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我这部片主角是谁,我会告诉你是那只珍岛犬。
那么现在,这只叫多利的狗是主角,所以我就用它来讲故事吧。
【A】多利第一次出现在一对打酱油情人身边,吓跑了导演,因为导演被狗咬过。
女一欢脱逗狗,“男朋友”站在她身边附和。
这个小场景可以跟导演与女一第二次重逢,导演抱着女一吐露心声联系在一起:他前妻被朋友上过,他耿耿于怀,终于离婚;而眼前他喜欢的女一,她的“男朋友”和她的德国约会经历也让他心存芥蒂。
他很害怕自己这样的思维方式,让他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导演想定提前回首尔与女一私约,却在回程的休息站犹豫了。
不过我想这里也许也有另一个因素,就是拿下女一的胜券在握让导演觉得有些没意思。
这个因素不是我想主打的,但是我相信真相只有一个是不可能的,我们没有事实,只有对事实的描述。
因此更多的动机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还原生活本身。
【B】好,继续讲狗。
在导演私聊确定女一更喜欢他以后,“男朋友”就怂成狗了。
狗是不能懂得全部人类语言(话语,神态,肢体)的,它也许知道一些可能的情节,却无法知道整个阴谋。
就像那对酱油情人离开海边时自然而然毫无征兆不费吹灰之力地丢下多利,扬尘远去。
女一和导演在海滩偷腥的晚上,跟“男朋友”电话,让他往相反的方向走,走到海滩尽头,嗯,你想啊,你平时怎么逗狗的?
扔个飞盘,让它颠颠儿追去呗。
【C】当然,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是狗,那也不科学。
如果一部伦理电影,没有一点KARMA,没有一点你借我还他借你还的话,那拍球啊。
风水轮流转,多利轮流当。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对吧。
导演紧接着也做了一回狗,等女一等成狗。
不过,剧情妙也妙在这里了。
就像轮回这种东西不是简单重复一样,角色互换之间总是要节外生枝又不离其宗才有意思。
很多人养宠物是为了打发时间,寂寞的导演很快找到了代替珍岛犬的……那就秋田犬吧。
身高一般,经历一般,说话方式一般。
只是导演这次看的很清楚,被采访的女二就是一个度假宠物。
他不担心这只秋田犬的去留来往,他甚至不会自然而然脑补,为他们二人设置起因经过高潮结果这些剧情,因为这是生活给的小bonus而已。
就像我爱吃黑糖话梅,散装的有时候一个小糖包里会有两颗糖,没有两颗无所谓,再拿一颗就好,有了也不错啊哈,一包吃两次,时间也拖得久一点。
道理雷同,不是巧合。
【D】珍岛犬被好心人收养,女一也回到了海边。
多利这次出现,女一更是怜爱,边抱着它边嗔怪,“怎么能这样对待宠物呢!
” 就像抱了导演一样样的。
导演这次不逃了,敢于直面多利了,旋转跳跃我闭着眼啊。
然后就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然后就被回忆狠狠踢了一脚,回房了。
【E】这下好了,终于到了没有狗的房间。
一男一女,你爱我我爱你。
但是卤煮我有强迫症啊,我认定狗是主角我就拼命找狗啊,喂喂,good boy c'm here 你去了哪里啊?
找来找去,没找到。
导演开始跟女一讲哲学,wow sugoyi 卤煮就去抽了个烟,昂,继续等狗。
【F】珍岛犬和秋田犬到底是相遇了。
秋田犬按捺不住,把珍岛犬约了出来。
女人间的客套真是够了,就像说“你又不胖,多吃点嘛”一样假。
回正题……这出也是好戏。
两个其实是狗的人遇到一起会干嘛呢,同时开口告诉对方,哎,你是狗诶!
然后再同时发怒,你特么才是狗呢!
汪!
汪!
汪!
不欢而散。
【E】这里回到【E】【E】里没出现的狗,卤煮突然在导演写完剧本的时候醍醐灌顶了。
这幕的狗就是女一,她是导演和MUSE之间的宠物,是天使,神化的狗呢,盒盒盒。
所以,导演说谢谢你,就是谢谢这只让他和MUSE女神得以云雨的珍岛犬。
耶耶耶耶卤煮尊开心强迫症得到了满足找齐所有狗旺旺大礼包嗯,哈哈哈哈,来个插播。
最后导演和女一通话,说韩国还是有好男人的,然后片尾那两个男人帮女一推车,是为了给韩国男人面子吗,哈哈哈哈笑cry 尚秀你真是费心了。
http://moviel.movblogs.com/article-144753.html1.生活流的延续 《海边的女人》是半年来blog里一系列韩片关注第一部得以看到的影片,来自以个人风格执着孤傲著称的韩国导演洪尚秀。
如果一定要再煽情些,那就是这十年里(1996年《猪堕井的那一天》到2006年《海边的女人》),洪尚秀从未轻易动摇过他的自我理念和拍摄视角。
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着男女情感的起伏,一次不起眼的误解、意外、欢喜和悲伤,都会出现在他的系列影片里。
在2005年《剧场前》进入电影手册年度十佳后,洪尚秀紧接着开始了他第七部电影的拍摄,这依然一部典型的洪尚秀作品。
在《海边的女人》里出现了四个男女主人公,但先前几部作品延续下来的2男1女或者1男2女“三人行”模式并没有被移换(确切说从2000年的《Oh!
Soo-jung》开始)。
影片分为前后两部分,在前面部分是2男1女,后半部分则是1男2女,本质上它并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这依然是洪尚秀最为拿手把玩的两段式结构。
在两部分内容之间,观众可以见到导演作品中熟悉的段落标题(时间标题),这在《Oh!
Soo-jung》中出现得尤为频繁,而在《Turning Gate》中运用得最为纯熟。
洪尚秀作品里的三角关系大概可以写上几篇长篇大论,不可避免的个人自私以及情欲难耐,男女之间的爱情角力从未停止间歇。
曾有人断论《Oh!
Soo-jung》里李恩珠角色是最后一个女性的“沦陷”,在《海边的女人》中,导演又尝试了一定程度的角色改变,戏份上的调整以及在女性角色上耗费了不少气力。
2.西海岸的旅行 西海岸的旅行中,创作危机中的金导演和留学归来的女作曲家文淑来电了,依照洪尚秀作品惯例,男人的容易动摇与不可信任又被渲染了番。
突然爆发的争吵却有节有制,而金导演对于服务员态度的care(在意)又可以归入生活真实。
在和两个女人的交往中,金导演的内心虚伪和感情盲目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和文淑两人情感关系而晦暗无关,时而又阳光明媚。
温存的情话,突然的打断,出乎意料之外的偷情方式,例如金和崔跑去快活自在后,遇见有人挑衅捉弄,金的怕事和崔的泼辣形成强烈对比,影片马上接了那人内急就在路边解决的画面,颇为形象。
而此人正是之前挨了一肚子气的服务生,让人忍俊不禁。
你可以说类似的阴晴不定或者慌不择路是人之常情,但设身处地的讲,一旦作为当事人投于其中,面对相互中意捕获到的兴奋,估计就该出现一样被观众心里念咒的场景。
同样的,旅行中总会发生些有趣的小故事。
比如《The Power of Kangwon Province》里的落寞女人,比如《Turning Gate》里的出游教授。
《海边的女人》掺入了一只被主人丢弃的狗,类似情节就不需要多讲述。
没有结果,好难好女从来就不是洪尚秀作品里的合适类型。
3.自我修复的变化 在自己语气坚定地向人推荐导演代表作品时,不少人会说这是情色片,不是正统的爱情片,而《海边的女人》无疑消除了不少洪尚秀作品必带的裸露床戏,转而偏为主流回归。
影片尺度在韩国国内由18岁限制级下降到15岁,千万不可轻视这个调整——洪尚秀之前六部影片都是“18禁”,于是不难想象《海边的女人》会和前几部影片有些区别。
换话说在《海边的女人》中,依然有小饭馆,酒是不可缺少,但惟独少了裸露却又冷冰冰的床戏,不知这是否出于照顾高贤廷的形象以及知名度。
但换汤不换药,男男女女是不会变的,高贤廷和金承佑这拨演员把重复了千百万次、男女交往中的矛盾差异又搬了上来,辅以需要留意体会的小幽默。
这绝不是哄堂而起的刺耳,而是会心一笑的不时点头。
于是比之原地打转的说法,倒可以把某些变化视为洪尚秀对于作品的自我修复,在延续题材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着微小变化。
从角色性别设置到细节无限放大,甚至还有着镜头上的改变,熟悉洪尚秀作品的人应该知道他固定场景的镜头基本上是不动的,机位懒洋洋地定着,偶尔来次切换。
《Tale of Cinema》里的推镜并不可怕,在《海边的女人》中,镜头拉近缩远所呈现出的画面变化(事实上影片更多是借助着推拉蒙太奇),不时交代着人物置身场景环境的不同用意。
4.叫好之余的无奈 《海边的女人》喋喋不休的对白其实五外乎扯些鸡毛蒜皮的事实,暗中进行了相互试探。
导演探讨的并不是道德命题,洪尚秀从来就没有那么正义直言,他停留在揭示生活却躲在背后窃笑。
系列作品中最常被提及的sex。
影片中有印象的争论分歧在于金导演在和文淑套话后,一直在意的留学生涯,他在意的上床事实和dick size。
强调这个无非是反映以金导演为代表的韩国知识分子某种自卑情结与心理落差,该情结同样可以追溯到《Oh!
Soo-jung》和《Woman Is The Future Of Man》里的处女情结。
作为男性亚裔族群在sex上的自我讽嘲,该把柄甚至成为了金导演心理防卫的工具,他不断强调自己无法抑制的罪恶想象,正是与文淑相关的事实。
女人相似的借口和极力逃避的想象其实一点都不成立,他试图回避的正是文淑在意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是伪善的知识分子?
嘲讽这一人群一直是导演致力表现的。
有些例外的是知识分子很少是左右逢源,否则他们也不需要出现在影片里。
观众早已熟悉了导演作品里的男主人公形象,从作家到演员到导演到大学教授,不外乎伴随着失意落魄、迷茫无助的生活困惑。
感情成为心境投射的场所,他们多半得意于自己的小聪明,善于调侃,对于女性也有着吸引力,但又容易退却并推卸责任。
5.被爱与选择 影片在金导演和文淑的剧情分配上其实并没有过于倾斜向一方,但出于片名所呈现的女性视角,导演加入了两个女性角色的对话交往。
她们的交谈是新鲜的,出现在海边更是极富象征意味。
暗涌翻动的海水,游客稀少的海滩。
文淑延续了导演作品女性角色设置,独立之外有着自我原则,被迫做出取舍又可以选择抽身。
她对于金导演的失望,激动的质问着他,以至金导演落跑回首尔——这样的爆发还是有些改观。
以往要么是谈心式的交往,却很少触及底线。
在选择的权利上,文淑无疑保持得很好。
对于那两个男人如此,对于其他人也是。
结尾在海滩上,文淑的车陷进了沙坑中,两个男子跑来帮助,把她推了上来。
然而男子的车也陷在沙坑中,随着文淑的道谢,这却没有成为一个插曲,否则生活实在太危险了。
看来生活有时候也并不是充满那么多擦肩而过的火花。
气氛比较淡 对性的看法韩国人是这样的不保守吗?
最后一段对话我很喜欢 分手的告白 幽默而不伤人 还有最后夕阳照在身上 和之前金导 说的人老了 就喜欢西海岸了 可以看着夕阳 但我觉得那是日出 一个新的开始
纳博科夫评价《带小狗的女人》:正是那意外的微小波折、轻巧精美的笔触使契诃夫能与果戈里和托尔斯泰并肩站在俄国文学最高的位置。
洪尚秀的镜头里,“意外的微小波折”俯拾皆是:《海边的女人》(2006)被遗弃的宠物犬:
女主驾车灰尘弥漫,赶紧靠边躲避的路人:
你们在房间里睡觉?
可是我一直在门口,你是怎么出去的?
难道是从我身上跨过去的?
你真的从我身上跨过去了?
对于女主来说,这可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你可以偷人,可以背叛我,但你们两个为什么要从我的身上跨过去?
你是不是从我身上跨了过去?
你和那个婊子是不是从我身上跨过去的?
告诉我,我不会哭的!
求你告诉我……
男主觉得她完全不可理喻……哈哈哈哈哈哈!
耳边回响起《盗火线》(1995)警官的咆哮:“你可以跟我前妻乱搞,但你不准看我该死的电视机!
”
女士们先生们,正在或有志于偷人、出轨、当小三的青年朋友们,考虑到民族的伟大复兴,考虑到您明天还想吃米,将心比心,人可以乱搞,东西千万不能乱用啊,电视、唱片之类的物件把伤心、痛苦、屈辱具象化,后果不堪设想——海边的女人斤斤计较狗男女是否从她身上跨过,也是同样的道理。
男人的狭隘与固执,女性日渐清醒的个人意识。
虽然是在讲韩国男人女人云云,但还是很普世的。
首先人都是一样的,认识一个人都是从一个狭隘的点开始。
但是男女对后续事件的接受却不一样。
文淑的点 - 女性角度1.金导演是个有才的导演。
。
2. 金导演性格奇怪(餐厅假设gay男事件)3. “男朋友” 的不理智与考爹结论 - 金导演比男朋友好。
5. 偷情4. 金导演莫名奇妙把我甩了5. 金导演深情留言。
结论 - 我要回去找他6. 偷情7.撒谎8.撒谎被揭穿还骗我9求他还死扛到底10 无情的离开结论 - 烂男人。
两人的接触越来越多,完善了文淑对金导演的认知。
得到的结论,并理智的做出了行动。
金导演的角度 - 男性角度1. 我要写剧本 ( 文淑让我有心情,我愿意和她在一起,她烦我我不愿意和她在一起)2. 文淑和老外睡过结果 - 写完剧本, 跑路。
两人的接触愈来愈多,金导演对文淑的认知,之时建立在最早的两点上,并没有因为文淑对他的好而改变。
包括他前妻的背叛行为,让他一遍遍不能忘记。
金导演总是反反复复的坐着同样的事情,想着同样的情节。
写剧本,拍电影,写剧本拍电影; 前妻背叛的景象一遍遍出现; 对文淑的喜欢让他去找相似的路人甲。
不过两人的第一任务不同。
文淑是来谈恋爱的。
金导演是来写剧本的,有情绪,有灵感什么都好说。
就如同他第一幕里面说的“你以为我是去野餐的,我是要去写剧本。
”
洪尚秀导演在这部片子中基本把所有人讽刺了一遍,下手挺狠的。
结尾处两个帮助推车的好心人还算是把世界显得美好了一些。
很多人用「虚伪」形容洪尚秀作品中是男人,但个人认为在这部作品中这样形容男人是不确切的。
两个男人对于文淑的爱事实上可以感到都是真心的。
这更适合用自私和大男子主义来形容。
中来只在自我觉得有欲望时才生出爱情,他的希望是世界为自己服务。
男人自己可以不端正,但不允许女人不端正,被女人揭开真相后恼羞成怒,有极强的自尊心。
总而言之,洪尚秀揭示的现象或多或少其实是人之常情,但同时也是社会公认的并不道德的行为。
与此同时,洪尚秀还在片中的人物身上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与认同需求。
「宇宙如果我们不认识它,它就没有意义,我们要多看看它,不让它寂寞。
」「我相信我自己。
」虽然一个女人看似是相信星星的浪漫主义者(事实也并非如此,她纠缠与中来的女人问题),一个是现实主义者,但都表现出自我中心意识又渴望认可。
加之两个男人也有相似的性格,因而作品中人物都具有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点。
中来剧本中想象的那个被音乐困住的人事实上是对那幅思维图的又一注解。
那幅图还是很不错的。
看到的方面多了,思维才能完整。
但中来虽思索到了这点,但依旧被思维困住。
洪尚秀导演的作品中跪在地上俯身祈祷或祈求的动作多次出现(如《猪堕井的那天》《北村方向》《海边的女人》《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这是一种无助的恳求,让人对这些并不美好的人物生出同情。
洪尚秀导演似乎要表达他做得是揭示人性的弱点,而非否定人性。
至于片子的主人公是男人,却要以《海边的女人》为题,笔者认为最有意思的解释还是用洪导的另一部片名来说明——男人的未来是女人啊。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样的,只是在不同人参与的故事中可能扮演完全相反的角色。
在这个故事中,你着迷,在另外一个故事中,你背叛。
爱是复杂的,在我对你的爱中,可能包含着对战胜同伴的优越感。
人是语境动物、是容易鬼迷心窍的,你所了解的事情只是整个事实的几个点,而只把这几个点联系起来,构成的只是对整个事实一叶障目的误读,就像无用的肌肉让你瘸腿。
而如果你不知道其中任何一点,你的理解却反而包括了整个事实,只不过它藏在其中一个角落。
《海边的女人》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电影导演钟来因为剧本创作止步不前而陷入苦闷,因此向美术指导创旭提议开车去西海岸旅行,想借此来缓解心理压力并找到突破口。
已婚的创旭带来了跟自己关系暧昧的音乐人文淑,于是三人一起上路。
钟来对文淑一见倾情,文淑对钟来也眉来眼去。
海滩边酒过三巡,文淑和钟来摆脱了创旭,偷得一夜欢愉。
但天亮以后,回汉城的路上,钟来一句“想清楚后才能再跟你联系的话”伤了文淑,所以她拒绝再接听钟来的电话。
两天后,钟来独返西海岸,触景生情怀念文淑,正巧路遇跟文淑依稀相似的少妇善姬,于是以采访为借口搭讪,善姬也时值婚姻烦恼,两人一拍即合,又是一夜欢愉。
谁知拒绝接听钟来电话的文淑,居然又被钟来的电话留言打动,当晚驾车重返西海岸,把正偷欢的男女堵在了房间里……对于一向孤傲、冰冷、崇尚极简主义的韩国名导洪尚秀先生的作品,老实说,我一直都有点敬而远之的意思。
因为除非是在某种特定的心态之下,否则他的片子看上去大抵是让人昏昏欲睡的。
但是,从新作《海边的女人》的梗概来看,旅途、三十岁的知识青年、两男一女一男两女的三角关系、酒色欲望和生活的苦闷,基本上属于我向来偏爱的那种调调,所以终于决定看上一看。
结论是,洪尚秀终究还是洪尚秀。
幸好观影时的我,足够寂寞足够安静,所以沉闷的故事背后,性的紧张和欲望的骚动,多少让我或者感同身受或者又如旁观者般发笑了。
有两件事情值得一说。
一个是男人和女人在性这件事情上的差异。
电影里的钟来在跟文淑一夜偷欢之后陷入迷茫,他迷茫的其实就是无法摆脱文淑过往所经历过的一个个男人,关于这些男人如何脱掉文淑的衣物、如何进入文淑的身体为所欲为的想象,总是在他的脑子里反复出现,他为此厌弃和烦闷;文淑察觉到钟来跟善姬偷欢,醉卧在房间门口把他们堵在了房间里,醒来之后,她所在意的却不是钟来跟善姬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是那天他们俩到底是怎么从房间里出来的,有没有从她的身上跨过去。
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男人实在比女人低级很多。
说到底,性器官是人的一个器官,手也是一个器官,嘴唇也是一个器官,男人对于女人的手是否被拉过通常并不在意,对于嘴唇是否被亲过就有点在意,对于性器官是否被进入过就格外在意,这种在意和不在意,不显得可笑吗?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事情是电影里钟来所画的关于印象、假相和真相的图标。
他说,印象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可是人们通常只把其中几个点联系在一起,于是造成了假相,在假相中越陷越深的话,剩下的点就被忽略,假相就代替了真相。
看到的点越多,假相的面越广,才能越接近真相。
对于男人而言,他说得没错。
问题在于,他对文淑所说的这番话,恰恰就是为了隐瞒事实的真相。
而女人要获得真相,通常都不需要多少个点,一点也许就足够了。
海边的女人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男人较为理性、女性较为宿命论,这是男女生理结构决定的;事实上唯有一种方式可以沟通、那就是说谎。
《海边的女人》大致探讨女性可以接受多大程度上的真实。
片中和男主角做爱的有两个女人,第一个是音乐家,可以说是文化素养较高的女人、第二个是普通妇女〔跑步女〕,文化素养较低。
比如说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她们对星星的看法,音乐家和星星有感情,跑步女则小时候对星星则没怎么注意过;音乐家明显对精神的要求比较高。
第二件事则是在导演和跑步女睡觉事情之后,跑步女不甘心便告诉音乐家她和导演睡过,颇有埋怨音乐家的意思,而音乐家却是“我们都是女人,不应该互相怨恨”;此点在普通妇女身上是看不到的,大部分是没完没了的怨恨。
音乐家女文化修养会高一点。
但其中有趣的一点是,片中的导演〔男主角〕也是宿命论者,譬如说他没有灵感跪拜在树木中。
这一段内容我刚开始也没明白,后来才想到“灵感创作性的人可能也是宿命论者”于是仿佛变成了女性想要真实、而男性拒绝给予真相,因为他认定女人的宿命论无法接受真实的事情。
我对女人的看法和男主角差不多,我的恋爱失败之处就是对女人说了真话。
不过片中的女主角是可以试一试说真话的角色,可以了解一下她的底线、每个女人都有不同的对接受真实的底线。
2011-2-5
头盔男卸下摩托车上自制的铁柱里的某件器物,貌似凶器。
他将头盔取下,一边骂骂咧咧地望着不远处的海边别墅,一边小便,他想要恶意报复的那个金姓导演就租住在那里。
好险!
《海边的女人》差点变成了《猪堕井的那天》。
怪谁?
怪这个金导演咯!
几十岁的人了,见了从德国留学回来的音乐家文淑,也不管是好友的女友,有感觉了就浪起来了。
先说羡慕人家音乐做得好,然后话锋一转攻气十足地说,羡慕好友结了婚还能公开交女友……这场孔雀比着开屏的好戏就此开始了。
三人进餐厅吃饭,负责接待的正是头盔男,稍有怠慢,金导演不知道哪里来的无名火,火烧屁股帘子般地骂了头盔男一通,然后冲出了餐厅,头盔男一头雾水,一脸无辜,好友见状忙着熄火,追着金导演的屁股后头喊得声嘶力竭,金导演像是被人追债,唯恐避之不及。
金急于展现自己大男人的强硬个性,好友则竭力想挽回在女友面前的败局,两人为是否向头盔男道歉的事争执不下……看到这样狡黠有趣的洪尚秀,我像小岳岳一样偷笑了,这就是韩国最执拗坚持独立个性的作家电影啊!
看上去平常琐碎极了,而且极省钱,好像连灯光都没怎么打,在海边找灵感的金导演住的都是廉价公寓,应该用的就是真实场景,连置景费也省了。
再看看那所谓的西海岸,看上去灰蒙蒙,脏兮兮的,一点度假海滨胜地的样子都没有。
男女主角们穿的都是什么呀!
我们这么多年被韩剧和淘宝东大门代购时装熏陶出来的韩范和韩流在洪尚秀这全瞎了,被几件万年T恤牛仔给代替了,这就是洪尚秀的美学,极简到有点简陋。
洪尚秀志不在极简电影美学,而是从1996年拍成处女作《猪堕井的那天》,专注撩妹二十年,又在国内同行膜拜为撩妹业界良心。
《海边的女人》里,金自见到文淑,至少用了好几个撩妹招数。
第一步,初次见面,发现她的闪光点并赞美她。
第二步,在赞美她的时候巧妙揭发其男友的已婚事实,成功离间妹子说出我们只是普通朋友。
第三步,秀自己的创作思路,越离奇越好,引起妹子对自己才华的欣赏。
第四步,波斯人说,如果你想让女人陶醉于你,你必须做个怪人。
秀自己不妥协真男人的个性,激怒妹子的男友,让他失态,他则获得加分第五步,喝酒聊天,在男友做花痴状时,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你寂寞吗?
这世界几乎没有人不寂寞。
第六步,避开男友,单刀直入问妹子,三人行她比较喜欢谁第七步,如果一个女人开始为你向另一个男人撒谎,等于她已与你同谋,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找一张没人看守舒适的床……金和文淑认识的第一天,就以两人背着男友偷偷上床结束。
洪尚秀的作品不是忙于处理三角关系就是四角关系,这部《海边的女人》基本上可以这样区分,上半场是两男一女三角关系,下半场是两女一男三角关系。
这个下半场对女人来说更像一个修罗场,较之男人更为惨烈。
古龙定律,谁先动心,谁就全盘皆输。
输的大多是女人,因为女人的性总是附丽着爱,不管是真性还是假爱,对女人来说,这套爱的仪式一定是要有的。
文淑在上床一刻还在讨论她眼里的金,还在心口合一地说爱他。
金在等文淑时看上了咖啡馆女老板,她一边说我们绝不上床,一边拉着金对着海大声喊:“杀狼黑(我爱你)……”动不动就说爱,对男人来说简直不可理喻,而且特特么的矫情,但是良家妇女们都需要用爱来肯定自己的性,特别是出轨的性。
歌德曾说,一个坦言自己对性感兴趣的女人是最让男人厌恶的女人,不论她有多美。
可见,金的想法并不止于韩国男人,金听说文淑在德国交过两到三个正式的男友就开始各种难受,他抱着喝醉了的文淑说的那段内心独白正是他对这段恋情的纠结之处,他很喜欢文淑,她满足了他所有文艺直男的想象,但是她是熟女一枚,有很多阅历,有与别的男人上床的记忆,金说到这里像孩子一样真诚地哭了,她为什么就不能是一张白纸?
在说这段话的前一晚,金和咖啡店女老板躺在一张床上。
在我们人类世界,男人并没有贞操这件事,贞操只是专门针对女人发明的词汇。
我曾经见过这样的哭泣,一个女孩子说她很爱她的男友,但是因为他们那么般配,简直天造地设,她多么希望他就是自己的初恋。
他们的真诚并不能改变爱正在消亡的事实。
谁让这个世界上折旧率最高的东西是爱情呢?
爱情只存在海边,金对文淑说,海边这么美好,傻傻的人类干嘛为了钱忙忙碌碌,而不来海边享受生活。
但当他避不开文淑的质问,到底那天他和咖啡店老板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从自己身上跨过,他带着刚刚写好的剧本逃离了海边,他让制片人来接自己回城市,他们的新电影很快就要开拍了,他也很快回到忙忙碌碌的城市人群里,海边,就像那条被主人遗弃了得可爱的小白狗多利,很快被他抛在了脑后。
海边的女人们也在离开海边,文淑将床底下捡到的钱包还给咖啡店女老板,“以后行动之前要想清楚了。
”这也是对自己的警告吧!
文淑最后车子深陷沙滩,两男帮她推了出来,她致谢的时候掏出了手机,让我想起她用手机记下金的号码的一幕。
这次她掏出来很快又放回了兜里。
如果海边象征着浪漫的爱情的话,文淑与金的邂逅正像这沦陷的车子,最后还是男人的帮助让她逃离了陷阱,这个男人不是别人,就是金,他与咖啡馆女老板的插曲让文淑不需要经历婚姻那么久的历练才痛苦地醒悟,正如她不能给他带去快乐一样,他也不能给她带来快乐。
电影导演钟来因为剧本创作止步不前而陷入苦闷,因此向美术指导创旭提议开车去西海岸旅行,想借此来缓解心理压力并找到突破口。已婚的创旭带来了跟自己关系暧昧的音乐人文淑,于是三人一起上路。钟来对文淑一见倾情,文淑对钟来也眉来眼去。海滩边酒过三巡,文淑和钟来摆脱了创旭,偷得一夜欢愉。但天亮以后,回汉城的路上,钟来一句“想清楚后才能再跟你联系的话”伤了文淑,所以她拒绝再接听钟来的电话。两天后,钟来独返西海岸,触景生情怀念文淑,正巧路遇跟文淑依稀相似的少妇善姬,于是以采访为借口搭讪,善姬也时值婚姻烦恼,两人一拍即合,又是一夜欢愉。谁知拒绝接听钟来电话的文淑,居然又被钟来的电话留言打动,当晚驾车重返西海岸,把正偷欢的男女堵在了房间里…
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深深的结,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触碰了,什么时候能解开。
我爱死这部电影洪尚秀的中年小清新情怀啊,音乐也用得很到位....
35mm
非常细腻的一部电影,与一般韩剧完全不同。
难道我们一直以来看的电影就是靠这些近乎疯子的家伙拍出来的吗?
致敬候麦
男人女人都是不会变改的,一得到便倦怠一旦追求就媚态
6.9 自恋过于明显地盖过了自嘲,当然本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包袱,即便是结尾的一逃了之依旧是比较轻松的创作心境,也就难以期待有任何摧枯拉朽的拉扯。
在海边的主人与狗,谎言、哲学与皮夹,及意无穷的结尾。
又在一个lying piece of shit上浪费了两小时人生 不看了不看了 hsx看不下去了
《有关多面性的讨论》
老洪就喜欢编排这种偷鸡摸狗撩骚的玩意儿(毕竟他很有生活),每每都引得一堆“文青”跟着捧臭脚,呵呵
矮油,导演的细腻不喜欢。太尼玛细腻了!女人才看的懂啊!
【B】目前为止我观感最好的一部洪尚秀作品。现在才能领略到其电影文本的巧妙之处,就是不同的人或物在各自相同处境下所碰撞摩擦所产生的奇妙反应。被遗弃的狗,曾经破碎的婚姻,被人跨过的熟睡者,这些琐碎的东西仿佛都在映照那位导演所写的剧本,生活中无法描述却又确实存在的细线。文本内尚且如此,而文本内外的洪尚秀与他所描绘的导演也形成了一种捉摸不定的对照关系,这种凌驾于影像现实之间的碰撞,真的很有意思。
还是熟悉的洪常秀式韩国渣男,但这部中的女人特别灵动,一前一后两个女人的交错与相会,以及最后拨云见日般的结局,尤为细腻。渣男导演真实和幻想的一番比喻让人印象深刻。
这部太逗了哈哈哈,看洪尚秀拍男人简直有种上课的感觉==男主在笔记本上画点和线那里装的那个逼我给满分哈哈哈~后来进入女主的维度也控制住了。简单的钢琴配乐总能适时拨动心弦。
太喜欢这片了,两男一女继而两女一男
情绪与空白.喜欢
只是越来越喜欢高贤廷而已.不是很漂亮,但有气质.真的很会演戏,不做作,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