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看了一个花样滑冰的视频,所以对花样滑冰这项运动一直都非常的喜爱,然后在周四晚上拿出了这个片子来看。
打分的话我就不打分了,因为我对这部片子有一些个人喜好因素。
确实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非常励志体育竞技的片子。
他确实是有些励志的,就好像女主刚开始的时候,并不被看好,也没有任何天赋,但是就凭着热爱就努力做到了花滑女王的位置。
但是庸俗的我可能更想看到的是,他是如何辛苦的训练,然后尝到胜利的滋味的。
但是影片所展现的更多的是另一种胜利。
比如说,像女主最后选择了和能够带给她快乐的男主选手一起滑冰。
而不是选择一个优秀的搭档继续她的冠军之旅。
然后电影对于一些比较重大事件或者比较大转折的剧情会采用歌舞的形式去表现,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表现形式有它的好处,但是给我的感觉是会让观众的感官情绪弱化,就更加不能够感同身受。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而已
“什么是天赋?
天赋就是只有你能做,其他人都做不到”多久了,我们不再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九天仙女或盖世英雄,长大以后,我就不是我,我是我们,我是人群,我是芸芸众生。
母亲很快因病去世,小姑娘娜佳失去唯一的依靠,但幸运的是,关于天赋的“谎言”一直支撑着她的努力和热爱,未被拆穿。
进入寄宿学校,勤来补拙,小姑娘跌跌撞撞,却一路非常倔强,这里不得不说演员选的好,小娜佳眉眼深邃,鼻挺唇薄,收住表情,就自然地硬朗脱了稚气。
这是一部励志爱情电影,但最励志的部分,并不是主角从资质平庸熬到鹤立鸡群的过程,也不是她伤了脊椎掉落谷底又站起来攀爬高峰的跌宕,我认为最有励志意义的一幕,是小姑娘参加培训考试的前一晚,鞋子被人动了手脚,刚站起来就摔倒了,然而她眼中没有委屈,没有惊讶,没有不安和恐惧,只有一如既往的坚毅和笃定。
因为有花滑因素加成,我在猫眼打了10分,豆瓣是四星。
对于不了解花样滑冰的人,这部片子可能就是披着运动元素外衣的爱情片,说是励志也好,狗血也罢,反正套路满满还很俗。
而在花滑粉丝的眼中,虽然也能感受到片子的一些硬伤,特别是后半部分明显不如前半,但与此同时,所有花滑独有的亮点我都能get到,毕竟观看这项小众运动多年,很容易产生共鸣。
比如,毛子国花滑圈的爱恨情仇,选手和选手之间,选手和教练之间,教练和教练之间的drama很多。
现实冰坛中,优质的双人滑和冰舞男伴相对稀缺,所以看到影片中男二海选女伴试训时,就满有感慨的,当年Ilinykh说过Katsalapov小时候特别优秀,很多女孩都想和他搭档,最终K男选择了I女,姑娘超级开心。
不过令人唏嘘的是,这段黄金冰舞搭档四年前作死分开了...... 影片中崭露头角的女主被教练推荐去莫斯科和男二试训。
立刻联想到了不少现役俄罗斯花滑运动员都来自小城市,天资出众或小有成绩后才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那样的大城市,寻找更好的教练团队和训练条件,多数人都是非常不易的,在莫斯科只能租很小的房子。
搭档两人时不时滚床单,这在花滑圈也很正常,电影女主在与男二组队后顺利成了一对。
现实中俄罗斯很多双人滑和冰舞搭档都谈过恋爱。
万世巨星刚组队时两人还各自有男女朋友,但没过多久他们踢掉恋人然后在一起了,当时看过一个新闻评论说,任何俄罗斯男人都不会对身边的美丽姑娘(即使是搭档)无动于衷。
而在北美,运动员(相对而言)会将职业和个人情感分开,这点与毛国就不太一样。
影片中的比赛服装也有些眼熟。
男二开场的服装cos万世巨星的假面舞会;女主服装像谁一时想不起来,不确定是不是Ksenia Stolbova。
商演节目往往更具张力和艺术感,特别是很多俄罗斯选手总是编一些奇奇怪怪的表演滑。
女主男二的白雪公主从妆容到编排表演都很戏剧化。
女主和男主都来自伊尔库茨克,这个地名在花滑圈超有存在感了。
伊尔库茨克是西伯利亚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而且紧邻贝加尔湖。
可以说,每个去贝加尔湖旅游的人都要飞去伊尔库茨克,从北京直飞可能只需要三个多小时吧。
贝加尔湖是俄罗斯最大最深的湖泊,俄罗斯男单在亚古丁普鲁申科之后多年没落,不争气的新生代男单被观众形容"掉入"贝加尔湖。
后来,无论男单女单双人冰舞,每当有俄罗斯运动员比赛表现不好或是状态下滑,网友便用"入湖"一词生动描述。
除了花滑比赛和运动员特质在影片中写实体现,俄国的地方训练环境也让人倍感熟悉。
男主刚出场时和队友打架,然后不小心误伤了女主的教练。
冰球和花滑共用一块冰场,也是很常见的情况。
小萝莉的训练流程和培养储备相当惊人,为了控制体重,女孩儿们只能吃营养糊一样的食物,日复一日枯燥训练,最终能脱颖而出的终归是极少数人,竞争实在残酷。
其实这部片子在花滑技术动作部分着墨不多,也不够专业,单跳2周捻转2周就能参加世界大赛实在不靠谱。
但无论如何,对于粉丝来讲,多一部讲述花滑的电影终究是要支持的。
而且,即使摘掉所有花滑滤镜,电影前半段(前1/3)的节奏和观影浸入感相当棒。
最后,差点忘了说,打冰球的男一很帅😍
本来以为会看到的是冰上运动的燃点,看到的会是一个人有所执念的成长。
尤其开头的尝试,让自己以为会是女主在失败之后不停的改进,最终再夺得桂冠的故事。
却没想到一切来的那么狗血,本以为会有舞蹈的优美和热血的励志来作伴,结果变成了低俗的三角恋。
优秀与优秀的互相吸引,几句话描述女主天赋不足,再以几句话描述男二的不足。
简而言之就是你有天赋你不努力,她没天赋她很努力。
完全刻画的让人无法相信,尤其到了成大之后。
反而让自己觉得有天赋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兴趣是一件恶心的事情,你的兴趣越过了别人所谓的天赋观,让别人的努力显得一无是处。
在成年的女主身上自己看不到那种为了改变一切付出的过程。
大家好,我是洞主。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部电影《花滑女王》是根据俄罗斯前花滑冠军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了家境贫寒、天赋不足的娜佳从花样滑冰菜鸟到闪亮之星的蜕变故事。
我之前接触俄罗斯的电影不多,但整部电影的节奏我觉得是把握地比较好的,不拖沓,剧情也完整,电影里运用了将歌曲与剧情结合起来烘托气氛的手法,比起印度电影浓重的歌舞氛围,显得更自然舒服一些。
适合情绪低落的时候看。
“你是一个战士,不是战争中早熟的孩子。
”我觉得这句话很好地描述了我现在的状态。
我真的长大了吗?
当我面对越来越多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我常常这样问自己。
每一次的手足无措都让我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去成人世界里生活,哪怕年龄在客观增长,哪怕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数也在客观增长。
但事实是我不是一个孩子了,太多的手推着我,让我去战斗,去社交,去大方得体,去宽容体谅,去优秀从容。
但我自认从来都不是一个太聪明的人,理科考试的时候,虽然每次我都知道自己可能考得还是不会太好,但心里却又隐隐期待着说不定会有不错的成绩。
每当别人说试题难做,大多数时候我都是附和着点头,因为其实我没有觉得多难做,只是不敢说。
直到试卷发下来,我才知道,我没看到题干里的隐藏条件,所以才不觉得难。
而那些看到隐藏条件的人,好歹还得到了步骤分,我写了一大堆,却是满盘皆输。
而对于生活里的隐藏条件,我也总是后知后觉,没办法像那些聪明人,对事情做出预判。
小时候去春游,在公园里坐山洞火车,因为喜欢就一遍遍地排队去玩,忘了去看其他小伙伴早就去了下一个地点,然后在看不到任何一个熟悉的影子时哇哇大哭,但被老师带回后看见朋友给我分享她妈妈腌的牛肉,就瞬间忘掉了不愉快。
我喜欢什么,我就想留在原地,我开始喜欢另一个地方,也是因为那里有我的原地。
虽然我这样讲好像有些丧气,但实际上我也有在努力生活。
不再有大起大落的情绪,平静接受任何发生的事情,然后向前走。
就像在下雨天的时候吃凉面,面凉到失去味道,只知道它在嘴里被咬断和咀嚼,咽下去才感觉到辣味,但还是一口接一口。
电影的最后,娜佳摆脱了别人的期待,收获了爱情和快乐。
挺好的,丧味生活里的甜味剂,总要有故事来告诉我们要积极生活。
电影里的歌也很好听,希望能让你开心一点。
-THE END-EH0LE是ear和hole的缩合,但是EHOLE不能用,我就把O换成了0,但我还是我✈|微博:EH0LE💌|微信:erdongers- 后台回复“花滑女王”即可获得电影资源-
挺典型的俄罗斯当代商业电影,年轻导演里不少都是这个风格。
学习了好莱坞电影的一些模式,各种元素往上一凑,随便看看也咽得下去,虽然几乎没什么营养。
不知道导演是浪漫主义过了头还是对自己的天才主意太满意非实现不可,影片高潮虽然情绪堆积还有那么几个燃点,但太特么胡扯了。
从伊尔库茨克到索契得飞个8小时吧,男主硬是在家看着电视直播发现情况不妙,赶紧打飞机去莫斯科送鞋带,到地儿以后比赛无缝等他对接,他一打冰球的居然穿起花刀跟女主在从未排练的情况下来了一段。
这姑娘啊,身体是不想要了。
俄国观众看了得群嘲吧。
而对于时间浓度把握失败问题,全片出现不止这一处。
莫名其妙最近居然看了两个亚历山大·佩特罗夫作主角的电影,另一个是《果戈理》。
以俄国人的审美,确实比较喜欢这类长相的男的,比较有攻击性的。
费奥多·邦达丘克也客串了个莫名其妙的路人甲。
不得不说,如果非要拿我国同类型纯粹商业型影人作品比较,还真的很难评价孰优孰劣,各有各的差法。
[完]
“我的名字叫娜佳,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妈妈很坚强独自把我抚养长大。
她的最大愿望就是让我去学花样滑冰,休息天她会带我来到美丽的贝加尔湖冰上练习。
当我有了进步:妈妈就会满脸微笑不断夸我,所以我喜欢滑冰-因为能让妈妈高兴!
为此妈妈把我带到了俄罗斯名教那里,她们正在招募新生进行专业的系统训练,这可是国家队啊!
不是那么容易进的,可是妈妈看上去对我充满信心。
当一大帮孩子们试滑冰后,我看见妈妈正在和主教练交谈,没过两分钟妈妈就招呼我了,我心里很忐忑:“是不是我落选了?
”只见妈妈面带微笑地说:“教练说你很有天赋,只是学员太多,我们先回家自己练!
” 妈妈用善意的谎言欺骗了我,当时教练的原话是:“她没有天赋,没有力量,腿还不直!
”哦,天哪!
我就是一直在她的谎言下刻苦练习的,自学着一个又一个高难度动作。
没过几年突然一天:妈妈病倒了并永远地离去,我非常悲痛地来到了阿姨家里。
我的脑海里时刻回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话:要成为最棒的花滑女王!
我擦干泪水、振作精神,在小区的操场上发疯般地练习,正巧被那位严格的主教练看见,并要我去她们的滑冰学校报到!
我想:这如同奇迹般的发生一定是妈妈在天堂祈祷的。
来到滑冰学校后:教练魔鬼般的训练没有让我退却,我反而更开心了,因为我离妈妈的目标更近了!
十年的苦练让我收获满满,全国冠军的奖牌让我自信从容。
接下来就是要奋战世界杯了,此时代表世界顶尖水平的男子选手奥纳夫正在挑选搭档。
我去了,早就被他俊俏外表和名气所折服的我,看到他本人更是惊艳到了:高大修长的身材、立体轮廓的脸庞里嵌着两颗闪闪发光如同宝石般的眼睛。
正当那对闪耀的宝石盯着我看,并邀请共滑时,我知道我要拿出浑身解数来,我要用技能征服他!
是的,我做到了!
他选了我不止做搭档,我们配合默契,我们热恋了,我们一起并肩向世界杯出发!
可就在一次预赛:奥纳夫自作主张要完成一组从未练习过的动作,虽然只是在空中多转半圈,我们失败了!
伤势严重的我坐上了轮椅,让我心灰意冷的是他在几周后离开了我。
我开始怀疑自己、自暴自弃了!
此时心疼我的主教练为我派来了冰球队的萨沙陪我康复:我们从不断争吵、彼此嫌弃到后来的相互信任,发现和他在一起很开心、发自内心的快乐!
和奥纳夫在一起的时候觉得他就像一只华丽的高脚杯,一不小心就碎了!
而萨沙长得不帅,性格随和没有架子,虽然脾气有些火爆,他就像一只保温杯给人踏实的感觉!
当我身体奇迹般恢复如初时,摆在我面前有两个选择:是选择和奥纳夫继续搭档争取世界杯花样滑冰的冠军,还是选择能带给我快乐并对我不离不弃的萨沙在一起?
妈妈对不起,我选择保温杯!
” --娜佳明天就要和萨沙步入婚姻的殿堂,她写了这篇很长的日记。
原来战斗民族的电影也载歌载舞呀,比重不大,在可接受范围内。
影片没有用记实的方法叙述过程的艰难,通过细节和片断让观众自行脑补,感觉不错。
跌倒之后还能爬起来,靠的是骨子里的不认输。
我比较怂,跌倒后想躺下来,不想再动了。
重新站起来之后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才是最让人敬佩之处。
当姑娘坚定地说出:我想要的是幸福,她整个人都在发光,让人心折。
女主演得不错,虽然笑起来各种纹路,但对比天朝满屏的胶原蛋白脸,我更接受那些褶皱,因为那种真实和自然更能让人感觉到诚意。
最近对花滑感兴趣所以来看这部电影。
虽然是一场很套路的爱情电影,可是依然会落泪感动。
女主受伤后一次次追问当时的明星男搭档你会陪伴我多久?
你会跟一个残废一起吗?
男搭档一直回避不谈,只会说空洞的话诸如你会好起来的。
后面一条条短信飞过来,男搭档果然放弃了女主。
你可以说运动员应该内心无比强大啊,可是这就是人性的脆弱之处。
我训练多年吃尽苦头,不是为了守住一个目前看来没戏的搭档放弃比赛。
我可以承受比赛的压力训练的痛苦,可是我真的难以接受人性的深处的自私自我。
我需要快乐,才可以继续前行。
我不知道未来这份快乐还在不在,这种爱还有没有。
此刻,我相信爱是最大的动力和奇迹!
看这部电影比较偶然,单位福利票两张,想看《头号玩家》,顺带觉得罗刹电影难得看到,就看了,毕竟能在中国上映的非美外国电影都是各个国家拿得出手的。
而且上映时间很短只有三天看完之后,感觉非常非常非常的幸运,能遇到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以情动人的电影,母女亲情,师徒之情,男女爱情……在影片最高潮的部分,也就是全场无伴奏合唱俄语歌曲《飞》的时候,我实在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回来看看豆瓣的评分,评论,看到不少评论,说看的乱七八糟,感情做作……细想了一下,好像是有点,只是自己有运动员的经历,也有过失去父母亲之一的痛楚,很多缺少的东西,我已经靠回忆和想象力自己填补上了,所以,我当时觉得电影很完美。
也知道了,我们放映的版本是个被阉割过的剪辑版本!!!
今天,在网上找到了完全没有剪辑过的版本,简略地看了一下,真的觉得一部完美的电影被国内这个版本的剪辑给剪成半身不遂了!!!
这剪片子的人就是混蛋!!!
它剪的不是电影,剪断的是电影中各种前后呼应的线索。
被剪片段一:女主角幼年想学花滑,教练不收;她还要学,妈妈给她买了一本花滑教科书,她跟着书学习花滑。
被剪片段二:妈妈哄着她入梦后,梦中母亲带着她在冰面上自由滑行!!!
这两段影片既表现了主角对花滑的热爱,也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与期望;这段感情,和最后高潮一幕,想象中的母亲身影出现在观众席上一起合唱是一个呼应!!!
国内版被剪干净了。
被剪片段三:妈妈去世后,女主角和亲戚一起生活,帮着亲戚卖香蕉,仍然不放弃花滑;利用业余时间按照书本练习;卖香蕉的时候,遇到教练,求她收下,被拒;又找到教练的单位,求她收下,继续被拒;直到最后,在教练楼下的冰场夜练,才将教练打动,入学!!!
这段影片表现了主角对花滑的执着,展现了其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我们三顾茅庐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国内版剪的就剩最后冰场夜练,确实如网友所评,乱七八糟。
被剪片段四:女主角被花滑男选中后,一起训练,一起登场,一起生活,发展的感情的部分。
这段影片讲述了男女之情发展的一个过程;而国内版全部剪掉,给人感觉如网友所评,就这么睡了,主角是娼妓吗?
这段被剪后,观众很难理解主角康复的关键不是物理上的伤病,而是心灵上的伤病,主角受伤就是因为花滑男的临时起意,而最终抛弃她的也是花滑男。
被剪片段五:女主角和冰球男的感情发展,特别是冰球男为了女主角和冰球队友大打出手,被打成熊猫眼,然后决定和女主角组合花滑,并接受教练指导。
这段影片讲述了男女之情发展的另一个过程;国内版也被全部剪掉,真的是很有病;这段感情的展现,就是为日后冰球男痛揍花滑男,痛别女主角埋下的伏笔,这条感情线也被剪断,匪夷所思。
很难想象这样被剪辑的电影竟然让我在影院热泪盈眶,泪流满面;我不得不为自己的回忆和想象力叹服!!
完整版的影片可以说是一部完美的体育片+丰满的感情片,也许可以说是战斗民族的战斗诗篇,既坚韧又浪漫,我喜欢这部电影!!!
幼年的主角其实就是我自己,我就是照的苏联教科书自己训练自己,成为运动员的,我的教练也许应该是苏联中长跑名将卡赞金娜;看到女主角的母亲,我想到的是自己的父亲;不断地跌倒,不断地爬起,这不就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吗?
瘫痪?
也许就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绝境,别放弃,活着――所以希望还在!!!
加油,所有勇士们!!!
花滑这项运动的确是俄罗斯比较擅长,但是拍一个好的故事片子却不是很擅长了。
3.5 爱是让我继续下去的原力 【男一神似小狼,蠢萌蠢萌的;男二邪魅清冷,冲颜值加一星】
俄罗斯人治瘫痪的方式真他妈牛逼,男主性格超好玩,但要我选还是选男二,穿白衬衫西装裤再配上那邪恶眼神滑冰太苏太苏太苏了!
预告看不下去
女主简直跟新时代女性要自立的思潮背道而驰。什么都要靠人拉一把,妈妈哄教练监督,连受伤都是因为不能更硬气一点拒绝做没练习过的动作,最后冰球队员萨沙拯救了你吧。。。行吧。。。为什么看了生气,大概也看见包括自己在内的不够意志坚定的笨蛋的影子了吧。
爱在跌倒后,俗在银幕前。就是一个很俗很酸的故事,看来战斗民族煽起情来比韩国人狠多了,什么逻辑,韵脚,通通不要。
同样是体育+励志+音乐和真实人物事迹改编,大概除了演员更美型以及多首爆款MV插曲外,《花滑女王》比《摔跤吧,爸爸》终是差了不少,辜负了我的高预期。另外,剧情、结尾处理感觉怪怪的,中国版删除了24分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
2018/03/30 披着体育竞技皮囊内藏爱情酸臭味狗粮片,萝莉时期的蒙太奇+MV处理手法很赞!!原力梗爆笑!!PS.片头20min的故事如果渣导抄刀肯定会花3倍+时长说不定还可以分上下集。
非常老套,但是男主角太帅了!
原来战斗民族的爱情片也这么喜欢音乐,而且配合剧情很有感觉,最喜欢分手前男主回忆的那段…男主实在是太逗了,一开始各种作,后来各种浪漫,虽然有的时候跳跃性比较强,表现方式有点像音乐剧,但一点都不妨碍对剧情的欣赏…励志的部分也是有的,感觉更套路化了…
「???」⭐️⭐️⭐️戰鬥民族版的瑪麗蘇電影脫下運動外殼就是少女心只是這種少女心沒法理解其實一開始以為是TONYA結果發現是名字類似罷了小時候的情節比較吸引我
赏心悦目的冰上芭蕾,真挚纯洁的爱情,每一帧都能当桌面的镜头,一场艺术的盛宴,从眼睛到心灵的享受
挺好的,比《我,花样女王》差点味道。
这片跟开玩笑似得......2.5
女主没有男人就活不下去。临时换搭档、无故退赛等情节,太不尊重这项运动了。
韩剧的内核 跟花滑没多大关系 还要蹭一波塔尼亚
以体育做皮的罗刹小言,以歌舞提点的形式用于转场还颇有趣味,但更多时候得到的还是不合时宜的蠢与尬。
用爱奇艺会员看这样的影片简直是一种浪费。
情节狗血,人物扁平,连歌舞部分都被印度片完爆……
3.5 狗血酸爽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