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中的她(下)
Trenque Lauquen parte II,罗拉的迷离档案(后篇),Trenque Lauquen Part 2
导演:劳拉·西塔雷拉
主演:劳拉·帕雷德斯,Ezequiel Pierri,Juliana Muras,埃莉萨·卡利卡霍,维罗妮卡·利纳斯,沃尔特·雅各布,Rolando Citarella,Rodrigo Paredes,Eugenia Campos Guevara,Lila Toto,Matías Feldm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德国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22
简介:Laura has been living in Trenque Lauquen for the last six or eight months. Between flowers and plants, between the radical landscape of the “llanura pampeana..详细 >
上部是极容易让人一头雾水的,不同时空不同视角多线并进。下部反而让人豁然开朗,观感也骤然变化,原以为是如《双峰》《小宽宽》那样神秘场区和宿命的超自然力量,谁知走向《水形物语》由单个未知生物辐射周边的奇观,但总算差强人意地填满上部的铺垫和所有的布局。整个片子对古典和流行音乐的使用实在巧妙。
所谓的失踪之谜到头来只是一个个摆脱社会桎梏、回归自然的自由女人秘密的探索者到头来也成为了秘密本身即将片中那本书里的共同批注I变成了we 当你决心前往自由之境 结局便已注定
好奇妙呀,当我想要嘲笑男的对她消失的无聊YY的时候,意识到其实自己也大吃一惊甚至有点失望……消失了甚至不必是寻找自我、变得更好、变得更开心、走向独立之路什么的,也可以是为了照顾超现实存在而寻找小黄花?好啊好啊好啊
喝了杯酒回来继续下半集感觉好多了(2023北影节4.29成龙耀莱杜比)
4.5,除了结尾太虚无了,别的都很好,女科学家那一段是最精彩的侦探故事,充满了潘佩罗一本正经的低成本,带来勇敢的想象。劳拉和她寻找的幽灵,总是有一些呼应关系,但她们并不完全重叠,而是类似于不同书写者的共通,她必须以自己的新跋涉,去体会曾想象过的旅途。一个小镇被反反复复地造访,田野、电台、郊外的神秘房子、门口有一把长凳的屋子、暮色里的停靠站、山上废弃的房子、湖畔……每一次来,都能补充上一次的谜团,而这些空间也被重新组织,我们看到未曾见过的花,看到布置成森林的房间,发现一段故事的原貌,同时,却被她甩在身后。ps,非凡的音乐,像是一个个侦探的本体。
对未知谜题的永恒探寻&不断超越边界的女性。1.上下两部既断裂又互为镜像。视角大致互换,但奇乔与劳拉的(部分隔空的)对话串起了主干;劳拉从图书馆古旧书海中拼出信件集并织构出的“卡门”故事,恰投射了自己对随性生活与投奔自然的愿想,而徒然等待半生的男人也始终以奇乔的形象呈现出来,后半部竟而化为现实。2.环环相扣、多层嵌套的叙事,故纸堆+想象中的镜像与迷宫,魔幻般的事件和收尾,都是拉美文学的特质,神秘难测又引人入胜。3.男性的自恋令其一叶障目,而劳拉的主动追寻、逃离与浪游恰恰溢出了社会规约与理性逻辑,进入丰盈无边的神性自然。4.配乐动听无比。那首不断复现的作别之歌,亦在歌词与曲调上都彰显出了男子们囿于自我的“鬼打墙”之路。5.不少运动长镜,最后15分钟的画幅变化够妙。6.无解的谜与不露真容的不定形怪物。(9.0/10)
这预期违背玩的好啊,完全不知道结尾要走向哪,看完之后也是一脸懵,倒是对上部做了很不一样的补充诠释,相比上一部的悬疑性,这部更突出神秘主义奇幻特质,仍然是文学性大于视觉的电影,看起来很累
大概是翻译的问题吧,看的似懂非懂。看了快一半才意识到,那个是女主劳拉,是回忆。性解放只提性,不提由此带来的风险和如何解决后顾之忧,对女性来说根本不算解放。性本身是束缚,没有性带来的风险能做更多其它有意思的事才是真正的自由。
幾乎每一個章節都在解構先前的章節,告訴我們一切敘事的不確定性,Laura不斷進入敘事網並不斷從中掙脫,正如她在最後從攝影機的視角下掙脫
8.0:12章,结构上比较新颖,上半部推下半部,而下半部仿佛并没有回答上半部·很推荐看,能看得下去也很有意思。但是两部加起来4个多小时还是值得剪辑一下
她在解谜的过程中变成了“谜”本身。声音处理太妙了。
还能说什么呢?眼泪和欣喜一同迸发,毫无悬念在一众“作者”跌破底线的今年最令人慰藉的电影。西塔雷拉拍摄的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仅仅在电影中被允许,尽管少了利纳斯的自反和游戏,却收获始料未及的典雅和多情:我们感到秘密不仅是自我消解和反刍的,而是一面通向无尽,一面在人间和自然的穿行中划过一道弧光。建造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房屋,发掘零落在两个大陆的艳情史,在公路、大树和荒野的尽头读信,偶遇一个不知所终的吻,追踪寻觅黄花的幽灵,然后行走,睡眠,醒来,食物就赐予她,每个时空都要路过且饱尝,却又没有一个可以概括她…消失的女人是什么?被压抑,被渴望,被追捕又逃逸的,从前你以为她是造物,呼吸都取决于世界,这一刻才发现世界才是造物,时间流向何方,是何形状,盡皆来自于她。
what?没懂人傻了差点睡过去
下半部完全抛弃了上半部,新的问题不知所云#BJIFF2023 天幕新彩云
男性视角换成了女性视角,悬疑感少了,多了一层刻意的互文
抽丝剥茧的同时不断地延宕,事件持续增殖,影片诱导观众陷落于媒介的万花筒,视角和语气牵引着不同类型化情境的自在流转,呼应着拉美文学的优良传统,而Gabriel Chwojnik的配乐以及“突兀”的声音剪辑似乎模拟了电台节目的幕间音乐,创造了另一种层次的叙事动态。多重嵌套的女性叙事在各种欲望想象的作用下不断变形又从中出逃,在自然空间中劳作休憩、互相扶持,女性生命最终走向和光同尘之境。
没有上好看,所以睡了
越到后面越让人忍不住为之惊叹的影片,它相当激进地使用了上下部互为对照的长结构,又相当温和地用这四个多小时只讲了一个简单至极的故事:一个女人的主动离开(即使有大量的故事信息流,但是某种意义上这些故事内容并不真正重要)。故事里的关系和行为在绽放前枯萎,在进行时中止,女角色们多次打断自己的既定生活,投入到新的行为,这是电影展现和呼唤女性力量的方式,正如最后女主角消失在自然中,成为无人能预设的存在,此时众多谜团本身也成为了讽刺。影片像博尔赫斯也好,像阿彼察邦也好,致敬林奇也罢,它已然是在具有足够旗帜性的视听风格和叙事方式的基础上投射部分这些大师的影子。导演以非常先进和新颖的电影语言将一个悬疑故事掷于虚无,以此激发更为庞大的生命活力和可能性。
看完一些评论改分,看不懂的就是女性视角突转,历史上无数被忽略谜一样的女性,对上半段的反击与忽略;下半段的突转,“两个男人不重要,下面才是重点”,然后重点就看不懂了。有点看悬疑片突然告诉你真因是鬼怪的不爽。结尾画幅变成2.43比1,荒野中流浪恍若《天涯沦落女》#sfa
上是两条线,下是两条线,奇怪的是,上下除了一条线微弱的连着,其他基本满不挨着。结尾也是让人一头雾水,莫非那女的闻了花也变怪物了?进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