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官方给Robert的定义是一个懦夫,他只敢在背后偷袭Jesse James,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不顾及道义,不顾感情。
可是这样的人又真的是懦夫么?
我知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我也想通了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我在思考,如果你为了所谓的道义,你为了所谓的名声,所谓的道德价值观,限制了你的想法,禁锢了你的意图,那又算不算懦夫呢?
就像我的朋友,为了爱,为了自私吧,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死皮赖脸,厚颜无耻追逐一个女生。
尽管对方一再拒绝他,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他没有选择强硬的方式,他只是不停的在她周围打转,不停的让自己出现在她的生活之中。
一开始,我也是挺不屑于他的做法,我觉得很下尊严,根本他没有从理性的角度思考他们适不适合,根本没有去考虑他们将来的事情。
但是我慢慢也开始觉得他是勇敢的,他其实也值得尊敬,他可以放下所有,可以不顾世态的看法,只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很不理性,可是,他却真实的活在当下。
对于他的选择,至少我自己是没有勇气像他一样自私。
有时候那些足够自私的人,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所以Robert呢?
以我的观念,不应该用懦弱来形容他所做的事,不应该用懦弱来评价他的决定。
只能说他做的对还是错吧。
于他自己而言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他自己勇敢的决定。
一部冗长、叙事糟糕,只靠着极具美感的镜头、旁白以及Pitt和Casey的演员魅力撑起来的挤入“影史最伟大的1000部电影”榜单的《神枪手之死》,为什么让我着迷?
它没有男主人公从小人物开始经过一次次打打杀杀成为大牛仔的经典男主光环型叙事,也没有西部牛仔那狂野肾上腺素飙升的决斗镜头;没有刚烈暴力的血腥场景和最终赢得美人归;它有的只是从头到尾的无尽悲伤与落寞、和最后遭身边人背叛,自己与妻女阴阳两隔的百年孤独。
首先介绍一下影片剧情与主要人物 「Jesse James,美国亡命之徒、银行和火车抢劫犯、游击队员和詹姆斯-杨格帮的头目。
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强盗、犯罪分子。
但因其对美国南方的强烈同情以及劫富济贫的“犯罪手段”赢得了南方平民的同情与崇拜。
Robert Ford,一个Jesse James的狂热崇拜者,在19岁时结识了Jesse,当时Jesse的帮派经过数次抢劫行动后,实则已分崩离析:一部分人进了监狱,一部分则在抢劫时当场被射杀;此时Robert博取了Jesse的认可与信任。
加入了支离破碎的帮派,成为了Jesse较为信任的一份子。
此时的Jesse持有非常矛盾的心理:他带着妻女搬家,试图远离过去的一切;与此同时他也不想完全解散自己的帮派,开始变得十分神经质,他多疑,时而沉默时而亢奋狂喜,怀疑除妻女之外的每个人。
帮派成员Dick与Wood(Jesse的表兄弟)的父亲的年轻妻子有染,两个人产生矛盾,Dick射杀了Wood;随后Dick被警方逮捕,因逮捕Wood时Robert也在场,Robert一起被带走,并在参加之后的警局政坛庆功宴时被警长带走,见到了悬赏重金想要逮捕Jesse的州长,州长答应Robert只要射杀Jesse即可完全赦免他的所有罪行,于是刺杀Jesse的想法开始在Robert的心中萌生。
之后Robert与其兄弟Charley开始计划并演练如何刺杀Jesse,他们跟Jesse一家一起生活,但因为Jesse的疑心病,使得他们一直没有机会下手。
Jesse计划让Robert和Charley和他一起去抢劫银行,此时Jesse变得暴躁无常,疑心病达到了峰值。
就在此时,报纸上刊登了Dick承认了对Wood的谋杀的新闻,而Jesse知道那时Robert在Dick旁边,此时Jesse心理已经察觉到Robert两兄弟的背叛,Robert两兄弟也知道刺杀行动刻不容缓; 最后,Jesse呆呆望着窗外在唱儿歌的可爱女儿,背后是准备结束掉他传奇罪恶一生的Robert两兄弟。
在Jesse踩着凳子擦拭有灰尘的壁画的时候,Robert扣动了扳机,让这位传奇大盗的生命定格在了1882年4月3日。
」 这部并不那么优秀的影片,影片从始至终没有通过抢劫杀人正面表现过Jesse的暴戾与“传奇性”,而是在影片的一开始就将时间线拉到帮派大势已去的节点,配合暗沉的镜头色调,通过旁白简单概括了Jesse的过去“丰功伟绩”以及现在的状态:多疑、时而沉默时而亢奋、神经质等等。
也正是这样的开头注定全片的基调与叙事逻辑:以沉郁、压抑的色调及旁白配合美国西部得天独厚的美学镜头,从Jesse James的帮派沉沦的开始以及Robert的投奔为起点,刺杀成功为终点,通过讲述其中间的发生的代表性的事件,来让影迷了解这段具有传奇色彩的美国历史。
让我着迷的点在于对于Jesse的刻画,第一是展示了Jesse的“普通性”与“脆弱性”,他会像正常人一样疑神疑鬼,不信任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有眼睑炎,不想让别人看他残缺的左手中指;他也会相信上不该相信的人,以至于最后被叛徒杀死。
通常,悲剧色彩相比于合家欢更能提高一部电影的格调(通俗讲为逼格),这部电影的艺术性,要归功于悲剧色彩。
从电影的开头开始,我看到的只有余晖与落寞,影迷对于Jesse James这波澜壮阔的一生中犯下的种种强盗事迹,无法通过电影直观获得,只能通过Robert对Jesse的崇拜,和旁白的说明等去联想。
很多人说这部片子的男1应该是卡西而不是布拉德皮特,当然,从直观上看,确实整部片子更多的镜头是以Robert这个人物作为逻辑上的男主去推动的剧情的发展,加上这部片子的剧情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一个主谓宾:Robert刺杀Jesse。
可是更让我触动的确实Jesse的刻画,扇小孩耳光只为让小孩说出其叔叔在哪的暴戾;数个沉默镜头表现他的孤独与精神状态;以及最重要的,对妻子和女儿的爱。
Jesse从始至终对妻子和女儿都非常好,带着她们搬家,试图告别强盗生活;一直到被刺杀的那天还在陪着女儿玩耍,温柔得回应妻子;生命前的最后一分钟,还在静静地靠在窗户边看着女儿唱儿歌,Jesse被枪杀后妻子抱着他时那仿佛呕出灵魂的嘶吼,无疑都在证明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爱永远是艺术作品永恒不变的亘古主题。
Jesse死后,对Robert人物的表现也做得非常好:用重现刺杀现场的舞台剧挣钱,在社会地位上野心勃勃;比他更有人性的Charley不堪重负吞枪自尽,只留在Robert在众人的唾弃中苟且偷生,并最终被不速之客一枪毙命。
Jesse生前,世人传颂他的传奇事迹;Jesse死后,Robert听到世人还在传唱关于他的歌谣。
也许在那一刻,Robert才真正意识到:是他亲手背叛、结束掉了这个南方人民、包括他自己在内,一生崇拜的传奇强盗的生命。
「Jesse James was a man who killed many men He robbed the Glendale train and he stole from the rich and he gave to the poor He had a hand and a heart and a brain Jesse had a wife to mourn for his life Three children they were brave But that dirty little coward who shot Mr. Howard Has laid Jesse James in his grave It was Robert Ford that dirty little coward I wonder how does he feel For he ate at Jesse’s bread and he slept in Jesse’s bed And he laid poor Jesse in his grave Poor Jesse James, people of South will never forget you」
《神枪手之死》:可是所有快乐都在被折磨 ■文。
火神纪。
笼罩我,保护我;带我攀越最高的峰巅。
也许天堂;就在被你触摸的那一瞬间。
可是;所有快乐都在被折磨。
——超载乐队《不要告别》。
也许,早在电影上映之前的那张预告海报上我们应该多少能看出点端倪来。
一片云淡风清,一片愁云惨淡;无边、泛黄、杂乱、无序、杂草丛生的无尽荒野;旧时代的火车行驶在低沉的云底;枯黑的大树。
西部电影情调的布景是对的;然而布拉德·皮特(Brad Pitt)那张透着哀怨和沧桑的脸庞以及望着远方带着悲凄的目光,这些不应该是一部传统的西部电影所应该有的东西。
没有那个时代的张狂、无序,以及弥漫着烟草味道的蕴底。
可以说,这是一部装在一个西部电影框架里的文艺电影,而且绝对文艺到了骨子里去。
另类的西部电影,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
影片改编自由朗·汉森(Ron Hansen)创作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曾经参加过南部游击队,在美国西部拓荒时期恶名昭彰的大盗杰希·詹姆斯临死之前几个月的暗淡时光。
没有太多的烧杀掳掠,这部电影并非我所想像的那种快节奏的视觉电影;反而用一种非常缓和的节奏、絮叨式的语调以及优雅的广角镜头、大量构图饱满唯美的写景构建了这部电影,这一点让我很是意外。
与其说这是一部西部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文艺电影,或者是一部非传统意义上的西部电影,一部以西部电影模式反传统意义上西部电影的非西部文艺电影。
带着以往对西部电影的总体印象来看这部电影未免有些乏闷;至少我在看完这部电影的全过程里都有这种感觉。
然而,当电影结束,当镜头后的背景音乐响起,当电影的字幕开始浮现;我开始有一种有别于看完任何一部电影的感觉。
而更奇怪的是,我没办法说清楚这种感觉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要真的看明白这部电影,除非你摒弃掉以往对西部电影的所有印象;也许会开始喜欢这部电影。
小时候,老师们总在教育我们说,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任何事物都是不可取的;套用在这部电影上也许最恰当不过了。
不要把它定位成西部电影,那么它会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文艺电影。
电影开始在皮德饰演的杰希·詹姆斯和山姆·夏普德(Sam Shepard)的哥哥弗兰克犯下多起银行、火车、公共马车的劫案之后,最后一起火车劫案之前。
电影舍弃了詹姆斯兄弟那些更吸引眼球的传奇经历而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展现在詹姆斯兄弟分道扬镳之后到杰希死亡之后,全面剖析了杰希的性格、心理状态、生活以及最后的死亡。
这样的一个切入点也许是从原著的小说上就已经留下来的,然而从小说搬上银幕,作出这样的选择依旧需要很大的勇气。
果不其然的是,电影的好评与票房的惨淡形成的反差证实了这一点。
评论人所看到的是这部电影闪光的以及反传统的地方,而更多的影迷则在对西部传奇故事的失望之余大为郁闷。
可是在我看来,好莱坞确实需要这样的电影;所谓大片,也许一种是纯商业行为的票房电影,而另一种则是这种敢于冒失去票房的风险的应该被称为经典的艺术电影。
与传统意义上那种粗砺风格的西部电影相对,是这部电影的细腻;刻画人物的切入点更集中于人物的心理历程以及表现人物在传奇色彩之外另一个层面上作为一个自然人的种种。
也许,如同罗伯特·福特所说的:杰希比你所想像的还要伟大,然而,他依旧还只是一个人。
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定位给了这部电影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开阔的视野,这是一种人道意义上的对于历史人物在人性方面更深程度的探究。
显然要比那面平面化以及传奇化了的人物传记电影要更深沉一些。
不管别人怎么看,这部电影在我看来绝对是皮特演技更趋于成熟圆润的得意之作。
在他演绎下的那个杰希,多疑、善变、残忍、矛盾、抑郁而阴沉;同时也痛苦、无奈、惊惶、悲伤、绝望而狂躁。
单凭他那俊俏的脸庞,他是绝对没有办法完成这样的一个角色的。
然而他不只是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
在这部电影之后,皮特真的可以无愧于实力演技派了;在我看来,他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要比他在之前的《史密斯夫妇》(Mr. and Mrs. Smith)、《特洛伊》(Troy)、《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12猴子》(12 Monkeys)、《罗汉》系列(Ocean's 11/12/13)以及去年的《巴别塔》(Babel)都要更出色得多。
我不否认这部电影看起来反差很大,一方面以西部电影之名,另一方面却文艺得乏味;然而我也没办法否认,这是一部出色的电影,而且我也喜欢这部电影。
杰希·詹姆斯的所有传奇故事在这部电影里都已经成了背景;所以皮德可以面无敛色地说:所有的美国人都崇拜我。
拓荒时代的美国西部充满了无序的混乱,混乱带来了无限的机遇,这也许是整个时代的回忆。
那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横行的时代,所以劫富济贫以及横行在司法追捕之外的西部英雄可以成为当时每个美国人心里的英雄。
这也许是所有西部电影受热捧的原因。
这是一部从传奇回归到人性上另辟蹊径的电影;把淋漓畅快的传奇蜕变成了故事背景,于是英雄过去的那个时代成了快乐的回忆。
为了逃避美国联邦政府的追捕,以及自己良心上的谴责,所有的快乐却一直在折磨着杰希。
从民间的顶礼膜拜到官方的封堵追杀让他成了一个双层性格的可怜孩子。
年仅34岁的杰希看起来如此软弱而苍老,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变得小心谨慎并且多疑,如同一头饥饿的野狼。
电影的最后又从人性上又回归到传奇。
快乐折磨的最后是死去,死去之后的杰希照的遗像不停地卖出,遗体被当成朝圣对像被狂热的人们参观,童年时代的住所以两块钱的门票开放让人们观摩。
甚至有同样奉行英雄主义但和杰希毫不相关的人去替他复仇,民间的乐人们开始以他的故事蓝本唱起了歌。
这是一个挺悲情的故事,悲情不在于杰希传奇的一生以及最后不得善终的结局,而在于杰希临死之前的那些惊惶不安的生活。
他可以和他的儿子女儿以及妻子一起幸福地生活;可是他依旧得不到幸福。
除了父亲和丈夫,他原来的那个大盗的身份依旧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失眠,四处奔走地杀死一些可能出卖他的同伙,时时地灵魂出壳自上而下审视自己的人生;他说,一旦出去了就不想再回来了,肮脏得让他自己都作呕。
所有的快乐都在被折磨。
也许,当一个人渐渐地自省,然后那些浮浅的快乐并不快乐;而更可怕的是,曾经以为的快乐成了良心对自己的折磨。
活着,为了继续活着;他还必须去承担这种折磨的后果。
杀戮,在他死去之前一直没有结束。
而所谓的悲情,也许,卡西·阿弗莱克(Casey Affleck)饰演的罗伯特·福特对他的背叛也成了他的人生最后一个悲剧性的休止符号。
罗伯特是杰希狂热的膜拜者之一;从小时候开始收集任何有关杰希的零碎资料,到不停地把自己和杰希相似的地方都罗列出来,一直到呆在杰希身边成为杰希的追随者,模仿他的动作、语调、表情甚至是脸角最细微的肌肉抽搐。
他只是一个狂热的Fan,一个一心想要模仿杰希成为下一个传奇的人。
只是,也许杰希只能有一个。
当一个Fan追随着自己的偶像,对于早期的罗伯特来说也许真的会是一种幸福。
坐在杰希坐着的椅子上陷入同样的沉思,躺在杰希的床上绻缩成一团,做着和杰希同样的动作带给你无穷无尽的快乐。
只是,当昔日的英雄风采不再而且开始变得多疑狂躁;那样的追随就不再是那么幸福了。
追随的快乐也许依旧;只是,带着一种朝不保夕的折磨。
背叛,如他自己所说,只是因为害怕,为了保全自己,为了生存。
罗伯特背叛并且杀死了杰希。
而后被杰希另外的狂热者杀死。
他在纽约的大剧院里无数次地上演着他背叛杰希并且在杰希妻儿面前杀死杰希的场景,有人说他的懦夫,有人说他是无耻的背叛。
他谋杀了杰希大概800次,频繁而且公开地重演着自己背叛行为。
杰希有杰希的无奈,而罗伯特也有罗伯特的无奈。
我依旧记得,杰希那苍白而满腹悲切却故作欢快的笑声空荡荡地回荡在房间里的那种悲凉的味道;我也依旧记得,罗伯特在对爱人倾诉自己不为人知的惶恐时满脸的哀伤。
所有的快乐重叠;可是所有的快乐都在被折磨。
折磨也在重叠;之后是悲情,悲情更加重叠。
杀死神枪手的枪手是否也是神枪手呢。
一次背叛行为的背后是两个神枪手完全相反的人生轨迹,以及两个同样无奈的男人以同样的形式死去。
如同超载乐队的这首《不要告别》所歌唱的;只是,这个时代已经远远地和这个世界彻底地告别了。
光亮也许无法爆炸这世界;寂静的世界依旧一言不发。
从高处堕落,可是心仍旧在向上飞跃。
2008/2/1;丁亥年癸丑月壬申日。
五九第7天。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 ■译名:神枪手之死 ■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Andrew Dominik) ■编剧:安德鲁·多米尼克(Andrew Dominik)/朗·汉森(Ron Hansen) ■主演:布拉德·皮特(Brad Pitt)/佐伊·丹斯切尔(Zooey Deschanel)/卡西·阿弗莱克(Casey Affleck)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类型:动作/剧情/西部 ■片长:Canada:160 min ■发行:华纳兄弟公司 ■上映:2007年9月21日(美国) http://cyacz.blog.163.com/blog/static/98269920081211248590
看完这片子比较疑惑这位Jesse 是谁啊,怎么那么有魅力?
电影里他除了干掉一个同伙几乎没出手,倒是很神经质。
为什么鲍勃那么迷他,为什么死后有那么多人来瞻仰遗容呢。
翻wiki,补一点背景知识。
Jesse 和他哥哥在内战时替南方作战,结束后成了强盗。
他们是和平时期第一次白天抢银行的团伙,而且纵横16年。
不过令他成为大众英雄的真正原因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几个文人的妙笔生花。
Jesse抢火车的时候通常直扑押运的钱箱,而很少洗劫旅客。
这对他来说肯定有实用的理由,但大众喜欢当他是劫富济贫。
Jesse曾为南方作战,战后对抗的又是亲北方的政府,因此受南方百姓的欢迎。
亲南方的议员多次阻挠提高对Jesse的赏金。
Jesse曾打死一名公务员,据说此人战争期间枪杀了南方的一名著名将领。
不过后来发现其实杀的不是那一个。
但当地报纸依然大力吹捧,Jesse从此成名。
政府的做法也不地道。
比如派平克顿事务所参与追捕活动,他们直接往Jesse家农场扔炸弹,结果炸死了他弟弟,炸掉了他母亲的胳膊。
Ford 兄弟冲赏金杀了Jesse,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拿到赏金,而是被作为杀人犯判了绞刑。
尽管Ford兄弟承认从来就没打算逮捕Jesse归案,州长还是直接赦免了他们。
因此,当Bob被干掉以后,会有那么多人上书要求也赦免枪手。
到这里就可以理解,为什么Bob要被骂做懦夫和叛徒。
因为他不仅吃住在Jesse家里,而且作为一个南方人,他打死了南方人心目中的英雄,不管Jesse事实上是英雄还是盗匪。
所以,当兄弟俩演了那么多遍刺杀后,精神都崩溃了。
Jesse James 对美国人来说,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人物。
他的故事也拍了好多遍电影了。
因此这部必须搞搞新意思,从刺客的角度来拍,而且Pitt 着重体现 Jesse作为大盗的无情、神经、多疑、忧郁。
对于中国观众,应该是有些认知差异吧。
就好比我们拍一本关于武松的片子,也许会从孙二娘入手。
btw, 连看Casey 两部片子,表现都很不错。
此片中他常常表现出洋洋得意又相当幼稚的笑容,让我忘掉Gone Baby 中的忧郁世故的表情。
很棒。
soulfly 发布于:2008-03-17 14:23杰西詹姆斯匪帮的传奇生涯从1866年开始,到1881年结束。
能够在前后跨度长达15年里,杰西詹姆斯匪帮一直没被剿灭,这和当时美国的社会形势密不可分。
杰西詹姆斯生活的年代,正逢美国社会发生剧变的年代。
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南北战争。
历史上把这场战争定义为美国内战,不过当时的美国人并不这样认为。
南方各州组建了自己的联盟,而且宣布独立,脱离与北方的关系,他们不但组建政府设立首都甚至选出了自己的总统。
最终南方输掉了战争,自然就不存在独立的情况,但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生活在南方的美国人在情感上与北方对立。
甚至时至今日,有些南方人依然认为北佬是缺乏教养而且野蛮、贪婪。
在这一点上,和我们40年代末的内战并不一致。
另外南北战争虽然是以是否解放奴隶为主要争端,但其实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实质性的冲突:即南部的种植园主和北方工业资本家的冲突。
南部种植园主的种植园经济有点类似我们变成半殖民地社会前的小农经济,他们对工业革命后的产品需求不大,却输出了大量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同时利用奴隶制把大量的劳动力束缚在了种植园里。
这使得北方的新兴工业资本家一方面缺乏产品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却不得不购买种植园中输出的产品:粮食、棉花、橡胶等。
而且随着北方工业经济的发展,要求有更多的自由劳动力能够成为工业经济下雇佣工人。
这些雇佣工人在城市里一方面提供密集劳动,另一方面本身也是工业产品的潜在消费者。
因此,南方种植园主经济和北方工业经济最终把争夺的焦点放在了奴隶制的存废上面,奴隶制的存废事实上关系着两种经济的命脉,也关系着这两种经济受益者的未来生活。
如此说来,奴隶制的存废与否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权问题,尤其是对当时的人来说,而是攸关自己的生存和财产利益。
战后南方种植园经济逐渐崩溃,而战争胜利为北方工业资本家扫清了道路,因此大批代表北方资本的铁路公司、银行、石油公司纷纷进入南方。
这些公司大多依靠欺骗或者武力强买强卖来获取土地、劳动力,因此让南方人非常反感。
在这种背景下,内战后杰西詹姆斯匪帮能够完好无损的生存多年,就变得容易理解多了。
杰西詹姆斯匪帮打劫铁路和银行,恰恰迎合了南方民众的战后心理,因为正是这些公司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园,让原来舒缓的生活美景一去不返,南方人认为这些铁路和银行理应为此付出代价。
因此杰西詹姆斯他们所作的在一段时间被称为劫富济贫,即使后来的历史研究并没有发现具体的证据,能够证明杰西詹姆斯匪帮确实这么做过。
不过,对于杰西詹姆斯匪帮来说,1876年他们在北城的遭遇说明了人们对他们态度开始转变。
1876年9月7日,詹姆斯匪帮试图打劫明尼苏达州北城(Northfield)第一国家银行。
在打劫中杰西詹姆斯打死了出纳Lee Heywood,引起镇上人们的开火还击,Bill Chadwell、 Clell Miller、Charlie Pitts被杀,鲍勃杨格、科尔杨格和詹姆斯杨格受伤被捕。
在这场让杰西詹姆斯匪帮几乎覆灭的抢劫之前,杰西的家乡密苏里州议会甚至在探讨一种可能:给杰西詹姆斯匪帮颁发特赦令,让他们自己解甲归田。
当然这个提议最终被否决了。
这也说明了人们的一种态度:即使是南方人对于杰西詹姆斯的行为也开始厌倦了,毕竟战争结束已经超过十年。
此时的人们更喜欢放在博物馆里的蜡像英雄,或是口头传说里的传奇人物,而不是拿着真家伙随时会威胁到自己在银行里存款的人。
而北城这个地方的居民一直以来支持的是北方,这些由北方实业者组成的城镇上层只相信钱和自己的实力,对于敢动他们钱的人毫不客气,而不管这些打劫者是谁。
这使得杰西詹姆斯匪帮的这次行动从一开始就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失去英雄光环的他们不得不陷入寡不敌众。
这次行动失败后,杰西詹姆斯匪帮失去了他们的主力:杨格三兄弟以及Bill Chadwell、 Clell Miller、Charlie Pitts。
这些人中许多都是从Quantrill游击队开始就和杰西一起战斗的伙伴。
此后在杰西詹姆斯虽然为重建匪帮又召集了不少人,不过这些没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农民和城镇无赖,却很少再能达到当年匪帮的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杰西詹姆斯的性格由此前的狂妄变成了无尽的怀疑,他不再能信任除了他哥哥弗兰克外匪帮中的任何人。
往往是一次行动后,没死去的匪帮成员被杰西带出去骑马,而很少有人能够活着回来。
1876年北城打劫失败到1882年被杀,杰西詹姆斯经常变换住处,以不同的身份示人,在密苏里州的蓝卡特(Blue Cut)火车劫案后,他的哥哥弗兰克也已经厌倦了这种非正常的生活状态,与杰西分道扬镳,杰西却依然在策划着下一次行动,直到在自己的家中,被他的手下年仅19岁的罗伯特福特(Robert Ford)从背后射杀,当着他妻子和两个孩子的面,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年仅35岁。
英雄终于走到了末路。
文:花的力量(soulfly)谢绝转载
这部电影最好玩的地方是片名: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是我见过的第二长的片名。
当然在我看过的电影中长度上貌似没有比《奇爱博士》更长了: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正如谁会比库布里克更变态呢?
故事讲的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美国西部神枪侠耶西詹姆斯金盆洗手退役后被无名小跟班罗伯特福特枪杀的故事。
这部电影第二值得玩味的地方就是这个“the Coward Robert Ford”,这个让人不寒而栗的罗伯特福特,是这部电影的最大魅力。
看的这么多电影中,没有看到这种性格的角色。
阳光,阴柔,早熟,稚嫩,智慧,愚蠢,勇敢,懦弱,自尊,自卑,豁达,贪婪……他的名字,就是弱者,因为是弱者,所以低贱,所以无奈,这恰恰是弱者最强大最可怕的武器。
极度自尊而又极度自卑的性格,犹如俄罗斯套娃,一个套一个,你摸不准这种人的心理的核心是自信还是自卑,或许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你以为这种人没本事,他却可以百步穿杨证明自己;你以为这人有种,他突然犹犹豫豫优柔寡断;你以为他靠谱,他偷窥你洗澡的眼神让你不安;你以为他想造反,他以低贱的自嘲来证明对你的忠诚……你不能戳到他痛处,他会咬你;你又不能无视他,因为他还会烦你。
你真的不喜欢他,但是他想尽办法来讨你喜欢;你想好好作践他,他却以强硬之态让你肃然起敬。
总之,正如詹姆斯哥哥弗兰克所言,“年轻人,你已经让我感到不安了。
”这个罗伯特福特也让我深感不安。
为什么不安?
或许我像他?
一个急于上位的小弟?
或许我遇到过他?
另一个急于上位的小弟?
我曾遇到几个这样的怪人,他们对我说,只消给他/她一个(实习)机会,他/她就能够证明自己(能做电视)。
他们不自信的眼神在自信地闪烁着,也让我不寒而栗。
是的,无论是电影里的罗伯特福特,还是现实中的罗伯特福特们,我想是狂热和痴迷让他们扭曲了。
抢劫是很血腥的,要敢于用枪托将对手脑袋砸出血窟窿来。
现实生活又有什么两样?
自己脑袋上撞出血窟窿而已。
这部电影第三个迷人之处是摄影和音乐。
豆瓣有人提到Nick Cave,无比之耳熟的名字,一查,原来就是唱那首我大学期间百听不厌的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的兄台,好亲切啊。
而摄影Roger Deakins更是棒极了,这种LOMO风格的画面,我预测会带起一股潮流,正如当年卡明斯基的曝光过度被斯皮尔伯格相中一样。
最后插一句,网上查到的最长片名是:Another Demonstration of the Cliff-Guibert Fire Horse Reel, Showing a Young Girl Coming from an Office, Detaching Hose, Running with It 60 Feet, and Playing a Stream, All Inside of 30 Seconds,1900年的电影啊。
还有一部1991年的电影名字很搞笑,叫Night of the Day of the Dawn of the Son of the Bride of the Return of the Terror,而它在2005年出了个续集,名叫Night of the Day of the Dawn of the Son of the Bride of the Return of the Revenge of the Terror of the Attack of the Evil, Mutant, Hellbound, Flesh-Eating Subhumanoid Zombified Living Dead!
这片子看起来是渐入佳境的 很长 但慢慢地会看进去 不必急迫 让片子带着人沉入便是故事的题材极富传奇色彩 但导演的表现方式却另辟蹊径 当电影甫一开头 忧伤绵长的音乐覆盖画面 那些荒芜麦田上的光影开始扩张蔓延 时间是1881年9月5日 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 在他们相继死后 他们分别是别人口中的英雄和懦夫……Jesse James镜头在影片的最初 给了他一片暮色时分的麦田 让他残缺的手指划过麦穗 让他独自伫立面对夕阳美丽的变幻 他房间里的摇椅投射出迷人的光影 云层贴近地面 风过树林 在所有自然天地或内心梦魇中 他只是自己认定的那个在永无终结的内战中 忠于南方的游击队员 在他最后的夏天 他最后的34岁 在密苏里的堪萨斯 他目睹了一场熊熊燃烧的大火像所有传奇人物那样 他用尽了岁月而岁月也用尽了他 他亲手点燃了头顶荣誉而酷烈的光 在他死去之后 他的灵魂无人能及可是人们为他悲哀 他们说 他死于一个懦夫的手中 他死于一次不道德的背叛 他死于一场肮脏的偷袭要感激导演讲故事的方式 当我们已经预知了一场死亡 已经知道所有的起承转合都只是为了迎向一个不可逆改的终局 这首挽歌定然更加动人 Jesse不需要再展示他的戎马生涯或强盗技艺了 属于光荣或传奇的部分都可以略去不表了 在他最后的岁月里 也许是出于对死亡的隐隐感知 他多疑 不安 神经质 残忍 悲伤的一面更多地表现出来 “他变得越来越平易近人 和蔼 情绪化 沉郁 不可预测 他把抑郁和狂乱隐藏起来 用高度的风度和陈恳来掩饰 假装对人好心好意” 神枪手JJ 终结他生命的物质是那枚可耻的子弹 但在此之前 政府连年的追捕 强盗生涯的朝不保夕 抹杀生命的罪恶感 或者早已吞噬了他对于生命的热望 如他自己所清晰感知的那样 他的生命已经携带了一抹沉郁得不能消受的底色 如同背景音乐的旋律 伤感 悲哀……他一定是那些人中的一个 迫不及待地把自己交给了无常的命运 在毁灭的限期来临之前 他只愿意服从内心的召唤 享受刀尖上的安妥 翔舞 与爱 这场刺杀是他缓慢的笃定的游戏 他这样无惧地迎向前去 隐没进一片炫目的光明之中Brad Pitt不曾衰老的蓝眼睛带一层忧郁戏谑看向画中的反光 仿佛去向来世 他可能在这途中想起反光中那只举枪的手 这只手的主人用他送的抢崩掉了他 然后微笑地又想到 这个孩子想要成为我 那么他也将如我一样洒脱Robert Ford小阿弗莱克的脸上常常出现洋洋得意又异常幼稚的表情 这个表情很妙 与他背叛者的身份有着很微妙的反差感我们都知道了他在故事里的角色 他就是唱给死去的神枪手的歌里出现的那个令人鄙夷的肮脏的混蛋 他为了政府的悬赏金出卖了他的恩人和朋友 他为了他当作借口的恐惧背叛了他最崇拜的南方人民的英雄可是 我却怜惜他 为他感到难过 疼痛 这是片子最好的地方 其实这段感情的处理 已经很深了这个眼神敏感 言辞闪烁的男孩自一出场就透着一股不详之气 他接近JJ的动机也许比任何人都单纯但也可能比任何人都不纯 他深深崇拜这个早已是传奇人物的劫匪 他模仿他的一切习惯和怪癖 只是为了做好准备成为他 这个孩子 从来都没有得到过机会的充满着渴望的孩子 他的欲望成了威胁 他试图满足自己欲望的方式 只能是这样一个悲剧的收梢因为渴望掌声 所以一定要有偶像一样的事迹 如果不行 杀了他 毁掉他 会是同样伟大的事迹 因为恐惧会被JJ杀死 所以先下手为强 这是多么悲哀的借口啊最美最让人心碎的一段是 在Jesse被杀的前一天 独自在家的Robert晃遍了Jesse家的每一个房间 他进入主人的卧室 抚摸他的每一件衣服 偷戴他的帽子 喝了一口他杯子里的水 他嗅闻主人床上的滑石粉和丁香花的味道 他睡在J的床上 抚摸自己的肋骨想象自己像J一样受了枪伤 他蜷曲他的手指假装自己像J一样手指残缺 他想象自己34岁 他想象自己躺在坟墓里……这不是爱吗 那种非常罕见的爱 带着万分的敬意 毫不怀疑的热情 玉石俱焚的 不能正视的 感情在他准备好要夺走这个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人的性命后 他是何等地悲哀啊 在他们之间亲密深邃的眼神交流之中 在时间的沙漏开始倒计时之后 少年的眼中常常不能控制地蓄满泪水后来的后来 他要独自一人应对他臭名远扬 无尽孤独的暗夜旅程了 无论后来他试图用怎样的方式拯救自己于虚妄 都是徒劳 当他面对台下漠然的观众 一次次地重演他杀死Jesse的最后瞬间 或是当他在酒馆里喝醉 听到讽刺谩骂他的歌谣 或是当他面对Jesse杀死的人的遗孤 或是当他与情人共同拍照留影之时 他的眼睛都不会再有任何光芒 因为这双眼睛 曾经目睹了光芒是如何 在J的眼睛里消失 这双活着的眼睛里 只剩下哀伤 不能自制的哀伤他只能是沉溺于人间深河的暗夜旅人 而另一个是照亮时代的熊熊火炬 麦田 风雪 子弹 恰是他们一致的人生注脚他得偿所愿平静地被人枪杀 他的死不会被人纪念 他的一生仍是没有得到掌声 然而他不再恐惧 他要的已经湮灭进暗里 他的心早已追随而去
整部影片采用了彩色、黑白及类似LOMO的三种摄影风格(看来婚纱摄影及单反相机的那种细腻矫情的摄影风格有更多的人不喜欢了)。
LOMO风格的摄影又分为两类。
一类极象holga相机的风格(1、2),另一类则是四周变形非常严重(6、13),只有中间是比较清楚的,有点类似于透过酒瓶底看到的图像。
这两类估计是用老式的相机一起拍摄的,而第二类是在电脑里做的特效。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图像效果接近于LOMO效果,看起来比较旧一些(4、10);也有不少镜头干脆是透过玻璃窗或纱窗拍摄的。
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那时候的玻璃有比较严重的变形效果,正好达到LOMO的效果(7、8)。
透过纱窗拍摄的画面也是如此,故事发生在美国的西部,灰尘很大,纱窗上往往粘有很多脏东西,使图像效果看起来很有质感。
这样的画面效果加上一点点清淡而若有所思的音乐,整个片子气氛营造的相当漂亮。
还有一点特别的是,黑白和彩色图像的转换,似乎没有什么规律(或者是我没有发现)。
不是在镜头切换时转换的,也跟故事情节没什么联系。
(上面文字中提到的图片请看如下地址http://imx23.yculblog.com/post.2926393.html)
我选择杀死你,当我爱过你又将你失去。
鲍勃遇到杰西的时候才十九岁,但他爱上他,早在这之前的之前。
在《神枪手之死》上半部分的一个场景中,摄像机慢慢地移到了一个男人的背上——由 Brad Pitt 扮演的杰希 · 詹姆斯——正在洗澡。
蒸汽从水中缓缓升起,詹姆斯慢慢地思考着他的下一步行动。
洗澡的时候,杰希 · 詹姆斯听到门口有窸窸窣窣的声音。
害羞、笨拙的罗伯特 · 福特——Casey Affleck饰演的角色,昵称鲍勃,他把头探进房间。
杰西因为洗澡被鲍勃打断而焦躁不安,要求他离开。
鲍勃崇拜杰西,并把他当作朋友,他试图和杰西进行一次自己想象中友好、单纯的谈话。
“我从来没见过你不带枪的样子,”鲍勃说。
杰西慢慢地从浴缸旁边的椅子上拿出一条毛巾,露出一把枪。
鲍勃静静地站着。
然后,杰西 把脸微微转向门口,问道:“我不明白:你想像我一样,还是你想取代我?”
导演选择了这个切入口,来揭开杀死大盗杰西·詹姆斯的凶手罗伯特 · 福特的神秘面纱。
这一幕,其实不仅仅是两人关系的真正内核,也是整部电影的真正内核——鲍勃对杰西复杂的情感,推动着两个人奔向既定的宿命。
而推动鲍勃的,则是彼时尚未夺得奥斯卡影帝的Casey Affleck的惊人演技。
没有人比Casey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得更出色,他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奥斯卡提名。
他是这部电影中最耐人寻味的人物,而他的表演令人难以置信地演绎了鲍勃集崇拜、嫉妒、迷恋、狂热于一体的情感纠结。
这部电影聚焦于最终杀死杰西 · 詹姆斯的事件。
从一开始,杰西·詹姆斯就是一个传奇大盗。
他和他的兄弟弗兰克一起,召集了一群乌合之众去抢劫一列火车。
其中就有福特兄弟,鲍勃和他的哥哥查理。
不久之后,一些人出卖了杰西·詹姆斯,打算出卖他以换取一大笔赏金。
杰西·詹姆斯听到了这个计划的风声,打算杀掉所有参与这个计划的人。
随着杰西的步步逼近,死亡阴影的不断笼罩,罗伯特 · 福特开始从对杰西 · 詹姆斯的崇拜仰慕转变为恐惧与憎恨。
他成为了叛徒,向警方告密出卖了杰西。
Casey将这种情感的转变演得极为合理。
电影的前半部分,鲍勃到处跟着杰西·詹姆斯。
而杰西仿佛也对他不同一般。
杰西的特别爱护,让本来就崇拜杰西的鲍勃彻底迷上了这个英俊、沧桑而传奇的亡命之徒。
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阅读并保存了每一本写到杰西·詹姆斯的书,把关于杰西的秘密都藏在床底。
他谈起杰西的那些光辉事迹,就好像詹姆斯是神一样。
突然有一天,他的神选择了自己,让其他人离开,而单独留下了他在身边陪伴。
这一刻,荧幕前的观众都体会到了鲍勃发自内心的快乐——就像后来杰西送给他一把华丽的新手枪时那样的快乐,尽管前一天杰西刚刚差点割断他的脖子。
后来鲍勃就是用这把枪,结束了杰西的生命。
鲍勃的感情就在被杰西杀死的恐惧与对杰西的完全痴迷中跳跃着,爱是真的,恨也是真的,嫉妒更是真的。
还有比杰西更迷人的男人吗?
他该死的英俊,又该死的乖戾,多疑,残忍,他清澈的蓝眼睛仿佛能看穿一切。
在两位极为出色的男演员眼神交流之间,文字都显得多余。
杰西已经厌倦了被追捕的生涯,也许同样厌倦了这具明明尚在壮年但却已疲惫不堪的躯体。
他明知这个眼神闪烁的孩子可能会终结自己的生命,那就让他来吧。
他有许多机会杀死鲍勃,一刀割断鲍勃的脖子,像他杀过的许多人一样。
可是他没有。
杀死杰西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出去了。
鲍勃留在屋里,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
他走进主人房,把杰西的衣服都抚摸了一遍。
拿起梳妆台上杰西喝剩的半杯水,喝了一口。
闻了闻杰西枕套上滑石粉和丁香花的气味,他躺下来,抚摸自己的肋骨。
他想象自己肋骨上也有像杰西那样,两次中弹的伤疤。
想象自己也少了一截中指,想象自己已经34岁,想象自己躺在了棺材里。
与其说是谋杀,不如说是杰西早就为自己安排好了结局。
他解除了武装,将背部暴露在鲍勃面前,在镜面倒映里看到了最后的景象。
男孩朝自己举起了枪。
画面哀色流动,配乐缓缓,枪声骤然响起。
杰西死了,鲍勃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取代他成为英雄,却被所有人唾弃成懦夫。
杀害杰西 · 詹姆斯十年后,罗伯特 · 福特在科罗拉多州的一家酒吧被枪杀。
当他回头看到瞄准自己的枪口时,会不会想起当年杰西最后的回眸?
密苏里州的荒野上,风穿过枯草的声音像砂纸打磨着时间。
安德鲁·多米尼克把枪声拍成了一种慢性毒药——当罗伯特·福特扣动扳机的刹那,火药味尚未散尽,罪恶感已渗入骨髓。
杰西·詹姆斯倒下的姿态并不悲壮,更像一件旧大衣滑落椅背,褶皱里抖落出整个西部的疲惫。
英雄神话在此刻坍缩成一张泛黄的通缉令——福特凝视着尸体,瞳孔里映出的不是恶棍的终局,而是自己灵魂的裂痕。
他收集杰西的头发、模仿杰西的站姿、复述杰西的笑话,却在成为偶像的过程中蛀空了自我。
那些被观众喝彩的刺杀细节,最终变成绞索上的绳结,勒紧他的喉管。
密苏里州的每一块砖石都成了镜子,照出他日益萎缩的轮廓——杀死传奇的人,终将被传奇的阴影吞噬。
多米尼克神奇地让时间在胶片上生锈。
长镜头里,积雪覆盖的森林像一具巨大的肺叶缓慢起伏;晨雾中的火车站,蒸汽机车的轰鸣被拉长成呜咽;甚至枪战时的硝烟都悬浮在半空,如同被钉死的灰蛾。
这种近乎暴戾的迟缓,将西部片的血脉抽干,暴露出神话背后的荒诞:所谓拓荒精神,不过是人类在虚无荒原上刻下的临时记号。
最刺痛的是那场剧院演出,福特站在舞台上重复刺杀场景,观众的掌声如冰雹砸向他的脊梁。
戏服下的身体早已被掏空,成为一具表演痛苦的木偶。
当子弹道具划过空气时,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彻底溶解——银幕内外,我们都成了观赏他人痛苦的共谋者。
当福特最终倒在科罗拉多州的酒馆地板上,血泊蔓延的速度比忏悔更慢。
多米尼克让镜头长久停留在他抽搐的手指上,仿佛在问: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猎物?
杀死传说的刽子手,或是被传说反噬的傀儡?
答案随着血迹渗进地板缝隙,而荒野依旧在远处沉默地锈蚀。
画面很美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摄影+音乐一流,表演一流半,叙事手法三流。
建议Andrew Dominik去BBC找份工作,拍纪录片去....
看不下去。。
就想问你们累不累?我好累啊~卡西的口齿简直就是七里香时期的周杰伦啊,倒是很符合这个角色~
卡西表现突出,摄影突出,其它的算了吧
好酒!
一首隽永的散文诗,画面美轮美奂。背叛与懦弱,愧疚和悔恨,害怕与贪婪,那恶心的扭曲的心灵不会被荣耀包围,最终会在悲哀中被深深的罪恶感腐蚀。最欣赏Charlie,Bob,和Jesse在屋里放肆狂笑这段,华丽丽的,而皮特成为影帝,当之无愧。
2.5. do you want me to change subject? 流水账通常都很长
节奏慢是有它慢的道理的,用心体会就能发现它相当唯美,意味深长。没有激烈枪战,取而代之的是细腻优美的画面,印象最深的是那片微风中枯黄的田野。人物内心感受也把握的很准确,恐惧、犹豫、怀疑。btw,佐伊果然是跑了个龙套啊~★★★★
看不懂耶
我可以忍受王家卫把武侠片拍成文艺片,但我接收不到你把西部片拍成文艺片,即便配乐和摄影真的是很赞
8.6 与其说是西部片,不如说是发生在西部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传记,碎片化的叙事配上旁白消解了剧情,常见的“背叛”元素随着悠长的节奏被拉的很深,没有荣耀,没有爽快,满是悔恨与迷茫。Casey演的太绝,每一个表情都道出了bob ford 这个coward的细腻心思,或是迷恋,或是愤慨,或是失望。狄金斯的摄影有多美就不用我多夸了。
这是一个讲爱着皮特的小受因爱生恨最终杀了他的事
刺激点比较少,都是很平稳的拍摄
全片的英文字幕简直是噩梦……拜托俚语跟生词那么多。于是当话筒递到我手上让我谈观后感时我脑中一片空白,只好昧着良心表示:我是来看皮特的。咳咳,至少还能博点笑声不是。
即使是布拉德·皮特的片子也没能看完
布拉德·皮特 主演的。但看起来好像不怎么好看。故事没有什么很让人激动或者波澜起伏的地方。就像一个长者 讲述的一个传奇。当然这个传奇最后当然是悲剧。在最后看的比较爽点了。。 最后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了他做了那么多事。最后面的那几句话也带有讽刺性。虽都不喜欢背叛者 老外也一样憎恨背
其他的不说 演员演技到位了的 冗长得也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