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导演瓜达尼诺声称自己完全没有翻拍的想法,只是一次私人化的重新表达,但他复兴上个世纪80年代衰落的意大利铅黄电影的小小(也许是大大?
) 野心不可能不被察觉。
原版《阴风阵阵》是阿金图“母亲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讲述“叹息之母”的故事。
三部应该连起来看才能了解脱胎于英国浪漫主义的“三女巫”的故事,瓜导并没有在这一部电影里讲清楚“母亲”和“女巫”的概念,所以新版《阴风阵阵》在剧情理解上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意大利铅黄电影发兴于上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以神秘性,处于险境的女人,精心制造的悬疑,性和暴力,血浆,刺激而鲜明的视觉色彩,对谋杀与死亡的偏爱,锋利武器刺穿身体,甚至少许超自然元素为特征。
在新版《阴风阵阵》里,最明显的是迷幻鲜艳的视听语言的缺失,瓜导在坚持自己美学的同时—即对精心布置的静物定格式的展现,却在大量封闭暗室场景内没有对光和色彩有任何费心的调度。
暗物背景前的人物在做着“逃避—追杀”的行为,无形之中在对影院屏幕的亮度质量作着极高的要求。
在悬疑惊悚感的塑造上也是令人遗憾的。
导演迷恋于对女性躯体关节的破坏与扭曲,以此来营造生理上的不适感,却对整体的惊悚气氛没有起到任何帮助。
另外,太多无谓的梦境恶心场景,没有隐喻,只是无谓的大尺度填充。
作为一个意大利人,瓜导利用新版《阴风阵阵》传递出的只是对过去铅黄电影盛兴社会背景(即意大利极权下的社会恐惧)的再唤,着重在历史背景的陈述,扯上了私人命运与政治隐喻,与纯粹铅黄电影对视觉心理快感喂养和冲击的原初背道而驰了。
首先想说,从翻拍的角度本片并不成功,更像是借了旧版故事创意点拍的全新电影,但若是因为这个原因,让这部新版的评分不到7分,那就很委屈它了。
先说说两版在感官表达和故事内容上都有差异。
旧版从表观上给人强烈的感官冲击,鲜艳而诡谲的撞色,大量红蓝色的室内光线,重复叠加的几何图案,加上独有年代感的电子合成乐,非常风格化。
相比之下,新阴风阵阵的色调单一,画面走写实路线,然而视觉冲击仍然十分强劲,这种冲击来自于电影的病态美学感,主要体现在张力十足又透着诡异的舞蹈,由女性完成却丝毫感受不到柔美反而十分硬核,红色流苏下扭动的躯体透着冰冷和野蛮。
就像热评说的,这是一种新生的可怕美学。
在讲故事方面,感觉原作导演的精力并不在讲故事,他更希望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感官体验,内容上比较浅显。
而新作导演的想抖包袱的野心从片子一开始广播里不断播报的政治新闻就昭然若揭了。
虽然书读得少,但还是读出了导演想在两个小时的篇幅里把女权主义、反思二战这些难啃的主题都拿来探讨一下的野望(要看懂还得感谢豆瓣上各位大佬的科普)。
这些背后的话在对比两版故事上的异同后尤其明显,比如删除旧版学校里唯一的男性钢琴师的情节,背景不断出现的政治暴动新闻等。
然而想说的太多而篇幅不足的结果导致整体不够紧凑,比如心理医生的爱情线、科洛的角色热衷革命活动都有节外生枝的感觉(有豆友分析这些剧情的用意确实对导演观点有加持,但还是觉得挺累赘)。
总体而言2018阴风阵阵的观影体验很棒,算不得恐怖片(对我而言),更像惊悚向的剧情类电影。
撇开鼎鼎大名的旧版,从一部新片的角度来评价新版阴风阵阵,绝对是部风格独特且不失质量的好片,值得更高的评分。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认为这是2018年最好的电影,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导演借着老版本的一次疯狂自嗨,插入那么多时代隐喻有什么用?
红色连的新闻播了一段又一段,跟这个故事的联系在哪?
那个老头医生为什么而存在?
看到最后我也没明白,说是让那个老头成为事件的“见证者”,但是这个故事为什么需要一个“见证者”?
没有这个老头,那个仪式就不能完成?
这些电影里都没有交代,这电影的剪辑也有问题,女主角蹦迪把另一位舞者蹦死,我看不出两者动作之间的关联性,稍微剪辑一下能变的精彩的部分,导演粗糙的处理让这部分看起来毫无逻辑。
再来说说这部电影所谓的“恐怖元素”:骨骼扭曲、小便失禁、肉体穿刺、女性生殖器官血浆化;这些东西除了让我恶心,再无其他,单纯的用视觉冲击引起观众生理不适,个人并不认为这是什么高超的手段。
总的来说我很反感这个导演这么处理这部影片,你真想针砭时弊,就去拍个《再见列宁》,在一部恐怖片里强加一些时代纪录片似的东西,又不和主要剧情建立任何联系,蛋很疼。
电影中的时代背景对故事的影响为零,把这个故事剥离出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成立,我不知道这是导演的成功还是失败。
对于这类十分晦涩的隐喻类电影,我一直有个迷思,好比:你自创了一道菜,营养价值极高,但是是大便味儿的,这道菜该怎么评价?
这片挺吓人的,克苏鲁是吧貌似介绍上这么讲的,涉及到这个名字的都挺恶心,这片也不例外,血次呼啦的,这掉了那掉了,跳舞那应该是全篇点睛之笔了,服装恰到好处,似露非露,惊悚诡异但也很好看,氛围刻画的也不错,就是怪物不出来时候最吓人,出来之后就剩恶心了。
女主想不到是最终boss,牛逼且强大,对待赝品一招秒。
电影就是电影,真实就是真实,让正能量见鬼去吧。
1.我要离开这见鬼的疯人院。
你们这群女巫。
2.只看了一会儿,我就知道,这部电影是会让我害怕的电影,画面、语气,还有音乐,还有环境,这是独自一个人害怕看的电影。
有时候,画面和对白是分离的,一群人在密谋,但看不到他们。
奇怪的声音不时传来。
3.一个人的舞蹈,另一个人被舞蹈动作所伤,这是反抗的代价,舞者越用力,对反抗者的伤害越大。
4.人们可以犯下罪行,并称之为巫术。
爱和操纵经常同时出现。
5.再度来到那个充满镜子的房间,曾有人再这里因巫术丧生,被人用钩子吊起,现在那个舞者来到这里。
她不断的跳跃,跳跃,直到筋疲力尽,一群人又开始密谋。
其中一人把刀插在脖子的大动脉上。
6.其中一个女孩发现了这些,她把事情告诉一个老医生,这个人成了反抗者,最终舞蹈开展,她被巫术所伤。
老医生在观众席观看,渐渐感到不适,受伤的女孩加入到巫术中。
在中途,受伤的女孩倒地不起,大喊,舞蹈被终止。
7.老医生遇到多年不见的妻子,和妻子一起坐车,他们到了剧院,老医生惊醒,他被两个凶恶的女人抓进剧院。
献祭仪式再度上演,裸体舞蹈,开膛破肚,医生在求饶,主角微笑说到:我准备好了。
老丑的怪物微笑,主角的导师动了恻隐之心,她被老怪物处决,鲜血流淌。
8.主角才是大boss,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光头儿!
原来是你呀,老女人还是很有大家风范的,演女巫不错。
想喝诱人的妹汁吗,管够哈哈哈。
我擦这个扭曲的女演员柔韧性真滴好....都扭成那样了....疼.....所以说女巫恶毒嘛,该千刀万剐也是对的。
这部电影充斥着非常多的穿插式镜头与暗示,充斥着很多突兀的关联,这很吻合女巫主题,随处可见的反主流,挣脱束缚,反抗,而女巫大概也在映射女权。
还有很多性暗示,着实多...还有粉的也是醉了...蛊惑这个词的根源应该就是暗示与潜意识,这很女巫,晦涩,痛苦,施虐,各种象征符号,这就是黑魔法吧,我猜导演是想极大限度的想把女巫的内核完整诠释。
卧槽这个舞蹈服太特么骚气了,完全就是女巫的装束...居然还能见到人棍...这个舞蹈,应该就是女巫之舞吧,着实让人印象深刻,加上舞蹈的配乐,在传递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影响力。
是的女巫就是这样,一堆白花花的肉体疯狂摇摆,群魔乱舞,最后的反转太牛逼了,原来你就是叹息之母,最后的一系列场景,低帧慢镜头满屏红色背景加爆头,有一种迷之黑暗美感,母亲让你死,你就得死,真女神转生啊,这气质的转变,安静平和与包容,在晚餐时便已显现。
这部电影可谓颠覆传统,从以往的遮遮掩掩到现在的淋漓尽致,所有女巫元素的展现都很出色,如果提前先去做一下女巫相关的了解,会有助于观影。
很深刻的女巫电影,非常有深度,很另类,很成功,很好看,看完后也有点着了魔的状态,这种深度的挖掘与揣摩总是让人兴奋的,精神抖擞的
当我第一次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其实我是,是拒绝的,太文艺的恐怖片一般都不是我想看的恐怖片。
恐怖是不可能恐怖的,这辈子文艺片都不可能恐怖的,氛围营造又不会,就是Jump scare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恐怖这样子. 看完发现其实是个血浆悬疑文艺片,第一感觉就是散,第二感觉就是闷,比看Amour还觉得闷
爱 (2012)8.62012 / 法国 德国 奥地利 / 剧情 爱情 / 迈克尔·哈内克 / 让-路易·特兰蒂尼昂 埃玛妞·丽娃但是人Amour节奏和剧情抓的好啊,一寸一寸的被握住心脏的感觉,Suspiria是东一存西一寸的挠你真难受。
导演的初衷大概是想说:“女权主义者们!
哇嘎哩共!
你们都是披着羊皮的狼!
”后来觉得不太妙,大概会被人肉,又加了句:“虽然男人也有问题!
”加完发现偏离初衷,很没style,又加了句:“你们应该理智的觉醒!
”然后发现片长超太多,那就酱吧!
其实把时间轴打乱重新梳理一遍,故事主线是这样的:男人(心理医生扮演)伤了女人心(心理医生没能在大屠杀前把老婆送走),在女人需要依靠的时候并没有靠住(Chloe Moretz扮演的Patricia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于是女人打算不靠男人了(Dakota Johnson扮演的Susie只身来到柏林),然而恶念与野心其实早就开始萌发(Susie的亲妈打小不喜欢她,说她邪恶)。
女人离家出走,发现想证明自己不需要男人的同志有很多(女巫舞蹈团),虽然这个群体很弱小(片中时不时的点出女巫学校周围的环境不安全),但是这个群体意志坚定(Tilda Swinton扮演的Blanc一直坚持着),她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最终炒鸡重要的演出排练)。
然而女权群体里也有不一样的声音(Markos与Blanc争夺领导地位),并且显然披着为妇女争取平等地位的外衣,但实际上还是老套的为自己争权夺利这种挂着羊头卖狗肉的理念被更多人支持(Markos腐朽的身体,Markos忽悠大家她是叹息之母的化身,Markos比Blanc多三票,以及片中说Markos的肉身是她的牢笼),虽然很多女权主义者自己也不怎么相信这条路能走成,但是又不敢自己出来扛鼎(选领舞的时候没人站出来,女巫门谈论到Markos的时候言语消极)。
无论如何,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新进来的发现猫腻要消灭(Olga,Patricia,Sarah),大家都是交了投名状早就同流合污的(对Olga一人一勾),反对的人势单力孤,想要发生甚至脱离这个群体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以爱哭大姐的自杀为代表)。
终于到了向大众发声的时候了(正式演出开始),女权主义者期待已久的蜕变与重生也到了最后的时刻(地下的疯狂人体大趴),这里要说政治辩论的要点不是证明自己的对,而是证明对手的错(心理医生被女巫骗来,一边叫着你没帮助她们,一边绑了起来强势吃瓜)。
为自由和梦想奋斗的女权主义者渐渐发现这蜕变根本就是巨大危机的开始(Blanc看到Susie试图阻止仪式进行),然而在大势面前少数人的力量只是螳臂当车。
被自己人迫害死的女权新人们成了枭雄的养料(Olga,Patricia,Sarah被剖腹开膛献祭),一直追求自由和梦想的一派被追求权力的砍了头(Markos暴起砍了Blanc),然而迎接她的则是蓄谋已久比她更狠的野心家(Susie觉醒Mother Suspiriorum,开篇Susie看镜子那个莫名其妙的镜头就是在讲Susie其实早就觉醒了,视野超远的喔!
)。
Susie说:进舞蹈团的感觉像回家一样,我一年回家,大年三十晚上我都不回去,家里亲妈快病死了,我都没回去看看这样子,在舞蹈团里面的感觉,比家里面感觉好多了,在家里面一个人很无聊,都没有朋友,进了里面去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德英法语都能聊,超喜欢在里面!
本来!
这个故事到这就讲完了,导演想想开始加戏了!
想说男人也希望女人独立自主,所以心理医生幻觉里的妻子一个人也挺过了集中营过得还挺好。
想说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能做,所以心理医生其实也是个女人(Tilda Swinton扮演)。
想说女人有了力量也不干正事,所以冒出来两个警察被各种调教。
想说即使单纯追求自由与梦想女权主义者手段也不干净,所以Sarah被Blanc控制着继续演出想说极端女权主义者其实手段很幼稚,所以Markos身上有个婴儿手已经在明确的讲女权主义和旧思潮的斗争了,还不停的暗示个毛线啊!
此处在说电视里的新闻最后导演反应过来我说的太多了,你们当我啥也没说好不?
Susie片尾出来做了个抹除观众记忆的动作。
导演明显没有学好less is more这句,如果能好好做做减法其实这片子能好看不少。
其实女人在开始追求独立的时候就有了与男人不同的力量——巫术,所以片中用了女巫这个曾被迫害的群体作为核心代表,同时女巫在片中本就是邪恶的崇拜者,又在呼吁不要过度使用女权的力量,那么现实生活中女权的力量是什么样的呢?
在你对老婆的懒啊,凶啊,不走心啊,没逻辑啊,不思进取啊,没计划性啊,各种问题进行了旁征左引条理分明的证据阐述并提供改进方案时,她总会告诉你:“但是,你为啥总是不关客厅灯?
”WTF???
点击右边链接,收听本期音频 👉 夏日纳凉特辑:阴风阵阵《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导演卢卡·瓜达尼诺,翻拍自1977年恐怖大师阿基多执导的《阴风阵阵》,把一部剧情简单的宗教元素惊悚片,生生拍成了复杂的严肃现实题材电影,涵盖内容题材包括:美苏冷战、东西德对立(舞蹈学院就在柏林墙旁边,镜头多次带到从墙边走过的德国人)、宗教/巫术(真假”神母“)、恐怖主义、女权……其实1977年的《阴风阵阵》剧情非常简单,讲的是一个美国女孩Susie来到德国的一家舞蹈学院学习,但是舞蹈学院的学生和老师接连死亡,死状可怖。
发现事情可疑的Susie渐渐挖掘出这个舞蹈学校背后的秘密:原来掌控这家舞蹈学院的是一个侍奉神母的邪教,他们用这些学舞蹈的女孩的生命来给神母献祭;最终Susie将这个舞蹈学院付之一炬,逃出生天。
1977年版《阴风阵阵》中的女主Susie1977年的《阴风阵阵》专注于视听体验。
视觉上,阿基多通过红黄蓝三种饱和度高、色彩浓郁的布景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大量运用红、黄、绿、蓝四种颜色像霓虹灯一样直接打在角色的脸上,不断变换的色彩给观众一种非常不安的感觉。
还有大量的几何形状旋转、运动,抽象线条的组合,完全让人头晕目眩,感到焦虑。
听觉上,哥布林(Goblin)诡异的迷幻电子持续输出,完全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三角琴和鼓毫无旋律地反复按压观众的神经。
阿基多的《阴风阵阵》在视听上的处理颇有希区柯克的既视感,尤其是《迷魂记》最后一段追梯子的戏,简直让我全程抓着胸口的衣服,默念:I can't take it.相比之下,2018年瓜导的《阴风阵阵》在这个主线剧情的基础上,放大了很多原本非常细小的元素,把它们变成隐喻,成全自己的表达欲。
比如原本只是性格不同的女老师,在2018年的《阴风阵阵》里变成了女巫集团里相对立的两派,这个相对立的两派又暗含东西德的隐喻、美苏极权对世界的割裂;又比如原本只是跳舞,却被瓜导夸大成了献祭,地心引力被看成是一种压迫,于是跳跃就变成了反抗压迫。
又比如原本只是一个不靠谱的男性心理医生不相信Susie的遭遇,经过瓜导的手就变成了对男性漠视女性处境的讽刺……整个电影从1977年版的个人恐怖遭遇,摇身一变,升华成了2018年版富含政治、女权、宗教等多种元素的讽刺电影,谁看了不说一句:高,真的是高……
1977年版《阴风阵阵》中Susie向心理医生诉苦,却被简单归结为妄想症。
不过……整体观感来说,2018年版的《阴风阵阵》确实也是加的东西有些太多了,隔着屏幕都能看出瓜导喷薄的表达欲,让我不禁怀疑他是不是拍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之后非常不甘心自己流为流俗的情爱电影导演,要赶紧拍一部这么复杂的电影证明自己的深度。
所以经过上面的补充,现在我们重新梳理一下2018年瓜导的《阴风阵阵》的剧情:美国女孩Susie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引导,进入了柏林的一家舞蹈学院中学习,因为天赋异禀被舞蹈家Blanc看中成为了重点曲目《人民之舞》的领舞。
在Susie的学习过程中怪事频发,学院的真面目也慢慢被揭露开来:原来这个学院背后的控制者是被一群信奉神母的女巫。
她们因理念而不同分为两派,分别是以自称“神母”的Markos为首,通过吸取女孩的生命为自己续命;生活老师Tanner就是她的首席大信徒。
另一派是以舞蹈家Blanc为首的“改革派”,她不赞成牺牲女孩的生命,想要以跳舞的方式向神母献祭。
一方面Blanc在和Markos的争权中每每败下阵来,一方面她又对Markos自称神母的身份表示怀疑,在与另一个女巫的对话中,她曾经说过,“如果Markos真是三大神母之一,我们就不会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
由Tilda Swinton扮演的舞蹈家Blanc最后,当Markos想要将天赋异禀的Susie引诱到她的献祭(续命)仪式中的时候,Susie的真实身份觉醒:原来她才是真的叹息神母。
最终Susie召唤出了恶魔“死亡”,杀死了假神母Markos和她的追随者,夺取了这个舞蹈学院的掌控权。
觉醒时Susie撕开胸口,裂成一个vagina的形状——她成为了母亲,拿走、也给予女孩们生命。
——是不是感觉已经被瓜导改得不像个恐怖片了?
整部电影看下来,与其说被电影“吓”到,不如说节奏和气氛被瓜导拿捏得死死的,不安感爆棚,恨不得抓耳挠腮,以求减轻笼罩在浑身的不适感(uncomfortable)。
2018年的《阴风阵阵》全片152分钟,无时无刻不在向观众抛出了无数的线索,好像生怕观众发现不了这些多重隐喻:01舞蹈学院的两派: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美苏两极对抗2018年的《阴风阵阵》将故事背景放在1977年的西德,心理医生Jozef不断往返于东西德之间,舞蹈学院就建在柏林墙的旁边,镜头无数次扫到从柏林墙边走过的人,我看瓜导就差摁着我们的头说:看!
我就是在说东西德!
1977年是德国历史上很悲情的一年,在美苏势力撕裂之下,各种恐怖事件频发,史称“德意志之秋”,影片中不断出现的“恐怖袭击”也是当年时常发生的事情。
Markos和Blanc象征的是美苏分别控制的东西德,最后Markos派的败亡,其实就是象征苏联失去了对德国的控制。
被Susie这个“真神母”控制的舞蹈学院,今后就不会再牺牲领舞女孩为神母续命了吗?
也不见得。
影片最后,真正的改革派Blanc暂离学院,她组织的《人民之舞》,但是《人民之舞》的表演被打断了、没有完成,所以最后仍然要进行鲜血的献祭。
而Susie在献祭仪式上出现时,召唤出新的暴力,杀死了旧的秩序,所以本质上并不是改良派的胜利,只是一种权力的更迭。
当Markos对Susie自称“叹息之母”时,Susie告诉她:你不可能是“叹息之母”,因为我才是她。
02无处不在的女权色彩《阴风阵阵》不是女权片,但是女权无疑是瓜导想要表达的一大主题。
从影片开篇就介绍舞蹈学院的背景,台词里直接就说明了Blanc在战争时坚持运营这个舞蹈学院,是为了给女性一个避风港,台词里明明白白写着:“右派都只想把女性捆在家里生孩子”,表明舞蹈家Blanc的左派身份,也再次暗示她所代表的阵营是美国。
Susie办入学的时候,Tanner老师告诉她:“我们学院不收钱,我们深刻的知道财务自由对女性的重要性。
”也是非常清晰的女权暗示。
再加上,整部影片没有男性主要角色,唯一的男性是心理医生Jozef,他出现的作用是表现男性对他的患者、妻子恶劣的生存环境的漠视,而且这个角色甚至也是Tilda女王来演的。
由Tilda Swinton扮演的心理医生Jozef影片最后,Susie的神母身份觉醒,去探望在献祭仪式中崩溃的Jozef时,告诉了他妻子死亡的真相:当德国陷入战火,担任将军的Jozef出于懦弱没有去营救自己的妻子Anke,导致Anke被抓进集中营,最终被迫害致死,临死前是另外两名女性给了她最后的温暖,死亡时也是回忆着和Jozef的第一次约会、抱着幸福的回忆死去的。
Jozef的妻子Anke,由1977年版《阴风阵阵》中女主Susie的扮演者Jessica Harper扮演最后Susie为因内疚而痛苦的Jozef抹去了记忆,并且告诉他:“有人需要为此感到羞愧,但那个人不是你。
”Susie用这一句话将Jozef从愧疚中解救出来,同时也将男性从“拯救女性的英雄”这一角色上解放出来——拯救女性的必定是男性吗?
如果不是只有男性才能救女性,那么男性也不必因为没能成功拯救女性而愧疚了。
2018年版《阴风阵阵》随处可见女权色彩的意象,角色和剧情设置得非常自然,也并不影响瓜导对政治的隐喻和表达,可以说是非常高级了。
03弑母:女性实现自我独立的条件“弑父”这个意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了,之前讲过的《小丑》就是典型的男性主角通过“弑父”这个动作完成自我觉醒的影片。
但父亲不是女性的性别榜样,女性想要实现自我觉醒,同样的也需要完成“弑母”这个动作。
《阴风阵阵》中有三位神母,而女主Susie也有三位母亲。
最浅层的母亲就是Susie病重将死的生母:她对Susie漠不关心,对剧情没有推动作用,零散地穿插在剧情中,出于宗教指责自己的女儿是恶魔(也可能的确看穿了女儿的本质);最后病痛杀死了她。
Susie的第二位母亲是自称“神母”的Markos:她自称“母亲”,但其实做的事情只是吸取“女儿们”的鲜血,来给自己续命,是一个掠夺式的母亲;最终被Suzy亲手杀死。
第三位母亲是Blanc:她引导Susie走向觉醒之路,是她精神上的母亲;但当Susie身为真“神母”的自我觉醒之后,又偏离了Blanc为她设计的道路,最终被Susie放逐。
从这个角度讲,2018年版的《阴风阵阵》实际讲述了一个女性如何挣脱母亲影响获得自我觉醒和实现独立的故事。
1977年一部《阴风阵阵》,在瓜导的手里焕发出了新的时代精神,最后Suzy身为神母的自己觉醒时,整个画面的处理是猩红的,画面诡异的变换,有一种承袭阿基多的意思,但配乐确实舒缓、甚至是浪漫的……
Susie将死亡赐予那些伤痕累累、形体扭曲的女孩,我竟然一点也不觉得恐怖,她们真的被Susie解放了:当死亡轻轻亲吻这些饱受摧残的女性,我反而感到一种轻松和感动——瓜导的处理真的是,高级。
服了。
欢迎大家在荔枝,或Podcasts、小宇宙app等泛用型客户端上搜索 👉 佛4 👈,并订阅我们的播客点击右边链接,收听本期音频 👉 夏日纳凉特辑:阴风阵阵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博,一起唠唠嗑 @烤泥回魂_佛4 @佛4-SoooeyJ
1977美国恐怖片《阴风阵阵》,定级R,豆瓣评分7.4,时光网评分7.4。
非常经典和精彩的恐怖片,我看后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四十多前的超老电影如今看来仍然会被吓到。
我好久没看到本片这样让我看完脑子很累的恐怖片了,整个人100分钟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
影片的气氛弥漫着诡异、惊悚、压抑、恐怖、血腥、悬疑、超自然,从第一分钟开始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分钟。
诡异氛围开门见山,一开篇就迅速将观众拉入状态,一开篇就将观众的神经牢牢抓住。
本片独特的配乐堪称一绝,听一遍就能记住,怪异和撕裂的背景声音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心里发颤,极强地衬托了影片的诡异氛围。
本片的色调和画面更是堪称一绝,独特的取景和拍摄角度,大量采用的夺目的血红色,几乎每个镜头都经过精心设计,自动门传动结构、洗手池下水……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在影片中演化成了强化诡异氛围的载体。
影片的血腥尺度很大——利刃割喉,刀刺肉身,陷入铁丝网,狗吃人肉……触目惊心,不忍直视。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鲜血用的是浓红色颜料,比鲜血更浓艳,与鲜血相比颜色是失真的,有些让人出戏,我不确定导演是故意为之,还是当年没有鲜血仿真颜料。
如果本片采用仿真颜料,血腥效果将更加刺激。
本片的结局揭示了悬疑剧情的女巫谜底,关于女巫集会和女巫BOSS的内容让我想到了2020年安妮·海瑟薇主演的《女巫》中也有相似的内容。
《阴风阵阵》虽说是大有来头,但是怎么看也觉得剧情不够。
大概是说早在宗教之前,上帝之前,黑暗、眼泪、叹息之母三个神。
这三个神一定时间就需要“借身还魂”。
而且有个寻觅借体对象的大本营:马斯科舞团。
因为舞蹈是还魂仪式,而且能够通过舞蹈发现“借体”对象内在的禀赋和灵性。
至于片中的舞蹈,大概是现代舞,怎么看都怎么不好看。
而其中的“舞蹈理论”,诸如如何发现身体语言之类的,大都是废话一团。
19.2.27 A
差了点劲;视听效果还可以…
“一种可怕的审美正在诞生……”从遗传厄运到这一部,对肉体的杀猪场式处理和邪教的结合……这是一种什么审美?
La mise en scène est une vraie réussite. La couleur et l'ambiance étouffantes sont bien choisies, ce qui dégage un lien avec la circonstance historique. Mais le fait d'y avoir ajouté trop d'éléments et de symboles a fait ce film presque amphigourique, qui perd aussi ses points importants dans l'histoire racontée. Ç'aurait pu être beaucoup plus lapidaire pour en donner plus de force. Enfin, la scène du sacrifice est juste grotesque.
没看过77年版本不好说超越了什么,但营造的氛围阴森感和玄幻配乐的确是打造了无可挑剔的恐怖美学。这种塑造极端观影感受的影片,可以预想的是评价必然两极分化(如参考今年柏林电影节金基德新片)。影片的部分片段里夹杂现代精神分析元素又让观众在惊悚之外触摸到一点真伪交替之感。
除去剧情,其他方面真的很完美。阴暗的色调和压抑的政治环境让全片都处于黑暗之中。但神秘学为核心的结尾加上反转却不知所言。没看过原作不好做评价,但本作的剧情却实在是一头雾水,而且Tilda一人分饰两角的必要性更是完全看不出来,是逻辑上严重误导。18年的恐怖片总体上都偏向于心理,但这部片子在这方面却完全不如遗传厄运,结尾却也有相似之处,一种扭曲的,超现实的无意识献祭,第一人称视角的“我”在这种环境下成了最奇怪的人物。平行蒙太奇大赞,印象深刻,色调很赞,配乐也不错。
拆分六幕感覺沒什麼必要? 前半敘事和最後cult爽實在是有點脫節,浪費了前半營造的整體氣氛。一直覺得心理醫生化妝怪怪的聲音像女人,最後床上終於看出來是Tilda⋯(。
屋外雨雪不绝,外面的世界在爆炸与分裂;屋内阴风不断,里面的体系在狂热与瓦解。将幻觉告诉别人便成了宗教,把军衔授予给将士就有了信仰。数万名囚徒在寒风中冻死,十几名舞者在祭坛上求死。下一场集权的转世会披着轮回红绳,穿过叹息车站,在众人面前舞蹈。有人被催眠,被洗脑,被抹去记忆忘掉罪恶。
相比老版的以渲染诡秘气氛为中心的表现形式,新版更是成功地提升了舞美灯光音乐服装设计等各方面元素的影响,使得女巫这一颇为陈旧的恐怖意象有了新时代的颤栗美学的氛围。不仅仅停留在舞蹈学院内部,新版更是融入了心理医生证人以及东西柏林的凋零背景,格局更大故事更为饱满,结局部分更是如同一出诡异却充满力量的当代艺术大作。以及,从未想过Tilda长发能如此衬她。
看这个片跟受刑一样。阿金图和祖拉斯基的脚趾头都摸不到。
看的直疼。。。美,扑面而来。吐糟一下字幕烂到爆,还好这片子基本不需要什么字幕。
心理医生居然也是Tilda Swinton演的,而且这是个press conference上面的内部笑话,记者各种引诱Swinton说出其实是她演的,Swinton各种装蒜,大家都很high。
过于高级的视听语言,在恐怖片里实在是数一数二,但是有点太长了,结尾不是很有必要
冷峻的天和地板把人压进舞蹈学校,沉重的叹息和凌厉的缠绕把人在清醒和罪恶之间来回推撞。从旁观者的视点到和梦魇所见合二为一,瓜导才能的确值得肯定。剧情确实太散而且太掉书袋(不是故作高深而是很多地方确实高深只不过没说太多,这一点也像是在处理什么该避而不谈的邪教)不过于我而言展露的已经足够。
就像一篇看完老版《阴风阵阵》、去了个第二波女权运动时期女性艺术家作品回顾展、又读了一点六七十年代德国政治和精神分析的硕士生写出来的论文,想法一大堆却输出能力差,恨不得把自己联系起来的种种理论都塞进文本,最后搞得又臭又长、隔靴搔痒。片中的柏林倒是比老版柏林多了,这种重构文本context的企图处处可见,但完全失去了风格,不恐怖也不迷幻,成了各种image的堆积,第一个dream sequence后就有一大堆人离场。Susie一角的推翻重建倒是有点意思,毕竟传统恐怖片女主也没什么可玩的了,但本片主角根本不是她,而是(看着听着都特别别扭后来一查发现是TS化妆出演的)老教授,于是支撑叙事的是一条侧线,使得舞蹈学校里的事既没有悬念,也难引起观众的兴趣。桶木腰做的音乐好听是好听,但根本没融入影片中去。
导演没有把勾子扎进我的皮肉,但是扎进了我的大脑,像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勾住看完了,懂了又好像没懂,震撼之余电影已经结束了。
既然都把落脚点和表现的主要内容转移到新加上去的背景与人物上了,那干嘛不改成心理医生作为主导展开故事???★★
说超过原版的确定不是在搞笑?!?!?!?!?!?!?!?!?!
只是血腥和恶心,并没有感到恐惧。几个美女妆化得都丑,达科塔·约翰森没有《五十度黑》中那么性感,科洛·莫瑞兹尽管镜头少但感觉怪怪的,只有蒂尔达·斯文还有点女王范。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或或或
今晚看《阴风阵阵》的首映时,有观众中途不适晕倒,之后更有不少观众陆续退场,看来老外的心脏承受力也没想象中那么强大,说实话这翻拍的新版在恐怖气氛的营造绝对是一流的,远远超越原版的粗糙邪典味道~