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话说《季春奶奶》虽不算一部新电影,却比太多的新电影更值得看。
二刷这部2016年的电影时,依然会被季春奶奶感动得泪流满面。
真心觉得,这部电影太治愈了。
假如你觉得生活很难,觉得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平,觉得自己比所有人比惨,看一下季春奶奶,就会知道自己有多矫情。
我也懂得了生活里永远有一种女人,可以过的超硬核。
她们可以是在乡间、把苦日子过成诗的李子柒,也可以是在城市某个合租屋里一个角落里,有压力需要释放,深夜抱着枕头偷偷哭泣的你。
我一直觉得这样的女人,哪怕被生活推到谷底,都能马上爬起来。
毕竟年轻有精力,人总不会苦日子,过到老的。
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相信一个观点,人的一生,注定会阶段性的吃苦。
最后吃过的苦,总会照亮未来的人生,到老的时候,就不会苦了。
我以为这就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人之所以不断向前的希望。
可是当我看到,电影里的季春奶奶的生活时,才彻底颠覆了我的既往认知。
02季春奶奶生活在韩国的济州岛。
第一眼看到她,是平静地戴上泳镜,跳入大海。
在美轮美奂的海景中,一群美人鱼自由行在海底。
恍惚以为,她是潜水爱好者吧?
不是的。
这就是“海女”的日常劳作,就像中国很多女性,会从早到晚在田间地头忙碌是一样的。
只不过一个是在陆地上体现生活的艰辛,而另一个是在海底,季春奶奶就是其中的一员。
按照当地的政策,对这种盈利性的潜水,管理非常严格。
海女们是只能穿着泳衣、戴着游泳眼镜以及潜水的脚蹼在海下工作,很多人惊呼这就是“徒手潜水者”。
她们绑在身上的绳子连着一根浮标,这个圆形的浮标上系着一个网状袋,用来装捕捉到的海产品。
这种纯粹靠人工去捕捉海产品的劳作方式,是从古老的六世纪延续下来的,可以说是,济州岛知名的非遗文化。
看起来非常优雅和美丽的海女,其实是用生命在赚钱。
每年当地媒体都有报道,海女因为遭遇海底意外,离世的消息。
大多数海女,不愿意让自己的后人从事并延续这项古老又危险的职业,目前已经出现了萎缩趋势。
目前,海女在全济州岛也就仅剩几千余人。
尤其是当你看到,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季春奶奶,工作之后,摘下泳镜的她,露出脸上的皱纹时,就会觉得行走在海底,这份优雅的背后,有着生活满满的心酸。
可即使这样,季春依然会对自己的孙女慧智说:“我就是死也不让你做海女,我过了一辈子吃海水的生活,就是想让你过吃油的生活。
”其实,在外人以及季春奶奶自己看来,海女这个职业,并不太适合老年女性了。
季春奶奶,为什么还会继续这项职业呢?
03原来季春奶奶,生活中只有这一个可爱的孙女慧智。
平时是这两婆孙相依为命。
小慧智会问奶奶,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奶奶,你说是天空大还是海大呀?
”奶奶看着海,回答“当然海大呀。
”孙女继续追问,为什么是海大?
奶奶去过天的尽头还是海的尽头呀?
奶奶笑着,摸着她的头回答:“年纪大了,知道了就会多一些。
”这可能是她们之间最温暖的记忆了。
有一次,奶奶捕鱼回来,带着慧智去村口的小卖部,慧智想要一盒蜡笔。
看到孙女那么渴望的眼神,奶奶用自己当日偶遇的战利品,一条很罕见的鳗鱼作为交换,店家喜笑颜开地答应了。
奶奶就为孙女买下了这盒蜡笔。
爱画画的小慧智,从此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大海深处的船上,都在用蜡笔开始描绘自己笔下最美的世界。
奶奶看着兴高采烈的孙女,自言自语:“慧智这么爱画画,看来蜡笔买晚了。
”说到这,也许你以为,这是个和奶奶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故事?
可当慧智在坟地上和爸爸对话的场景出现时,才知道这个小女孩,已经永远的失去了父亲。
季春奶奶属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独居的婆孙二人,可以根据剧情做出判断,季春奶奶的老伴也不在了。
季春奶奶是“海女”的生活,独自撑起这个家的。
这也就能明白了,为什么她那么大年纪,还没有放弃这个可以养活自己和孙女的职业。
电影中,慧智的妈妈,大概只是活成了一个影子。
就连导演,几乎都没给她,正面出现的机会。
慧智爸爸离世,她改嫁了。
也许只是不打扰,曾经的这位儿媳,现在正常的家庭生活吧。
季春奶奶选择了自己抚养孙女。
有时候,奶奶也会问孙女慧智,是不是想妈妈了?
慧智每次都干脆的摇头回答:“没有。
”奶奶沉默以对,轻叹一口气,把孙女抱紧在怀里。
婆孙两人在一起,有很多快乐的小秘密,充满着温馨与浪漫。
这样的隔代教育,竟也亲密无间。
把生活的不幸,用一种温柔的对抗,表达得淋漓尽致。
04因为有孙女在身边,奶奶在不出海的时候,也总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穿着粉粉嫩嫩的外套,带着可爱的孙女,一起去赶集。
这一天,在集市上,刚给孙女买了漂亮的衣服和手链。
可一转身,孙女就和自己的奶奶走散了。
季春奶奶简直都快急疯了。
她到处找孙女,未果。
但她一直坚持着寻找,让“宝贝回家”的寻亲之路,从来没有放弃寻找的希望。
可惜消息石沉大海,十二年过去了,季春奶奶更老了,孙女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直到一天,突然迎来了孙女的消息。
等季春奶奶来到约定地点,看到一个已经十多岁的少女,带着孙女走失那天的手链,老人的情绪像失控的闸水,终于等来这一天了。
季春奶奶曾对着海里的海豚,无数次的许愿,希望有生之年和孙女重逢,没想到真的梦想成真。
如今已经是少女的慧智,虽然对老人家的一切不算陌生。
但和老人的相处中,总有着一些隔阂。
比如说,长大的慧智,会很不习惯奶奶再给她喂饭,尤其是上厕所和洗澡这一类事情,都不愿意奶奶帮忙。
我最开始看到这一段场景时,觉得奶奶的亲密,显得有点过头。
毕竟两个人分开十二年了,长大了的孩子,肯定有自己的隐私感和独立感吧。
可奶奶还是忍不住,要用慧智五岁时,两人沟通交流的方式继续沟通,看起来就像照顾一个小孩子。
可后来我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才知道,原来这种长时间跟孩子分离再重逢的家庭,最初恢复相处的时候,就是要从孩子离开时那年的方式进行相处。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治愈创伤,在心理学治疗领域方面,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看来这部电影的导演,在亲密关系的处理上,确实是下了功夫。
季春奶奶的方法,是很科学的。
走失的时候大概慧智是五岁,奶奶的方法是没错的。
不过,这个走散了十二年后回来的慧智,最先让周围的村民觉得不适。
从小看着长大的慧智,现在却是一身“社会气”的衣着,她背着奶奶,抽烟的事,也被邻居大叔一家看在眼里。
这真是过去那个慧智吗?
05原来,当年慧智与奶奶走散,是慧智妈妈一手导演的“走失案”。
她是多想把自己的孩子都照顾在身边呀,可惜,慧智妈妈也是命运多舛。
慧智妈妈的前夫,也就是慧智的生父,应该是个很不错的人,这一点,从季春奶奶和小慧智身上就能看出。
只是可惜离世太早。
慧智妈妈再婚时又遇见了渣男。
对方总嫌弃她把慧智接到身边,这个没用的男人总觉得,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就是个负担,让家中经济不堪重负。
一次又因慧智引起的激烈争吵中,在同一辆车上,慧智妈妈和慧智丧生于车祸事故。
渣男和他的亲生女儿却活了下来。
因为渣男是个惯偷和职业诈骗犯,也许是出于职业习惯,化名才更安全,他把女儿恩珠改名为“慧智”。
也许是从改名的那一天起,他就决定把这个慧智培养成他的赚钱工具。
从此,慧智成了一个在偷窃、玩仙人跳这些犯罪生活中度日的问题少女。
当她看到饮品的寻人广告,一想到这位奶奶十二年,还在寻找慧智。
也许最初不过是为了那笔巨额的寻人感谢金,这个慧智才选择,此时回到奶奶身边。
毕竟恩珠小时候,同母异父的姐姐慧智,没少给她讲自己乡下奶奶的事。
只是一些细节能够吻合,但总有一些细节,会有破绽。
本来想躲着季春奶奶抽烟的慧智,还是被奶奶看见了。
意外的是,奶奶并没有埋怨她,只是向慧智要了一根烟,默默的坐在旁边陪着她一起抽。
季春奶奶,对眼前这个已经经历了很多世事的女孩说:“生活再累再辛苦,有一个坚定的伙伴就可以了,这便是人生,我愿意做你的伙伴。
奶奶愿意为你,做任何事。
”慧智并不知道,多年前婆孙两人,关于海大还是天大的对话。
这时,当奶奶问她:“慧智,天大还是海大?
”她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是天大。
”奶奶只是笑着说,我的慧智长大了。
06直到亲子鉴定书的结果下来,看到老人和慧智没有血缘关系时,这个谎言,才被彻底揭穿。
在此之前,奶奶看慧智学业困难,还专门请美术老师教她画画。
当没有耐心的慧智,想放弃画画时,那位美术老师,拿出了奶奶平时送来的各种礼物,告诉慧智奶奶的心愿。
奶奶拜托他:“我失而复得的孙女回来了,拜托老师一定要教好她。
”老师接着说:“看得出你的人生很委屈。
但是那些过去的人生是毒还是药,你自己选择。
你奶奶如此真诚的对你,你不试试吗?
”那一刻,慧智被感动的泪流满面,继续着自己的学画之路。
后来去首尔参赛,拿了大奖。
美术老师对季春奶奶说:“你孙女,终于可以画一个有光的世界了。
”只是,这个被季春奶奶照亮的孩子,不忍心再欺骗奶奶,主动选择了离开奶奶。
如今的她,再也不愿意,回到自己过去那乱七八糟的黑暗生活中,被真诚爱过的慧智,选择了做一名店的服务生,开始了自己,认认真真的生活。
当她听到季春奶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还常常因为寻找孙女慧智迷路,她再次选择自己就是慧智的身份,回到奶奶生活里,照顾老人,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她以为老人,会因病忘记她是假慧智,可老人在弥留之际,拉着她的手,轻轻的说:“恩珠啊,奶奶现在要去慧智那里了,该快点儿去了,让她等太久了。
”她轻问:“那我呢?
”奶奶回答:“你当然要活着,一定要好好活着。
不要胡思乱想,来到我身边当我的孙女,我真的很感激。
”电影的最后,这个叫慧智本名是恩珠的女孩,把她在济州岛与季春奶奶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画成了一幅幅油画,在名为“季春奶奶”的专题画展上,电影温暖的画上了句号。
07看这部催泪的《季春奶奶》,会觉着这部电影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育智慧。
它还打破了隔代教育,只会溺爱会毁掉孩子的魔咒。
季春奶奶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再来敲黑板,划重点:一是经济独立。
有自己的房子,能买得起想吃的食物,能够独立生活,季春奶奶虽然做海女很辛苦,却能独自在济州岛的村子里,平静而快乐的生活。
也能够因为孙女回归,拥有接纳的空间。
二是永不抱怨。
哪怕生活给了自己太多的磨难,我们在电影里从来没有听到,季春奶奶的抱怨。
她只是认认真真生活,用行动默默表达,自己不会轻易认输,反手击败生活。
三是真爱付出。
不管是对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亲孙女,还是后来,突然回到她身边的孙女,季春奶奶都给予了自己最真诚的爱。
真爱根本不会惯坏孩子,真爱也绝不是溺爱。
四是因材施教。
看到长大后的孙女,唯一只对绘画有兴趣,季春奶奶选择了毫不犹豫地支持慧智,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她不止一次地鼓励慧智,并告诉她:“你就按自己的意愿活下去,奶奶,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
”
这个世界打败所有套路的最好方式就是真诚,只有信任才会走心。
也正是因为这份信任,季春奶奶把一个问题少女,重新拉回正常的人生轨迹。
可见,做到以上四点,就算是隔代抚育,单亲奶奶,也能超硬核地打败生活。
也一样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作者妮妮: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4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季春奶奶》官方海报,感谢原图作者。
这部电影开头,那片金黄的花海和那蔚蓝的大海,我就知道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影片。
因为这俩都是我很喜欢的电影元素。
再结合影名,我知道它很温情,也很温暖,更让人感动。
看着,看着,我很确定,我在本科的时候看哭过。
现读研究生的我,虽然剧情有些忘了,但我还是感动的稀里哗啦。
也许是电影里的季春奶奶让我想到了我奶奶;电影里慧智半夜上厕所害怕屎蛋,使我想起小时我也害怕夜起,所以奶奶也放了个尿桶;电影里奶奶在花海里找慧智,让我想起儿时那片油菜花,儿时在菜地里追着羊儿跑。
原来,人不能同时拥有童年和对童年的感受。
也许因为,我从小也是留守儿童,也是由奶奶养大,所以对影片里的人物特别能共情。
记得开头里,季春奶奶牵着慧智上集市买衣服,曾经奶奶也是带着我上街买衣服的场景立刻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
原来,我曾经也拥有过如此美好的时刻和瞬间。
如今,奶奶一天天老去,而我一天天在长大。
上周,我恰好回了一趟奶奶家。
她会早早给我打电话问我想吃什么好给我准备,她会在明知道我喜欢睡懒觉但不愿我挨饿让我吃了再睡,她会在我睡觉时安静的坐在旁边看我,她会在我想要做任何事时陪我。
而我,也特别喜欢跟在奶奶的身后,和她说说近况,和她谈谈变化,和她聊聊未来。
那个小屋,虽然有些简陋,却很温暖,红色的砖墙泛着金光。
影片最后季春奶奶离开了。
这让想到人活着的意义。
其实,我一直都有在思考。
余华说,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活着。
我之前认真的想过,如果想要知道活着的意义,那么可以想象离开人世的时候,那么在那个时刻,才会真正明白活着的意义。
离开后,什么也不能干,而活着就可以体验很多事情。
不管是美食,音乐,舞蹈,书籍,还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些都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事物。
要享受这些,前提就是活着。
当然,这些天我一直写论文开题报告,忙的不可开交。
我明白,为什么我们会叫“人类”了,因为人活着“累”。
既然人生中会有那么多累的事情,为何不再慢一点,多体验一点,多感受一点。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尽情的享受,不管是艰辛的,迷茫的,还是紧张的,快乐的,然后再奔赴下一刻。
“就算生活再累再辛苦,有一个坚定的伙伴就可以了,这便是人生,我愿意做你的伙伴。
”这是一部写实感人的电影,讲述了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的慧智,在五岁时候被有预谋的母亲拐走了,却在一场车祸中丧身。
奶奶苦苦寻找了12年。
因小时候和慧智有待过一段时间的恩珠,在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以慧智的身份出现在奶奶的身边。
因为她觉得,这是躲避外界自己受牵连的事件中最好的地方了。
更何况,还有悬赏金。
回到奶奶家的她,对于一切的一切,奶奶对她的无微不至的爱,亲戚邻居们的热烈欢迎,显得格外的不自在,有一次亲戚男问他,你还记得你以前上茅厕的时候最怕什么吗?
她回答黑猪。
那下次都把我整懵逼了,还以为她就是慧智,却是因为小时候慧智和恩珠分享的童年回忆。
其实奶奶在问恩珠,你觉得是大海大还是蓝天大就已经知道她可能不是智慧了,可是奶奶没有揭穿她质疑她,依旧义无反顾的选择相信她。
即使DNA鉴定出来后,她还是选择相信她。
因为啥?
因为奶奶相信会画画的她,手上的那串手链还有记得屎蛋的她。
最后,恩珠因为被胁迫,同伴的危险,惭愧选择离开了奶奶。
她留下了一幅画以示对奶奶的表白,画中,是奶奶牵着恩珠和慧智的手游向蓝天。
奶奶看懂了,释然了,哭了。。
慧智走后,奶奶得了老年痴呆,走丢了。
房子也破烂不堪,一眼望去的场面,已经泪目盈眶。
慧智听闻后,从恩珠丢失的地方找到了她。
在一个夜晚,慧智按下了录音机,里面是奶奶神志清醒时留下的一段录音:好了,存款密码是05120512能听清楚吗,慧智啊我们之间就叫慧智吧也许我早就知道你不是慧智了但是我不想相信还不如,不知道你不是我孙女的事实我也想过,不如在我死之前,也不知道你不是我孙女那该多好啊不是这样的,你就是我的孙女也不用什么新不新,你就是我的孙女看看有没有血缘关系,这都是无意义的事情你本来就是我的孙女孙女啊,我一辈子喝海水生活,你一定要吃油生活我孤苦的人生,在最后遇见了你现在,死亡就在眼前了留下你,我怎么走啊留下你,我怎么走啊。。。。。。。
最后,奶奶在病房里逝去,临终前嘱咐恩珠要好好活着,她要去找慧智了,因为让她等太久了。
沉思良久,这就是爱。
我的奶奶走得早,但也有一位同样爱我的外婆,她关心我,爱护我,就如同季春奶奶的爱一样,无微不至。
可如今,外婆也走了,希望您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开心快乐地生活着。
当“爱”坚定的时候,它发出的光芒可以照耀全世界。
天空突然暗下来,窗外又下起雨,哐当哐当,要把蓝色的雨棚砸碎一般。
雨沫子飘进屋来,细细凉凉的,很是舒服。
这几日,长沙的雨下得猛,家乡的雨下得也猛。
听说,各地都是一样的。
喜欢下雨的日子,喜欢在屋子里。
这时候,外面世界的声音都不见了,只有雨声听不到边际,只有阅读得以让人穿越边际。
让人穿越边际的,还有电影《季春奶奶》。
正如它的片名,《季春奶奶》像是一个温暖的春天,偶有返程的寒流经过,但始终奔赴万物复苏的目的。
《季春奶奶》是一部关于亲情的电影。
12年前,季春奶奶丢掉了小孙女惠知;12年后,小混混惠知冒充了孙女角色。
在这场有预谋的误会中,日常生活的温情与冲突、平淡与波澜、希望与失望,有哭有笑,一一呈现。
《季春奶奶》也是一部关于寻找的电影,从相依到走散,从相聚到相知,从欺骗到和解,从死亡到重生,季春奶奶一直在寻找亲情(走失的孙女),而惠知也始终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从小混混的泥淖中走出来)。
惠知先是在画画中找到了模糊的存在,后又在季春奶奶的爱中找到了真正的“光”。
有了光,她的画作逐渐有了生命;有了光,她的生活也有了与年纪相称的色彩。
然而,当爱愈加靠近,满腹愧疚的惠知还是选择了逃离,数案缠身的她选择了接受惩处。
或许,接受惩处才是对心灵最好的交代;或许,种下的光,终究都会生根发芽。
当光成长,惠知当以另一种面貌回来。
影片中,三次提到天空和大海谁更宽阔的问题。
季春奶奶说,比起天空,大海更为宽阔。
她没有给出直接的解释,惠知在有了对生活深彻体悟后回答:因为大海,怀抱着天空。
面对惠知假冒孙女的真相,面对得而复失的亲人,季春奶奶一度难以承受。
然而,季春奶奶做了一辈子海女,也拥有海洋般的对万物生灵的无限慈爱、包容。
对于惠知的脆弱、恐惧,她给予理解;对于她的失错、欺瞒,她也逐渐予以原谅。
当除去对孙女的爱,以惠知本来身份来看待她时,季春奶奶仍然表示感激,并以长者的身份对她嘱以希冀——好好活着,坚持画画。
电影最后,病房里的一只蝴蝶又带领我们回到了黄灿灿的油菜花地。
在那片季春奶奶珍藏了一辈子的美好回忆里,会画画的小惠知与她捉着迷藏,她找到孙女,许诺她,从此不再分离……电影落幕,雨停了,天已深黑。
我想,每个人心里天然都有一面湖水吧,来迎接光,来折射光明。
每个人心里也都可以装有大海,来怀抱天空,来承接人生。
季春奶奶是,惠知是,我们亦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拾)
羁绊是一湾海峡,往深处走,是蔚蓝无际的大海,海中透着星星点点的光;希望是跃出水面的小海豚,它们在不远处的跳出浪花;爱是涂满墙面的金色的花,是花蕊般红色的辣椒酱,是门口矮矮的石头上落下的浅浅的晶莹的雪花。
羁绊是一湾海峡,往深处走,是蔚蓝无际的大海,海中透着星星点点的光;希望是跃出水面的小海豚,它们在不远处的跳出浪花;爱是涂满墙面的金色的花,是花蕊般红色的辣椒酱,是门口矮矮的石头上落下的浅浅的晶莹的雪花。
1.金色的光 “我爱你”——女孩最后对奶奶说。
这时一只蝴蝶晃晃悠悠飞进来,带我们走进了那片金色花海。
小小的慧智拿着金色的蜡笔,在她的世界里,金色,是奶奶带来的光,是远处靠近海平线上波光粼粼的光斑,是阳光下,躲进油菜花丛中,和奶奶捉迷藏的那份雀跃。
奶奶对于慧智来说,就是普照大地,温暖万物的光——晚上去厕所害怕时,奶奶是保护慧智的勇士;在杂货店看到蜡笔时,奶奶是扔出一条大鳗鱼的圣诞老人;“奶奶啊,是大海广阔,还是天空广阔?
”“大海比天空广阔。
”奶奶是解答这些为什么的光,在慧智小小的世界里,宽阔的大海里面有无数的宝藏,有可以传话说“慧智过得很好”给那边的爸爸的“小老头”,有给大家伙带来丰收的大自然的礼物。
“谢谢老师,多亏了老师,我才知道了时间久了才会知道的事。
” 这是慧智最后对老师说的话,那些时间久了才会知道的事,让一个尽力也很难摆脱悲伤的女孩重新燃起了对人生的希望,并带给她了曾没有过的,坚定的人生步履。
老师对慧智说,绘画就是在画光。
如果没有光,那些美丽的景色都将沉没在无尽的黑暗中,无人知晓。
如果没有光,之前糟糕的人生说不定会变成毒而不是药。
2.蓝色的海 “是大海广阔还是天空广阔啊。
”“当然是天空广阔。
”“才不是呢,当然是大海更大了。
”“才不是呢当然是大海更大了。
”“大海拥抱着天空啊。
” 明亮的海水拥抱着湛蓝的天空,在最远处和天空融为一线。
海女们的生活离不开大海,季春奶奶说:“我一辈子喝海水生活,你一定要吃油生活啊。
”季春奶奶看着嫩青的小苗说:"你们这么容易就能找到,可慧智啊,奶奶怎么找不到你呢。
"“留下她,我怎么能放心呢。
”季春奶奶的爱,就像大海一般广阔无垠,也如大海一般深沉厚重,像冬天飘下的雪花,密密茫茫覆盖着庄稼,像春天溢满山坡的油菜花,花香包围着小慧智的生活。
那幅涂满了玻璃蓝的海底的油画,上面画着一个大人拉着两个小女孩往光明的地方游去。
这幅名叫《告白》的画,倾注着”慧智"对奶奶的爱。
这部《季春奶奶》是从到哭到了尾,从奶奶和小慧智在市场走着,镜头开始摇晃开始,眼泪一发不可收拾。
看这部电影的那天,我六点半回到家里,没有带钥匙,敲门,没有人应,给奶奶打电话,几十个电话,从头响到尾,无人接听,走在院子里,大声喊着“奶奶”“奶”,给爸爸打电话说家里没人开门奶奶也不接电话。
可怕的念头疯狂滋长,厨房的热水器的声音听起来像是煤气泄漏,奶奶家在一楼,我从外面把窗户推开,透着防护网拼命的往里看,使劲砸门,砸到邻居上下都开门看。
“你看到这家的老人出门了吗?
”这样慌里慌张的询问着,直到看到奶奶从小区门口晃晃悠悠地往进走。
让人多慌张,就让人多心安,难过时掉下的泪水是少于幸福时涌出的眼泪的。
昨晚梦到了爷爷,在梦里,他偷偷笑着奶奶,醒来时,恍惚间才意识到爷爷已经走了三年。
其实在剧作层面,这部影片存在着很多问题,角色人物的铺陈过于冗杂,剧情较为拖沓不够紧凑,想要带有悬疑的色彩却又没有能够支撑这一元素的骨骼,而且更有许多人所说的,部分剧情铺设落入俗套。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以上这些“硬伤”没有很大程度地影响到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我想答案应该是有三点,首先,影片导演尹鸿承曾经是以拍摄 MV和广告片见长的,在他镜头下的济州岛海边村落,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悠闲和恬静,他对于影像美学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表达。
感动人心的故事发生在这样远离尘世喧嚣的村落中,观众们也赏心悦目。
其次就是影片的定调非常精准,亲情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非常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主题。
影片从头至尾都很细腻地刻画着祖孙之间的关系变化。
其实一部优秀的影片能够抓住一点,用心去揣摩,去钻研,去把这一件事讲好,就是成功。
一个五岁的孩子丢了,一个可爱善良爱画画的孩子丢了,一个她夏天的小甜心冬天的小棉袄丢了,一个她说,“就算人生再累再辛苦只要有一个坚定的伙伴就可以了”的人生希望丢了…在无数个丢孩子的白天与黑夜,她过得怎样?
有没有吃苦?
有没有挨饿受冻?
有没有遭遇坏人?
有没有过得快乐?
有没有改变模样…无数个停歇的间隙,无数个寻人启事的瞬间,这个问题在她的脑海里无处不在。
十二年后,当看到寻人启事的恩珠,她曾和智慧在同一屋檐下生活过,所以,她选择了以慧智的身份出现在季春奶奶的面前。
而真实的慧智,永远死在了一场车祸中。
最初恩珠的到来只是为了躲避一场与自己有牵连的人祸。
也许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当她看到寻人启事上的悬赏金额时,她心动了,毕竟是一千万韩元。
投奔后的生活总好过她有上顿没下顿,混吃混喝坑蒙拐骗。
但习惯生活中阴暗的恩珠从没有想过毫无血缘关系的季春奶奶对她毫无怀疑,甚至毫无保留地不提防,待她如亲人如孩子…但恩珠并不知道季春奶奶生活的只是一个贫穷的正在开发中的乡下,比不了城市的繁华。
这里生活条件脏穷差,她不喜欢,不适应。
一辈子做海女辛苦生活的季春奶奶就投其所好,那个无论如何都不会变卖房产的倔强老人不见了,瞬间她成了可以为归来的孙女立刻签订合同变卖房子的温顺者。
季春奶奶毫无疑问是善良的。
小慧智只是走丢了,她并没有失忆,小慧智同恩珠描述家乡的生活。
所以恩珠在相认于此奶奶非亲奶奶时,若留意细节,你就能明白她绞手指时的手无举措,并不是出于生疏。
而是选择与季春奶奶相认的这步棋,只是未成年的恩珠太过于走投无路了。
她甚至根本就没有想过,这样的自己给思念了一辈子孙女的季春奶奶的命运能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当一份DNA鉴定结果放在季春奶奶面前时,季春奶奶甚至不为所动。
她不是糊涂,而是面前的这个孩子,也是同样那么爱画画,也同样知道有个叫屎蛋的黑猪,手上带着走丢前的两串手链…这些足以给她的孤寂的人生进行了续航。
而影片中最为投机的素材也在于:恩珠和慧智都有绘画的天赋。
小时候,慧智问奶奶,“是天空宽阔还是大海宽阔”。
奶奶说:“大海比天空宽阔”。
后来当季春奶奶问恩珠同样的这个问题时,恩珠几乎是生理本能一样,回答了天空更宽阔。
也许习惯了判断ABCD的我们,一辈子也不曾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
而季春奶奶年纪大了,即使被小丫头骗她也甘愿。
毫无疑问尹汝贞以精湛的一流的表演,成功地把一个倔强的顽强的有些守旧的季春奶奶的角色深入得植入了我们的心里。
在恩珠再次受到父亲的胁迫,管她要钱;当好朋友身陷威胁困境,她进退两难;当她不再讨厌脏穷差;当她的绘画得到老师认可;当她打开心扉关心这位悲情色彩的奶奶…虽然一切看似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只有掩盖真相的她知道,她在意这个冒牌的身份,在意这场欺骗。
所以那个即将被融化却刻意选择结束一切的恩珠说,至今依旧觉得阳光很陌生。
时间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是药还是毒呢?
一切唯有等待。
遇到一个支撑自己绘画兴趣的人,对于一个原本人生没有多少希望的恩珠何其幸运。
就如季春奶奶最真挚的言语间流露的,她愿意做她的那个伙伴,让她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季春奶奶一辈子喝海水生活,但她的一辈子她的一切只剩下慧智。
她希望孙女能摆脱她海女的命运,不能像她,要吃油生活。
但出入社会太久的恩珠的心被太多东西羁绊住了,年轻的她,当局者迷的她,不懂应变的她,无法处理那些问题。
也许处于黑暗低谷下的她从未向往过另外一种精彩的生活,另外一种带有彩色的美好人生。
虽然恩珠的那份参赛作品在比赛中得了大奖,而她也随之消失在了人海茫茫。
当老师把作品带到季春奶奶面前时,虽然季春奶奶说出的话是抗拒的,但她的心还是看了。
当油画中,她牵着恩珠和慧智的手从海里游向天空时,她一下全部释然了。
恩珠那刻的告白,那是不善言语的无言的爱,而季春奶奶真的全部都懂了。
影片并因为恩珠离开季春奶奶,而戛然停止。
直到季春奶奶患了老年痴呆,走丢了。
知情后的恩珠在慧智走丢的市场里寻寻觅觅到了季春奶奶。
寻找与等待的煎熬让季春奶奶和恩珠变得更坦诚。
虽然季春奶奶离去了,但影片的结尾却告诉了我们很多事情。
有时,只有时间久了,我们才能明白一些事情。
比如,为什么大海比天空宽阔。
比如,为什么不是大海在拥抱天空。
比如,她甘愿成为大海,让她在她的天空自由。
比如,深沉又不善言表的爱。
虽然最终没有流眼泪,但也有好几次接近了。
小女孩和奶奶一起的片段总让我想起和外婆一起的阳光明媚的日子,如今外婆走了,那份回忆也带走了。
剧情还是挺波折的 大蕙质居然是冒充的,可怜的奶奶那样高兴了一场,最后知道真相后受不了打击而老年痴呆,提前离世。
但即使这样,她还是用她对孙女的爱拯救了一个迷途上的孩子,让她可以更好的生活。
小岛上的景色很迷人,也有海女等元素,日本有部电影叫 海女 一直想看。
祖孙情感人。
让我想起 西方女巫已仙逝, 也是一部好电影。
惬意的午后看的电影!
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也是这样,回家就一定会什么都不给我做,让我好好学习好好吃饭…要回学校了要出来工作了总是会买水果啊饼干给我,而我每次都嫌重不肯拿跟她说这些到处都有,我自己去买就好了……但是现在回去,奶奶不在了,也没有她会特意让我带这些东西了😭😭奶奶过世半年了,但是我在梦里还是会经常见到她。
记得有一次我看电视节目时,马东说在他父亲过世了十年里,一直没有梦到他,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梦到了父亲,父亲说他要走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去世了火化了就已经没了,为什么我们每次都还会梦到,还会想着人好像还在一样。
大概是因为太突然了,去世得太突然以至于我们不相信,似乎人还在。
时间流逝,慢慢地我们在成长,慢慢地释怀……我知道她是一种力量,在某个星球上的某个角落还在一样地支持着我们。
看过很多韩国的温情片,像外婆的家 、七号房的礼物、 和声 、素媛等等,每一部都让人泪流满面,它们所表达的情感的伟大与无私也无一不震撼和感动到我,这次季春奶奶恰逢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周末看的,有时间想好好的记录一次看这部影片情感的波动,真的各种细节情节的起伏都太棒,真的很值得一看。
全片主打温情牌,从奶奶和小慧智相处的点点滴滴再到小智慧失踪后奶奶的悲伤与绝望再到时候几年后和孙女的再次相见,每一部分刻画的都是那样生动,每一幕都不会显得多余。
奶奶对孙女的爱是不容置疑的,只是奶奶不知道这个几年后再次相见的孙女其实并不是她真正的孙女,她真正的孙女早就已经车祸身亡了,这个女孩只是为了她的财产而来的骗子。
但最终奶奶还是知道了,她那样的心酸与绝望,可仍然想念着慧智,即便她得了老年痴呆依旧如此。
奶奶最终见到了她心心念念的慧智,但那是在天堂。
就这样吧,我真的无法用语言去描述这位老人既悲凉又可怜的一生,之所以写那么几句也是为了留个纪念实在是因为这个片子引起了我太多的情感,这样的奶奶可亲更可敬,愿她在天堂安好,以上。
电影从不缺乏好故事,很精彩,也让人触动,而我的心却很难被打动。看过无数的影片,豆瓣观影记录4500+,此片仍旧无感,仿佛自成防御体系。无论拍摄能力、手法、故事,诸多方式中,若有任何一点可以让我亢奋,我相信它自然不只只是精湛二字可以诉说。当然,这也只局限于我,毕竟还有无数人被感动着!阅片量越来越大,就越来越看不到好片,被自我意识束缚。但却不想去筛选与识别——例如专门看一些性价比高的电影,必然会好片多。因为集大成者,才知道什么东西有意思,什么是行业的乐趣!
一老一少演技都超级棒,金高银真的有点像周冬雨,尤其是单眼皮。中间有几次虐哭了,少女和背着画板和老师一起上山去写生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想哭,大概是因为她真的开始相信梦想了吧。ps,男主角很帅很阳光啊!
小时候我问奶奶是大海更宽还是天空更宽我想的是天空奶奶回答是大海长大后我才懂奶奶就是大海她怀着天空雨水落下让海风擦拭阳光照耀让海水流长我摘下天边的一朵云捏成画笔铺开时光的画纸用告白的心勾勒出海天一色的深情
孙女给奶奶带来希望,奶奶把孙女从黑暗中带回来,就算没有血缘,又怎么样呢,已经是一家人了。奶奶老戏骨,但是整个片子节奏太慢,没有打动我。
油菜花田
奶奶好戏
不愧是拍廣告出身的導演,把濟州島地上海下都拍得美如畫!又想去濟州島海邊躺著著了…故事雖然整體有點俗套但還藏了個之前沒提過的反轉,但不管怎麼俗套都讓人跟著掉了好幾回眼淚…你也有永遠站在你這邊的人麽?想起來就會覺得溫暖讓你重新獲得力量的那麽一個人…
后面几集就快“奶奶 泡脚”了
景色不错,真的很美
韩国电影拿捏情绪是一把手。我也扫了几眼惠英红刘浩存版,光从选角汉化版就输惨了,原版这个好细腻,尤其是奶奶,惠英红版的奶奶像个老悍匪。
完全看不下去
变形的韩国版《我们俩》。。。光线矫情得跟广告片似的。后来孩子开始画画的桥段,就恨不得别人不知道自己在煽情。除了一次翻转还算凑合,其他真是失望。
尹汝贞很好,但是现在对于韩国的这一类电影真的已经完全免疫,一滴眼泪也挤不出来,故事写得也太想当然了,而且还这么不加节制。看完对于国产版也没有任何期待了,更何况国内版的这个选角,怎么回事,感觉也不搭啊。
。。看成了《宇春奶奶》,韩式温情,老太太确实是演技担当
非常非常陈旧、无趣、生硬的本子,大陆却如获至宝。祖对孙最后的关系是虚假的、塑料的,甚至是让人倍感不适的,更多的是有一种“想当奶奶”的精神需求和身份需求,连两代以内的血缘关系都开始这种替身文学,cosplay,当成邪典拍成一部女版弗兰肯斯坦想必是更合适的。金高银也是全程面瘫,让令人感到脊背发凉的“催泪温情大戏”更添一层寒意,不过也算是为刘浩存铺路搭桥了吧,这下爽吹“超越原版”不是轻轻松松?
奥尔珂德曾在《小妇人》中写道:“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生活很难,希望能有个小伙伴相伴相守一起过下去。
刻意得一逼 全程告诉你你该哭了的感觉金高银演着演着真的都像一个人了
剧情头重脚轻,后半小时烂尾似的就知道煽情。 4.8
“过去那些狗日子,对你来说到底是毒药还是解药呢?”感动我们的是,奶奶那纯粹出于包容和关爱的行动,是少女用画表达的坦白与忏悔。越经历寒冷,遇到了温暖就越发感觉真切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