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电影时,我想到的,是哲学终结论!
当我们生活在当下,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偶尔挤出来一点点时间读一两本书,读过之后的感到非常的平庸——什么嘛,不过如此而已,我早就猜到了啊!
显然,你又虚度了光阴。
相似的主题,相似的结论,相似的反抗,相似的遣词造句,活了快三十年,这些东西早就看厌了吧。
维特根斯坦也好,海德格尔也好,那些更加后现代的哲学家也好,他们对哲学本身的质疑和批判也根本不是什么新东西了。
在这个时代,随便一个什么人,都可以在公开场合站起来,堂而皇之的说着:根本没有什么哲学问题,哲学已死——这样的话。
意义、真理、审美、道德,这所有的东西都经不起虚无主义的冲击。
这无情的浪潮吞噬过的人类文化究竟还能留下来什么呢?
没有人担心这样的问题。
或许,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故事永远都讲不完。
说远一点,在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达到了文学的高峰,在这些作品中对人性的恶与善,爱与恨表现的非常的简单和直接。
这些作品想要几乎讲出了所有的情感困境。
近一点的,说说莎翁。
哈罗德布鲁姆评价现当代的作家,主要有两种态度:1,你很牛逼,但是你跟莎士比亚不是一个档次。
2,你已经相当牛逼了,那肯定是因为你读过莎士比亚。
莎翁的作品超越了古希腊对人物性格刻画的单一,而将人的内心戏演绎的更为复杂和真实。
讲来讲去,同样还是情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再近一点,跟这个电影十分相似的——萨特的剧本《禁闭》。
A喜欢B,B喜欢C,C喜欢A。
三个人被永远囚禁于房间中,无法摆脱对方。
于是,他终于说出了那句文艺青年朗朗上口的名言:Hell is other people. 这句话可以跟荷尔德林说的“人诗意地栖居”一起列入文艺青年必背语录了。
我想表达的,是从古希腊,莎士比亚,萨特,再到今天的这部电影,故事的本质(如果真的有本质的话),或者说故事的核心是相似的——爱。
但是与爱有关的故事,即使讲了上千年(虽然小说的历史只有几百年,笑),也永远都不会讲完。
每一个故事,都是全新的故事;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活的灵魂。
故事永远不是单调的重复或者对同样情感反复赘述,每个讲述者的故事都是他的语言和经历所抽象的记忆。
在店里吃饭的时候,志摩问haru,乐队解散后,你想做什么?
haru哭了。
我也十分的感动。
即使这样的爱恨情仇重复更多次,仍然能够打动到观众。
这便是文学的魅力,一种不能复制,更无法复制的艺术。
在读硕士的时候,我本打算写一个主题为“哲学终结论”的小小的essay作为课程论文的,但是后来因为自己实在是才疏学浅,就作罢了。
现在倒是觉得可惜,因为我无法再次把握自己当初的观点了。
有几年没有再阅读哲学的书籍,我也不甚了解哲学是否会终结,但至少文学和艺术没有!
人的审美没有“终结”。
最后,这是我的第2000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特意挑选的。
2000是一个很特别的数字。
我没有挑选我最喜欢的园子温,或者我喜欢的一些男演员或女演员,比如杰西艾森伯格或者石头姐。
只是因为前段时间看了门胁麦的《吉娃娃》,对她的表演印象很深(当然对冈崎京子印象也很深),就选了这部电影。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
音乐电影最重要的固然是音乐了,这部电影的音乐稍微有点少,专辑里也只有三首歌。
三首都很好听,不过如果能有更多音乐的话,这部作品肯定会更棒的!
“感性地感受当下,这是一个乐队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观赏一部影片就像是走进角色的世界,找寻一种慰藉,过着另一种人生。
上头的理性却把它扔进盘里备上刀叉。
情感的表达可以非常非常地细弱,有的人不起波澜,但有的人却会因为与之相近的经历泣泪。
每个人都在生活着,谱写自己的故事,或光明或阴霾、或拘谨或自由……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人生都在继续啊。
观影是在过着另一种生活。
感性点儿,别木着;-)
光和影交替在头顶
唱片店诶💘
被人期望的感觉
再见,嘴唇 (2019)7.22019 / 日本 / 音乐 / 盐田明彦 / 小松菜奈 门胁麦
“这是一部音乐片、公路片、三角恋、青春片…”看到这些简介,差点错过这部电影,一说到日本青春片嘛,大多都是一个调调:青春、疼痛、勇气、离别、成长这一类,一把年纪不太适合看这些了,但是这部并不只说这些总之,不要被直男型简介带跑了啊!
当然这部的音乐、景色确实也不错的。
小松菜奈长了一张特别盐的脸,真的挺适合角色,营业模式和自我模式切换自如,反差效果拔群。
相比起来,门胁麦演起来压力就大很多,隐忍型的角色没有那么多明显的情绪起伏,只能用各种小细节表现出来。
片子是在巡回演出的过程中,穿插着回忆。
Reo发型:她们相遇时是长发;两人出现分歧时是剪了和Haru一样的发型;最后的巡回演出时是短发,区分时间点简单粗暴效果显著。
这么简单的方法,可能看来太过偷懒,但我觉得,每种发型其实也象征了Reo心态的前后差别,虽然这个象征稍微有点儿刻板:分别象征着柔弱的、追随着Haru的、成长后的Reo。
这片子看到1小时26分之前我还一直以为就是普通的三角恋疼痛成长的青春电影……然后一下子前面所有别扭的点都变得清晰明了(在后面的剧透细说)结局也没按一直以来的日本电影的套路走……我以为公路电影的套路会是:我们一起启程,历尽千帆却又回到原点,但是有些事情却永远回不去了……没想到竟然是:重新开始再次踏上征程 ========以下是概括全剧透,慎看========
Reo和Haru两人有个独立乐队叫HARUREO,她们发生分歧,决定在巡演后解散,于是和经纪人兼助理志摩踏上巡演的路程。
Reo在休息站跟着一个刚认识的男人离开了,说是演出前会回来。
2018年7月14日。
公演第一天当晚。
直到备场的最后关头,Reo才脸上带伤出现,给了Haru一个小礼物:一个小手链,并顺利完成了当晚的演出。
(第一个奇怪的点,Reo随随便便就跑了跟人约P,然后最后关头打的一脸淤青回来还不忘给Haru带了纪念日礼物,这也太标准的赌气行为了)Haru回忆起当天是和Reo相遇的纪念日。
她们在打工的地方认识,Haru邀请Reo一起玩儿音乐,教她吉他,写歌和她一起唱。
在相处中,Reo很依赖Haru,Haru对Reo产生了超越友情的感情。
两人一起开始做马路歌手,她们遇到了志摩。
他曾经是牛郎,听了Reo和Haru唱歌后想当她们的经纪人,Haru说只需要助理,志摩加入了她们。
他们要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
(第二个奇怪的点,Reo连志摩给她点烟都不接受,说明第一印象是非常抵触的,因为有人介入了她们两人之间,后来为什么会喜欢他?
)
2018年7月15日。
公演第二天。
观众很少,收入惨淡。
这里穿插了一段两人刚刚小有名气时接受采访的场景,主持人坐在Reo旁边,大肆夸着Haru多么多么有才,即使Haru在说,因为Reo的声音适合才能有这么好的歌,主持人还是不停的夸奖Haru,Reo直接离席了,两人的隔阂浮出水面。
在唱片店,Reo发现志摩原来也曾经是乐队成员之一,还出过唱片。
从对话中得知,Reo不甘沦为Haru的陪衬,因为自己喜欢志摩而志摩喜欢Haru。
(第三个奇怪的点,Reo让志摩去追Haru别怂啊,Haru很帅啊,我只是她的陪衬啊这哪里是吵到要散伙的人说的话?
)2018年7月16日。
公演第三天。
观众依然很少。
在演唱会上,Haru讲了个看似和主线没有关系的故事:一个流浪汉前面摆着一把椅子,身上挂着牌子写着“按摩,10分钟100日元。
”Haru一边觉得这个流浪汉很棒,自食其力,一边又觉得他穿得这么脏这么邋遢,真的有人愿意花钱坐下按摩么?
直到她看到一个女人坐在那里,很享受让流浪汉帮她按摩。
Haru说着:“我既有想成为这样的人的憧憬,也有无法成为这样的人的悔恨。
”看到这里我还有点迷糊,但当镜头里的女人,忽然变成了Reo时,我终于明白了,在Haru心里,自己就是那个流浪汉,她是多么渴望着Reo,但又怕Reo不会接受这样“肮脏”的自己。
散场后,志摩遇到以前的情敌,被打了一顿。
Haru说这太傻了,Reo立刻生气的反驳“傻有什么不好!
”(看到这里我差点儿信了三角恋设定了……)志摩在车上睡着了,醒来Haru不在。
Reo和志摩聊起Haru,Haru的家人都很好,她虽然对Reo和志摩提过自己曾爱上青梅竹马后来对方嫁人生子,但一直瞒着家人不敢出柜,还让志摩陪过自己回家糊弄家长。
Reo要和志摩开房,被拒绝了。
(第四个奇怪的点,Reo说Haru要公演时才回来,然后就磨着志摩去开房,而志摩拒绝后1分钟,Haru就回来了,说只是去附近散散步,赌气离开的Reo也立刻回到了车上,司马昭之心)Haru再次回忆起过去:Reo被家暴(之前采访时认识的男人),志摩冲去她家打抱不平,结果两人扭打着摔下楼梯。
Haru说那你们交往啊,Reo说志摩是为了谁才这么拼命的呢?
两人第一次把问题摆到台面上,大吵了一架。
(第五个奇怪的点,Haru对Reo说:我不想再看到你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了。
Reo回:你越这样说,我越觉得自己很失败。
这话看到后面再翻回来才明白。
两人后来吵架的台词也很微妙,两个方向理解都说得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阅读理解一定要联系上下文)2018年7月19日。
公演第四天。
观众多了不少,演出到最后,粉丝们大喊着:“喜欢你们,不要解散啊!
”
Haru希望解散后,志摩能和Reo继续合作,而志摩却心疼Haru,她只关心Reo却一直伤害自己,但Haru并不领情,只觉得更痛苦。
(第六个奇怪的点,Haru离开后,Reo回到房间,对着志摩小声哼着直白的情歌,但歌词最后一句是:Haru来了,Haru又走了,然后我继续等着Haru…)2018年7月21日。
公演第五天。
她们拒绝了各种采访。
2018年7月22日。
公演第六天。
看演出的人很多,CD卖的很快。
志摩说还有两天就分开了,一起吃个饭吧。
吃饭时他忽然收到消息,自己最好的朋友去世了,他去奔丧,两天后才能回来。
Haru和Reo两个人去了下一站。
直到这里我还以为这就是部普通的三角恋疼痛成长的青春电影直到下一幕:还是长发的Reo吻了Haru“我为了你什么都能做!
”但Haru却退缩了,Haru希望Reo不要为了她勉强自己,只要能和Reo一起做音乐,她就满足了。
于是我终于恍然大悟,前面看上去那么多奇怪的点到底是怎么回事,包括Reo前面每次和Haru倔强的争吵“傻有什么不好!
”;每次随便找男人又分开;一直缠着志摩,原来……都是为了Haru。
2018年7月24日。
函馆金森大厅。
终演。
来了更多的粉丝。
Reo做着上台的准备,静静地看着Haru左手上戴着自己送的纪念日礼物。
演出后,志摩把车开回出发的地点,说就此再见吧,以后我们就是陌生人了。
拿着行李离开的两人,没几分钟就又回到了车上,说“行李太重了,好饿啊。
”志摩哭笑不得……最后忽然峰回路转实在是日本电影比较少见的,在血流成河后擦擦干净,贴上创可贴,继续上路。
心疼志摩三秒,全程工具人。
虽然他曾经是个渣,但故事这个时间点里,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善良、体贴、专情的人。
但电影的最后:成长是大家的,疼痛是他一个人的。
掬一把同情的狗粮。
知道了这部是讲日本乐队的故事的就有点感兴趣起来了,因为我很喜欢听邦摇,最近几年感觉听日语歌比英语歌还多了(哼哼不过听的日语歌pop的也有很多吧,也不是纯rock的)。
我个人特别特别喜欢的邦摇乐队几乎都解散,其实还蛮奇怪他们这种的。
怎么说解散就解散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会觉得邦摇乐队是一种寿命较短的东西,乐队成员只在年轻的时候做几年,不管糊还是红,红的话当然有可能做长一点,但是解散的情况还是很多,总之很多。
抱着这样愤懑不解的心情,我怀有一点找出答案的希望去看这部电影,希望它能解释点什么。
其实我猜的大概还是就是年轻人嘛,很容易冲动,喜欢很热烈,但是来得快去得快,不做就不做了也没有什么留恋。
其实我一直以来就很讨厌大圆满的结局。
因为这种阖家欢乐的场景过后,伴随的必然是旷日长久的摩擦和两看两相厌。
就像花开过了最美的时候接下去就只会枯萎凋零一样。
但是这个电影很牛逼你知道吗hhh,就是一直在给我看她们互相厌恶的场景,摩擦和争吵、怨怼,一刻也没有停过。
中间穿插过几个美好的小片段,一个是Haru拉Reo入伙,俩人感动涕泪地吃了一次咖喱,我以为这是你们故事的开始,所有俗套爱情歌曲的美丽开端。
但是嗯就是很实在,给我感觉就是,这样子之后就一直是两个关系很差的情节了。
可以理解不过,年轻人就这样,每天都很emo,也不知道到底是啥事让她这么烟不离手泪流不止的,见了谁都是摆张臭脸。
不过也可以理解成这就是她俩的相处模式也说不定,就是她俩都互相深爱着的,但是就是要冷言相对。
我看到别人说不知道嗑哪对cp,因为这里面两女一男,看起来每个人都可以嗑的样子。
但是我的想法就是还蛮简单的,我觉得这个片子就是嗑女同的(我个人觉得哈,别喷我,大家想嗑什么都行)。
志摩(我擦这什么名字啊徐志摩)就是在乐队里感觉挺生硬的,上台表演的时候也是待在一边弄点小乐器之类的,没有人声出镜嘛。
就是所有的氛围还是给我一种:这是两个女孩子的故事,的感觉。
志摩相比起来比较像个类似于“大人”的角色吧,我不想说“父亲”,因为众所周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用父亲来形容志摩是不合理的。
志摩对于HaruReo像是一个感情更深厚的保姆,会照料她俩的大小事项,不过两个女孩子之间的矛盾他一直插手的很少,也不会去劝她们不要解散、要和气,之类的。
即便她们决定要解散,志摩也只是尊重她们的意志,并且按着这个结局去安排接下来的行程而已。
我甚至觉得志摩是两个女孩子的润滑剂(不要想歪),就是因为Haru和Reo一直在吵架,一直在不给对方好脸看,一直在冷战,所以如果她们依旧要进行巡演的话,在路上是不可能一句话都不讲的,她们要去处理很多杂碎的事务,不商量是不行的,但是话多了就像是要和好一样。
所以如果这些事都是志摩去做的话,就可以给她们彼此留下很大喘气的空间。
而且按照我的嗑法的话就是,志摩单方面好感Haru,但是h,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看起来想接受他的样子吧。
而且组乐队的时候也是志摩找上门来的。
跟Reo不一样,Reo是Haru拉进来的,因为看见她眼睛好像要唱歌,所以想跟她组乐队,而且Reo吃咖喱哭了的时候她也亲吻了她的额头。
我觉得Reo和Haru是双箭头,要说Haru拒绝了Reo的话,那她拒绝志摩的次数更多多多了。
至于Reo和志摩,我觉得这对完全没有可以嗑的,Reo想要引诱志摩,还是因为Reo想要引起Haru的注意。
我有证据的(毛病笑死,突然偏激起来了)。
但是Haru这个性格我确实挺不能理解的哈,有没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我就不知道她这咋回事,一边又喊人家组乐队,一边又老是把人家晾一边,然后自己靠着饮料零售机在那独自抑郁。
不懂抑郁逼,不懂。
就是一开始是你先招惹人家的嘛,然后你把人家放凉,就这种感觉。
也像那种兴致勃勃给你安利什么东西,然后你入坑之后她就立马出坑了的亲友。
还有那个结局我也挺无语的,意思就是今生今世就纠缠定了,谁也不放手。
我是真的觉得差不多行了吧,大家都说最后一场演出实在是太精彩了,结果突然又说不解散了真的跟“狼来了”一样。。
再见嘴唇,再见烂片,作为一部音乐片,如果连最基础的音乐部分的逻辑都做不好,其实已经不及格了。
目前,再见,嘴唇是我几年间上影节看的最烂的一部,难看到令人发指,被豆瓣评分骗了 ,快7分,我只能给4分,而且都是给三个演员的 起初阵容还是很吸引我的门协麦(致命之吻、我们无法阻挡、火花)、小松菜奈(溺水小刀、恋如雨止)成田凌(Code Blue)个个都是当红颜值高且演技还不错的小花小生 三个人混在一起,被这沙雕导演编剧一搅和,整的像是酸菜里面加糖,口味怪异,不伦不类,成了个四不像 导演和编剧到底有没有好好调查过什么是乐队,巡演演出具体是什么样的模式,独立音乐创作到底是怎么个节奏,看看导演履历也是挺不可描述的,除了让宫崎葵崭露头角的那部害虫以外,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 上一次看到同程度差劲的音乐类型片是坂本健太郎演的与君相恋一百次,这部也是太烂,看了一半跑了,再见嘴唇三个主角可都是我观感不错的人,愣是让人看的几次想起身离席,心中吐槽整场,咬牙坚持看完了 这三个人都是有自己演技以及灵气的,这点我毫不怀疑,因为我也看过他们很多其他的作品 三个人的年纪在日本演艺圈已经不算最年轻那波了,而今都是00后05后当道当道了,今年上影节很多日本电影主角都脸生 几个人的年龄资本至多撑2-3年,岁数最小的是小松菜奈,去年18年上影节看的音乐片是扳道上的阿波罗,里面也有小松菜奈,整体气质相比较而言非常契合,漫改的很温暖,jazz韵味十足,当然主要音乐方面演绎的是中川大志和知念有李 小松菜奈声线条件其实还不错,可是路人资质拿来演音乐 电影,总是不如他站在那做厌世脸有意思,一个厌世脸演热血追求梦想,真的是说不出来的违和感重重,论选角契合度的重要性。
前面看了致命之吻才知道门胁麦,但门胁麦已经属于实力派演员,代表作很多,获奖也很多,什么类型片都演绎过而且演绎的都还不错,致命之吻里,结结巴巴的小可爱模样还是有打动我 前段时间 ,刚刚看过成田凌演的只是丢掉手机而已,演的变态杀人狂有惊艳到我,17年还和苏打拍了音乐片(奇迹,那天如此重要),音乐类型片方面都是有基础了 但他的演艺资源是三人之中最差,混了好几年最大印象还是和户田惠梨香Toda的恋爱绯闻,成田凌是和苏打同期出来的,作为主役的片子却基本没有,资源算是有点虐心了 一个歌舞片,音乐片,让观众感到热血盈眶是最基础、最起码的标准线吧,门协麦在致命之吻里面那么可爱,在这里完全一脸木,简单描述了她心中有痛苦,但是也没有表达出来,莫名其妙的为了丧而丧,要是一个追求自己音乐梦想的文艺创作者在唱自己创作的歌,都是一副丧样,不好意思,这种乐队贴钱叫我去看,我都不乐意去,音乐是有热情的,这点完全没有表现出来。
一个音乐片总归是要音乐上是重头戏,这个片另辟蹊径,同样一首歌,每一次巡演,换了个场地,换套衣服同一个发型,同一首歌,就结束了,毫不走心,纯粹模式化走过场的公路音乐片 一直反复换场景唱一样的歌,歌词什么的其实也还不错,秦基博做的曲子,但是实实在在的没有打动我,也许我看的演出太多要求真的太高了?
成田凌在后边举着贝斯耍帅,扒拉几下,给几个镜头,真浪费他的帅脸,每个人各自唱各自的,没有互动,没有表情,可能就没有去花心思好好学琴吧 麦和小松菜奈的造型也挺无厘头的,小松留着男孩头,唱着民谣穿着中性风的衣服,曲风和服装是不合适的,也和小松本身的气质不搭,她这种打扮,确实不如长发飘飘来的可爱。
导演和服化你们有事吗,让厌世脸的小松菜奈很努力的去演绎所谓对音乐的热情,也是没谁了…. 剧情非常莫名其妙,一会三角恋,一会又百合,忽然亲上了,简直太奇怪了!
哪怕这是漫改,最起码前后逻辑还是要给人讲清楚的,左一刀右一刀的。
把音乐梦想描述的这么浅薄真的好吗?
我都能吐槽到半夜!
可能就是期望太高了,导致现在这失落到愤怒了…..已经完全不知道导演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了,逻辑混乱到让人失笑。
也是有点不可思议了,剪辑乱到眼花缭乱,为了冲突而冲突,好想打死导演编剧以及剪辑啊… 选片是一门技术,导演和演员的融合也是,每部电影结束那一长串的工作人员们,他们的付出不该被烂片抹杀,可是这真的是非常烂到惨绝人寰,人间悲剧了,希望三个小花小生下次好好选片,不要让大家失望了
音乐很好听,美女很养眼。
其中Haru拒绝了reo的亲吻让她做自己,个人认为是她怕对方真的爱上自己,对于胆小体贴的Haru来说,这会给reo带来她所不知道的痛苦。
而reo被拒绝后,减去长发和Haru对着干,和不良男在一起作践自己,或是转投男主怀抱,这是对Haru的报复,Haru拒绝了她,让她做自己,可她其实愿意做的就是跟随Haru甚至是爱上Haru,可Haru太胆小把她往外推,reo觉得自己对于Haru没有用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唱歌,这才造成组合解散,但后来大家对于音乐和对彼此的爱,让他们继续走下去。
男主只能当她们的好兄弟,哈哈哈,可能腐眼看人姬,在我这边两个女主彼此相爱,只是Haru不够勇敢,reo分不清对Haru是感激崇拜还是爱情。
——20231102•天堂电影院观影之《再见,嘴唇》这是我今年到电影院观赏的第134部电影,也是在天堂电影院观赏的第166部电影,同时也是2016年以来到电影院观赏的第712部电影。
今晚这部音乐公路爱情片吸引了五男三女共八位影迷一起观赏。
剧情相当狗血!
三个主角表情非常丧!
女生二重唱组合中最美的蕾欧(小松菜奈)爱上了打扮中性、一头短发的女搭档Haru(门胁麦)!
甚至壁咚了她向她表白!
但是奇奇怪怪的是蕾欧同时又很贱,不停地和看对眼的渣男约炮!
甚至被渣男打的鼻青脸肿!
蕾欧又看上了男主志摩(乐队里的乐器管理),主动强吻志摩!
主动约炮志摩!
匪夷所思地是爱上Haru的志摩残忍的拒绝了她的邀约!
毕竟是拍电影,谁能拒绝22岁身材高挑、颜值爆表的小松菜奈?!
更狗血的是志摩也壁咚Haru!
强吻她并且表白!
而Haru把美女和俊男的表白统统都拒绝了!
她的心理活动实在太复杂!
影片中女生二重奏的学琴和表演实在太美好了!
每一首歌都那么好听!
所以喜欢音乐的影迷是相当享受的!
日本的电影很多情节是不能用常理来解释的,但是拍的确实很好看!
追随女生二重唱组合的女歌迷们太热情了!
太令人感动了!
很多二重唱组合的女歌迷其实就是蕾丝边,那种感情情比金坚!
没有一点杂质!
男女的感情太多功利和现实因素,蕾丝边才叫一个纯!
精彩台词:为什么会选我?
你的眼神告诉我你很想唱歌。
我们去开房,你上了我就会爱上我。
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做。
好美在音樂和詩再給一分 如果是經常去live house看這片子會更有感覺 聼著音樂人述說她們的故事 詞曲的創作來源 在現場感受著此時此刻的音樂氛圍 不需要別的 感性去感受當下就夠了 這是講的一個樂隊的故事 一切就這麼自然而然的發生 附上電影里的詩句感情在風中在樹上在天空唇彩有時候分散有時候聚在一起我不由的心動想要沉入大地
分类说这部电影是同性、音乐,但依我所见其实它关于孤独,而被拯救。
很喜欢Haru讲的关于流浪汉的故事,镜头一换,两人相望,灿烂的笑着的那个女孩是她的救赎。
reo,是她的词,是她的曲,她的一切灵感的来源。
“真好啊,那个女人比流浪汉更让我感动,我既有想成为这种人的憧憬,也有无法成为的悔恨。
”Haru 把自己置于大姐姐的地位,想考虑到所有,却只敢在生日那天发出邀请。
对她来说,那一天,作为最重要的日子被提起,不是因为生日,而是因为她们终于有了联系。
Reo 依恋她,眷恋她,她答应了她会成为理解她的一份子,她去吻她,拒绝后剪短了头发,关系变差,再剪短。
她愿意在一次又一次的殴打下承受,因为她没有办法放置她心中的感情。
Haru看似冷静,实际上这段感情里她先陷入,先投入,也先克制。
她找来了志摩,试图维系她和Reo之间的平衡,但是她没想到,志摩却喜欢上了她。
“提前说好,组合里不准谈恋爱。
”但是啊,在音乐之路相遇而结伴的人们,怎么可能不是因为爱走到了一起?
于是,在这场三角关系里,一切都变得混乱、分崩离析。
所以Haru才会期盼志摩和Reo能够一起组成乐队——志摩如果能在期待下爱上的是Reo ,那么她面对如今是不是也不会这么痛苦?
所以最后结局出人意料,没有刻意的崩溃散盘,居然达到了三人之间的平衡。
也许是多年之间的默契让解散成为新的契机,三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进展。
こんな風になってみたいだとか“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啊”あんな風に愛されてみたいとか“我也想像他那样被爱呀”
那两个小粉丝被采访时哼唱的一段,真好啊,你们理解了歌曲的感情,你们互相支撑着。
さよならくちびる8.6ハルレオ Haruleo 小松菜奈 門脇麦 / 2019“再见了,我的唇”,现在你就在我眼前我又该向谁去告别呢?
“再见了,我的唇”现在的我第一次感受到那些所受过的痛楚,全都是因为爱呀...“再见了,我的唇”,然后再面向你内心在喊着:“不想离开你”“再见了,我的唇”,那些快要说出来的话语赶紧点支烟把它堵住吧
感觉还挺喜欢这样叙事温和的手法。
没有过多的粉饰 吉他 公路 风景 诗意 女孩子。
温柔却又悲伤的曲调藏了爱着一个人却又不得不和她告别的痛苦。
Haru大概是因为以前的经历 才对Reo的感情如此压抑吧..很喜欢Haru温柔地亲了Reo头发那段 温暖也温馨。
两人闹别扭时候的样子也好可爱。
还好没有解散呀就用这样的歌声一直唱下去就好。
其实最触动内心的 还是两个被记者采访的女孩子两人相视温柔的眼神 轻柔又干净的歌声"再见 嘴唇我现在该和谁告别呢你就在我眼前再见 嘴唇我第一次感觉到现在的痛楚都是爱啊。
"唱完又哭泣着扑进另一个人的怀里。
不知道她们 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让人不由地感到青涩和年轻呀。
没演技的厌世脸仿佛精神污染。
这个故事已够明白地描述了感情可以不公平到什么地步——Reo已足够在意Haru,甚至于是被Haru一手拉出泥沼,但Reo却仍然给不了Haru真正想要的:那种彻底排他性的爱——但居然还会有人觉得是Reo回避型人格作妖、HaruLeo是真爱。Reo望着Haru的眼神里,有感激,有感动,有同情,有歉疚。唯独没有爱。哪怕Reo主动吻了Haru,哪怕接吻的那刻,她心里想的也全都是「恩返」。『寒天里,人冻得木木的,倒也罢了,一点点的微温,更使人觉得冷的彻骨酸心。』……门胁麦真是天生的役者。
成田凌真的是个宝藏男孩。
文艺片的矫揉做作,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你。
基本上就听听歌。玩豆瓣后才懂得欣赏日本独立音乐,简单的弹唱纯粹干净,有天然去雕饰的灵气。
盐田明彦是忠实的戈达尔主义者,只用男人女人和一辆车就拍成了一部电影。结尾镜头,是唯一真正意义上的,三人的同框,预示着分崩离析关系的重新复合。直到这一刻为止,摄影机都始终停留在车内或车外,而不是车上。其实,对Haru才华自卑的Reo在面对Shima那段solo已经证明她自身的存在价值以及小松菜奈自身的魅力。没有消费女同性恋加分,高效准确的剪辑加分,如果再不那么刻意(or学院派风?)就给更好了…
早该接受小松菜奈不会选本子这个设定
歌難聽,劇情難看。
意外的酷!
你嘴那么硬,你脸那么臭,歌却写得那么素直,直述心事。浮躁如今,能促使我点开一部电影还正常速看完的,只有门胁麦了。
岩田明彦没有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害虫和金丝雀就很平庸,现在是比平庸更差的,做作。我实在没想到他竟然还在拍电影。一大把年纪了,这种小乐队你爱我我爱你谁也爱不了谁就会喪来喪去,一脸你们欠我的永远不高兴不沟通烟不离手眼神迷茫。好吧,你们都这么做作了那么唱的歌是不是会很屌呢?结果完全不是!唱的竟然都是文艺小清新少女心绪的难听歌曲,比白开水还难听的歌让人听后即忘,这就太差了太对不起观众了。还胡乱用了倒叙插叙的手法也是一塌糊涂。日本就拍不出好的音乐片,因为他们的音乐受语言条件所限和短浅的认识追求有限,所以总是停在自以为是的小清新圈子里转来转去,为赋新词强说愁。就像这个片子里一起戴着耳机听歌听得哭的高中女孩,实在是做作傻气地不忍目睹。门胁麦是永远摆脱不了这种不善言辞又很酷的形象了,小松菜奈也没有闪光。
前面反复放歌,以至于结尾的合唱我都可以跟着唱了。
东亚女同适合服用的一款苦瓜汤。门胁麦太会演了,把那种压抑的苦闷呈现得淋漓尽致……直到看到强吻镜头前我都以为是Haru单箭头,结果两个人明明是互相喜欢的。两个人的音色都好好听适配度好高。“这根尖刺别拔掉留着就可以,因为这样才会一直牢记。”这封情书真的又别扭又深情。
像是老夫老妻在拌嘴
太冗长了…而且他们像是在对话吧,怎么感觉都在自言自语囧…另)看到成田哥不黑化都有点不自在呢哈哈。百合是个噱头,两星。
歌也没有那么神啦。
工装少女二人组与牛郎小哥的三角纠缠,借散伙前的几天巡演串起点滴回忆。叛逆歌手小松菜奈比大妈脸创作才女门胁麦更惹眼,不知导演出于什么心理给她安排了两场倒追未遂戏,“睡了我你就会爱上我了”,哈哈,心疼美女一秒钟。故事讲得较为平淡,格局也不大。每首歌反复演唱三遍又没有什么递进,甚是失策。成田凌看着比在《爱情是什么》中顺眼。
对日影太失望了。。。
太惊喜了!年度十佳!三角恋中充满张力的、处在最中心的那段情感,却没有用对白和画面表现;不可言明的爱都藏在歌里,极致的温柔与哀戚。所以一定要听完最后的主题曲。
我真的全凭小松菜奈的发型来看时间还捋不清楚,插叙也太不行了。两个小时看得我如坐针毡,现在电影可不可以控制一下时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