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博弈中,我们是否该相信国家故事背景其实很简单,一个朝鲜官二代,嗜杀成性,但却逍遥法外,负责这个案件的朝鲜警官也被肃清,留下一位成为脱北者(朴熙顺)。
故事转移到韩国,接连的韩国少女奸杀事件引起当局重视,决定彻查。
张东健代表的国安局,摄于美国的压力,一定要将之移交美国(个中缘由,因其掌握的政治资源)。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家利益面前,没有个人,亦没有自由民主。
面对杀人魔,美国一方考虑的只是如何获取对本国有利的政治资源。
负责此案的韩国警察(金明民)在高架桥上众目睽睽之下被枪杀,张东健愤怒,追击,最终被脱北者带走,他最后没有开枪制止,因为他知道此时正如脱北者所说,这件事韩国解决不了。
第一次见韩国电影中这么深刻直接的表现出韩国在政治博弈中的无力(韩国可以解决不了问题,但问题决不能让朝鲜解决)。
南北韩问题基本上成为韩国犯罪题材电影的一个母体了,同时只要涉及南北韩问题,总会或多或少涉猎美国势力。
但这么多电影中,在韩国、朝鲜、美国三方势力中,美国一般扮演背景、幕后操纵者,很少直接表现,因为这多少会触动韩国民众的敏感的政治伤痛。
但这次不一样,美国势力直接出现在影像中,且直接介入,刚开始还是通过张东健的国安局,后来在最后一场追逐戏中,美国势力想直接挟人离开,金明民其实代表的是韩国警方一方,当他被枪杀后,本来倾向于美国走狗形象的张东健成为韩国一方的新的化身。
车祸现场,杀人犯最终却被朝鲜脱北者带走,这样一来,三方势力,朝鲜成了最大赢家,且成了问题的最终解决者。
在通往朝鲜的渔船上,故事反转,杀人犯因为其父政治斗争中在此上台而重获新生,朴熙顺被枪杀,其手中的照片在空中飘散,此一刻,整部电影可以值四星半。
最终为了照顾观众情绪,或者为了维护韩国的政治尊严,张东健违背了美国人的命令,枪杀了杀人犯,故事最终走向我们熟悉的结局。
韩国人自己手动惩戒了杀人犯,且以一种行动抗争了美国人的政治管束。
其实故事可以有三中解决。
1.朴熙顺押解杀人犯成功返回且杀人犯最终伏法;2.朴熙顺押解杀人犯返回但杀人犯政治得势后枪杀了朴熙顺;3.电影选择的结局。
如果故事结束在朴熙顺押解犯人北上的渔船,这部电影将是历史性的,因为此刻,我一度意识到了朝鲜政治制度优于韩国,国家的政治独立似乎比依赖美国而获得经济发展更重要了。
最后,不管故事是停留在110分钟还是多了10分钟后的政治正确,这部电影对朝韩美的政治背景的嵌入都是极其深刻的。
在国家的政治博弈中,个体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当国家机器在用一套说辞让我们爱国的时候,虚假的共同体经不起考验。
李钟硕其实对我来说是个有毒的演员。
还记得很多年前,在《来自星星的你》大热之后,我开始对韩剧刮目相看,觉得质量比以往高了很多,虽然韩剧一贯还是“一切都是为了恋爱”为主旨的,但还是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于是找了一些评分高的韩剧来看。
其中就有一部是类似奇幻题材的,也是男主角有特异功能,就是《听见你的声音》。
事实上,《星你》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和华丽的画面和场景有关,加上题材新颖,确实很吸引眼球,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个外星人的题材。
直到看到《听你》,虽然还是恋爱主题,但是却让我看到了韩剧除了恋爱大过于天之外,也增加了很多现实气息,非常喜欢里面一个个案件所透射出的那些人性的东西。
回想过来,和去年那部日剧《非自然死亡》给我的感觉有点类似,当然这部日剧的主旨不是恋爱的,所以拿来相比并不公平,但就案件透射人性这一点上来说,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细腻拍摄手法。
况且《听你》是2013年的剧了,我看的时候是2014年,当时真的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也是让我觉得《听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星你》要高一个层次的原因。
事实上,至今以来,已经五六年过去了,《听你》我完整回顾了不下三次,每次都还是能被里面一些东西所打动,被里面个性鲜明的人物所感动,而《星你》,就好像是存在记忆中甜美的冰淇淋,虽然我承认非常美好,但是除了刚追完之后回顾一些片段剪辑外,真的一次都没有完整的回看过,哪怕一次都没有。
也同样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更多的沉迷日剧那些题材更丰富的剧中了,但是那次偶然和人聊起韩剧,聊起李钟硕,我又有了回顾《听你》的欲望,于是又找出来看了一遍。
果然,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喜欢这个少年啊。
不得不说,李钟硕演的真的太好了,少年的早熟,纯真,假装大人的成熟,小心思,又很聪明,但也带着一些自卑,自责,善解人意,又时而孩子气,既忠犬,又会小耍坏,那个蓝色海洋馆背景下的吻,那两滴顺着眼角泪痣掉落的眼泪,无一不打动着我。
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部《V.I.P.》竟然又带给了我惊喜。
而这一次,他的笑,似乎还是那么纯真,却莫名透着一股让人脊背发凉的感觉,明明还是那个少年,却能注入如此不一样的情感,不知道改变了什么,但是就是让这个变态的角色,让人从心底里觉得害怕起来,这个明明长着如此俊美脸蛋的男孩,这个明明笑的这么纯真好看的男孩,这个明明上一秒还仿佛是看着情人一般的眼神,却为什么如此令人害怕,果然下一秒便拿出了鱼线。。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没有很迷恋过哪个韩星,甚至也没有特别迷恋和关注过李钟硕,但是每一次回顾他的剧,回顾《听见你的声音》,无论过了多少年,我还是会再一次爱上朴修夏,还是会再一次爱上李钟硕。
我觉得,李钟硕有毒。
购物等消费时,VIP就是贵宾,可以享受优惠和特权的人。
在这部电影里,VIP指的是金光日利用身份背景和权利享有的杀人特权,专制体制下肆无忌惮的变态畸形怪物。
看完后不禁深思,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拥有这样特权的人吗?
想到这里浑身起鸡皮疙瘩。
南北题材一直是韩国电影中一个独特的类型,在国土分裂期待统一的大背景下,表现最多的是情浓于水的兄弟情,从《共同警备区》、《义兄弟》、《西部战线》、《高地战》,再到今年的《共助》等等;还有像《生死谍变》、《嫌疑人》、《隐秘而伟大》等类型的谍战片。
像《V.I.P》这样的罪案片倒是少数。
这部电影分为五段式进行讲述,序曲嫌疑人攻防……还有尾声。
叙述方式有倒叙插叙,现在、三年前、一年前……时间轴有点儿乱,开始于香港,结束于香港。
主要政治背景是因为朝鲜的政坛更迭,金正恩张成泽的政治斗争,波及到追随者的命运改变;还有只为了利益其他都不管的美方;为了政局稳定,被动接受不惜包容犯罪的韩方,甚至还有他们的邻居我们。
不同的国家纷纷以大局为重,忽视受害者及家属的惨痛遭遇,对李钟硕饰演的变态恶魔--来自朝鲜的贵宾金光日一再加以保护,正义与打击犯罪被特权挤压到让观者看不到一丝希望。
张东健金明民朴熙顺分别代表不同的阶层,三个大男人被看似柔弱的金光日牵着鼻子走,在特权和利益面前,站对队的人对令人发怵的犯罪无动于衷,而代表正义却遭到多方打击的李大范、蔡易道是那些站错队的人,不同的国籍,相同的身份与同样下场悲惨的命运。
就像电影中金明民自嘲的那样,每个人都是塞翁之马,有时好事变坏事,也有时坏事最终会变成好事。
正所谓,预料不到事情最终的对与错,猜的中开头却猜不中结尾。
电影就那样一直压抑重口的讲下去,以为到最后金光日也能逍遥法外毫发无损地好好活着,继续着他的犯罪。
没想到5分钟的尾声竟然有了反转,伸张正义的大boss会是张东健,简直帅爆了,左右摇摆内心不坚定软弱近2个小时的他压抑到爆发才是最狠的那一个吧。
不舒服的人设有两处,一是金明民不停地抽烟,二是那个美国人嚼口香糖,都让人有很强的焦虑和不适感。
恨不得说着“还抽?
想抽死啊”上去抢过他的烟;用枪指着美国佬的脑袋逼他吐掉口香糖,然后骂句“개세끼,아 씹할! ”再扣动扳机爆他的头!
韩国19禁犯罪动作片《V.I.P》,又名《朝鲜来的贵宾》,国内翻译为《杀人优越权》。
主演有张东健、金明民 、朴熙顺、李钟硕。
花样美男偶像李钟硕出演变态连环杀人狂也成为本片一大看点。
故事讲述了朝鲜某高官儿子在世界各国连续杀人,手段残忍,案件牵扯到了韩国特别搜查组、朝鲜秘密特工,以及美国CIA和韩国国情院多方利益,高层管理迫于各方压力只想尽快了结此事,并不关心真正的凶手是否能够伏法,而前线探员满怀热血,正义凌然,无论如何要将凶手捉拿,却被左右掣肘,无法将凶手进行正法。
一场涉及国家关系与多方利益的博弈逐步展开……本片人物众多,让我们先来人物一下几个关键人物:金光日连环杀人案凶手
朝鲜掌权人物张成泽左右手金模术(平安道党书记)的儿子,在俄罗斯、香港、朝鲜都犯下过多起故意杀人案,父亲失势后潜逃韩国,仍旧犯案,被警方追查。
表面斯文,经常要么捧着书,要么带着耳机听音乐,内心却极度残忍和变态。
那颗寂寞难耐的心,甚至连看守他的警察姐姐都不放过。
因为手上握有美国CIA一直想要获取的朝鲜情报释意妄为。
面对抓捕他的人永远是一脸微笑,嘚瑟劲十足。
蔡易道韩国特别搜查组探员
嫉恶如仇,一腔热血,但是为查出真凶惩治犯罪可以不择手段,因为暴力执法差点被革职,被委命负责金光日杀人案,戴罪立功。
经常把犯人打成猪头,对上司也丝毫不客气!
一上岗就对手下一通训话,“只要结果,不在乎过程”。
朴在赫韩国国情院干员
国情院受美国操纵,CIA希望获取金光日身上的重要情报,国情院威胁朴在赫处理此事,借口以涉嫌违反国家保安法捉拿金光日,然后暗里交给美国CIA探员,避免金落入特别搜查组受理。
李大范朝鲜原平安北道保安部探员
因为被朝鲜政府高层阻挠,不得调查和捉拿金光日,手下也被金光日所害,追踪金光日到韩国,一心要将其抓捕回国进行正法。
他有一个技能,叫作“延长比赛时长”!
故事从金光日在朝鲜犯案展开。
几个美得可以做壁纸的鲜花画面,突然被汽车卷起的尘埃笼罩,暗示着一个美好的生命即将消逝,一个正当花季的少女即将遭遇不测。
因为罪犯的身份敏感,调查此案的保安部警探李大范被革职。
同样的案件几年后发生在韩国,负责案件的警官因压力过大自杀。
蔡易道重出江湖,接手案件,并查出关键证据,即将前往“来自朝鲜的贵宾”(VIP)金光日住宅将其捉拿。
特搜组和国情院之间的较量正式开始。
ROUND 01嫌疑人抢夺战特搜组蔡易道和国情院朴在赫同时到达金光日住处,双方争执不下,蔡易道因找关系迅速搞定逮捕令,顺利将金光日捉拿归案。
特搜组得1分!
ROUND 02不在场证明国情院通过律师为金光日提供不在场证据,同时监视特搜组办案的一举一动。
蔡易道通过收集作案时段的所有监控录像,成功推翻证明金光日不在场证明。
特搜组再得1分!
ROUND 03替罪羔羊金光日的犯罪同伙被抓获,同伙一口承认自己就是凶手,并提供了DNA和视频证明。
特搜组高层希望就此结案,释放金光日。
国情院前来转移嫌疑人,双方再次陷入“抢人”局面。
最后,国情院将人带走,打算交给CIA,蔡易道被停职。
国情院得1分!
ROUND 04新证据朝鲜卧底李大范向发动“延长比赛时长”技能,提供金光日在香港作案时留下的证据线索。
蔡易道成功找出直接视频证据,可以直接将金光日正法。
蔡易道再次将罪犯金光日逮捕。
特搜组再得1分!
ROUND 05孤军奋战没有料到的是,最后关头,无论是国情院、特搜组高层、检察院高层,全部不愿意对金光日进行捉拿归案(因为背后是美国,这个国际利益关系相信大家都懂)。
蔡易道陷入了迷茫,不知所措,虽然共得3分,但是明明证据确凿却不能拿凶手怎么样。
在权力面前,所谓法律,不过一纸空文,何来尊严?
所谓正义,如何得以伸张?
到这里,故事还没有结束,后面的剧情仍然很精彩,留给大家自己看。
张东健在干嘛?
跟随抓捕事件的进行,其中一个角色也发生着转变,那就是我们的男主角朴在赫(张东健饰)。
作为男主,一直没有在整个破案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让我一度以为主角其实是饰演蔡易道的金明民。
能最终找到决定性证据抓捕金光日全靠蔡易道与李大范的通力合作,虽然国籍不同,但是两个人都是嫉恶如仇的警探,一心要让罪犯落网。
导演也通过美国CIA探员对朴在赫说的话中,向我们道出了片中真正过硬的角色是“两个蔡易道”。
蔡易道就是片中所有韩国委曲求全的面孔中,唯一刚直不阿,誓与罪犯斗争到底,伸张正义的角色!
而李大范就是朝鲜的蔡易道!
而我们的男主,他的作用在于向我们呈现出一个“蔡易道”是如何被造就出来的——当没有人站出来正义就要被掩盖的时候,你必须站出来!
从一开始的被上级欺骗利用,到被威胁,再到看清嫌疑真面目之后唤醒内心的良知,还故意放任朝鲜卧底带走杀人犯,最后,终于在得知杀人犯仍然逍遥法外之后,完成最后的蜕变,变成了“第三个蔡易道”!
导演通过一个很小的默契,暗示了朴在赫最后变成了蔡易道:
蔡易道的办事风格
朴在赫继承了这样的性格CIA探员说蔡易道“果然是条硬汉”,硬汉就是当没有人站出来正义就要被掩盖的时候,你必须站出来!
两个“蔡易道”都在伸张正义的过程中牺牲了,如果朴在赫再不站出来,罪犯将被带到美国继续逍遥法外。
这让我想起来同样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里面,男主逃离了叛军的控制区,当发现外面根本没有人知道控制区里面的真相,被军事镇压的受害者被媒体宣传成了“暴民”的时候,良知觉醒,冒着生命危险返回控制区,誓要将真相带出来,给世人看清楚。
韩国电视剧和电影向来是出了名的大尺度,对本国政治的批判力度几乎是不遗余力。
本片中同样毫不避讳地揭露出自己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被动处境,韩国在美国面前就像片中的金光日一样“硬不起来”!
《杀人优越权》推荐观看指数:3星!
影片是19禁电影,里面包含血腥暴力画面,甚至出现了非常直接、细节的虐待及杀人过程描写,在我看来并不是非常必要保留。
整体来说,故事起承转合设计得很有可看性,节奏紧凑,多方博弈过程可谓高潮迭起,值得一看。
可能引起不适的镜头建议手动跳过即可。
了無电影(zen-movie)
数起发生于韩国的凶 案,一个令多方束手无策的V.I.P嫌疑人,四股力量的斡旋角斗,暗夜中响起特工的呛声,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国之尊严的不再?
尘埃落定之后,slay全场的不是V.I.P,而是大写的“必须是韩国!
”韩国电影《V.I.P》采用半警 匪半政 治的故事架构,以警 匪为主要类型牵起故事走向,以政 治为噱头增加故事线及看点,用小说章节体构建故事,整部作品看起来颇具韩式大片的味道。
影片从一开始就告知观众谁是凶手,用极简的镜头(特写)刻画出一个高反差的恶魔,他(金光日)拥有一张人畜无害的面庞,甚至笑容中还带着三份童真,但近乎变 态的手法让人倒吸凉气,这种高反差就是金光日最大的看点,据说当年是李钟硕自荐饰演这个角色,他的表现也确实给到观众惊喜;接着各方势力逐一登场,朝鲜的(李大范)、韩国的(朴在赫、蔡易道)、美国的(保罗),围绕着案情揭开金光日的身份之谜,随后就是韩国电影最擅长的政 治类型,这部分没有太多新意;影片最高光的镜头是金光日打 倒CIA之后,举呛射杀蔡易道这一场景,不仅剪接上十分流畅,更是以慢动作的方式让观众窒息数秒,所有人都看到金光日要射杀蔡易道,而唯独蔡易道自己未有感知,我有十足的理由相信这个镜头的灵感来源于吴宇森的作品,也正是这样金光日有了必死的理由。
当然,坏人谁来杀,一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兜兜转转几个回合,最终还是朴在赫动了手,这个结果就颇具“民族自尊心”,甚至还有了“虽远必诛”的味道,虽然有诸多看似抨击政 治的桥段,但最终这是一个“必须是韩国”的正确作品。
影片最大的问题有两处:一是对于金光日这个V.I.P内心刻画的不足,把什么事都推到“不 举”之上这本就是创作者无 能的体现;二是对于女性的不尊重,充满男性的凝视,纯纯的工具属性。
开头以为会是无恶不作又有手段,可以逃之夭夭的那种大坏蛋……然而,抓住以后啥也不行,别说什么政治博弈了,什么多方周旋,看到1小时20多分就看不下去了。
2颗星是给开头的,其他的就算了。。。。
多么牛逼的开头跟主角背景,结果好像什么都没用上,黑了几个国家,也没干什么啊,虎头蛇尾。。。。。。
还记得《听见你的声音》中那个超能力少年吗?
穿着校服,高高瘦瘦,在他最喜欢的海洋馆里和他从小就爱慕的那个女人告白又告别。
深情的眼神,伤感的话语,让少女们的心都要化了。
之后他又演了大热的电视剧《匹诺曹》和《W—两个世界》。
一个是高智商暖男,一个是从二次元世界中复活的漫画美男,他的画风基本是“帅”“迷人”“超帅”“超迷人”。
包括《V.I.P》这部电影,他的出场也是如此优雅。
穿着校服,听着交响乐,读着外文书,安静地坐在高级轿车上。
轿车行驶在一条干净的乡村小路上,路边开满野花,小小的、粉粉的、五六瓣,点缀在青葱的草色里。
有一位少女踱着步子走在旁边,她背着红书包,梳着辫子,指尖轻轻拂过花叶间,于是她成了另一株花,也绽放在阳光下,清新、淡雅。
他们俩,会不会有一场罗曼蒂克的相遇呢?
他们当然是要相遇的,相遇的过程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汽车飞快驶过,卷起一团尘土。
一声尖叫后,只剩落在地上的红书包。
“罗曼蒂克”成了“惊悚”。
而“惊悚”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画风。
紧接着是一场灭门惨案:穿着军装的男人走进一个深巷,天空苍白,画面从刚刚的明媚暖色转成阴冷的幽蓝色。
地上一具尸体,倒在污浊的血泊中,头被打烂了。
随行的军官报告:“这是那个女孩的父亲。
”走近屋子里面,东西全都东倒西歪,到处淌血。
客厅里倒着一个穿着运动服的少年。
随行军官报告:“这是她的哥哥,柔道选手。
”房间里有两具尸体: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孩子的头上还绕着两圈麻绳。
这里简直,人间炼狱。
捡起地上的全家福,军官愤怒了:“这个狗杂种!
”那么,他们嘴里的女孩是谁?
狗杂种又是谁?
前面的场景已经惨绝人寰,可接下来的场景则更加。
画面又从之前的阴暗色转为明黄色。
一间豪宅,空阔的大厅,顶上是美丽的水晶灯,四周是壁炉和曳地的长窗帘。
一个女孩赤身裸体地躺在中间的桌子上,全身都是伤口。
几个男人围在她的旁边,笑嘻嘻地往她脸上倒酒,向她身上戳烟头,呼她耳光,拿相机给她拍照。
女孩只是轻轻地啜泣,她显然已经哭累了。
这时候,这帮男的又拿出照片一张一张地放到女孩的眼睛上方:“你看,这是你嘴里那个柔道选手哥哥……还有你那个五岁的妹妹……”看到尸体的照片,女孩开始凄厉地大叫。
而这群男人则笑得更欢了。
女孩就是电影开头的那个红书包少女,而被杀的一家人就是少女的家人。
高级轿车里穿着校服的少年呢,则坐在大厅的一角,眼神漠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的耳朵里依然塞着耳机,手指还打着节拍。
不对,他的眼神不漠然,他是在“欣赏”,欣赏眼前的痛苦。
果然,他站了起来,将身上的白衬衫脱去,换上一件透明的雨衣。
他静静地走到女孩面前,温柔地抚摸女孩的脸颊以及她颈上的血污。
他的目光很专注,仿佛充满爱慕,眼睛里仿佛有水光。
然后他微微一笑,接过旁边递过来的鱼线,将其箍在女孩的脖颈上,死命一拉,溅得自己俊美的脸上点点血红。
他就是那个“狗杂种”。
到底什么仇什么怨,让他这么对这个女孩。
折磨她的肉体还不够,还要杀了她的全家去折磨她的精神,最后再残忍地将其杀害?
再多大的仇和怨,想出这么极端的杀人方式也无可救赎吧。
电影里,这场惨案发生在朝鲜。
除去这一件,凶手手上还有12件女性被杀案,其中4宗灭门。
他和少女之间并没有一丝仇恨,他杀他们只是因为“变态”。
看电影内容的设置:受害者是无辜的少女,最纯洁最无罪的一群人。
受害的过程极尽残忍、黑暗和无奈。
受害者人数众多。
凶手的杀人完全没有理由,只是为了娱乐自己。
这一切的设置全都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愤怒:凶手理所当然是人人得而诛之。
抓到他还需要犹豫吗,直接唾弃他殴打他枪毙他啊。
可是,他不是普通的杀人凶手。
他优雅的姿态和高贵的杀人场所已经告诉你,他能制造那么多起连环命案,却依然逍遥法外靠的是什么。
电影《V.I.P》的中文译名是《杀人优越权》。
谁有“优越权”?
谁又可以肆无忌惮地随便杀人?
那个骂着“狗杂种”的热血军官很快就被赶出了搜查队,消失或者领了盒饭。
这部韩国电影也不是为了黑朝鲜,相反,它很有胆识地把朝鲜、中国、美国和他们韩国自己全体黑了一遍。
优雅而残忍的杀人犯不只在朝鲜犯案12起,后来他还在香港犯案3起,在韩国犯案9起。
每到一处,他畅行无阻,在各方势力中得到保护。
当然会有英勇的人想要伸张正义,可是电影非常黑暗地让他们全都死了。
对,他们全都死在vip的手下,一个不留!
结局如何,不用管。
电影在前面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一个连杀人都有优先权的人,那他就是“权力”本身了。
和权力作对,能有什么好下场。
芸芸众生,都为刀俎下的鱼肉而已。
而要这个“权力”消亡,唯一的办法就是需要另一个“权力”的打击。
公平在哪里?
也许在互怼的“权力”中会闪现一秒钟吧。
说的简单接地气一些,就是你去玩过山车只能排队,这时候有个人走过来不用排队直接进去玩了。
你不服,他就直接拍死你,然后顺便告诉你,这游乐场他开的,想玩几次玩几次,能让你第一个玩,也能让你滚蛋。
你忿忿不平,旁边有几个人也忿忿不平,可是有卵用,有本事就买下这个游乐场。
你找保安说理,保安告诉你,我特么要是帮了你,我也得滚蛋!
《杀人优越权》。
7分。
朴勋政导演、张东健主演作品。
这哥们儿厉害,《新世界》、《大虎》都出自他手。
但这个故事多少还是不够严谨,或者换句话说不够尖锐。
朝鲜高官的儿子满世界连环变态杀人,但因其父掌握了众多秘密和财富,这个杀人犯竟然受到韩、美众多保护。
为此,有韩高级警官痛心疾首自杀。
新警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事情蹊跷,并掌握重要证据,原以为可以拿下罪犯,但在高层干预下,竟然差点丧命。
而从朝鲜赶来的警官,也遭遇同样的残杀。
张东健饰演的保安部主管终于再也无法忍受,决定出手以牙还牙。
全片动作最凌厉最好看的正是张东健杀进安全屋的场景,干脆利落,非常爽快。
果然,午夜的雷雨与19禁才是最搭的。
开篇真的很抓人眼球,但中间故事的时间地点从开始的平壤到几年后的首尔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
直到继警方后的安保与美方两势力的初步亮相才搞明白故事的梗概。
不温不火的剧情居然也能抓住人靠的是什么?
反正我是被对暴力分子的深恶痛绝、正义分子的一腔热血以及灰色地带立场的不明就里这些个多重情感疑问的交织起来的网带动着的。
影片推进到正义使者被杀、灰色地带的感情迸发,突然心中也升起一丝同情的味道。
很是同情韩日尤其是韩国。
不管什么时候,哪怕死在自己面前的是知己或者兄妹、同胞,自己也不敢乱动,奴颜婢膝的在他们“主人”的座下仰人鼻息。
他们不敢与“主人”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唱着不同的歌曲说不同的话,绝对不可能有不同的主张。
还美其名曰类似攻守同盟的欺人欺己的荒唐话,好是可悲啊。
好在片子最后张东健由灰转白,保留了韩国朋友一丝自己还是有主观思想的愿望吧。
生活在一个专制的国家会遇什么样的遭遇,这一点享受自由的人是不可想象的。
记得以前看《杂文月刊》曾经读到,当年萨达姆独裁的时候,儿子乌代在看球赛的时候与其他球迷发生冲突,直接用冲锋枪扫射并扔手榴弹。
国家队参加世界杯,成绩不好,球员有关进监狱、甚至喂狮子的。
有没有当街强抢民女以供淫乐没有说,不好揣测。
如果看个球都有可能被冲锋枪突突,这种生活还真是恐怖,虽然乌代只有一个人,危害面积有限,但是遇害者是随机的,谁能保证自己上街不会遇上煞星。
《VIP》是韩国又一部黑朝鲜的影片,电影采用近年来不太常见分段式结构,前后呼应,倒叙开头。
采用韩国电影最拿手犯罪、暴力、政治黑幕的白描手法,把一个朝鲜官二代的变态刻画的让人反胃,甚至到了最后,此官二代被虐杀时,看得居然有一点快感,主要是前期铺垫的太过真实,那些被杀的有少女、孩子、老人,这种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影片有三个男主角,从三个角度推进,一个是北朝鲜前警察,因为被官二代迫害,脱北,但一心要抓住凶手再回祖国。
北朝鲜的警察被塑造得很刚硬,决不妥协,最后还是被干掉了,死在了政治斗争中。
韩国警察立体感强很多,金明民一改国民好老公形象,烟不离嘴,一门心思的抓住凶手,穷追不舍的他,在最后关头还是妥协了,结果被反杀,也算是对没坚持到底的惩罚。
张东健作为韩国特工,开始时为了自己和上司的利益,全力掩盖连环杀人的事实,后来为了活命,把凶手交给美国,最后当机会来临,他终于干掉了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凶手,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VIP》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凶杀和政治黑幕,也有很多先例,不过结合当前历史确实非常紧密,尤其是三胖的姑父,2013年谣传被“犬决”之前,可谓是亚洲的风云人物,代表三胖来中国访问,接待来访的的中国领导人,国内也是党政军权都抓一把,作为托孤大臣亲姑父,本人在二胖时代,几起几落,都是打熬个性,当侄子登基后终于达到了权力巅峰,可惜忽然间成了不齿于人民的渣滓(自古帝王权术都差不多,可以问问和珅的感受)。
生活在这个时代能看到这种文学作品都不敢这么编的政治大戏,到底是幸运还是尴尬,谁知道?
亚洲的政治波诡云谲,有意思!
全片最差李钟硕,你除了笑还会其他表情么?好好的一个犯罪故事偏要扯政治,弄得整个发展变得很不合理。
1分给张东健的点射,0.5给李钟硕的脸。为啥一部支离破碎的剧里面跟中国有他妈半毛钱关系!啥特么都扯上我天朝!
太脸谱化了,没意思。
7.5分,在众多涉及朝鲜脱北者的韩国电影中,这部绝对比较出色的,联系近几年朝鲜国内扑朔迷离的政治形势,故事讲圆了基本可以说到天衣无缝。不敢说李钟硕的演技有多大突破,不得不失比较中肯,但是敢于选择这一角色,不断的特写镜头被各位大佬踩在脚下,本身就是一种突破,敢于面对这种挑战值得称赞。
应该先用刀的啊混蛋
这部剧血腥场面很多,真的血很多,感觉剧组血浆用不完。
电影里的变态杀人狂总能满足一些想变态又不敢的人的幻想。
多好的题材,可惜故事讲的不好
比较标准的韩式商业片方方面面照顾到了,太照顾到了
电影故事触目惊心,几个人物都挺悲情,开头和结尾的片段我反复看了几篇,让故事闭环。其实更重要的是电影对特权的反思,离封建王朝已经很多年了,特权一直存在,不只是在朝韩,天朝也是如此,不过隐蔽在一些我们不太能看到的场所,所谓阶级,是无法跨越的。这是社会本性。
2.5美国的狗不好当
变态啊变态
剧情设置实在太傻
套着南北外壳的连环杀人案电影,所不同的是凶手早就抓住却不能定罪,从这点上,“南北”的背景设定还是有用的。但整个片子总觉得少了气力,当然最后那一枪还是很爽的。
没看下去。。
所以事实证明大咖一堆不一定有好片子,几个老演员突然演技都没了,二硕你在帅也救不了这烂剧本
虽然拍的是朝鲜,但是哪个国家没有因为政治原因将子女送出国的呢,杀不杀人他们都是VIP。中华民族2000年前提出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思想,貌似实现了,其实只是理想而已。人命、正义在政治面前都微不足道,所谓的“爱国”可以粉饰一切。 美国主张的自由民主被导演讽刺得体无完肤。当然韩国的近乎自大的自尊心,在最后体现得淋漓尽致,剧末韩国特工挑战美国CIA,完成击杀。顺便讽刺了他们的感人智商,Chinese have clean up the account,而你们还在幻想户头的巨额财富。虽然剧中字幕漏翻了Chinese,但英文很清楚。四个国家,除了自黑自己,其他三个一个也没放过。
这么牛逼的题材居然拍得这么温吞,真是可惜了,其实用后半小时的情节扩展成一部电影就好。李钟硕挑战死变态角色勇气可嘉,但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演吧,不是在挨揍就是在强挤出邪魅笑容装阴毒……
南韩拍电影就是好看
大国博弈下的“虐杀”,正义、道德等统统剥落,只有利益是最原始、真实、直白的欲求!公序良俗是正常社会维系的标准或理想,而在丧失国家主权、社会混乱的前提下,一切皆可为!李钟硕的变态与屠戮,不过是其从小到大独裁环境的缩影与再现——我们最懂什么叫“清洗”!韩国人的狠与恨如同压抑已久的人终于可以发泄却发现自己硬不起来一样——只好在对方体内塞满自己的屈辱、震惊、狂怒和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