛夏的向日葵在风中摇摆.一路下来,会心的笑,捧腹大笑,笑出眼泪,笑中带泪.最后女孩们在音乐节里头大合奏sing sing sing的时候,简直没法不站起来,感动得要命又一直停不住傻笑.如果我是中学老师,嗯,其实小学大学也一样,一定要带所有的学生到电影院看,大家一定会在最后大力鼓掌,站起来和电影里的女孩子们一起摇摆.
很久以前写的……搬上来有剧透===========================终于看完摇摆少女了。
载了屯在电脑里有一个月了吧,一直没看,因为一直在学习与看片之间矛盾,并在矛盾中不知不觉把空档接龙的胜率提高到了81%……orz……但是,数理方法让我走出了矛盾。
因为我发现,无论看不看片,我都无法继续学习了。
是冲着对上野树里以及nodame的爱,才去下的这片。
看介绍说是高中女孩子组乐团,于是联想到k-on,以及J-pop,以及各种卖萌。
结果,居然是一群挺不良的少女和一个懦弱的男孩异想天开玩爵士!
高中、女孩、爵士!
故事其实挺简单的,说的是暑假时一群被留校补习的女孩,给管弦乐团送便当,却因耽搁使便当变质导致整个团住院,于是她们被强迫顶替团员演奏管弦乐,又因为人数不够,所以决定演奏爵士。
正式团员回来后,她们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爱上了爵士,于是自己凑钱买二手的乐器拼命练习。
各种艰难险阻,加上一点好运气,终于在比赛上完美演奏~~原本对爵士是既无感也从不听的,但是当他们在台上演奏的时候,我却情不自禁的想着:“爵士乐果然也很不错呢!
”是传统老套的日式励志剧,剧情也没有美剧的跌宕起伏,但是看完却心情很好,片尾曲的时候甚至忍不住想要一起摇摆。
没有生离死别,没有海枯石烂,却足以感动人——大概是因为真实吧。
不是要夸树里的演技,但真的她让那个角色显得真实。
没什么责任感,做事三分钟热度,不好好念书,为了买二手的saxophone变卖了妹妹的playstation,可是对于乐团的事,她比谁都要坚持。
男主也很平凡,懦弱、不帅、连钹都敲不好、在管弦乐团被欺负,可是他没有放弃这些外表很屌、连五线谱都不认识的女孩们。
被swing girls阴错阳差视为大师的小泽老师,其实也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人,纯粹是个爵士乐爱好者而已,在初学者教室里被老师嫌弃为“学得最慢的学生”。
还有一边减肥一边饕餮的鼓手,还有花痴到连超市里的衣服模特都kiss的号手,还有永远嚼着口香糖的贝司,还有一群好不容易赚到买乐器的钱却都花在名牌包包上的团员们……每个人都有着各种不大不小的毛病,而且似乎各种毛病都能和身边的人们对上号~“好想组乐团啊~~~!
”看完的时候我不禁感慨。
是很欢乐的感慨,但是也带有一种“年轻真好啊”的失落。
不是觉得自己有多老,只是已经走过了可以张牙舞爪不要负责胡作非为乱来一气的高中时代。
那是还没有“定下来”的时代,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校园,学同样一些课程,高考可以说是目标也可以说不是,未成年可能是约束更可能是借口,大人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学习,所以我们不用考虑什么未来,可以有更多时间异想天开,虽然大多数时候只是想想。
我总觉得被定下来的人生太过无趣,完全丧失胡思乱想的乐趣。
所以,当进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定下自己未来的方向时,我多少是不情愿的。
目标总是很高很大很现实很无趣。
主宰人生什么的,有什么意义呢?
剧中的swing girls并不是天赋卓绝,也没有从小立志爵士,当然,她们的音乐也并非多么卓越而能够得到大师的赏识。
连音乐也是平民得很啊。
但是她们努力过,她们笑过,她们做过梦了——这样就好了啊。
我不能想象她们之后会分别过上怎样的生活——虽然对爵士有爱,但是若要靠这个吃饭,她们还差得远;她们学习不好,可能考不上大学;她们工作起来也笨手笨脚,还时常心不在焉。
即使曾是台上聚光灯下的swing girls,下台后她们依旧很普通很普通。
可是,有这样的一段回忆——即使是对未来能够顺利站在金字塔顶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回忆,不也够了么?
也许,当不再年轻时,会絮絮叨叨抱怨着繁琐而收入不高的工作,但是看到窗外一群穿着制服的女孩跑过,却会停下碎碎念,会心一笑。
大概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喜欢臆想另外一种人生。
如果小时候没有自闭倾向,而是很自然开朗的,会不会和其他孩子玩到忘了回家,因此看到妈妈焦急不安难过而一瞬间释然又突然生气的表情?
如果没有遇到小R,会不会和初中班上的同学一起夜访鬼屋,然后不知为什么被揪到了派出所?
如果当时没有一念之差放弃了,选择逃避和不联络,会不会壮起胆子向爸妈提出去日本读书?
如果学习成绩很糟,会不会放弃高考,做些孤注一掷的事情,比如写小说,比如画画?
这些事是真的考虑过的,不过还是一路很“正经”地走过来了,所有都是想想而已。
所以很佩服并且羡慕电影里的那些人,尽管平凡,却依然努力地去做。
高中时也不是没干过什么疯狂的事,但无非是被所有酒吧赶出来只好在24小时M记里看世界杯,半夜在操场上吹风喝酒,或是因为旅费不足几周都只能好几人挤在一间40块的标间里,并不是什么因为大家的努力而终于有了成绩的光彩的事情。
后悔谈不上,算是遗憾吧。
很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只是做着平凡的工作,但回想起曾经做过的一些事,眼睛却能发出光彩。
棒球队的学长说:“世界上有两种人,摇摆的人,和不摇摆的人。
你们选择哪一种呢?
”
发生在燥热的夏天。
写着夏的蒲扇,一群穿着水手服的少女,青绿色的稻田,梦想,音乐,乐器,这都是什么日系神仙元素啊!
本来去给合唱团送便当的一群少女们,错过了下车时间,导致送过去的便当出了问题,让合唱团的人都进了医院。
所以学校就要求补课班的少女们都参加校合唱团。
少女们从调皮捣蛋,对乐器不屑一顾到后面逐渐爱上了自己手上的乐器。
这一群没有理想的女孩子好像突然有了目标,想组一个自己的爵士乐队!
大家骑着自行车准备去超市打工赚钱,买乐器。
几个女孩子在一起的画面太美了吧!
在超市里面,经典的女生轻吻假男模特的画面出现啦!
赚钱的过程可没有很顺利。
以女主为主的几个人老是闯祸,中间也发生了摘松茸,大战野猪,拿二手乐器去维修的搞笑轻松的事情。
乐器终于解决啦,可是组乐队在哪里演奏练习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几个人的第一次演奏也结束在别人以为小孩子办家家的嘲笑中。
未经训练的几个人沮丧的时候意外发现自己的补课老师是爵士高手。
老师也隐瞒了自己其实很菜的技术,继续边上乐器课,边教她们。
告诉她们乐队最重要是彼此默契和身体的摇摆。
可能青春真的可以带来天赋,因为热爱自信,她们后面越来越厉害,之前退出的小姐妹也陆续加入了,大家一起在街上有感染力的表演。
后来摇摆少女乐队参加了一场重要比赛,终于以一场完美特别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最后一场演出看的太激动啦!
这部片子对于音乐的热爱是非常有感染力的,因为喜欢一样东西就会无限投入,也会无比开心,人的状态也随时都是欢天喜地的。
因为爵士乐的节奏非常欢乐,我们看这部片随时也可能跟着音乐动起来!
另外,这部片演员表都是大家熟悉演员!
男主是平冈祐太,在里面好可爱呀!
~ 竹中直子就不说了,老戏骨太经典了,还有我喜欢的江口德子,最重要是还出现了高桥一生!
他在里面好帅!
好稚嫩!!
不知何时起,或者一向如此,关于青春的电影里,爱情成了主旋律。
爱情或许让人刻骨铭心,但只是关于爱情的青春片,似乎太单薄了。
没有有一个喜剧电影,像《摇摆少女》这样,让我看了又看,其中那些令人发笑的段落,早已烂熟于心,但每每看到友子涎皮赖脸的央求家长买乐器,吹着塞克斯猫腰在草丛里四下找寻与之合奏的琴声出处,脸颊通红拿着比赛通知一路飞奔,脚下拌蒜扑到在雪地里,数学老师大开大合的拿着指挥棒在观众席里浑然忘我的挥动,还是会笑的眉飞色舞。
这个电影,把众多青春的元素展现的酣畅淋漓,直截了当,年轻时的任性,率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三分钟热度,百分百投入。
接触音乐,组建乐队,只是为了逃避补课的权宜之计,可爵士乐欢快的旋律,潇洒的曲风,一旦被打动,变再也停不下来。
一群百无聊赖的少女,隐约找见了青春激情奔流的出口,便一发不可收拾的乐在其中。
彼此勉励,相互感染,在音乐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纯真的友情……也见证了共同的成长。
虽然结尾的“汇报演出”中,对乐器的驾驭还不算自如,曲调表现的不算精准,但饱满情绪,和自信的态度,让全场观众为之振奋,也让我打着节拍随之一起摇摆。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懂得摇摆的,一种是不懂得摇摆的,世界上有两种青春,一种是无所用心的,一种尽情绽放的,一种是波澜不惊的,一种是高歌猛进的,多少的人青春岁月,随风而逝,无可回首,她们的青春却华丽四射,光彩夺目。
多想再经历一场青春,和这样一群天真烂漫的伙伴,无忧无虑的放声天地之间,进击的人生,如诗隽永,摇摆的青春,如歌明亮……
可可爱爱
小平头很帅气捏
哈哈哈哈哈哈
著名动图出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们是一个人吗?
笑喷了
最搞笑片段
最浪漫片段最近b站裁员,审核放宽,在首页刷到了,于是一口气看完了。
电影里只有夏天和冬天两个季节,夏天很热,风景很绿。
冬天很冷,雪很厚。
暑假班参加了吹奏部训练,友子和良江一起参加后,再开学却无话可说,那段非常真实呢。
良江喜欢过的平头棒球学长一转眼变成了小混混哈哈哈确认过,是我最喜欢最喜欢的电影类型,从头开心到尾。
不需要为主角命运操心,一切都轻松又无理由地化解了。
喇叭書院讓我聯想到去年暑假看的花與愛麗詩。
兩者都講述青春迫人高中生傻傻的故事,花與愛麗詩看得人會心微笑;喇叭書院卻是要你開懷大笑。
說真的,這兩套片子某程度上真的很相似。
完全不合邏輯說不過去的荒誕劇情,但就是令人看得很愉悅,我這種邏輯王也能暫時關掉腦子享受劇情。
如果說花與愛麗詩靠唯美畫面吸引觀眾視線,喇叭書院的過人之處應在於其笑位和音樂吧。
一曲Louis Armstrong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實在想像不到能這樣用法。
離奇之餘又配合得天衣無縫,可說是全片高潮。
這群穿著校服的小女生,也令人回想起自己的學生生涯呢。
很喜歡那種一心一意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大無畏精神:很白痴,也很可愛。
大人害怕白痴,因此也不太可愛。
總而言之,這套電影給我感覺就是很青春、很熱血,看後有種大暑天沖冷水澡的清新感覺。
這種片子,應該放在暑假上映的。
全程都很放松,看地好舒服呀!
有喜欢的东西就去玩吧~ 如果刚好能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那也太幸福了。
青春之于我是一种心境,一种状态吧。
哈哈哈哈 下次拍照也可以借鉴一下了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等等等等等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为 Lindy Hopper,看到耳熟能详的摇摆乐是如何一步步被努力搭建起来还是非常感动和激动的。
这部电影做得最核心最有亮点的是:用Swing串联并撑起了所有,无论是剧情、感情、氛围、情绪,都随着欢快的爵士乐而动,如流水般自然变化,非常契合。
从一开始配合乏力的演奏(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苦逼的Inthemood和Atrain又和剧情相衬哈哈哈哈),到红绿灯开始找到节奏的奥秘(那首歌count basie 有Swing版本的),电影才真正欢快(Swing)了起来,最后的Sing sing sing是高潮(每个人都在Solo部分有了自己的高光,如生命之花绽放,男女主的好感也通过钢琴萨克斯的互动很好地呈现了出来,实际听大乐队能通过音乐感受到乐队成员在互相交流)。
不过我被打动和感动的,或者说最能体现Swing价值观和特性的,应该还是他们困在暴雪中,情不自禁地演奏起了A Train,只要有音乐,哪里都可以演,一如Jazz总能如列车般冲破困难重重的迷雾、团结所有,用摇摆的音乐节奏带给人们永恒的、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看这样的电影你就得有一颗敢于装嫩的心。可惜小丫头们再怎么努力搞出来的玩意也不如片尾Nat King Cole的一曲L-O-V-E有味儿。
一个一个的 当初大家都好可爱啊
女版《五個撲水的少年》
摇滚摇滚,不摇就滚
上野树里很萌。
被视频剪辑骗来了,这电影剧情完全就是漫画式的叙事,很假,没有一点真实感
树里小姐扎两个辫子好可爱啊~最后那个片尾曲也超有爱的~看完心情大好!
好热血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好少女!!!!!!!!!!!!!!!!!!!!!!!
有时候感觉,只有青年时期才会如此心无旁骛执着忘我地献身一件事情,再年长些就会权衡,会慢慢失去决心与勇气。
难得我这种老人家也喜欢...
nice
2014.09.11 晚间【完全看着评价高来的,其实很平庸很平庸的一部励志片,真心没啥意思。
先不说剧情如何,就说一个基本设定吧,几个白痴少女通过几周的练习就能组建一支乐队,这让那些花了好几年学音乐的学生情何以堪
偶像剧,偶看不起了……
好普通……
空有五个扑水少年的外壳而已,搞笑要生硬得多,也没有夏日躁动的青春感,上野演傻大姐真是定型了。
没有什么复杂机巧的剧情,属于看了开头几乎就可以猜到结尾的青春励志电影。虽然简单却好看。想想也是,这么一群叽叽喳喳,青春无敌的女高中生,放到哪里不是一出戏?不少状况百出的好玩桥段,都好玩有爱到不行。乡下的阳光温暖柔和,人也质朴单纯。
不知道为神马没被惊到,但还是被我保存为我的经典。
Swing girls meet Jazz!
生活真是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