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电影是由不同题材或技巧形成的不同的影片形态。
比如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种类有:音乐歌舞片、喜剧片、西部片、悬念片、恐怖片等。
类型片的基本特征:1,以叙事为主导的规范化审美形式;2,是大制片厂标准化生产的产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其目的和原则;3,视听语言霸权同时带有强化政治文化的含义。
官话是我度娘来的,所谓类型片其实就是好莱坞人几十年玩儿出来的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然后到我们这师了一下这帮夷们的长技。
可惜,中国电影发展至今,追逐成为大师者云,肯踏实辛苦呆在基层者少。
如今前者们大多被毒舌的评论们黑出了翔,后者也没见几个合格的深藏功与名中国的电影圈儿,一直是个很无趣的传说,直到有了他从原先的【虎烈拉】更名到如今的【厨子戏子痞子】管虎与类型片导演这个称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基本上这是个喜讯影片前三十分钟的高频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一大考验,后面节奏逐渐趋于平顺,包袱抖的有点儿早但是干货不少,插花儿的甘草人物有点多不过节奏不拖,至于那些个奔着CULT片去的观众们,我恶意剧透一下最后会给你唱一曲长亭外古道边。
三位影帝的装疯卖傻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意,甭管拿金马的还是拿金鸡百花的,哥儿几个都是持证上岗的,分分钟就能人格分裂一下。
导演媳妇往死里扮丑也不如一脸听风者似的单臂举哑铃,日本子姑娘演什么都跟海角七号里一模一样,总想穿越一句“去你妈的台北”,戏眼儿都在头牌儿身上,那段儿艳舞跳的,难怪后来鬼子们集体自裁都不用介错人,简直让人想随他们去了不久前听说总菊又下发了一纸有关于抗日神剧的补丁,眼瞅着他管叔儿这边的新片,当不当正不正的却又似一部往菊脸上糊过去的大逼斗,是巧合么?
这也太特么巧了【厨戏痞】大概是目前最适宜出现在矫枉过正时期的一帖好药。
虽说舍不得血浆套不着狼心的观众,但也没搞出一刀毙命800个鬼子的玄幻伎俩,可见做剧本的还算有良心。
更何况翻一翻影史,哪国影人也没少YY本国基础战斗力值,别跟我聊你没看过变形金刚,铁血真汉子爆炸绝对不回头可不是我们发明的。
如果连开动脑筋幻想一下的权力也没有,这个行业可以行将就木了,同比于不让宅男们撸,真真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菊花儿瞅着一个BUG就打个补丁,这事儿比横店一天死上万个鬼子更加不科学。
条条框框的BUG好补,行业体制内的病恹恹姿态却非一两天能去的了,好在管叔儿开春这么躁了一回,让人感觉玩儿电影,其实还应该是件特别有意思特别HIGHT的事儿别动不动就拎起自己跟昆丁比,我们永不可能成为被解放的姜戈,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自我意淫才是正经,丫到北京也照样买盗版盘。
第一次剧情翻回去导演交代完四人的合伙设局以及地下党身份结束后,插了莫名其妙的这一幕,看完全片倒回去再想想。
噢,原来是导演骂观众呢。
马德导演你差不多一点,你倒是留点线索让我猜啊,不留线索也就罢了,你自己交代完剧情设定还骂观众是笨蛋,真的有点过分了。
前头给王迅一干人等那么多戏份,结果一点剧情推动作用都没有,就都变成焦尸了。
最后演员自白纯粹胡说八道,以前人用生命完成自己的理想是时代所迫,是不得已的牺牲和奉献,怎么就成完美的时尚了。
剧情翻转交代的太硬,一个套路翻来覆去的用,不如憋到最后来点惊喜。
搜了一圈,有关角色原型什么资料都没搜着,这些个原型名字不会是编剧点兵点将从校友录里选的吧。
如真像导演所说没有原型只是为了纪念过去的学子,何必画蛇添足在影片最后加这么一段,又配上P的老照片,弄的跟真的一样,把观众当傻子骗。
毫不见诚意,只有欺骗和套路。
前一半非常欢乐,导演嗨皮演员也嗨皮,乱闹一气,尤其是折磨日本人那段很爆笑!
比起来后一半略显杂乱,很多伏笔没交代,有点虎头蛇尾。
田中千惠的倒戈也很突兀-我的意思是,小日本子好不容易派个人来交涉这么重大的事情,就正好是他们同学?
这个设定对我来说有点转的生硬,个人看法而已。
总体瑕不掩瑜,至少看的挺开心有笑出声两分。
渤渤的艳舞太赞加一分(难怪火华社长对他爱不释手)配乐加一分。
点映时见到火华社长真人真的很帅啊赞叹渤渤穿个白毛衣,站他旁边俩人一对活宝!
==================================我确实有看到电影全部结束,字幕出完,屏幕变黑才走。
厨戏痞,这是我看的第一部试映片。
总言而之,这是一部冲着观众,带着导演诚意和演员实力的搞笑谍战主旋律电影。
看之前,我只知道:这部戏有黄渤,火华哥,张涵予。
这是一部搞笑片。
故事整个有三条线。
厨子戏子痞子一条,巡查员一条,日军一条。
叙事风格,半遮半掩型,但同时为了广大市场,配上时间提醒的字幕,看这故事完全没有必要来豆瓣刷智商。
所以,故事不难懂,就不严重剧透了。
PS:这叙事果真是导演的风格,看了他三部片,全是不按常规的叙事。
这次这个最正常了。
开始镜头就像加了个放大镜,人物刚出场那个脸,扭曲地我都认不出来火华哥了!
那名被极度摧残的女性,管虎他老婆梁静,导演老婆不好当,这次她比《杀生》更丑!
每个人的表演都带着疯癫劲,果然是部搞笑片。
大概30分钟左右,来了第一个大反转揭秘。
原来,这是一部谍战片。
《逃离德黑兰》是用拍电影逃离,这片,就用角色扮演来碟中谍。
中间又穿插了几段剧情解密与反转。
结尾,坏人不得好死,我军胜利,欧耶,原来,这还是部主旋律电影。
我党V5。
片中亮点:黄渤艳舞,红孩儿(被劫持的一日军)的高空杂耍,火华哥变态的声音,美到不行的田中千绘。
试映会结束后,管虎和梁静过来了。
一老爷爷问了个问题: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管虎回答:基本杜撰,但故事有向老知识分子致敬的意味。
一学生问道:为啥电影出现了那么多元素,四主演却没来个打麻将。
管虎回答:。。。。。。
一女问:会有续集吗?
管虎回答:看市场反映咯,张涵予和田中千绘,很到故事都没讲滴。
我问:黄渤那段舞是剧本本来就有的,还是临时加进去的?
管虎回答:本来就有的(我觉得是为黄渤故意设计的),具体的就由黄渤自己设计了。
梁静回答:他本来就是跳艳舞的呀(全场大笑)本来电影名叫虎烈拉,但是为了市场,变成了厨戏痞。
试映会结束时,管虎双手合十,期待好票房。
祝管虎成功。
有看到那些电影还没出来就开始打一星的矫情的小文青了,实在看不下去了。
写影评其实是件利人利己的好事,自己写了可以梳理一下观影感受,别人看了不明白的也可以相互讨论。
悬疑片写个情节分析,文艺片写个生活感悟,娱乐片写点喜爱的明星等等。
但就是有那么些小装逼文青,喜欢搞得高贵冷艳,片子还没看过就开始矫情,真让人受不鸟。
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类人的常用装逼手法,以供参考,喜欢往这类人上靠的装逼潜力股,也可以当做教材。
既然是为了装逼,那就记住你的看电影宗旨就是——挑剔,挑剔,还他妈的是挑剔。
专业术语装逼的影评一般专业术语用的很多,比如说到剪辑 蒙太奇 ,必须提到前苏联的爱森斯坦,塔尔科夫斯基 ,巴赞的形式主义和格里菲斯的古典剪辑, 并且抄几句他们几位爷的观点 ,反正就是给人一种你是在北影深藏了50年的扫地神僧的感觉。
张冠李戴了也没事,或者干脆瞎掰一句,最后破折号,加个名字。
没人会为了一句破名言而去查一查到底是不是那人说的,他们只会觉得,哇你这都知道,真博学!
就是像这样。
————九筒布鲁斯对专业术语做解释时引用经典影片,随便拉出一个就是30,40年代的电影,不能是好莱坞拍的商业片,更不能是香港的,俗!
比如要说剪辑,绝不能把《谍影重重3》拿出来对比,得是《救生艇》《后窗》什么的。
语言文字必须中英文夹杂,除了必要的人名地名用影片中的原文外,必须时不时拉出几句影片中的英文对白,抄原文,或者原文稍微改一下,补上一句:“那死黑鬼声音太含糊了,都没怎么听清。
”注意抄写对白的时候要口语化,sort of得写成sorta,because写成'cause最新的米国流行语百度上搜一下,用来抒发感情时用,装逼也是要先备备课的。
最好整几句法语西班牙语, 不会没事儿,搜狗输入法随便打几句,没人会去查,真碰上高手了算你命不好经历随便开口必须是:我在美国时,高端一点的开头就是“阿姆斯特丹的风有点冷,吹得我看电影时心里的寂寞弥漫到冷风中了。。
”口音记住,装逼文青对口音有着如同狗的嗅觉一样灵敏的感知,基本上没什么是他听不出来的。
经典格式:“布拉德皮特那南方口音真他妈的受不了了。。
那北密西西比口音真他妈的难懂,我看的版本是没英文字幕的,好几句没听出来。。
”随时都给人一种 米国每一条下水道都摸的清清楚楚了的感觉,随便拉出一老鼠你都能分出布鲁克林口音还是皇后区口音。
版本装逼影评一般会喜欢扯一下版本问题,名著改编的话,忠于原著的就得批导演太死板,导演自我发挥的就得批他对原著作者不尊重。
如果是翻拍的,那就是越老的版本越好,这是永远不变的定理,哪怕是五六十年代的片子埋在电影学院资料室里堆了一层灰的,也得毫不犹豫的夸它好。
简单的说一下常规的版本装逼常规套路:“唉,这个版本真受不了,简直就是玷污原著,还是法国xxx那个拍的比较好,我看的德语原著也不错!
”态度装逼青年的最大特色就是有态度!
除了一星就是五星,总而言之,态度鲜明。
不能含糊其辞,折中打分。
国产片绝对不看,态度得坚决,但分儿要打,片子还没上映,先打个一星。
“一看这阵容就知道又是烂片!
半星!
”再头朝45度角叹口气,“唉,国产片什么时候雄起啊。。
”然后抓了把按斤称的薯条爬床上,关上灯一个人看黄教主的片子,咯咯傻笑。
打星的原则就是,看不懂的片子就是好片子。
装B就得是这样,打开《少年派》看了十分钟看不懂,直接打上5星,赞一个,把前十篇好评都给点个赞,然后用油不拉几的手拿出盗版的《泰囧》DVD塞进他那背着XP系统挣扎运行的电脑重新看了遍,笑得鼻子眉毛拧巴成一团了。
看完骂几句:俗!
真他妈的俗!
今天去看了《厨子戏子痞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评。
现在继续在写在拍伟光正、开挂屠鬼子戏的人,是在荼毒下一代无疑。
看电影的时候,前面20分钟,有点西部片的feel,还挺期待这些人能玩出怎样巧妙的花招,直到地下党的身份摆上台面。
其实这些,我们这种成年人,看多了就算了,一笑置之而已,最让我无言的是坐我后座的家长带了一个目测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孩子来看,小孩儿还看得挺嗨。
看到枪眼割肚片段的时候,我还跟满娘说,这样的戏小孩真的能看么。
虽然在切腹自尽那块的时候,管虎是有点给日本人正名的意思,但是这就像,我杀了你再跟你说对不起一样,狗屁!
其实我挺想转过去问那个小孩,你恨日本人么,如果你恨,你了解日本什么呢?
好多自杀的人,都是停留在过去走不出来的人,继续进行这样的仇恨教育,中国,也就跟朝鲜差不多的水平吧。
一个民族的人,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小孩子去仇恨另外一个民族,当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是屎么!
当全球化进程是屎么!!
突然觉得这一切其实挺可笑的,跟民族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
我觉得,中国人没必要跟着西方人的价值观走,能先把自己老祖宗的道德修为捡起来就不错了。
管虎这一溜手,我大概八年不敢看他的片子了吧。
我在豆瓣很少给电影打一星.但是看完这个电影后,发现我看过的斗牛,杀生和厨子戏子痞子 无一例外的被我打上1星标上了烂片的标签.而这3部全是管虎导演的.有人说"斗牛拍的很好,但是一部没有一部好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斗牛也是部烂片.他的电影就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我看管虎的电影是看过所有电影中唯一觉得浪费时间的,片子里装神弄鬼,东拼西凑,连一个完整的故事都讲不完.最基本的逻辑性都没办法保证.影片里的剧情桥段槽点无数.搞了一大堆扯不上关系的剧情来凑时间.看电影的过程就是智商被反复的侮辱的过程.每部片子里都有一个让人觉得无比尴尬的角色存在.比如杀生里貌似掌控一切的苏有朋,我看到最后也没看明白他折腾黄渤半天怎么就让黄渤自己走了.还有厨子戏子痞子里的黄渤,一切胸有成竹的样子.一个漏洞无数的计划,我还以为他一切尽在掌握呢.剧情弱到爆,傻逼到爆.我真想把飓风营救的链接发给导演,好好学学人家怎么逼供的!用得着这么客气么?用得着把自己装成傻逼扮成猴给犯人看么?导演的特点爱玩一群人设计一个人,爱玩小聪明,爱在背后玩阴的,这种剧情设计.从开始就是这条路线,所以看完这部片子我很自然去看了一下,是不是这几个烂片都是一个导演?果然如我所料.所有的这些设计给观众无数的期待,期待一个很牛逼的圈套,一个精彩的计谋,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但是最后你会发现这些东西屁用都没有!完全就是凑时间用的.就好比,一个神秘的人对着一盘菜念咒语,做了无数手势对着这盘菜发功了半天.又点了一圈蜡烛在周围,让人觉得很牛逼的样子,都期待这个人会做什么,这盘菜会怎么样.最后却是这人忙活了半天拿根筷子开始吃就戛然而止了.就结局了.管虎就是玩这套的.最最最让我惊奇的是居然很多人吃这套,觉得很精彩,更有人说这是导演的隐喻,暗示能联想到一堆,但具体他也说不清,这种人我只想说:去你妈勒个逼!我没看过隐喻的电影?!什么叫隐喻我不知道?!这种导演拍的烂片在豆瓣的评分居然都在7分左右.如果不是大量的水军,就是豆瓣混入了大量民工.说到底是导演能力不行又想着装逼,想玩的东西太多,但是自己没本事驾驭不了,全都搞砸了.---2020.06.22 补充---一直想看冯小刚演戏,《老炮儿》的导演又是管虎,所以看《老炮儿》我心里挣扎了很长时间,做好被恶心的心里建设。
- 给六爷的人物设定又是一个又怂又装逼的定位,这很管虎。
六爷嘴里的规矩其实就是等于“我要我觉得。
”,人设牛逼的不行,呼风唤雨,结果打架没人来靠骗自己生病,也不止是怂的问题了,朋友间玩这种小聪明分分钟友尽,你能叫来的都不用骗。
- 从约架,摇人,冰面松动,到最后举刀冲刺!
前戏做足后,屁用没有的剧情凑了一堆时间,观众准备看高潮的时候,咔!
电影结束。
这也很管虎。
- 看见鸵鸟路上跑,六爷莫名其妙的笑。
又隐喻了是不是?
这个蒙太奇一点都不合适。
和结尾吴亦凡莫名其妙的哭一个道理,一个没那么容易感动的人设被轻轻松松的就感动到流泪,非常尴尬。
但是这又很管虎。
证明了《老炮儿》这电影是管虎亲自拍的。
烂!
自打在电影院看过几个烂片,我进场就很谨慎,今天还是被厨戏痞吓了一跳。
一开头那段关乎导演风格的过场戏我一个俗人就不便评论了。
从主角到齐开始:刘烨你那南腔北调的到底是什么口音,张涵予你端在哪儿事儿事儿的,京片子台词拖着长音是不是觉得特有京剧舞台效果,后面解释了你们故意演戏怎么夸张怎么来,可见你们又是走的“徒手撕鬼子”那套。
那三个稽查队的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那个忽红忽蓝的鬼子又起了什么作用?
以及他一开始变疯到底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的?
还有戏子那个国际红颜,你帮助他们拖延时间已经是在背叛你的族人了好吗?
我党有那么多钱给你们当置装费一会cos厨戏痞,一会cos炼金术师,一会又cosf4么?
还有,老板娘死了,厨子特特的把个睁眼尸体摆到太君脚底下心平气和的去和杀妻仇人扯皮,等着太君信号发完再来特特的把尸体搬走太君你就不怀疑么?
还有,黄渤之外的f3们,实验结果还没出,你们就特意换上打歌服去告诉太君“其实我们骗你了真是不好意思以及谢谢你”有必要这么实诚吗?
至于后来红英妹子根据场合不同在那么紧急的情况下都特意多次切换村姑装和打歌服的事儿我就不多说了。
还有,黄渤那段花旦戏,明显是逗哏来的。
包围料理店时鬼子排成的战术队形我也很是疑惑。
挡门用鱼缸,一枪崩碎不就完全没有用了吗?
戏子最后用来对拼的重机是从刚大木上拆来的么?
红英妹子钻了锅底又特意回来摔虎烈拉是当你们的任务是玩儿呢?
研究疫苗的实验室条件,直接研究分子式,差不多也可以用什么的科学领域的吐槽我一介凡人不明觉厉。
此外还有很多记不清了,总之我认为对于主演,尤其是刘烨,张涵予,黄渤,这是一部耻度很高的片子,是那种几年之后你就会希望你有生之年没有和它有任何关联的东西,这片子的水平也就相当于当年疯狂的石头大热之后跟风出的疯狂的饭局,疯狂的萝卜那类的东西,逻辑性上孰优孰劣还不一定,套用里面一句台词,是人就有极限,饶了我们吧!
求不要再继续走这种“猪化对手”路线了,不要再给先烈们抹黑了,731什么的真不是这么用来招笑的。
最后,向真正的研发各式样疫苗让人类免于疾病痛苦的医疗界人士致敬。
开篇很精彩,在国产片中很少看到,一开始三个疯子折磨日本人让人看得很是过瘾,可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主旋律,这还真是巨大的转折点,不过想想也是,如果真以三个神经病一样的人物为主角,估计送审有很大的难度,可也就因为这,一部本来很出色的电影,沦为了一部只能说还可以的喜剧片。。。
很多剧情经不起推敲,不要说因为这是胡闹片的原因,因为电影中大量的主旋律因素已经表明这并不是一部胡闹电影,看影片很多人将此片和《风声》相比较,可《风声》一片成功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并没有时刻宣扬主旋律,而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用一下,本片失败之处就在于太早太多的进入了主旋律时间,也难怪很多观众会有反感,虽然电影本身还不错,可又有多少人能时刻保持客观呢?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心潮久久不能平静,这不是一部普普通通的抗日题材电影,而是一部开创中国历史先河的超能力大片,导演的野心十分不小。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那个抗日奇侠辈出的年代,因为日本鬼子很怕被中国人像包菜一样用手撕开,或者被女侠提起裤子一蹦三尺拿机枪扫射而灭团,所以发明了生化武器。
那时候中国没有霾没有毒奶粉,所以中国人免疫力都很低下,于是北平成了一座鬼城,饿殍遍野。
但日本人低估了中国人随地吐痰的能力,所以日本兵也染上了这种病毒,造成战斗力下降。
于是调了731专家奉命从东北赶来救治。
因为特殊时期日本人开始大力提倡节俭,所以731专家只坐了一辆马车来。
没有派重兵守护。
在路上,他们碰到了拉斐尔*黄渤抢劫,二人被抓,马车撞进了一家日本料理饭店。
这不是一家普通的店,店里有达芬奇*涵予,爱因斯坦*烨,和米开朗琪罗*静。
这几人开始为了日本专家带的“解药”大打出手。
在看这段的时候,我默默给片子打了10分。
但很显然,导演没有争夺奥斯卡的野心,他有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百花金鸡最佳主旋律奖。
于是我们很快就知道了这四位原来是一伙的,是抗日神奇四侠。
既然是神奇四侠当然有点超能力,于是他们分分钟就用“超能力GPS学”知晓了日本专家的动向,所以才设置了一系列机关将日本专家瓮中捉鳖。
这期间他们熟练地演示了他们在机械制造学、马车驾驶学、京剧学和表演学的深深造诣。
他们的“超能力情报学”和“超能力心理学”让他们知晓,对付这个日本高材生专家不能用寻常审讯手段,所以决定演一出戏给专家看,让专家上当从而得到解药配方。
因为爱因斯坦*烨吃过机器猫的翻译魔芋,通晓世界上的一切语言,所以让他和她老婆静唱红脸,扮演卖国贼套情报。
而达芬奇*涵予和拉斐尔*渤唱黑脸。
这期间他们又展示了在机关制造、语言学、新东方厨师学、满清酷刑学、摄影学、密码学、医学方面的深深造诣。
但是日本鬼子和观众一样智商太低,被这花里胡哨的表演搞晕了,没有上当。
所以神奇四侠决定孤注一掷、把专家当人质将日本兵引过来,因为疫情越来越重,这专家一定会把解药配方说出去。
日本人包围了客栈,决定用莫斯密码传递情报。
因为姜文在让子弹飞里敲了个鼓所以管虎也搬来一个鼓。
然后这情报就被装死的米开朗琪罗*静截获了。
神奇四侠当然通晓解密,什么风声啥的都弱爆了。
过了一会密码就被解开了,这时候大家也知道了拉斐尔*渤原来身兼细菌专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多项头衔,分分钟就制造出了疫苗。
但是大家发现这个疫苗对变异的病毒没效果。
日本人也发现疫苗没效。
绝望的日本人开始对饭店进行了攻击,神奇大侠张涵予跟日本鬼子玩了一会抢滩登陆加强版,神奇二侠刘烨跟鬼子玩了一会忍者龙剑传。
这时候为了不让片子太过于天马行空,导演让神奇三侠黄渤象征性地中了一枪。
而神奇四侠静把日本专家带的病毒液洒向了鬼子中,击退了鬼子。
大家开始呼吸着饱含病毒的霾等死,陷入了深深滴绝望的同时,也不忘展示深刻的外科学造诣。
这时候日本专家人之将死,其言也装逼。
开始用德语跟大家进行学术交流。
但这一切都难不倒吃过机器猫翻译果冻的神奇二侠刘烨。
原来,治疗这个变异病毒还得靠食疗!
神奇三侠黄渤在垂危中写下了解药的分子式。
原来就是饭店里的河豚毒!
就当我以为黄渤要将河豚肝放进离心机里分离成分的时候,丫竟然把生吞了,一点也不学术!
但考虑到导演说把疫苗放在风里就能制止瘟疫的思路,我决定还是相信神奇四侠的医学造诣。
果然大家活下来了!
通过地道逃走了!
这又是神奇四侠通晓土木工程的的深深见证。
日本专家临死还在感叹,原来你们中国也有聪明人。
神奇大侠说:其实我们四个在中国人里算笨的。
这意思是说普通中国人都是智障么?
片尾讲述了历史上神奇四侠的真实身份,最后到死他们仍没得到诺贝尔奖。
这是诺贝尔史上的污点。
转帖请注明是来自豆瓣,谢谢
还行吧
装疯卖傻得有点过了。
看一次黄渤就更觉得他帅爆了一点
制作精良的手撕鬼子电影,剧情随时开挂根本不讲理,癫狂与严肃好似精神分裂。若说有什么稍强于闹剧《黄金大劫案》的话,就在于其中那么一丝丝真诚与情怀。刘烨叶问上身,黄渤柯南附体,张涵予还是谷子地,梁静……在凤姐和江姐中自在游走。冲着那点少年意气和燕京大学的匾,加一星到四星。
片子的前三時十分鐘我是想給四星的,但爛俗的反轉又讓它從黑色幽默變成紅色主旋律。什麼都想沾邊,導致什麼都不倫不類。黃渤的甩臀舞值得一看
烂片多的是,轮不到这部,别看个国产片就喊烂
黄渤跳的舞骚气冲天,加一星。
比可怕的<匹夫>还要好一点啊
比起手撕鬼子来真是毫不逊色。
其实和《杀生》一样,管虎在叙事上仍然捋不出头绪,不停玩些几小时前的插叙,显然是最笨的办法。能看出这是一部玩心很重的片子,却又由于能力有限,只能装疯卖傻扮小丑。起先看个花哨热闹,看久了怪无聊的。故事漏洞一堆,反正就算对付完了。刘烨为什么不用自己的东北话,表现很差,太影响微博形象了
平民百姓的抗日情怀
抗日开挂片。
什么玩意儿...
看看黄渤就够了!
“别急,我们还有下辈子…”看前面装疯卖傻以为又是一部《刀剑笑》《杀生》那样风格化的片子,没想结尾引向有情有义的革命热血,一下子就变得温情起来,片尾曲《送别》直接把观众锁死在座位上久久不肯离去…
四个人的表演很有张力,特别是三大影帝…剧情设计跌宕起伏,在轻松幽默的同时却将感人至深的民族大义娓娓道来,片尾的民国情怀让人感动!值得推荐!
黄渤跳舞的那段太尼玛贱了,最搞笑的一段。我以为单纯的就是厨子戏子痞子三人,没想到还都有暗藏身份,挺不错的。不过时代背景设定,不是我喜欢的。
1) 欢迎报考地处燕大旧址的汴京大学——堪称培养爱国人才的蓝翔技校;2) 大学期间欢迎加入爱心社的手语组。。3) 关键时刻还得靠校友。。三星多点儿,为招生宣传加满四颗星好了,hinhin~
想出彩 无奈太想出彩 用力过猛 本是部很好的黑色幽默
难道是我的笑点太高了么?坐在电影院里看了半天,没笑一下,就觉得这个导演拍得什么啊,就他M的又是一部抗战神剧,日本人一死一大堆,我们那四个英雄怎么炸都死不了。无聊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