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
Los Conductos,Encounters,暗道复仇(港)
导演:卡米洛·雷斯特雷波
主演:Luis Felipe Lozano,Fernando Úsaga Higuíta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哥伦比亚,巴西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20
简介:平克正在逃亡。夜里,空旷的街道上弥漫着末日的气息,整个城市似乎都在燃烧。麻醉剂在静脉和空气中打旋。他已经从某个“教士”领导的教派控制中解脱出来,决心掌握自己的命运,现在藏身于一家非法T恤工厂。平克寻找着末路之光,但鬼魂始终在他的周围游荡。这部实验性作品以哥伦比亚麦德林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逃离危险邪教的年轻人的故事。详细 >
光线所及之处皆是空无,而黑暗无止境地延续下去。@23rdSIFF07
飞叶子的耶稣。
2020/07/26 SIFF SFC上海影城视听风格给我的感觉有点像锡兰的《三只猴子》
一出高喊着弑父的工业神话,但是虚有其表了。//Siff23-SFC
极致的形式主义下缺少了相对应的内涵,好像看到一个致敬老塔的镜头
5.5。视听上还有些可看之处。隐藏的地域表达还要靠结尾抽象的语词插入加以点明,只能说导演也很清楚整体表意撑不起来。
活着就是流浪和复仇。我们一样的,流动着一样无聊而转瞬即忘的话语。
在上影节看的第一部,非常艺术意识的表达。最出色的莫过于声音的处理,最大与最小的剪接让人在观影过程中期待惊喜,配乐也印证了电影里的那句意思,音乐在生活里不可或缺。树叶体现红绿灯的变化和嗑嗨的音乐表达等等一些镜头又让人留下印象。16mm胶片让我喜爱,但是去掉一颗🌟因为我还是没克制住睡了十块钱。
破碎的影像和故事,情绪出口非常的小。基本是与世隔绝式的表达。
背景对故事的反影响,即已默认处于一种犯罪、无秩序社会的边缘,由意识的边缘寻找自我,反向成为“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例证;不仅暗示的地域意义,借视听元素、动作记录的运用, “创作环境”(工厂、幻觉)展现了导演作者创作的品味/艺术认同度
#SIFF 待二刷,主要的冲击是视听带来的,大量空镜和特写配上躁动的音乐来塑造紧迫和危险的感觉。文本层面看的一知半解,目前也没有找到有干货的解读。
明明是反邪教和毒品,看的却意外得像反父权反体制。。有些 差头司机但是隐喻藏太深了
混乱空洞并不代表先锋和美吧?实验性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an arrogant vague story.
电影是一条溢彩流光的管道。这条除了「连接」人与人而无其他社会性意义的《管道》被沉溺于自我世界的男主赋予了牵强附会的个人意义。问题在于,管道另一头的我们有无必要去探索这个世界,并尝试与这个人建立连接。我们尝试了,但我们的「实验」却失败了,这种失败似乎是必然的,因为这个人早已把象征「沟通」的《管道》用「白粉」给堵死了。而导演的不自信恰恰源自影像意义的模糊,结尾的文字说明即是证明。证明,电影必须服务于文学、诗学和人学,否则,这些美丽的影像将是一片废墟。
#70th Berlin#最佳处女作 几无叙事的复仇挽歌 影像为先的民族寓言
導演的視聽語言精確簡潔有效,衹是欲言又止的部分沒有達到弦外之音的目的,而故意講訴的部分又顯得頗為生硬。
革命之路難道就只剩下先祖投匐的陰影,對他們無盡的控訴,以及貧瘠的斑斕了麼? @SIFF2020 @2020-07-27 01:25:29
B/70|断片式的情节展现出一个寓言故事,先锋实验性风格还蛮有意思的。但实在是熬不住睡着好几次……有机会的话再看一次吧。#2020SIFF#
4.5,作为国家寓言的技术物体,废旧仓库之内的管道电线,正如同影片所展现的反乌托邦城市空间,血汗工厂中耐克,Kappa的机器曼陀罗,以及新闻片段的挪用。《管道》的空间逻辑,所有的人以及影片节奏都在胶片摄影机之下成为机械。枪口,血洞之下是影片的另外一种逻辑,困于仓库的邪教信徒是绝望的守望者,伴随“被选中”的虚妄幻想着转化,被重演的俄狄浦斯戏剧。手部特写令人想起布列松,在《管道》之中,手不再是罪恶的器官,而是自主性的窗口,因此音乐,特别是冲击感的音乐,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部冷淡影片的一部分,一如印在布单上的二维烈火。
#23rdSIFF#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