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陈剑莹
主演:姚安娜,张太文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简介:陨石撞击地球引发海底火山喷发,江边小镇随时有被海水倒灌的风险,人们纷纷逃离。念念在临行前一天,决定跟儿时好友告别,却意外跟小镇上的人们相遇,这座城市在记忆里的样子渐渐清晰起来。详细 >
不愧是那金棕榈的
震惊了!空洞得教会了一个道理:有钱就行。从头到尾的刻意,连公认说话不接地气的我都不会说出“我们变成鱼去河里耍耍”的话,何况建筑工?!什么鬼扯陨石落海,想映射三峡的事情又遮遮掩掩。安娜的镜头甚至能自行脑补导演教戏的画外音:转头,看上去,好!好!好!现在再轻轻转过来……好僵硬和面瘫。
金棕榈短片奖,一个未来感的宜宾,却又像上世纪的样子。加个音乐,就很像姚安娜个人mv了。
很喜欢色调风格,很喜欢水、雨和潮湿的意向,导演有一些审美天赋在的(采访时感觉说不出什么东西),不考虑其他单纯喜欢画面。
一部短片能够做到如此,已经足够优秀了。不能像要求一部长片一样,要求它做到完美的起承转合…… 再加上,(很明显)导演要强调的是感受
空洞,
真的受不了了,华语青年导演们怎么了?这些欧洲电影节怎么了?全都魔怔了是吗?这是电影吗?这不就是空洞的末日风光片吗?
导演通过这部片子去强调她的审美体系,更加凸显了她审美体系之外的姚安娜的违和感。有舍有得吧。配角的演技台词都比男女主角好,人家是说,他们是朗诵。
很喜欢,末日、漂泊、迷茫、无力感。看完完全能进入导演构建的世界当中,产生共情,不是很理解豆瓣上给的差评,whatever,就像导演说的,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安哲和塔可夫斯基的影子若隐若现,色彩和声音很出彩,期待长片。
29/4/25 前阵子和Li Jie吃饭闲聊,他说他在Busan时候的朋友拍了个短片,进了戛纳。我说我特别很喜欢,Li Jie问我为什么。他说他有时也看豆瓣,发现中国网友对这片子尤其mean。我一下说不上来,于是胡扯了一堆说我也来自四川,对片子里的方言和场景感觉尤其亲切;从小离家留学,这样的离别不过是我体验过无数次的细微情绪的无限放大。后来想起也不应该是这样,可能因为我打小就没心没肺,或者即别时总有一股一厢情愿的还会再见的空洞乐观,任何告别都对我造成不了一点伤害或者打击。今天突然想起一个不会再有联系的朋友,想起最后一次见面,她给我讲起她十六岁第一次离家上学的那个下午去拜访了一个初中朋友,结果在人家门口哭成一尊泪人。这个片子可能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理解她了。
比那两个短片金棕榈好很多
姚公主真行啊,大雨里骑车头发也不湿妆也不花,甚至透出水光肌粉底,魔幻现实主义了
美术摄影构图啥啥都没毛病,但就是一个最明显的观感:空。姚公主的呆滞演技和普通话在短片里格格不入,很多场景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很做作,我感觉资本主义是没办法拍好这种民间戏的。一切都是那么符号化,没有触动内心一点。
为姚安娜走花路背书都整到Cannes了?富二代们需要这么卷吗?可惜了全程面瘫哑巴演技 就一两句台词还舍不得学一下四川话 设计感过重的画面 做作的调度和空洞的内容只能说踩得Cannes的点 但绝对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好作品
本片摄影曾师从塔可夫斯基的摄影师进行学习
2022.05.27戛纳电影节~06082022巴黎二刷 导演现场回答了很多问题 加分加分
cuc观影耳目一新
预告片质感
65/100 概念和选景不错,可惜稍显木纳。
喜欢嫁接科幻这个概念,比纯写实的大坝移民那种角度要喜欢,但是吧…我不知道导演啥背景啊…整部片弥漫着一种巨有钱的气质…让人想起前段时间曼仔说的那个上层阶级对基层关心的讨论,让我很难进入(我不觉得这种凝视有问题但这片让我觉得疏离)…也许是镜头自由却偏刻意的运动方式体现出了一种富有🤣🤣🤣(结果一看片尾席冰的摄影组有15/6人之多你就算2天换一拨人…也没见你抬伸缩炮上废弃危楼啊杂用上这么多人真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不愧是那金棕榈的
震惊了!空洞得教会了一个道理:有钱就行。从头到尾的刻意,连公认说话不接地气的我都不会说出“我们变成鱼去河里耍耍”的话,何况建筑工?!什么鬼扯陨石落海,想映射三峡的事情又遮遮掩掩。安娜的镜头甚至能自行脑补导演教戏的画外音:转头,看上去,好!好!好!现在再轻轻转过来……好僵硬和面瘫。
金棕榈短片奖,一个未来感的宜宾,却又像上世纪的样子。加个音乐,就很像姚安娜个人mv了。
很喜欢色调风格,很喜欢水、雨和潮湿的意向,导演有一些审美天赋在的(采访时感觉说不出什么东西),不考虑其他单纯喜欢画面。
一部短片能够做到如此,已经足够优秀了。不能像要求一部长片一样,要求它做到完美的起承转合…… 再加上,(很明显)导演要强调的是感受
空洞,
真的受不了了,华语青年导演们怎么了?这些欧洲电影节怎么了?全都魔怔了是吗?这是电影吗?这不就是空洞的末日风光片吗?
导演通过这部片子去强调她的审美体系,更加凸显了她审美体系之外的姚安娜的违和感。有舍有得吧。配角的演技台词都比男女主角好,人家是说,他们是朗诵。
很喜欢,末日、漂泊、迷茫、无力感。看完完全能进入导演构建的世界当中,产生共情,不是很理解豆瓣上给的差评,whatever,就像导演说的,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安哲和塔可夫斯基的影子若隐若现,色彩和声音很出彩,期待长片。
29/4/25 前阵子和Li Jie吃饭闲聊,他说他在Busan时候的朋友拍了个短片,进了戛纳。我说我特别很喜欢,Li Jie问我为什么。他说他有时也看豆瓣,发现中国网友对这片子尤其mean。我一下说不上来,于是胡扯了一堆说我也来自四川,对片子里的方言和场景感觉尤其亲切;从小离家留学,这样的离别不过是我体验过无数次的细微情绪的无限放大。后来想起也不应该是这样,可能因为我打小就没心没肺,或者即别时总有一股一厢情愿的还会再见的空洞乐观,任何告别都对我造成不了一点伤害或者打击。今天突然想起一个不会再有联系的朋友,想起最后一次见面,她给我讲起她十六岁第一次离家上学的那个下午去拜访了一个初中朋友,结果在人家门口哭成一尊泪人。这个片子可能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理解她了。
比那两个短片金棕榈好很多
姚公主真行啊,大雨里骑车头发也不湿妆也不花,甚至透出水光肌粉底,魔幻现实主义了
美术摄影构图啥啥都没毛病,但就是一个最明显的观感:空。姚公主的呆滞演技和普通话在短片里格格不入,很多场景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很做作,我感觉资本主义是没办法拍好这种民间戏的。一切都是那么符号化,没有触动内心一点。
为姚安娜走花路背书都整到Cannes了?富二代们需要这么卷吗?可惜了全程面瘫哑巴演技 就一两句台词还舍不得学一下四川话 设计感过重的画面 做作的调度和空洞的内容只能说踩得Cannes的点 但绝对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好作品
本片摄影曾师从塔可夫斯基的摄影师进行学习
2022.05.27戛纳电影节~06082022巴黎二刷 导演现场回答了很多问题 加分加分
cuc观影耳目一新
预告片质感
65/100 概念和选景不错,可惜稍显木纳。
喜欢嫁接科幻这个概念,比纯写实的大坝移民那种角度要喜欢,但是吧…我不知道导演啥背景啊…整部片弥漫着一种巨有钱的气质…让人想起前段时间曼仔说的那个上层阶级对基层关心的讨论,让我很难进入(我不觉得这种凝视有问题但这片让我觉得疏离)…也许是镜头自由却偏刻意的运动方式体现出了一种富有🤣🤣🤣(结果一看片尾席冰的摄影组有15/6人之多你就算2天换一拨人…也没见你抬伸缩炮上废弃危楼啊杂用上这么多人真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