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一部电影如果值得观影的话,可能需要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两种,这部电影上映于2016年12月,在2017年中旬台湾也迎来了同性恋婚姻的的合法化,在那个时间段提出这么一个思想内核至少也在2-3星,犹豫了一会,我觉得只能给2星。
首先,其实电影在前面70-80分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姐妹情深,至于哦在最后十分钟用回忆来说明LGBT的内核,在整个电影手法上看起来很唯美,但是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说只是用了几个小片段来一带而过。
想起一部电影里的经典台词,“i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ess of stranger”,这部电影过于依赖陌生人的好意了。
导致电影就变成了一部小清新的唯美电影,如果不带入其精神内核,我觉得可能甚至不如小时代。
有人说为什么就突然同性片了,那是不懂女性,18对19是一直很欣赏而且爱护有加的,19则是贡献了天使般温柔的毫无保留的爱,保护欲和温柔本身就是很暧昧的事情。
很难懂?
那不是还有很多两人距离很近的镜头吗——挨着搀着,坐着靠着,几乎躺在对方身上的那种,帮对方按摩手指、舒缓抽筋的脚部,不经意的撒娇和摸脸杀(我感觉是撒娇,18说轮到谁了不就是想对方让步和宠她吗?
而19处理抽筋的事情时,则嗔怪18是孕妇不看育儿书反而推给19看就能证明这一点),包括请台湾人吃饭那个镜头,打完电话后她俩几乎是很自然地边把肩靠在一起边商量,都已经是老夫老妻了,还不是爱情?
与之对比明显的是,19吐槽台湾人不到20个小时就求婚并感到焦躁烦恼,但她难道不是相处不久就以爱惜同事身体为由帮人做生娃的决定还帮养小孩?
还不懂的真的有难了。
写了10几篇了,第一次写中国电影。
中国的女性电影不少,其中百合电影虽少但也不是没有好作品,可我不太有勇气写。
因为多数看着都太难过了。
反映现实的故事,通常都会比较残酷。
而中国的故事,无论从社会环境,还是人的思维方式,自己人总是更能戳中痛点。
这部片子,讨去了我前面几部欠下的所有眼泪。
西方的女性电影中,表现文化、种族、信仰方面的矛盾冲突比较多,而中国的女性电影中,矛盾通常来自所谓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习俗,而用习俗来约束和伤害女性的人,往往是她们身边最亲近的人。
这种差异,让我们在看中国电影时,更容易感同身受。
这部电影最戳人的地方,也是最有这种地域特色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有两点: 一是,我们可以克服经济上、生活上、身体上的各种困难,甚至看淡生死,却无法坦然面对周围人的闲言碎语。
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工作、生活,只要你和别人不同,你就永远是人们指指点点的对象,永远是那个异类。
但,谁又能保证,自己处处都在大多数的阵营呢?
二就是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的“我这样是为、你、好、啊。
”——用心良苦,真心实意。
但这样的自我牺牲,既不能解脱自己,也不能成全别人。
最终双双遗憾终生。
剧中的“我”在最后得知了一切,又能怎么样呢?
内心多年的空洞突然被曾经如此炙热的感情填满,但,一切早已无可挽回。
看似温暖的结局,越想越觉得残忍。
“我们”原本不必这样的。
片中的这种感情并不只针对爱情,也有一定笔墨表现在亲情、友情上。
希望儿子考公务员的妈妈,希望姐妹有份正经工作的朋友,她们发自内心的希望对方好,但如果对方不接受这样的安排,便是不识好歹了。
========以下是概括全剧透,慎看=======
诗诗是一个酗酒成瘾的中年女人,经常因为醉酒摔伤。
人总是淡淡的,不喜不悲的样子。
她和丈夫在台湾经营着一家民宿。
有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寻人消息“诗诗:灵灵死了,有要事商讨,来电XX”,于是她赶回澳门。
随着见到当年的朋友、经过当年熟悉的地方,记忆也随之慢慢展开。
90年代的澳门,诗诗到古场(按摩店)找工作,学徒期间受到前辈灵灵的指点和照顾,开始工作后要了挨着前辈的号牌19号开始一起打工。
和按摩店的小姐妹盈盈、芝芝四人很合得来,相互照应着。
房东要卖房,诗诗无处落脚,就搬到灵灵的房子同住。
诗诗把灵灵的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
相处久了,两人也更了解对方,诗诗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灵灵的家人对她从不关心,只是一直不停地找她要钱。
两个从小生活窘困、从未得到家庭温暖的人相互扶持着,勉强支撑艰辛的生活。
灵灵怀孕了,不知道孩子的爸爸是谁,她让诗诗陪她去堕胎,但诗诗说自己帮她养。
从怀孕到儿子出生,进而两人一起抚养着孩子,诗诗一直尽全力帮助灵灵。
时间久了少不了街坊四邻的闲言闲语。
有一次,两人一起过生日,把许下的愿望写在了路边长椅的下面,她们各自写下愿望,然后给对方看“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希望和灵灵相约到永远”。
店里来了个很老实的台湾男孩儿追求诗诗,因为照顾灵灵和孩子,诗诗一直没理他。
澳门回归时,灵灵说有男人要娶她,她要带着孩子回大陆了,和诗诗就此绝交,诗诗觉得灵灵非常自私。
于是,她跟着台湾男孩走了。
故事穿插着从回忆到现实,诗诗找到了灵灵的儿子乐乐。
乐乐告诉她,自己的妈妈从来没有结过婚,也从来没有离开澳门。
她对乐乐说,自己有个很喜欢的人,和TA有过很多开心的时光。
诗诗冲到当年写下愿望的长椅,一个个长椅找了过去,在其中一个下面看到,“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变成了“希望诗诗永远幸福”,她跪在长椅边泣不成声。
镜头一幕幕回忆着过去,诗诗知道的,和她不知道的。
诗诗生病了,她老公来澳门找她。
她对老公说:“我知道你很好很好,但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洞,不管你对我多好,我就是开心不起来。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因为我心里一直留着一个人。
我想留在澳门,对不起。
” 诗诗在澳门开了一家小零食店,在当年和灵灵每天路过的街边。
乐乐不想做公务员,以前总是跟灵灵对着干,现在,诗诗让他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乐乐寄回的明信片上,抬头都是:“妈”。
《骨妹》国语中字版终于来了!
等了整整一年,终于有了资源。
这也是续1999年的《心动》后,时隔十八年,梁咏琪再度出演的百合拉拉片。
《骨妹》是一段铺设在90年代澳门按摩店里的姐妹情感回忆录。
按摩店里的19号骨妹诗诗(廖子妤饰演)和18号骨妹灵灵(余香凝饰演)之间的故事是全片的主线。
在经历了十多年澳门的巨大变迁后,人到中年的诗诗(梁咏琪饰演)再回故里,物是人非,灵灵已不在人世,两人的那一段尘封已久的秘密却就此从回忆开启……
梁咏琪在24岁时《心动》里饰演的那一个深夜拒绝莫文蔚失魂落魄示爱的小柔;
到如今42岁《骨妹》里饰演站在细雨霏霏里向幻觉中的爱人痛倾衷肠的中年女子诗诗。
时隔18年,她的表演依旧如此,一直给观众留下的是无法回避的尴尬与出戏。
为了防止剧透,Dongdong在这里就不展开剧情解说了,就来说说电影本身吧作为导演的处女作,整部电影故事叙述性还是比较强的。
但不得不说,故事虽用插叙、倒叙的方式展开,衔接却是硬伤。
在本片中,只是跨越十几年的时间,不明白为什么导演就要安排两个女演员来演绎同一个成年人。
这个跨度的改变只会让观众无法避免的感到角色的突兀,尤其在回忆画面切换时,给角色关系平添了不必要的断层感。
尽管梁咏琪准确延续了廖子妤在饰演诗诗这个角色的善良,但除此之外,观众只看到曾经清丽短发的Gigi如今产后发福的体型,角色十几年后在她身上并没有留下岁月的沉淀和其他变化。
明显的演绎硬伤也证实了这部电影在参加第36届香港金像奖时,最佳女配奖提名和最佳新演员提名都是两位年轻女主角获得,而梁咏琪全无提名。
尤其是饰演灵灵的新晋90后演员余香凝,《骨妹》也算是她第一部主演的电影,而她在影片中的表演成熟、自如。
《骨妹》在女女爱这条主线上,自始自终是收着的,无论从演员之间的表演,还是最终电影要表达的含义,都是点到即止,不深切入。
特别是影片后半部分,试图以反转来揭示所谓“姐妹情”的真相,但用闪回手法重新解读角色情感关系的力量非常散乱和薄弱,令主角之间本可歌可泣的长线爱情,最终变得差强人意、不痛不痒、隔靴搔痒。
相对导演拿捏准确的部分,也算电影最丰满的地方:按摩女郎的底层生活、讨债、卖身、私生子……然而这些无一不是港澳台影视剧中多年的陈词滥调,虽无差错,但已毫无新意。
很奇怪,影片请的是香港著名电影团队“银河映像”的编剧,剧情却出现很多学生作品般的硬伤。
当然,除了姐妹情深般的女女感情之外,不难看出影片中还时不时泛着导演对澳门的丝丝情愫,只是表现略为浅显和平庸
影片最后,诗诗对老公说的那段话,倒是可以让还在犹豫要不要找个男人就此嫁了的姬友一些参考(继续跌在Gigi尴尬的表演里)
影片结局对诗诗来说是正面的,因为她终于幡然醒悟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只是,若这样的结局放到现实生活里,终究对那个真心真意爱了十多年的男人过于残忍。
毕竟,电影比生活美好。
--end--文/整理:Dongdong 配图:影片截图 豆瓣转载请注明:深秋小屋ladyscn公众号,关注深秋小屋公众号后台回复 骨妹可获取影片国语中字全片
人生就是这样残酷,没有试错的机会,一旦做出选择就没有回头的路,错过就是错过了。
我们一生都在做各种选择,对的错的都得事后才知道值不值得。
对于爱情,一旦一方自作多情地认为放手成全他人是她应得的,那么,她可要用余生来承受这个遗憾。
不管对方是不是还爱着,你都该以自己的爱为起点守护着彼此,不要轻易放手。
灵灵对诗诗如此,诗诗对灵灵更是,恋人之间最怕的不是没有爱了,而是怕爱得自以为是,自以为你要的就是她所想的。
我们谁不曾遗憾。
我以后再也不想见到你了。
我想离开,你可以带我走吗?
于是就成了再也见不到的离别,可能是太年轻,可能是没看清楚自己的心,即便是离开了也放不下那些曾经,一起的那些平凡又珍贵的记忆一直扎根在心底。
岁月蹉跎,十几年的光阴,再回去,找寻那些光影,却再也看不到那个熟悉的背影,才发现原来是我自己离开最好的幸福去另一个城市旅行,成长的学费是这么的刻骨铭心。
如今只能留下守护着有你和我的那些曾经。
#剧情片GiGi的演技发挥的蛮稳的,一直觉得她只是个歌手而已,早年间有过好多经典流传的歌曲:短发、胆小鬼、爱的代价...这片看开局觉得是关于青春、关于友情、关于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很写实很走心,但看着看着就有些同性的味道了,虽然我只是觉得那是种浅浅淡淡表露出来的感觉。
骨妹.Sisterhood.2017.BD.1080P.x265.10bit.DD5.1.国粤双语.内封简繁.mkv
大姐好,我是叨叨姐。
不废话,直接进主题。
电影名称:《骨妹》剧情简介:影片开头是喝酒成瘾的诗诗就医,看到灵灵去世的寻人启事奔溃无声,诗诗回忆自己刚做按摩技师挂了19号技师牌,经验丰富的18号灵灵对她特别照顾,不仅让诗诗偷师还让她加入自己的姐妹团。
诗诗没地方住的时候,灵灵收留她,灵灵怀孕诗诗鼓励她生下来一起养,幸福的生活本来可以继续,但有个台湾男追求诗诗的时候,灵灵狠心把诗诗推开,她爱着诗诗,却想让她更幸福,只是这个秘密她写在了当年的凳子下面。
回忆过往,诗诗早已分不清,那到底是友情,还是错过的爱情…两个孤独的灵魂碰撞,在平凡的日子有异常闪耀的火光,诗诗是孤儿,单纯,直率,灵灵虽然有家人,但没有爱。
不管多苦闷的日子,只要回到一起居住的小窝,所有的委屈,所有的眼泪统统化为温暖的爱意,彼此取暖,一起看电影,一起吃小吃,一起兜风,给你煮美味的早餐,收拾房间,拿掉你手里的烟,你委屈了给你一个拥抱。
每一个画面,每一句话,都像流入心田的暖流,在来日方长的岁月,依旧艳阳高照,哪怕独剩我一人,我依然会守住彼此的承诺,继续爱你。
看完这部剧,眼泪已经止不住了,变迁的时代,年少时的风花雪月,抵不过时光的薄凉,当诗诗用回忆填满内心黑洞的时候,那个人早已不在人间。
原来灵灵不是惊鸿一现,而是过往时光刻骨铭心的爱,细数所有的来日方长,诗诗只想用一生怀念这一个人。
我们都曾爱过,爱过一个独特的人,她让我们过往的岁月有了光,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也因为她,让每一天的自己与众不同。
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我们会多一份坦然,多一份体验开心与幸福的能力,多一份牵挂,多一份变的更加勇敢的决心。
有些人爱了,却从来不敢做自己,怕别人的闲言碎语,怕自己做的不够好。
真正的爱情,是一份良药,它会让你忘却过往的一切症结,做一个至真至纯的勇士,庸俗也好,高雅也罢,遵从本心,如此就好。
导演对于同性感情这部分处理过于隐晦保守,没有感受到灵灵对诗诗的爱,只感觉是姐妹情深。
到了电影后段才发觉原来有别的意味。
感动的点不到心扉。
导演对澳门感情在电影的刻画可圈可点。
值得鼓励。
GIGI的表现还是勇气可嘉,毕竟素颜喝酒臃肿的身材是牺牲了形象来出演的。
但是身高太出戏了。
车婉婉令我惊喜!
看她和麦家琪的戏反而让我觉得很感动。
年轻谁都会有,年轻时候从来都不会遗漏朋友的存在。
朋友一起打闹,一起哭,一起笑,会担心对方为什么不开心,会逗她笑,会时不时担心她的小小世界会不会出现波澜……可是,友谊却又参杂着太多现实。
一个努力挽留,怎么也拦不住一个执意要走的人。
或许曾经每天欢快的垫着小脚尖的时间就是一个幻影而已……电影也是围绕友谊展开,故事最后将友谊拉入理想的最高境界,那就是相互喜欢着对方,这种喜欢已经凌驾于朋友、好朋友之上,所以,可以在彼此心中装着对方那么多年。
曾经和好友关系好到无法言喻的阶段,当时好怕这样的状态会消逝,那时我第一次有想和她成为结拜姐妹的冲动,这样,至少有个明目,我们可以一直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可是,物极必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性是人,抛开吃吃喝喝,生活的本质意义是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求发展,结果,差强人意,留下的都是伤痕。
回头想想,其实她只是喜欢和我吃喝打闹,共患难,开玩笑……共富贵,我又是谁…致敬遇到真爱以及遇到真友谊的大家。
問題還是挺多的,首先就是年少組和中年組的割裂感真的太重了,我覺得梁詠琪在這部電影裡的出現不但沒有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反而是扯了後腿,不管是樣貌差年少組太多,而且情感上感覺也有斷層,可能因為到她這基本上都算是獨角戲,沒有對手,所以就沒法發揮出什麼情感。還有電影最後的反轉其實在開頭回澳門的時候就能猜到了,畢竟已經給了個挺明顯的暗示了,但是這個結尾我是很不買賬的。前面全片都按姐妹情來拍,你最後一個反轉加一組蒙太奇的鏡頭就想推翻姐妹情,讓我恍然大悟感同身受這原來是愛情,我真的是不買賬。因為沒有鋪墊啊,不能整一組蒙太奇就叫鋪墊吧,你整一組蒙太奇說兩個人是同一個人其實是精神分裂不是更反轉?我就覺得在情感上還是很粗糙的,但是導演的重點可能反而是放在了對澳門的鄉情上面,但是很少有人說這個點
为什么我看得泪流满面?
所有都非常勉强。如果不是为了情节骇人,否则,不能坦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不顾别人是否能承受恩情的自我牺牲,今时今日在大银幕上还被当做女性的优点,在我看来非常可怕。更别提男性在这部电影里的位置了。
两个年轻女生是最好的,这个电影可以只保留他们的部分,梁咏琪的角色不好演,当然她也演得不好。追忆情怀的片子一定要有细节和过渡,这个电影是没有的,是割裂的片段式。一场又一场戏只是为了一个结果,而非一份情感。
题材是嘘头,剧情不说了,编剧连台词都懒到原封不动抄袭20年前的港剧。
隱晦到看完了我也沒覺得是lala片。整體像學生作業,故事單薄,吵架就分道揚鑣也實在輕率,姐妹情誼鋪墊太多,高潮位衝擊力太弱。這可是銀河的編劇啊!!梁詠琪再見到靈靈處的演技撐不起哭點;共處看電影時的笑、嚇、哭剪輯是什麼鬼。靈靈的演技不錯,Fish稍遜一籌,但仍可圈可點。
澳门导演 , 不错 , 梁咏演技差
故事和手法都挺简单,甚至有些粗糙。。。观影时需结合那个时代,才会感受到同性间的暧昧的艰难。
乏味了
轻描淡写的深情
2月5日初评:都是靓女,都是生活。像我,在广州珠海呆了十年,看粤语版,满满的都是回忆,看哭了。2月10日再评:影片毫无疑问是女权的影像书写,我们发现,男人在灵灵、诗诗四个姐妹的生活中是缺席的或边缘化的,灵灵生下男孩,男孩的爸爸也是未知的,这就是对男权的阉割。男孩由两个女性抚养,有两个妈妈,仿佛是母系社会,代表女性创造新的未来。然而,影片一个悖论是,四个姐妹都曾或继续在按摩店靠为男性服务维持生计,仿佛是女权对男权的依附,无法摆脱。
友情以上,恋人未满,感情拍得很细腻,还爱的时候就绝不该放手,世上没有比错过更大的遗憾。
澳門人就4星,實際大概3星而已,太多太多細節上的瑕疵,技巧也實在稚嫩,不過勝在情感真摯,作為澳門人拍得電影真的算是很出色了。但覺得如果要繼續拍下去,技巧上還是得再加強很多。還是有被感動到。
不疼不痒照本宣科,年轻组的演员们还不错。2.5
真心是女生強權的電影,男人不是色狼就是「傻白甜」,老公是必須只能傻傻的疼老婆的,然後:對不起,我的好朋友比妳重要喔😂 不愛妳,愛我好友。
新人导演某些戏拍得老套和幼稚了点,不过还是有打动人的地方,居然有看哭的戏…这也是古仔公司投的戏啊。
就怎么说呢 少点自以为是的深情呗 你觉得好 那她呢?成熟就是两个人都不好吗呵呵?
年轻时和现在两个阶段差距太大了 像是两个故事 最后的结尾也是太刻意了点 哪个姬佬没想象过18.19的感情呢?
意外的并不无聊,很无奈也很感人。
为了看澳门,而不是为了看电影。果不其然,这样的剧本就是无聊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