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没有错,她只是不懂世道的险恶,老头也没有错,他只是把自己的仇和恨全部还给了恶人。
电影的故事比较完整,没有出戏或突兀的地方,整体还是比较收敛,没有过重的主角光环,兰博能赢,是占据主场优势,在复杂的环境里提前设置好重重陷阱,相比起手无寸铁闯进敌人主场大杀四方,这部电影更有真实感。
电影节奏很棒,前缓后爆的结构值得很多动作爽片学习。
兰博的心路历程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与发展,对反战与人性的思考并未停止,挣扎与救赎刻画的还算到位。
前面一个小时的铺垫让后半小时的嗜血爆发来的自然、合理、纯粹。
动作场面短平快,很优秀很B级,甚至超越了老三部,十分过瘾。
地道战设计脑洞大开但是考虑到兰博的身份却又合情合理,看似《敢死队》实则是本土地道版“越战”,并未脱离系列主旨与风格。
毒贩对战越战老兵?
来一支军队又何妨?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七十多岁的史泰龙继续着他的“滴血”传奇,虽然副标题是“最后的血”但难免不老英雄还会归来,毕竟影片给了一个开放性结尾。
在我看来,这一部至少四星起。
情怀剧高分合理,我想打高分的大多是大叔了,当年家里床头都挂着几幅剧照吧……我以为又是剧情俗套动作,欣喜的是没有剧情,没有套路,你划我脸我杀你全家,就这么简单粗暴,杀人绝不拖泥带水,能用刀剑绝不用枪,对这就是蓝博!
过瘾就好……这部剧除了暴力复仇您注意到没有片中几个镜头吗?
一蓝博打算去救养女,说到过一句话:报警管P用警察不能过界,那边警察什么也做不了;二是养女死在路上车里,蓝博直接开车撞开美墨边界铁丝网回家;三蓝博二次杀入犯罪集团老巢后回程路上扔人头,美墨边境墙直入画面;四犯罪团伙一众人马开车带着家伙直奔美国内地来报仇……不觉得就是在讽刺特朗普的美墨边境墙计划根本就没卵用吗,还是得靠我蓝大爷!
我一直认为第四集就已经足以做为此系列的终结篇了,当听到还有第五集的时候心中是比较忐忑的,担心会不会拍出一部狗尾续貂的作品,不过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这大概是我最近观感最舒适的电影,我都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在银幕上看到这种一个人干翻一支军队的老式硬核动作片了。
他有一个老套但感人的剧情,动作场面虽然比不上第四集但也非常火爆毫不拖泥带水,没有给观众说教油腻的人生哲理,没有故作深沉,就连时长亦在最合理的范围内,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观影过程极度舒适。
在现在这个抬杠般强调所谓专业知识,不从人性角度看问题而是生搬硬套所谓合理性的年代,这样的电影弥足珍贵,看一部少一部,只能说且看且珍惜了。
我本以为本片会以兰博坐在摇椅上结束,没想到在回忆杀之后他却骑马奔向了远方。
也对,这才是兰博,这才是真正适合他的谢幕方式,老兵已经迟暮,但老兵是不会死的,只是成为了传说。
半个月来连着看完了五部《First Blood》,感触良多,仿佛二世为人。
看的是别人的故事,得到的却是自己的感悟。
以下为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魇。
或许对于Rambo这样参与越战的美国退役军人来说,战争铸造了他们,成就了他们,也毁灭了他们。
兰博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永不妥协的一生!
我一直觉得他很像中国传统小说《水浒传》中的天上降魔主人间太岁神行者武松,有情有义却屡遭背叛,面对敌人毫不手软,似是一个杀戮机器,而面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却依然能够保持一份温情,实属难得。
82年,越战结束后的第七年,Rambo回到美国寻找自己仅存的战友,却得知其受到越战时生化武器的感染患癌致死。
随后他路过一个小镇,在不断的逼迫之下流下了第一滴血。
那时的Rambo二十多岁,扮演者史泰龙也正值大好年华,高大威猛的形象让人眼前一新。
影片的结尾引出了美国对待越战(一定意义上是一场打不赢的战役)退役回国美军这一历史遗留问题,针砭时政,升华本剧。
在上校的帮助之下,Rambo放弃战斗,选择了交出武器。
便有了之后的第二滴血,他又要回到那个让他生不如死却又成就他的越南。
而在这一次的战斗中,他遇见了共患难的姑娘Cobao,却也遭到了同盟的背叛,再次被抓进了越南集中营里。
所幸得到Cobao的帮助得以逃出生天,但Cobao却被越南士兵击中,命陨黄泉。
这便是第二滴血。
最终Rambo血洗集中营,在无数惊险的场景下逃出生天,杀回大本营。
但心底的温情却让他只是将一腔怒火发泄给那些存放数据的计算机,并未选择复仇。
经此两役,Rambo已然心灰意冷,再也不愿回到让他伤心的祖国,再也不愿成为高高在上的政客们的棋子。
他戴着Cobao 留给他的玉佛项链回到了泰国,生活在一个寺庙之中,闲暇之余还去打打泰国棍拳赚点外块,当上校来找他时,他说,我喜欢这里的生活。
至此时Rambo其实已经厌倦厮杀,厌倦这些毫无意义的战斗,他只想过着平静的生活,而上校的一席话却像激起涟漪的石头,但Rambo克制住了自身。
直到前线传来其唯一的老朋友、老上司特老曼特上校被与美军在阿富汗斡旋的苏俄大兵给俘获的消息,Rambo选择只身前往中东战场,只因“他也会为我这么做”,最终救出上校。
第三滴血留在1988年,再相见时已经是08年,Rambo的饰演者史泰龙也已经超过六十岁。
此时的Rambo生活在泰国,做着捕蛇的工作,在国际义工萨拉的打动之下选择带领他们从河流进入上游的缅甸战斗区。
再次选择加入缅甸叛军战场,是为了拯救来到缅甸进行医疗救助的义工们。
这一部可谓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已经不能单手M60大杀四方,但依旧未曾忘记丛林战斗技巧。
最后拦截叛军首领的那一刀,真是杀戮之神。
在这场拯救之后,在萨拉的劝说后,Rambo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亚利桑那州,自己少年时从事的养马事业,自己垂垂老矣的父亲,他踏上了归途,回到了Rambo之家。
十年,又是十年。
便到了这部2019年《最后的血》,肉眼可见兰博的垂垂老矣与强弩之末。
再相见,他的脸上充满了对充实生活的满足感,在自家的农场里,陪伴的故人的女儿Gabrielle成长,于他而言,那便是他的女儿。
可惜命运的悲惨又再次出手,Gabrielle为寻找生父前往墨西哥,又因交友不慎被贩卖为妓。
Rambo前往救援,却惨遭围殴,所幸得到记者的救援和帮助,然而,在Rambo疗伤的几天里,Gabrielle已经被迫营业,而且被注射了大量的毒品,最终在回家的路上合上双眼。
自此,第五滴血,最后的血,一场迟暮之年的复仇开始了。
电影后半段的复仇部分看得我惊心动魄,落幕后却又觉得这场复仇战淋漓尽致。
廉颇老矣,又何曾能被小觑。
尽管Rambo使用的仍然是丛林战斗中的诸多陷阱,与墨西哥毒枭的红外导航枪械相比简直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但丰富的战斗经验依然让他大杀四方。
这部电影中的血腥场面也让人瞠目结舌,手撕锁骨,大斩头颅,掏心大法等等,这也许是国内未曾上映的原因吧。
故事的最后,Rambo说出了自己的独白:我一直活在一个死亡的世界,我曾经尝试着回家,但却从来没有真正做到过,我的精神和灵魂的一部分,已经迷失在路上,但我的心却仍然在这里,就在我出生的地方,这是我一直会守护到死的地方……斜阳西下,Rambo骑上大马踏上了新的征程走向远方,全剧终,一代传奇落幕,一代热血落幕。
史泰龙的代表作,除了《洛奇》,还有经典的《第一滴血》系列。
今年的《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已经距离1982年首部《第一滴血》有37年的时间了,史泰龙也从当年的36岁打到现在的73岁。
你能想象吗,73岁的史泰龙还依旧拍着硬核狂暴的动作片,而且史泰龙还保持着每年2部动作片的节奏,继续为观众卖力输出动作类型片。
《第一滴血5》上映以后,也成为了恐怕是今年最审美隔离的电影。
去年审美隔离榜首的,没记错应该是《毒液》。
在烂番茄,《第一滴血5》专业番茄评分仅为30%,大众爆米花则高达85%。
在评分最苛刻的metacritic也一样,专业评分仅为29分(满分100分),大众评分为8.5分(满分10分)。
我大概看了些专业影评人的点评,基本上对《第一滴血5》的评价是“乏善可陈,黯淡无光”(当然是翻译过来)。
而大众对影片的评价,大部分留言是:“不要相信专业的点评...”那么,史泰龙的《第一滴血5》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
影片为何产生如此大的评价差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要了解《第一滴血5》,最好还是先大概要了解约翰.兰博这个人物。
在1982年的《第一滴血》中,兰博是一位越战退伍军人,在回到美国后,受到各种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还被无良警察老大羞辱和追杀,两方展开激烈对抗。
最后兰博的上校过来调和,事件得以平息,兰博入狱。
1985年《第一滴血2》,上校和官方达成一些灰色协议,骗兰博出任务,他再次回到越南。
兰博到达越南后,装备武器全部丢失,身处逆境的兰博,绝境重生,逃出生天。
1988年《第一滴血3》,又是上校again,找到了在泰国隐居的兰博,想派兰博前往阿富汗,被拒绝,上校只能自己被抓,逼着兰博出山,到阿富汗营救他,然后又是一顿火爆动作打戏。
2008年的《第一滴血4》,这次没有上校了,兰博隐居在了缅甸,某日一支教会义工小队想提供人道主义,结果遭到当地军人袭击。
教会总部得知后,组织雇佣兵,和熟知当地环境的兰博一起前去营救。
于是,兰博又一次化身热血战士,秒杀一众敌对势力。
解救完义工小队后,兰博终于踏上回美国的路途,回到了自己的家。
今天现在要聊的《第一滴血5》,就是接着《第一滴血4》的结尾,兰博在他的老房子过着自己老年生活,还有带着自己一直挥之不去的PTSD综合症。
和兰博一起住的,还有一直照顾兰博起居的某个亲戚阿姨,她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兰博原来还有个被父亲抛弃的侄女。
侄女为了去墨西哥找到自己父亲,结果被墨西哥黑帮绑架,兰博不得不再次延后自己退休生活,出面解救自己侄女,粉碎黑帮团伙组织。
别担心被剧透,对于动作打戏为主的《第一滴血5》,剧情简单到全部都可以写在预告片里了。
由于兰博硬汉形象存在了几十年,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第一滴血1,2》,在作品深度和品质上,在今天看来都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第一滴血1》的片尾,兰博最后在被警察包围时,硬汉男人掉下眼泪,哭诉着自己从来没有要求过越战,越战都是别人要求他去做的。
但当越战结束兰博回国时,却在美国被排挤和不受欢迎,越战军人在美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等等,这些都是兰博最后暴走的真正原因。
《第一滴血1》的片尾,升华了一部纯粹动作片背后要表达的含义,控诉了美国对越南发动战争的质疑。
这也是影片经典的原因所在。
《第一滴血2》则是反讽美国政府的一些所作所为,虽然想试着挖掘深度,但已经没有第一部如此惊艳了。
到了3和4,该系列就仅变成了纯粹动作爽片炮制出来的续集。
到了今天的《第一滴血5》,距离4已经有11年了,影片的目的再明显不过,就是不想放弃这经典的IP,让兰博的血继续滴。
所以《第一滴血5》在某种程度来说,是针对性很强的粉丝向电影,喜欢的人会一直为兰博爱豆充值,不喜欢的人可能在《兰博3或4》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
情怀牌和动作爽片,是《第一滴血5》两大法宝,尤其是影片最后30分钟的大暴血浆的超燃枪战戏,断骨断头飙血挖心脏什么都来,这也让《第一滴血5》成为《第一滴血》系列最血腥的一部。
我相信很多观众给予这部作品肯定,很大部分原因是最后30分钟值回了票价。
而对于专业点评的人来说,他们要考虑的因素和角度就会很多,爆米花爽片很难在专业评分上捞到好处,除非那部爆米花爽片惊艳十足。
比如同样简单故事的《疾速》系列,但该系列动作戏和枪战戏都十分出色,拳拳到肉枪枪暴血,没有一句废话,彻底反转了传统的打斗废话过多的诟病,让观众新鲜感爆棚,这种作品是很少见的。
但如果细细品味《疾速》系列,虽然主线故事简单,但故事背景却如同洋葱层层剥开,最后你会发现《疾速》世界,充满着复杂和猎奇。
所以坦白讲,《第一滴血5》如果稍微去中肯点评的话,影片整体确实水分太多,尤其是前半段,虽然影片只有短短100分钟,但居然能在前面半小时演着一些有的没的剧情,对白比白开水还要纯净。
而且看一场戏就能猜到后面十场戏的剧情,哪怕一点点的惊喜都没有。
比如兰博侄女说想去墨西哥找父亲,兰博不批准,但我们都知道,侄女一定会去,之后影片又专门再安排一场第二天的戏,再一次强调不让侄女去墨西哥。
然后!
侄女找借口开车离开,又专门开一场戏描写侄女心理如何矛盾,到底要不要去墨西哥。
影片整整用了三场时长不短的戏份,去告诉观众侄女势必会去墨西哥。
影片像这样啰嗦和没有营养的戏份还有很多,所以剧情都是为了引发让兰博和黑帮的冲突。
并不是说这样的戏份在做无用功,但可不可以做得不要那么...无聊。
应该这么说,《第一滴血5》除了动作戏份,文戏简直就是小学生阅读理解,这样长短腿的搭配,也就造成了专业评分和观众评分的差距。
所以,如果你喜欢兰博,喜欢不用脑回路直接看最后30分钟爽片的,那么《第一滴血5》值得你去电影院爽一爽。
但如果你想追求惊艳无比的《疾速》系列,或者一部比一部不可能的阿汤哥系列,那还是省省你的票钱吧。
哦对了,《第一滴血5》副标题叫“最后的血”,但我猜不会是系列最后一部,官方也没说是最后一部,只要史泰龙继续活在荧幕上,第一滴血系列应该还会一直持续暴血。
一码归一码,史泰龙今年已经73岁高龄了,对于如此敬业的动作演员,史泰龙在影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应该值得大家尊敬的。
如果你想专程为如此敬业的演员献上自己的票房,也是值得的。
先说说打分吧,综合分给74分。
动作设计 70多岁的史泰龙表演,这个没话说 满分10分给9分。
编剧剧情比较普通给5分。
再说说故事我想老爷子的实力和班组也不至于缺钱请不到好编剧吧,很多影迷都在说这个故事糟,我倒是觉着这个非常生活化的常见的故事倒是很贴 史泰龙动作兰博这个角,拍成盗梦空间那样剧情 你让兰博干嘛呢?
你们看看前4部电影, 兰博这个主角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和人设?
再来扯扯英雄的暮年爱尔兰人当中 三位老英雄是那样的一个扮相 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再来看看史泰龙在这部影片里的动作,能想象他已经70多岁了吗?
你们大伙儿身边70多岁的人都是什么样?
兰博这样一个人物,终于有了一个结尾,他并没有在摇椅上苟延残喘 流尽最后一滴血,他是策马扬鞭 昂首挺胸,血洒征程,夕阳西下中奔着前进的方向,去了!
就冲这一点 我们就应该给他鼓掌!
故事老套吗?
能把一个老套的故事说的真诚,这是一种本事。
兰博,洛奇,金刚狼,爱尔兰人,教父 等等这些个人物 再怎么叱咤风云 不可一世的成功人物,最后也不就是那样吗?
银幕如此?
现实中呢?
些个互联网大佬 些个各行业的人物们,去看看结尾又能怎样?
毕竟,人生,哈哈哈哈,就是那么一回的事儿。
【转载请链接说明出处。
】
继今年施瓦辛格重演自己的经典角色“T800”回归《终结者:黑暗命运》之外,好莱坞的另一大硬汉史泰龙以73岁的高龄带着自己的经典角色“兰博”回归电影续集《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距离上一部《第一滴血》已经是11年前的事了,这个系列一直都是好莱坞动作片中的经典中的经典。
与其他动作片不一样,这里的主角兰博是一个参加过越战的老兵。
多年的战争经历让他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一个在异国他乡为祖国鞠躬尽瘁、出生入死的退伍老兵,回到自己的国家却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那时的兰博的敌人不止是小镇上的警长,而整个社会的悲哀。
一个铁血硬汉却在哭诉,哭诉自己的不公平待遇,向上校控诉着自己从来没有要求过越战,那不是他的战争。
这等等原因也正是为何兰博愤怒的原因。
从第一部的最开始的标准动作片套路到最后控诉越战的画龙点睛,这个主题就是这部电影经典的原因所在,让这个整个电影显得与其他动作电影与众不同。
尽管后面几部续作失去这种深度,但也绝对是几部不失娱乐性的上品爆米花电影。
不变的是史泰龙依旧是主角,兰博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兰博。
这部电影其实剧情很简单,兰博回到了自己老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生活。
向来独来独往的他这次有一个感情如同女儿的女主。
女主为了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就去了墨西哥边境被好朋友出卖,被当地黑帮抓去被迫卖淫。
兰博知道后赶往墨西哥,逼迫出卖女主的朋友带他去找那个组织。
找到一个小头目后,威胁他去他们的大本营。
第一次在去黑帮卖淫基地时,被敌人发现,结果被一群人围着殴打,还在他脸上用刀割了一个X。
一个在追踪同一卖淫组织的女记者救了她,帮兰博疗伤。
而兰博再次出发拯救女主,女记者告诉了兰博他们的地址。
兰博成功凭借自己在战争中的战斗经验救出了女主,结果女主因为被打针吸毒过量致死。
兰博一气之下直接复仇,引黑帮来到自己的家,在自己的主场设置好重重陷阱、大杀四方,老大的心还被兰博挖了出来。
最后兰博拖着自己伤痕累累的身体,躺在摇椅上,静静地看着夕阳与自己落幕。
这剧情看着是不是有点像另一版的《飓风营救》,不过依然是一部很爽的电影。
最后大决战的动作戏暴力过瘾,这才符合一个越战退伍军人的作战方式,不给敌人留一丝生机。
这样的电影就应该是R级。
也只有R级才能满足《第一滴血》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答案是:当然能,尽管兰博已不是少年,但多年的战斗经验让他在这部电影里还能再显刺激动作戏。
更是一种我们都应该学习的精神。
这时候的兰博已不再是那个能够轻松翻山越岭的年轻人了,而是一个已经70多岁的老骑士。
随着年纪的增长,减少的是体力,多的是经验,这一部玩起了陷阱机关。
生活中少有的希望都被这个社会夺走,让他怎能不愤怒,让他怎能不去再拿起那放下很久的屠刀。
他狂怒地把黑帮老大的心挖出来时,虽然大仇已报,但是希望也没了。
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导演想让兰博跟夕阳一起落下的原因。
看到最后兰博与夕阳的那一幕,我想到了一首歌,《金刚狼3》里的主题曲《Hurt》。
兰博与罗根一样的独来独往,到最后英雄落幕归去。
这部与其他前作不一样的一点就是:这里面兰博和罗根一样有一个“女儿”,不再是一个人,生活中有女主和Maria陪伴着,享受到了家的温暖。
之前一直在营造兰博纯粹的硬汉形象,而这部硬汉兰博也有柔肠,特别是对女主的父爱。
这个是之前前作都没有探讨过的元素。
即使这个元素现在大部分电影可见,但是体现在这个不善言辞的兰博身上,更是多了其他动作片没有的特点。
其实一直很不明白美国专业影评人的口味,像这《第一滴血:最后的血》《终结者:黑暗命运》这部经典电影的续作,虽然比不上之前的经典之作,但是娱乐观赏性绝对上乘。
不知为何却总是被影评人所嗤之以鼻。
连获得“金狮奖”的《小丑》因为不符合好莱坞主流观都不能幸免。
所以说“看电影”这件事真的是因人而异。
不要去在乎影评人说什么,但是你要知道你自己喜欢什么。
看看《黑豹》还被这群所谓的影评人捧的多高。
更多电影影评可以关注我个人公众号哦
安利最新好电影,尽享个人观点!
只有个人想法,没有专业点评!
先说一下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看这部电前,我的印象里觉着只有我们国家才能拍出这种结局复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我是不愿意用“热血沸腾”这四个字去形容的,因为我私自认为与这四个字搭配的最完美的应该是刻画人生理想或者家仇国恨这种具有宏观意义的主题的作品(电影/小说等)。
而这部电影是讲述一个父亲为了女儿去向恶人复仇的主题,我深知父爱也相当伟大了,但用“热血沸腾”去形容观感,还是不那么合适吧。
诚然,对一个老父亲我相当佩服他的勇气与智慧了。
值得一说的是他女儿是他的养女,所以这种父爱又更为挚真可贵了,人类的这种意外联系起来的情感真的让人可爱可敬可叹。
所以我想如下形容:剧情激动人心,结局的复仇尤其大快人心!
再谈一下故事中我读到的东西。
电影女主伊维特·蒙雷尔表现出来的有我们青春年少时候的那种倔强和不知人世险恶与轻视父母告诫,她执意要去寻找她dad,只为所谓的答案,为什么抛弃她。
而这简简单单的答案,却能也是要了她年轻的性命。
可悲的同时透着可憎,养父约翰·兰博冒死救出她后她在车上听养父的话语时她淌下的泪水里应该满是她最痛也是最后的悔恨了吧。
那一句“外面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这一句也是我们中国父母最朴素原始的执念,而这种爱出发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电影中有很多血腥的画面(少儿不宜),这也是构成令人大快人心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恶首被开tang的那节,给读者了一个恶的下场。
不卑不亢也许也难以做到,但那不等于我是病猫。
生命也是有容错率的,在自然界,动物的容错率极低,基本被上身就轮回了。
在从前的社会,人的生命也很低,如蝼蚁。
如果你不安生,那么你将为一件事付出生命的代价,而这件事也许很微不足道。
只有这个时代,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存活有了史无前例的保障,虽然你要为了碎银二两奔波。
迫于能力有限谋生艰难,好多年都没闲情逸致看电影了。
这两天状态不佳,工作懈怠,所以有了时间,想找点热血的电影来看看调动调动情绪。
年纪大了,对新演员也没什么关注,所以对他们的作品也提不起兴趣。
脑子里找热血老演员,一想就先是史泰龙、施瓦辛格。
然后想起的就是《第一滴血》、《终结者》、《洛奇》等系列。
这么多年没关注,原本以为这些老系列不会有续作了,只找老版回味下而已。
但一搜,还真有更新啊。
《终结者》《第一滴血》居然都有了续作,真是意外收获。
赶紧都看了。
然后过来豆瓣写写感受,纪念下。
两部都是最终章,情怀满满。
但看很多人说剧情简单,对白很水。
但我看完只是觉得能跟着片子的节奏先悲伤再热血后落寞而已。
也许这就是导演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吧,我接住了,觉得不错挺好的,仅此而已。
二三十岁还年轻的时候总是喜欢辩个输赢论个高低,现在年纪大了,激素水平低了,感觉这种需求也越来越少了。
现在自己看电影不挑刺了,花时间看过的东西,都能从中得到作品想传达的东西,或至少是我需要的东西,对我就足够了。
然后看看这些老先生们的剧照,一个个老同志七十多了,老当益壮,修罗手段,给自己的经典角色画个句号,又是硬汉又是热血,非常符合我观影前的需求,给四星一点不过分。
点击,完毕,ok。
想起罗素说,人不就活个热情么?
兰博有这个劲儿。
等到七十多岁,我能有这股劲儿么?
不知道,大概不可能吧。
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息尚存,仍有希望。
加油!
两颗星送给兰博老人
瞎jb乱编,一星给最后的回溯。
女孩子的家教很重要,黑帮的多看电影
【C+】如果创作方向能更偏“时代变了”可能会更好,聚焦于兰博这类传统美国硬汉面对如今更复杂的社会形势时的格格不入。可现在这个版本就看上去更像“川宝狂喜片”。
永远的兰博
七旬老汉之复仇地道战。真别再继续了,前戏五十多分钟身体受不了……
Paz Vega都没认出来
有了这部,兰博这个人才完整。
Rambo / Saw
真男人。不在于他的肌肉。在于他的行为。面对黑暗,欺压和暴力敢于反抗,握个手。 这是我第一滴血1的短评。
剧情简单粗暴,但情感很真挚,感情线足够打动人。最后的地道战简直是花样杀戮大赏,太残暴了,年过70的史大爷近身搏斗确实不行了,但是玩机关打野战,兰博就是王者
为了最后一场动作戏,他们连故事都懒得编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9096229第一滴血已经变成飓风营救了。别惹黑帮,该死的腐败警察和他们是一伙的。为什么要找爸爸?我也是单亲家庭长大的,我从来不想找妈妈。况且她爸还是个渣男。看的是韩版,没有中文字幕,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正因如此,我才能不管字幕,只看视觉效果。史泰龙vs毒枭《第一滴血5》终极预告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6598184
第一滴血完美句号,兰博是好几代人年轻时候永远的传奇!
《菊次郎的夏天》引发《飓风营救》失败导致《小鬼当家》+《地道战》。要这么整,墨西哥灭美国分分钟的事。正片只有不到一小时二十分钟,你就知道这个剧本多弱了。但好歹给了兰博一个帅气的结局。
其實,藍波在第四集時已經沒有什麼賣點了,不知見壞就收,難免會落得如此空洞劇情。
老兵不死,只是演的电影越来越差。
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打卡新加坡GV。心都在颤抖和燃烧。最后一幕不由自主捂住了眼睛。这还是我们的史泰龙。从头到尾只会有强烈的情绪燃烧着五脏六腑。必看。必看。必看。
设计上算是挺扬长避短了。虽然面瘫脸看不出兰博的悲伤痛心,但直给的嗜血屠戮确实表达出那种剜心之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