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一方电影是否强盛,如果看导演的话,并不是取决于所谓的大师——台湾电影前两年在各大影展上斩获颇丰的时候,电影年产量已经是个位数了,也不是取决于一两位票房高手——当年冯小刚的一枝独秀正对应出整个华语影坛的寂寞,而是一干一直在拍片不断有点作者意思但从不掩盖自己商业追求的导演。
他们的作品,可能会有1/3被直接冠上烂片的名号,还有1/2中规中矩,剩下的几部除了成长期导的小成本外,可能会被或多或少的人群奉为经典。
邱礼涛,就算是这么一位。
废话已经说了很多了,直接讲这部电影吧。
(有轻微剧透,慎入)电影本身在邱礼涛作品中也不算最好的一拨,因为剧本的缘故,虽然没太多破绽,但结尾煽情之余,稍显幼稚,不过整体看来不错,部分段落很显功力。
比如电影一开头,阴暗的光线里像个死人一样睡觉的林家栋躺在的士里,一下子就带入一种氛围:如果带着看鬼片先入为主的印象去看,有点小阴森,但车里的人轻轻一动,阴森感被生活化平息——不过是个睡觉的人嘛。
这奠定了影片的基调:尽管可能看片之前你已经知道这是部打着鬼片旗号的亲情片,由于影片在生活和惊悚之间转换得极自然,你根本无法判断下面一段是正常的还是吓人的。
后面故事开始,上路。
这段让我想起了史爵士的处女作Duel,都是两辆车之间的戏。
不过这部戏里对话比较多,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对后视镜的使用,将两辆车的命运连到了一起,这种用法并不罕见,但可以看出,在这段戏里,位置不一样,实际是各段切换的中心;一是这段配的音乐,略带颓废,但比较悦耳,却又让人不明所以,暗合了情节的发展。
其实如果戏一直这样走,就像Duel那样,我觉得也不错,一个大悬念的存在已经让戏剧张力出来了,不过后面剧情走向了罗生门式的故事。
这样写比较讨巧,如果一直是两辆车路上走再发生事件,编剧的难度会更大。
罗生门式的故事有两个,构造很简单,一个故事,一个真相。
这两个故事算是本片最花气力的地方。
某种意义上来讲,故事的部分是为真相的部分做铺垫的,但这个铺垫铺得太好了,感染力超过了真相桥段,反而显得喧宾夺主。
故事部分的拍摄,不像邱礼涛,倒像杜琪峰,特别是铁三角里最后一段,无论是多角度的运镜(那个出门上楼的俯拍用得特别好),还是静态下充满张力的对峙,都如出一辙。
不过老杜的方式是一个静态三角被内部矛盾撑破后,一阵短暂混乱后,很快形成第二个相对静态的局面;而故事段落则在混乱中结束,有点小烂尾。
此外,影片中唯一真正用来吓人的灵异特效也是在这个段落里出现,但说实话,如果不用特效,完全通过张兆辉的表演来表现鬼上身,可能效果会更好。
不过,在这个段落里,邱礼涛还是显现了他鬼片老手的功底,重重铺垫后阴气逼人。
真相部分,剧本写得不如前者,甚至有些无厘头的味道,但拍得不错。
邱礼涛的影迷们要好好看这一段,这一段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很黄很暴力的邱老邪。
不像前一个桥段那样始终隐忍玩阴的,这一段从开始就充满了躁动,所以,即使后来剧情发展得有些戾气过剩,但让人不禁叫爽,此刻的叶璇不是一个人在发癫,陈子良、阿鸡灵魂附体!
这段若讲缺点,就是中间过high导致它试图跟主线连接的亲情戏显得有些牵强,any way,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邱礼涛,这些可以忽视了。
值得一提的是叶璇在这两场戏的表现,风格迥异,但都可圈可点。
这个戏主要的问题还是剧本上的,是的,没有明显破绽,但连在一起氛围有些不对。
等再回到主线部分,其实大悬念已经昭然若揭,只等着煽情段落的出现了。
张智霖最后的独白虽然有点小傻,但想想经常看到的“xx剧情是什么意思啊”等帖,觉得为了照顾部分观众的智商,这部分交代还真有必要。
虽然有点小怕,但我看到最后一个场景时,仍然希望看到邱礼涛再癫一把,但很可惜,主角已经彻底五好青年了。
总的来说,不错,但不算上乘,邱礼涛的影迷如果仔细看,其实不会很失望的。
我姓马 做年做马的马 也是牛头马面的马 现在社会进步了,我们的服务也升级了 不但要开车送魂 还要帮人解开心结不过那只马也太帅了点啊!
不知道为什么豆瓣的评分那么低,看过觉得是一部相当好的片子,不落俗套,也很佩服编辑用这种说故事的方法来诠释。
一个小客车司机要去偏僻的日月村送货,需要出租车司机带路,可惜没人知道路,最后找到男主角地图王,在重金的诱惑下,绰号地图王的阿朗终于同意带路,为了避免深夜开车无聊,两个人开通对讲频道聊天说故事,都是关于日月村的春雷饭店,两个人说出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好像日本的罗生门,不过最后小货车司机交代了自己的地狱使者的身份,真相才得以浮出水面,原来阿朗的妈妈就是春雷饭店的主人,为了钱财伙同自己的情人残忍杀死了一票抢匪又火烧了饭店最后逃亡被抓下狱。
阿朗的人生也走上了凄惨的道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在舅舅的虐待下生活,被逼无奈以暴制暴杀死了舅舅逃走四海为家,他对妈妈的恨意一直伴随他度过30几年的人生,浑浑噩噩为了钱什么活都愿意干,没有家的感念,出租车就是他移动的家,连内衣都晒满后车厢。
童年的不幸遭遇才让他成为这样。
最后在地狱使者的帮助下,死去的妈妈在头七之夜终于和儿子相聚,母子两互相倾诉终于解开困扰各自多年接下的心结。
妈妈释然而去,而阿朗也拨开乌云变的阳光开朗,乐观的对待自己的人生。
特别美好的一个结局,让人感到温暖。
恐怖片?
鬼片?
看完的感觉竟是温馨。
就好像影片最后“小马”说的,随着与时俱进的需求,送鬼魂在头七夜回家的服务也越来越人性化,不但要帮助死了的人了却最后的心愿,更要让活着的人没有遗憾的更好的生活下去。
从恐怖程度来说,这个故事实在是一个宣扬母爱和人生意义的电影,只是一些色彩和气氛的运用多加了晦涩和突然。
关注邱礼涛是因为他的《性工作者十日谈》,我甚为欣赏。
也记得读过一篇文章,说他的电影都是关注弱势群体的,这部片子也是这样,虽然不是一个群体,但是这样的个体其实代表着很多的共同性,因为一些过去,因为一些解不开的心结,而过不好生活。
继续关注邱礼涛的其他作品。
刚看完,恐怖没想到成了外壳,在“等恐怖”这个念头下,不知不觉温习了一种“回归”。
结合的挺巧妙。
还有一个吸引我的是“地图王”,我接触过开的士的,很不错。
一眼看去就不俗的样子。
……
《头七》,本以为是一部恐怖片或是惊悚片,可看到最后发现是一部带有教育意义的温心的片子。
蛮不错的。
最喜欢 张智霖扮演的小马,他说:“我叫小马,做牛做马的马,也是牛头马面里的马,正式官衔应该是马面罗刹,名衔是地狱使者,……,现在我们的职责不单是让逝世者毫无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世的亲人解开心结,快快乐乐得生活下去……”最后,亚朗改头换面,做回了真正有意义的人……我想小马的话应该就是该片的精髓吧。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
但是亲人、爱人以及朋友离我们远去,无论是永远的告别还是单纯的离开,如果留有误解,如果留有埋怨,如果留有仇恨……如果单纯的以为时间可以抚平一切创伤,我们就会在等待中错过了,那些可以幸福的幸福,最后涂留遗憾。
你是不是也希望,假设现实生活中能出现小马这样的马面罗刹,帮助我们化解心中的一切怨恨?
如果……假如……哪有那么多如果和假设,如果有如果,那么更无所谓错,也就无所谓对了。
所以能在每一次的误解,每一次的埋怨,每一次的仇恨……之时,用宽容的行为,豁达的心态,感化一切。
幸福的大门自然为你敞开,就连阳光也会照亮你心灵的每一片领地,同时带给他人温暖。
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值得你为之误解、埋怨、仇恨……你要想着,我来到这个世上的终极目的就是幸福。
幸福是自己掌握的,所以放下心中的阴暗泥藻,让阳光照射进来吧
如果一支厉鬼转型开始向你传经布道,大讲人文温情,你会怎么看待这只鬼?
只怕会人不人,鬼不鬼。
邱礼涛的CULT片是香港电影仅存的星火之一,人肉叉烧包、性工作者十日谈、降头都拍得十分出彩,透过他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香港底层文化的气质,了解最街市的香港文化。
头七却把我雷到了!
我是专门挑在半夜把窗帘拉上看的,越看越觉得天光,最后简直感觉电视机头顶有天使的光圈了。
让一个专程来看厉鬼的观众看到了善良的马面使者,而且还是长得像张智霖模样的马面,真是苦笑不得。
开场5分钟算是有点邱导演的神韵,林家栋的阴霾的眼神和局促的的士车空间,加上诡秘的呼叫对话,让人无限期待随后故事的发展。
在这里得查一小段,林家栋同学是我觉得目前香港最有潜力的演员之一,他完全有可能像任达华那样,经过银河的点拨后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随着他在放逐、黑社会等片子里面的历练,现在的林家栋完全拥有了自己的表演气质,比起TVB时代的他而言,简直是脱胎换骨。
我看好你,林家栋。
接着说电影,林家栋看在钱的份上答应张智霖带路,两人一前一后在路上有一句没一句聊,跟在后面的张完全就像看着自己的羔羊般,这种人物关系很是让人期待能发生点血腥刺激画面。
为了打破尴尬的气氛林家栋讲个有关春雷饭店的鬼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漏洞百出,谁都知道这里肯定隐藏着什么。
但重要的是,这个故事的演绎完全看不到邱导演的功力,故事讲得乏味,就算里面有鬼、灵牌也提出导演的水准。
接下来就惨不忍睹了,随后的电影一泻千里。
林家栋讲完故事之后,基本上我对这个电影就没有期望了,我已经猜到林就那个小孩,只是还侥幸的期盼邱能再编个变态的情节在里面,结果是后面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香港版“妈妈再爱我一次”。
张智霖讲了真实版的故事,原来林的妈妈伙同一个抢劫犯,干掉了其他同伙独吞了钱财但最后都被公安抓了,小时候的林就只能寄人篱下,受尽苦难,然后远走他乡誓不回乡,童年阴影造成了现在颓废。
而他妈妈在坐了近三十年后却在释放前病死了,今天就是她的头七,特此让见林家栋告诉他妈妈多爱他!
从单薄的故事情节里面就可以看出邱导演对有人情味的世界是多么的无知。
整个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叶璇拿菜刀把老大的手砍下然后扔进锅里煮,干净利落,霎间邱导演回魂了。
相比较,降头从头精彩到尾而言。
头七简直是小学生作品。
开始的时候 我一直猜车里的货其实是郎仔自己我是这样想的其实那天是郎仔的头七很多新死的鬼魂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马面用了很多办法想帮他解开心结 然后无牵无挂的离开这个世界包括在深夜的高速休息站变出一群踢球的小孩把他的车胎扎爆让他坐在自己的货车里为的就是在头七的夜里帮他回到家里家里是他已经出狱后白发苍苍的妈妈在等待他的原谅郎仔的司机伙伴们找到那部车的时候打开车门是已经死去的郎仔因为没有亲人 孤独的死在自己的车里。。。
我一直是这样想的结果竟然是他妈妈 唉
城郊,月黑风高,喝了酒的朗仔今夜奇怪,竟没有拉到一个客人醉意和睡意侵袭着朗仔,他不禁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忽地,一辆闪着大灯的货车呼啸而来,朗仔急打方向盘,躲过一劫,酒醒大半,大骂不止·········车灯阑珊的公路旁,有人向朗仔的TAXI招手,朗仔驶近一看,见一男一女,男的面目清秀,笑容可掬,女的衣着朴素,站着暗光之处,面目无法看清。
“去哪?
”“日月村。
”“那里现在修高速,路不好走。
”“只要一点前能赶到那,价钱好说”一番讨价之后,朗仔决定载客上路。
男的自称小马,坐在副驾座,女的一声不吭,坐在后座,仍处暗光之处,面目无法看清。
“日月村是不是有家春雷饭店?
”朗仔心头一凛:“没了,早烧光了”“你亲眼看到饭店烧光了吗?
”"不是,我也是听说的”“那你还听说了什么,说来听听”“你信不信鬼啊?
”··········朗仔开始讲自己听来的鬼故事······小马也有他的故事,一个关于春雷饭店的真实故事·····此时,坐在后座的女人终于开口说话,她用低沉的声音,讲了又一段故事“春雷饭店着火的那个夜晚,为了避风头,亚芳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了妹妹妹夫照看,自己和情人带着那箱金条逃到外地。
后来,亚芳因思子心切,决定回来看看儿子,可是在回家途中被警察发现,抓起来判了三十年。
狱中的亚芳,悔恨不已,终日以泪洗面,为了能减刑早日见到儿子,在狱中拼命工作,终因积劳成疾,病死狱中·····”将近凌晨一点,车已驶进日月村,恍然大悟的朗仔,打开车门背起讲完故事的女人,朝着门口已点燃两排白蜡烛的春雷饭店走去·····此时,镜头闪回到开头的车祸现场:一辆的士车被迎面而来的货车撞翻,车内的朗仔已奄奄一息。
一番抢救之后,朗仔大难不死,想起昨夜有关日月村的一切,恍若梦中···········片尾,康复后的朗仔重操旧业,面貌却焕然一新,五毒不沾,待客热情。
一对找不到目的地的母子请朗仔帮忙,朗仔欣然应允。
看着后座上幸福的母子,朗仔的脸上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我害怕恐怕片,哪怕到了最后的温情片断,还是心有余悸.当妈妈在儿子背上,流着眼泪说妈妈疼你,当儿子从车里把妈妈背出来,不再有恐惧,我想到,罪和宽恕.两个相关的人,不同的记忆.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又是错的呢?妈妈走了,去哪了呢? 留在记忆里了.妈妈有错吗? 让记忆告诉你,妈妈是对的.头七,在老家俗称"zouyang",爷爷去世的时候,公事在我家办的.所以我对死亡的事情,有更多亲近的感触.我是相信有另一个世界,我是相信你亲近的人死去的时候,会和家人有个短暂的告别.头七,尊重死者,尊重记忆,尊重妈妈,爱你,一切.这部电影看完了有种冲动,再看一遍了.
破片
这题材我喜欢,有点小感人呐
要讲鬼故事就好好讲,还尼玛加什么煽情剧情
没啥意思~~
叶璇还是有演技的
还以为要拍系列电影。
还不错
牛头马面都与时俱进了
小型罗生门~
虽然节奏略慢,但是出人意料的还算好看。为了叶旋的演技多给一星。
七月半 我来了
K,恐怖片不带这么励志的!!!!
看时很惊悚,看过很无聊。
既不惊悚也不悬疑还不恐怖。
天。。。牛头马面都与时俱进了。。。还做research。。。
大烂。。片
太傻逼了
噱头很足的电影名,结果到头来是部教育片,我@#¥%……&*
评分低了评分低了,必须五星,非常好看,想不到豆瓣评分只有6.3。
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