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BUG:变态杀手在监狱被偷袭连刺多刀依然若无其事,开挂有点过了。
(不要告诉我因为刀短和对方本就不打算杀他,再或者他一直都在锻炼身体。。。
)小舅子被群殴一顿之后,居然一眨眼的功夫就在一群黑社会的眼皮底下溜走了,这点感觉挂过头了。
虽然大雨,但是就刚刚掩埋的,而且还掩埋的很浅,即便雨后也应该能较为清楚识别土壤别翻动痕迹,而且就在这片山林中,雨后警犬上呀。
(不要告诉我大雨把气味痕迹都冲干净了)看完很压抑,不知道凶手为什么杀人。
其他还好
文/石头记
我刚看完的韩国电影《杀人委托》是一部由金勇浩执导,金相庆、朴成雄、金成钧主演的惊悚电影。
影片于2015年3月在韩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某雨夜,一个在连环杀人案中失去妹妹的警察泰秀(金相庆饰),潜伏侦查一起肇事逃逸案。
期间,他竟意外抓获了犯案多起的连环杀人嫌疑犯姜川(朴成雄饰)。
谁知,悲剧也由此开始。
泰秀意外得知姜川正是杀害自己妹妹的凶手。
为了找到妹妹的尸首,泰秀竟跪了下来。
而在指认现场的时候,另一个痛失爱妻的男人盛贤(金成钧饰)悲愤现身。
该片讲述的就是一个失去妹妹的刑警和一个失去妻子的平凡男人,各自追击连环杀人犯姜川并进行复仇的故事。
作为一部悬疑影片,据说一公映,片子就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捧场。
确实,单从故事内容上来看,影片算是非常丰富的,可以看得出导演在剧本上的用心。
不过,电影看了一半,我就感觉剧本的精雕细琢,似乎造成了情节上的拖沓。
此片在感情表达上花费了过多时间,导致了紧张感的减退。
这于一部惊悚电影而言,是不是有些减分?
影片到后来,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谁错了,谁该死?
没有结尾?
持续玄虚?
痛苦表情!
挣扎心灵!
突然一声枪响!
压抑了90分钟,导演终于给了一个出口。
片子里有人哭有人笑,片子外我长吐出一口气,并为导演的沉着点了个赞。
(2019-9-27夜于宁波市一院)
整个电影的剧情可以说出彩不是很多,都可以说是剧情片了,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影片的水准我觉得比一些朋友的评论要高很多。
很多桥段都可以说能够冲击人心,女主被拉下小巴车的柔弱无助宛如被摧残的美丽花朵,凶手的凶残变态从一颦一笑迸发直到浴室打斗处达到顶峰。
看电影不就是找的一种情绪和体验吗?
看到凶手挑衅的表情是不是都有种想冲上去杆死他的冲动,有,说明这个电影成功了。
电影的制作精良程度和演员的敬业程度,不客气的说比很多国产电影高出很多。
几个人物的变化在中国电影中就很少出现。
凶手是一如既往的强大不提,警察一开始散漫不羁胡子拉碴体型偏胖到遭受剧烈打击之后的干净干练从脸到身上瘦下来一圈,都需要时间来改变,而复仇的妹夫从平凡懦弱到后面的无比的决绝,人物形象天翻地覆的改变来展现杯具事件的打击,也谈得上效果炸裂了。
我们的电影能做到吗?
中国的明星拍电影那都是恨不得半个月拍完,一年整它一二十部,时间就是金钱,那出来的效果怎么跟人家比。
再看大家都在讨论的主题,可能有对韩国无死刑刑法制度的不满,但我倒是觉得主要还是展现人性的。
即便韩国有死刑那也可以设定凶手通过某些办法逃脱了死刑。
那凶手之所以那么猖狂还是他根本就不怕死啊,这个跟《扫黑风暴》里的高赫又不同,连死都不怕那才是变态到极致了。
而事情发生后警察、妹夫身上的一系列变化,这才是正常人性反应。
前面死了好些人,警察也并不恼火,抓到凶手后的喜悦到听到妹妹受害的陡然转变,那才是正常人的反应。
而妹夫的复仇也可以说是很精彩了,一个平凡人为了复仇可以做铁血杀手,一个普通职员为了心中的仇恨可以做非凡之事,心中的仇恨和怒火足以改变一个人。
所以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的不可理解的人吧,他们的样子也是被生活一步一步雕刻成如今的样子的,只不过电影把这种改变表现到了极致。
因为生而为人就不能逃脱人性束缚,其实杀手为啥那么变态影片一直没交代,是个很开放的问题,而警察和妹夫的蜕变就是在给出答案,如非经历非常之事难以造就非凡之人。
综上所述,我觉得这部影片已经非常精彩了。
唯一想到的缺点就是它并不正能量,有时候人性的本质也许本来就没有那么正能量吧。
这部片的剧本实际并不新颖,但是反派的演技着实变态的让人觉得想看下去,看看一个人能麻木成什么样。
韩国法律和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明明知道事实如此,却因证据不足,仍不能将罪犯绳之于法。
一个人肆意的杀害了七个人,七个家庭的悲剧最后也就是无期徒刑,身体及心灵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净化或惩罚。
看完,着实感觉无奈,他的微笑讽刺法律,挑衅司法。
司法却束手无策。
原本是搜索了《杀人回忆》来看,不知道怎么跳到这里,所以抱着很大的期待,结果看完还是有一点失望,后来才知道原来这货不是杀人回忆。
作为一部悬疑电影,影片前半段的节奏与气氛把握的恰到好处,寻找凶手过程的细节蛮吸引人的。
可惜当凶手被抓后,复仇的桥段开始越来越煽情,但是不得不佩服棒子演员演的很到位,情感表达很细腻,但也是因为太多的描述情感让剧情拖沓起来。
悬疑部分到最后已经不是要揭开谜底,而是变成了导演在阐述事发后当事人要怎么“活下去”……结局还算惊艳,讽刺了一把法律。
影片从追凶到复仇的过渡,一个新案件引回到旧案还是有一点点突兀,黑帮老大的引出存在多处硬伤。
印象比较深的还是监狱浴室里的一场半裸打戏,很带感。
反派角色演的也挺个性,遗憾的是没有讲明因什么原因让他变成变态杀人狂。
而男主妹夫为啥变坏如何变坏在影片里下了很多手笔,虽然让角色亦正亦邪饱满了起来,但我已经忘记这家伙长什么样了。
男主的转变则是整部电影的基调,一开始的马大哈形象到痛失亲人后的悲伤再到相信法律正义到最后亲手杀死凶手的信仰破灭。
男主角(是警察)的妹妹(处于妊娠期)被变态杀人犯杀死。
男主角的妹夫在杀人犯被捕之日刺杀变态未遂,然后与男主角断绝家人关系。
妹夫放不下复仇之心,与黑帮老大勾结,帮黑帮老大杀死他的眼中钉,并委托黑帮老大在狱中杀死变态。
黑帮老大尽力了,但还是没能杀死防腐开了挂的变态。
黑帮老大与变态两败俱伤,被保外就医。
变态复苏,继续杀人想逃离医院,被追到医院的妹夫电晕。
妹夫开车把变态带到他曾埋尸的地方,要求他说出孕妻的埋尸地点,反被变态打死。
男主角赶到现场后,想用石头砸死变态,却被其它警察拦下,手臂也被狙击手击中。
在变态被其它警察控制的时候,男主角的同僚看不下去了,故意露出腰上的手枪。
男主角见状,夺枪射击变态的后脑勺。
没什么推理,单纯讲故事。
该片可以当做朴成雄演变态杀人犯的演技宣传片。
片名应该译作“杀人委托”——日文与韩文的“依赖”都是委托的意思。
其实故事确实很简单,也许大多数人评分低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因为挂着悬疑片的标签却因为凶手早早地被抓也没有揭穿行凶的原因,因此没有满足广大悬疑迷的猎奇,爱推理的心理。
最终也导致了豆瓣低分的一个原因。
我想是这样的。
但是,也有影迷看到了更深的一些地方,比较一致的是讽刺了韩国的刑罚制度,特别是死刑废除方面,这其实很容易看出也是故事主题。
但是既然大家都明白,为何还有各种理由说电影不好呢,说实话,看了一些人的评论真的很替这部电影叫屈。
但是又不好说那些人,引起骂战就不好了,所以,姑且就谈谈自己的心得吧。
形容影片的词语我大概想到了四个,抓凶,无奈,复仇,再无奈。
基本是这个情绪表达。
我感受最深的是无奈,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循环,因为不用死刑而导致的循环,从古至今,人都对行迹恶劣的犯罪分子有着与生俱来的无比痛恨,这是人性,正常的人性。
但是因为社会在发展,文明也越来越开化,以暴制暴早已不是发表痛恨的符合当代人性的手段,但记住绝不是无效的手段。
影片里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韩国已经17年没有再适用死刑了,其实基本等于废除了死刑,但是,我要说的是但是,很明显韩国还没到那种废除死刑的文明程度,所以在一些现实案件里死刑废除总会被一般人性唾弃。
这也是人性,对一些不适时的文明的态度。
整部片子其实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无奈的心境,警察对凶手的无可奈何,受害者及亲属对凶手充满痛恨而又无奈的悲愤,还有民众对法律的无奈甚至可以说不信任,甚至到最后的司法人员对法律的最后信任底线终于爆发,最后也回归了人性,只能以暴制暴了。
我们再谈谈影片的一些细节,我不敢说这部片子的细节处理的很好,但起码我觉得是符合一般人性要求的,先说抓凶手方面吧,有网友说电影前半段警察主角很懒散,确实,这么一点味道,但是说人家抓到凶手是阴差阳错我就不能接受了,只能说男主运气好刚好撞上了线索,因为交代的很清楚啊,男主是有一定侦查推理过程的,抓他也是有理由的。
这也是符合破案逻辑的,不是么?
再说说妹夫成为复仇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对吧。
不用看都能懂啊,自己老婆被杀了,法律又不能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按照一般人性,谁能忍住。
但是,我要说的是,其实妹夫是一个很懦弱的人,开头和结尾都有表现,先说开头,家里明明有很要紧的事,却因为主管跟别的同事的一堆说辞而放弃了请假,也直接导致了妻子遭遇不测,当然这一表现也加深了妹夫的自责心理,演变成后面的复仇心理,这也可以说是起了推动作用的。
再看后面,三口之家在死去的父亲墓前,妹夫显得很娇羞,斯斯文文的。
其实,这两点我觉得刻画的很好,也就是说这类懦弱的人性都被逼成了杀人犯,我们可以想象犯罪分子的恶劣程度,以及民众对法律的极其无奈。
再说说警察,其实男主有好几次机会可以直接手刃凶手,第一次是在警局里,也有杀他的情绪,当然如果那时真杀了,我们姑且不说救了后面好多人,单纯来看也是不合理的,毕竟是警局。
还有就是在后面的接触都是有机会的,但是后面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性占了优势,甚至着手阻止妹夫复仇,但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结局时的一句台词,也是反复出现的一句台词,__好好活着。
直至后面,妹夫也死在了凶手的手里,终于忍不住了,在最后即将拿起石头砸下去的那一刻还是有了外界的理性的阻碍__警察的劝阻,甚至挨了一枪。
其实那一段男主的心理绝对很痛苦,极致的痛苦。
到了这里,其实我觉得是结局的分叉点,从这里开始,可以有两个结局,凶手继续被抓,判刑。
继续循环。
这无疑可以增强影片主题。
还有就是影片的正本结局,开了那一枪。
两个结局,其实我还是赞同第二个结局,也就是正本结局,开了那一枪,但是又不是仅仅一枪,而应该是像片子刻画的那样,是同事故意提供的枪,这才足以震撼人心,进一步突出故事主题。
所以,整体看来,我觉得这是一部好片。
后面留下的男警察的结局作为开放式结尾也留的很好。
说说,凶手,看了那么多韩国凶杀案的电影,很多凶手其实都一个样,阴阴的,冷冷地,杀人成了爱好似的。
片子里的凶手也是这样,让人看了就想亲手灭了他。
在监狱的那一段,真心希望黑帮老大就这样把他给杀了,无奈凶手真的太强大了。
所以,这也是一种无奈。
这是一部很人性的片子。
人性冲突发挥的很完美。
一直觉得韩国电影是亚洲电影的天花板,尤其是犯罪题材。
结果该片真的失望,一开始就抓到罪犯的设计,是满新颖的,但是中途人物关系一塌糊涂,突然蹦出来好多名字,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那个男主角警察好像脑瘫,好多预料之中的事情他都表现得非常惊讶,做作。
而且片子明显给罪犯开了挂,好像不是金刚一样,无敌的。
真的无聊的片子。
这片子简直拍了群智障,警察跟拦仇家一样拦妹夫杀凶手。
尼玛的你妹夫都杀了两个人了,多杀一个有个屁关系啊,想杀就让他杀好不好?
这妹夫更是个智障了,尼玛的就那么点破地,这么些年你和你大舅哥天天来挖也挖地三尺找到了,还问问问问你妹啊。
反派死于话多,你特么个好人也要死于话多。
见了一刀捅死不就完了嘛,废话忒多,最后还要麻烦大舅哥报仇,纯智障!
我看评论里面大部分人的评论都是盯着故事情节不放,甚至有的还上升到了对韩国电影的解读,当然了有的只是来看身材看长相的,这部分最肤浅就不谈了,其实我想说的是,真正看懂的电影想表达内容的又有几个,这部电影为什么设计了主角是警察,受害者是警察的妹妹,警察最开头就抓住了嫌疑人,而最后的结局却是警察妹夫被杀,警察拔出来同事的枪打死了嫌疑人?!
没有人想这些问题说明什么吗?
没感觉到电影导演其实也是很用心在拍在传达一些观点吗,那就是社会所谓法制的缺陷,如果让一名警察不用法律用枪支来维护正义,警察身边的人看似在“保护”嫌疑人,其实是在维护这个法制体系,为什么好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放过了嫌疑人,而反过来看看嫌疑人杀人的手段,毫无人性心狠手辣,真难道不是一种鲜明的对比,警察最后在抓到嫌疑人被其他同事用枪指着的时候,还说出了一句:“我会死?
你们看看他做了什么,我什么为死?
”这是一种最无力无奈无助的表达,也是对所谓“人性化”的拷问!
标准韩国犯罪剧,演技到位,剧情太浅
金相庆一如既往地憋屈。金承钧一如既往地偏执小变态。朴圣雄一如既往地冷血大变态。所以就是演员们以往一贯的选片风格,缺乏惊喜。
挺屎的
为什么反派被神话到这地步?而韩国电影里演的警察全是苦大仇深的屌丝气场?受不了。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很好看。没想到妹夫对妹妹的爱,比亲哥哥还执着。
好好的杀人片开头怎么慢慢变成一点亮点也没有的复仇片了……
确定了的事也要下意识地去否定
2022年7月5日凌晨於禮崗荷花閣。
三星都给唯我独尊李仲久,感觉韩国的这类题材,快跟以前的车祸加癌症一样,拍烂了。。要是不推陈出新的,会越来越没意思。
这个电影说的是没有死刑会造成更大的悲剧。
两星全给朴胜雄
这么烂的本子像是国产片的套路。
结局不难猜
朴胜雄身材棒棒!!论死刑的重要性 恶魔在人间啊
如果惡魔不能被送回地獄,人間和地獄有何分別?
韩国虽有死刑之罪,却无死刑之实,对于非人凶杀重罪,还是应该执行死刑,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影片也是众多选择以暴制暴的结局……有点类似交换杀人,是交换复仇(杀人),我替你报仇,你替我报仇……
5/10。前后两部戏,但都不好看,杀人犯角色演得不错,写多几段戏给他就好了。
在韩国电影中算普通标准 但秒杀国产
冷雨夜现夺命魔,二十分钟已缉捕,凶徒收监了结案,家属仇恨难消除,影片结局意料中。前半段爆发冲突点赞,后半段舍命复仇略Bug,最匪夷所思的是:一滴滴受害者鲜血流淌,一双双愤怒眼睛仇视着,一路上警方间接为它挡刀护驾,用纳税人的钱养着极恶杀人狂,韩国废除死刑真的合适吗?
金相庆演啥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