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电影被硬生生删掉很多。
明显的衔接僵硬。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这片子的连贯流畅,但看那鼓声如雨点般响起,再看他们极富力度的击鼓,感到这鼓似是敲在自己的心上,令人蠢蠢欲动也想加入到这鼓队中。
房祖名一开始并不看好他,许是笼罩在头上的光环太过耀眼,但从《男儿本色》,到《太阳照常升起》,再到《战鼓》,不禁对他有些刮目。
他的成长很迅速。
梁家辉演黑道基本就是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而李心洁却感觉成了个花瓶,真可惜。
再说一句,喜欢这电影的音乐,直入人心。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不知道毕国智是什么人;看过这部影片之后,我想中国影坛上也许又将会出现一个用影画来思考人生的导演吧!
这是一部简单的影片。
讲述了一群简单的人,用一件简单的事情——打鼓,成就了不简单的人生。
房祖名饰演的sid在遇到这群人之前,是一个黑社会大佬的儿子,他用打鼓来宣泄着某种压抑。
生活在喧嚣的红尘十丈,谁又没有压力呢?
sid的父亲关爷作为一个黑社会老大,虽然一直用嚣张的气焰来面对孩子和外人,那又何尝不是面对压力的一种反抗方式呢?
在遇到那群简单的人之后,sid终于彻底放松了。
那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叫做禅鼓的生活方式,比他以前接触的架子鼓有太多的不同。
因为架子鼓是一种乐器,而禅鼓却是一种人生。
一种简单的人生,用鼓来参悟,用平静来面对自己的心灵。
“我们练拳,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打败自己,仇恨、烦乱、愤怒、不专心……就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这是禅鼓艺人的信条,让不打鼓的打鼓才是他们的目的。
片名是战和鼓,看完上面两个句子,就知道战是为了战胜自己,而鼓则是用鼓来平静心灵。
我故意不想提到那些和黑社会有关的日子,尽管后来房祖名在监狱之外用鼓声来呼唤自己的父亲,但是那已经晚了。
有些人生一旦有了开始,就不会那么容易回头。
禅鼓敲醒的是心灵,但是能改变人生么?
这其实是一部关于人生态度的电影,与黑社会无关,与父子亲情无关,与爱情 和背叛都无关。
我只看到一群穿着白衣的人在深山里,用自己的生活态度面对着一面面充满情感的鼓。
用各种姿势敲响它们,声传万里,久久不散。
写到这里,得知就在昨天,梁家辉凭这部电影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该算是当之无愧。
因为他的戏份已经超过了房祖名和李心洁,而对黑社会大佬的演绎已经是驾轻就熟。
这片子令我觉得。
房祖名没多难看。
而且。
我甚至觉得他刚开始和郑希怡在浴缸里的样子还挺帅。
他很适合演好人。
因为确实很呆呆的样子。
不过挺可爱。
还有。
我觉得这片子。
他演的不错。。
何超仪演的很棒。
长的很美。
梁家辉演的很好。
恩。
真的是很好。
发现现在的港片多数都在讨论人性。
心灵。
总是在一种喧闹后讨论精神层面的需要。
“我已经开始思考我的人生观了”哈哈。
可爱的张耀扬。。。
剧情索然仍有漏洞。
但已经很完整了。
其实电影只要传递给我们一些讯息。
表达了一些我们需要的精神品质。
就足够了。
所以我喜欢“小情调”的小电影。
所以我一直钟情早前的香港电影。
当然这部片子。
我觉得还不错。
至少看完了。
上来房祖名就在泡别人的女人被撞破后还特牛逼的说我老爸不会放过你们的结果事实证明他爸梁家辉实际上是受恩于人(完全弄反了...)于是只能拿他的手去换不过做爸的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于是把儿子送到了台湾然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房上山看到有人打鼓就加了进去(其实他开始是看上了里面一个不讲理的小MM那真不是一般的不讲理啊简直就是个泼妇)后来梁被手下出卖入了狱然后被人狙死房回去发现是梁的最信任的手下(张耀扬,哈)出卖了他还接过了老大的位置房在摆平此事后继续打鼓--全片没什么亮点实在很让人想睡觉房眼睛实在是太小了装可爱还成装帅实在是差点至于给三星实在是看在梁的面子上
本以为是一个黑帮片捏,谁知导演弄出的是个四不像,不知道属于类型片了,看到豆瓣的标签里有励志的,但是我当黑帮片看,不知道还有没有说是体育(非竞技)的,哈最恨这种商业不商业,文艺不文艺的片子。
它跟咱玩的是深奥,可是我是一个俗人,香港黑帮片属于我喜欢的类型,谢谢本片只看梁家辉和张耀扬,其他无视,其实曾江演的也不错^_^
CCTV6播的基本上都可以算做是教育片房祖名那是小女孩才哈的演员偶实在是感冒不起来但是 不为别的 只为禅鼓山人的表演 都还是很值得一看的此外 梁家辉的演技也实在是么得话讲 精湛 就两个字 看完之后故事情节一定不会在你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禅鼓山人用鼓敲出对生活的理解 你一定不会忘记
今天中午,在电影频道终于完整的看完了一部电影《战鼓》。
简单看来,本片演员阵容不可谓不强大,但是新进演员们并没有什么太多让人惊喜的地方、老戏骨们依然做着他们深入的演绎,可以称之为好、。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
一个二代成长然后家恨复仇的故事。
之所以推荐此片,仅仅一点:鼓。
刚开始看此片并未认真,仅当作是炎炎夏日里的一个孤独的陪伴而已、懒得换台。
独自躺在沙发上迷离中突然听到那一声声砸向人心的战鼓,让我猛然惊醒。
随后的影片我看的很认真。
抛开情节,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击鼓场面至现在依稀在耳。
由此延伸的鼓禅也同样打动人心。
剧中叙述。
鼓是甲骨文中提到的第一种乐器,每到战士出征必击鼓以振奋士气。
片中击鼓的方式气魄同样有如此激励士气的效果。
台湾岛上美丽的山区,原始的生活方式,对自身的内省。
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
纷繁纷扰的社会物欲横流。
有多少人还记得起心中的禅。
曾经看《最后的武士》中日本武士对着一张写着“侍”的白纸坐禅,当初还不懂得这是什么意思。
可是在每一击动心的鼓点里想起一幕幕景象才发现,我们缺少的内心远大于物质。
我总在想,我要做个什么人?
我总是说,不管我要做什么人都要是一个休闲的人,一个随意的让身心都得到释放的人。
以前我总是羞于和别人说起我这个理想,总会有人说我不务正业无求上进。
可是自由的内心就是不进取不上进的么?
本片的鼓声让我得到共鸣。
使我产生了对鼓的浓厚兴趣。
其实鼓仅仅是鼓。
一个人要改变自己,需要历练。
这是一部有些哲理性的片子,尽管片中不乏刀光剑影,暴力流血。
回头看,其实主题也很简单“浪子回头金不换”。
一个充满叛逆的摇滚小子,整日以鼓声麻痹自己,不愿面对自己的家庭,亲人。
经历追杀,经历逃亡,最后加入禅鼓山人,从此接受磨练,于无声无息中改变自我,苦心志,劳筋骨,以动心忍性,曾益所不能,最终战胜自己。
习鼓,也是一种修行,修身养性。
先学静坐,再教击鼓,在烦躁浮华中不失内心平静,达到鼓不是鼓,打鼓不是打鼓的境界。
击鼓,人鼓合一,以鼓练人,敲击人生。
严格艰苦的修行,天然简朴的生活,从年少轻狂到心如止水,击鼓使主人公战胜自我。
鼓声励志,反思生活,以禅修身。
ps:父子父女亲情穿梭影片,凶神恶煞的父亲恶狠狠的对待自己的子女,两句一动手,事后又流露出紧张的关怀,几出描写父子,父女的戏比较感人。
昨晚上看了这部电影,同酷爱好莱坞大片的男人。
他一看见标题就兴奋了:“一定是动作片,就这个了!
”结果一开场,画外音加舞台上一人敲大鼓,男人凭着多年陪我看文艺片的经验,便觉察出又上当了。
但是等到房祖名抱上了美女沐浴,他又有些小兴奋。
兴致勃勃的劲头待到房祖名坐着小破船跑路,我让他猜接下来会演小房跑路的戏还是他老爹收拾残局的戏,他不假思索的说明显梁家辉是主角。
哈哈,小样儿后来彻底知道自己被玩了。
首先,能看到这部电影还得感谢这名字。
最近的影片开始流行“X·X”的名制,似乎这样能更直白的体现出影片中的矛盾,比如色与戒,比如战和鼓。
如果说李安是先用了大手笔去复现特定时代下的个人故事,再让人玩味出里面色与戒的矛盾的话;那么毕国智则更像是先有了个对“山鼓”神往的念头,再来为之编造了个上山取经的故事,所以相形之下,《战·鼓》故事与主题的融合不如前者那么到位,就像是房祖名的脸,怎么看都是老爹成龙的大鼻子长到了老妈林凤娇的小面孔上,虽说不上不好看,但总有点不得劲。
这种混血儿的感觉还要从制作方说起,“英皇”和“吉光”共同出品本身就是个大混血。
英皇是什么来头我就不说了,吉光就是出品过“蓝色大门”、“十七岁单车”、“五月之恋”等青春文艺片的公司,这2者珠联璧合了,却都没有完全脱掉自己的特色外套,所以《战·鼓》里,我们看到了香港黑帮类型片与台湾文艺片的深情拥抱。
再来说下故事,看到一大半了,我还执著的认为这就是香港大佬版的《教父》。
儿子跑路到小岛—倾心乡野女孩—原女友疯狂寻找—老爹受难—儿子回家主持大局替父报仇。
中间有段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尤其相似。
但是看到最后,我明白了,这不是黑帮片,儿子最后是不可能重操父业的,所以“吉光”战胜了“英皇”,房祖名还是回台湾去打鼓了。
除了上面说的小问题,影片还是有很多出色的地方,比如几段打鼓的场面,大概是服装、动作和气氛的原因,拍得很“神”。
在台湾山上的部分,镜头晃动得很有纪实感觉,自然音响也不错。
香港部分赞一下梁家辉的超强演技,把那种没素质又爱子的大佬拿捏得很准,脸色发黑的吓人,怎么也无法和《情人》里那个温文尔雅有着完美臀肌的他联系起来。
李心洁这样的大眼妹很适合诠释这种偏执野性又有点小可爱的柴火妞儿。
房祖名除了那张脸容易让我联想到他双亲之外,表现还不错,他虽生长在那样的艺人皇家,但身上却没有谢霆锋的不羁的感觉,看来林妈妈的家教好,这孩子总是蠢蠢乖乖又很有毅力的样子。
此外,房祖名他们打鼓与照叔接管大局的场景平行剪辑得很不错,很有韵律感。
但影片前部分有好几个场景的转场有点问题,都像被广电总局删过一小段似的,跳得很突然,大概是我已经习惯了声音先入画面再入的形式吧。
零七八碎的不成文,我是太久没写字了。
电影一开始便是一个偌大的舞台,一面鼓,一个人,这便是包括了整个电影的全部精髓。
之后镜头一转,香港的打打杀杀,将主人公房祖名逼到了台湾的一片深山之中,在那里,一群鼓手,告诉了他什么叫做生活,什么是应该有的生活态度,什么是我们能从生活中得到的东西。
整部电影,没有任何的笔墨刻意去描写亲情或者爱情,似乎整部电影都是伴随着或急或慢的鼓点而进行的。
就像电影中说的那样,真的鼓声,是不会打完就没有的。
真的鼓声是停留在心中的。
亲情:电影中sid(房祖名)和他父亲的关系是电影的重点,然而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一个脾气暴躁的黑帮老大,一个个性十足的公子哥们。
两个人之间真正的交流除了sid爸爸在监狱中和他通信之外,便是那次sid在监狱的高墙外打鼓给他爸爸听了。
那一次,蓝天白云作证,sid的爸爸真的感动了,儿子见不到爸爸,但似乎也能感觉到爸爸是在听的。
电影总是这样的让人扼腕,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居然可以隔着高墙听儿子的鼓声,而这一次听,却又是他一生中与自己儿子最后一次的交流。
不过此时,两人之间的交流已经到了极致。
爱情:全部电影中,都是在用一种近乎禅的手法来描写爱情的。
红豆与sid之间,从误会到理解,从认识到分别再到等待,只有一次提到“爱”字,而且还是sid骂红豆的时候提到的。
镜头摇落在红豆身上的时候,更多的是借助于sid的目光。
但电影结束时的一句“我会等你”,让所有的人为他们而欣慰。
生命,生活:sid没有选择复仇,即便他知道谁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即便他甚至已经用枪口指着那人的头颅了。
然而,他却放下了枪。
“你不能放下鼓槌,鼓就不会响的”,很多事情,真的只有放弃了,才能寻到新的出路。
黑社会就由他黑社会去吧。
sid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大神鼓的乐点已经敲响,人鼓合一从来就不是传说中才会有的事情。
三年前看的这部电影,当时震撼到了我。不过叙事有点问题。
除了鼓声,真的没有什么能表扬的。
感觉还是不咋的,最近的港片还是令人失望~~
想体验一下那种打鼓的感觉
梁家辉赞
不好看
说梁家辉是中国的德尼罗真不是盖的,好演员演什么像什么!山上那段鼓不错,空灵、安宁、清静,禅意出来了。故事一般。6.8
故弄玄虚cnmdsb
加入新鲜元素的黑帮片
成功学的书改变了黑社会的耀阳
“我们练拳,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打败自己,仇恨、烦乱、愤怒、不专心……就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英皇也出文艺片。
特地来打一星 🤮
優人神鼓。
慢。。。
台湾味道很浓浓!
2010.1.7 中央6套
这么 鼓 惑人心的好题材……最终落了下乘
那個夏天,那個悶熱,那個刻意的故事。
拍得不错 房子演技明显进步
鼓声躁动,停顿那一刻却有空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