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头的女人
La mujer sin cabeza,无头女(港),失忆薇若妮卡(台),无头的妇女,无头的女性,The Headless Woman
导演:卢奎西亚·马特尔
主演:玛莉亚·奥内托,Claudia Cantero,伊娜丝·艾芙隆,凯撒·博尔东,Daniel Genoud,Guillermo Arengo,María Vaner,Alicia Muxo,Pía Uribelarrea,Sebastián Montagna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08
简介:人过中年的牙科医生维洛妮卡(María Onetto 玛丽娅·奥内托 饰)事业有成,衣食无忧,过着轻松自在的中产阶级生活。某天,她在驱车返家途中撞到不明物体。汽车没有停下,而是径直开走。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维洛妮卡不断遭受良心的谴责,她试图让别人和自己相信那天桌在汽车上的是一只狗。随着时间推移,维洛妮卡再也无法承..详细 >
首先觉得难懂,段落对白细节之间难以好好地串联起来。不完整的画面切割,无数次代替掉言语的眼神,像美术馆里的一件装置,看了所谓的评论才能解读。但那种刹那之后世界崩塌的感觉我很懂,一切都不一样了,新的联系建立,新的意义赋予,只是这些对那个女人来说已形同虚设。阿根廷的口音果然奇怪嗯。
终于找到了小镇青年看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观感
donno why but it’s so tiring to watch
#焦慮
张力的失衡
端着架子的人老珠黄,因为马特尔坚持看完,游泳池永远都在
GIFF6//这次可谓是大升级,叙事和镜头选择上精细了不少,反而相较于《沼泽》丧失了难得的“滞”感/粘稠感。声音系统依旧拓展了观者欲探索的外空间。
入选bbc的最佳100部的理由是?
#BFI 长评-完不成的宴会。故事把阶级问题赤裸的摆到台面上,我们“跟随并注视”着女主,来感受并给她带去“他人即地狱”之感,视觉整体呈现出的效果是极其契合主题的,看似那一切相关的事物都是“他人”,但我认为影片中的“他人”更像是观众,由两种镜头为女主构建的地狱。固定镜头带来的受困的效果,而摇镜头则带来极强的凝视感,看着她彷徨无助遭受折磨。长镜头带来的空间连续性让我们体会着她的苦痛但大量中断叙事的剪辑则带我们体会她那极度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光影上女主在出事后基本就没有“见”过太阳。非常喜欢1. 查房间戏,没有开过的房间不光是现实意义更仿佛让女主找到了一个缺口,潜意识逃避责任的出路,那一切不曾发生。2. 撞人戏,越过脸颊我们可以看到玻璃上留有小孩的脏手印,仿佛视觉化了被撞的“小孩”从而强化了罪恶。
05/28/2022, @ The Criterion Channel. 无声处听惊雷。Brilliant last shot: everything, everyone’s in blurry in the end. And “nothing has happened.” 将“倦意”与”走神”拍得很好。以及Chiaroscuro in cinematography, 室内镜头里,光源集中在一点,背景隐没在黑色之中。
影片将马特尔的导演才华完全展露了出来,主题、调性、氛围、叙事、节奏都拿捏地很好,作者味儿十足。另外,马特尔的影片一定程度上终结了上世纪末期拉美电影魔幻现实主义的方法论,拒绝任何浪漫化的文化表述。
各种机位的摆放,疏离感的构图摄影,还有电影之间的互文,不需要多少言语便可表现出人物矛盾的内心。总而言之卢奎西亚最好的影片。
大银幕。基于B级恐怖片与独特气候属性进行的创作,头部被景框与墙壁切割,幽灵的视野被密闭空间所限定,而观者却因此赢得了浸入影像的机会去感受主角状态的迁移,这在马特尔的作品中是十分罕见的。她最好的电影
影评比电影走得远 二创反哺一创了属实是😑
🤯
很難懂。
马特尔绝对是当今最值得研读的导演之一,尤其是她对场景空间的把握。这是一部没有建立镜头的影片:全部是内景开场,用多样式的镜头展现空间的多个层次,但抹去整体的坐标,让人如堕云雾中——这正和突遇车祸的女主相类似,在影片中她始终试图回想起事件全貌,观众则也在不断尝试构筑整体印象,女主四处张望,观众则也紧盯着她不放:一种观看的互文产生了。谵妄的女主游荡在仿佛已不属于她的生活场景中,充当着“景框”的角色,这是有别于文学的独属于电影的“线索式人物”,她介乎电影与观众之间,规定着戏剧空间。当她最后发现,一切支持她经验的证据都不复存在时,她也早已认识到自己生活周遭的虚伪,人际关系被一一刺破,突如其来的空虚袭击了她,她认识到了虚伪却无法对抗空虚,于是最终她还是走回了原有的生活,和周遭的人一起形神分离。
#启明会观影节#4/10。完全不是我的菜,不喜欢,很无聊,不明不觉厉,就这样。
会给人新鲜体验的一部电影,故事很平淡但又很抓人,内里是一个历史隐喻,制作和表演都很有水准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