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无事,想去看场电影。
附近影院不是《我不是药神》就是《邪不压正》,为了避免看片“鬼打墙”,于是抱着“赌一赌”的心态到电影院几乎是“包场”看了一部动画电影《淘气大侦探》。
开篇先插播一些题外话,关于这部影片,我完全没有做过功课 ,哪怕是简介都不曾瞟过一眼。
每每在观影临近结束前,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打开猫眼查看该影片的“已购票评论”,喜欢浏览大家对片子的观影感受。
但惊讶的是,这么一部叙事流畅、制作效果精美的动画影片,评论竟然少得可怜,所有评论仅需一分钟就可以看完。
最令我费解的是,在购票前发现附近两家影院有周六售票,且每家两场次(虽然时间都安排在炎炎日晒的午饭时间),但之后发现,其中一家影院已经下架了周六所有场次,而另一家,则是砍掉了一场。
孤零零的十二点半的那场,仅仅两个人买了票!
是片方太佛不做宣传?
还是我的审美不入大众之流?
我已经陷入了深深的郁闷之中……如今大众普遍愿意走进影院看片,出现动辄十亿的电影已经不算稀奇。
所以各种各样对于电影的声音总会形成一种“舆论”左右着我的判断,反倒是《淘气大侦探》这种观影人不多的“小众电影”更能激发我的ZQSG,让我能清晰明了地、真正发自内心地做出喜欢与讨厌的判断。
聊电影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英式喜剧动画。
它由引人发笑的英式幽默、百试不爽的“英gay兰”特色、萌即正义的玩具世界凑成主菜,还精心烹制了“破案竞赛”餐后甜品,如此一来,一桌丰盛的大餐便工工整整地呈现到观众面前。
如果说《玩具总动员》里的角色是“钢铁直男”才会买的玩具,那么《淘气大侦探》里所选用的角色相对会受萌妹纸的喜爱:软萌的花园瓷娃娃、傲娇的芭比女王、聒噪又带点“贱”的莫里亚蒂、看似疗愈实则是个暴力狂的泰迪熊……选角可以说相当“英式”,特点是总会在不经意之间给人以会心一笑的反差萌。
不过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是陶瓷娃娃夏洛克与华生的加盟,这对好基友果然“台风都吹不散”,双双打破了次元壁,妥妥来到了二次元世界成为了“花园地精守护者”(影片中称陶瓷娃娃为“地精”)由于二者的加入,使得这部影片有了“解谜破案”的侦探动画元素,尤使得它更具趣味性与冒险性。
夏洛克的破案脑洞清奇
有人说这部影片铺设两条线从而叙述杂糅,让人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主角。
我认为设定是精巧的,编剧定然是经过了更深刻的思考。
罗地欧与“朱丽叶”地精小情侣、夏洛克与华生“地精守护者”老搭档,他们一对代表爱情,一对代表友情,但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极致点爆发后再和好,总会给人以刻意老套、说服力较弱的感觉。
但《淘气大侦探》里反而通过双方之间的矛盾的对照,让四位主角都能从他人的矛盾冲突中反观自己的不足,从而才顺理成章地让他们脱离“当局者迷”视角,认清自我,学会尊重与珍惜。
因为人总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劝身边的人珍惜,却不自知。
尤其是快步向前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身后一直奋不顾身追赶的人。
夏洛克天资聪明是破案奇才,却一直忽视华生的陪伴与付出;而华生却一直找不准自己真正的位置,总是过分自卑、容易轻信而导致中途“黑化”;虽说罗地欧勇敢善良,但总是鲁莽冲动感情用事;而朱丽叶聪颖果敢,但她却忽视了朋友、拒绝倾听,总是最后才考虑亲密爱人。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看似正负极的人与事,总是异性相吸。
但越是亲密的双方越是只会看到对方的缺点,而看不清自己的不足。
往往能有个时机互相敞开心扉,坦诚“伤害”过一次,也就算是为这段感情“渡劫”了,今后将会更加珍惜彼此,承认与尊重对方的存在,并开始学会包容彼此的缺点。
谁让人类是最复杂的生物呢?
相爱相杀之后还能破涕相拥的人就请牢牢抓住吧,反正结尾夏洛克与华生搀扶着走向大结局我还是不由地露出了老姨母的微笑……不放过任何安利的机会,戳一戳下方《淘气大侦探》预告片一起来尝尝鲜吧写在后面:为了“讨好”中国观众,影片还特设了“唐人街探案”的破案关卡。
但凡镜头来到唐人街,大红配金的标准“外国友人中国风印象色”直扑眼帘,红灯笼、脸谱、鞭炮、汉服……一个都没落下,无疑加深了中国观众缘。
除此之外,我非常满意《淘气大侦探》不需要预先了解第一部的剧情,“空降”也能看懂。
我是看完了才知道,这部电影是花园装饰小矮人《吉诺密欧与朱丽叶》的第二部,首先在我的认知里,第一部应该算不上家喻户晓的IP,所以我完全把它当成了新片去看,竟没有在人物设定以及故事背景衔接产生违和感。
影片应该原名直译为《吉诺密欧与朱丽叶2》,但我主观地认为,引进一方是为了吸引中国低幼龄儿童,而改名《淘气大侦探》。
事实上,今天除了我一个“孤家寡人”之外,的确有三三两两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片。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部电影同样适合青少年及成年人观看,它里边包含了《神探夏洛克》的多个梗,90后一辈也许更有体会。
反倒是这个中国片名有可能会给人造成是低龄儿童动画电影的错觉,而导致它直接隔离了这一类观众,如果最终结果真的如此,委实可惜。
这部电影有意思地通过冲突、矛盾,让主角在情节发展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我,学会彼此尊重与珍惜。
也让观众受到启发。
虽然是一部动画片,还非常搞笑,但笑过之后还是值得让人回味深思的,是一部可以教会小朋友爱、平等、欣赏的好影片。
画风还是属于很儿童化的,大人看来也异常轻松,可以在炎热的夏日躲进电影院消磨下时光。
2011年,一部萌趣满满的动画片《吉诺密欧与朱丽叶》映入了大家的眼帘。
这部动画以经典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花园装饰瓷娃娃世界里的爱情故事,剧情温情、有趣,深受大众欢迎。
时隔七年,这部动画又推出了它的第二部电影《淘气大侦探》。
在这部续作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吉诺密欧和朱丽叶搬到了伦敦,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然而,就当他们开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花园里发生了奇怪的事情,瓷娃娃们接二连三的神秘失踪了!
于是,大侦探糯尔摩斯和他的助手华生迅速介入了案件的调查......
影片延续了上一部致敬经典的特色,继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后,又加入了福尔摩斯和华生这对著名的CP。
陶瓷微观世界里的糯尔摩斯虽然身形迷你,但依然考究的戴着在他钟爱的猎鹿帽和斗篷大衣,看起来十分萌萌哒,华生则拿着他那根著名的拐杖,也是有模有样。
不同的是,这个迷你版的福尔摩斯是个有中二倾向的装逼犯,而华生则一脸严肃的有点呆萌,两人一唱一和、一捧一逗,尽显英式幽默。
福尔摩斯的老对手莫里亚蒂和他最爱的女人艾琳也纷纷亮相。
前者变成了一个坏坏的幼稚鬼、卖萌癌晚期患者,后者则沉迷变装、身材火辣、能歌能舞、还爱吃醋。
颠覆性的人设改编,充满了创意又喜感十足。
虽然致敬了经典的侦探名著,但《淘气大侦探》并不是一部烧脑悬疑片,而是一个轻松、欢乐的城市冒险故事。
糯尔摩斯和华生带着吉诺密欧和朱丽叶,穿梭在繁华的伦敦市,寻找失踪的瓷娃娃们,跟着他们的脚步,我们领略到一个风情万种的大都市。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塔桥、大本钟等等颇负盛名的风光地标尽收眼底。
主人公们的冒险经历更是趣味盎然,处处都是充满想象力与幽默感的设计。
其中,唐人街的探险之旅尤为令人印象深刻。
导演约翰·史蒂芬森早在他的代表作《功夫熊猫》中,就曾展现出对中国文化,出神入化的掌控能力,这一次他再次娴熟的利用中国元素,打造了一个奇妙的唐人街瓷娃娃世界。
被众奴仆抬着的大胖招财猫皇后娘娘、古风装扮的传话官、表情滑稽的招财猫打手团以及充满中国风情的场景装饰......各种奇思妙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混搭风格,令人眼前顿时一亮。
而招财猫打手团与小陶瓷娃娃嬉闹般的追逐战,主人公们利用中国大红灯笼当降落伞顺利脱身等趣味十足的画面,则令人看了忍俊不已。
此次《淘气大侦探》采用了全CGI技术制作,特效精良,几处场景真实到让人以为是实景拍摄,但却比实景更美。
夜幕下,泰晤士河上波光粼粼、伦敦塔桥被装饰小灯照耀的活泼生动,而当烟花燃起时,它又蓦然间变得宁谧优雅。
这一幕,堪称片中最美妙的时刻。
承担起剧情的陶瓷娃娃们,则动用了80-100位资深动画师参与其中,才得以完美呈现。
每个娃娃无论是色泽还是质感,看起来都如同真实的陶艺作品一般,而栩栩如生、变化多样的面部表情,又让它们生动的如同人类。
影片的最后,瓷娃娃们全部被成功营救,坏蛋也被消灭,吉诺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经受住了考验,糯尔摩斯和华生则意识到了友情的珍贵,这个意料中的大团圆结局令人倍感温馨。
整部影片轻松、幽默、笑料十足,结局部分的主题升华,也颇具现实意义,十分适合在这个炎热的夏日时节,带全家去观赏。
文/梦里诗书 作为一部典型的英国动画喜剧,《淘气大侦探》将福尔摩斯融入到陶瓷玩偶的构思固然颇具新颖,但从实际成片来看,这一人物的加入其实并没有能为电影带来多少真正的趣味性,相反种种陈旧的套路和自诩搞笑的电影彩蛋,只是使这位家喻户晓的侦探在电影中显得尤为尴尬。
《淘气大侦探》其实并不是一部全新的动画电影,其原名直译为《吉诺密欧与朱丽叶2》,在前作中是没有福尔摩斯形象的,电影所讲述的是一场陶瓷娃娃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当然其最后没有了莎翁的悲剧结局,以皆大欢喜的喜剧为收尾,而到了这部电影,电影又希望将福尔摩斯的故事融入其中,然而其一面不可能去更迭原有的主角,一面又要为福尔摩斯与华生安插新的戏份,两者在电影中其实根本找不到到一个平衡的支点。
正是由于这一问题,电影在伊始便没有一个很好的开头,对于一部其实并不是很有名的动画电影,其既并没有去回溯过往的经历,也没有去交代人物,所以如果你没有看过前作,可以说都难以分清谁才是电影的主角,杂乱混乱的双主线交叉,使人仿若在看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而强行将两路人马用巧合粘合在一起的做法,更是倍感突兀。
电影在随后以福尔摩斯为主的展开上,虽然有着他与被忽视的华生和反派来营造戏剧张力,主旋律也旨在要珍惜身边的人,但是作为一部篇幅有限,不到90分钟的儿童片,电影其实不可能真的对福尔摩斯的推理有着多么出色的还原,各种陈旧的套路使电影变的了无乐趣,于此同时导演却还执着的为电影埋上了很多电影彩蛋梗,但这些点缀在一个剧情冗长无力的境况下,既无法真正为大人带来会心一笑,同时对并不能理解这些彩蛋的孩子也无法带来何般感触。
希望比前作更扩大一部,用动画来颠覆著作的《淘气大侦探》,虽然有着好莱坞级的精湛制作,却并没能真正善用好这些著作的精髓,最终使电影变成了一场不伦不类的低幼动画。
看了电影《淘气大侦探》,本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全家欢动画侦探的故事,然而没想到的是,这其中不仅包含着悬念丛生的探案解密,最主要的是电影中包含了非常正能量的友情观甚至爱情观。
淘气大侦探的故事并不复杂,作为一部合家欢动画片,亲情友情爱情一定是故事的硬核。
电影讲述了在英国伦敦发生了“地精失窃案”,而幕后主使指向了专偷地精的莫里亚蒂,作为著名的地精大侦探,福尔摩斯和他的助手华生主动出击,与两个小地精糯密欧和朱丽叶一起解救了地精小伙伴!
故事看似简单,但是剧情就十分波折了,而且其中还设置了多重的反转,让你完全想象不到真正的幕后主使。
而在电影中最经受考验的并不是大侦探的脑洞,而是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友情,还有糯密欧和朱丽叶之间的爱情。
糯密欧和朱丽叶,华生和福尔摩斯,他们之间的爱情和友情的地位,确实有着万般相似。
华生在破案中做了很多,但是都被福尔摩斯视为理所当然,即便是华生甚至可能冒险身死,福尔摩斯却还是一心想着破案,他的信条,是“救华生可以等等,但是破案不能等”。
而类似的话,朱丽叶也对糯密欧说过——当糯密欧问朱丽叶工作和他谁重要的时候,朱丽叶毫不犹豫的说“你可以等,但工作不能等”!
于是一对小伙伴分道扬镳,一对儿爱人也各奔东西。
只是等到失去了,他们才知道这友情和爱情的珍惜,当糯密欧身陷险境,朱丽叶义不容辞的去救他,在福尔摩斯的前女友那里,前女友对她说,靠男人不能让你有出息的。
而此时朱丽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的确,靠男人很没出息,但是一个优质的伴侣会让你变得更好……而这一点,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比如我,就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有女生秀恩爱,自己的男朋友把一切的事情都处置妥当,只等着她做最简单的收尾工作就好。
男朋友会洗衣,会做饭,而且会赚钱,简直体贴到无微不至,以至于女孩不断的表示自己已经被男友宠成了生活白痴……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
现如今男多女少,找个好女朋友哪儿那么容易,除了有钱,自然也要具有各种技能。
不然怎么在女友争夺战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而女孩对于受宠这件事似乎都有着天生的不可抗拒,因此一个好的爱人,可以把你变成傻瓜不足为奇。
但这绝对不是优质的伴侣,因为真正优质的伴侣,会让你变得更加全能,更加坚强。
因为这样不是对你的不负责,而是对你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因为这样即便是失去了他们,你也能够更好的生活下去。
而现实中,又有多少男生,把女朋友变成了更好的人,却送到了别人的手心上……不过好在电影里变得更好更坚强的朱丽叶最终还是解救了自己的爱人糯密欧,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结局也是不管大人还是小朋友都喜闻乐见的。
所以还等什么,一起到影院里去感受这部正能量满满的诚意之作吧!
大部分动画片都会落入一种窠臼,故事要不是寓言和童话,要不就是幼稚园的罐装小段子。
对于小朋友往往是敷衍,对于陪同观看的成年人则是一种折磨。
然而动画电影《淘气大侦探》不仅在故事上富有文化内涵,在场景的设计上也趣味横生。
其实这部电影是系列电影《吉诺密欧与朱丽叶》的第二部,第一部早在2011年就已经上映了,讲述的是英国莎翁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但是在形式上采用了活泼有趣的动画电影。
时隔七年,该系列的第二部《淘气大侦探》终于上映。
本片依旧延续了第一部的原班角色,还是罗密欧和朱丽叶以及他们的家族圈子,但是故事却不再是莎翁名剧,而是同样为英国文化代表的《福尔摩斯》。
于是电影巧妙地将两个经典著作中的角色进行了混搭,让他们在一场冒险故事中相互碰面,这种奇思妙想不仅让人想起了另一部动画电影《乐高大电影》。
在后者中,美国的流行文化被一个个的积木角色不断地调侃玩闹。
而在《淘气大侦探》中,它同样创造了一种有趣的动画形象:陶瓷。
所以在整部电影中,每当角色开始走动,亦或者有肢体碰撞,都会发出陶瓷摩擦石头的声音。
连同陶瓷娃娃一起的,还有布质娃娃和塑胶娃娃,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玩偶世界。
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个玩偶世界中还有蕴藏了熟悉的元素,比如大红灯笼和肥硕的招财猫。
看着这些元素在银幕中交相辉映,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这些有趣的形式并不是一个花哨的架子,而是裹挟着温情的话题:信任和重视身边最亲的人。
影片虽然讲述了福尔摩斯和华生帮助罗密欧和朱丽叶拯救亲人,一路历险,但是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四个人如何重新建立相互的信任,重视对方而不是漠视对方的价值观念。
所以,这个主题放到动画电影上来说,弥足珍贵。
要知道,成年家长带着孩子去电影院观看一场美轮美奂的动画电影,并不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是希望这部电影所宣扬的价值观不仅重视“人间真情”,而且还具有说服力。
《淘气大侦探》无疑完美地给出了答案。
一对经历过风风雨雨的真挚朋友遇到信任危机,一对被认为是天作之合的恋人遭遇爱情危机,这对于孩子来说仿佛是一个负面故事,因为它的开始不是完满,而是破裂。
但是现实的情况恰恰就是如此,即使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不信任和不重视的现实。
然而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并且合理地解决困境,正是《淘气大侦探》所要解决的问题。
它利用一个合家欢的趣味故事,将被成年人所熟稔的文化元素网罗在一起,让这些虚拟的人物遭遇现实的人际危机,且在困难中幡然醒悟、反省自觉,直到终于认识到:人世间最珍贵的往往不是固执己见,而是信赖身边最关心自己的人。
影片便是在“拉手营救”这个象征动作中诠释了这个主题。
福尔摩斯从自大地向华生丢弃手杖,到最后抓住华生的手杖;而朱丽叶也从开始不信任罗密欧,到最终抓住罗密欧的手,拯救了他。
无疑,影片希望我们在对待挚爱之人时,请不要吝啬你的信任和重视。
《淘气大侦探》便是在这样一种美轮美奂的合家欢形式,和重视人间挚爱之情的合家欢主题之间保持平衡,让观众在感受乐趣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亲子温暖。
2011年的《吉诺密欧与朱丽叶》就是部叫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经典的莎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变成英式花园中最司空见惯的地精小矮人,两个花园家族之间的争斗也无法消弭一对恋人相爱的心,在人类不熟知的地面世界,一个神奇的故事发生,而且还以动画片一贯该有的大团圆结局收尾。
时隔七年,那对红蓝小矮人再次归来,这一次,她们之间的爱情已经毋庸置疑,重头戏放在了福尔摩斯、华生和莫里亚蒂这对三人好基友之间的相爱相杀上!
同样是经典再造,同样是大团圆结局的改写,这一次的地精奇游记,更多出了几分好莱坞大片的紧张感!
首先最想说的是《淘气大侦探》的制作方式,乍一看上去,《淘气大侦探》很像是黏土定格漫画,因为所有地精的模型都做得太逼真了,釉光、擦痕甚至身上粘着的星星点点泥土,但是再仔细看看呢,原来还是3D建模,只是在细节上更加注意。
因为小地精们移动起来,动作还有表情都太生动了,结合影片中偶尔闪现的人类世界写实的背影等等,终于确定这还是一部纯三维制作的动画片,但是也对制作团队的精细和认真佩服不已。
前面提到了,《淘气大侦探》这一回的故事重点是放在福尔摩斯和华生帮助罗密欧和朱丽叶救回消失的地精族人的过程,所以整部影片从一开场在伦敦自然博物馆内,恐龙骨架身上与莫里亚蒂大决斗开始,就天然有着一股好莱坞动作大片的姿态。
故事最后更是放在著名的伦敦铁桥上,小小地精在铁桥这样庞然大物上辗转腾挪,其间还不乏各种登高窜低,借助飞行器的空中飞行等场面,整部电影的动作质感绝对可以让观众目不暇接!
但是就我而言,更感兴趣的还是影片所传达出的英式冷幽默吐槽段子。
首先把莫里亚蒂改造成造型滑稽、颜色鲜亮的玩偶,隐约就代表了现代玩具工业对地精这种老掉牙传统的英国式玩偶的巨大冲击,其实也就是日不落帝国渐渐被新生代美国取代的自我调侃。
当然,最终,骄傲自大的福尔摩斯还是在华生和罗、朱二人的帮助下战胜了莫里亚蒂,吐槽归吐槽,英国人贵族般的自省与骄傲,还是不可能允许莫里亚蒂获胜的!
另一方面,唐人街女皇居然是只巨大的金黄招财猫,如锦衣卫般的黑色小招财猫在房檐窗棱上追击福尔摩斯一行的场景很惊险,但是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其实还停留在更早时期的。
这一方面或许是英国人对伦敦唐人街的古板印象,另一方面,也可能纯粹是为了剧情与画面好看。
虽然我总觉得招财猫应该是日本来的,但是这显然无法对更加刻板自大的英国人说去。
当然,最后影片还能在深层次解析一下华生、罗密欧(也就是家庭中的丈夫)因为不受另一半重视,而心生怨念,甚至做出叛逆举动,以此来反思我们往往忽视一直守候在我们身旁的那个人,沉溺于自大自负的情绪,并在影片最后做出反转,完成情感大和解的部分,还挺让人有所感触的!
技术上来说没得说,漆皮都看得真真的。
很多杂烩,很多致敬梗都很有意思。
对英国的各种名胜旅游景点都有描写。
尤其到唐人街还能看到中国国旗名正言顺的出现在镜头里。
在全世界美国人民都避讳我们的情况下,人家英国人就敢堂堂正正的整。
从这一点上来说就应该分给高一点。
其中几段歌舞也都很好听,打开豆瓣才发现这么多大明星配音。
回头再好好看看。
影片的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的形象是最符合原著的。
福尔摩斯为了华生跟莫迪阿提共赴瀑布的场景致敬了罗伯特唐尼版的《福尔摩斯》,话说唐尼演福尔摩斯演的是非常好的。
唯一的缺陷是他的身高矮了一点。
(相比卷福的话)很有意思的动画片,而且有了公映版 之后,可以跟孩子一起看,其乐融融。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淘气大侦探》的合家欢式大团圆结局自然是最适合在这个夏季走进影院的理由。
合家欢的属性同时也说明《淘气大侦探》是不分年龄层的影片,其乐融融的影片氛围更加是炎炎夏日观影的不二选择。
作为《吉诺密欧与朱丽叶》的第二部,于7月20号在全国上映的片名译成了《淘气大侦探》,所以不是以《吉诺密欧与朱丽叶2》命名,是因为这样的片名翻译更加符合这一续集电影的剧情内容,并且更容易被大众所理解。
这一部续集与第一部隔了七年之久,可谓时间久远。
两部《吉诺密欧与朱丽叶》最大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对经典进行解构,第一部解构了经典的莎翁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电影有一个欢乐结局,还特意安排了一场吉诺密欧与莎士比亚的对谈。
这一部,时隔七年之后,再一次卷土重来,这一次同样对经典进行了解构,只是这一次解构的是福尔摩斯。
于是有了片名——《淘气大侦探》。
七年之后的第二部,换了导演,配音班底却依然延续了第一部的强大。
一美和艾米莉继续为诺密欧和朱丽叶配音,德普献声糯尔摩斯,埃加福德为华生配音。
《淘气大侦探》与第一部不同的地方在于宏大了叙事格局,场景也不再是局限于两家花园之间的争战,而是扩大至整个城市。
唐人街段落更是锦上添花,西游四人组与招财猫之间的博弈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影片的冒险元素,也使这一部续集与第一部有了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
第一部是诺密欧与朱丽叶破处枷锁,终于happyending的大团圆合家欢叙事。
《淘气大侦探》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糯尔摩斯和华生二人组上,集中体现的是带有悬疑性质的侦探过程。
这便使的这一部有了新的趣味性。
续集电影在于创新与延续,从这一点来说,《淘气大侦探》做到了。
创新的地方是对福尔摩斯与华生二人组家喻户晓的关系进行了解构,从莫里亚蒂到华生的身份转变,是剧情里设置的一个合理反转,既给观众带来了对故事的新鲜感,也有了一层对经典人物的重塑。
延续之处是对红蓝地精家族人员的处理,由于莫里亚蒂的出现,改变了华生原先的计划。
致使整个地精家族处于极大的危险境地,诺密欧在糯尔摩斯二人组的帮助下,成功解救地精家族。
在对经典人物福尔摩斯的解构过程中,为了凸显糯尔摩斯的人物完整性与趣味性,对探案过程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展示。
通过黑白手绘风格,展现糯尔摩斯的基本演绎法,是一种新意满满的巧思。
在这些有趣的丰富人设的细节之外,还有对主要人物的反常规刻画。
比如糯尔摩斯的出场方式,本以为是很贱的段落,直到小丑版莫里亚蒂的出现,直接又碾压了糯尔摩斯的出场效果。
这种递进的人设与气氛感渲染,已经是属于类型片的手段了。
这是电影思维,对于动画作品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足够可贵的特质。
这种反常规的人设,同样属于解构经典的一种呈现。
除了对主要人物与经典叙事线的解构,对一些配角和辅助故事同样也进行了解构。
在这些辅助的故事线里,可以看到巴斯克维尔猎犬,松鼠飞车,夜店老板艾莉,以及最后的莱辛巴赫烟火瀑布,等等等等。
如果对福尔摩斯的故事足够熟悉,还会看到诸多致敬福尔摩斯的桥段。
这些都在增加着各种年龄段观众所能获得的不同观影乐趣,这也是主创人员对广大受众的一次拓展考量——动画电影本就不应只属于儿童。
在影片《淘气大侦探》的最后,受伤的糯尔摩斯撑起了华生的拐杖,在相互搀扶的背影中,二人组完成了一次身份与权利的互换。
这一剪影,也成了影片中令人回味隽永的一幕。
结局与开篇的互文,再一次解构了这一组经典人设,并赋予了糯尔摩斯与华生二人组迥异于我们所熟知的那一对留给我们的固有形象。
《淘气大侦探》的这一次解构经典,证明了经典并非不可以重写。
相反,合适的改编可以带来更大更多的乐趣与观影体验。
淘气大侦探 (2018)6.72018 / 英国 美国 / 喜剧 动画 冒险 / 约翰·斯蒂文森 / 詹姆斯·麦卡沃伊 艾米莉·布朗特在国产电影势如破竹的七八月份,《我不是药神》和《邪不压正》等片来势汹汹,在吸引了大量观众眼球并为此买单同时,也让海外电影在暑期档赞居二线,成为国内院线大盘的后补力量。
然而就在本周五新上映的电影中,一部风格别样的动画悄然杀入,在带给观众无尽欢乐之余,更成为放了暑假的孩子们一道为数不多的开胃菜。
《淘气大侦探》作为一部原汁原味的英伦动画电影,在经历第一部全明星配音班底 詹姆斯·麦卡沃伊和艾米莉·布朗特在《吉诺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精心演绎后,导演携原班人马七年后在第二部再续前缘,约翰尼.德普的加盟,完成了配音阵容的升级和改造。
在陶瓷玩偶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基础上,福尔摩斯和华生携手共入《淘气大侦探》的陶瓷世界;而主角也从二人卿卿我我转升级成为四人间的情商角逐;让电影的角色更加丰富多彩。
在第一部《吉诺密欧与朱丽叶》中是以陶瓷吉诺密欧和朱丽叶为主角,而从最新的《淘气大侦探》故事来看,是在原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基础上加入诸多悬疑元素,这不仅没有破坏电影的整体气氛,而福尔摩斯与华生的二人团队对疑点一层层的推断和剥丝抽茧的分析,让主角之间的人物关系变得扑朔迷离和看点十足。
且最终的角色反转,更不知不觉中已吊足了许多观众的味口。
从庄园的玩偶居民神秘消息开始,导演便给观众设下了种种疑团;而福尔摩斯团队的顺势查案,让原本没有连接的罗密欧、朱丽叶与福尔摩斯、华生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两对英伦代表人物在动画中第一次联手抗敌邪恶娃娃莫里亚蒂。
最终在增加了这部动画新鲜感之余,也让观众给后续系列中即将铺开的“英伦陶瓷宇宙“有了更多期待和遐想。
也许很多人觉得动画片只是孩子们的专利,这部《淘气大侦探》却一改往常低幼风格;从邪恶娃娃莫里亚蒂的“社会”人设,到依靠倒“M”字符推进的层层线索甚至高智商的正邪对决剧情,让本片的延展性进一步加强。
不仅孩子们能从中或许欢乐与新奇,成人们亦在本片中看到了饱满的人设和具有颠覆性的创新。
毕竟动画是十年磨一剑的工程,尤其对于动画工业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更是如此。
在第一部《吉诺密欧与朱丽叶》上映7年后,续集《淘气大侦探》才问世,可见其中的精雕细琢以及细节布局远非其他类型片可比。
《淘气大侦探》虽在某些设计理念上借鉴了《玩具总动员》,但以黏土和手工艺擅长的英国动画再次于这个系列动画中开辟了全新的路径;对待这部作品无比严谨的动画师,在每一个场景和动作上皆做足了功夫,这让陶瓷玩偶们看起来自然活泼、栩栩如生,且他们对电脑特效的恰当运用,让角色在陶瓷质感和3D效果间达到了良好的平衡点,至于产出了这部别具匠心的超级动画《淘气大侦探》,也并不奇怪了。
其实英国动画经历了21世纪初《超级无敌掌门狗》和《小羊肖恩》系列的辉煌之后,不列颠动画界暂时进入一个低谷期。
而英伦风情浓郁的《淘气大侦探》于今年全球上映,在提振了英国动画的整体士气之余,更让内地观众看到了不同与好莱坞工业的另一套精细化风格演绎。
因此,在这个夏天实现你和孩子们的影院合家欢,动画《淘气大侦探》或许是你最好的选择。
看儿童电影觉得世界都美好了
天呐,这么好看的电影,这么低分,是真的吗?完全是被这个译名,这个海报,这个豆瓣图片里的剧照给耽误了好吧风格特别强烈的一部电影,无论是侦探追查时的中国元素,还是推理时的2D动画片段和莫莉雅蒂做的犯罪短片,都让我觉得非常对味,印象非常深刻,非常舒适虽然悬念很容易能猜出来,但表达形式未免也太戳我心坎了反派主角每个人性格都很鲜明,每个小故事和主角之间的关系映射,都融合的很好,画风也不油腻,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实在有点磕不起来6.7太过分了!而且福尔摩斯还提名金酸梅奖,真的假的?为什么我超喜欢这个调调,服了
为了潘老师去看的!很可爱!!剧情也不错 ,很搞笑的一部电影。
很好看啊 领了两个孩子 分别5岁和9岁 看的很入神 看完很开心 剧情是简单 但是是适合宝宝看啊 剧情也很流畅 国语配音不出戏 潘粤明声音很好听
花生卷福的卡通同人版,色彩靓丽,相当可爱,赞一下!
挺好
哦,福尔摩斯和华生
德普配音了一个小矮人哈哈哈哈哈
吉诺米欧与朱丽叶第二部,引入福尔摩斯与华生的故事,童趣无比的冒险与推理,超爱华生呀,绅士又可爱,相比于第一部这一部的精彩丝毫不减,配音阵容也是非常强大,同时寓教于乐,幽默与刺激的故事一起让人看的非常开心,这才是盖看的动漫电影,喜欢这个系列。
腐国就是不一样,动画片里的福华也是激情满满☝ᖗ乛◡乛ᖘ☝ 完美
这部是最近看的最不好看的动画片,没有之一。睡着了三次,剧情太弱。主角配角的人设都不太行……反派太丑了吧
个人非常喜欢
人总是最容易忽视身边最亲近的人,夏洛克是,茱丽叶也是,而遇到困难和麻烦时,往往还是最亲近的人不离不弃
觉得这海报好像玩具总动员,总体很挺无聊的,但是小矮矮矮人和青蛙这对太甜了,大河之舞哈哈哈哈哈,喔!还有玩具博物馆里的老板娘很攻很喜欢!天呐福尔摩斯的配音居然是我普叔!!!难怪这么苏!!!
Emily Blunt配音的角色非常可爱,还带点漂亮。小矮人在正常世界的隐蔽角落生存的设定很有趣。这种小人的视角近似于儿童的视角,在成人的世界里,他能看到很多微观可爱的东西。可能面对成人的世界,他会更感到危险。但是也能挖掘出属于自己的趣味。夏洛克的侦探的黑白异想世界自己与自己独舞。其实就是。水仙性癖自恋成狂。直接拓展了作品的丰富性。女木偶拳套歌舞是华彩,非常有趣。关节动作还有舞台设计都非常出彩。
这片能出2,又没太掉链子我就给四星了,德普的声音真是好性感。其实剧情上来讲,对于剧情侧重平衡不是太好,有点把第一部的主角边缘化的感觉,略可惜。
罗密欧和朱丽叶,福尔摩斯和华生。两对儿cp棒棒哒。
不感兴趣,没意思。
hmmmm 中途无数次想离场
这形象这质感总以为是在看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