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刚刚在《外国文艺》上看了藤泽周平的武士三部曲的三部小说。
我觉得木村拓哉演这个主角不是很合适。
木村拓哉更多的像一个敏感而单纯的男人,不太像是一个身怀绝技而有城府的人。
《黄昏清兵卫》里面的真田广之就比较适合这种低调却深藏不露的角色,我认为《黄昏清兵卫》比这部电影拍得更加传神。
这个电影基本上是完全忠实原著来的,不同之处大概有以下几点:我记得小说里木村拓哉这个角色是没有找剑术老师来求教的,而是自己练习感悟,最终杀掉了仇人。
这个改编我觉得是针对木村拓哉的,原因就是他确实看起来不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高手。
小说里决斗似乎也是直接一刀致命,没有断胳膊一说。
——话说回来,木村在院子里练剑那两下还是很有力道的。
电影的结尾却对小说进行了一些改编。
首先是木村说“不要让仆人跟踪就好了,不知道就好了,当个傻瓜就好了”,我认为这些话不符合这个武士的性格特征,这些话也是明显的糊涂虫才会说的话,在这里说很不合适;其次把原来的妻子找回来做饭时相认的场景也做了很大改编,第一次做饭后就相认,而且当时就抱在怀里哭泣。
我觉得这个场景也是为现代气质的木村而改编的。
你想想看,好的时候平时说话都不用正眼看妻子的武士,在当时完全大男子主义的日本,而且双方确实有一些嫌隙,此刻怎么会感情如此外露,而且第一次来马上就相认。
这一点原著小说处理得非常好,最后相认的场景可以说是画龙点睛,非常感人,很符合这个日本武士的性格。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小说来看一看。
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一部电影,很多细节都处理得很好,基本没有什么破绽,表现了日本电影现有的水准。
那是个多种正义并存的年代,是武士的黄昏。
用剑捍卫着荣誉的人们将要作最后谢幕。
一片穷途末路,与泥沙俱下的新时代之间,怎样保持一个武士的尊严,也有多种选择并存。
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视线对准幕末下级武士,远离京都的穷乡僻壤,也被时代的动荡波及,一切正在悄悄改变。
发生了一些哀婉而庄严的故事。
武士的身份并不能给主人公带来多少好处,在森严的等级中俯在最下层,以忠诚服从为天职,命运并无多少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是,他们还有深沉的爱,有信念,还有手中的剑,终于为自己赢得了武士的一分。
(一分,日语“尊严”)我是倒过来看三部曲的。
最先看的《武士的一分》,还主要是被海报吸引了:武士抚刀而立,刀柄上悠闲地立着两只小鸟,在一片晚霞烧红的背景下,动静结合,有种大气的美感。
想起那首著名的俳句:“武士伫立,在倾听莺儿歌唱。
”乡村武士大鹫文吾几经良师引导,咏出这样饱含仁慈与诗意的句子--协调武的暴戾,约束武的放纵,让武士的利刃听从于更高的道义,听从于美。
木村拓哉扮演的低级乡士三村新之丞,俸禄微薄,兢兢业业做着一份为领主餐前试毒的工作,不幸中毒,就要被像垃圾一样抛弃。
境况虽然不合理,但对于武士来说,这就是他们难以抗拒的天职吧。
三村的理想也就是找机会辞去这份工作,和妻子在乡间开家道场,教孩子们剑术。
还没来得及.......木村拓哉还是太帅了,一开始怎么看也觉得他和环境不协调,那样文秀中带着些贵气,倒有点像被流放的光源氏。
他自己也很不自在的样子。
盲眼以后,表现就好多了。
不管怎么样,武士精神没落,在迷惑中一些武士开始寻找自己的道路。
《武士的一分》中,三村对于所谓天职感到厌倦,盲眼后,为找回尊严,也为替被骗奸的妻子复仇,所进行的那些奋斗;《黄昏清兵卫》中,木讷的清兵卫大人,因为全心全意照顾妻儿家小,无暇洗漱,像条臭咸鱼一样出现在主公面前,对主公吩咐的任务一味推诿;《隐剑鬼爪》中,宗蔵索性将上司给杀掉了.....走向不同道路的武士,遵循的是自己内心,也许会站到完全的对立面上,但都无愧于武士的称号,算得上真正的男人,很奇怪吧?
就是那样一个奇怪的时代。
政治的让位于道义的,再让位于人性的。
在黄昏的微光中匆匆赶回家的清兵卫,怎么看,都是巨蟹座的好男人。
老母鸡一样爱家护家,呆瓜一样沉静寡言,笑起来忠厚温暖,遇事一味退让,完全没有侵略性好欺负的样子,一旦真的下了决心,却不可动摇......可是,真田广之却是天秤座的,一个圆滑的星座。
毕竟是拍过《远山的呼唤》、《幸福黄手绢》、《寅次郎》系列的老导演,拍出来的武士片,也平静温厚,一派家常风味。
爱与恨,矛盾冲突,还原到一粥一饭,洒扫庭除。
很传统的镜头运用,尽显寂静谐和之美。
好像看秋原上一条河的流淌,也许有点乏味,可是,找不到什么破绽。
木村拓哉饰演一个俸禄三十石的下层武士新之函,城主的试毒者,年轻,英俊,对枯燥单调的工作感到乏味,甚至有意辞掉铁饭碗去开个剑术道场。
檀丽饰他漂亮的妻子加世,对宝冢出身的演员来说,这种温柔贤良型和服女性应该没什么难度吧。
二人夫妇和顺,生活恬淡平静。
像很多大河剧一样,镜头用平缓的节奏有滋有味地描绘他们的生活场景,不厌其烦地将种种内含日式风情的生活细节一个个动作地加以表述,不嫌琐碎,甘于寂寞。
2小时片长,在多数时间里,情节一如预料,场景寥寥几个,画面结构简洁,参与人物少,故事发展经常是由两三人之间平凡无奇的对话承接连续。
春天时,小两口平静的幸福被打破。
新之函在一次试毒中因吃海螺引起食物中毒,竟导致失明。
家中失去经济来源,陷入困境。
在微风和煦的的夜晚,夫妇二人坐在门廊闲话,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当下的难题。
草绿色的萤火虫落在板壁上,蹦跳几步,悠悠地从镜头前划过。
闷热的夏天,为解决新之函家的生计,叔伯长辈们召开家庭会议,商量的结果是,让加世去请求从前的追求者、现已成为高级武士的主管岛村的帮助——个个一脸猥琐的日本老头儿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果然,不久后,新之函恢复了原有的俸禄。
生活就这么不温不火地继续,内里则暗流涌动,我们只有耐心地等待哪一天它突然爆发。
啰唆的姑妈带来一个流言:有人看见加世和武士在旅馆幽会。
新之函为此和姑妈翻脸,把她赶走。
但第二天,他还是让老仆人德永跟踪了加世。
结果,很不幸。
晚上,加世向新之函“自首”。
盲目的丈夫说:“我妻子为了三十石米,被别人偷走了。
而我还高兴地吃着米饭。
”他让她离开这个家。
新之函重新拿起木刀,尝试练习,很快满头大汗。
剑道场的师傅给了他帮助:“如果你决意要死,对方就渴望求生……生命在决心死去的那一刻点燃。
”以前试毒的同伴带来了一个消息:岛村欺骗了加世,却压根没为新之函恢复俸禄的事出力。
什么是武士的一分?
这里就是新之函的“一分”,现在它被人踩到了。
秋天,新之函约岛村决斗,刺穿对方一臂。
岛村回家后便切腹自尽。
新之函养的一只鸟死了,“另一只会孤单的”,于是他放生另一只,焚烧了鸟笼。
在冬天到来之前,加世回家了。
http://sandgrit.blog.163.com/
想谈谈《武士的一分》(武士の一分),因为电影太好看了,是今年电影节至今看到最好看的电影。
然而,愈是喜欢,愈是无从说起。
容许我支离破碎的谈谈吧,又或者不要听我说了,赶快跑去看电影好了。
散场后,坐在我旁边那两个女生兴奋地谈论着,她们大概是捧木村拓哉场而来看电影节的,其中一个说:“很好看呀!
而且不只木村好看,那个叫德平的佣人(笹野高史饰)也棒极了。
”女生心明,山田洋次的戏中,愈低下的人物愈见可爱,反而那些精英贵族,都是导演揶揄讽刺的对象。
这不是一厢情愿挫强扶弱,想想要是没有德平这个深懂人情世故的老佣人,新之丞(木村拓哉饰)大概要孤独余生了。
大部份观众都等到字幕出尽才离开,然后有阵掌声。
离开时,听到另一对陌生女子的对话:“这个要买DVD,买日版,日版有英文字幕吧。
”好电影,自然有人愿意付钱买正版。
我觉得自已很幸福。
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黄昏清兵卫》、《隐剑鬼爪》和《武士的一分》都是在电影节率先看,而且在文化中心大剧院的银幕看。
我记不起是哪年好像是田中丽奈说,很羡慕香港有这样大的一个地方放电影,也很高兴自己的电影在这样大的一个地方放映。
我其实想问,为什么今年要找到会展搞开幕呢?
“武士三部曲”分别在零三、零五和零七年在电影节作开幕首映。
我发觉,那三年的电影节都过得份外充实。
零五年,《隐剑鬼爪》的开幕首映,有导演山田洋次和男主角永濑正敏亲临现场(可惜没有松隆子)。
山田洋次说,他早在零三年就想来,可惜当时正值沙士。
永濑正敏说,他很多年前就跟导演合作了。
他指的是《儿子》(息子)和《学校II》(学校II),两部都是很棒很感人的电影。
说起来,除了低下层庶民,残障人士也是山田洋次关注的课题。
《武士的一分》的木村拓哉盲了,《儿子》中永濑正敏心仪的和久井映见是失聪的,《学校II》里永濑正敏面对的是智障学生。
这些人在山田的电影里都带着尊严活着。
《武士的一分》的中文字幕翻译是内野Esther,据我记忆她是个嫁了日本人的香港女子,本身是个山田洋次迷。
零五年暑假百老汇电影中心搞了个“山田洋次特集”,内野Esther是搞手,那本A3 SIZE免费派发的特刊,当中大部份文案都是她所撰写。
谢天谢地,字幕翻译有板有眼踏踏实实。
现在有很多正场电影字幕都搞“深加工”,自作聪明,浮夸得很。
舒琪日前说:“我甚至觉得山田是在用小津的方法,来导这三部的藤泽(藤泽专写不得志的武士,与小津专写家庭、山田专写庶民,三者对人文的关注,竟何其相类与接近?
)-你看那个八卦多咀的姨母、一班得个讲字的同僚、个个口不对心的亲戚,不就都是从《彼岸花》、《早安》、《浮草》等小津电影里跑出来的吗?
”影痴们都爱小津。
我说,喜欢《东京物语》的朋友,都值得去看看《儿子》。
山田洋次喜欢拍系列电影,拍了四十八部《男人之苦》,拍到寅次郎过世才停下来,多产、通俗、票房成功、喜用当时得令的俊男美女做主角,加上从不故作曲高和寡,令很多人轻视了他的艺术成就。
有些主题,有些关系,可以一拍再拍,值得一拍再拍。
对比韩国主流电影那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究极创意,你会发觉重覆和坚持也是一种能耐。
山田洋次的武士片有决斗、有血、有切腹、有一剑夺命的场面,却从来没有将暴力美化,暴力场面可能令观众有一时半刻大快人心,但马上就回复至清醒的悲凉,因为当中根本没有胜者。
近年常常听人说“暴力美学”一词,我至今仍不理解暴力与美怎样可以并存。
原文刊于(附连结):http://blog.age.com.hk/archives/580
地位,金钱,身体什么的,如果可以用来换你,那些都不重要了。
决斗的意义从武士的尊严转变为为所爱之人的复仇,心中所怀着的那种疼痛如何表达。
譬如最爱的一幅画,一本书,一件陶器,被泼上了无法擦去的污渍,那种无论用什么都无法挽回的心痛之感,只是这感觉的万分之一。
你是唯一的,也是最纯洁的,那种悲痛,如同基督徒见到耶稣的躯体被鞭挞,如佛教徒见到佛祖被人踏上千万只脚,堕入深渊;如见到信仰的破灭和崩塌。
我所唯一珍视的,是你。
我抛弃你,是因为不忍见你的憔悴和屈辱;我思念你,是因为你是唯一我所爱。
女人,不要以为什么会比你本身还要重要,不要以为你的纯洁和爱是可以拿来交换的,什么也不能交换你的爱。
我宁愿失去将要失去的,不愿失去你。
从《黄昏清兵卫》开始,山田洋次导演就用自己的人生阅历静静的一如既往的讲述生命过程的种种积淀。
对于我们,不论时代的变迁还是世事的无常,由此而生领悟的感动和感激都是一种无上的宝藏。
老导演已经花甲之年,回想起上世纪成功的《寅次郎》系列电影,时间的跨度会让观者感知生命对于个体的永恒改变。
看一位老导演的新作,实在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重组,予人一种精神上的回归。
平和、淡定、从容并坚定于让人暂时脱离于世俗之外,有机会窥见生命本真与种种热情之间的沟壑。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关于欲望、理想、需求等等都在变化。
但在年迈之前,被社会和人性推动的价值观的变化却微乎其微。
诸如买房置地、娶妻生子、飞黄腾达的必要与非必要的生存基础和主流价值一直作为人生的必然走势带动生活的一举一动。
虽然,获取路途上各种深陷其中的苦乐永恒的在修正着生活轨道,但理想与欲望的敦促又毫不停顿的控制着人生方向。
我们生存在文明社会的屋檐下,广阔的空间和主流的价值观足够我们穷尽一生获取必要的温饱和期冀得到被承认的精神升华。
路途艰辛,眼界狭隘,曾经辽远的视线最终只能被模糊定格到咫尺眼前。
直到终老,这样的生活轨迹才会停歇,才有机会获得人性可遇不可求的超脱,内心才会欣欣然的把握诸如安全、被尊重和被保障的淡定心态,以及等等诸如此类却穷尽年华找寻的人性本质。
山田导演聚焦于下级武士的时代剧三部曲的成功实在托福于与我们这个时代所具备的个体中的共性。
如生存中的竞争,就永恒不变。
奇妙的是,在老人的世界观之下,我们看到的不是解决问题的妙法和发泄的途径,而是这些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本真。
在朴素内敛到倒退数十年的影像中,三个故事的角色都是处世尴尬的年轻人。
他们高于社会底层,又与上层社会遥不可及;他们获取非同一般的价值观,自身却永远无法得到期许的这种价值。
与其说,系列电影中的人物是封建体制的牺牲品。
不若说,这些人物的人生处境是体制与个体之间必然碰撞的某种代表。
对于个体,怀才不遇和世态炎凉都是不可控的。
而唯一可控的,却是内心抵御困苦的力量和精神上的超然以及行为与领悟的结合。
换做年轻数十年的导演,不会让影片具有这样的味道。
所以,壮年时感慨岁月催人老实在等同于废话,毫无有益的价值可言。
男人需要担负的责任和被认定的人生就如角色所忧虑的一样,丧失价值的危机感会击溃整个生命的力量和前行的规律。
个人认为,相对于系列作品所涵盖的神韵,《武士的一分》所讲述的故事有些欠妥,因为它过于极端。
但是,这样的故事更容易对比到天堂与地狱之间的距离。
何为天堂,从角色看来是用剑术教导孩子。
在这样不契合实际的眼界背后,是怀才不遇的没落心态。
对自身价值的终极怀疑对应着对体制的无限服从以及对精神支柱的忠诚憧憬,种种困苦却不请自来。
对于高瞻远瞩的真理来说,自尊受创后的自杀和休妻,以及在晚秋十分的成功复仇,实在是充满疑义。
而对于凡俗的个体来说,这种保护自身的本能甚至是自私的心态却再造了新的人生与《黄昏清兵卫》捍卫家庭的成熟不同,《武士的一分》强调男人自尊失控的幼稚一面。
这次的选材有倒退的困惑,但归根结底,人性中的极为重要的对家庭对自我生存空间的无条件付出还是影片的一贯风格。
当人生理想和社会认知的落差出现之后,当一切复归于平静之后。
生活的真实含义再次浮现——奋斗才能摆脱困境。
山田导演的这套系列电影最大功效就是运用真实、朴实、准确的复制人生来感动观众。
琐碎的细节,枯燥的场景,单调的人物,舒缓的节奏在观者看来,是沉淀良久之后的人生总结。
那些非同寻常的事物在这样的影像中,带来的是真实的生活和现实的思维。
无华的叙述让人无形中沉浸其中,然后猛然发现,推动一个人前进的力量并不是自身的升华,而是出于对家庭、爱人、他人、自然以及生命的爱。
这是生命的本质,就如这个用自尊崩溃来推动的故事,没有安全的生养之所,没有家庭的美满,没有真挚的爱情,那何来爆发的勇气。
这套系列电影中,最为出众的当属《黄昏清兵卫》,而最为值得激赏的是整套影片中流露出浓厚生活气息,以及对生命含义的准确阐述。
面对人生的种种际遇,当属奋斗不息,也应当具备摆脱世俗的超然。
人生一世,脚踏实地的逆风爬坡在所难免,而其后的淡定舒适才是人生真谛。
说着容易做着难,这也许就是六十岁的老人想要告诉我们的。
而成功的是,山田导演真的用朴实无华的影像做到了。
武士拿着他同级别最低的工资,月俸30斤米。
他的工作是给藩主尝毒,每次当藩主吃饭前,他和一众尝毒的武士为他试吃食物。
武士对他温柔美貌的妻子说,我觉得自己像个饭桶和白痴。
但每天,他还是被妻子打扮得体面整洁,然后挺直腰板,恭敬地去做他的工作。
有一天,他终于中毒了。
他吃了没有处理好的海螺肉,双目失明。
一个瞎眼的武士相当于一个废物,他有可能被取消名姓,赶出住宅,靠乞讨为生。
家族的长老把他的妻子叫去,开了开会,问:你有没有什么人可以去求求?
妻子说:我遇到岛村主管,他说我可以向他求助。
长老说:你赶紧去求,这关系到你丈夫的俸禄和我们家族的荣誉,你去求。
年轻的妻子没有办法,拿着礼物去求这个主管,主管应允保留一半其夫的俸禄,但他不要礼物,他要人。
他要女人。
武士的老仆人察觉夫人行止异常,武士当然也早已察觉。
他在这个女人的呵护下已经渐渐康复,有时候他宁肯自己是个傻子和瞎子。
但他不是傻子。
他问妻子:那人是谁。
妻子是诚实而软弱的,把一切都坦白了。
武士的两眼泛着冷光,尽管他看不到任何东西,他说:我的妻子就为了30斤米就被人偷走了,我真是比狗还贱。
他对仆人说:收拾她的东西,我休了她。
仆人说:可是太阳都落山了,夫人没有家,您让她去哪里?
武士说:你要跟她走就跟她走。
妻子收拾包裹走了,她对仆人说:我走,总比他一刀砍下我的头好。
外面打雷闪电。
武士在屋里暗暗流泪。
从那天起,他拿起了自己放下已经的刀,每天练习,从春练到冬,食不果腹,伤痕累累,然后在一天,他找到了那个偷了他妻子的人。
有人曾问他:你都瞎了,还练什么刀呢?
他说:我只是想和某人同归于尽。
但结果却不是同归于尽,他的技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炉火纯青,他虽然瞎了,但是他的灵魂能看到刀的来路和去路。
他杀了仇人。
妻子为他养的两只小鸟早就已经死了,他提着空空的鸟笼,拄着一根拐杖,坐在空空的庭院,把鸟笼扔进了火堆。
仆人说:大人,咱们请个做饭的姑娘吧。
他说:好。
他吃着饭,自言自语:为什么我不傻?
为什么我不能傻?
他笑了。
他放下筷子,对仆人说:把做饭的姑娘叫来。
仆人踌躇。
他眼中的杀气又冒出来了,仆人只好叫来做饭的姑娘。
武士像以往和妻子对话那样,对做饭的姑娘说:我要热水。
姑娘给他倒了热水。
递给他。
他抓住姑娘的手:傻瓜,我还吃不出来你做的饭吗?
你以为,我会忘记你做饭的味道吗?
姑娘哭了:那,我可以留下来了吗?
他拥抱她,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对仆人说:去买个新的鸟笼。
仆人看着夫妻俩,笑了:对,还有一对鸟儿。
……………………故事结束。
这是2006年的日本影片《武士的一分》,我看了这部影片,到现在还睡不着。
写下这几行字的同时,我对制作这部电影的整个群体从心底由衷的敬佩。
我尊敬这些认真做作品的电影人。
我更尊敬影片中那个卑微却高大的武士。
强烈推荐。
21世纪亚洲最优秀的电影之一。
推荐理由:时下拍得这么冲淡却又入木三分的电影已经不多了片 名:《武士的一分》 导 演:山田洋次主 演:木村拓哉、檀丽、桃井薰、坂东三津五郎出品时间:2006年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电影的海报很有些禅机——黄昏,衰草连天,残阳如血,武士刀头安然立着鸟雀,此中有大慈悲在。
该是在幕府末期吧,武士阶层地位江河日下的时代,也算是人心不古的乱世了。
下级武士新之丞为藩主试毒而致双目失明,其妻加代为生计迫,委身于新之丞的上司岛田。
不久东窗事发,新之丞休妻练剑,之后约岛田决斗,虽目盲仍取胜,对手不堪此败之辱,切腹自杀。
盲武士一雪前耻,也重新接受加代回到他的生活。
听起来是个颇带点血气的故事吧,呵,其实不然。
整部电影拍得冲淡至极,锋芒隐而不发,戾气也全数内敛,就连河滩上那一场致命的对决都表现得朴实无华,几近于拙。
看罢不由得我要唏嘘,在这凡事极尽辛辣的年头,敢于把电影拍得“淡”出鸟来的人怕也真不多了吧。
的确,老导演山田洋次年已过古稀,正是孔夫子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年岁,他想要拍的,想来原也不是武侠而是人性,不是传奇而是人生。
但世事的吊诡之处却在于,真正的传奇往往三缄其口,秘而不宣。
一开始它不过是某段隐于市井的生涯,而成为传奇,则全然是以后的事。
就好像当从前的同事问新之丞,“能够刺穿一个高级武士手臂的无名剑客,你认为会是谁呢”,他也只不过缓缓地沉默地摇了摇头,给观众一个略见不安的背影。
这个背影承载着尊严和秘密,如此耐人寻味,而庭院里枯叶萧萧而下,就要入冬了。
在片中,木村拓哉显出点老相,他在时装剧里也算是真颠倒过众生的,但一穿起古装留起月代头,却也不由得我等好色之徒要生“色弛”之叹。
值得一提的倒是饰演妻子加代的女演员檀丽,宝塚歌舞团退役花旦。
其扮相优柔婉媚,是不夺目但真正属于人间烟火的美好,且举手投足的分寸里有难得一见的古意,真让人心折。
她圆润的面庞,白皙的颈项,沉重的发髻,柔和的音色,以及那温存的姿态和顺忍的表情,她的暗色调条纹和服,喂药前抿一抿鬓角的姿势,她伸手拈起丈夫衣裳下摆的饭粒放入口中的样子如此自然而然,为他打扇纳凉也做得这样流畅——每一个细节都在说出,这是一个真正的妻子。
最记得新之丞眼瞎之后有一个夏夜,萤火虫明明灭灭,四处浮动,加代替他打扇,彼此闲话。
这时他突然问,“加代,萤火虫季节到了,它们出来了么?
”她顿了顿,继而以轻快语气回答,“还没有”。
夫妇之爱,多为箪食瓢饮的情分,如同木器和陶器,要天长日久沾染手泽,才会渐次而生光亮。
可惜我们身处动辄天雷地火的时代,分分钟都有飞蛾扑火的情动,举目望尽是赴汤蹈火的恋事,而如这般细水长流的情怀,已然是不再了。
片尾,新之丞凭一只炖芋头的滋味认出自己的妻子,这情节里有种很古老的浪漫在,对此我虽明白却也词穷,你看,它甚至不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汇可以表达的。
我们固然可以为那句“我怎么会忘记你烧的菜”而动容,却也得承认那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信、望与爱,诚然更迟缓,却也更细腻,要靠发肤方寸体认,直至终老。
《武士的一分》温厚典雅有长者之风。
片中有暴烈之死,也有柔韧之生,一隐一现,彼此辉映,是一个武士在整个阶层走向没落的时刻二者必居其一的抉择。
但在那样穷途末路的岁月,此二者究竟哪一种更艰难,怕还是说不一定的吧。
而盲武士三村新之丞的幸运则在于,他尚有贤妻忠仆相伴,守住一方庭院,可以过他那季候分明,时令有序的人生。
当真是,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2007-12-15
我的公众号:逍遥兽
从很早就在期待《武士的一分》,因为有我喜欢的木村拓哉,虽然当时十分不看好他完全现代性感的长相能演时代剧,但看了电影以后真是惊呼,日本古代的装束真是太强了!
关于这个片子的导演,其实以前并不熟悉只知道是个大师。
现在才知道之前一直很喜欢的《黄昏清兵卫》也是他的作品,一并《隐剑鬼爪》并称“武士三部曲”。
在追溯的早一些,当年超感人的《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也是他的作品,还有《寅次郎的故事》。
不过真正喜欢上他还是他的武士作品,时代剧王道啊《黄昏清兵卫》和《武士的一分》讲的是一个下级武士的故事,身怀绝艺却只能做些很苟且的工作,很像现在的大学生上大学的时候学的可能很多,但真的到了社会上一无用处。
三村新之函做的就是替领主试毒的工作,他自己本身也厌倦了这种生活,却在正准备辞职的时候中毒瞎了双眼。
恩,然后生活就完全没了着落,很像大学生啊,一旦找不到工作也就是找不到工作,又不能拉下面子去做一些卑贱的活,实际上也的确不会。
于是终日在家郁郁,直到知道妻子在外面被人凌辱,才发奋练武,最后报仇雪恨的故事。
故事像大多数时代剧一样,在前面会有很长的铺垫,将三村的愤怒一点点的积累起来,在最后得知妻子是完全被玩弄之后,怒火燃烧到最高点的时候才爆发出来。
黄昏清兵卫也是用了这种风格。
而导演把前面的平铺并没有做的很枯燥,而是用一种春花秋月和风一般的感觉表现了出来。
三树中毒时夏初雨,大夫诉说无法医治时的飓风,与妻子加代纳凉时夜晚的萤火虫,以及赶妻子出门后的秋雨,决斗时的狂沙,与加代团聚后的落叶。
这一切表现的自然又水到渠成。
有一个细节很值得注意,在家族讨论三村以后如何生计之时,房间里的每个人都在猛摇扇子,只有加代安静的坐在那里不动。
待最后所有人决定让加代去求岛村籘的时候纷纷如释重负,仿佛一阵清风吹过。
日本人用环境烘托气氛的能力很强,虽然有时会做的非常夸张,如北野武《玩偶》里的环境已经不是烘托气氛的作用,完全变成了主角,让故事看起来很空洞。
在这一点上《御法度》运用的也是惟妙惟肖的,山崎夜晚提灯走过一座桥,弯腰下去系鞋带的时候灯就被一阵风吹灭,随后便是与暗杀者的厮杀。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情节因为这几个动作仅靠那一阵风非常有序的连接在了一起,爽啊爽。
再说到日本人的礼数,武士的礼数是及其严格的,常常会为了一点小事就切腹。
实际上这部片子里我觉得三村和加代最后也算是离经叛道了。
像三村海鲜中毒这件事来说,御膳房的主管武士必须以切腹来谢罪。
而与三村决斗的岛村籘最后失去了一只胳膊也不得不为了维护高级武士的尊严而切腹。
在这里加代在背着丈夫出轨后被发现,丈夫与之离婚她并没有羞愧而死只是选择了离开,三村在与岛村籘决斗之后也没有去自首。
我觉得这其中都是爱情的作用,因为知道彼此必须依靠在一起才能活下去才一直忍耐着吧。
日本中下级武士中很多都是极重情意的,他们之中也大多数是怀才不遇,平时只能在妻子面前撑武士的面子,而在关键时候也能为了女人不顾一切。
这也是为什么武士的妻子大都能成为典型贤妻良母的原因吧。
最后说下木村拓哉的表演,恩,一如既往的爽木村拓哉天生就长了一张苦瓜脸,但是却也是一张天生专情的脸啊一分:面子,尊严之意。
武士的一分吗?
我看着应该是“武士的一击”!
山田老先生的作品看着就那样的安心舒坦,那份安详、恬静的意境是三部曲中一脉相承的。
摄像、灯光、音乐、剧本、导演都没得说,最失败的应该就是男优。
想不通的看看老人家拍的三部曲中前两部男优就知道了。
本地的图片应该是DVD版本的封套,但是我所见的另一张海报更能体现电影的内涵和山田的意境。
一杆树枝横跨版面,粉红的底色下两只小鸟枝头啁啾。
如此精致的画面比刻意的突出木村的效果要好得多。
两只无助的小鸟加上一个笼子
木村拓哉最后个眼神真系几迷人……尊严对于一个武士是多么的重要,但是爱情价更高!
两位演技派,大神人帅演技又好,檀丽还是那么美丽,配角也好
有種古老的浪漫在 陣陣酸痛 /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还行
超级沉闷无趣的电影,拖沓极了,而且著相了。可怜啊,就像福特一样,人老了连电影都不会拍了。
无眼流。不错不错
山田洋次絮絮叨叨的武士电影风格其实很有趣
虽然不如黄昏清兵卫,但是大神啊,你就是所有的光啊~~
云淡风轻
淡雅与乏味仅有一线之隔,全靠高手拿捏。和服袍带,花,鸟,萤火虫,蝴蝶,热水泡饭,细节工稳贴心。加代的下巴上的小坑、圆润的下颌曲线非常美。不过这种夫妻相爱到如此程度说话还客客气气的,真是感动又着急。木拓的美是连月代头也无法撼动的啊。
虽然是06年的电影,在叙述结构和角度上不能要求太多。但是武士三部曲里,这部确实有些鸡肋的感觉。茶米油盐里讲述武士的风格被淡化,大和抚子类的女性更是刻画得很离谱,完全成为衬托武士精神的附庸,剧情推进刻板,实在是很难称得上是一部好片子
暖色调的用光。小场景。表情大过语音。有关讨教绝招的部分,还是显得有点简陋。景物和季节,以及用光的搭配。感情真挚。
武士片,讲出了武士的悲哀和生命
画面很美。海报很美。“月代头”系列继续。。最喜欢看《大奥》,喜欢德川家康时代日本女人和服精湛的织制,精美图案的丝料。日本的史剧想更多了解些。
士可杀,不可辱。
檀丽很美、木村永远没有演技。
平淡见真情
武士道精神。
awaiting for long time. The story is nice, but the lighting is very poor(looks like watching 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