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时的电影看完,有点发呆。
说好,似乎不大对头;说不好,似乎也有点过分。
挠着头想了许久,只好说:漆原友纪和大友克洋的属性有点相冲吧。
安安静静看了一小时十分钟,原本以为就这么将将就就、平平安安地过去了,没想到……没想到忽然就变成了恐怖片……真是无语了。
一部电影有一条主线不是什么需要非议的事,选择奴伊作为主线也是很有心思的,但,为什么就是这段加进去的剧情,让人看得特别别扭呢?
原本干干净净的画面,忽然变得泥泞不堪;原本白发素颜的女子,忽然变成一口黄牙还边说话边从脸上掉泥巴——假设那是泥巴而不是腐烂的肉块之类;原本淡然从容的生死自若,忽然变成至死不灭的刻骨执念……喂喂,大友,你一定要把宇宙玫瑰变成空间垃圾站是不是?
(见《彼女の想いで》,失去爱人的女歌手沉湎于回忆中无法自拔的故事)或许“执”是日本文化里最有共性的东西,于是大友也就粗率地选择了用一个“执”字作为他与漆原衔接的桥梁了。
可是,那样的话,太看不起《虫师》了吧。
应该还有一些更从容、更坚韧、更宽厚的东西的。
从“一直在听着和母亲听到的一样的声音,动听得让人心颤的声音”,到“被死去母亲的声音所缠绕着,不得解脱”,爱从追忆,变成了束缚了。
不打算过多谈论情节上的差异所导致的蕴涵的变化。
纵是别人的酒杯,浇的终是自己的块垒,或曰自己能理解的领域。
中国的编导如是,日本的,自然也如是。
稍微提一下演员和造型,毕竟这是动漫改编的电影。
银古的死金鱼眼大概很难由真人来演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过,原本应该斜斜叼着淡巴菰的男子,忽然变成拿着小烟袋的欧吉桑,虽是为多余剧情所做出的刻意变更,可怎么看都很古怪呢。
但同样一件道具,让奴伊拿着,慵懒的斜倚于树下,漾漾水光映在身上,却又是洒脱得很了。
淡幽小姐穿着和服,右手斜搭着左手侧身聆听的姿势,很是优美;而换上劲装,挥舞筷子的身姿,也允称飒爽;最美的,自然是清风朗日下的灿烂笑容了。
有个人物却是尴尬得很,不知道该不该提。
我说的是那个哑巴,本不属于《虫师》世界的人物。
可是,那种无声的嘶吼,却是痛澈人心。
最后,无论如何,看着“虫”在现实世界“出现”,始终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音乐方面虽然无法令人满意,却也不是不努力的缘故,珠玉在前,是命定的无奈。
漆原的作品由大友来导演,最终就是水彩画泼上油彩后的效果吧。
而有《虫师》动画版在前,大概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不幸了。
2007.08.01附记1、《Monster》、《十二国记》、《此时此地的我》、《虫师》,四部我最喜欢的日本(TV)动画。
2、漆原友纪应该是mm吧。
搜索的话经常看到“漆原友纪先生”的字样,不过,我们还是相信wiki上的记录吧:女性。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BC%86%E5%8E%9F%E5%8F%8B%E7%B4%803、彼女の想いで,《Memories》三部曲之一,大友克洋代表作,没看过的赶紧去看。
————————————————————————我的blog:http://wp.onoffer.us/————————————————————————
《虫师》的漫画看过几眼,似乎是那种虽然是幻想题材,但是却很淡雅的画风。
电影也是如此,一开场便是静谧的森林和大山。
作为虫师的银古在随处旅行的途中不断地救助别人,在这些故事里穿插着银古小时候的回忆。
虽然电影的后半部分主要讲述了苍井优扮演的宿主如何被拯救的故事,但是最后银古和带领自己走入虫师世界的女人奴伊的会面,让电影进入了一个静态的高潮。
银古在电影的结尾处似乎是为了奴伊献出了生命,但是那最后一段情节里,银古和曾经扮演《杀手阿一》里的阿一的日本演员一起见到虹蛇的时候,那种美感,让人难忘。
这似乎就是幻想架空世界的魅力,一切都在淡淡的铺展,就像无声无息的虫。
end
这是第一部感觉好多人看的时候还懵懵懂懂的,个人感觉真的非常好看,故事新意,画风也很清新,整部番给人的感觉非常宁静,没有都市的喧哗,故事神秘有意境,一集一个故事,不用担心看了下集忘了上集…………………………………………………………………………………………………………………………………………………………………………………………………………………~~…
就电影来说,大友克洋把故事构建得很完整——来自光酒的生命,生命的记忆,生命个体的执着和寻求。
电影同动画相比,气氛不同,这是因为表达方式的不同。
电影为莫名的阴鸷的氛围所笼罩,在音乐的选择上和动画更是相去甚远。
动画的配乐由增田俊郎操刀,赋予了画面仙子一样的气息,诠释着生命的灵动,但因为其实故事底本的关系无论电影或动画在主题上都有阐述生命变幻无常的意思;银古在动画中是一个沉淀往事、静看尘世的大叔形象,而在电影里增加身为主角的戏份,人物喜怒哀乐等情绪都让出了发挥的空间,甚至成为影片叙事的情感线。
电影里银古在寻找自己的过去,他参与整个故事主旨的构建。
动画里的银古是旁观,用他的旅行去串联整个故事。
大友克洋建立一个关于生命的价值观——对于过往的执着,和执着带来的悲感。
然而对于执着动画表面上所呈现的清新风格的动漫迷来说,这部改编电影唯一可取的大概就是请来了苍井优。
我以为改编得挺有导演的个人想法,这是挺好的事。
原著看过几眼,着实被那种清淡幽幻的氛围迷住了,觉得鬼子搞这种如梦如幻的暧昧感真的很有一套。
看电影完全是因为小田切让和苍井优。
我一直十分期待着两个拥有强大气场的演员的激情碰撞,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当然,虽然优酱一如既往的不动声色,而小田切也一改往日张狂。
两个多小时下来,基本上我已经有点昏昏欲睡了,剧情基于原著并没有什么令人惊喜的突破,而两位主演的表现也不愠不火,至于特技我本来就没对日本人的技术有所期待。
对于虫师这个系列故事所表达的主旨或是中心思想,大友克洋应该是有自己另外一套的理解,并没有局限于原著呈现出的已有内涵,不过正因为是大友克洋来主导此片,他一贯晦涩和阴郁的表现手法在此片也进一步发扬光大,我感觉就是原著只是在讲些离奇古怪的故事,而电影则动辄上升到命运人性的高度。
说实话,大友克洋的理念在此片表达的过于生涩,导致减淡了原著清新淡雅的风格。
所以总体来看此片不会让人兴奋同样也不会令人失望。
另外值得一提的莫过于本片的配乐和画面,这两方面日本人做的一向另我叹服。
无论是悠扬的背景音乐还是浓郁和风的场景,都让人感叹日本人在民族文化这块的沿袭做的十分出色。
很美很玄妙很BG 和动画一般水墨风的情景再现美的令人咂舌电影总是想在2个小时里把故事讲清楚可是事实上来说 动画和漫画秉承的轻轻道来的微涩韵味却被太明显的情节破坏了.因为所以,你至于需要说的那么清楚么?最让人不堪忍受的是银古和大小姐纠葛的感情就这BG破坏了整部电影
实话说,我是冲着JOE去看的。
为了看这部电影,事先我补看了虫师的动画。
银古的气质和JOE有些不一致,不过卡司那么强,苍井优、江角真纪子都是很不错的女优,所以觉得应该不差。
看到一半时就有看不下去的感觉,原作的优点全没有了,整部电影主体散漫,颜色晦暗,尤其是江角真纪子的角色,本该是个让人感动的人物,结果只觉得这个女人可怕又可悲。
唯一让我满意的大约就是JOE的造型吧。
和苍井优角色间的淡淡暧昧,简直不伦不类。
结论就是,这是一部失败的漫画改编的电影。
比《SHINOBI》差得多。
也有可能是虫师不适合电影化的缘故。
我们首先的定位是,虫师是一个悬壶济世的高尚职业。
从事虫师职业,不论男女,不分老少,无所谓等级,但是一定要有一颗CJ的心。
从事虫师这个职业,虽然对家世背景没有任何要求,但总的来说,从事此项职业的人,要么世世代代从业(这一类叫做‘贵族虫师’),要么通过非人的磨难进入行业(此类通称‘乞丐虫师’),要在其中间找一点为自己定位,那是相当的困难啊。
从事虫师这个职业,要有海量的知识储备;其实没有也可以,你至少要让别人对你说出的似是而非的话作出不懂装懂的崇拜表情。
从事虫师这个职业,大抵只需要抓虫子,与虫子斗殴,被虫咬后懂得急救(不懂也要趁没人看见把治不好的患者丢进山里.....)。
从事虫师这个职业,银发独眼是禁忌.....从事虫师这个职业以后,请不要再和某些无聊的人类,例如长滨博史增田俊郎漆原友纪....挂上任何的关系,否则立马开除............................(未。
完。
待。
续)[请等待大友克洋的断点续传]= =江角就是帅,江角就是好,其他我54= =
《虫师》观后感经过一大段昏天黑地、没心没腑的午后休眠之后,很巧地收到朋友的共勉短信“被窝果然是青春的坟墓”。
艰难地爬起床,脑袋里象塞满了发霉的木屑。
收拾完房间,定定神,这种有点飘的感觉最适合观影,于是,我挑了一部几次三番都没静下心看完的日本电影《虫师》。
这次,我不仅看进去了,而且深深为它着迷起来。
大友克洋是兼动漫与写实为一体,超越宫骑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位有思想的日本新生代导演。
他的动画片《大炮之街》就曾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而其他零星作品,也体现了他深具人文关怀和他善于掌控影象技巧的深厚功底。
《虫师》电影的原型本就是一部在日本很有口碑的动画剧,就其内容的陈述用一两句就可概括,讲述的是一个不明时代下的以治虫、读虫、解救苦难为业的虫师的系列游历故事,而其中深意却是观者自得体会吧。
电影的起源给人辅开了一幅绝美的自然画轴:浓郁如墨深叠的群山、横亘环绕飘渺的云雾,几分神秘带着久远的沧桑,渐入画卷细微,俯视形单瘦弱的母子俩蹰蹰山间行走,那感觉让人觉得自然永远是那么伟大、人类无论如何都显得这么渺小。
而飘泊流浪的虫师银古的故事,就是从夺取他亲人的山洪暴发开始。
电影里那些个被虫困扰或聋、或瞎、或长角的山民人家;在虫师银古的救治下一一走出了困境,可他们哪里知道,这个神通广大的救世主却才是被虫侵蚀最大的受害者;他体内的“永暗”毒虫不仅在他幼小的时候就要了他一只眼,害得他年纪轻轻就白发苍苍,还在逃脱少女淡幽的封印时几乎要了他的命……虫不过是与人并存在同一世界的一种隐忧,而人性与人心之间的困惑才是人类最大的致命之伤。
宫骑峻作品〈风之谷〉之中的昆虫世界;〈幽灵公主〉之中的精灵群、麒麟夜光神;其实与大友克洋《虫师》里无形飘离于空中的虫儿有异曲同工之处,看到由光脉源湖心中伸起的虫魂游龙彩虹般腾空飞走,就让人想起麒麟夜光神转变时的壮景,他们不过是在不同表现介质下诉求着同样的自然和谐,人类膨胀的世界和已经危弱的自然生灵之间的平衡。
影片在威尼斯接受采访的时候,大友克洋说到,我经常能感受到身边很多说不明的现象,就好象身体内也有“虫”在异动。
“虫”已经不是一个实物;而是影片中薄如蝉翼灵动的透明精灵。
虫师选择了一条飘泊不定的路,虽然,他心中有爱,爱着愿意为他献出生命的淡幽,但不敢表达。
这又让人想起了《幽灵公主》里走上不同路的阿西达卡和小桑。
大友克洋与宫骑峻一样,其实都未曾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上找到答案,这的确是一个很难的答案。
再回味〈虫师〉里的一幅幅动人画面,感觉周遭的事物都时光凝止、情绪入境,银色长发斜靠在古树上抽着烟草的奴伊、她在水中凄美游离的侧影、陷入泥泽中苦苦哀求的脆弱;坚毅清帅遮着半脸的银古、他在冷静思索中与虫魂斗智斗勇、被“永暗”折磨复苏后深情凝望淡幽的眼神;勇敢坚强不顾一切的少女淡幽、冰雪聪明用指脉抒写封印、对抗“永暗”不眠不休捉回封印卷字的清丽身影;还有坚定执着的追随者虹郎、在虫师困顿危难时不离不弃、同银古一起见证如彩虹般腾空而起的龙状虫魂……雨中的森林草甸、雪中的群山木屋、充满诡异的灵潭……〈虫师〉在魔幻与臆想的灵性世界里完成了大友克洋的现实表达,剧中银古在结尾处解开他的成长困惑之后,又开始一段新的寻虫之旅。
这就是日本电影或电视剧惯用的笔调,结束抑或又是一种新的开始,生生不息。
观看、回想、解读,不经意间,时间就入午夜,看来,我又得重回被窝,继续“蹂躏”我的青春了。
……生来体内就寄宿着奇异的虫,也就是所谓被虫寄宿的家族,为了解开这种虫的诅咒,必须把各种杀虫封虫的方法变成文字写下来。
这么一来,身体里的虫就会变成书写文字的墨,一点点从身体里消失。
这是给AOI的分拉..其它人忽略..
虽然还算不错了,光是大友克洋+小田切让就足够吸引人了,可是动画和漫画太深入人心,尤其是动画那浓郁的绿色。先入为主。。SO。。我也没办法。。
比起动漫差距很大呢
太過“清新”?
因为有小田切让!
虫虫们有点儿视觉恶心呢。。其实是个好复杂的故事!
和动画比差的太多,苍井优真的清水一般,而小田切让嘛。。。和动画里的银古比起来真的不想多说啥了,还有结局太叫人云里雾里了。
莫名其妙开始and结束..
男人这种发型真是没有抵抗力啊~~~
浪费了小田切。。。
动画比较好看~哈哈~
不明,也不觉厉。浪费了如此奇葩的组合。
大多数时候,文字被图像毁了,卡通被真人毁了
还是不错的改编作品
深奥的含义
《虫师》不适合拍成长篇电影。。少了灵气。外景的选择很下了功夫。小田切让不是我心中的银古,反而奴伊的形象是其中最好的。
小田切让很帅
电影院看的。可以说是失望的。这份落差首先体现在和动画的差距。影片两个小时讲不清楚的故事传达不出的意境,动画片二十分钟就能搞定。其次是大友克洋的作品,不敢相信。
味道和原著很像,很喜欢~故事编排得不错!
当时看的时候不怎么明白,过一段时间一想起最后银古的背影就难过得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