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
Apollo 10 1/2: A Space Age Childhood,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冒险,阿波罗十又二分之一:太空时代的冒险,阿波罗10号半:我要上太空,阿波罗10号半:男儿当升空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米洛·科伊,杰克·布莱克,李·埃迪,比尔·怀斯,娜塔莉·拉莫罗,乔什·维金斯,塞缪尔·戴维斯,杰西卡·布里恩·科恩,玛德琳·吉尔博特,扎克瑞·莱维,格伦·鲍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阿波罗 10 号半:我要上太空》结合两种视角,相辅相成地讲述了 1969 年夏天人类首次登月的故事,影片既跟随宇航员及任务控制中心庆祝胜利时刻,也通过一名孩子的眼睛去见证历史,这个孩子在德州休斯敦长大,并有属于他自己的太空梦想。《阿波罗 10 号半:我要上太空》的灵感来自获奥斯卡提名的电影人理查德·林克莱特本人..详细 >
像是用爱在系列的方式拍boyhood,旁白喋喋不休,私人记忆,无剧情,导演能写也能唠。
这部影片对于美国人,可以想成《岁月神偷》对香港人,《阳光姐妹淘》对韩国人,是独属于那个地方一代人的时光。但我体会不了。
5.0
属于怀念童年的片吧,但是他们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没什么共情,所以挺无聊的
真人拍摄转动画在本片中的成果很出色,它细致入微地捕捉了3D动画都难以捕捉的真实人物神态,但同时也带有区别于真人拍摄的精致感和活力,并不让人感到制作这样逼真的动画是多此一举,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而内容上,我也很喜欢影片所塑造出的环境。它或许会成为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之一,并且应该是一个较为私人的选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那个晚上,我也没等到姚明举着国旗出场就睡着了。醒来后的我懊恼不已,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很重大的事情。Richard Linklater一半讲琐碎童年,一半就在讲这件少年心事。年轻的孩童曾梦想着成为伟大的「参与者」,可殊不知我们甚至没能成为伟大的「见证者」。登月着陆的时刻我们在游乐园玩耍,留下足迹的时刻我们早困倦不已。但日后成年的我们再提及这段过往,这份「不在场」的念想其实又帮助我们实现了「在场」,某种形式上。与其说是回到60年代,不如说是让所有人重返童年。房前草坪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父母职业在伙伴间的攀比,坐在电影院里刷过漫长的夏季,黑白的电视机突然仿佛涂上彩色的画笔,一盘盘精致的食物勾起了满满的食欲。那些可爱的画面里都是曾经的自己。
流水账,幻想和现实交叉剪辑,陈旧,缺少主线,旁白絮絮叨叨
老白男导演对6070年代的深情,总让我想到视大院文化为精神野爹的京圈子弟。虽然同样的题材看多了总有些无聊,但这部还是用洋洋洒洒的转绘语言,拍出了复古连环画般的效果,和在太空军备前提下,醺醉了整个合众国的登月美梦。
就叨叨叨叨了一个半小时,童年美好回忆,由于年代和国情不一样,我很难带入get到。
时代记忆。
比起父母,孩子们看登月直播兴致缺缺,Stan昏昏欲睡。最有趣的地方就在这了,比起见证某个宏大的历史时刻,那些吉光片羽的游戏往事才更有趣,但历史时刻又以似真似幻的形态凝聚在成长记忆里,这才成为能够回顾整个童年时代的线索,瞬间定格、发散成永恒。
奈飞和Nasa投钱,嗲的没话说休斯敦少年柏人至上主义全家一起做三明治,抢电视频道乐园都是火箭太空版职业些许不满卖冰激凌少女听的唱片安稳着一梦醒来躺在卧室中
快乐童年时光,还总带着大大的梦想的那种。
看来林克莱特到了Netflix家,是有话语权级别的大导演了,可以这样肆无忌惮放飞自我,用这种几乎没有剧情的方式拍自己的少年时代,儿童视角罗列1960年代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能有机会像这样子拍电影,对每个导演都很奢侈,作为导演的粉丝,好好享受就可以了。不得不感叹一句,太享受了,太浪漫了!
我2022年還沒過上六十年代美國白人小孩的生活。
大量的生活细节让这出太空版60年代版的《少年时代》变得可爱,但缺少了主题就容易变成一出放松但催眠的流水账。果然每个人最后的渴望都是对自己的少年时代进行一场漫长的告别。
三星半
看不下去
纪录片式的,回顾了美国的历史,没啥劲
挺有意思的事儿讲得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