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家庭是一个岛屿,所有人属于一个整体,但仍旧是分开和独立的。
并且一直在缓慢漂移离开彼此。
2。
剧情老了点。
背叛。
对一个死人的过去,who cares,丈夫却想知道这个人是谁。
3、生命中的女人在做着自我毁灭这件事,妻子沉迷于摩托艇,女儿不守规矩。
4、丈夫宣布妻子将拔掉呼吸机。
每个爱着她的人都该与她道别,包括未曾谋面的情人。
5.故事发生在夏天,海边。
足够清凉。
6.酒吧,那背景音乐是牧童之歌么7.他俯身亲吻她的脸颊:再见,吾爱,吾朋, 吾乐。
给我爱痛的你,再见了。
我应该怨恨你,但是再见了, 我还是打理好一切,和你告别。
看了这部电影,不可否认Matt是一个好人。
他有钱,靠的是自己开律所赚得钱;他工作忙,为的是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假如你是Liz的父母,眼见女婿是一个工作忙到几个月不回家,不管孩子的人,你还会喜欢他吗。
很多时候,我们欣赏一个人,都只是从表面来了解一个人。
这一个众人眼里勤奋工作的男人,并不是一个好丈夫。
我可以想象,很多人看完了这一部电影心理一定在呐喊:Liz,你有一个那么棒的丈夫,高帅富啊,还是“非典型性”富二代啊,你TM还要出轨啊!!!
但是,家庭生活不仅仅是靠着高帅富来生活的,生活需要的是沟通,交流, 一起承担家庭责任。
丈夫的责任不仅仅是赚钱养家,还需要体谅妻子。
也许你会说,Liz啊,你老公在外赚钱都那么辛苦了,你就不能体谅一下吗?
那么,请问管着2个叛逆期的孩子,做家务就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吗?
太多太多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这整个社会都会莫名其妙倾向于:男人的工作是最辛苦最重要的,女人的工作就TM是次要的,以男人工作为主的。
关于出轨--Liz在这段婚姻中,做错了唯一一件事,就是出轨了;Matt在这段婚姻中的将近15年,都在做错一件事,没有平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Matt是绝世好爸吗,你还会觉得Liz是个贱女人吗!
偶一直认为奥斯卡给了乔治.克鲁尼太多的面子。
比如《迈克尔.克莱顿》《在云端》这类片子,其实都很一般,无太多新意,但是每每他总是能被提名。
就如这一部《后裔》。
故事很简单,就是老婆的情人,竟然是自己的合作伙伴,结果发现是个软蛋,然后解除了合作关系。
那个情人和他的土地有什么关系,我从一开始就猜到了。
然后,整部影片,我就沉浸在那个漂亮女儿的脸蛋和火辣身材上。
别跟俺提他从失败的婚姻中领悟到要珍惜土地,他最后的决定,直白了讲就是在报复。
唯一一个理想的合作者是自己的情敌。
他讲要在七年内完成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经营。
OMG,他刚刚领悟到家庭的重要意义,想好好照顾家庭,照顾两个女儿,结果又把自己投到了七年长的事业当中。
要么男主角脑子有问题,要么编剧脑子有问题。
忽略掉《后裔》里的政治意义,不得不说它是一部温暖的治愈系电影。
受够了国产电视剧中表现矛盾冲突的激烈争吵和愤怒咆哮,这里只有隐忍不发的犹豫、困惑和悲伤,成年男人最难之处,不是辛苦过活,而是无处言苦,亦苦的不知从何提起。
不要把身边存在的一些人与物当作理所当然,直到失去时才恍然大悟。
在乔治克鲁尼向成了植物人的出轨妻子告别时,他眼角流的泪,和口中温柔的“Goodbye,my love, my pain, and my joy”,让我一下子对这个演员充满了好感。
推荐,我给个8分吧。
本是今年最期待的电影之一,看了失望泛上,早知是‘杯酒人生’的导演,也就会放低期待,此导演不改‘点到为止,虎头蛇尾’的毛病。
我们的心才被触到那丁点的时候,就喜洋洋的结束了。
克鲁尼那‘洗净铅华’的表演,也就因为他是那个不会演戏的克鲁尼而被无限放大。
好吧,他终于老了,不怕丑了,疑心这两点之间的联系....讨厌电影里的妥协,他放弃了出售那些土地和结尾的家庭和解,典型的美剧弱,生活何时这么容易过?
喜欢电影的音乐,夏威夷吉他配合着中产阶级的家庭矛盾始终淡淡地欢快着,忧伤没有被过度的渲染,就像生活本身,那是除了克鲁尼那努力笨拙地奔跑外最真实的一点东西了........
这个女人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对白,仅有的有意识状态也就是片头那么20来秒,她在笑,很开心的笑。
故事却是围绕这一个女人展开的。
那一天她出了意外,昏迷不醒。
她的丈夫马特(乔治.克鲁尼)一个星期后才知道发生了,当他坐在妻子病榻前看着她全身接满导管来维持生命运作时,他愧疚的说:如果你想以此来引起我的注意,那么你成功了,我知道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交谈过了,我准备好了,准备好和你聊天,准备好做回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准备好和你拾回以往的美好时光,只要你醒来,请你醒来。
她没有。
医生说脑部损伤过于严重,她的各个脏器会逐渐衰竭,用机器维持下去的结果依然是永久性昏迷,只有呼吸和心跳的植物人的日子你确定你太太想要吗?
他哭了。
他们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捣蛋火爆满口脏话的个性原来是从姐姐那里承袭而来,大女儿叛逆和父母关系疏离,她怪这个家庭,这个整体忙于生意的爸爸,和被她撞见红杏出墙的母亲。
但由于母亲的情况她不得不回到这个家里,回来履行一个做女儿做姐姐的义务,回来给这个已经残缺的家带来一个真相。
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将这件事告诉她父亲是对的时刻还是错的时刻,看完影片的时候,我觉得也许很多事情本身就很难用对错去衡量。
乔治克鲁尼奔跑起来的样子真是很好笑,虽然他得知她太太出轨跑去质问她太太的好友本应是个纠结的时刻,但跑起来那种无法形容的喜感让我笑了半天,以后他以此姿势在影片后半段出现过好多次。
他怒了,怒她背叛他,怒自己还愧疚的把所有罪过揽上身,怒他无论如何亏欠家庭至少心还是在家人的身上,怒他还爱着她时她却早已心有他属,并要对他提出离婚,若不是这场意外,他们名存实亡的婚姻早就连个名都没有了。
他怒她犯了所有男人的大忌,在只有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另一个男人将一顶绿的闪闪发亮的帽子扣在了他的头上。
他一个人走到妻子的病房里,看着昏迷不醒的妻子拉上窗帘大声斥责和询问,他的纠结他的痛苦他的不知所措他觉得自己无谓的愧疚和可笑的忏悔全部化成了一股力量,用力冲击着一堵永远都无法回应他的墙。
她已经是要死的人了,他还能怎么做呢。
他不允许他以外的任何人来指责她,大女儿也不行,小女儿更不能知道,他的岳父一个不停怪责马特疏于关心照顾他女儿的人,他都缄默应对一人承担,他不能,也不可以让其他人知道她的背叛,在这个时候,在她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不可以让她的亲人和朋友知道,他宁愿他们怪他,怨他,因为他如此爱她。
他要把他找出来,他要见他一面。
女儿问为什么,他的答案是:在你母亲临走之前,应该告诉他一声,给他一个机会去见她一面。
他要给他一份公平的一视同仁,就像他给所有爱她的亲人和朋友一样,这样的男人真令人心疼。
于是马特一家老小去岛上找那个陌生男人,那个岛是马特从祖辈继承下来的土地,虽然所有相关亲属都有权利分享获益,但马特却是最后的决策者,只有他在一纸合同上签字才能决定那片土地的去留,是卖给开放商大家各拿一比客观的钱还是留着这份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基业,人总是在要失去的时候才会对一直拥有的东西有所意识,它是我的,我却从来没有真正在意过。
它的意义对于我来说其实远远超过那些天文数字。
本片笑点76.7%是来自于大女儿的异性朋友,这个锉男秀逗又欠扁,本性却纯良的一塌糊涂。
正因为有他那么纠结的旅程才变得有那么点轻松的氛围,马特在很偶然的晨跑中遇到了这个男人,一个地产中介,也就是负责马特名下这块地的买卖,并可以从中拿到一比丰厚的佣金。
此人长相真是说不出的猥琐(个人对此角色超级鄙视所以对外表评论可能存在偏差),他偷偷摸摸的跟他会住所,发现那个男人其实有家有室。
当猥琐男甜美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出现时,坐我旁边的女生从鼻腔里发出不屑的响声,说:of course, 然后深深叹了口气说:that poor woman。
马特和他大女儿以这块地的买卖为契机登门拜访,在他大女儿将猥琐男妻子引开后,马特开门见山问他和他妻子是如何相识的,他开口就说:我爱我妻子。
他说只是为了SEX。
马特说她说过爱你吗?
他点头。
马特说你爱她吗?
他没有任何反应。
我不知道马特得到这个答案是欣慰还是又一次更深的打击,他若真心爱她他是否会替自己的妻子觉得欣慰,至少在他不在身旁陪伴的日子里有个人真心实意的爱过她给她带来他无法给予的快乐和幸福,或是更加伤心因为自己彻彻底底的成了他们爱情的旁观者。
可是他不爱她,她妻子倾心挚爱计划余生共度的男人不过是个欺骗她玩弄她的人渣和懦夫,甚至有可能是为了这笔地产的买卖来利用她来接近他,他替妻子不值替妻子难过,或是替一个真心爱着一个男人的女人感到愤怒和不平。
可这个女人是他的妻子,他爱的人,一个心已经不属于他,身体也即将要离开他的人。
那一刻,我相信贱到死的猥琐男没有做戏,他真的不爱她。
所以他没有接受马特给他机会,直到死这个女人也没见上他一眼。
马特没有当年揭穿他,但他的妻子还是知道了,她带着花来到床前,看着这个濒死的女人,她说我原谅你了。
马特说:你先生没有爱过她。
她说:我知道,所以我才来了。
那个躺着的女人都能排上年度最悲催排行榜前三位了。
可是,她的死也许是幸运的,她不用面对丑陋的真相,不用在无法和新欢在一起的痛苦时刻又要面对丈夫发现真相的两难处境,她不用体会那份耻辱和羞愤,不用面对一个自己爱着也以为爱着自己的人说其实他爱着自己的家室,不用面对灰心丧气的丈夫可能也离开她的悲惨结局,她死了,一了百了。
马特在家庭投票一致决定卖掉那块地的时候临时改变主意,说了些大义凛然冠冕堂皇的理由,呵呵,我觉得他丫就是想报复那个地产经纪,让他生意落空。
当然了,不否认原著中对此决定无限高尚的人格魅力的诠释。。。。
抿嘴偷笑。。。。
第一次小哭是马特的小女儿终于得知她母亲永远都不会醒来这个事实。
第二次,是临终前马特轻触了他妻子的唇说,good bye my love, my pain, my joy, goodbye, goodbye,眼泪从他的眼角滑向鼻翼,那个画面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哭点,瞬间泪奔。。。
影片结束,旁边间隙性默默抽泣的女生看了我一眼走了,我先前拼命咬着嘴唇的隐忍也终于HOLD不住了,失声大哭起来,朋友安静的坐在身边,乖乖的没有扭过头来看我。
乔治克隆尼的电影,有两部让我流过眼泪,一部是完美风暴,当影片结尾,女船长开着船驶出海湾,已经葬身大海的老船长再次说起出海时的美妙感觉,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我开始喝手里的啤酒,任由情绪肆意宣泄,当时寝室门大开,哥们儿正开着CS对着话筒骂街,走廊人来人往,只有我不存在。
另一部就是《后人》。
乔治克隆尼号称钻石王老五,人们热衷看他在戏里戏外泡不同的妞儿,赞叹他的魅力。
然而这样两部他的角色完全没有爱情,至少是胜利者的爱情的电影,却让我被这个男人饰演的角色深深打动,在没有女人的衬托下,他展示了勇气,展示了浪漫,展示了责任感,展示了一个男人能够拥有的大部分美好品质。
我不是gay,我喜欢看他在电影里泡妞儿,我讨厌煽情,这部《后人》是一部我流泪的喜剧。
我希望尽快忘记这部佳作,然后再看一遍。
最近在读威廉J本内特的《美国的希望与恐惧1988-2008》,初读几章,发觉老美似乎在准精英层以上一直弥漫着与夏威夷温暖海风不相称的阴霾气息,说好听点叫居安思危,鈎带着整个国家步入了中年危机。
借此套用一下,谈谈主角马特的希望与恐惧。
马特家的大地主生涯发轫于祖奶奶的优质土著血统,当然祖上荫萌早已消散,最应感谢的是克林顿时期对夏威夷皇室的平凡优待政策。
然而马特家族成员却都无心经营祖上土地,直到政府出台限定时间转让土地的文件。
此时的马特恰巧陷入婚姻的泥潭里,于是很希望于将土地套现,早点解脱出这片已成为心头累赘的土地资产。
然而这个看起来简单的计划却因妻子由于意外头部受创进入了准植物人状态而打乱,从女儿那里意外得知妻子在出事前有了外遇,并且有了离婚打算。
马特有些茫然了,如黑格尔所言identity是人性构成的基本要素与满足,自己原以为完美的婚姻即将不清不楚的结束,那么自己未来的希望又在哪里呢?
在料理妻子后事的过程中,马特逐渐感到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岛屿,而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每个旧的离去或新的诞生都会使自己受到损失或得到成长。
他开始反思自己在婚姻中的过错,也开始留恋祖上留给自己的那片土地珍藏。
在夏威夷的天堂里,人们都在谈论着怎么消磨时间,而时间却不声不响的腐蚀的人们的生命。
马特在家族出卖土地的最终会议上突然为未来感到恐惧和后怕,于是力主做出了留下土地以待经营的想法。
此刻这片土地成了马特新的梦想与希望的载体。
马特的希望和恐惧浸淫在通片的原住民哼唱的和铉乐里显得很是自在慵懒。
想起某年国内版马特的故事《气喘吁吁》来,彼马特过的日子气息平顺的很多。
这么大地主了,还亲力亲为的满群岛转悠着找前妻小白脸,居然还少有人认出。
路人某某认出马特后,诘问的不是“为什么夏威夷建州一百多年了,你家是地主,我家是贫农”之类的问题,而是深切告诫“土地要卖也要卖给咱本州人氏”,何也?
外地人开发肯定利益至上,本地人嘛要顾及群众影响多方面考虑了,至于你卖多少钱,与我何相干?
一句话:恒久法基下,产权明晰和被保护太TM的重要了。
此句话基础上,马特的日子对彼岸的我们来说来说轻松无比了,还叫希望与恐惧吗?
《后裔》同期读毕渡边淳一的《紫阳花日记》。
婚姻、出轨、家庭和牵绊,不同的故事在世界各地都在上演。
日日照顾牺牲的家庭,十月怀胎的孩子也同样在父母和家庭之中,明确的确立了战营。
孩子对出轨的一方是如此的不能忍受,孤独、空虚或者是追寻真爱,在孩子的心中和眼中出轨就是背叛。
夫妻间的背叛,更重要的是对家庭的背叛。
克鲁尼奉献“狐狸爸爸”一般的精彩演绎。
不着家的甩手爸爸,在面对妈妈的背叛和妈妈的即将离去时,他成为最值得同情和最值得帮助,让这个家庭继续存在的理由。
钟爱ALEX的设定,可能是和“实习医生格蕾”中的“恶魔之子”ALEX同名,叛逆、忍耐和自我的主张在脏兮兮的游泳池中身着比基尼听到爸爸宣布即将拔去妈妈呼吸机让她离去的噩耗。
拥有游泳池是如此美妙的享受,但在肮脏的水中,爸爸徒劳的捞起水中的垃圾,它依然是我们家的可以游泳的让旁人羡慕的游泳池。
生活何尝不是污水一摊?
但我们能选择也只有将脏东西打捞起来,起码看起来干净一些。
ALEX没有选择,她在可怜爸爸的受伤狐狸一般的爸爸的眼神中,迅速替代了妈妈的位置。
照顾妹妹,同爸爸共同面对妈妈外遇的事实。
叛逆如斯,即便是“我们同样是女人”这样的立场也无法改变ALEX连同年幼的妹妹的那一份一起,憎恨出轨的毁灭家庭的妈妈。
我见识过这样的恨意。
亲眼见过一个男子对我说多么憎恨离开他和父亲的母亲,一辈子都会恨她。
我开始想,或许,婚姻生子的是保证人类能够生存有所感情依托也是对人类生而为人的一种试炼。
不仅是对养育和照顾幼年孩子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要接受他们的爱与恨。
男女情爱在当下飘渺如一支烟的功夫,但是孩子的感情,孩子对你的爱还有恨,却在心头萦绕终身无法挥之而去。
后裔,后人的感情是如此复杂多变的。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祖先和父母。
作为后裔的教育更像是某种习惯和自然,某种我们更好的应对所生存的世界的解释。
就像是对家庭的概念一样。
即便还有7年就要失去的土地,即便知道母亲的背叛也不希望妹妹知晓,希望永远留着美好的印象在家中的妈妈的形象。
后人是一种对过往,和一代代后人们书写的历史的某种当下的寄托。
我们抚摸过泛黄的曾曾曾祖母和祖父的相片,我们看着他们的笑容,我们愿意相信,他们抱着信仰和坚定的决心,在温暖的夕阳中并肩站立,我们愿意相信,妈妈在心中永远爱着我们,她是如此美丽和温柔的生活在我们心中。
后人是一种本能,抛开理性和亿万美金,永远不签上自己的名字,要给形容枯憔的妻子的最后的全心全意的吻。
我愿意相信,如同《赎罪》最终米兰达在90多岁高龄的时候决心在自己的书中给予姐姐和她的爱人“幸福”,这是每一个人文精神应该给予的,我们人类之所以为人的终极关怀。
据说电影《后人》被称为一部“正喜剧”,何为“正喜剧”,在我看来就是一部“闷喜剧”。
这样的影片并不是那么“喜剧”,故事虽然颇多巧合、好笑之处,但是骨子里都是生活的沉闷、无奈与忧伤,最终还要来些人生启迪,曾经拿下奥斯卡的《美国美人》、《阿甘正传》算是其中代表。
《后人》的故事很有戏剧性,诸多巧合在一个中年男子的生活中碰撞,让他的生活一片混乱,又最终必然的走向清晰,感伤而又释怀,这就是这类电影的味道,总感觉似曾相识的调调,但是总需要每年来几部共鸣下人生。
事实上,很多相似的故事,换个发生地和社会文化背景就足以形成新的感觉,比如《后人》的故事发生地是夏威夷,一个人们印象中闲适安逸之地。
当然,乔治•克鲁尼扮演的男主角马特•金,上来就把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戳破,夏威夷也是人住的地方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利益纠葛啊;夏威夷也是社会啊,社会也是家庭组成的,有家庭就有家庭琐碎破事啊。
马特同样如此,与妻子感情冷淡,等有了缓解紧张关系的想法,妻子又在帆船上出了事故昏迷不醒;正当其感伤无比,悔恨万分时,又发现老婆其实背着他搞婚外恋,并且正准备离开他。
一对女儿,大女儿叛逆还有个怪胎似的男性朋友,小女儿行为举止疑似怪胎。
作为成功律师,他还要为家族价值数亿美元的地产拍卖烦恼,当然,在我等买房头疼的人看来,这就属于幸福的烦恼了。
马特的生活可谓一团乱麻,有背叛,有失望,有负担,有打击,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纠结男形象,在这方面,可以说这部电影并未跳出此类电影套路,但是也因为这样的境遇很多人都可能碰到,所以也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模式。
当然,影片也有它的气质,比如时刻表现的对生活种种挫折与不幸的调侃态度。
整部影片有太多值得痛苦或大喊的事儿,但是几位人物一直以非常规的态度对待,马特得知妻子出轨后,在看望妻子时,很无厘头的要对没有知觉的妻子发泄一通。
马特携全家追踪情敌的过程,可谓妙趣横生又让人感觉诡异无比,算是把这亲人即将离世,爱人曾经出轨的糟糕状态解构戏耍了个够。
马特在与情敌对峙时,也很偏执滑稽的,要为在哪里做过,次数,细节等追问不停,而情敌的妻子得知真相后来看望马特无知觉妻子时,又是一通无厘头的倾诉。
更别提马特那颇有《阳光小美女》中奥利芙气质,但举止更诡异的小女儿,她总会给你些比小大人还胡闹的快乐桥段。
这是一部非公路电影外壳,但是有公路电影气质的电影,当马特带着大小女儿,外加大女儿怪胎朋友一起,去走访家人,追踪情敌时,整个过程也就成了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马特成功的表象下,忽视了太多东西,失去了太多美好,马特认为一种事业的成功便是家庭的幸福,而如今,他试图与家族一起获取一笔天价财富,获得更大“成功”。
而马特的妻子却是一个更追求内心自由的女人,她爱交友,爱冒险,自由奔放的追寻内心的方向。
这可以说是两种生活观的碰撞,他们婚姻的纠结也因此产生,然而马特却从未直面,知道妻子濒死的时光里,他才得以醒悟,有趣的是,这种方式,正好是他抛去平时成功律师的身份与面子,倾听内心声音,率性的去折腾,去冲突,去和解的过程中获得的收获。
而如马特说述,他们家族的祖先正是打破常规,异族追求爱情而通婚,而作为后人的马特,终于寻得了这份宝贵的家族基因。
在一次精神的“公路之旅”后,马特的转变也就顺其自然,他不在仅仅关注眼前的,金钱的价值,更关注承载生活的这片土地。
他和兄弟们是这片土地的后人,有责任让它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一些家族精神的意义,并继续传承给孩子们;他是这个家庭的责任承担者,在妻子死后,他要照顾两个女儿,让他们体会父亲真挚的爱,而绝非花大钱送到私立学校的表象物资的爱。
他被一段生活的经历所感染,也尝试感染家族的族人们,他们不能简单的将一段记忆换成金钱,孩子们需要一片认识到家族精神气质的大地。
《后人》是部调子如夏日阳光让人感觉懒散的慢节奏电影,但是又时时迸发出生命的热情,同时又穿插着生活的无奈,这种五味杂陈的感觉正是生活真实的味道。
乔治•克鲁尼在片中献上了在我看来属于其水准正常发挥的表演,不是不好,只是以他的表演水平,以这部影片拿下奥斯卡影帝,个人认为还并不是最佳时刻。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5ae66e0996fe4bd03ac763de.html
夏威夷风情 当个风光片看看还不错 乔治克鲁尼也没啥突破 就不耍帅了?
啥?这也太太太太太平淡了吧!
应该还是不错的,温文尔雅的克鲁尼也会穿个拖鞋跑去问情敌的下落,小朋友的表演也还到位的
一部温情的疗伤系影片,个中滋味五味杂陈,克鲁尼在此片着实出色,演活一个苦逼的中年男。
蛋疼么?说了90分钟,无任何矛盾冲突的片,豆瓣7.6分
配乐挺好听的;海真蓝!;真心无法忍受这个无厘头剧情.......;就是不肯好好说故事;开始的介绍性语言太多好像有声小说;编剧把小场景写得太碎了而且有种毫无诚意的感觉
谁说中产阶级无屌丝,多希望绿毛龟变身忍者神龟,最后全家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好感动。Shailene Woodley比在青春密语中演技更纯熟了
并没有到一星的程度只是这种片可以候选佳影所以到了一星的程度
如果hugo还不行的话今年真是没多大劲了
剧本挺好。配角出彩。克鲁尼表现一般。那个女孩长得好像娜塔莉-波特曼。
莫名
我一个生活在大陆的人,觉得住在夏威夷的人,就住在天堂里,像个永远度不完的假期,他们就悠闲地喝着“麦泰”鸡尾酒,扭扭屁股,看看海浪。我有这样的想法是疯了吗?他们就感觉不到生活的痛了?我们何以认为他们的家庭就没有争吵?他们的癌症死亡率就会更低?他们的心脏病会更温柔?
乔治·克鲁尼,这一次褪去了老帅哥的架子,没有舞刀弄枪,不玩搞怪耍酷,也没有和女人上床;转而成了一个被妻子背叛的丈夫,一个努力调节与孩子关系的父亲,一个面临困扰与纠结的中年男人。带给我们的却是满满的感动和淡淡的忧伤,还有他返璞归真,毫不做作的精彩演技!
不如不看
乔治库鲁尼演技越来越好,里面泪点确实很多,每年看看奥斯卡颁奖礼还是很不错的!
我曾经想过希望能看到此片电影中的故事,因为还是很现实的。因为角色的关系让George的表现还是相对出彩的。但演她两个女儿的姑娘们和大女儿的朋友Sid更出彩,尤其是两个女儿的斗嘴很欢乐。但最后小女儿得知母亲将死时的流泪也能让人随她流泪。今年Oscar最佳影片提名的9部都很精彩!
小三完败 夏威夷风情片
大失水准。
成功多金痴情严肃男那爱玩的妻子汽艇翻掉后他才发现她早有奸情,朋克女儿与淘气儿子都让他烦心不已…关于故土,传承、守护及谅解。但还是属于没有任何营养的垃圾电影,关键我也不爱克鲁尼啊!
蛮平淡的一个故事 但是导演功力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