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神奇,也很幸运,能遇到小小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一直是文学经典读物,其实本该在很早之前就读过,可惜我拖延又逃避的个性硬生生是把这件事给拖到了去年,还是因为一些原因没看完,直到前几天看到喜欢的up推了绿山墙的安妮影视化的作品《小小安妮》,想起阅读时和安妮心心相印的时光,还没等看完安利视频就迫不及待打开了电视剧开始看,就好像是收到了上天的指引般。
毫不夸张地说,上一次遇到这么喜欢的作品,还是在小学五年级,看到《窗边的小豆豆》的时候,而且这两部作品还颇有相似之处,都讲了教育和成长的课题,而且都让我在看的时候心暖暖,不自觉地露出微笑。
说实话,光是让我看安妮在绿山墙慢慢成长就足够津津有味了,更何况这部剧还有那么多鲜活又可爱的群像,那么多我喜欢的课题。
第一集,从安妮一开始来到绿山墙的时候,我就和她一样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绿山墙,毕竟导演实在把爱德华王子岛拍得太太太美了!
更何况还有安妮这个超会表达的小仙女的加成。
当然,我也和马修一样实在是不得不被小安妮的口才和想象力所征服。
并且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小时候的我,一样富有想象力和活力,并不禁惋惜如今这项能力的凋零,然后随着安妮一起,想要把这项能力重新拾起。
不过想象力虽然是安妮最富有个人特色的能力,却并不是我最佩服她的地方,我最佩服她的是她能把自己的想象力运用于实现自己对当下境遇的重塑再造,快速从一件极其悲伤/困难的事件中脱离并找到当下境遇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叠加乐观和勇敢的双重buff,在面对一系列事件时都能做出一系列出色的举动。
当然,在爱德华王子岛,光靠她自己一个人是不太可能完成这些的,所以她另一个让我佩服的能力就是极其强大的人格魅力,几乎每个深入了解她的人都会喜欢上她,即便她有着那么多显而易见的缺点,即使喜欢她需要承受其他人的偏见。
因为那个时代大家对她外貌的接受度不高,所以这一点尤其明显。
至于她具体的人格魅力,从平等包容到睿智勇敢,我想看过之后就会再清楚不过。
接下来想谈谈戴安娜,说实话,我一开始会觉得戴安娜的家庭实在太高贵了,以至于我下意识觉得她不会和安妮真的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但事实是她也和安妮一样拥有着探索一切的好奇心以及反抗争取的勇气,她们俩就是只要在一起就能拥有巨大力量的最佳拍档。
当然,安妮的最佳拍档也少不了科尔,我实在太磕这两条友情线了,谁会比她们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呢!
还有不得不提的马修和马瑞拉,我史上最爱的姐弟俩,他们真的超爱安妮的啊呜呜呜呜,不敢想象如果安妮没有碰到他们,她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马修是个很标准的农夫,看起来呆呆的,但是又有着很包容的心态,不管安妮做出什么举动,马修都会尽可能地理解她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她,觉得自己的安妮值得世界上一切最好的东西。
马瑞拉有着一颗非常坚韧的心,因为童年的遭遇不得不在小时候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是安妮的到来让她重新意识到爱的力量,从一开始的固执到包容,她给予了安妮家的安全感以及背后明确的支持。
剧里还有太多太多我喜欢的角色,包括男主吉尔伯特,绅士包容独立,虽然他后期对感情暧昧不清;帮工杰瑞,善良勇敢单纯;女教师斯泰西,拥有一张和安妮一样能说会道的嘴和善于观察的眼睛,还有独立开放的眼光和出色的动手能力,也是我的ideal;巴瑞太太,优雅慈祥,是鼓励孩子们的出色代表,默默提供了大量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支持,没有她也不会有孩子们的一系列成功,还有好多好多好多角色。
不管怎么说,我真的太爱这部作品了,非常可惜它只有三部,怀着私心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看看它over
先感谢三季以来没换演员,这太让人舒服了!
我是喜欢这部剧的。
先说说我的不满>_<结局略显潦草仓促,想表达的内容很多但是没有表达完全,差点篇幅。
还有就是女主在莽撞尖锐的性格和大吼大叫发脾气的坏习惯没有看到改观,每次看她发脾气我的心就揪着,觉得会伤害到身边的人,虽然青春期的男生女生这种情况会发生的,但是第三季了,她该成长了,还是会不听别人的意见,颇有一副道德绑架的架势,虽然安妮是正义的,但是呢这也应该书她成长的一部分,至少在我看到的情节里没有看到安妮性格的成长。
或许有人说这是原生成长的创伤使她比较尖锐,但是到第三部,亲情友情环绕着她,应该会愈合一点点,最起码有一点考虑旁人的感受与立场叭,但是还没有看到,一如既往地喊叫和发脾气。
安妮的世界是美好的,是童话般的世界,她在我心中是一部不可超越的对生活重新充满爱的故事,美丽的自然景色,温暖的邻里故事,表达自由与未来的思想,人们的善良与缺点,绿山墙的人们栩栩如生,闪闪发亮,让人移不开眼。
再回到现实的时候,心中会充满力量和憧憬,对未来充满干劲和希望,好像一切都阳光明媚,都美好而值得祝福,都会越来越好,这是治愈的,是美好的。
虽然剧中颇有一些批判的情节走向,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个童话,童话里的坏人都会改变或者被打败,而现世却不会。
或许在真正的现实里永永远远达不到那样温情的邻里时光,不能够像剧中基尔伯特那样地对待异族,最后关于文中没来得及解决的种族问题,这部剧里的种族歧视让我无比敬佩我们先辈提出的求同存异的伟大思想,世界上永远都有着不一样的声音,但是不同是我们存在的意义,试想人们按部就班,成长为一样完美的人,却也是无趣的,这是世界美丽的原因,因为每个人是每个人,所以世界五彩缤纷,我心中的大同,就是在包容理解的环境下,在可辨别的善恶范围里,让善意愈来愈多,接受不一样的人和思想。
这部剧拍到第三季实在是惊喜,很喜欢,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不少批评的声音,但在我看来,评判一部剧好与坏是看给我带来的积极有意义的一面多还是让我难以忍受的一面更重,这部剧里关于母亲,关于性别生而为女生,以及种族、教育等方面的观点是我所赞成的,带给我的感动与希望是珍贵的,瑕不掩瑜,所以我喜欢她,她在我这儿是部好的剧集。
前两季期待值拉满,第三季直接拉跨,剧情冗长拖沓不说,安妮的感情线安排得也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还几次三番吊人胃口,直观感受就是观众都希望他俩Be了,很多人物的故事也没有交代清楚,比如 黛安娜是如何又去奎因学院的,柯尔的后续是什么?
有很多卡bug和不合理的地方,然后Gil这季的魅力值直接降到0,本以为是部歌颂赞扬女权的好剧,结果剧里的所有男性角色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只有女主没有(还有看到Gil的信二话不说就撕了也让我很不能理解),说安妮独特,为什么每次她挂在嘴边的都是tragical romance和童话故事 。。。。
值得赞扬的是 为言论自由伸张的那部分,怎么说呢,Anne如果这季选择从政或者法律或者真的敢将社会制度的痛点说出来,都会让我觉得精彩很多,而不是当一个“像xx一样的人”
刷美剧英剧这么十几年,第一集第一分钟就喜欢的剧就这么一个。
它的景和前两年看《德雷尔一家》一样,第一眼就直呼好美!
好看!
好剧!
然后我和Matrew一起,在接Anne回绿山墙的这一路,听这小女孩笑嘻嘻唠叨叨,就这么爱上了她!
就热泪盈眶了!
如此简单、草率!
真的是童话里才能有的女孩,而她的美好又是超越童话的那么真实。
很多内在的、精神的我表达水平有限就不说了。
那些个元素:红发、狐狸、花草、书本、友情、亲情,无一不是让人心欢喜的。
虽然最后一季有些趋于普通,但还是给了满分,是我爱的Anne,fare well!
虽然第三季并没有让我喜欢它像喜欢前两季那样,但还是没有影响我对整合系列的喜欢。
我先说一下对第三季的看法吧,很明显第三季在前两季的延续下有了更大的张力,更多的内容表现。
其一:女权意识的彻底觉醒这一点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地方。
不仅仅是安妮,里面每个女性群像的女性意识觉醒过程都特别有看点。
安妮女权思想的觉醒,你会发现她不是突兀的展现和硬塞在第三季的。
前面两季都通过安妮日常的一些问题和变现体现出她的女权思想。
例如普鲁斯婚姻的那几集,当身边的每个同学都理所当然的认为作为女人就应该在一个时期乖乖的嫁出去,恪守妻德,一切以丈夫为中心的时候,安妮提出了疑问,并且开始意识到作为女性的自己是否有选择未来丈夫的权利。
第三季则更是将女性话题、男女平权以更有张力更显性的方式呈现。
安妮将女性应得的权利写到报纸上,给了整个艾凡里当头一棒(虽然我也并不赞同安妮感性化的发声,另另一个女性变得更加缄默的做法)但是,她无疑是助推的火焰,将怒火化作文字,席卷被父权思想统治下的艾凡里。
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协作,进一步的解放了艾凡里女性的禁锢。
这一季中,黛安娜对“天命”的抗争、普鲁斯对父权家庭的愤怒、乔西对命定男人的说不、老师带领全班办报解放女性思想的部分,精彩纷呈!!!
其二:种族同化议题的插入这一季里,安妮认识了当地的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小女孩小卡。
我看过的另一部加拿大电影《小树的故事》正是以新移民和土著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为题材。
安妮这里面在一种程度上是小树的故事的缩影。
新移民白人想要印第安文化彻底消失,抓印第安小孩到规矩变态的学校进行改造。
小卡从一开始的活泼单纯善良自信阳光到后来陷入自我怀疑、恐惧当中。
我想这个议题很好的通过小卡这个人物表现出来,很明显会有第四季,这个议题在第三季仍处于问题发生的阶段,后续解决方式还没有体现出来。
我想下一季会像第三季铺垫的这样安妮用文字宣告出来,让舆论制止这场暴行。
其三,同性议题这一点真的拍的太好了!
通过约瑟姑婆的爱情以及柯尔的性取向,并以安妮和黛安娜两人对这件事情相反的看法来呈现。
约瑟姑婆和伴侣被人羡慕的爱情,在她的眼里是那么的炽热难以忘怀,在爱人离去之后,她无时无刻不是提到爱人,无时无刻不思念着她。
而柯尔在学校对女性符号更感兴趣的这一点,慢慢的让他的性取向浮现了出来。
但同时班上男同学群体对这个异化的人的排斥,也展示了同性群体的艰难处境而黛安娜在知晓约瑟姑婆和她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是爱人关系的时候,她表现出来的震惊、难以置信、反感,正是社会、家庭、从小接受的思想加诸在她身上所带来的反应。
我印象很深刻,黛安娜一直在重复“这不正常……”,她不是用任何其他的理由反对这段爱情,而是以因为主流与之相反俄理由来反对。
可想而知社会对她的规训,让她已经放弃了思考,只是条件反射的以主流思想来进行应对。
其四,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种族歧视问题这个问题在所有白人国家,特别是美国,历史久远且一直未能得到完全解决。
这一季就以巴什和小镇的另一个世界“沼泽区”进行了呈现。
但第三季仍然有差强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安妮和吉尔伯特之间的爱情线,我看的时候真的就挺无语。
原著中对安妮的这条感情线只是有少许描述,我不能否认电视剧拍出了自己的风格,将整个剧情完整的呈现了出来,拍的极好!!
但是就安妮和吉尔伯特的这个感情线来说,怎么看怎么像肥皂剧的感觉。
甚至让本来前两季特别有好感的安妮和吉尔伯特,都整的在这一季当中,好感度⬇️为什么所有的爱情都非得是两边你误会我去我误会过来,我看着都着急!
就给安妮的设定本来就是一个勇敢直爽的女性角色,这给整的,跟林黛玉一样。
而且剧情老套!
相比之下黛安娜和杰瑞的这段感情还更有吸引力。
而且我并不觉的这一段无语的剧情代入需要占用第三季将近一半的内容来叙说,并且按照第三季结尾来看,估计还有可能占据下一季的一半内容……这一点则是我不喜欢电视剧海边的地方。
还有另一个让我不太舒服的地方,则是安妮和黛安娜绝交的内容。
无论安妮做了什么,黛安娜从始至终都永远占在了安妮的这边,但就像黛安娜所说,安妮怎么能因为这个误会放弃这段友谊。
她也并没有站在黛安娜的角度上思考,此时的黛安娜还囚禁在家庭的牢笼中,即使她有心想逃离出来,但是这么多年的规训,黛安娜需要时间呀。
而且看的出来黛安娜也喜欢杰瑞的,她业陷在如何在自己的家庭和爱情中权衡的困境之中,再加之我感觉安妮有将自己因为爱情烦躁的情绪发在黛安娜身上……除此之外,我喜欢第三季女权意识完全觉醒的安妮!!!
期待下一季!
《小小安妮》相比与原著融合了人权、种族、肤色等新元素,我能感受到编剧是想表达更多观念,由此也就更带来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我很喜欢改编的部分(不知道是不是先接触电视再看原著的原因)相比于一成不变的翻拍原著,在延续原著的风格精神上加入新鲜深刻的情节也无可厚非。
就剧中基尔伯特的部分来说,我只能说深表遗憾。
小说中的人物总是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深受读者喜爱,他们绅士、博学又英俊,还对爱情从一而终,但现实中能做到基尔伯特那样,已然很不错了,对生活情感不断摸索,尽量减少伤害的同时,明确自己想要的。
现实中缺少的总在别的地方去寻找慰藉。
但是生活中不会有吉尔伯特、Mr.达西、Mr.奈特利。
这就是我们对原著吉尔伯特的执念。
《安妮》带给我一个更为博大的世界,像我展示了所有美好的情感。
剧中黑人、印第安原住民稍压抑部分,降低了我的观看速度。
也许我对压抑痛苦缺少一定的敏感性。
安妮的勇敢是我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
感谢让我遇见安妮以及爱德华王子岛,那么再见!
安妮及爱德华王子岛的一切(希望网飞可以拍续集呀)
我是个俗人,我觉得第三季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在集会上Diana冲Jerry献上轻轻一吻的那刻。
Jerry小心翼翼,Diana青涩主动,跨越阶级的恋爱虽然不现实但的确动人不是吗?
但很可惜,这份宝贵的悸动在后面就被糟蹋得一干二净了。
在我看来,Jerry可以说是贯穿三季除了Matthew外毫无瑕疵的一个角色,他帅气、务实、幽默、浪漫又有责任感。
但无论是一开始Anne对她的无理取闹,还是第三季Diana把他当成一个恋爱工具一样玩弄,他自始至终都没得到一个道歉。
一个也没有!!
说来真的挺讽刺的,剧中的主角团们对被欺负的同学,对LGBT群体、对有色人种、对印第安人都表现得尊重又体贴,可唯独对像Jerry这样的出生在穷苦人家、没法接受教育的孩子,自始至终把人家当成工人甚至玩具一样看待。
无论是Anne还是Diana,都在潜意识里透露出对他的轻视(甚至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这一点真的让我感到非常不适。
哪怕我觉得,或许Jerry早已习惯,这些无心之举他不会放在心上。
可是,当看到Diana无情把他送给她的书和小狗扔到地上的时候,当我看到他问出“是不是我配不上你”的时候,我知道他真的心碎了。
如果少女怀春能得到爱怜和赞美,少年的一片真心凭什么就能被这样辜负?
Jerry自始至终做错过什么吗?
他凭本事吃饭,关键时刻知道保护Anne不受伤害,为丢了主人家的钱感到愧疚哪怕自己已经被打的头破血流了,就算在对心仪女孩表露爱意的时候也显得那么得小心翼翼和无比的珍重(主动甚至还是对方主动的)。
他曾经真的以为Diana是爱着他的,就像他爱她一样。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骄傲和自尊被心爱之人击得粉碎。
诚然,我一开始知道他们很难在一起(很惭愧,我没看过原著,所以不知道小说中的这段是如何处理的),但直到结局我都在期待着一个道歉。
但是很遗憾,没有,自始至终都没有。
这真的是我的意难平,为什么这么好的Jerry不值得一个道歉?
可爱的白骨小姐其实白骨小姐的出现安排在这还是合情合理的。
安妮是一位又有思想,又勇敢的女孩,她的长大充满艰辛,但只有自己默默承受,或读书,或写作,或太多不着边际的想象……否则早抑郁了。
就是因为她太独立,而让Jilbert感觉被排除在外。
白骨小姐很合时宜的出场,便让他有了心灵偏斜。
但你发现没?
白骨小姐的出场像极了Anne,一直不停的自言自语。
只是Anne的听众是马修,而白骨小姐的听众是白骨先生,恰逢Jilbert,这也激起了Jilbert对白骨小姐的好感。
其实,这位白骨小姐的映射是Anne。
正因为白骨小姐身上有Anne的影子,Jilbert才对她有所好感,也可以说Jilbert就喜欢这样的。
其实Anne才是Jilbert的真爱,在这一点上毋庸置疑,只是感情理还乱,这也不能算是渣,在没理清楚之前,为什么不能有感情游荡的时候?
最后Jilbert和Anne走到一起也顺理成章。
今天二刷这个剧,全部看完后,证实了我的猜测,Jilbert一直都是爱着Anne的!
完美的一对再来说戴安娜,美丽、大方、高贵、优雅……几乎囊括了女孩一切的优点,真是人见人爱。
但不幸的是一次草率的初吻,开启了没有结局的恋情。
后来一谈话才发现俩人来自不同的世界,即便抛开成人世界门当户对的偏见,他们也没有能说到一起的话题,于是这份单纯的爱情夭折了。
每个女孩都想被爱,这没有错再来谈一下Anne身边两位重要的母亲级别的人物。
第一位当然是Anne的养母,她虽有过发狂的时候,但她一直都在努力,希望自己成为一位好妈妈,看她遇到子女问题,向十个娃的母亲求教,最后又否决她的“没有什么是藤条解决不了的”观点,可见这也是位肯独立思考,有主见的女性。
为了更好的抚养Anne,去参加年轻母亲的茶话会,最后又加入学校理事会,她一直都在努力做好一位母亲。
她越来越能理解Anne第二位人生导师级人物,我搜遍三季的剧照,竟然只有这一张照片,可见她不为人所重视,但您见到,当Anne遇到最困惑的事,不去找别人,而去找她么?
这足以证明她的存在不可或缺。
其实这一季总体来说可以,但是到后面我觉得可能是编剧很想创造一个上扬的结局,然后他的前面的一系列的编排让我觉得有一点点琼瑶剧的感觉,女主的经历,心境一直都是往下的,感觉已经下到了谷底。
自己留纸条没有被发现,然后男主留纸条安妮又给他撕了。
然后制造各种各样的误会,让他们觉得对方不喜欢自己。
这不是典型的琼瑶剧吗?
说实在的,我很不喜欢这种编排方式,我更喜欢有起有伏的编排。
因为我觉得要么就是故意为之,故意让主角看起来很可怜,你可以在一整集中就写他遭遇了一些很倒霉的事情。
让我们主角对他产生一些同理心,但是如果是想要描述爱情的坚贞不可摧毁的话,我觉得这种叙述方式有一点老套。
或者说根本没有必要这样。
总之我就是不喜不太喜欢这种安排。
我也不太说的出口,为什么。
我觉得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实在是太少了,虽然他们是好几年的同学是伙伴,但是男主根本就没有完全走进女主的内心呀。
只是相互喜欢而已,然后爱情上脑了。
然后团队一直在塑造一种浪漫的氛围。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种爱情不够深入,不够刻骨铭心,没有我看那个傲慢与偏见时的感觉。
刚开始看这部剧,是受书友的评论区推荐,说很喜欢安妮的鲜活的生命力,于是一看便不可收拾。
书籍,拯救灵魂,赋予想象力、共情力和包容心安妮,在孤儿院饱受孤儿院孩子和院长的摧残,有着深深的童年阴影,照常理来说可能会变的自卑害怕孤独和自闭,但她却异常的乐观和开朗,依然保持了那份天真乐观和爱说话,后来在她的具有想象力的表达中,我发现是书籍给了她力量,在全世界的人都对她表现了恶意的时候,是书籍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故事让她感受到了美好的世界面貌、辗转曲折的爱情故事、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给予了她强大的包容心和共情力。
勇敢,是尽管知道希望渺茫,仍尽最大努力争取在火车站门口等待认领的她,虽然紧张,但却欣赏和赞美远方美丽的鲜花树木,她希望如果无家可归能够在那棵美丽的树上栖息。
领回家发现父母想要的是个男孩并要把她送走的时候,她表现出了极大的绝望和痛苦,毫不掩饰的哭了一整夜,然后第二天早上做了最大程度的争取,说我可以为你做什么带来什么,尽管仍旧被送走。
我想起《杀死一只知更鸟》,书籍的链接就在于在某一个时刻你与另一本书不期而遇。
你的过去,塑造了现在完整的你被送走的安妮,在路上遇见狗的时候,表现出了超出儿童的极度的冷静,在另一家很多个孩子的家庭被雇佣的时候,安妮表现出了对于小孩生病的敏锐和聪明,这些征服了玛丽拉,又带她回了家知识,改变命运;善良与真诚方能打动人心救火的时候,安妮义无反顾的冲了进去,利用了孤儿院消防手册上学习的知识,拯救了房屋;黛安娜妹妹生病的时候,安妮一夜没睡救了她,她一次次用自己的善良和能力拯救身边人于水火之中友情与爱情真情总是能够打动人心,安妮的到来给玛丽拉和马修的生活带来了亲情的温暖,使她们终身未娶未嫁的生活拥有了更多的感动,使古板的玛丽拉尝试了更多的突破,也让自闭的马修一次次的挑战了自己;安妮和黛安娜的友情,来的那么突然又是那么曲折,黛安娜虽然不够勇敢,但在她家庭的教条之下能够做到相对正义已经很不容易了,她们一起喝酒、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看书写小说,孩童的友谊是那么简单和真诚种族歧视、女性平等、同性恋、印第安人民族问题太多的问题被摆上台面,错综交织,感觉想要表达的太多,又处理的简单不足之处儿童之间的爱情非常的草率,感觉不到爱情的力量,更像是小孩之间的过家家恋爱,黛安娜对于杰瑞的伤害没有任何交代,可能在那个年代贫穷的杰瑞也并不配得到任何交代;安妮冲动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在拯救印第安人小女孩的实际,丝毫不顾及马修的安全玛丽拉的担心,一意孤行;自始至终,没有表现出安妮的努力学习和在家庭中农场努力干活,只是强调了聪明和之前看的书的知识积累
最后一集看到Anne和Gilbert亲吻的场景,我像一个老母亲露出了......惊恐的表情!!你们还是孩子啊喂!!!
marilla和马修都是天使好喜欢E6他们去参加集市,坐热气球,ANNE不断占卜哈哈哈哈哈搞笑又心疼又温馨又粉红泡泡还没有看小说,剧版从第一集开始觉得Anne太情绪化了,一直到最后一集也是,可觉得这才是她,真的是看着他们成长起来的。虽然剧版要素很多很多,值得思考的也很多,整体看很圆满。
女权、激进、歇斯底里、聒噪、闯祸然后金手指……太先进,太自我主义听不进去,毁了那个童话里的绿山墙,没有化茧成蝶,她一直一直是那只特立独行的红狐狸而已。这个故事里的安妮适合独行,而Gilbert适合那个是别样有趣会和Mr.bone对话的小姐姐并肩同行。适合完全和小说剥离,看一场鸡飞狗跳的戏。
这一季真的毁童年,好生气童年最爱枕边书,小时候心情不好翻一翻绿屋的安妮和海蒂,就觉得生活轻松美好了很多。拍成电视剧版的安妮,被赋予了太多意义,强行塞进来很多政治正确的东西,印第安小女孩的遭遇太令人揪心愤怒。不能接受何书桓中间和其他女的搞在一起,安妮和基尔伯特的结局是美好的,可是作者啊,世上真的有真爱吗,真的会幸福吗?即使我不会遇到,让我知道真的存在,也是好的。
这一季的anne特别自以为是,已经16岁了为什么还没有任何成长?她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需要自己保护自己的孤儿了,现在有家人有朋友,为什么做事的时候还是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only care自己的观点,这样真的很不好,不管是非要找自己的亲生父母,还是在乔西事件里发表女性言论。剧情完全破碎,人物关系的推进和故事发展也没有逻辑,总之糟糕透了
编剧有病,神金
从第二季后半部分开始,这个安妮就变成了不讨喜,一不如意就会大吼大叫,仿佛有燥郁症,不懂感恩,只考虑自己不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自私的,令人讨厌的人。
希望有第四季 happy end
Anne话变少了,但从未停止为女性权益发声,才三季就被砍有太多遗憾,新年伊始就想对网飞口吐芬芳
第三季真的被气死了😶
“当你用双眼去探寻,带着开阔的心胸,那就是真正的勇敢”“爱的真相隐藏在外在的障碍之中,以及内在的情况之中,它们塑造了你这个人,你对世界的期望,以及你接受爱的方式”“如果脑子里充斥着压力、最后期限和各种万一的焦虑,我想你会很难感受到爱的真相”“不要把别人的期望变成你的义务”“真正的善良,要在真正的邪恶面前展现才行”“我们表明了立场并且有所作为,哪怕这会带来后果”“不管我的人生有怎样的际遇,我必须成为让拒绝改变现状的人挥之不去的眼中钉”这季的收尾又长又仓促的,长是安妮和基尔伯特的感情线拍得有点裹脚,毫无必要,仓促倒是知道原因,本来想拍第四季,铺垫了情节但被砍了。大学的时候看过原著,十多年过去了,书里很多细节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有雀斑的永远生命力爆棚的独立思考的红发女孩儿。
安妮特别玻璃心一点不如意就大发雷霆。虽然孤儿背景是可以部分解释她的敏感和没教养,但是她完全没有做出什么努力去改变,有一种“我弱我有理”的感觉,说到底就是觉得她一味的要求别人忍让她爱她,却没有见到她为别人付出什么。
这剧,就是美好的地方是真美好,尤其塑造的人物和品格,且学到了很多。真善美。可以是我的治愈神剧! 但是!!尤其最后几集,编剧设置的一个个刻意的障碍和老套剧情,也是真的会直接跳过,对一些剧情很无语。看不一想多看一眼的那种。
除了一个大IP,剩下的就是一部情节紧张刺激的套路化流水线美剧,对原著已经不尊重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不择手段只为在电视剧中塞满政治正确的东西。小女孩都没救出来,你自己先结局了,where is your 良心
时隔很久看完了第三季,没有看过小说,单凭看完三季之后的感受,我认为第三季是彻头彻尾的失败。第二季加了黑人问题,第三季贯彻始终,加入了印第安人,有多少种族问题,你都能一点一点加进去吗?加进去就算了,为什么没有结尾,女孩被重新抓进学校之后呢,她父母在外面等到什么结果了。还有Jerry,善良能干忠诚,他兼具一切美好的品质,可与Diana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是否对他太不公平了,写这段的意义是什么?为Diana的成长做铺垫,还是做Diana和Anne之间爆发矛盾的工具人,到最后,所有人都在前进,只有他被留在了原地,连一个道歉与问候都得不到。
我没看过这么猛的剧,从来没有哪部电视剧像这样直白,生硬而无法打动人地灌输女性主义,言论自由,人权或种族歧视等一系列问题。拍续集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绿山墙的安妮,早已不存在。剧情十分混乱,偶有从前的影子,让人消磨时间的第三季。另外男主角吉尔伯特似乎只会皱眉,毫无演技可言。
最近的土著烧教堂事件让我知道那上千具儿童尸体,电视剧里欧美对印第安人的暴行不及现实十分之一
做了一整季妖的编剧最后终于做了回人
第三季编的整个崩掉
无语,男主还是原来的人设吗?喜欢上另外一个女生,就离谱,这个感情线像国产剧编剧上手改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