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爷是七八十年代从空军地空导弹营营长职位转业的,我之前一直认为他是二炮的,自己也说是二炮,退休好多年,参加过自卫反击战,一个营6个发射架,12枚导弹。
最近来我家这头旅游,这边好几个当年手下的兵,全都全家上阵陪玩了一周多,我都没咋插上手。
几个老爷子家里条件都挺好,但明显对我大爷既亲热又敬畏,说当兵时候都怕他,有不少人当年都是他证的婚。
一天一起去其中一个战友家做客,战友儿子说有一天早上起来看他爸窝在沙发上看了一宿绝密543,眼泪八叉的,勾起了回忆。
他们几个听到543耳朵都竖起来了,问拍的真是543吗。
我说你们不是空军嘛,他们都说我们是二炮。
所以就有点疑问,按网上说法,二炮以及后来的火箭军主进攻,像地空导弹营这种防空部队属于空军或者海军,所以谁能告诉我他们到底算不算二炮呢?
继《仰角》之后看的另一部军旅题材作品,这部剧很震撼。
震撼于团队的潜能可以发挥到这种极致,真正的实现全营一杆枪(营长、士兵、伙夫、兵器):1、旁听生无实物演练可以超越苏军一对一辅导的一营;2,第一次实弹演练操作零失误,但是发射了闷头弹,倒推出苏联武器有问题3,在没有过演练经验的情况下,第一次作战便率先打落敌机4、打破常规,率先由固定位置转换为移动作战,提前抓对未来战争趋势;6、七天七夜不休息算出35-38公里的最短发射距离;7、20分钟的发射操作可以榨干到8秒、6秒;8、用最老旧的状况百出的兵器作战,无一失误,零缺陷9、……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 肖营长之所以能够完成这样的传奇,是因为实现了正向循环:每一次任务都把潜力发挥到极致……→抗美援朝打下敌机→二营学习成绩超过一营→第一次使用萨姆导弹击落敌机→移动作战成功→四战四捷…… 形成了:把潜力发挥到极致→打胜仗→把潜力激发到极致→打胜仗…… 给我们个体的最大感触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墨守陈规,要敢于求变,勇于进取!
无常才会使人进步,一成不变那是是死亡的味道。
首次公布一组记录:被击落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全球共7架,中国击落下5架,开创地空导弹揍飞机先河,震惊全球1962年9月9日,导弹二营,南昌市郊,首次击落1架U-2高空侦察机。
1963年11月1日,导弹二营,江西上饶,再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
1964年7月7日,导弹二营,福建漳州,第三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
1965年1月10日,导弹一营,内蒙古萨拉齐,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
缴获“13系统”1967年9月8日,导弹十四营,浙江嘉兴,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
使用国产导弹“红旗二号”至此,美国再也没有派U2来过中国大陆。
本剧拍摄开始是RB-57D到第三架U2被击落。
按照编剧的思维来看,后两架不太好拍。
最主要的虚构情节有两处1、齐五一代替肖占武指挥的问题。
首先当时的参谋长齐五一的原型叫陈辉亭。
后来肖战武被调走,剧中由齐五一接替营长一职。
真实的历史是继任二营长叫何方,而何方带领二营的时候曾经遭遇过一次U2,被最先进的“13系统”打败,从此二营再也没有遇到过战机。
本剧主要描述的是男一号肖占武(原型岳振华)后面两架U2的击落与主角关系不大,所以嘎然而止。
此处虚构情节,可能是在剧中给二营长圆一个美丽的梦罢了。
2、关于百舌鸟空地导弹编剧虚构了一个案例用来更形象的讲解第五架U2被击落的原理。
有兴趣详细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B站上的记录片:《角逐超高空》一共4集,非常精彩,不输此剧。
剧中还有一些虚构的场景,比如肖占武的原型已婚,杨硕原型是代训教员等等。
爱情戏是为了迎合现代观众口味强加进来的。
最后说一下几个U2飞行员的原型。
第一架U2飞行员薛淮,原型陈怀生。
抢救无效死亡第二架U2飞行员陈福生,原型叶常棣。
受伤被俘第三架U2飞行员吴克南,原型李南屏。
坠机身亡第五架U2飞行员张立义被俘。
还有本片开头的RB-57D飞行员原型王应钦,坠机身亡。
以上这些人的资料可以自行百度。
我感觉还挺好看的,毕竟全部军事素材的话受众相对会少很多,不能把计算战机飞行路线的计算拍一集嘛,反正也看不懂😂😂剧情来说,相对同期的深海利剑,我更喜欢前者,可能是因为鲜肉过敏吧,那种邪魅着看透一切的男主角已经激发不了我的萌点了。
总的来说这个故事连贯演技也挺走心。
我就很喜欢看他们灰头土脸的样子。
当然,相对现在的士兵们,纪律站姿方面都不太严谨。
但是相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从战场下来的“老兵”身上大概多少有点痞气,况且还是那么狂的兵。
感觉那个时候的领导都会更亲民温和一点吧,虽然他们说枪毙的话都是直接干了😂😂我可能真的有点自带美化了。
没关系,我喜欢可能我对天才有偏见,觉得敢于反抗权威的才有可能做出突破。
当然,这个前提是他是主角。
毕竟兵痞不能算啊。
中国大陆和台湾对峙这段历史一直都挺讳莫如深的。
这样题材的电视剧能够过审,并且没有过度黑化国民党,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一种对艺术类的开放,不意味着言论的一种自由。
这样的电视剧引发的讨论和思考总会自带一些敏感不是。
当然从一些特效来说,确实也比较粗糙,我其实也不大喜欢看男女主什么什么的戏。
总体来说,是这一段时间下来,我觉得还挺不错是剧。
一支神秘的部队,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传奇式的战神级的,有勇有谋、重情重义、信念坚定、满腔热血、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风的营长,带了着一群特点鲜明,有血有肉的队伍,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打U-2的任务。
就是这样一部主旋律的电视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台词既有激情满满,热血沸腾的讲话,又能前后呼应,幽默风趣,编剧的功力可见一斑。
特别是在爱情线上,既有那个年代的扭捏内骚似的打情骂俏,又能把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等精神作为爱情的主旋律,在今时今日像一股清流让人想一饮而尽。
也让人不禁思考,到底爱人是什么样的品质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是随波逐流追求白富美,高富帅还是坚持重情重义,努力奋斗,不忘初心的品质呢!
真心希望,朋友们追一追,看一看!
回味无穷!
看了开头,有妹子出现,就知道糟糕,从da师开始的套路要至少80%重现,战机,潜艇,陆航武直,这个系列已经让国内好多知道,了解这个行业的人郁闷不行,关电视加班都比看这个好,至少我一从事军备的前辈说这类片子实在不走心。
曾有机会参加学校活动见过岳老英雄,说实话,居中塑造的肖占武的气质,和岳老英雄差的不止十万八千个防空导弹最大射高,编剧是战略忽悠局的吗?
难道你们的目标受众是美国空军指挥官,作战飞行员,海军航空兵等等吗?
然后让湾湾和倭空自慰队高枕无忧了吗?
如果是这样,忽悠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请加油,出门左拐多掏五美分,加98的。
在国产剧剧情向虐燃爆一路无脑前进,人物集体面瘫时,却留下了军旅剧这片清流,依旧发扬着传统国产剧的优点,老老实实讲故事、有血有肉地塑造人物。
为我们观众留下了一块好阵地。
看543之前,其实已看过豆瓣9.5分的纪录片《角逐超高空》,当时以为又是TG的宣传片,不料每一集都看得我目瞪口呆,这是纪录片吗?
简直比各种英雄题材小说都要紧张、刺激、过瘾。
当时我就大呼,这么好的题材,怎么没有影视剧啊?
果然FLAG不能随便立,才过几个月,就看到了电视剧《绝密543》。
抱着强烈的好奇心看了543,作为看惯大场面的观众,开始以为一上来,就是各种叼酷炫的U2高空侦察,不料就是一个土鳖高射炮团。
紧张的高空争夺形势,也一直没感受到。
就在我感叹还不如纪录片时,国产剧良心来了,好的人物形象前来救场,肖营长一出来,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机智勇敢,雷厉风行,又憋着一股狠劲,哇靠,作为一个80后,这就是我少年时的男神形象啊!
对于被小鲜肉、娘炮们虐太久的我,这人物太洗眼睛了。
而且空军艺术中心,好像很喜欢厨房里塑造人物,(貌似炊事班的故事是他们拍的)二营众人在厨房里,一段小剧场下来,我就彻底决定追剧了。
这才是接地气的生活和人物啊,男人脸上黑黝黝的,腰杆笔直,说起打仗,众志成城,放下枪杆,又兄弟情谊,虽然我不知道真实的军营什么样,但这种军营文化,传达给观众的感受,是坚如铁,又浓如血,非常正面。
再说剧情,觉得最好看的部分是二营在基地超越一营的部分,学渣通过努力,逆袭学霸的故事,看的真过瘾。
打U2的情节,有真实故事做支撑,本来应该是高潮部分,但节奏却有点拖沓,而且缺了对U2敌方的描写,少了很多燃点和高科技的成分,比较遗憾。
作为军旅剧,这部的谈恋爱水平也不错,每次看到肖占武情商堪忧,都觉得特好笑。
缺点也是肖占武,编剧似乎太想把人塑造的接地气,反而让肖占武有时像个小孩,小心眼,乱发脾气,幸好王聪比较爷们,不然分分钟我都想讨厌他了。
有些情节也有些做作,拖沓。
整体是8分打10分,因为我再也不想看没有一个毛孔的小鲜肉了,求多拍好剧
熟悉543部队的朋友,不可能不喜欢该剧,还是相当贴近真实历史。
二营的精神值得传承。
历史上的二营立集团一等功两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
有148人受到提前晋衔晋级的奖励,94人立一等功,102人立二等功,309人立三等功。
独一无二的大校管长岳振华。
U-2的最大时速920至1000公里,巡航时速750至800公里,最大航程7000公里,续航时间8.5至9小时。
它比RB-57D飞得更高,实用升限达22870米。
它装有73-B巨型航空摄影机,在2万米高空拍摄照片,可供判读的横向范围达150公里。
照相清晰度,在1.8万米高度,地面人员的活动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
如果在9千米以下,地面人员所看报纸的标题可经放大看到。
飞机还装备了十分先进的电子侦察系统。
该剧显然对u2没做功课,差评
提个建议,咱国产剧以后能不能给点力,多拍点肖营长这样机智勇敢,接地气,又可爱的角色,以解决观众需求和荧幕供给长期不匹配的矛盾,以洗涤我等被面瘫小鲜肉蹂躏多年的眼睛。
也好让我等女青年,不用再去粉太阳后裔思密达,不用再对着欧美白种硬掰审美观。
看了此剧,才知道中国的男性也可以这么有魅力,朴实,忠诚,机智,可爱。
希望这样生动的角色越来越多,越多越好。
再吹一波王聪的演技,自然生动,有老戏骨们的影子,28岁演出的肖营长,毫无青涩之意,希望能有伯乐识千里马,加油,好运!
一直没理解这四个字的意思:敢于胜利。
是指不但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更要有敢于享受胜利果实,巩固果实的能力。
先抛开史实,看剧中人物的选择。
肖占武的目标,永远是打下敌机,保卫祖国的天空。
一、现在条件不行,如何可以满足条件。
当高炮打不下来飞机,他就知道是兵器不行。
所以会挖苦空军。
因为飞机也许可以冲上去。
当一营长被调走,他就嗅到了机会。
所以他才会去领导那里耍无赖。
不是为了升官,是为了原来的目标。
二、抓住条件,要巩固条件。
为了不被淘汰,偷拍,硬背。
用尽一切办法,搞定理论。
是怕失去打下来的机会。
三、没有阵地,就想办法拿出更好的方案,给自己争取机会 无论是偏见还是其他原因,都不能做备份。
因为备份的人,是没有机会打下敌机的。
四、敌人不来,就守着,随时保证两套作战班子。
永远瞄着目标,扫开任何障碍。
五、敌人不来了,就响应号召扛着导弹打游击。
武器坏了,就没命的修。
没吃的,就偷鱼,武器淹水了,就挨骂。。。。
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想想自己,有没有为了目标,提前获取情报,拼尽全力去准备,敢于打破常规,去争取最终的胜利。
这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启示。
二炮部队的故事,还挺好看的
好好个题材,应该能拍出个高分神剧。结果让里面的感情戏给毁了。三星给的是这段历史,编剧真烂!
家里人看的时候断断续续看了大部分,虽然有些过分夸张男主的个人英雄主义,但是整部剧集还算质朴动人,演员们都没用配音,演技过关。算是国产军旅题材挺不错的作品!
浮夸
非常棒的剧本和非常有诚意的拍摄,难得的精品!!!喜欢这样的正剧
是刚建国那个年代,觉得还不错,不是抗日
很不错,空政的几部空军建设题材都不错,故事简单,但很值得看。
秋水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渣男啊 不过张一山演的挺不错
看起来是比较抗日!其实看的挺爽?跟老爹一起看的2333
第三架U2打下来之后的剧情拖拖拉拉的,剪一剪就5星了
周有灵性我承认,但是她电影和电视剧的表现实在是天差地别,真人秀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好好拍戏,张一山他刘星角色之后长大,也拍了很多想改变戏路,让大家知道他成熟了,不是刘星了,余罪真正又红了一把,不容易
地空导弹部队原型,击落台敌机历史事件!前半段从组建,学习到任务还算吸引观众,没有太多战斗场面,到战斗紧张感很有氛围!后半段煽情了,还夹杂男女主爱情,保尔的爱情,舍去情感线会更好!也是国产电视剧通病,没爱情演不下去!
男生喜欢看的题材,我只是顺便看的,哈哈哈...肖占武钢铁直男,也很有能力,二营十分的有凝聚力,也很有人情味。大概,优秀的团队,就是有一个狼一样的领导,然后后面的队伍,才会变得很厉害吧。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在苏联那里旁听课,他们记笔记的方式,不能带笔记本出来,就每个人记一点,还有用相机拍的,团队的力量,发挥的淋漓尽致。最终,把一营比下去了,本来543最看重的是一营,结果二营都打下了无数的战机,一营最后要结束才打一架战机。傻逼的领导,真的很搞笑。
很多年不看电视剧了,36集4天看完,也有一种战争速度的感觉。战争拍的很棒,还是人们喜欢的军人人格特征。但是在嘻嘻哈哈的底层下边,领导与管理到底是本能还是方法。有待商榷。对于泄密的两次管理让人震惊。觉得我党的霹雳手段让人佩服。感情戏多的让人烦。最后的4集就是用1.25倍速推进的。感觉自从《士兵突击》以后就没有啥像样的男人戏了。《亮剑》也还好,但是田雨出现以后剧情也崩了。2019/9/292023/10/19二刷,刷了近两个星期。好看。但是感情戏节奏太慢。感动的是管理,是12分钟到8秒,是选人,是鼓励,是想办法。是齐五一第一次指挥战斗。杨硕有时候太甜了。有点儿腻。
领导让看 估计是打鸡血的
喜欢看战术和技术部分,以当时的条件,是怎么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的。可惜很多很有价值的部分,讲述的不够细,可能有保密上的考虑吧,相比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种战略局势上的交锋,543这种偏战术和作战路径上的,看起来更热闹。
修改评分。这部剧看点1,题材好!虽然很多影视剧有描写,但是这部细节逼真,信息量大,看过再次对伟大的人民军队爆发由衷敬意;2,人物个性鲜明,无论是二营长肖占武,还是马三点、保尔、小结巴,一大批鲜活的形象跃然,呼之欲出;3,剧情虽然是严肃的正剧,但是整部剧张弛有度,幽默有趣。
如此一段伟大的历史,却被这个电视剧拍得鸡飞狗跳,既狗血又矫情,不如改名叫《保尔的腿》……
打飞机:从入门到大师。
佩服我自己居然能坚持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