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覆写是有隐喻的,穿透隐喻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实质,更有助于我们品味这个作品。
剧中有几个关键词,PET,山与谷,摧毁,锁。
PET:很多人有一个错误的理解,PET就是指,拥有思维覆写能力的超能力者,这种判断是错误的。
请注意剧中对PET一词的使用,悟和司是林的PET,广树是司的PET,在形容林时,没有任何人使用PET一词指代他。
所以PET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带有从属关系指向的词语。
PET的英文翻译是宠物的意思。
曾经的PET在成长后,可以转换为主人,主人会去挑选并培养新的PET,拥有PET的可以不是能力者,PET是可以转让给别人的,PET对培养他的主人拥有着特别强烈的感情。
失去主人的PET被称为BABY。
所以,使用PET来形容剧中人物,主要是想指代这种特别的从属关系,对超能力者的形容倒是次之。
山与谷:作品中对山的描述,是指存放最美好记忆的地方,能力者因为没法自己形成记忆,无法自己形成山,所以必须依靠他人将记忆中的山分给自己。
一般看到这里会使人感觉云山雾绕,中二爆棚,但如果我们把“记忆”替换成“重大经历”的话,“山”替换成“理想”,这里就很容易说的通了。
能力者因为自身缺乏“重要经历”,所以很难自己形成理想,必须将别人的理想借过来当做自己的理想。
在第六集中,悟与晶的对话中,悟提到,自己很羡慕可以形成记忆的晶,因为自己无法形成记忆,才要依靠意向形成记忆。
晶的记忆是5岁形成,而林要到15岁才有清醒意识。
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晶因为爷爷死的早,所以5岁就有了“重要的经历”,而林因为人生缺乏重要经历,所以直到15岁才找到人生目标。
以此角度还原林与悟的初识,林需要一个PET(宠物),所以他有针对性的在福利院(少管所)中寻找,这时他遇到了悟,悟的妈妈因为爸爸有外遇,所以日常都使用语言暴力虐待悟,导致悟终日沉浸在负面情绪(谷)中,成为了一个终日只会看动画的废人。
有一日,悟的妈妈因为想报复爸爸,想要自杀(杀死悟),这时的悟突然爆发用头狠撞电视(自卫并攻击妈妈)。
林发现颓废的悟与自己十分相似,与悟接触,发现悟终日浸泡在谷(负面情绪)中,于是林向悟分享了自己的记忆(重要经历),并将悟带到了自己的山中(展示了自己的理想),并教会悟使用门(自主调节情绪能力)将自己从谷(负面情绪)中逃出。
同时这里的林给了悟最重要的建议,不要把自己的山(理想)和谷(痛点)告诉别人。
摧毁:理解了山和谷的隐喻,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摧毁一个人需要他的山和谷,得到后又如何使用。
剧中的摧毁有两种,一种是将山中优美的景色变为恶劣(摧毁他人的理想),一种是使人永远留在谷中(激活他人的痛点),被摧毁的人的反应是废掉(颓废)。
在剧中林与司的重要对决,为什么司可以引诱林进入自己山中,借此反向进入林的山,并将其摧毁?
透过隐喻进行还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因为林曾经向司展示过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所以司诞生了和林相近的理想,司将自己实现理想的方式藏在了很隐秘的地方,但还是被林识破了。
因为实现相近的目标的手段大体是相似的,所以司也猜到了林的理想和实现方式是什么。
司使用一些方式证明了林的理想是虚假且不可实现的,所以林被说的颓废了。
但证明了林的理想是虚假的,和林有相近理想的司,的理想也是虚假且不可实现的,所以两个人共同都颓废了。
这就像一个杠精与人抬杠,把对方驳倒的同时也把自己给驳倒了。
这时,与司有着相近理想的广树,又将自己的理想传递给了司,使司重新振作了起来。
锁:在司与林的交锋中,司提到了锁的概念,他形容,自己的锁很坚固,所以在其他领域中反应慢,但在自己的领域(山)中反应很快,这里的锁的隐喻是固执,为了保护自己的观念不发生改变,司主动成为一个很固执的人,固执的人不容易被人改变,但也不容易改变他人,同时也很难与他人共情,很难快速知道他人的真实想法。
而广树则是一个很开放的人,开放的人很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但也很容易被改变。
剧情:当我们发现了以上隐喻的真实含义后,我们就可以理清这个故事的真实脉络了。
剧中的能力者们,他们的真实身份类似于说客,在中国古代也叫纵横家,他们拥有颠倒黑白的能力。
“公司”需要说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林就是这样一个说客。
公司需要林培养其他说客,而林出于自己的目的,也需要一个人来陪伴他,这个人就是他所选择的PET,林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挑选人。
而这个标准就是,没什么人生经历,现在又生活的很痛苦的孩子。
因为这样的人没有理想(山),容易被洗脑。
曾经是司,后来是悟。
对于司和悟来说,林即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要,又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要(给了他们山),所以自然就像宠物一样信任林。
林培养出了司,对司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但司被公司抢走了。
林又培养出了悟,公司又打算抢走悟。
林正在培养美玲,但美玲与林还没建立感情时,就被公司抢走了。
意识到自己社畜命运的林心有不甘,最终决定逃跑了。
被公司抢走的司认为,自己是被林主动抛弃的,所以对林产生了怨恨并展开报复,当司成功报复后,却发现自己正面临当初和林一样的局面。
所以这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被资本社会剥削致死,却逃不掉的故事。
换句话说,是一个关于控制与被控制与反控制的故事。
能力:剧中最吸引我们的超能力就是类似于洗脑和摧毁。
剧中把这个过程做了很大的简化,不过实质却并不神秘。
关于洗脑,其实人是非常容易被洗脑的,但想获得给别人洗脑的能力,虽然艰辛,却并非不可能。
这个给别人洗脑的能力在剧中叫做意念,现实世界中基本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想感受这个能力,请去看奇葩说,保证一期节目下来,你的“记忆”就会被篡改好几次。
另外比较实用的是摧毁,以剧中的概念,每个人心中确实都存在“山”和“谷”。
如果你现在最大的理想是你的女神,而这个理想被别人识破了,那他只需要向你证明,你这辈子跟女神一点可能性也没有。
并且他还可以从中破坏你和女神的关系,那你就会受到几何倍数的暴击。
如果你最在意别人说你矮,这件事被别人知道了,以后他想恶心你,只需要反复在你面前强调你矮,就同样可以给你造成最大伤害了。
总结:山和谷的概念非常有意义,这个剧告诉我们,别让别人知道你喜欢什么,你讨厌什么,因为一旦被别人知道,他们就会拿这件事情来恶心你,伤害你。
司是即夜神月以来我认为刻画得最复杂最成功的谋略型暗黑系男主。
接受反驳,反驳的麻烦顺便安利一下番😁被悲惨过去塑造的司,虽然通过创造自己的PET广树,暂时压抑了林抛弃自己带来的伤痛。
但那种印随般的对林向往的本能,并未因广树的存在消失,而是在和林相见的瞬间将多年积压的由深爱转化为的委屈不甘嫉妒愤怒仇恨一股脑自毁式的倾泻到林身上,甚至顾不上理解林不断告诉他的“带你走”是何原因和含义。
而在摧毁林之后,原本以为的满足感并未到来,更被一种不愿承认的悔恨逼迫到疯狂,他拼命否定过去这件事成为了他新的想极力否定的过去。
于是这次司将嫉妒的怒火对准了悟,这个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抢走了林的无辜的人。
不难想象司有多少次希望自己是悟,是被林选择的人。
当悟被射击,司以为终于达成将悟摧毁的目标后,只有那么一瞬司感到了大仇得报的快感,然后他马上意识到林和悟都是想解救自己的人,而一直追求自由的自己却亲手杀死了自己自由的可能,只因被仇恨和嫉妒蒙蔽了双眼。
司被自己的伤痛禁锢的太久太深了。
这一刻的司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悔恨,并再一次试图用摧毁的方式消除自己的痛苦。
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试图摧毁的是他自己。
司是可悲的,正如摧毁屋这一存在,通过抹杀、篡、改否认记忆的方式以求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也是司从小到大学会的唯一的达到自己目的的方式。
所以当他想要获得林的爱却无法得到时,他仿佛别扭的撒娇般用这一方式摧毁了林、悟和自己。
而悟最后证明,过去是不必被否定的,根据下一步的行动,过去的行为的意义是可以被改变的,这世间是存在不必摧毁就能达成目的的可能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至于司对广树的好,全然是一种并非基于对广树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怜惜的情感,将广树和自己的关系等同到自己和林的关系上,通过爱广树,代偿自己未能从林那里获得的爱。
正因如此,司可以一边对广树产生极强的保护欲,一边一次次利用广树达成自己的目的,包括让广树顶替摧毁林的罪,让广树摧毁悟,以及让广树摧毁自己,全然不顾这些事会给广树的心理带来多大的伤害。
因为司是真的一直打心眼里觉得司是属于自己的PET。
是PET,是对自己唯命是从的PET,是独属于自己的PET,但不是人。
所以司最后癫狂的考虑如果广树不按自己说的来,就要将广树变成被摧毁的林的样子,我相信司在这样想时是伴随着一种自恋的自我感动式的情感的,他将自己对广树的物化的占有欲误以为是爱。
从未获得过真正的爱的司,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
这样想来,悟最后能赢司,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幸运的呆在林身边十年,而林教会了悟真正的爱,包括如何爱自己。
优点是设定很好,第三集甚至看到了攻壳的影子,但缺点真的很多,首先是人物塑造很差,广树和桂木的戏份仿佛是在一边边强调他们的人设,有必要吗?
悟的智商忽高忽低,晶的作画让我感觉她是一个随时都会叛变的坏女人,真的很服。
再者,剧情内衔接很好,可外部轮廓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司明显智力天花板,组织的招数一直都是挟持威胁,再凭林先生对你的态度,你就想不到林先生对你的用心吗?
最后搁着大彻大悟,大家都毁灭吧,太bug了,人物核心动机站不住脚。
说实话这个组织让我感觉很low,很难相信林没有自己的势力,随便拉拢上桂木悟司和广树,干翻这个组织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吗,晶说不定还会加入,龙就是个小人,组织还有什么战斗力呢?
我还一直以为组织有反能力者呢?
气功师这part也是一笔带过。
总之,做成群像肯定会更好,一直聚焦在司和广树这俩人身上,强行卖腐,有点生理不适。
其实我事先并不知道这是个充满了散装普通话和C国黑帮的有点gaygay的心理番,但看完以后真的倒吸凉气,太优秀了,主要是对于我现在的心理状态而言,这个故事真的正中了我的心脏。
剧中设定没有完全一一对应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或者定义,有一定程度的化用和整合。
对应一下的话大概有:PET们:对于他人的情绪异常敏感的人,幼年活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形成自己的人格边界。
“山”和“谷”:快乐幸福的/悲伤抑郁的两类重大事件,在番里这被视为人格的基础。
上锁:情感隔离;山父:健康人格的示范/指导PET获得自主的情绪处理能力;在这之外,“意象(image)”是一个完全架空的设定,它是一种存在于主观世界中的PET本人的化身,也是使得PET能对人的内心与记忆进行浏览与操控的媒介,PET们通过这一化身在内心世界的山和谷中来去。
在剧情中,“山”更加健全,但“谷”不够牢固的广树就是没有被社会和命运毒打爆锤过的赤子,更没有防备之心,更善良,容易与人共情。
而“谷”异常牢固复杂的司就是被命运磨平了棱角甚至被扭曲的社会人,更加冷漠、坚韧、警惕、不易受伤,但一旦崩溃就是大厦将倾。
整个主线中PET对自己山父态度的设定和刻画非常到位的,对于一个让自己感到快乐、安全,给自己的生命以高光时刻的人,依恋/剥离之痛的呈现都很戳心,至少我是真的疯狂投射了。
广树和司的关系里能明显发现广树需要司作为情绪处理的容器,悟和林分离的时候染头发打耳洞改变形象是不是像极了失恋的你(不)13集一集封神真的不是盖的,甚至我觉得对我来说把整部作品拉高一颗星的就是最后一分钟。
全剧发展从司和林相见开始就变得又黑又抑郁,每个山父都和自己的PET在强烈的情感连接、命运的游戏、求而不得的痛苦中纠缠和扭曲。
大多数依靠林的“山”活下来的人们内心的“山”有着和林的“山”相似的景象,并把自己的“意象”变成自己山父中的一部分:司变成了水,广树变成了鱼,美玲变成了蝴蝶。
由此可以明白,他们生命中与人格形成中最重要的时刻完全来自于他人,因而他们对这个给予者,也就是他们自己的山父产生了巨大的恋慕和依赖,并由此生发了痛苦。
而只有悟的意象是自己的任意门,也暗示着悟成为最后的引领者。
最后广树和悟按照林留下来的逃亡路线前行,发现从林的内心中复刻的“山”的景象在现实中呈现在面前,成为自己真实生命的一部分,成为独立个体的生命体验。
在这一秒PET们才真正剪断了与林相连的精神脐带,“我”的生命的每一个重要部分都是“我”亲自见证、感受与决策的,不是他人的映射,不依附他人,“我”终于拥有了完完整整的人格边界。
自此一个处处描绘着毁灭的故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迎来了一个关于重生的动人结局,让我缓了很久。
就很希望故事在此结束,但明显还有更加开刃的第二季……另外最后一话广树删除司所有记忆的桥段实在是太俗了!!
但还是把我的心扎成了筛子_(´ཀ`」 ∠)_……消散的美好记忆这种梗,从《翼·年代记》开始就是我童年的阴影和最让我伤心的意难平之一。
我相当迷恋司这个角色,并不是说认可他,就只是一种迷恋……这个角色拥有的毁灭倾向、扭曲、灰暗、占有欲、不为人知的忧郁脆弱都太有张力了(prprprpr)。
真的就让他定格在被广树毁灭的时刻吧,破碎太美了,不要变成复仇工具人,也不要救赎。
(可惜绝美颜值只在OP)
在一月的烧脑番里,思维覆写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画面最具表现力,而且节奏把握得非常稳。
跟异度侵入有很大不同,思维覆写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烧脑番,带着脑子多看两遍怎么也能看懂。
两集下去基本就能理解它的设定。
它最令我惊艳的是在故事节奏上的把控和情感线的糅合,让我看到了类似于当初看到圆神时理性和感性的双重冲击。
劣势大概就是人物画风不讨喜,没有萌妹、没有大众审美里的“帅气形象”。
颜狗一般打开看一眼,看到人之后惊叹一声“我艹”就直接关了。
难得的佳作,可惜又是个大冷门。
逻辑自洽,脑洞满分但不火,我个人觉得,很正常大部分普通人能跟正面角色共情,为正面角色感动,希望正面角色最终胜利,看着他或她克服重重困难,适当地给甜头,制造爽点是支撑观众追番的根本动力没有人真的喜欢跟随一个痛苦,压抑,无能为力,在泥潭里越陷越深,被迫着越来越坏、越来越黑的可怜虫的视角哪怕在最后一刻,可怜虫被洗白,观众们终于能够了解可怜虫的无奈,终于能够同情那个可怜虫中间这个过程太压抑,太压抑了!
我看到一大半就几乎忍不住弃剧了,关上视频的瞬间,就莫名其妙地感到愤怒要不是真的无聊,我大概率不会追完这部佳作但,如果,我们跟随的主视角换成 悟,哪怕林,这个故事可能会变得烂俗,但一定会更火
1、“山”“谷”的设定太好了!!
绝了!!
〇最美好的核心记忆,被称之为「山」。
好像只能有一个〇痛苦的记忆,被称之为「谷」。
可以有很多个●如果「山」被摧毁,这个人也会毁掉。
(很有同感……我也不会把自己的“山”轻易告诉别人;如果有人对我的“山”不利,我也是马上绝交的,好像绝交了俩人吧;还有动画里没体现出来的一点,“山”是可能会改变的(比如第一个故事里的长发大叔,他在遇到那人之前应该是有其他的“山”),这点跟现实也一样……当然我的感触远没有动画里这么极端啊) 2、爆冷,因为没有找准目标观众,太随意了。
如果想认真走悬疑剧情,就不要搞“蜜汁脸红”,太gay了,我这个曾经的腐女都感觉不适;如果想圈很多腐女进来,就把人物画美型一点。
现状是又偶尔有“蜜汁脸红”的gay感,人物又不美型,你说你这样搞得哪些人会喜欢?
(我是希望staff好好讲故事,人物不美也无所谓……)我追完后确实觉得剧情很厉害,但想起“蜜汁脸红”还是会觉得不舒服,“脸红”真是败笔。
评论里也有很多人都不喜欢“脸红” ……片中人物会在很激动时有“脸红”的刻画。
现实中的人类确实如此;但在日番的惯例里,一般不会把“单纯的激动”刻画为“脸红”,一般有“脸红”就是害羞,或者遇到(恋爱方面的)喜欢的人;还有哪个番是在遇到父辈时激动到“脸红”的?
所以到底为什么staff会搞出这种败笔,我完全想不通。
本来可以给五星,脸红扣一星。
(其实剧情不是很gay,比如悟对林就显然是对父亲的感情,同时悟对晶小姐是有好感的;司对林也差不多啊对父亲;只有广树有点那什么,比如在第一个故事里 广树不喜欢司跟一个女客户打电话——这种排他性是爱情的标志之一;不过后面广树也没有其他特别像爱情的行为了) 3、表现手法方面……最初看这番是被它 “情感的具象化”吸引进来,但好像前面有一些亮点,后面就一般,可惜…… 4、op ed很不错。
ed动画掺着实拍,一直偏爱这种形式…… ——————————以下严重剧透———————— 5、剧情太惨…… 妈的绝了……之前看剧时感觉 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亲手杀了最爱的人。
这个番还整了不止一出这种事,还是因为误会而主动杀了最爱的人……我服了……这番已经上升为“我看过的最惨的番”桂木和怜怜的故事篇幅不大,但刻画得异常感人 ——————以下是私人观看体验,已经完全不是影评了——我很少看这种中长篇悲剧,因为太压抑了,如果是电影 俩小时就过去了,但是中长篇悲剧是长久的折磨,伤害性远大于电影。
所以我看中长篇悲剧的前提是,提前知道它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提前知道它有那些让我不舒服的点。
于是看之前就在S1看评论 发现是全员be,而且还有烦人的“脸红”……有心理准备之后,观看体验就不会太折磨,也不会喜欢上哪个角色而让自己太心疼……
类似今敏《红辣椒》那种,设置一层一层的思维覆写空间的片子,很容易被人称作“烧脑片”,但是实际上一点也不烧脑。
作者的结构设置合理,留下的手段基本都很完美的被解释出来,最后一集工具人桂木的回归更是有点意思的感觉。
体现了那个年代硬核动画作者的基本功力。
相比思维覆写的智慧,更有趣的是片中提出的伦理学问题:人要怎样面对自己“山父”、“山子”。
以及以小天使广树为例,沉浸在司编织的美妙谎言中的广树和出逃的广树,哪个是更幸福的广树?
这都是需要思考,且难以解决的问题。
关于谎言,我的伦理判断是:如果撒谎者有信心编织一个永远不会破灭的谎言,我可以承认其为现实。
但是这个谎言不能有任何破灭的风险,根据墨菲定律,只要有风险就会发生。
那么只要有风险你就要承担谎言破灭的后果。
如果谎言幻灭的后果是撒谎者不能接受的,那么再高明的谎言都会成其为恶。
关于山父和山子的伦理关系就更麻烦了。
山父山子是一种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父母子女的关系,好比父母赋予子女的是生命的容器,但是林先生赋予司与悟的是跟高一层的心灵,而情感由心灵而来,所以司也好悟也罢行为的本源来自于林先生。
司是林先生的心魔,悟是林先生的解药。
悟和司最后的迥异行为来源于林先生最初的造业,林先生自己的结局也是在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小天使桂木,当然也是的啦)。
不能用山父山子的关系对比生活中的亲缘关系或伴侣关系,但是这个故事赋予你思考一种你未曾经历过的、但是可以用同理心去感受的新型人物关系模式,这非常有趣。
关于对人的信任:总之我相信举凡世间人都不是完整的好人,但是人都有好的地方。
我爱的是一个人好的部分,对于不好的部分,我选择接受与不接受,而不能全心全灵地把自己的全部交给另一个人的全部(但是可以把自己的爱交给另一个人的爱,这看上去很矛盾吧)。
所以,就和动画传递出的价值观一样,恐怖如司最后走向了湮灭,而悟在爱中成长了。
这场关于意象和记忆的博弈相当有意思,其中各个角色的意象和《鲁鲁修》中的Geass一样也很有深意:林的意象本体是风,难被控制,向往自由,背景生机盎然,包罗万象,令人向往。
在现实如风般飘荡,挣脱束缚,一直追求如意象中的生活。
司的意象本体是水,不能掌握,易受玷污,难以自净。
现实中受到组织的控制,性格偏执,却无法自醒自救,只能靠他人救赎。
广树的意象本体是金鱼,金鱼是宠物,需要照顾,在小小的鱼缸里就能自在地生活,鱼离不开水而活,但独立活泼,能跃出水面,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现实中他依赖司,但不受组织约束,只想和司一起自由自在地生活。
悟的意象本体是任意门,能链接两个世界,走进他人,他接纳了林的意象,心地更善,还多了一道彩虹,而其他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
在现实中,他和林很像,只是防备不足,穿梭在人心之间很被动,渴望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可,容易被制造的假象所迷惑。
美玲(baby)的意象本体是蝴蝶,美丽却易消逝,容易被人捕捉,随意摆弄。
现实中是被操纵的人偶,毫无自由和尊严可言。
意识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这部动漫完美诠释这一点。
刚刚看完,整个人心态都不是那么平静。
结局的景色,那是真的存在的啊!!
制作方也留下了悬而已定的结局,可是我好想看到他们把那个狗公司给毁掉!
我不同情晶,我也不同情龙,不同情被杀了老爸的社长,甚至不同情司。
晶虽然本质善良,然而和龙在一起也是她的问题,和龙一样,是公司社长的走狗,坏事做尽,有什么好值得同情的。
社长那傻逼,活该你sb,资本家都是肥头猪脑坐着享乐。
然而他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的劲我还真觉得运作一个企业是一门脑力艺术来着。
至于司,走的路错多了就回不了头了。
这就是他的写照,他一直在逃避,这样真的解决不了问题。
而且作为一个资深腐女,这...这除了第一集的官方吐槽,哪里有什么男男剧情啊,我是真没看出来。
第一集是因为没有背景设定,所以可以无脑先磕一下,但是后来加上山父的设定,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像是给予了生命和情感的亲人,这还能k就是观众没带脑子看的问题了。
就像很多人说的,林和美玲、悟、司之间,就像是父亲和孩子,而且是单亲家庭。
你可以想象一个单身人士,从孤儿院领养孩子,先是一个,两个,三个,让这些孩子脱离出水深火热,赋予他们美好的生活和感情,就是这样的感情。
最后就是,这番完美诠释了意象这个东西,其让我惊艳也是因为各种各样放大了夸张了歪曲了暗黑了的意象和元素。
我也想到时光代理人里的一句话,记忆只要是关键节点没有变,那么整个人生轨迹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只要改变记忆节点,未来就会变化。
思维覆写没有正经地说出这句话,然而整片都在传递这个信息。
悟是全剧最“干净”的,除了公司的任务没有沾染鲜血,而广树因为杀了两个路人、在谷和崩溃了的山里见证了太多不堪。
最喜欢的人我是没有的,里面的人,没一个好人,没一个主角哈哈哈。
真的是群像了。
很现实的一部意象记忆片。
和异度侵入比起来没有那种集集环环相扣之感,所以看的过程中有时候想要快进和跳过,然而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最后感官真不错,感悟也丰富。
最重要的是反转是真他妈多!!
不是说不好啊,这番莫名其妙地引起了我生理不适,我就先退散了吧……
前几集还行,简陋版盗梦空间,山谷的设定很亮眼。但是后面变成了娘娘腔的基番并且怎么说中文啊,一股鬼子味,真是没眼看。男主的配音也很难听啊
司是即夜神月以来我认为刻画得最复杂最成功的谋略型暗黑系男主。
不好看,叙述很乱提不起趣味8集弃…
暗黑烧脑连op ed都不舍得跳
逻辑上还是有几个矛盾的地方
剧情意外紧张,最后的场景还有点激动。一半时间都是日本口音的中文,声优太努力了。
高概念作品。掺杂的大量普通话超勉强。故事没揉匀,总觉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本季值得看。
只有设定有点意思,故事讲的不大行,前几集的任务也不介绍下角色和设定看的很懵,后面林先生的展开就好了一会后面就趋于无聊,话说这能力这么bug最后的逃跑也没啥精妙安排随时都可以做到吧,没有太出彩的地方8分难以理解
山父给了我们最初的山, 但是我们可以寻找我们自己的山。 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 我们内心深处的山就不再是仅仅是山, 而是相信山的存在了。 纵然此时此地,太阳没有在这里升起,在世界的某处,微风必然正拂过晨曦下草原。
果然年纪大了看不得虐啊
果然对黑帮的故事昏昏欲睡
最开始觉得Gay里Gay气,意向性操控思维和记忆有点酷,中途觉得司崩坏太影响感官了。结果最后一集?老林真是大家的心头好,我也好想了解完整的桂木先生啊,悟真是剧组亲儿子,以及这个剧对中国气功师到底什么误解啦哈哈哈哈!
设定和感情很好,叙事差点……动画表现手法不喜欢
男🪣赛博刚交
难看
其实我应该低调一点👀不给这么高,毕竟火了就不好了👀
谁都逃不过说普通话的命运。。。
故事很大,格局很小,第一集要大展开的额节奏结果就是个公司内斗,全员GAY里GAY气的,真就全世界都说中国话。
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