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代新手妈妈面临着不同时代的难题,以三个家庭作为缩影,能反应出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大家对于生育这一问题的不同态度与思考。
新的时代社会中,女性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却也没有拜托她身上作为女性繁衍后代的原始属性。
读书工作都是让女性更强大的基石。
女性的觉醒其实就是女性对自己的不断思考。
但是不管女性如何去扮演其他角色,她永远都是首先得是她自己。
在新的家庭关系模式没有出来之前,女性在家庭与工作中的角色和身份确实会冲突。
女性的社会地位的确是越来越好了,但是相关的问题却不是越来越少,有太多的问题根本上就是因为性别,因为生育。
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剧的确是好剧,值得继续关注。
陈兰青那条线最好看最好玩,闹矛盾的点很真实,妈妈和婆婆也很真实,没有婆婆特意刁难儿媳,也没有岳母看不惯女婿,她们立场不同导致的思考方向也不同,但都是在尽心尽力地帮小夫妻照顾孩子,虽然有很多不科学的观念导致好心办坏事,但是没有那种恶意的勾心斗角。
领先也不是那种什么事儿都不管的老公,他真的有在很认真的努力做好老公好爸爸,会偷偷帮兰青玩电脑,会支持兰青回去上班,会真的好好带孩子而不是觉得这都是妈妈该做的事情,会站在兰青的角度考虑问题。
但是家庭里突然多了一个小孩子,真的会打乱所有以前的生活模式和习惯,一切的人和事都要考虑到孩子优先,很多矛盾就避免不了,每一个矛盾都顺理成章,都曾经发生在一些新手父母的身上,非常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看完这部剧最大的感慨就是:编剧老师的三观杠杠的正主要谈谈93组和22组的这对母女愿意为孩子豁出命去的母亲很多,但戴思瑾的信念才是最正的,“豁出一条贫瘠的命又有什么用呢?
”她跟上了改革开放的潮流,放弃铁饭碗下海,从捣腾衣服开始,越做越大成了“戴总”,收购钢材宾馆,投资月子会所……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财富,让女儿衣食无忧地长大。
等路远方长大了,有母亲创造的财富,她可以不必为糊口而只为自己的热爱工作。
路远方自幼看着母亲辛苦打拼、白手起家,养成了她雷厉风行的性格,以及对工作的全心投入。
她和前夫的情节,一开始以为难道要落入“豪门娇妻带球跑,深情霸总千里追妻”的俗套?
……好在结局是路远方很果断地拒绝了前公公拿信托基金威逼利诱,她的底气,不仅来自于母亲为她创造的财富,让她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养好儿子,更来自于见证了母亲的奋斗史,让她有独立的人格,可以不依附男人,依旧生活得精彩——这样的情节真的比那些“外表大女主,实则靠男人”的假大女主剧好一万倍。
还有两个细节值得点赞:1. 章楚江提到了未婚妻小雪,这个细节说明了戴思瑾和他只是生意合作伙伴,没有发展爱情线,呼应了“不依附男人”的观念。
2. 杜可心的独白似乎暗示着夏志雄和杜可心最后离婚了,编剧不让绿茶小人得志,作为观众我相当满意哈哈哈。
牺牲与否是妈妈的自由,妈妈只有先把自己活好了,才能养育好孩子路远方坚持和《生斗士》作者(还特地塑造成了个长相猥琐的大叔)撕到底的情节,除了表现她对作品的坚持,更是价值观的体现:《生斗士》认为妈妈天生就该牺牲、就该伟大,代表的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绑架和禁锢,是一种隐形的剥削和奴役——这是这部剧想要批判的。
牺牲,不牺牲,妈妈有选择的自由,不是旁人可以论断的。
不是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才是好妈妈,妈妈自己先活出一个丰足的生命,才能给孩子树立好的人生榜样;先把自己建立好了,才更有能力养育好孩子。
剧中戴思瑾后来在国外再婚,路远方怼夏志雄“难道我以后带着儿子就不谈恋爱了?
”都体现了单亲妈妈也能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有追求自己感情的权力。
少一颗星是因为有些地方人物心理转变过于生硬和表演过于浮夸了,比如08组陈兰青到机场把广播煽情把专家拦下来,比如22组杜可心看路远方直播看哭,艾米和路远方莫名其妙成朋友了……推荐给即将迈入婚姻和考虑要孩子的观众,是一部选材真实,三观很正的剧。
平时国产剧看得相对少,最近查生育相关资料偶然看到刚好最近出了一部生育题材相关的剧,这个题材在众多偶像剧里算是一股清流了哈哈挺难得的。
看了之后也觉得挺意外惊喜的,看得出来不管是演员还是剧情都很贴近生活,里面很多细节都做得很认真到位,看完不禁对于女人生育这个话题又有了很多新的感触,总之值得推荐!
看了第一集,已经不想再生孩子了。
现任出轨。
前夫纠缠。
婆婆迫害。
老公妈宝。
职场陷害。
孕期车祸。
妈婆大战。
最重要的事是这些情况可能同时发生,还有可能穷穷穷穷。
这还不包括带孩子的艰辛。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当代女性生孩子太难了。
本片的导演编剧制片你们敢不敢站出来走一走?!
我保准不打S你们!!!
好家伙,看个电视剧赶上恐怖片了快。
老婆临产,丈夫神秘失踪,且疑似出轨,这TM还算男人吗?
你觉得你安排好了,你觉得你是为了这个家,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这就是典型的不负责!
小夫妻俩涉世未深,自己还没长大呢就为人父母了,好家伙这婆婆和妈妈可有机会表演了,每个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什么事都是独立站在自己的角度,很少为别人考虑,母女有代沟,婆媳有间隙,再加上傻伦这根墙头草,看着真憋气!
最后一个故事干脆上来就单身女强,怀子离婚,什么事情都自己扛。
我要是什么都自己扛我结婚干嘛?
我生孩子干嘛?
我一个人活得精彩好不好,我何苦要给自己一个HARD难度?!
我靠,你这还让不让我们结婚生子寻觅伴侣了?
简直恐的不要不要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片拍的真不错,把很多现实问题都罗列出来了,之所以能让我感受到恐惧与气氛,说明真的让我看进去了,这点来说,我会对主创下手轻一些的。
93年这一段,戴思瑾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尽管才短短30年前,但那时候的重男轻女可厉害得多,处处透露着“你个女人家…”“你要是离婚了还带着个孩子…”,但她自己没有看不起自己,不理会那些因为她是女人就说事的话,看清后坚决甩掉渣男,不卑不亢的谈生意,有想法,有头脑。
08年这一段婆婆和妈妈有点脸谱化了,但认真看下去却又真实,婆婆在手术时说出“保子宫”一开始真觉得恶婆婆,但她的立意却是让医生尽力去保子宫,而不是为了安全性直接拿掉子宫,让医生保子宫难道医生就不管保命了吗?
这一段还有很值得思考的就是奶爸是如何被架空的,这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特别多的,宝宝出生后老婆有有老妈、丈母娘抢着照顾,传统观念里都是“你一个年轻男人懂什么”,于是什么都不让他做,或者做什么都是错,抵得过三个女人?
很多时候做“丧偶”是大环境给的。
22年这一段就是年轻一代妈妈的写照了,月子中心、专业的保姆,确实让女性有了更多空间搞工作,多的是心灵的牵绊。
偶然打开,本来没有抱期待,但是剧情竟然真的不错,在当今社会美化生育的大背景下,好难得看见一部剧可以这么真实地展现女性在生育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切痛苦,这部剧让更多未婚的女孩儿知道自己怀孕之后可能会经历的心理难堪与生理不适,因此而去维护自己到底要不要孩子的选择权,而不是稀里糊涂地成为了生育的工具。
小女生阶段,没在过家家里面当过妈的姑娘,怕是不多。
但很好玩的是,童话自然结束于终成眷属那一趴,而过家家的时候天生你就有个娃了。
就算恋爱季节,人人荷尔蒙上头,超纲一点点,在想象中生了孩子,那也要么是充满圣母光芒的三春晖,要么就是三头六臂各种状况应对裕如的女超人,至不济也得是众星捧月一般,低个眉颔个首都有人在旁边小心接应,温柔招呼。
总之必然跳过所有的鸡毛蒜皮鸡飞狗跳,直接进入peace&love的阶段,画面大都镶着金边儿带着虚影儿blingbling的,犹如陈兰青开脑洞的时候自动闪出的各种夸张特效,小婴儿粉妆玉琢,醒来睡去都快乐香甜,端端就是你和当下心目中那个他一起完美生活的天使级注脚。
——而不是生活中间的真实烦恼引擎和加速器。
事实上大部分的母亲虽然各有起伏,却也都最终安然度过了这个阶段,甚至于因为各种新的挑战层出不穷,往往很快就淡忘了最初的那一阵痛,仿佛自己生来就在做母亲一样,据说这也是一种在心理上自我保护的方式,毕竟接下来还有十八年养育,一辈子操心。
所以以往的各类剧集里面,涉及到生孩子这事儿,必然都是剧情急转直下的一个功能性桥段,情节由此开枝散叶,奔向更广袤复杂的世界,女人要么就此脱胎换骨成为女神女超人大杀四方,或者越发妥协沉沦成为芳汀式的悲剧种子。
相比之下,《今生也是第一次》恰恰是把爆破点选在了这里,它集中火力呈现和探讨了在一个几乎是限定的时间段——月子里——「新手妈妈」经历身体和内心的巨变,而接受母亲身份的过程,故事整体上看,确实并不存在什么巨大的悬念——一开始,每个人都生了个娃,故事的结局,每个人无论是不是真能身心合一,也都真正进入了母亲的身份。
这就是《今生也是第一次》最有难度、不那么讨巧,但也最有价值的地方。
一个女人忽然拥有了一个压倒性的,永远无法放弃的角色——母亲,并且要用自己的肉身和精神一起去开始承担叠加在疼痛和焦虑之上的养育责任,你面临的必然是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快节奏地进入一种多元合一的身份,那么该发生的一切,都会理所当然地发生。
这是一个精巧的盒子游戏,时空边界都很清晰,要看的就是盒子里的每一个部件是不是妥贴到位。
换句话说,既然是一「生」封神,那《今生也是第一次》专注于讲述的就是渡劫飞升这个过程。
加上轻喜剧的表达方式和时空轮转的切换,让这部剧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近一年以来“日常流”电视剧的一个崭新分支,它结构轻巧又诚恳接地气,告诉你一个母亲是如何成为了一个母亲。
它所传递的是,一切都会发生,你要面对,但绝对不是无力招架,也不是真的孤立无援。
时空轮转中的三个妈妈,和三种不同的女性迭代模式关于「不一样的女性群像」,已经被反复提及过了,《今生也是第一次》中虽然也有女性守望相助的桥段,但三位妈妈却不是组团打怪。
《今生也是第一次》当然毫不回避新手妈妈面临的糟心处境,三位年代相隔,个性和身份迥异的妈妈,每个人都经历过想象和现实的落差,经历过慌乱和崩溃,各种抓马剧情货真价实地呈现了新手妈妈的种种难受尴尬和憋屈,当你是漏尿的女神,是溢奶的公主,是身上脸上沾着婴儿口水眼泪的小娇妻,是闪电雷鸣一样崩溃的三春晖,你要如何重新定位自己?
作为女性,那个让你安心又能轻易让你濒临躁狂边缘的亲妈,她的妈味儿,到底是怎么来的,而当你成为一个母亲的时候,要如何继续保有「自己」——实际上这不全然是一个撕裂的过程,反而是一次「整合」的进阶。
戴思瑾——有点传统但从不柔弱戴思瑾这个形象是三个妈妈里面唯一一个没有呈现内心「自我」和母亲身份形成细节冲突的一位,她理所当然地就内心归位,作为一个母亲去处理每一件和孩子有关的事情——她的崩溃和重启来自于生活本身面临崩盘,比起身份转换,剧集反倒给了她很多生存和未来选择上的大课题。
这和时间设定有关,90年代初的市场草莽年代,养育孩子往往只是女性面临的生活困境的组成部分,而解决生活困境是下海创业的契机和动因,最终故事的重点一定会落在创业本身的艰辛起伏上,孩子的出现实际上是增加了升级打怪的特色看点。
比起处理一个糟心男人带来的烂摊子,为了给孩子更加安定的成长环境而完成彻底的生活重组,娃日常呛奶湿疹的问题简直不值一提。
而戴思瑾在面临每一次选择时候的清醒和凌厉,都呈现出一种天生强悍——她的温柔来自于观念习惯,不是为母则刚,而是该刚就刚。
所以本质上戴思瑾的故事不是一个柔弱女子为娃变强的故事,而是一个强悍的女人如何藉由成为母亲,突破观念限制而彻底释放自我的故事,带孩子的细节都是围绕助推和塑造她突破现实处境,展现商业天赋的任务而展开——从剧情上看,这是全剧的时空起点,而路远方也正因为如此,才会面临她自己成为母亲的课题——作为独立创业的妈妈的女儿,她天生就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长成了一个目标导向,经济、情感和观念都完全独立的女人,但面对柔软婴儿和脆弱身体带来的一切“不得不”,又会发现,只强悍是不够的。
陈兰青——孩子的崛起时代,我生孩子,与我无关?
相比之下,陈兰青的家庭遭遇引发了最为充分的共情。
进入2000年代,新一代城市女性往往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开始反思自己童年经历过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4-2-1的家庭结构让孩子成为家庭的绝对重心,大量的育儿理论和育儿服务开始进入家庭,这个过程今天仍然在持续,夫妻双方的父母协作抚育第三代,仍然是当下婚姻中育儿模式的主流。
看起来更多人手的加入,让母亲在体力上可以获得一部分解脱,但另一方面,更多的照料者,让母亲也同时拥有了更多「评判者」,陷入了更加复杂的关系和自我冲突 。
这种状况最具有标识性的一句话就是:你只管生。
事实上,上一代父母讲「你只管生」的时候,心目中的育儿主要是一种「体力劳动」,但事实上谁带孩子,谁就拥有了育儿处置权,这其中的矛盾在于,处置权分散了,但育儿责任仍然只属于新手父母。
剧中通过陈兰青和程领先把这一点表达得非常清晰,相对于生育之前的「你只管生」,新手爸妈,尤其是新手妈妈,真正体会到的是「妈妈只有一个」,但却六神无主。
「只管生」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孩子才是生育问题的绝对中心,妈妈则需要让出c位,从小公主秒变工具人,一朝生育结束,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瞬间降临,拖着一具创伤和激素困扰的肉身喂养婴儿,对上承情,对下负责,才是新手妈妈必须面对的生活真相,就算住在月子会所,各种科学育儿的理念照样意味着不同的育儿观念和标准,这些也无形中增加了陈兰青们的心理困扰——处于新旧观念交替之间,哭声免疫和亲密育儿共存,科学养育和抓惊叫魂齐飞,游刃有余和指挥若定是不存在的,毫无心理准备的惶恐和濒临崩溃分分钟不期而至。
这也是所有在社交媒体上写小作文的妈妈们共同感同身受,把关联的话题推上热搜的原因。
相比之下,两位单亲妈妈尽管在人手上难免“孤立无援”,却恰恰在“如何照顾婴儿”这个问题上拥有毋庸置疑的全部决定权,一旦“我的孩子我做主”,忍耐和牺牲顿时就充满了主动性和力量感。
最终陈兰青实际上是通过对医生的找回和对婚姻的「找回」,勇敢地承担了责任,也重新找到了对于生活的发言权和主动性,为母则刚,对于陈兰青来说,实际上也不是性格突变,而是开始学会从只处理单一线索的生活,到开始多轨并行。
路远方——孤勇者如何变得层次丰富作为戴思瑾的女儿,路远方基本上没有不当大女主的可能。
从性别视角来说,大女主的特点在于,直接以女性身份参与「雄竞」,并且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因此,对于陈兰青来说,是要学习用「当爸爸的方式来当妈妈」,这在路远方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生孩子既不是日程表也不是成绩单,路远方在这一个月里的密集功课是:学会接受「做不到」,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去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拿出更符合实际的生活解决方案。
人类幼崽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法预测的生物,尤其是亲生的那种,惊喜和惊吓永远随机出现,他只是自顾自滴成长,或者欢喜具足或者哭哭啼啼,但就算由金牌月嫂加持,只要身为母亲,就再也无法彻底心无旁骛。
剧中匹配给路远方的朱莉是一个虎视眈眈,随时借机取而代之的后辈,但实际上,身为主流意义上的女强人,最难以处理的并不是这种随时都会发生的职场争斗,而是真的发现,幼崽缠身,分身乏术,我做不到。
并且这种做不到还将一直持续下去。
除此之外,路远方和前夫的关系也从相忘于江湖的过去式伴侣,变成了必将伴随终生的血缘关系,抢孩子动用的不过是斗争经验,养孩子才是最新挑战,感情里面最难的其实也不是割舍,而是为这种必须维系和牵绊的关系,找到一个合理的模式。
杀伐决断不管用的时候就只有全盘接受。
于是路远方必须开始变得柔软,学会妥协,学会明着认怂,学着尽一切努力把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变成帮助养育婴儿的系统资源,与此同时,项目自然还得继续争取,因为做了母亲意味着,你就再也没法当独行侠了。
所以朱莉才不是一个打击对象,而是争取的对象,当视角转变,关系也就随之而变,而女性共同的处境,也让她们实际上更加容易成为彼此支持和成就的伙伴,当朱莉的身份从「取而代之」的野心后辈变成了「杯水之恩」的同袍,当夏志雄从一个代表家族利益的父亲,变成了一个开发婴儿食品的创业者和合作伙伴,每个人都在新的关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非此即彼秒变抱团取暖。
抛开生育本身自带的各种特殊性来说,实际上这对于习惯了孤军作战的女强人来说,恰恰是一种迭代的方向——我们对于独立女性的理解都有意无意导向独自面对和解决一切的「孤立女性」,但无论是面临哪一种困境,真正有力量的解决方案,都不是做一个孤勇者,而是和更多人建立真诚的合作链接,用一种更具有建设性和成长性的方式去取得突破,说起来,「为人母」能够为路远方带来的人生洞见,大抵如此。
也很高兴终于有一部剧,写出了这种正向成长的力量。
最后想说的是,女性在这个世界上面临的问题里面,生育其实是最亘古不变的一个。
生育给女性带来的问题和成长,其实也是一个长期缺乏深入讨论,但又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由此,《今生也是第一次》的意义是,打开了「母亲之所以成为母亲」这样一个命题,也必将随着整个社会面临的人口增长难题,而不断被讨论和延伸,毕竟故事总有结束,但新生命总会源源不断地到来。
在生了孩子之后,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自己事业,仿佛就跟被迫按下了暂停键一样,从此我的生活就要围绕孩子来转悠。
孩子出生几个月,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导致工作时非常没有状态。
稍微长大些上了幼儿园,每天也依旧不让人太省心,工作上也依旧受着影响。
曾经几度都得想着要不干脆辞职,回家专心带孩子算了,但是都被自己劝下来了,现在熬过来,也很庆幸自己还好坚持下来了。
追剧的时候,就有种在照镜子感觉,感慨也有很多,就忍不住想开麦来聊聊。
戴思瑾,被渣男老公坑骗,一个人不畏惧周围人的目光,一边带着孩子,一边捯饬起服装生意,孩子需要喂奶,就找地方喂完,回来继续打点生意;渣男老公找回来,她也不带怕的,一顿逻辑在线,口才满分的cpu输出,直接让老公变手下,乖乖挨训。
我相信只要路明磊不继续作妖,戴思瑾的服装生意肯定可以做大做强的。
陈兰青,因为年龄跟我相仿,所有特别有感触,我跟我老公也是没准备好,就怀上了孩子,然后感觉稀里糊涂地生了,差别就我没有产后抑郁,而陈兰青患上了。
但好在她有个很爱她的老公程领先,是他告诉她可以试着用“好爸爸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外加家人陪伴,让她一点点地好了起来,在月子中心也不忘用自己的专业来调节产妇和中心的矛盾,还鼓励老公重新回去工作,陈兰青就像小太阳,散发着温暖。
路远方更不用说了,孩子她有,地位她稳。
同样是作为女性来说,我是真的很佩服她的,单亲,还有勇气一个人把孩子生下来,并能很好的兼顾上事业,她真的很强大,可能偶尔发生漏尿会觉得尴尬,但她身边有反应速度贼快的朱莉,也为她披上“铠甲”的孩子,“我以为我有了软肋,其实我披上了铠甲”,这简直就是女王发言啊,没有男人怎么了,我一人能搞好事业和照顾好孩子。
总的来说,我其实很高兴在这部剧中没有看到一个主人公因为生了孩子,而放弃掉自己事业,孩子不是女性事业的暂停键,希望每个妈妈都有选择的自由
尬得抠脚
啥玩意儿
有一种对why women kill非常拙劣的模仿的感觉……
天真是自然 多愁善感是寻找自然
很喜欢路远方这种为自己而活的性格,而且头脑清醒,不管是生育、事业还是爱情,永远都在做自己认为对的选择
番外蛮搞笑的
srds,也没必要对戴思瑾敌意那么大吧,毕竟也是真的爱过怎么可能说放下就放下,她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真的已经做得很好了
阵痛要生了,羊水都破了,死活要去捉奸,我的天,脑袋被门挤了吗
还可以,没有男性视角的假大空女性,也没有为了迎合女性观众就丑化男性,真实地展现生育议题,有为了婚姻处理问题也有为了自己或者为了孩子放弃婚姻。三个时代各有社会背景,也有自我思想。去父留子很可以,和爱人相互谅解挺过产后抑郁可以,和孩子父亲合作但不相爱也可以,女性有权利做出任何决定。给孩子的教育也是舒适的,整体都不错。
还不错。现在好像还是对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更能看得进去了一点。
路明磊就是戴思瑾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现在我们戴总也踹走了这个障碍,来日之路一定光明璀璨。
王子文封神,唐义琴也可圈可点
半颗星弃了
人生永远有选择的权利,喜欢戴思瑾这个角色很有魅力,谁都迷惑过,但该决断的时候也不含糊
真的好像生孩子机器啊 顺产侧切 剖腹产 喂奶挤奶 真可怕啊 漏尿漏奶 产后抑郁 我的天 如果再遇见个不靠谱的婆婆和老公 完犊子了 千万别生 真吓人啊 真吓人啊 生完就变成鱼肉了 感觉只能任人宰割😖 2.26看完了 有些煽情教育人的戏码真的太尬了 尤其是陈兰青 后期总是让人出戏😌
给喜欢创造历史写出女医明妃传,洗白明堡宗抹黑朱祁钰的丫鬟编剧的剧点一星
整体能感觉结构和节奏上花了功夫,立意上有追求,三个时空的串联设定也不牵强,但每个故事里的向好走势都有些生硬,有做到一定的真实呈现,但总感觉比例不那么对。快进看完的,没生过,此评价望海涵。
听推荐点开,很认真的看完,演技全在线,价值观不偏不倚不激进不谄媚。我认为是很好的啦,准备评论结果差点没找到,没想到这么低的评论量。并没觉得是在催生,而是引发你认真思考这个世界的美好与意义。
最让新手妈妈最难受的不是不被理解,而且不被理解的同时还会有的责备和埋怨,剧里好多句都是我的心里话
可能没生过孩子,没太大感触吧。后面感觉很无聊。幸好戴思瑾没和路明磊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